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周四 1月 19, 2017 2:56 pm

2017011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意謂善說法者,不擇地而善度;
化眾生不擇其機,地愈卑微愈細心;
耕耘法化愈廣,應機宜播善種;
機愈憍恃教愈慎,教化摧倒憍慢山。
 
  意思就是說,善說法者,凡是法已經入心,從內心所理解的法,入人群要度眾生,他這個法是已經了解之後,從自己的體會再說出去的法,當然這就是善說法者。雖然「如是我聞」,經典是這樣說,但是,經聽入心,刻在自己的心版裡,了解與人、事、物會合起來,又再與人在人群中,將理解的法,又再說出去,這是說自己對法吸收之後,又再消化,自己的身心有法,再說出去,這叫做「善說法者」。所以「不擇地而善度」,自然,不論哪一個地方,他都能夠去度化眾生,不論是任何一個地方,語言通或不通,法若入心,永植在心;因為法在心,我們培養這個德,在我們的身行裡,很自然,雖然語言不通,卻是法也能夠感化眾生。看看很多的佈教者,雖然不是佛教徒,不論是天主教、基督教。很早、很早,就像是馬偕、史懷哲,像這樣的人,他從很繁榮的地方,
 
  他們有信仰的精神,他到苦難的地方去,他們不忍心那地方眾生的苦難,他了解了非洲是這麼的需要,物資、醫療。他就再回去學醫療,然後勸募物資來救濟,醫療來救人。馬偕來台灣,那個時候台灣還是需要,他也是同樣再學醫,就來台灣也救濟、也醫療,到鄉下去。看到馬偕,他那時候下鄉去治療,看過他的紀念館,就是在鄉下治療牙齒,不用治療的座椅,那時候沒有啊!,沒有像現在這麼俱全的儀器。他這樣,一個手提包拿著,提著往診包到鄉下去。有時連椅子都沒得坐,聽到牙痛,叫他嘴巴張開,搖一搖,這搖搖的牙齒,站著就這樣將它拔起來了,看見這樣的相片。在那個時代,那時候也是充分的愛心,語言通嗎?也是不通啊!要靠人來翻譯,翻譯得對不對呢?都不知道。但是他的態度,用他的行動,這樣去接近人,自然人就相信,相信就受感化,語言是慢慢薰習出來的。
 
  所以,學佛、說法,也是一樣,我們就說說佛法,能說不能行,我們的心沒有德,只是觀念上有聽到法,靠這個聰明利根,記憶著這個法,去跟人家說法,自己若不受用,就沒有德。所以,無德,就算你說得再好,只是讓人耳朵聽進去,真的要能夠啟發他的心,度化他能入佛法受用,這就不簡單了。所以必定要有這分身體力行,我們常常說「信、願、行」,學佛就是要這樣,相信法,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要起於行動,去入人群,我們身心奉獻,無私的愛去付出,若是這樣,任何一個地方的眾生,他最需要的時候,你能付出,自然他的心就與他會合;你說的話,他就會用心接受,接受你的教化。所以說「不擇地而善度」,不同的地方,語言不通,他還是有辦法善說法,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能在任何一地方,都能去度化眾生。不只是說法給他聽而已,是要能身體力行,這就是「不擇地而善度」。
 
  「化眾生不擇其機」,這就是要化度眾生,無論他是什麼樣的根機,不論他的年齡,總是有辦法感化他,他又能夠讓人很親近。看見「草根菩提」,看見一群資深的老委員,也是委員,年紀都已八十多歲了,就像這位陳王銀花,她本來是一位小學的老師,先生是北一女的老師,兩位都是老師。現在都已八十多歲了。退休之後,一位來受證委員,先生來受證榮譽董事,但是兩個人志同道合。這個志同道合,是兩個人都很有修養,夫妻同心,甚至不只夫妻是人間的典範,在教育界,也就是為人師表的典範,還有家庭,也受政府表揚為孝悌模範的家庭。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從年輕在職場,就是在她的職業,她盡心力,在家庭是這樣的安分守己,夫妻同心志。
 
  退休之後,他聽到慈濟環保,了解環保,地球是大家所住的地方,疼惜地球,人人有責任,所以她認為做環保是家家戶戶人人都應該做的。但要用什麼方法?他就說:「我們自己要身體力行,我們只說給人家聽,不夠,要做給人家看。」所以在他的社區中,不論是店面或者是巷道裡,家家戶戶,她都會去向人宣導,去說環保的道理,說得讓大家認為,「是啊!這是我們人人都有的責任,我雖然沒時間投入環保,但是我家裡,我可以將能用的東西,乾淨的東西,我將它們分類好,到時候老菩薩就會來收。」若是住在樓上的要怎麼辦?舊的公寓沒有電梯,那些髒的東西,垃圾要如何讓它下來呢?他就一家一戶去教人家說:「你就將資源及垃圾分開,再用這樣的袋子綁好,我若來時,就用四輪的推車,我放在樓下,再拜託你從樓上,這樣一層一層將它推下來。」
 
  果然,一袋一袋分類好的垃圾,就從樓上將它推下來,它自然就這樣一直滾,一直滾下來,看它是幾層樓。現在下了一層樓,又一層,再將它推一下。他的的四輪推車,她就放在最底層的樓梯口,以前公寓的樓梯不寬,剛好那輛四輪推車,將它堵在樓梯口,他就這樣一直推下來,來到最底那一層,剛剛好堆在四輪推車上面,他就這樣拖著出門做回收了。但是,車上的這些東西要怎麼辦?兩夫妻,這一台車子就這樣拖著,到對面有一公園,這公園有一個涼亭,這涼亭就是她集眾說法,分類的地方。他就將一些老人,或者是年輕人、小孩子都好,她都去說服他們,「有時間的人,來喔!來喔!在這裡乘涼的,來幫忙分類,在這裡剪紙、撕紙,在這裡做分類。就將電子書裡(利用電子書聞法是林麗香師姊),師父講的經,《妙法蓮華經》,就在那裡,電子書就將它點下去(朗讀功能),這台就是在涼亭裡,大家認真在拆紙,剪瓶蓋等等,做分類時,還有法可聽。
 
  聽得很高興,法說完了,他們分類也差不多,一袋一袋分好了,在那裡聊天一下,說慈濟及師父說的法,慈濟在做什麼事情,就在那裡開始說慈濟。因為這樣,她也度了不少人!真正正式的志工,來見習、來培訓,也受證了。我這次出門,他們一群老菩薩上台,講他們社區的故事,真的是很有智慧,很精彩。所以,不分店面,不分巷道,家家戶戶清淨在源頭,能向大家說天文地理,環保的來源,回收的去處,再製的方法,都讓人家知道,然後會集過來,一邊分類,一邊聽法,將慈濟在哪裡做救災,已經到哪一個國家去付出,因為他每個月的月刊,在電子書裡也有啊!他就講,現在在哪一個國家做什麼,就將電子書裡頭的月刊訊息,這樣一段一段點下去,電子書就讀給大家聽。
 
