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修學佛法覺有情人,
淨意念自在菩提願,
明心修三慧四諦法,
持三學無漏共真如。
用心喔!我們都是修學佛法的人,人人應該要自我發心立願,成為菩薩,菩薩就是覺布情人,「覺有情」就是菩薩。所以菩薩在人間,人間發大心、修大行的人,願意入人群去度化眾生。度眾生,就是將我們所知道的法,將我們所體悟到的,知道的,體悟的,就趕緊跟大家分享,人生苦難偏多,所以就因這樣煩惱多,才需要法來修解我們的煩惱。要如何來修行,解除我們的無明所產生、製造出的煩惱,所以要將我們的心得與大家分享,這叫「度化眾生」。他心裡有迷茫,心裡有煩惱,有無明,要如何為他解釋,讓他煩惱解除,轉迷為悟。這就是在人間發大心、修菩薩行的人,叫做「覺有情人」,在人間就能度化人間。
既然我們發心了,所以「淨意念自在菩提願」。我們要去除煩惱,過去我們也是迷中的凡夫,就是因為修行佛法,我們知道了,我們了解了,知道、了解,我們就要修,我們要心心念念,我們就是要修行,如何讓我們的迷與煩惱,將它完全淨除,全都將它洗乾淨。用什麼洗呢?法水,法水來洗滌我們的心念煩惱無明。這就是我們已經修學佛法了,我們應該有法水來淨化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意既淨化,就不用受這麼多人間無明煩惱來將我們纏住,很自在。輕安自安,就是在「菩提願」。
我們發心立願,心願已立了,當然心就要自在,發心為人間。我們既然人人都有家庭,人人就是顧好家庭,顧好本身,家庭的人,我們都要度他們,不只是三餐吃飽,讓他快樂,這樣迷茫的人生,不是這樣。除了生活上無缺以外,我們要讓他的心也能向道,懂得知足、善解,我們家中的人也會懂得這樣,我們自己善解,去除貪、瞋、癡,這是一位很知足的人,也就是很善解的人,我們能知足,能善解,讓我們的家人也要能知道,從我們的小家庭,普及到整個社會,社會平安,家庭才會平安。不只是家庭、社會、天下,普及到天下,人人都能平安,人人都能知足、善解,這就是需要佛法。
我們要發心立願,就是將佛法普及天下,讓人人了解,應用在天下眾生人群中,種種的苦,除了心中煩惱無明造很多困難,造成了社會混亂,造成了天下污濁,那就是天災、人禍等等,這都是從人類的造作,從星火燎原起來。看看我們每驮都在說,現在有多少國家火燒山林,很多的國家,現在的美國、智利、澳洲等寺,山林大火就這樣一片火紅,火一直的燒,都已經很久了,整個月了,幾個星期了!這邊熄滅,那邊火又起來,抓到幾個人,十幾個人是縱火的人。
人很渺小,如何能造成一大片,好幾十萬甲的大地一片火海?區區的幾個人,就是星火,一點點的火,就燒了這麼大片,所以說起來,人,人心惹成很多的災禍,看得到的是這樣,是什麼心態?那就是心的業障、無明煩惱,這樣造作起來。若能人人受淨化,自然人人就能善解、知足,就沒有貪、瞋、癡、慢、疑這五種的障礙,煩惱無明。現在很多難民流竄在很多國家,受盡了苦難,為什麼呢?還是一樣少數人觀念,造成了不可收拾,已經牽動了國際間,為了這些難民,這些國家要如何才能讓它平息這戰禍。在國際間這個已經是起起沉沉,要如何能夠和?要如何能讓這些難民安心回家?這好像,一開始有一線曙光,這希望又很快又破滅了。這過程這麼的複雜,其實是這麼簡單,只要心念淨化,還有什麼事不能解決呢?放下己見,還有什麼需要爭!貪、瞋、癡的去除,萬事皆了,和平相處。
這不就是人生這個意念不淨,因為這樣,我們就要好好修學佛法,有法水來洗滌我們心中的無明煩惱。如何讓我們的心自在,也能讓人人的心自在,大家發心行菩提願,就是菩薩道,住在菩薩道,若能夠這樣,這世間就是平安、自在。 所以,我們修學的人,就是要「明心修三慧四諦法」。「三慧」就是「聞、思、修」,要多聽、多思考,要好好修行,這就是「三慧」。要如何能得到清淨無染的智慧,「淨意念自在」,我們就要「明心修三慧」,聞、思、修。自然世間一切的煩惱,我們因為聽法,清楚了,好好思考,這種煩惱無明的煩惱是如何來的?我們要好好思考,「思惟修」,那就是禪定,心能定下來,自然啟開了我們人人的智慧,就不會再讓煩惱無明復生。四諦法,大家清楚了,苦、集、滅、道,人生「苦」難偏多,就是來自人心煩惱無明所聚「集」而來,所以苦啊;要如何「滅」苦呢?就要修行於「道」,這就是「四諦法」。這些法,每天都在說。在說《法華經》的過程,所說的法都沒有離開這些法,發菩提心,淨化人心,引導人人聞、思、修,體會「四諦法」,這不就是每天說法裡面都含蓋到這些法的存在。
