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誠心願度一切眾生,
正心願斷一切煩惱,
信心願學無邊妙法,
實心願成等覺菩提。
誠心,各位,我們自己自問我們有誠心嗎?誠,是從內心起一念願力。我們學佛就是要將佛陀的教法入心,佛法入心了,從我們的內心就是要虔誠。我們有誠意嗎?我們好樂佛法是真心好樂嗎?我們信仰佛法,對佛我們是真心尊重嗎?你若有真心尊重,我們就是要長期、無間、無餘,這才是真正表示出你這分誠懇的敬心。初心勿忘,當初我們發這念心,是以智慧來選擇,佛菩薩的道路,就是覺悟的道路,這覺悟的道路,我們一心向前走,是要靠我們的誠意,「盡形壽,獻身命」。我們「誠心願度一切眾生」。因為我們學佛,因為佛心、佛法,無不都是因為世間的一大事;世間的一大事就是苦,苦的當中有佷多很多無量數的苦,除了人間,天地宇宙間,成、住、壞、空,大自然的環境,還有人,,人間,人與人之間,心態無常變化。天地有無常的變化,人間也有無常的變化。
我們學佛的人是不是定下這念心,是不是有這分的誠意,明知人間是苦,所以我們發心立願,要入人群。要如何去撥除眾生的苦難?眾生在這大自然中,在人與人之間,在這個大空間裡,不同人種,不同心態,不同國藉,不同文化等等,到底我們要如何面對呢?這種全都是這樣不同,這不同都是因為人心所造作。我們的心,生、住、異、滅,心就是這樣,發一念心,開始用心,願意去做,誠心去做,但是半途而廢,那就是異,有異樣,心變了,所以反善為惡,這就是我們世間、空間、人間為什麼會亂呢!世間無定相,這就是苦的源頭,人的心態多變化,所以不定相,也不定性。其實不定相、不定性,那就是人一念心的造作。其實,若要說真如本性,那是永恆,就是因無明,無明造作,讓我們心性蒙污了,那個污染一層一層將我們沾住,這種外面的煩惱去作祟,讓真如本性總是被困在裡面,無明煩惱突破不出來,所以,心就有起落,有「生」、有「住」,但是,有「異」、有「滅」,這樣變異了,不同了。
事情若這樣做,到了有一段就覺得「我大」、「我慢」。我們前面這一品<勸持品>,難道不就是這樣說,眾生濁氣,這個濁就是因為眾生貪,貪名、貪利,所以他就容易起瞋,因為貪就有所求,容易起瞋。貪名逐利,自以為我大,慢慢的,貪欲的心一起,即使不貪利也貪名、貪權、貪威,作威作福,這就是人的習氣。很煩惱就是苦,苦就是從這個地方做出來,自然他就起瞋,煩惱,迷茫了。別人全都是不對的,我才是對的,這種瞋心,自我為大,這就是「瞋」。
「癡」,更加痛苦的就是癡。既然被貪的煩惱把我們扣住了,又被瞋的無明將我們污染到,將我們蓋住之後,就是這樣染著,就這樣開始脫不出來,這叫做「癡」。癡迷在這當中,貪、瞋那當中就「癡」,就在那地方出不來了。這就是第一我們的誠意不足,原來那一念心已經被外面的境界,名啊、權啊,將我們蒙蔽掉了。所以我們的慢心起,貪、瞋、癡,就慢;慢心,我慢,我最大。這個「我最大」,權啊、名啊,就是我,這種是癡的動作。癡,不分是非道理,那就會有慢的產生。有了慢心,那就疑了。對人起疑,疑心成怨,怨心成恨,所以就會造成了人間混亂。人間的亂,人間的苦,就是就是苦在這裡,而我們要用什麼方式來解除我們、反省我們?我們自己若有這樣貪、瞋、癡、慢、疑,心理的毛病,我們要對治,那就是用誠。自己自問:「我從發心開始,方向就是要為人群,用無私的愛在付出,我有誠意嗎?」誠意,那就是為了「願救濟一切眾生,願度一切眾生」。那我們就要開始常常問心:「有誠意嗎?我們日常有誠意在對待人嗎?」若有,我們就是要正心。
難免做事情時,外面的境界不斷地來,六根、六塵惹來我們的心,若這樣,煩惱一大堆,要怎麼辦呢?正,「正心」,我們正心的願力,就是要斷去了種種一切無明的煩惱。剛才說過了,濁世這當中,我們是不是已經處在濁世呢?這個「濁」,是我們的心濁嗎?我們的心靈世界濁,生起出了五濁,已經在我們的內心形成了,是嗎?我們要趕緊用正心念來去除我們的煩惱。所以,「正心願斷一切煩惱」,要用正,方向不要偏差。我們還要再提起初發願那念心,「信心願學無邊妙法」,佛法,是人要用的,不是佛法能夠去出什麼力,佛法的道理就是這樣,佛陀就是這樣來教育我們,希望你能夠對這個道理誠心接受,改變你的心念,時時要正念。這是道理教我們,我們自己好好接受。自己的心,煩惱無明自己清理,沒有別人可幫助你。所以,我們要日省,人人要內自省。
