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度親人平等觀,入淨離欲俗麈,
自淨心境除垢,無染著淨煩惱;
大愛道比丘尼,學無學眾尼群,
心存安住於道,祈佛作證授記。
*大愛道:若以聲聞言之,彼比丘諸聲聞,我等亦持佛教法,同是聲聞,既同聞法音,同解理應不異,何授記不及於我等?
我們要多用心體會,釋迦牟尼佛人間度化,不分親疏,但是一般來說,度他人容易,度自己的至親是更困難啊!但是佛陀他的德,成佛了之後,幾年後就回去迦毘羅衛國,父王歡喜,希望迦毘羅衛國人人都能夠親近佛法,這是真理,期侍國家人民人人能夠得到真理;身心輕安,這是淨飯王的心願。所以,他下了命令,只要是家庭有兩個兒子以上,就能夠讓他的兒子,至少一人出家。人民是這樣,大臣也是這樣,王親國戚也是同樣。佛陀期待愈是親的人,期待都能愈接近佛法。這也就是淨飯王的用心,他相信悉達多太子成佛之後,成為大覺者,所覺悟的天地人間宇宙真理,絕對是沒偏錯。人人應該就有道,要趕緊接近這真實的道理,才是他國家的幸福。這是淨飯王的心念。也有很多王親、大臣的兒子都願意,因為佛陀入王宮說法也有一段時間了,人人好樂佛法,都期待接近佛陀,親近佛法。自願要出家的人很多,爭先恐後,大家就是希望能夠出家。所以,隨佛出家的王子、親族、大臣的兒子,不少人,所以,佛陀僧團的人越來越多,時時跟隨在佛身邊的人就越來越多。
一直到淨飯王往生了,「大愛道」,就是佛的姨母,也是想:人生真是無常,道理了解了,最好就是要親近在佛的身邊,能夠時時聞法。這是她們很嚮往的,希望過著這樣簡單、無牽掛的生活。所以,她帶著一群宮女,全都願意隨她出家,來向佛陀求,求要出家。包括耶輸陀羅也在裡面。開頭,佛陀就是不肯,這故事大家知道了。後來大愛道,那就是摩訶婆闍波提,就向阿難求啊,那時阿難已經是佛的侍者,時時在佛的身邊。所以摩訶婆闍波提:「拜託!拜託!」用真切來懇求,「阿難,替我們向佛陀求。」阿難不忍心,佛的姨母,以及宮中這麼多王親,這些女眾願意來親近佛是多麼不簡單。她們既然能放棄王宮富貴的生活,願意來過著這麼淡泊、簡單、刻苦的生活。阿難很感動,認為眾生佛陀都愛,希望他們能得度,哪有說女人不能接近佛陀,在佛的僧團中修行呢?他去向佛陀一直懇求。佛陀聽阿難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懇求,佛陀只好答應了。
阿難感恩佛陀答應,但是佛陀就跟他說:「你知道嗎?因為我答應你,女眾能出家成為比丘尼,我的正法恐怕會減短了,會減少。」阿難嚇到了,問說:「這是為什麼?」佛陀就說:「女人修行心不專,女人的嬌態、形態,體態看來很軟弱,心裡雜念很多,出家乃是大丈夫事,但是女人心很複雜。」阿難就說:「過去諸佛,也同樣有四眾弟子,為什麼在娑婆世界,女人就有如此大的障礙呢?」佛陀嘆了一口氣:「是啊!娑婆世界的眾生心欲剛強,何況男女之間若是接近,這樣會使男人心不得定,女人心複雜。因為這樣男女合住,這會損正法。」阿難就說:「這麼不平等,佛陀不是說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大慈平等觀,怎還有男女形相?」佛陀說:「不是男女形相,是心態、習氣。」是啊!是心態、習氣。但是,難道真是這樣嗎?佛陀也說:「是平等,只是心態、習氣。」