我們要「持三學無漏共真如」。我們「三學」,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三學」(三無漏學),我們要「三學無漏」,要戒無漏、定無漏、慧無漏,要從聞、思、修而來。經,聽進去,住在我們的心,我們落實在生活中,這就是「聞」、「思」、「修」。生活中,我們待人接物,時時提高警覺。「四諦法」,人間苦難來自於無明,開口動舌、舉步動足、起心動念,無不都是聚集「苦」的源頭,所以,開口動舌要注意,舉步動足要注意,尤其是起心動念,這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都要用到。我們若能這樣,我們時時都是在「三學無漏」中,這樣我們要回歸真如本性,就不困難了。
佛說法華經於其跡門度聲聞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為前後三周。是謂三周說法。
《法華經》已經說過了十二品,這十二品之中,所講的法,都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佛陀講說《法華經》,就是有「跡門」和「本門」。在「跡門」之中,「跡」就是足跡,我們有走過的足跡,我們有經歷過的事情。佛陀所說的法,我們都這樣聽過,這樣感受過的,這叫做「跡門」。佛陀用什麼方法將我們,牽引我們入門,一步一步,這個「跡門」這樣進來。開始,就是度聲聞,佛陀講說,從他的口出聲音,學佛的人就是聲音入耳,所以這叫做「聲聞」。佛的弟子中,大多數都是聽法入耳,法才能入心,這像在入門一樣。所以,「以上中下之三根」,「以上中下之三根有為前後三周」。我們過去已經有轉過了「三周」,「三周」就是三個階段,那就是叫做「三周說法」。我們在這十二品中,已經經歷了三段的「跡門」,走過的足跡。
一、法說周:當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說妙法之實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方便品與譬喻品。
這三段文,「三周說法」,第一是「法說周」,「法說」就是為了法,佛陀為了要講說《妙法華經》,佛陀先將《無量義經》講完之後,就開始靜坐放光,〈序品〉這樣由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對唱,來讓大家先了解佛陀現在要說法,應該有大因緣,這是在〈序品〉的描述,這樣過去了。接下來,佛陀出定之時,開始就不斷不斷讚歎,到〈方便品〉那時候,一直讚歎佛智甚深微妙,也要引導人人要深信佛智甚深微妙。一直到了〈譬喻品〉,他用種種方法來譬喻,舍利弗終於能夠了解了,了解佛所說法,將要啟動《法華經》是甚深甚深,佛陀的本懷,真實微妙法,就是要從這樣開始,舍利弗一個人能體會,體會佛陀所說的法。
所以,舍利弗上根直說妙法之實理,了解佛陀是要講說妙法真實理,直入這個妙法。舍利弗體會了,所以他體會入一乘道,舍利弗一個人。這麼多的聲聞,其中就是舍利弗一人,也要再經過「涉於方便品與譬喻品」,〈方便品〉、〈譬喻品〉。舍利弗就要再經歷過〈方便品〉和〈譬喻品〉,這樣舍利弗終於了解了,佛陀就為一個人授記。這就是「說法周」,第一階段。佛陀於〈方便品〉、〈譬喻品〉,他,舍利弗能體會,所以為他授記,這是第一階段。
二、譬喻周:當大迦葉等四人之中根。說三車之譬喻,使之悟入一乘者。歷經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等四品。