  這就是他們說法的地方,這就是「化眾生不擇其機」,沒去選擇他是什麼根機,有老人,也有年輕人,也有孩子,他們就是這樣在那個地方,大家做得歡喜,聽得歡喜,法還能入心,還能了解慈濟現在在做什麼事情。這就是這群老菩薩的方法,所以只要有心,自己以身作則,自己是典範,自然到哪個地方,他的德行就能夠讓大家聽到,人就歡喜接受,這也是她自己平時的修養。所以,眾生的根機沒有分。「地愈卑微愈細心」,就是環境愈不好的地方,也很用心,讓他們能夠做的很歡喜,又很有趣,剛才也說了,有辦法在四五樓的上面,一袋一袋的回收物,這樣一樓一樓推下來,他這樣很簡單,一台四輪的推車堵在樓梯口,剛好滾下來,剛好放在上面,這樣兩夫妻拖了就走了。看,這就是方法,環境很不好,若要用人一樓一樓的爬,一樓一樓的扛,那就很累了。所以他用心很微細,很有智慧,很感動人。
 
  這只是用我們台灣這些老人在做的,這麼簡單的事來譬喻這麼深的道理,我們就能了解,何況菩薩度眾生,不論是在什麼樣的地方。譬如剛才說的馬偕、史懷哲,這都是典範,都是宗教者的典範,做人間事的典範,這就是道理,就是要人和事去展現出來,這樣他們也是在傳教,也是在人群中付出,這就是「化眾生不擇機」,「地愈卑微愈細心」去付出,這全都是人所做的,學道理的教化。所以我們「耕耘法化愈廣」,只要你心中有法,你有心,不論你要做什麼事情,那範圍就愈廣。世間本來就是菩薩耕耘的土地,眾生的心地無不都是菩薩所感化的對象,所以,耕耘法化希望將這法度入眾生的心,去感化他們,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做得到,所以說「耕耘法化愈廣」,不怕環境如何,不怕語言不通,只要我們的德夠,想要學就不困難。
 
  「應機」,這個「機」,有的機很驕傲,就如文殊菩薩到龍王宮去度化,智積菩薩就說濕性的那個地方,豈是說法的地方呢?尤其是龍王宮龍種的性是這麼的驕慢,豈有辦法接受法?有辦法接受的,應該量也不多,也不會有太多。「幾何?」到底有多少呢?但是,文殊菩薩的智慧,他是「應機宜播善種」,他要耕耘法化,經營這個法,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根機,他都能將法度入他們的心去,所以應根機,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機宜播善種」,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眾生的機。所以,「機愈憍持教愈慎」。那個根機愈憍傲,要施教的方法就要愈謹慎,要很謹慎細微,否則這麼的驕傲,一不小心,他不僅是度不到,度不過來,反過頭來讓他反抗起來就會傷人。所以「機愈憍恃教愈慎」,他就是有這樣謹慎的方法,去降伏這種憍侍,這個憍慠,自己很自高,自己很慠慢,這樣的憍恃,就是要用很謹慎的方法,說話要很謹慎,所以常常說要應機、應時、應地,我們說話就是要這樣,說法也是要這樣。
 
  所以「教化摧倒憍慢山」,讓你很貢高、憍慢,讓你多高,測這個憍慢,讓你疊到多高、多貢高,只要知道方法,自然這個貢高、驕傲,這如山那麼高,就有方法將它摧滅掉,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自己要先有修行,要有德,內心要有誠正信實,外行要有慈悲喜捨,自己內心有修德,外行有德相,自然我們就能夠去感化眾生。
 
蒙化眾剎時集證,先秉受教化得度,
但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
今悉住大乘空義,文殊智德慧海行,
乘蓮華住虛空中,所度化若斯無量。
 
  所以,智積菩薩和文殊菩薩,一個是有一點懷疑,一個是很有信心,用講的講不完,聽的,無法很體會,所以受教化的眾生,在剎那間,集眾來證明,這就是「先秉受教化得度」,這個「先秉」就是過去過去,應該是很久了,已經秉受這樣的教化,所以「蒙化眾剎時集證」,已經得度了。文殊菩薩來來回回,教化眾生的時間是無法計算的,所以,「先」,就是過去,已經不斷、不斷秉受這分教化,就是循著這個教化,已經是得度的人。現在因緣成熟了,文殊菩薩和其他的菩薩在論法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及時集眾來證明,他們已經真正是接受到教化了。
 
  常常看到我們的菩薩入人群,或者是在監獄中,昨天,有好幾位菩薩,就拿一些字畫和圖就來給我,跟我說這是監獄的同學寫一些字,畫一些圖,用他們的心得寫下來,希望拿回來送給我,表達他們的感恩慈濟人在監獄度化他們。大家都很有才華,展現了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字畫都很美,這樣拿回來送。這就是證明,證明一群人進監獄去教化他們,去度化他們,他們的感恩,這也是一種證明。要不然,會感覺到去監獄度化豈有辦法?但是「有法度」,所以根機證明,人不能出來,但是他們集體就是送這些圖回來了,這就是同樣的意思。
 
  所以「但先設權談苦集」,文殊菩薩開始在教化眾生也是一樣,和佛陀一樣談「苦集滅道」,所以開始要度這些根機,就是「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才慢慢體解這個「滅道法」,先知「苦」就是因為「集」來的,現在了解了,要如何能滅掉「集」了這麼多的「苦」,當然就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會集,所以製造一些無明煩惱,造業受苦,這些源頭都知道,所以體解了之後就懂得「滅」,要如何消滅這些罪業,就要趕緊修行於「道」,這他們已經都體解了。所以「今悉住大乘空義」。現在大家小乘法,全都體會了,去除無明,現在已經回小向大,「今悉住大乘空義」。所以「文殊智德慧海行」,文殊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好像海這麼寬闊,所以譬如文殊菩薩入海王宮去度眾生,在那個地方去折伏憍慢眾生的憍慢幢。
 
  所以「乘蓮華住虛空中」,已經在海中浮現出了千葉蓮花,無數菩薩乘千葉蓮花從海湧出,在虛空中,住在虛空中。這表示文殊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就是這樣,「所度化若斯無量」,就是有這麼多、這麼多,用講的無法了解,不如讓你看,就是這些已經受感化的人,這樣自己自動浮現出來。這段經文,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大乘法,那就是已經得到「無分別智」,「根本智」和「無分別智」,昨天都說過了。即不是從心,也不是托外緣(「根本智、無差別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已經到達頂高,就是平等最高的法,眾生統統平等,沒有分別,這六道四生,全都平等的眾生。所以無處不度,無機不化,同樣的道理。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講,
 
經文:「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昨天的經文這樣講,「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蓮花這樣很多很多,菩薩這樣湧出在靈鷲山,在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看,虛空中這麼多,坐寶蓮花,是從海浮出來,這就是智德慧海,所化的有這麼多。坐蓮花就是表示煩惱無明都去除了,人人已經回小向大,成為菩薩。所以「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已經具足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這些不只是接受佛法,已經在身體力行,也是大家集會都是在論說「六波羅密」。就像老菩薩,環保回收,拿到涼亭裡,也能在那裡聽法,在那裡聽《法華經》,在那裡聽《慈濟》月刊,一本電子書就有辦法在那裡弘揚佛法,同樣的道理。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又這樣說,
 