男人平時生活,就是比較簡單的生活,每一天就是這樣的簡單,只要盥洗乾淨,衣服整齊,這樣就好了。但是女人就不同了,都要細心打扮,看起來,一個房間裡面,女人所使用的東西比男人多,男人,一個衣櫃、一張床、一張桌子,應該就夠了。女人就要梳妝台,瓶瓶罐罐很多,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東西很多。可見她們生活的習氣,時間就已經很不夠了,生活中就看出她們的習氣、浪費,浪費時間、浪費心思、浪費財物,這就是佛陀說的習氣障礙。當然,佛陀本來就開示,眾生都平等,阿難來代替婆闍波提來求,這只不過是佛陀用這個相,形相,故意表現不願意接納女人出家。他心清楚、明白,摩訶婆闍波提一定會去求阿難,因為他很了解阿難,心軟,也是從小就是這樣依賴母系,依賴媽媽,就像摩訶婆闍波提從小疼惜到長大。所以,摩訶婆闍波提一定會去找阿難,阿難一定會代替他們說話,佛陀內心明知,所以故意拒絕,這就是要警愓後世的女人。
所以,大家都說女人業障重得多,要再多修五百年。是啊!要用更久的時間來斷她的習氣,這種習氣、心態,要如何能夠將這個心態、習氣,要改變、要糾正過來,不是那麼簡單。要不然,全都是平等。佛陀內心並沒拒絕,只是故意經過了這樣的過程,警惕女人心,佛陀度親人平等觀,本來就是平等觀,何況他也是很感恩他的姨母,回到皇宮說法,也是一直為皇宮裡面的親人,或者是裡面的宮女,同樣這樣在說法,所以她們才能夠法這麼的入心。當然,這種度眾生是怨親平等、親疏不分,所以說「度親人平等觀」。親人也好,疏遠的人也好,是佛陀,就是無不要度的眾生,就是佛要度的眾生。異類、動物佛陀都要度了,何況同是人類呢!佛陀他是平等觀。
摩訶婆闍波提,這群女眾決心入佛門,她們是「入淨離欲俗塵」,她們已經下定決心要入佛門來,那就是清淨了。要捨棄了一切生活的習氣、生態,全都要捨去,所以她要離欲。俗家的生活,哪怕富麗堂皇,很富有的物資,她也完全同樣放棄了,這種世俗的生態完全遠離了,下定決心。所以「自淨心境除垢」。所以完全心一轉念,全都清淨了,垢穢、雜念,不好的習氣,也已經完全都撥除了,下定決心,無染著,淨煩惱,已經沒有染著,同樣是清淨,沒有煩惱了。男人的心,女人的心,都是一樣,女人的心欲,都是用在自己的身上;男人的心欲,就是向外,不斷名、色、財、氣,同樣都有污染,但是修行,不論是粗、細,女人微細的煩惱,也要去除;男人粗重的煩惱,也要去除。所以,一樣「無染著淨煩惱」。
「大愛道比丘尼,學無學眾尼群」,大愛道就是摩訶婆闍波提,她以及學與無學,有的根機很利,已經從開始來跟隨佛出家,同樣聽佛說法,根機,大根大機,能夠體會佛所說的教法,這就是已經到」無學」的境界。而「有學」呢?就是初發心,開始來學佛法,或者是根機較劣弱,就就是慢慢接受,這都還是在學中,所以,叫做「學與無學眾尼群」。這一大群比丘尼,大家的心都一樣,「心存安住於道」。不論是學與無學,大家的心都很是安穩在道中。大家都很有決心,女人修行很認真,也很守本分,所以她們祈求佛能為她們作證,能夠為她們授記。這也是她們的心。這大愛道比丘尼,她帶領著這麼多人,六千人,慢慢累積,比丘尼團也有六千人了。所以這位大愛道比丘尼,摩訶婆闍波提,她就是領眾之首,是比丘尼的領導者,所以她帶領這些人,也是同樣從座起,她們也是期待佛陀能為她們見證授記。
大愛道這群比丘尼,大家的心都有這想法。「若以聲聞言之」。佛陀已經為聲聞人授記了,五百、二千、八千,這些比丘,學與無學,前後都已經得佛授記了,這些聲聞人。大愛道比丘尼就這樣想,「彼比丘諸聲聞」,那些聲聞,那些比丘,「我等亦持佛教法,同是聲聞」,那些男眾比丘是聲聞,我們女眾比丘尼同樣也是聲聞。我們全都是一樣啊!佛陀說法,同樣,「我等亦持佛教法,同是聲聞」,我們都一樣,佛陀怎麼教育,我們就是怎麼受持。「既同聞法音,同解理應不異」,既是同聞法音,同解道理,應該是沒有差異啊!男女聽法,法入心來,都沒有差異。「不異」,沒有差異。但為什麼授記,「不及於我等」?這個授記,來到這個地方,這樣就停下來了,佛陀轉為<見寶塔品>,轉為<法師品>,是一直都還沒聽到要為我們授記。