第二呢,就是「譬喻周」。就是大迦葉、目犍連、須菩提、迦旃延等四大弟子,終於經歷了〈譬喻品〉過後,他們能了解了,這是中根機。中根機者體會到了,佛陀將用譬喻的方式,說「三車之譬喻」,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這種的譬喻,使四個人能夠了解佛陀除去三乘,歸一乘,開權顯實,為一乘法,這四位終於也能體會了解了。所以,譬喻周經歷了〈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然後就〈授記品〉,為這四位這樣授記了。這就是「譬喻周」,從譬喻,尤其是到〈信解品〉,〈譬喻品〉還是一樣在譬喻,火宅、長者,是在譬喻一群好玩的孩子,愛玩的孩子在裡面,也是這樣譬喻過來。所以〈信解品〉也是在譬喻中。再者,〈藥草喻品〉也是譬喻的一品,將法當作雨水,將大地草木,也就是當作我們眾生的根機。有小草、大樹等等來譬喻,這也是法,法的譬喻。全都能了解,經歷了這麼的多,這樣了解了,所以再為他們授記。〈授記品〉,這樣經歷這麼多的過程,終於了解了,為四個人授記。
三、因緣周:當其他一切聲聞人之下根,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時之因緣,使之悟入一乘者。化城喻品,五百授記品,學無學人記品是。
第三段,那就是因緣,「因緣周」,就是這些聲聞,上根機舍利弗、中根機四大弟子,再下來,有的人還沒辦法了解,那就是下根機者。那就說過去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那個因緣,塵點劫以來,這是對下根機人。所以,在這當中,佛的時代,那個種種的因緣,釋迦牟尼佛在過去十六王子當中開始發願,講說《法華經》,一路一直以來,這在〈化城喻品〉中。希望這些下根機的人,也懂得接受,從這〈化城喻品〉,經過了〈化城喻品〉,終於五百位弟子能瞭解了,所以佛陀還要為五百位弟子授記,就有〈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這是經歷了〈化城喻品第七〉和〈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這都是為下根機的人,終於經歷了這麼多,才開始體悟這個一乘法,這樣經過這麼多。
*如此三段次第度上中下根周圓滿具足。而跡門法華之正宗分畢於此三周說法矣。
上、中、下三根,就是佛陀要用這三段,次第來度上、中、下根機的人。所以,「周圓」,上、中、下根周,上根機,告一段落,中根機再一段落,下根機再一段落,這樣上、中、下根,「三周」圓滿具足。就是在靈鷲山,佛陀的弟子,修行者分做這樣三段的根機,佛陀為他們說法。再接下來,就是「而跡門法華之正宗分畢於此三周說法矣」,就是這樣,三周說法完成,這就是「正宗分」,在這個「三周說法」完成了。
*前既明一真實大乘境之中,共有三章:
第一章、正明權實三根得記:方便、譬喻、信解、藥草、授記、化城、五百弟子受記、授學無學人記。
前面已經明瞭,「一真實大乘境之中」,是分為三章。這三章,第一章就是「正明權實三根得記」,這才是第一章。第一章,三根得記了,都清楚了。第一章就是包括〈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總共這麼多品,這樣終於讓這上、中、下根機這些人能夠了解,三乘歸為一乘法,就是唯有一乘道。佛陀要給弟子的不是要給三乘,最終是一大乘,大白牛車,這是佛陀要讓弟子歸於真如,就是「持三學無漏共真如」,剛才和大家說了,全都要體會。
第二章、讚歎人持法,身勤修,為法勸募修持經行人: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均已釋竟。