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一天之中,應該要反省三項,我們對人有信嗎?有沒有言而有信?我們對人是不是有忠嗎?為人在做事情有忠嗎?而我們對人有寬待嗎?連曾子都有「日三省」。所以,我們應該心要正;心正去除煩惱。這就是一股信心的願力,我們「信心願學無邊妙法」,妙法是讓你拿來用,用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行動裡,對人、對事、對物,增長我們的慧命,發揮我們這分愛的能力,我們要寬心、單純的心,大家借力使力,共同為天下眾生。要有很開闊的心,才能包容人,要很單純的心,人人都有心做事情,我們對人要有信心,才有辦法接受妙法;有信心,對人沒有懷疑,對人有感恩,這全都是妙法。
所以,「實心願成等覺菩提」。我們是真實的心面對人群,真實的心面對佛法,用最誠懇的心,內外都沒有偏差。對內的心是誠、正,對外的心要有信、實。待人接物必定要有這樣,將自己的形態真的要讓人尊敬,是自己要做到內在修養,外行忠信,若這樣才有辦法能夠得到人的尊重,才能夠人人在同一個心、同一個方向。所以,我們要修行。
當安住四法。
一、教行處、及親近處,名身安樂行處。
二、誡口過,令善說法,名口安樂行處。
三、淨心業,離貪瞋癡,名意安樂行處。
四、起慈悲,名誓度一切,願安樂行處。
所以昨天跟大家說「當安住四法」,應該要記得。第一就是「教行處」,那就是「親近處」,我們要親近人,要有很開闊的心來容納人。我們不只是要親近人,眾生有需要我們,我們要身體力行,自己要真正勇敢投入。我們身安住這個法中,如法來對人,這叫做「身安樂行」。若這樣,我們在做事情,不論到哪裡,讓人家看到我們,就會起歡喜心,想要親近。身安樂,自然人會信賴,他歡喜,我們歡喜,彼此歡喜,「名身安樂行處」,這就是第一。我們要身教,用我們的身教去接引人,那就是「身安樂行處」。第二,就是「誡口過」。口說話,不要這樣輕易而出,很突然一句話就出去,要三思後行,或者是再思亦可矣。想了之後,又再想一下,好好三思後行,不要這麼的快一句話就出去,有時候輕輕的一句話出去,是比刀劍還厲害。所以,「令善說法」,要怎麼樣說話,讓人能夠心安下來。最困難就是說話難得安人心,這是很痛苦,也是很困難,不過自己要內自省,要自己反省,是不是我們說話有偏差呢?「令善說法」,名叫做「口安樂行處」。說話,人家若不能接受,將我們誤解了,實在是很懺悔。有時候真的是時時都在懺悔。只因德不夠,所以說的話,人家若不聽,就要懺悔自己,要不然怎麼辦?總是就是要有這樣,時時自懺悔,這叫做棄煩惱的方法。
第三,是「淨心業」。我們要常常記得,我們沒辦法對人有影響,要趕緊回過頭來清淨我們的心業。這個心業,就是要「離貪瞋癡」還有「慢」和「疑」。貪、瞋、癡,昨天說過了,「慢」和「疑」,這在人與人之間,是人最不高興看到的,「這個人怎麼這麼我慢,這個人怎麼這麼自大」還沒有跟你接近,就沒辦法容納你了。所以「慢」和「疑」。這個人,若和他說話,動不動就要懷疑人,所以就不要跟他說話。所以,不只是貪、瞋、癡,後面還有慢和疑,這就叫做在「五濁」,五濁惡世。但是我們前面的文,很少拿貪、瞋、癡來說,光是一個「慢」字,就包括五濁了。前面的〈勸持品〉,大家難道沒感覺嗎?所以,所以,不只是貪、瞋、癡,後面還有慢和疑,這就叫做在「五濁」,五濁惡世。但是我們前面的文,很少拿貪、瞋、癡來說,光是一個「慢」字,就包括五濁了。前面的〈勸持品〉,大家難道沒感覺嗎?所以,我們的心就是這樣,若能清淨我們心的意業,那自然就是「名意安樂行處」。法,是這樣教我們,我們的心有接受嗎?自己有受用嗎?有受用,「某某人改了,改得很好,人人愛接近。」這不是自己所修行的嗎?