經文:「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本來是聲聞的人,他在空中也是在講聲聞行的事情,現在是修大乘空義。所以這個「空」,聲聞人是偏空,但大乘菩薩的空是「真空妙有」的意思,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文殊菩薩就和智積菩薩這樣講,說的其實很難解,你現在已經看到,應該是了解了。所以,所有的眾生,原本是小機,在下方虛空之中。「下方虛空」,就是在下方的空間裡,「說聲聞道」。「先秉權教住小道」,開始的時候都是接受小教小法。「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等等,「三十七助道品」等等,這些法都要了解,慢慢斷除煩惱,受這樣的教化,這個道也是這樣教化這些事情。
 
經文簡釋: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今聞實相,悉住大乘空義,如是上智慧人,從偏空法,啟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逐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小乘之空。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現在已經所聽到的是實相了義的法,真正踏實學佛的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這些「六度萬行」都一定要完成,這個因行要完成。所以,這些實相的道理,「悉住大乘空義」,你入人群,無所執著,不受人群的煩惱無明所污染,這就是大乘空義。「如是上智慧人」,就是「從偏空法」,從這個偏空的法,啟入圓融真實的法。但是現在了解真實法,就是已經啟入圓融的道理,圓融的教法就是《法華經》,它小、中、大的法都在裡面,大、中、小法都含在《法華經》中,讓我們沒有偏頗的地方,所以「啟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不思議空」就是妙有,真空妙有。那就「遂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從「苦」「集」就慢慢了解了「滅」的道理,要怎麼斷煩惱?就開始都了解了,煩惱也已經掃除了,回歸到真實道的道理進來,這就是「小乘之空」。這已經知道道理分析到後來,什麼都是空。
 
*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大乘之空,為淨妙莊嚴之空。
 
  「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因為二乘的人厭煩人間,他所要修的是這一輩子修完了,就不要再有來世,所以他就有「燒身滅心」,意思就是不要再來了,他在定中,不要再來,不要入人群去。所以他「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就是無所作為,就是這樣,就是定在他自己的地方,這是二乘行的人最終的目的。
 
  其實,佛陀所要教化的最終的目的,你這樣不是究竟,那個塵沙惑未了,只有無明煩惱斷,但是塵沙惑未了。我們應該還記得梵天王,梵天王在〈化城喻品〉中,他所修的是梵行,是清淨行,是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他也是有行上上善,但是他修上上戒,大家應該還記著。他成為梵天王。但是二乘的人,他只是修上上戒,並沒有修上上行,所以很空寂。佛陀要他們再入人群中去,真正是究竟大乘之空法,希望他們能夠到達「淨妙莊嚴之空」,那就是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還要再進一步「回小向大」,從中乘要再進步到大乘的法空。
 
經文簡釋: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指其所來之眾以告智積。
 
  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菩薩這樣分析之後,向智積菩薩這樣說:「於海教化,其事如是。」在海中所教化的就是這樣,海裡的眾生雖然是驕傲,但是,但是也要用悲智雙運,要用很長久的耐心,還要很謹慎,去設教度化他們。同樣也要將「苦集滅道」的道理,讓他們清楚了解,這就是從海中教化的方法。
 
經文簡釋:
「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述其利益,謂涉海行化,所度若斯。
 
  所以「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其實不是只有說道理而已,又有事、相,要事和理會合起來,才有辦法了解。你說理,其實,是為了做事,事一定要合理,這樣才能圓融,這就是菩薩入人群的方法。所以他敘述利益,在海裡,海中要教化眾生,或者是人海茫茫要教化眾生,要先去利益他,先去幫助他、利益他,對他,對象,他感覺我接受,我有利益,要先有這樣的方法,所以「述其利益」,敘述在海中要長時間,這樣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覺接受這個法有所利益。所以「謂涉海行化,所度若斯」,會到海裡去行化,其實要說的海,除了大海之外,就是人海。無處不在,無機不度,方法就是這樣。
 
*非證不知,非言可顯,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
 
  「非證不知,非言可顯」。若不是真正有去體會到,其實怎麼說,所以開頭他有說「非口所言」,不是用話說的,這樣說得出那個道理的東西,總是你要去真正看到,你要真正去體會到。現在智積菩薩看到從海湧出無數千葉蓮花,他這樣看到了,是不是很透徹了解呢?只是來證明,他了解了。但是他還沒有進入去體會,實在還是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說「非證不知,非言可顯」。你若沒有真正進入那個境界中,實在是沒辦法可了解,也不是言語就能顯出這樣你都了解、你都知道。所以「非言可顯」,不是說了就能很明顯,這個道理就出來了,還是要身體力行,所以「信願行」是很重要。
 
  「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這是這麼多的菩薩來證明,從海中浮出了千葉蓮花,這都有相的,看得到的,這樣現這個形象給他看,看那些海底的眾生,也是一尊一尊的菩薩,讓你們看一下,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智德慧海,顯出來讓智積菩薩他看得到。這些菩薩是化,所化的菩薩,也是教化,也是所化。在海底裡,都是魚、蝦類,但是浮出來的形象是一尊一尊的菩薩,所以「萬德莊嚴之相」這樣來示現讓他看。
 
  「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再向他們解釋,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是啊!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這麼的容易。其實是不容易,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要用自己的智德。所以,典範,身體力行,入群眾中去,任何一個地方都不畏懼,這樣進去,去接觸、去感化、去付出、去利益,這樣才有辦法度這樣的眾生。和我們人間現在在做的,都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聽法,應該要用很踏實,腳踏實地,不是懸在空中,懸在空中是一個幻化,展示出來菩薩的德行是一種描述。所以,我們人間要用實相,真實的道理,這樣入人群。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互相感化,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的,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周四 1月 19, 2017 4:23 pm

[ 2017年1月19日 上午 5:23] 農曆十二月廿二,(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四一)


1.釋經文: 【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2.上人偈文(一):「意謂善說法者,不擇地而善度,化眾生不擇其機,地愈卑微愈細心,耕耘法化愈廣,應機宜播善種,機愈憍恃教愈慎,教化摧倒憍慢山。」


3.上人偈文(二):「蒙化眾剎時集證,先秉受教化得度,但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今悉住大乘空義,文殊智德慧海行,乘蓮華住虛空中,所度化若斯無量。」


4. 「意謂善說法者」:善說法者,是法已經入心,從內心理解,自己體會後再說出法,入人群度眾生。「如是我聞」,雖然經典是這樣說,但是經聽入心,刻在自己的心版裡,了解後,與人事物會合,在入人群中,將理解的法再說出,這叫做「善說法者」。


5.「不擇地而善度」:自己將法吸收消化後,自己的身心有法再說,自然,不論在哪一個地方都能去度化眾生,不論語言通或不通,法若永植在心,培養德在身行裡,即使語言不同,法也自然能夠感化眾生。


6.「愛的力量」:如馬偕、史懷哲等人,有信仰的精神,從繁榮的地方到苦難地去,不忍眾生的苦難,了解當地的需要,他會再回去,學習醫療、勸募物資來救濟人。馬偕來台灣時,也是一樣來救濟,下鄉治療病人的牙齒,當時沒有治療椅或如現在這麼齊全的儀器,他拿著往診包就到鄉下去,聽見有人說牙齒痛,就叫他將嘴巴打開,站著就將搖晃的牙齒拔起,在那個時代,這也是充分的愛心,雖然語言不通,需要靠翻譯,究竟翻譯的正不正確都不知道,但他的態度與行動,這樣去接近人,自然人就會相信,相信就受感化,語言是慢慢分析出來的。