提婆達多這麼壞,也是一樣,佛陀為他授記,為什麼都沒聽到為我們授記呢?這個授記,為什麼還沒輪到我們?大愛道比丘尼,這群比丘尼,內心有期待,但內心也有擔心,擔心佛陀不會向比丘尼授記,所以這是她們的擔心,也很期待佛陀能夠為她們授記。前面的文,說到
經文:「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諂曲心不實故。」
我們已經講到這些沙門,比丘,聲聞,這些人他們也願意發願,二萬菩薩都發願了,所以這些聲聞、這些比丘也來向佛陀發願,「我們願意發心,願意接受這個法,但期待不是在這個地方,因為娑婆世界的人多弊惡,我們願意接受大法,弘宣教法,但不是要在這裡。」因為這個娑婆世界的人,總是「多弊惡,懷增上慢」。貪、瞋、癡,增上慢包括了貪、瞋、癡,慢又疑,這些都包括在內,就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功德已經很淺薄,想要做好事的人已經不多了,假使若是做一點點好事,一點點,就有要求,求有所得。為了要求有所得,所以「瞋濁諂曲」的心也很不實,沒有真實,「誠正信實」,這都欠缺了。
這是娑婆世界的眾生,無法很用心願意修行,這種不實的心,缺誠意,缺正念的心,缺深信,當然也缺真實的心。這就是娑婆世界眾生五濁難除,這是在這個娑婆世界,所以,這些聲聞就不敢,雖然要發大心,但是不敢在這個地方,這是大家的表達。雖然大家這樣表達出來,佛陀還沒有回答他們,轉一個方向,佛陀他就看大家,你們願意發願,但是不願意在這個地方。佛陀慈眼觀視所有的人,在這個時候,佛陀的眼光接觸到佛姨母,他看到了。這段文,接下來再說。
經文:「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經文簡釋: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此翻眾生。又云大愛道,亦云憍曇彌。
佛陀看大家,看到姨母和這些比丘尼也是這麼的虔誠,大家都是這樣虔誠合掌,抬頭仰望著佛陀的尊顏,那個眼光是這麼的專注,內心好像要表達什麼話,有這樣的形態。所以「摩訶波闍波提」,就是翻譯叫做「眾主」,將它翻譯,尼眾之主,「又云大愛道」。這就是從梵文,將她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叫做「眾主」,也是叫做「大愛道」,「亦云憍曇彌」。
憍曇彌:佛姨母姓也。乃尼眾之主,故統領六千比丘尼而請記。
憍曇彌育佛佛母生佛後,七日而命終,姨母代養之。憍曇彌由阿難之請,始許出家,是比丘尼之初。
下面的文會用「憍曇彌」來代替,所以,這是摩訶波闍波提的名字,佛的姨母,也稱為作「憍曇彌」,是佛的姨母,她的姓,就是這阿姨的姓。所以,「乃尼眾之主」,這眾比丘尼,是憍曇彌所統領,她是領導者,有六千比丘尼,都是由她來帶領著。憍曇彌,大家都知道,佛的姨母,本來就是,就是佛陀他親生母親的妹妹。但是,摩耶夫人生子七天後就往生了,因為年紀太大才生子,就是難產。因為太子出生時,摩耶夫人體弱,生產後血流不止,所以,七天後,就命終,往生了。
國王為了這太子,要如何來撫養他,這當中就要找人。憍曇彌,就是摩訶波闍波提,她姊姊往生,很悲傷,又再看到姊姊的幼子,很不捨。這段時間都是她在那個地方照顧,很多大臣也建議,太子身邊需要有母親。看摩訶波闍波提對姊姊所留下來骨肉是這麼的疼惜,這麼慈愛,建議國王就這樣接納這位摩訶波闍波提成為撫養太子的母親,也是姨母,就是這樣,國王接受她為太子的母親,就這樣很用心照顧他。所以,「姨母代養之」,就是阿姨把他帶大。