而第二章呢?第二章就是「讚歎人持法,身勤修,為法勸募修持經行人」。這是在第二大段,這第二章就是〈法師品〉,佛陀為法勸募人。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募人,也要募心,慈濟是為貧困的人募款,其實就是要募人、募心。有這麼多人,才有辦法這麼的普遍去救濟。在國際間,苦難人就有人間菩薩去救濟,這就是募人。當然也是募款,更要募心,心要帶動起來,讓他很誠意為眾生的苦難去付出,同樣的道理。所以讚歎人受持法,那就是在〈法師品〉。〈法師品〉就是在募,勸募人,為法募人,為法來勸募人來修行,來持經,行道在人間,這就是在〈法師品〉,以及〈見寶塔品〉。
〈見寶塔品〉就是佛,古佛多寶佛,他過去就是還沒有講到《法華經》,這是一項遺憾,所以他發心立願,入滅之後入寶塔,全身,為說《法華經》的地方,寶塔現前來見證,這就是〈見寶塔品〉要來見證,《法華經》是諸經之王,是一真實法,就是一大乘法。接著是〈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品〉就是要講這部經,是佛佛道同,修行就是要求得真理,即使身為國王,也是去掉了國王的身分,為了求法,願意投身作人家的奴僕,受盡了苦磨,只是為了要求取大乘妙法,就是這樣,這就是〈提婆達多品〉,講出了釋迦佛與提婆達多的因緣。
提婆達多,在今生此世,就是佛世這個時候,就這樣,隨過去的因緣,現在與佛在對立,又是受佛的教法,又是破佛的僧團,又是要傷害佛的身體。提婆達多是大惡人,但是他對法清楚了解,不過,就是那個煩惱無明,障礙了他向淨道意,淨這個身心的念頭,他就沒有。所以他就是被五障所障礙,有貪、瞋、癡、慢、疑五毒根,還是凡夫,但是,對法很清楚。就像我們世間,懂法、懂道理的人,很多,說法,滿口都是法,所講的都是真理,但是行為是相違背,背道而行。說的,滿口都是法,但是做的,都是違背法,這就是提婆達多。因為這樣,所以在這一生中,生陷地獄,這樣活生生,大地,這樣裂開來,就陷落到地底下,火這樣冒出來了,這是讓大家看得到的,當他正要傷害佛的時候,忽然間,大地裂開,陷入地獄。卻是在這個當中,佛陀在法華會上,還為他授記,這就是表示佛怨親平等。
在〈提婆達多品〉中,又是龍女,龍女是生在海龍宮,是畜生類,也現為女身,這樣卻是也轉身成佛了,這是在〈提婆達多品〉,都是這樣的相,現相;事,事相現前,來讓大家體會法。除了「怨親平等」,階級、名稱全都是平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沒有了。形象幻化,這表示人間一切都是短暫,真正真實法那個道理,無形無蹤,很快就沒有了,這就是真實的道理,那就是真如本性。從〈化城喻品〉開始,就一直在講,佛就是為妙法而來,為講說大乘法,大乘法歸納於一乘道。這一乘道,就是回歸於佛陀覺悟的那個剎那間,眾生皆有佛性,人人本具。這人人無始以來,都是與生俱來,本來有的,這就是要來證明,沒有「相」的差別,沒有善惡的分別,沒有怨憎會的分別,沒有愛別離的分別,完全只是眾生的因緣,煩惱無明所集來的短暫的人生,那個因緣果報,只是這樣而已。這要讓我們更加清楚,回歸真實,那就是本性覺海。真如本性,人人本具。
以下第三章,為稟持顧命捨權小持行實法。謂稟佛之教命,捨棄權說而奉持實法。
所以前面已經告一段落,下面再接下來,就是第三章了。就是「為稟持顧命捨權小持行實法」。現在開始,佛陀就是要我們將他所交代的,我們要好好信受奉行,我們要把「權」,小乘法,完全去除,現在要謹慎,入大乘一實法。我們不只是「去小」,我們還要再信受奉行一實法,這叫做「稟佛之教命」,佛陀的教化,佛陀給我們的使命,所以,「捨棄權說而奉持實法」,這就是現在接下去所要講的〈勸持品〉。
*釋之者,即為勸持品。持者,持於是經,使不忘失,不敝壞。如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供養、禮拜、恭敬、讚歎等皆是。品居第十三。