7.「法要入心,更要入行」:學佛、說法也是一樣,若光說佛法,能做不能行,心沒有德,光是在觀念上有聽到法,靠著聰明利根記憶著法,去向他人說法,但自己沒有受用,自己若不受用,就沒有德,就算說得很好,只是讓人從耳朵聽進去,要能真正啟發對方的心,要渡化他人能入佛法受用,這都不容易。


8.「信願行」:學佛要相信法,要發大心、立大願,要起於行動,入人群,身心奉獻,以無私的愛去付出,在任何一個地方的眾生最需要時去付出,自然他的心就能與你會合,能用心接受你的教化。


9.「不擇地而善度,化眾生不擇其機」」:不同地方,語言不通,也有辦法善說法,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度化眾生,不只說法給他聽而已,而是要能身體力行,這就是善說法者,不擇地而善度。這就是要化度眾生,無論對方的根機或年齡,都有辦法感化他,能讓人很親近。


10.★草根菩提,化眾生不擇其機
新聞參考:https://goo.gl/jNb2WT   //   https://goo.gl/P42CAa


有位陳王銀花,本來是位小學老師,先生是北一女的老師,兩位現在都是八十多歲了,退休後,一位授證委員,先生受證「榮譽董事」,兩人志同道合,都很有修養,不只是夫妻同心,更是人間的典範,在教育是為人師表的典範,在家庭是受政府表揚孝悌模範的家庭。


她自己的生活,從年輕在職場時盡心力,在家庭是這樣安份守矩,夫妻同心志;退休後,聽見慈濟,了解環保,明白地球是大家所住的地方,疼惜地球人人有責,所以認為環保是家家戶戶都應該做的,但要用什麼方法?她就說:「自己要身體力行,若只有說給人家聽不夠,要做給人家看。」


所以她在社區裡,不論是店面或巷道內,她都會家家戶戶去向人宣導環保的道理,說得讓人家認同,懂得環保是人人都有責任的,他人雖然自身沒有時間投入環保,但能在自家將能用的東西、乾淨的東西分類好,讓老菩薩來收,若是住在舊公寓的人沒有電梯,如何將回收物拿下來呢?她就教人說:「你將東西分開,用袋子綁起來,我若有來,就將兩輪車停在樓下,在麻煩你從樓上將東西一層一層推下來。」


果然,舊公寓的樓梯沒有多寬,剛好她的兩輪拖車可以堵在樓梯口,一袋袋分類好的回收物,從樓上推到最底層,剛好就靠在她的兩輪車上,她拖著推車就可以出門了。兩夫妻就將這輛推車拖到一個公園,這公園有個涼亭,是她集眾說法與做分類的地方,她會去說服老人、年輕人或孩子,向大家說:「有時間的人來唷!來幫忙分類,在這裡剪紙,在這裡拆紙。」也將電子書中,師父講的《妙法蓮華經》點開給大家聽,讓大家在做分類,還有法能聽,聽得很歡喜,法講完了,分類也做得差不多,還可以聊一下天,講師父講的法,講慈濟在做的事。


因為這樣,她也度了不少人來見習、培訓,也授證了,我這次出門,他們一群老菩薩上台來,講他們在社區的事,真的很有智慧,很精彩。所以不分是在店面或巷道,家家戶戶清淨在源頭,能向大家說天文地理,說環保的來源、回收的去處、再製的方法,然後回集回來,一邊分類,一邊聽法,將慈濟在哪做救災,已到哪個國家去付出,講給大家,這就是他們說法的地方。「化眾生不擇其機」,有老人,也有年輕人或孩子,大家都在那做得歡喜,聽得歡喜,法入心,又能了解慈濟現在在做什麼事,這就是這群老菩薩的方法,所只要有心,自己以身作則,自己是典範,自然到哪一個地方,她的德行都能讓人聽到,人就歡喜接受,這也是她平時的修養。


11.「地愈卑微愈細心」:如剛所說,他們將推車堵在樓梯口,將回收物用滾的傳下來,這就是方法,環境不好,她就用心與智慧,很感動人。只是用台灣這些老人在做的、很簡單的事,來譬喻這麼深的道理,我們就能了解阿,何況是菩薩呢?度眾生,不用論是在什麼樣的地方,就如馬偕及史懷哲,都是宗教者的典範,是做人間事的典範,道理就是要人和事去做出來、去展現出來,這也是在傳教,也是在人群中付出。


12.「耕耘法化愈廣」:只要心中有法,你有心,不論要做什麼事情,範圍就廣。世間本來就是菩薩耕耘的土地,眾生的心地無不都是菩薩所感化,希望將法度入眾生的心,去感化他們,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都做得到。不怕環境如何,不怕語言不通,只要我們德有夠,想要學就不困難。


13.「應機宜播善種」:有的機很驕傲,就如文殊菩薩到龍王宮去度化,智積菩薩就問說濕性的那個地方豈是說法的地方呢?尤其龍王宮中龍種的性是那麼驕傲,豈有辦法接受法?有辦法接受法,量應該也不多。但文殊菩薩的智慧是「應機宜播善種」,他經營法,無論任何一個地方或根機,他都能將法度入他們的心去,應眾生根機,悲智雙運。


14.「機愈憍恃教愈慎」:根機愈驕傲,施教的方法就要愈謹慎細微,不然這麼驕傲的,一不小心不只度不到,讓他反過來反抗起來就會傷人。就需要有謹慎的方法,去降伏這樣憍持、傲慢、自高的人,說話要很謹慎,所以常說,說話與說法都要「應機、應時、應地」。


15.「教化摧倒憍慢山」:即使驕慢讓你疊到多貢高,善說法者只要知道方法,自然能將它催滅掉。善說法者自己要先有修行與德,內心要誠正信實,外行要慈悲喜捨,自己的內心有修德,外行有德相,自然就能去感化眾生。


16.「蒙化眾剎時集證」:所以智積菩薩與文殊菩薩,一位是有一點懷疑,一位是很有信心,用講的講不完,用聽的無法很有體會,所以受教化的眾生,在剎那間,集眾來證明。


17.「先秉受教化得度」:先秉就是很久之前的過去,已經秉受這樣的教化,已經得度了。文殊菩薩來回教化眾生的時間是無法計算的,不斷秉受這份教化、已經得度的人,在現在因緣成熟,文殊菩薩和其他菩薩在論法的時候,他們就能及時集眾來證明,他們已是真正接受到教化了。


18.「處處皆有法度」:常看見我們的菩薩入人群,或入監獄中,昨天也有好幾位菩薩拿字畫來送我,向我說,這是監獄的同學所寫的一些字,與畫的一些圖,他們將他們的心得寫下來,希望拿回來送給我,表達他們的感恩。慈濟人在監獄度化他們,大家都展現了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字畫都很美,這就是要證明,這群人入監獄去教化他們,他們的感恩,這也是種證明。不然會感覺到,去監獄哪有辦法?但「有法度」,所以根機證明,人不能出來,但他們集體將這些圖送回來了,這是同樣的意思。