接下來是第四,「起慈悲」心。我們要時時將慈悲拿起來,不要忘記我們「願誓度眾生」。這是誠意,我們的心要有誠意,去除貪、瞋、癡,發願要從誠意開始。所以用這個誠意,「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也是前面都說過了。所以「起慈悲」,叫做「誓度一切眾生」,這就是「願安樂行處」。你發願,你要常常安住在這個地方。所以,前面的〈勸持品〉,就是這樣教我們,五濁惡世很猖盛,這時候,也是要很謹慎。這個五濁惡世在天底下,我們要預防在哪裡呢?真的要很謹慎。現在〈安樂行品〉,佛陀就要教我們怎麼樣我們才能安樂?感恩文殊菩薩,佛陀還未開口,文殊菩薩趕緊來代替諸菩薩來問佛:「這麼惡世的地方,光是去忍,不是辦法;除了忍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讓我們忍而無忍?」不是忍無可忍,在忍和無忍中,同樣安樂,這要用什麼方法?所以文殊菩薩開始這樣問。前面的文就說,面的文就說,
經文:「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佛陀已經開始回答文殊菩薩了。「一者、安住菩薩行處」,你要好好將心安住在你要發菩薩心這個地方。「親近處」,讓人家願意親近你,你要去親近人,要投入人群中。「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就是說,道理不是只有說的,我們要身體力行。所以,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行,即觀行。自住忍辱地至心亦不驚,為有觀安樂行,即以如實觀智為先導而起於行。
這段文,我們要好好用心,這已經是叫我們如何走,這個「行」,即菩薩的行處要如何走。行,這段文,我們要好好用心,這已經是叫我們如何走,這個「行」,即菩薩的行處要如何走。行,即是觀行,我們的心腦要好好用心,要用腦筋來觀想,我們行動要如何做,行要如何修。「自住忍辱地,我們從「住忍辱地」開始,就是要如何來住在忍辱地,菩薩發心如何住在忍辱地,一直到前面的文,一直到心,「心亦不驚」,這是前面我們已經看過,菩薩要如何住,心要如何不會怕,我們前面的文都讀過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安住,心無驚慌。因為問心無愧,問心,我們無私,心,無私心、無愧疚,自然我們安心,我們依正法而實行,所以我們不怕。「心亦不驚」,心就不亂,就不會態度、形色表達出來,讓人明顯看到我們的身心很卒暴,心安定不下來,就很浮動起來,我們的心就是要安穩下來。
所以「為有觀安樂行,即以如實觀智」。就是這樣很穩定,有這種觀安樂行,我們要如何來安樂?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腦,仔細來好好想,好好用心。所以,「以如實觀智」,我們用真心誠意來觀察,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為先導而起於行」,好好思考好,我們才開始來行動。這就是我們要如何做事情能很穩定,能夠做得人安,我們心安,這就是需要我們去用心,這就是「觀如實智」。我們真實的智沒有混亂掉,我們要細心,好好來觀想。