「憍曇彌由阿難之請」。她要來求出家,佛陀不肯,所以不敢講出來,就去向阿難請求。阿難,剛才講過了,就是懇求,苦苦哀求,佛陀才開始接納這群宮女出家。佛陀接納比丘尼出家,當然也有一段坎坷。既出家了,要出家這麼困難,佛陀對女眾,心態上有種種的障礙,所以警惕她們,他們很認真修行,心淨,住在道中。他們要爭一口氣,「我要用功,好好修行。」這就是憍曇彌,摩訶波闍波提他立下志願,嚴格帶領這群比丘尼。這是他們初出家一直這樣,接下來修行認真。
經文簡釋:
「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佛之姨母與眾尼俱,先具威儀。
所以,憍曇彌「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看到佛陀慈眼來看全場的人,她感覺佛陀的目光已經與他們接觸到了。本來他們就是這樣合掌,仰矚,仰望著佛陀。他看到佛陀看到他們了,他就趕快動作起來了,趕快從座而起。本來內心就已經有這樣一直擔心,又是期待,「怎麼還沒有輪到我們受記呢?」本來大家的心就有懷著期待,看到佛陀看她們了,他們趕快把握機會,趕快從座而起,趕快起來,大家合齊,雙手合掌,專心虔誠。這就是佛的姨母和這些尼眾,全部都很有秩序。她很嚴格的教導,管理得很好,大家很和齊,很莊嚴,一起站起來,一起整齊地合掌。
經文簡釋: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將有所請,願聞受持。所以瞻敬,不能暫捨。
目不暫捨:希受佛記,求而未得之貌。
又再「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同樣也是這樣,一直期待。本來是坐著,看到佛陀在看她們,大家合齊趕快從座而起,就是跪起來,雙手合掌。這就是「將有所請」,很想要請教佛陀。「願聞受持」,我們大家這麼認真在聽,希望佛陀能夠向我們授記。有所期待,既然這些比丘發心說要接受,持《法華經》,「我們也有心,我們也有所期待。佛陀,我現在要真心聽佛怎麼交代我們。他們既然發心,我們也是發心。」所以,她們很期待佛陀有什麼交代,有沒有什麼開示?既然佛陀的目光接觸到我們,是不是有什麼交代?所以她們「目不暫捨」,希望佛陀能稱我們的名,為我們授記。這就是她們內心的期待。「求而未得之貌」。這麼虔誠,但是,佛陀還是遲遲沒有和他們說話。
*眾尼見聲聞授記、龍女成佛,感發其志-大愛道心思:佛陀已為弟子授記,謂若以聲聞言之,彼聲聞,我亦聲聞也。
這些尼眾,就是大家的內心都是這樣想,「聲聞都已經授記了,龍女也已經成佛了。」大家的那個感受在內心,卻是那個志願更堅定。這就是大愛道,他的心思,他的內心所在思考的:這些聲聞已經得記了,龍女也成佛了,我們大家的心志應該也是這樣。佛陀已為弟子授記,若是說聲聞,他們是聲聞,我們也是聲聞啊!這是內心在計較。
*聞法既同,理應不異,何授記不及於我等授記?
所以,「聞法既同,理應不異」。既然佛陀同樣說法,我們也同樣受法,佛陀所講的道理,應該沒有差異,佛陀的道理沒有差異,我們接受的也是一樣啊!為什麼只授記於比丘,卻「不及於我等」,怎麼還沒有到我們的地方授記呢?怎麼還沒有叫我們的名字呢?我們怎麼沒有得到佛提名授記呢?這是這群比丘尼內心的想法,這樣想。
*以龍女言之,是龍女,我等亦女身。既同其倫,必同其道,我等豈不若龍女乎?