19.「但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文殊菩薩在教化眾生也一樣,與佛陀一樣談「苦集滅道」,先說「苦」,無明、煩惱、塵沙惑是因為「集」來,所以造業受苦,現在了解源頭了,要如何能滅掉了「集」來的「苦」,體解後就要懂得「滅」,要消滅這些罪業,就要趕緊修行於「道」。


20.「今悉住大乘空義,文殊智德慧海行,乘蓮華住虛空中,所度化若斯無量」:現在大家全都體會了小乘法,去除無明,已回小向大。文殊菩薩的智慧與德行像海這麼寬闊,所以譬如文殊菩薩入海王宮去度眾生,在那裡去折伏憍慢眾生的憍慢幢,所以海中浮現出了千葉蓮花,無數菩薩乘千葉蓮花從海湧出,住於虛空中,這表示文殊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就是這麼的多,用講的無法了解,不如讓你看,這就是已經受感化的人,自己自動浮現出來。


21.「眾生平等,無處不度,無機不化」:要用心體會經文,大乘法,根本智和無分別智,不是從心,也不是托外緣,已經到達頂高,就是平等最高的法,眾生全都平等,沒有分別,六道四生都是平等,所以無處不度,無機不化,這是同樣的道理。


22. ★複習經文:【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


很多菩薩坐寶蓮花,如此湧出在靈鷲山,在虛空中,是從海浮出來,這就是智德慧海,所化的有這麼多。坐蓮花就是表示煩惱無明都去除了,人人已回小向大成為菩薩,已經具足菩薩行,不只接受佛法,也已經在身體力行,大家集會都在論說六波羅蜜。就如老菩薩,在涼亭做環保,也能在那聽《法華經》,在那聽慈濟的月刊,用一本電子書就有辦法在那弘揚佛法,這是同樣的道理。


23.【今皆修行大乘空義】:今聞實相,悉住大乘空義,如是上智慧人,從遍空法,啟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


聲聞人是偏「空」,本來是聲聞的人,他在空中也是講聲聞行的事,現在是修大乘空義;大乘菩薩是真空妙有的意思。文殊菩薩就和智積菩薩這樣講:「用說的其實很難解,現在你已經看到了,應該是了解了。」


所有的眾生,原本是小機,是在下方的空間裡,說聲聞道,先秉權教住小道,剛開始時都是接受小教小法,如「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三十七助道品」等,這些法都要了解,慢慢斷除煩惱。


現在所聽到的是已經是實相了義的法,真正的踏實學佛的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六度萬行一定都要完成,這些實相的道理,悉住大乘空義,入人群無所執著,不受人群的煩惱無明所汙染,這就是大乘空義。


「如是上智慧人」,就是從偏空的法,啟入圓融真實的法,現在了解真實法,就是已經啟入圓融的道理,圓融的教法就是《法華經》,小中大的法都涵蓋在《法華經》中,讓我們沒有偏頗的地方,所以啟入圓融真實道,今者則皆修不思議空,就是真空妙有。


24.『逐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小乘之空。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大乘之空,為淨妙莊嚴之空。』


從「苦」、「集」就慢慢了解了「滅」的道理,要怎麼斷煩惱?都了解了,煩惱也已經掃除了,回歸到真實道的道理中來,「小乘之空」,就是已經知道道理分析到頭來,什麼都是空。


二乘的人厭煩人間,因為他所要修的是在這一輩子修完了,就不要再有來世,所以他有「燒身滅心」,不要入人群去,不要再來。所以他歸於空寂,就是無所作為,就是這樣定在他自己的地方,這是二乘行的人最終的目的。


但其實佛陀所要教化,最終的目的,這樣不是究竟,因為只有斷無明煩惱,但塵沙惑未了。記得在〈化城喻品〉中,梵天王所修的是梵行,是清淨行,是斷除一切煩惱,行上上善,守上上戒;但二乘者只是守上上戒,並沒有守上上行,所以很空寂,而佛陀要他們又再入人群中,真正的是究竟大乘之空法,希望他們能到達「為淨妙莊嚴之空」,就是空中妙有,還要再進一步回小向大,要從中乘再進步到大乘的法空。


25.【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指其所來之眾以告智積。


文殊菩薩這樣分析後,向智積菩薩這樣說:在海中所教化就是這樣,海裡的眾生雖然驕傲,但也要用智,悲智雙運,要用很長久的耐心,謹慎去設教度化,同樣要從「苦集滅道」的道理讓他們清楚了解。


26.【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述其利益,謂涉海行化,所度若斯。


其實不只有說道理而已,又有事、相,要事理會合,才有辦法了解,才能圓融,這就是菩薩入人群的方法。在海中或人海茫茫中,要教化眾生,要先去利益他、先去幫住他,讓他感覺接受這個法會有所利益,所以接受。其實所說的海,除了大海外,就是人海,無處不在,無機不度,方法就是這樣。


27.『非證不知,非言可顯,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


若不是真正有去體會,要怎麼說。現在智積菩薩看到從海湧出無數千葉蓮花,他了解了,但還沒進入去體會,實在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說,若沒有真正進入那個境界中,實在沒辦法可了解,也不是用言語就能顯這些道理,還是需要身體力行,所以「信願行」很重要。


「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從海中浮現了千葉蓮花,這麼多的菩薩來證明,這都是有看得到的形象,這是文殊菩薩的智德慧海,顯出來讓智積菩薩能看得到,在海裡都是魚、蝦類,但浮出的形象是一尊尊的菩薩,是以萬德莊嚴相來示現給智積菩薩看。


「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教化的方法就是這麼的容易,但其實是不容易,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要用自己的智德,身體力行入群眾去,任何一個地方都不畏懼,這樣去接觸與感化、去付出與利益,才有辦法度這樣的眾生,這和我們人間現在在做的,都是同樣的道理。


28. 「踏實聽法,真實入群」:我們聽法,應該要很腳踏實地,不是懸在空中,懸在空中是一個幻化展示菩薩的德行。在人間要用真實的道理,以真實相入人群,人與人之間相互互動,互相感化,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的,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
29.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感動聽聞這句「 機愈憍恃教愈慎」,說話與說法都要「應機、應時、應地」,再度回顧複習上人曾教導我們的「慎思縝密」,「思惟修,靜慮法」。修行,一直在學習上人教導我們要做到「眾生平等,無處不度,無機不化」,對待人事物,不要排斥任何人,用心耕耘「誠正信實」的淨化內心,啟發自已及人人的「慈悲喜捨」, 「踏實聽法,真實入群」,認真力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Empty周六 1月 21, 2017 8:18 p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七年一月十九日星期四)
 
善說法者,凡是法已經入心,從內心所理解的法,入人群要度眾生,他這個法是已經了解之後,從自己的體會再說出去的法,當然這就是善說法者。雖然「如是我聞」,經典是這樣說,但是,經聽入心,刻在自己的心版裡,了解與人、事、物會合起來,又再與人在人群中,將理解的法,又再說出去,這是說自己對法吸收之後,又再消化,自己的身心有法,再說出去,這叫做「善說法者」。
上人將何謂善說法者的定義與行為標準講的很清楚,像文殊師利菩薩就是。自己立志當一個善說法者,所以要學習文殊師利菩薩。
 