我們行動要如何做,行要如何修。「自住忍辱地,我們從「住忍辱地」開始,就是要如何來住在忍辱地,菩薩發心如何住在忍辱地,一直到前面的文,一直到心,「心亦不驚」,這是前面我們已經看過,菩薩要如何住,心要如何不會怕,我們前面的文都讀過了,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安住,心無驚慌。因為問心無愧,問心,我們無私,心,無私心、無愧疚,自然我們安心,我們依正法而實行,所以我們不怕。「心亦不驚」,心就不亂,就不會態度、形色表達出來,讓人明顯看到我們的身心很卒暴,心安定不下來,就很浮動起來,我們的心就是要安穩下來。
所以「為有觀安樂行,即以如實觀智」。就是這樣很穩定,有這種觀安樂行,我們要如何來安樂?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腦,仔細來好好想,好好用心。所以,「以如實觀智」,我們用真心誠意來觀察,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為先導而起於行」,好好思考好,我們才開始來行動。這就是我們要如何做事情能很穩定,能夠做得人安,我們心安,這就是需要我們去用心,這就是「觀如實智」。我們真實的智沒有混亂掉,我們要細心,好好來觀想。「觀」就是思考,你要好好來思考,我們的觀念到底是什麼,所以叫做觀念。「你的觀念偏差了」,就是我們的思想偏錯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凡小乘法以離欲為本,而菩薩法則以無瞋為本,若不能無瞋即不能利人。處此濁惡世中,將無往而不為煩惱之所動搖矣。
但是「凡小乘法以離欲為本」,修小乘法的人都是以離開、避免這個欲。但是菩薩就是以法,他吸收這個法,這個法不只是避,要用功夫去除瞋,不要生氣,不只是避煩惱,離瞋,不只是這樣離開,我們看到事情,面對著事情,不要生氣,就是消滅。這個瞋心一起,如何趕緊及時消滅,這叫做「以無瞋為本」,菩薩的法則以無瞋為本。小乘的法是離欲為本,菩薩是無瞋為本,都沒有發脾氣,不會起煩惱心。「若不能無瞋即不能利人」,你若不能不發脾氣,你要如何利益人呢?所以還是要無瞋,我們要好好修到沒有貪、瞋、癡、慢、疑。「瞋」為代表,若說一字,後面都有四個字跟著。這就是菩薩要利益人群,一定要去除貪、瞋、癡、慢、疑,若不這樣去除,無法利益人。
所以「處此濁惡世中」。我們要知道要覺悟,我們所住的地方是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濁氣是愈來愈重。這個濁氣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在起濁,煩惱無明濁念,別人的煩惱、無明,我們的煩惱、無明,互相互動起來,就變成了人和人之中的濁氣,火花就迸起來了。我以前都常常告訴人家:「唉呀!不要生氣了。」「我看到了就很生氣。」我說:「你將這一顆球丟到硬的土地,它就跳起來。愈打、愈跳,它就跳愈多。若你在地上鋪棉被,你的球丟下去,自然它跳不起來。同樣的,對方是硬,我們應該要軟。這個濁氣的火花就不會迸起來。所以處在濁世,不是別人濁而已,我們自己也是濁氣很重。所以,「將無往而不為煩惱之所動搖矣」。到處都是煩惱,你若有這個濁氣在,到處都是煩惱;煩惱會動搖人的心,會動搖我們的心。我們說要修行,其實就是煩惱來動搖我們,所以我們的誠意沒有辦法時時展現,「誠正信實」無法在待人接物中這樣展現出來,沒有辦法。
經文簡釋: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文殊師利:重新問起何名菩薩行之所用之行處?