「以女言之,是龍女,我等亦女身」。若說我們是女身,龍女也是女身啊!所以,我們應該也能夠成佛,龍女能夠成佛,我們也能夠成佛。既然能夠成佛,為什麼佛陀還沒有為我們授記?這是她們內心的想法。「既同其倫」,就是平等。「必同其道」。大家既然都平等了,哪有什麼樣的分別呢?我們也是走在同一條路上,他們能夠到達,我們也是同樣能夠到達。所以,「我等豈不若龍女乎?」我們這些人難道不如龍女嗎?這是她們內心的想法。
*由是心雖自肯定,然踟躕未決,故悱然心思欲言而卻又難其所言,但仰首目視,俟聞命焉。
「由是心雖自肯定,然踟躕未決」。但是,心雖然這樣想,雖然自己很有信心,很肯定自己,不過,想要講出來,很踟躕,不敢講。雖然在那個地方,大家已經都跪挺起來了,「從座而起」,在那個地方,很虔誠仰視著佛,內心是這樣想,也是很肯定自己。但是,話說不出來,「踟躕未決」了,不敢決定說出來。所以,「故悱然心思欲言,而卻又難其所言」。雖然心是這樣想,很踟躕,就是不敢將所想,內心的語言這樣說出來,欲言又止,想要講,又停下來。「但仰首目視」,就是等待佛陀,等待聽到佛陀叫我們的名字,這就是大家很想要的。要怎麼樣佛陀能夠叫到她們的名字,大家已經起身了,我們這個時候虔誠合掌了,在這個大眾中,六千個人都這樣啟動起來,這麼的虔誠,佛陀也看到我們,我們就是等待佛陀的口令,叫我們的名字,因為我們和他們都平等。是啊!平等,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菩薩也平等。
就像我們慈濟這個團體,都是平等,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常常聽一句話說,「男人當超人用,女人當男人一樣用。」這樣,我們就了解,譬如說做救濟、救災,或者是關懷,不論山上、鄉下,路多遠,多難走的路,男女平等,菩薩道怎樣難走,他們都是一樣。就像在玉里鎮,玉里鎮是全臺灣省,土地最大的一個鎮,地方很大,但是人口最少,就是在玉里鎮。那個地方(玉里慈濟人關懷的卓溪鄉),山也很多,住在山上的人有千多人,在這個山上的人,生活就是很艱難。就是在玉里,人口不多,地大、山多,在做慈濟,他們就要用很多人,但是玉里,人少,所以他們的承擔就很多哦!
他們分作六個組,慈濟委員全部才只有一百零七人,在玉里鎮。那些慈濟人,年齡平均差不多都接近七十歲了,意思就是說,也有將近八十歲的委員,很資深了,但是他們在那裡要照顧這些個案,四百九十戶,大多都住在山上。四百九十戶,是真真正正訪視,在訪視的主要志工,只有十五個人,十五個人要在這麼開闊的山地去複查,或者去勘查這樣等等,十五個人,當然有帶組。卓溪鄉這麼大的土地,這麼高的山,你想,要如何做呢?人這麼少,因為有我們的菩薩,慈誠、委員。慈誠、委員,現在隊組負責人,已經將近八十歲了,兩位,慈誠隊及委員組,就已經都將近八十歲,隊的負責人是林玉龍居士,以及組的負責人梁梅英,兩個都將近八十歲了,再過年就八十歲了。
所以,他們這樣,兩個人要走遍這麼大的山區,四百九十戶,要常常去複查,去看視,要負責這麼多。他們後來,他說:「哇!這這麼廣,要不然,師兄你負責南邊,我負責北邊。」就是這樣負責,各人負責。而且,環保,他們也要做,很大的環保站,他們在那個地方帶人,梅英老菩薩,她負責那個環保站,人也很少,就將她的同修也拉出來,來湊人較多一點。林居士就負責出去外面載環保,所以說,將要八十歲了,他要負責訪視、環保站,一個是顧在環保站裡,一個就是出去外面載。當然都有人,有慈誠隊、有委員組,但是出席的人不是很多,大家的身體都是老態了。
尤其是,也講過了,一位委員,她就說,黃麗雲她說,她說:「看了很不捨,我是負責活動組,活動幹事常常要找人,但是聽到很多,都大部分開過刀了。他們若開刀,心都掛煩在自己要負責的工作。」像玉龍,林居士,他眼睛才去開刀完,醫生告訴他:「一個月後,你才能去做事情。」他一個月還沒有滿,開始就到處爬山訪視,無不都是這樣做過來。尤其是開車載環保,他也是這樣做。他感覺:學佛,我們是在「學佛」,不是「佛學」。師父這樣說,這個身體都是暫時的,我們的慧命就是要借這個身體,能夠動,能夠做,能夠入人群,廣結法緣。所以我們一定就是要「藉假修真」,藉這個身體,能做就做。
說起來,男女平等,能做就是做,男眾是這樣在做,女眾也是這樣在做,這種不分年齡,不分男女,同樣的修行,同樣一條路,走到那個目標也一樣,定位在那個地方。所以,菩薩道的過程,終點就是成佛,這我們應該相信,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