所以「文殊智德慧海行」,文殊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好像海這麼寬闊,所以譬如文殊菩薩入海王宮去度眾生,在那個地方去折伏憍慢眾生的憍慢幢。
文殊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好像海這麼寬闊,剛好可以作為我們的榜樣。
 
梵天王在〈化城喻品〉中,他所修的是梵行,是清淨行,是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他也是有行上上善,但是他修上上戒,大家應該還記著。他成為梵天王。但是二乘的人,他只是修上上戒,並沒有修上上行,所以很空寂。佛陀要他們再入人群中去,真正是究竟大乘之空法,希望他們能夠到達「淨妙莊嚴之空」,那就是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還要再進一步「回小向大」,從中乘要再進步到大乘的法空。
這一段是複習,修上上戒(聲聞),再修上上行(梵天王),「回小向大」(菩薩),才能夠到達「淨妙莊嚴之空」。
 
所以他敘述利益,在海裡,海中要教化眾生,或者是人海茫茫要教化眾生,要先去利益他,先去幫助他、利益他,對他,對象,他感覺我接受,我有利益,要先有這樣的方法,所以「述其利益」,敘述在海中要長時間,這樣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覺接受這個法有所利益。
這一段開示,剛好符合示教利喜的「利」,講得很明白。
 
 
 
意謂善說法者,不擇地而善度;
化眾生不擇其機,地愈卑微愈細心;
耕耘法化愈廣,應機宜播善種;
機愈憍恃教愈慎,教化摧倒憍慢山。
 
  意思就是說,善說法者,凡是法已經入心,從內心所理解的法,入人群要度眾生,他這個法是已經了解之後,從自己的體會再說出去的法,當然這就是善說法者。雖然「如是我聞」,經典是這樣說,但是,經聽入心,刻在自己的心版裡,了解與人、事、物會合起來,又再與人在人群中,將理解的法,又再說出去,這是說自己對法吸收之後,又再消化,自己的身心有法,再說出去,這叫做「善說法者」。所以「不擇地而善度」,自然,不論哪一個地方,他都能夠去度化眾生,不論是任何一個地方,語言通或不通,法若入心,永植在心;因為法在心,我們培養這個德,在我們的身行裡,很自然,雖然語言不通,卻是法也能夠感化眾生。看看很多的佈教者,雖然不是佛教徒,不論是天主教、基督教。很早、很早,就像是馬偕、史懷哲,像這樣的人,他從很繁榮的地方,他們有信仰的精神,他到苦難的地方去,他們不忍心那地方眾生的苦難,他了解了非洲是這麼的需要,物資、醫療。他就再回去學醫療,然後勸募物資來救濟,醫療來救人。馬偕來台灣,那個時候台灣還是需要,他也是同樣再學醫,就來台灣也救濟、也醫療,到鄉下去。看到馬偕,他那時候下鄉去治療,看過他的紀念館,就是在鄉下治療牙齒,不用治療的座椅,那時候沒有啊!,沒有像現在這麼俱全的儀器。他這樣,一個手提包拿著,提著往診包到鄉下去。有時連椅子都沒得坐,聽到牙痛,叫他嘴巴張開,搖一搖,這搖搖的牙齒,站著就這樣將它拔起來了,看見這樣的相片。在那個時代,那時候也是充分的愛心,語言通嗎?也是不通啊!要靠人來翻譯,翻譯得對不對呢?都不知道。但是他的態度,用他的行動,這樣去接近人,自然人就相信,相信就受感化,語言是慢慢薰習出來的。
 
  所以,學佛、說法,也是一樣,我們就說說佛法,能說不能行,我們的心沒有德,只是觀念上有聽到法,靠這個聰明利根,記憶著這個法,去跟人家說法,自己若不受用,就沒有德。所以,無德,就算你說得再好,只是讓人耳朵聽進去,真的要能夠啟發他的心,度化他能入佛法受用,這就不簡單了。所以必定要有這分身體力行,我們常常說「信、願、行」,學佛就是要這樣,相信法,要發大心、立大願,我們要起於行動,去入人群,我們身心奉獻,無私的愛去付出,若是這樣,任何一個地方的眾生,他最需要的時候,你能付出,自然他的心就與他會合;你說的話,他就會用心接受,接受你的教化。所以說「不擇地而善度」,不同的地方,語言不通,他還是有辦法善說法,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能在任何一地方,都能去度化眾生。不只是說法給他聽而已,是要能身體力行,這就是「不擇地而善度」。
 
  「化眾生不擇其機」,這就是要化度眾生,無論他是什麼樣的根機,不論他的年齡,總是有辦法感化他,他又能夠讓人很親近。看見「草根菩提」,看見一群資深的老委員,也是委員,年紀都已八十多歲了,就像這位陳王銀花,她本來是一位小學的老師,先生是北一女的老師,兩位都是老師。現在都已八十多歲了。退休之後,一位來受證委員,先生來受證榮譽董事,但是兩個人志同道合。這個志同道合,是兩個人都很有修養,夫妻同心,甚至不只夫妻是人間的典範,在教育界,也就是為人師表的典範,還有家庭,也受政府表揚為孝悌模範的家庭。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從年輕在職場,就是在她的職業,她盡心力,在家庭是這樣的安分守己,夫妻同心志。
 
  退休之後,他聽到慈濟環保,了解環保,地球是大家所住的地方,疼惜地球,人人有責任,所以她認為做環保是家家戶戶人人都應該做的。但要用什麼方法?他就說:「我們自己要身體力行,我們只說給人家聽,不夠,要做給人家看。」所以在他的社區中,不論是店面或者是巷道裡,家家戶戶,她都會去向人宣導,去說環保的道理,說得讓大家認為,「是啊!這是我們人人都有的責任,我雖然沒時間投入環保,但是我家裡,我可以將能用的東西,乾淨的東西,我將它們分類好,到時候老菩薩就會來收。」若是住在樓上的要怎麼辦?舊的公寓沒有電梯,那些髒的東西,垃圾要如何讓它下來呢?他就一家一戶去教人家說:「你就將資源及垃圾分開,再用這樣的袋子綁好,我若來時,就用四輪的推車,我放在樓下,再拜託你從樓上,這樣一層一層將它推下來。」
 
  果然,一袋一袋分類好的垃圾,就從樓上將它推下來,它自然就這樣一直滾,一直滾下來,看它是幾層樓。現在下了一層樓,又一層,再將它推一下。他的的四輪推車,她就放在最底層的樓梯口,以前公寓的樓梯不寬,剛好那輛四輪推車,將它堵在樓梯口,他就這樣一直推下來,來到最底那一層,剛剛好堆在四輪推車上面,他就這樣拖著出門做回收了。但是,車上的這些東西要怎麼辦?兩夫妻,這一台車子就這樣拖著,到對面有一公園,這公園有一個涼亭,這涼亭就是她集眾說法,分類的地方。他就將一些老人,或者是年輕人、小孩子都好,她都去說服他們,「有時間的人,來喔!來喔!在這裡乘涼的,來幫忙分類,在這裡剪紙、撕紙,在這裡做分類。就將電子書裡(利用電子書聞法是林麗香師姊),師父講的經,《妙法蓮華經》,就在那裡,電子書就將它點下去(朗讀功能),這台就是在涼亭裡,大家認真在拆紙,剪瓶蓋等等,做分類時,還有法可聽。
 