所以,「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佛陀已經這樣告訴我們,重新再問起,佛陀就要重新來回答。「菩薩行之所用之行處」,前面這樣說過了,我們應該要在「四安樂行」,要好好去除我們內心種種的煩惱無明,面對這個濁氣很重,我們要用菩薩無瞋的心,就是沒有貪、瞋、癡、慢、疑的心念去面對,否則菩薩無法利益人,空名叫做菩薩,其實無法利益人。
*二處:即行處、親近處,各有事行、理行。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
有兩個處,那就是「行處、親近處」。我們要身體力行,身的行處,前面說過了,我們要去親近,我們要身體力行,人來親近我們,我們要去親近人。「各有事行、理行」。事理,我們這個行處、親近處,我們要去親近人,人來親近我們。我們身體力行,在這個身體力行中就有「事行」、「理行」。「事行」就是行處。遇到人事,我們和人人的當中,這就是事,在事的裡面一定有道理,事理是平行,有事、有理。「非事無以涉俗」。我們生活在世間,世間就是充滿一切世俗事。你要救人,所救的難道不都是凡夫嗎?凡夫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和他們的生活是同樣的;他們受到苦難,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所以說起來,一直都在世俗裡面,我們在世俗裡面,衣、食、住、行,以及待人接物,都在人間事。人間事,就是有道理。
我們是要做的是什麼事?是利己,或者是利他的事情呢?要說利己,那就是增長慧命。其實我們是不斷在付出,這就是道理。從事修行,我們期待能夠增長慧命,這就是道理;從事救人,利益人群,這就是事。你要去做事情,所以事理就在這「行處、親近處」中,有事、有理;若沒有事理,那就不是世間法了。佛法不離世間,世間不離佛法,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非理無以契真」。若沒有這個道理,我們要如何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要如何真正將道理釐清楚?世間若沒有道理,豈不是亂成一片呢?世間若沒有道理,這些受災難的人,我們什麼叫做救,什麼叫做利益?生病的人,他就沒有醫生可看;醫生要看病人,也要有病理,也要有他愛心的心理。所以,這個理不能離開世間。我們要「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要很用心,事理一定要平行。
*理事兼通,真俗不礙,然後說法利生,觸處安樂矣。
所以,「理事兼通,真俗不礙」。事和理,我們要兼通,有事,有理。有真理,就是不礙到事。我們用真理行在人間事,這互相無礙,互相相通,然後「說法利生」。有事,有理,互不相礙,這樣我們去說法,我們去利生,這樣「觸處安樂矣」。我們所遇到的事情,都會很歡喜,哪有什麼煩惱,哪有什麼障礙呢。
經文簡釋:
「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能行之人,安心住於忍辱之地。菩薩以忍辱為住,住於忍辱,如住於地。
所以,「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能行之人,安心住於忍辱之地」。這就是說,我們能夠走的人,因為經文說,菩薩、大菩薩住在忍辱地,那就是我們能夠走的人,願意發心,身體力行。這個「能行之人,安心住於忍辱之地」,我們心就要安下來,我們做的沒有錯,是真實行,所以要安心。不論世俗如何的紛擾,就是安心,這就是忍辱地。「菩薩以忍辱為住」。不論世間多麼困難、多麼惡濁,菩薩一定要以忍辱為住。「住於忍辱,如住於地」。住於忍辱,就像我們平時住在大地一樣。
*喻如大地能容攝一切山海、草木、眾生,而一切有情、無情亦不能離地而別有所住,盡當安住於是也。
所以,「喻如大地能容攝一切山海、草木、眾生,而一切有情、無情亦不能離地而別有所住,盡當安住於是也」,盡當安住在這個土地。 看看這個大地,就是這樣,我們的心如大地,大地能夠容納整座山,能夠容納整個大海,或者是草木、眾生等等,無不都是在大地上。我們要忍得住,堪得這樣這麼多,就是在我們能夠容納的心地裡,我們應該要包容一切。所以「盡當安住」在這個大地上,我們都能夠包容在這個大地。