現在佛陀開始要向我們講說,「即為〈勸持品〉」,那就是「持者,持是經」,「是經」,那就是《法華經》。《法華經》乃是諸經之王,是甚深微妙綿密的妙法,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受持這部經,「使不忘失」,就是不要讓它不見,也不要讓這部經就這樣讓它不見了。想到這樣的交代,我就想到當初要離開家庭,在慈雲寺那時候,有一位慈雲寺的信徒來說:「有一部《法華經》,某某人的家庭在打掃,從床下清出了這部《法華經》。那部《法華經》是很古代的一部經典,說要拿去賣給古物商,是不是師父您們要將它買下來?」我聽到他,慈雲寺的信徒向修道法師敘述這部經,我的心忽然間很歡喜,我就說:「我買。」我就這樣買下來了。
當時我買下來,寄放在慈雲寺。要離開家庭的時候,我就向修道法師說:「我那部經,你要幫我帶出來。」就是現在隨著我,一直到現在,這部經還是在我的身邊。是啊,不要讓經典敝壞掉了,所以不要忘記了,也不要讓它壞了。這部經真的是放在人家的床下,拿起來,買回來,那經本都蛀蝕了,也有一點點腐蝕了。再經過這樣的保存著,這部經,有一點點損害,不過對我來說是寶。這是在我們精舍裡面,還有這部經的存在。看到這段文,我就會覺得幸好那個時候,那一念間,這是冥冥中的緣分。現在我在講的《法華經》,那就是用那部經。所以,「如受持」,也就是要如法來受持這部經。「讀誦、書寫、解說、供養、禮 拜、恭敬、讚歎」等等。這全都是開始,現在…我們過去在〈法師品〉都已經說過了。現在再接下來的,那就是第十三品。
*以上各品,既明一乘境中之境、行、果,故即以此品:勸持品,為流通,亦勸募持行之旨也。
這第十三品,就是過去的十二品中,已經「明一乘境中」,那一乘境界之中的境界,就是在行、果。過去就是行,要怎麼走,所以,這品〈勸持品〉,就是流通,就是要怎麼樣讓這個經典能流通下去,讓法,《妙法蓮華經》,怎麼樣能綿綿不斷,這樣一直一直流傳下去。這前面,已經將一實乘之中,就是要如何修,如何行,結果是如何,我們已經開始講了。而到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怎麼來保持,怎麼來流通,這是我們未來很重要的,要了解的。這就是要流通,也不只是流通,還要勸募持經、行經的人,這個宗旨,我們要很清楚,這就是未來要講的〈勸持品〉。
各位,聽法,不是聽了就過了,聽法,我們要一直放在心裡,要回顧過去,要不然,我們已經聽過十二品了,等於三周說法已畢,聽過了,這叫做「正宗分」。「正宗分」都已經聽過了,現在要再開始的,就是要如何讓這部經能夠應用在人間,人間人人都能夠起歡喜心,身體力行,甚至千秋百世,不斷不斷這樣持法、應用、流傳,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好好修學,修學佛法,成為「覺有情人」。回歸剛才所講的話,我們的心意,要「淨意念自在菩提願」,我們現在就開始要準備了,我們人人要「明心」,心要常常很清楚,要好好聞、思、修「三慧」,時時日常生活中,要體會「四諦法」,我們都要很清楚,牢記住。記得,生活的過程,戒、定、慧「三無漏學」,我們才有辦法完全清淨,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我們要用心。
已經聽這麼多品,很重要的「正宗分」,我們要再回顧一下,這就是在〈見寶塔品〉集合分身佛,佛陀說分身都要集合,要集合分身,分身佛要到達,集佛所說的法都要再回顧,收納回來,要回憶一下,讓這個法,好好再歸位,就像剛才,才和大家再複習一回,讓大家回憶一下,這就是法歸位,讓大家再了解一點。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
【註一】《法華經大成》
△第二正宗分。文有十九品。以本經綱要,分為四段:
┌開佛知見:方便品至法師品。(方便、譬喻、信解、藥草、授記、化城、五百弟子受記、授學無學人記、法師)
正宗分┼示佛知見:寶塔天授二品。(見寶塔、提婆達多)
├悟佛知見:持品至壽量四品。(勸持、安樂行、從地涌出、如來壽量)
└入佛知見:分別功德至常不輕四品。(分別功德、隨喜功德、法師功德、常不輕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