  聽得很高興,法說完了,他們分類也差不多,一袋一袋分好了,在那裡聊天一下,說慈濟及師父說的法,慈濟在做什麼事情,就在那裡開始說慈濟。因為這樣,她也度了不少人!真正正式的志工,來見習、來培訓,也受證了。我這次出門,他們一群老菩薩上台,講他們社區的故事,真的是很有智慧,很精彩。所以,不分店面,不分巷道,家家戶戶清淨在源頭,能向大家說天文地理,環保的來源,回收的去處,再製的方法,都讓人家知道,然後會集過來,一邊分類,一邊聽法,將慈濟在哪裡做救災,已經到哪一個國家去付出,因為他每個月的月刊,在電子書裡也有啊!他就講,現在在哪一個國家做什麼,就將電子書裡頭的月刊訊息,這樣一段一段點下去,電子書就讀給大家聽。
 
  這就是他們說法的地方,這就是「化眾生不擇其機」,沒去選擇他是什麼根機,有老人,也有年輕人,也有孩子,他們就是這樣在那個地方,大家做得歡喜,聽得歡喜,法還能入心,還能了解慈濟現在在做什麼事情。這就是這群老菩薩的方法,所以只要有心,自己以身作則,自己是典範,自然到哪個地方,他的德行就能夠讓大家聽到,人就歡喜接受,這也是她自己平時的修養。所以,眾生的根機沒有分。「地愈卑微愈細心」,就是環境愈不好的地方,也很用心,讓他們能夠做的很歡喜,又很有趣,剛才也說了,有辦法在四五樓的上面,一袋一袋的回收物,這樣一樓一樓推下來,他這樣很簡單,一台四輪的推車堵在樓梯口,剛好滾下來,剛好放在上面,這樣兩夫妻拖了就走了。看,這就是方法,環境很不好,若要用人一樓一樓的爬,一樓一樓的扛,那就很累了。所以他用心很微細,很有智慧,很感動人。
 
  這只是用我們台灣這些老人在做的,這麼簡單的事來譬喻這麼深的道理,我們就能了解,何況菩薩度眾生,不論是在什麼樣的地方。譬如剛才說的馬偕、史懷哲,這都是典範,都是宗教者的典範,做人間事的典範,這就是道理,就是要人和事去展現出來,這樣他們也是在傳教,也是在人群中付出,這就是「化眾生不擇機」,「地愈卑微愈細心」去付出,這全都是人所做的,學道理的教化。所以我們「耕耘法化愈廣,只要你心中有法,你有心,不論你要做什麼事情,那範圍就愈廣。世間本來就是菩薩耕耘的土地,眾生的心地無不都是菩薩所感化的對象,所以,耕耘法化希望將這法度入眾生的心,去感化他們,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做得到,所以說「耕耘法化愈廣」,不怕環境如何,不怕語言不通,只要我們的德夠,想要學就不困難。
 
  「應機」,這個「機」,有的機很驕傲,就如文殊菩薩到龍王宮去度化,智積菩薩就說濕性的那個地方,豈是說法的地方呢?尤其是龍王宮龍種的性是這麼的驕慢,豈有辦法接受法?有辦法接受的,應該量也不多,也不會有太多。「幾何?」到底有多少呢?但是,文殊菩薩的智慧,他是「應機宜播善種」,他要耕耘法化,經營這個法,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根機,他都能將法度入他們的心去,所以應根機,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機宜播善種」,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眾生的機。所以,「機愈憍持教愈慎」。那個根機愈憍傲,要施教的方法就要愈謹慎,要很謹慎細微,否則這麼的驕傲,一不小心,他不僅是度不到,度不過來,反過頭來讓他反抗起來就會傷人。所以「機愈憍恃教愈慎」,他就是有這樣謹慎的方法,去降伏這種憍侍,這個憍慠,自己很自高,自己很慠慢,這樣的憍恃,就是要用很謹慎的方法,說話要很謹慎,所以常常說要應機、應時、應地,我們說話就是要這樣,說法也是要這樣。
 
  所以「教化摧倒憍慢山」,讓你很貢高、憍慢,讓你多高,測這個憍慢,讓你疊到多高、多貢高,只要知道方法,自然這個貢高、驕傲,這如山那麼高,就有方法將它摧滅掉,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自己要先有修行,要有德,內心要有誠正信實,外行要有慈悲喜捨,自己內心有修德,外行有德相,自然我們就能夠去感化眾生。
 
蒙化眾剎時集證,先秉受教化得度,
但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
今悉住大乘空義,文殊智德慧海行,
乘蓮華住虛空中,所度化若斯無量。

 
  所以,智積菩薩和文殊菩薩,一個是有一點懷疑,一個是很有信心,用講的講不完,聽的,無法很體會,所以受教化的眾生,在剎那間,集眾來證明,這就是「先秉受教化得度」,這個「先秉」就是過去過去,應該是很久了,已經秉受這樣的教化,所以「蒙化眾剎時集證」,已經得度了。文殊菩薩來來回回,教化眾生的時間是無法計算的,所以,「先」,就是過去,已經不斷、不斷秉受這分教化,就是循著這個教化,已經是得度的人。現在因緣成熟了,文殊菩薩和其他的菩薩在論法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及時集眾來證明,他們已經真正是接受到教化了。
 
  常常看到我們的菩薩入人群,或者是在監獄中,昨天,有好幾位菩薩,就拿一些字畫和圖就來給我,跟我說這是監獄的同學寫一些字,畫一些圖,用他們的心得寫下來,希望拿回來送給我,表達他們的感恩慈濟人在監獄度化他們。大家都很有才華,展現了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字畫都很美,這樣拿回來送。這就是證明,證明一群人進監獄去教化他們,去度化他們,他們的感恩,這也是一種證明。要不然,會感覺到去監獄度化豈有辦法?但是「有法度」,所以根機證明,人不能出來,但是他們集體就是送這些圖回來了,這就是同樣的意思。
 
  所以「但先設權談苦集」,文殊菩薩開始在教化眾生也是一樣,和佛陀一樣談「苦集滅道」,所以開始要度這些根機,就是「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才慢慢體解這個「滅道法」,先知「苦」就是因為「集」來的,現在了解了,要如何能滅掉「集」了這麼多的「苦」,當然就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會集,所以製造一些無明煩惱,造業受苦,這些源頭都知道,所以體解了之後就懂得「滅」,要如何消滅這些罪業,就要趕緊修行於「道」,這他們已經都體解了。所以「今悉住大乘空義」。現在大家小乘法,全都體會了,去除無明,現在已經回小向大,「今悉住大乘空義」。所以「文殊智德慧海行」,文殊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好像海這麼寬闊,所以譬如文殊菩薩入海王宮去度眾生,在那個地方去折伏憍慢眾生的憍慢幢。
 