*地以持載為義,無所不載。忍辱即地,亦無不載。無取捨愛憎故,化強暴之世,以忍辱自處,故云住。
所以,地就是「以持載為義」。土地就是能持、能載,我們能夠持,能夠載。大地,它就是以這個忍辱,所以它有辦法能夠載重,不論大地有什麼樣的大山、大海、大樹、小草,全都生在大地上,我們要和它們共同生活,很和平,這樣可以容忍。地,是「以持載為義」,能持,能載。地球要堪得載重。現在的人口七十多億,我們大地上面,有多少東西全都是在大地,所以它要持,全都要包容下來,就要載得住。所以這就是大地的意思,沒有不載,沒有一項東西它可以拒絕,說:「我不要載。」大地的忍,就是這樣,該做的我一定要做。「忍辱即地,亦無不載」。忍辱,就是地,就是大地;我們的心要像大地一樣,「亦無不載」,我們也是同樣一定要載。
所以,「無取捨愛憎故」。我們不用去和他說:「這我愛的,我就是要來去爭;我不愛的,要將它棄捨。」反正,我們的心地,眾生無不皆是平等。佛陀的心地就是這樣,再怎麼壞,也都要包容。習氣不好,我們要怎麼樣來感化他,若無法感化他,我們要有耐心,這輩子度不到你,我來生再度你,佛陀就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無取捨愛憎」的心,我們不要去「這我比較愛,所以你一定要在我的身邊;這我不愛,我要將你推走。」「這我比較愛,我要提拔你;這我不愛,所以我就讓你無法生存下去。」這就是有愛和憎,這不可以,我們的心就一定要保持得很平坦,如大地,所以「無取捨愛憎」的心。
所以,「化強暴之世,以忍辱自處,故云住」。我們若要化開這個強暴、惡世間,這麼的強,這麼自大,這麼傲慢,我們要如何去化度他呢?要如何平復他的心呢?這我們就是要先忍。忍啊,要不然要怎麼辦?就是要忍下來,「以忍辱自處,故云住」。這就是這樣。
經文簡釋:
「柔和善順而不卒暴」;柔則勿強,和則勿諍,善則遠惡,順則隨宜;而不可以倉卒躁暴。
所以,「柔和善順而不卒暴」。我們要柔和。「柔則勿強」,不要表現得太過強。「和則勿諍」,我們就不用爭,道理說清楚就好了,為什麼要爭呢?「善則遠惡」,我們若善,我們自己知道力量不夠,那些比丘、比丘尼受記之後,不敢在娑婆,他們就是遠離惡,要去他方世界;但是菩薩是不捨,還是入人群。但是,我們在人間做人間事,做人間事,我們就要去如何圓融,我們認清楚這個惡,我們要如何讓我們的心有警戒,有警覺,有戒慎;有警戒、戒慎,自然這個惡就不會靠近來,人會靠近,惡不會靠近。
所以,「順則隨宜」。我們遠離了惡,但是我們用順的方式,還能夠將他化度。我們要化度的是人,讓這個人能夠認清楚惡的要戒,「諸惡莫作」,惡的習氣要改,要好好反省自己。所以不是遠離那個人,是遠離那個惡的習氣。我們要用善順;「善」是遠惡,「順」就是度這樣的人。所以,「而不可以倉卒躁暴」。不要太衝動,一下子就下決定,一下子就這樣將它去除掉了,不是這樣。
經文簡釋:
「心亦不驚」;若聞妙法,亦勿驚疑。菩薩入世度生,所作之事非能順於世間之心欲,所有貪著五欲生死之法,菩薩悉願使之捨離,故往往為惡眾生之所怨害。
所以,「心亦不驚」。我們的心就是不能害怕,菩薩本就是大仁、大勇、大精進、大慈悲,所以我們要著「忍辱鎧」,除了忍辱衣,還要著「忍辱鎧」,不用怕。「若聞妙法,亦勿驚疑。菩薩入世度生,所作之事非能順於世間之心欲」。菩薩入世在度眾生,所做的事情不是為欲,不是順著這個欲。我們自己有我們自己的主張,我們自己有我們自己的願力,我們的誠意,我們的正心、正念,我們自己都有。
所以不是受這個世間的名利欲念,將我們誘惑,沒有!所以,這就是菩薩入世度眾生所的事情,不是用世間的欲心去投入,我們要好好去用心。「所有貪著五欲生死之法,菩薩悉願使之捨離」。菩薩就是要捨離,不論是生死、五欲的法,盡量就是要去避免掉。菩薩就是要捨離貪欲,不是捨離眾生。「故往往為惡眾生之所怨害」。我們在這個世間為了要教導眾生。弘揚正法,世間的欲氣很盛,你想要做,常常讓人貶斥掉,這很正常。眾生就是不願意接受這種善與正氣,在這分欲、權裡面,就會被排斥掉。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人生陷阱很多,未來惡世中慢、邪慢很多,心一偏向,貪、瞋、癡、慢、疑就全都很旺盛起來。我們要入這濁氣很重的世間,就要真正時時警覺、謹慎,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