  所以「乘蓮華住虛空中」,已經在海中浮現出了千葉蓮花,無數菩薩乘千葉蓮花從海湧出,在虛空中,住在虛空中。這表示文殊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就是這樣,「所度化若斯無量」,就是有這麼多、這麼多,用講的無法了解,不如讓你看,就是這些已經受感化的人,這樣自己自動浮現出來。這段經文,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大乘法,那就是已經得到「無分別智」,「根本智」和「無分別智」,昨天都說過了。即不是從心,也不是托外緣(「根本智、無差別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已經到達頂高,就是平等最高的法,眾生統統平等,沒有分別,這六道四生,全都平等的眾生。所以無處不度,無機不化,同樣的道理。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講,
 
經文:「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昨天的經文這樣講,「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蓮花這樣很多很多,菩薩這樣湧出在靈鷲山,在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看,虛空中這麼多,坐寶蓮花,是從海浮出來,這就是智德慧海,所化的有這麼多。坐蓮花就是表示煩惱無明都去除了,人人已經回小向大,成為菩薩。所以「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已經具足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這些不只是接受佛法,已經在身體力行,也是大家集會都是在論說「六波羅密」。就像老菩薩,環保回收,拿到涼亭裡,也能在那裡聽法,在那裡聽《法華經》,在那裡聽《慈濟》月刊,一本電子書就有辦法在那裡弘揚佛法,同樣的道理。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又這樣說,
 
經文:「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本來是聲聞的人,他在空中也是在講聲聞行的事情,現在是修大乘空義。所以這個「空」,聲聞人是偏空,但大乘菩薩的空是「真空妙有」的意思,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文殊菩薩就和智積菩薩這樣講,說的其實很難解,你現在已經看到,應該是了解了。所以,所有的眾生,原本是小機,在下方虛空之中。「下方虛空」,就是在下方的空間裡,「說聲聞道」。「先秉權教住小道」,開始的時候都是接受小教小法。「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等等,「三十七助道品」等等,這些法都要了解,慢慢斷除煩惱,受這樣的教化,這個道也是這樣教化這些事情。
 
經文簡釋: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今聞實相,悉住大乘空義,如是上智慧人,從偏空法,啟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逐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小乘之空。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現在已經所聽到的是實相了義的法,真正踏實學佛的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這些「六度萬行」都一定要完成,這個因行要完成。所以,這些實相的道理,「悉住大乘空義」,你入人群,無所執著,不受人群的煩惱無明所污染,這就是大乘空義。如是上智慧人」,就是「從偏空法」,從這個偏空的法,啟入圓融真實的法。但是現在了解真實法,就是已經啟入圓融的道理,圓融的教法就是《法華經》,它小、中、大的法都在裡面,大、中、小法都含在《法華經》中,讓我們沒有偏頗的地方,所以「啟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不思議空」就是妙有,真空妙有。那就「遂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從「苦」「集」就慢慢了解了「滅」的道理,要怎麼斷煩惱?就開始都了解了,煩惱也已經掃除了,回歸到真實道的道理進來,這就是「小乘之空」。這已經知道道理分析到後來,什麼都是空。
 
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大乘之空,為淨妙莊嚴之空。
 
  「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便入於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因為二乘的人厭煩人間,他所要修的是這一輩子修完了,就不要再有來世,所以他就有「燒身滅心」,意思就是不要再來了,他在定中,不要再來,不要入人群去。所以他「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就是無所作為,就是這樣,就是定在他自己的地方,這是二乘行的人最終的目的。
 
  其實,佛陀所要教化的最終的目的,你這樣不是究竟,那個塵沙惑未了,只有無明煩惱斷,但是塵沙惑未了。我們應該還記得梵天王,梵天王在〈化城喻品〉中,他所修的是梵行,是清淨行,是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他也是有行上上善,但是他修上上戒,大家應該還記著。他成為梵天王。但是二乘的人,他只是修上上戒,並沒有修上上行,所以很空寂。佛陀要他們再入人群中去,真正是究竟大乘之空法,希望他們能夠到達「淨妙莊嚴之空」,那就是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還要再進一步「回小向大」,從中乘要再進步到大乘的法空。
 
經文簡釋: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指其所來之眾以告智積。
 
  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菩薩這樣分析之後,向智積菩薩這樣說:「於海教化,其事如是。」在海中所教化的就是這樣,海裡的眾生雖然是驕傲,但是,但是也要用悲智雙運,要用很長久的耐心,還要很謹慎,去設教度化他們。同樣也要將「苦集滅道」的道理,讓他們清楚了解,這就是從海中教化的方法。
 
經文簡釋:
「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述其利益,謂涉海行化,所度若斯。
 
  所以「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其實不是只有說道理而已,又有事、相,要事和理會合起來,才有辦法了解。你說理,其實,是為了做事,事一定要合理,這樣才能圓融,這就是菩薩入人群的方法。所以他敘述利益,在海裡,海中要教化眾生,或者是人海茫茫要教化眾生,要先去利益他,先去幫助他、利益他,對他,對象,他感覺我接受,我有利益,要先有這樣的方法,所以「述其利益」,敘述在海中要長時間,這樣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覺接受這個法有所利益。所以「謂涉海行化,所度若斯」,會到海裡去行化,其實要說的海,除了大海之外,就是人海。無處不在,無機不度,方法就是這樣。
 
非證不知,非言可顯,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
 
  「非證不知,非言可顯」。若不是真正有去體會到,其實怎麼說,所以開頭他有說「非口所言」,不是用話說的,這樣說得出那個道理的東西,總是你要去真正看到,你要真正去體會到。現在智積菩薩看到從海湧出無數千葉蓮花,他這樣看到了,是不是很透徹了解呢?只是來證明,他了解了。但是他還沒有進入去體會,實在還是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說「非證不知,非言可顯」。你若沒有真正進入那個境界中,實在是沒辦法可了解,也不是言語就能顯出這樣你都了解、你都知道。所以「非言可顯」,不是說了就能很明顯,這個道理就出來了,還是要身體力行,所以「信願行」是很重要。
 
  「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這是這麼多的菩薩來證明,從海中浮出了千葉蓮花,這都有相的,看得到的,這樣現這個形象給他看,看那些海底的眾生,也是一尊一尊的菩薩,讓你們看一下,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智德慧海,顯出來讓智積菩薩他看得到。這些菩薩是化,所化的菩薩,也是教化,也是所化。在海底裡,都是魚、蝦類,但是浮出來的形象是一尊一尊的菩薩,所以「萬德莊嚴之相」這樣來示現讓他看。
 
  「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再向他們解釋,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是啊!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這麼的容易。其實是不容易,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要用自己的智德。所以,典範,身體力行,入群眾中去,任何一個地方都不畏懼,這樣進去,去接觸、去感化、去付出、去利益,這樣才有辦法度這樣的眾生。和我們人間現在在做的,都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聽法,應該要用很踏實,腳踏實地,不是懸在空中,懸在空中是一個幻化,展示出來菩薩的德行是一種描述。所以,我們人間要用實相,真實的道理,這樣入人群。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互相感化,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的,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7/01/19晨語簡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