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3月 19, 2017 2:42 pm

2017031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菩薩敬順佛意,發願於惡世中,
周旋往返十方國土不惜身命,忍難弘宣經教。
諸菩薩忍難事,自謂得無生忍,願行末法濁惡,持經守護眾生。
 
  我們這幾天,大家要很用心,我們真正要吸收法,法要入心,發願要入人群,將法與大家分享;要跟大家分享,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聽法,不是要經文這樣一直看過去,依經文解義過就好了,我們應該依經文解義之後,該還要再去體會。這個體會,雖然用嘴來解釋經文是這樣,我們從耳朵聽進去,心了解,這樣是不夠的。要從心了解,及自己有走過嗎?有感觸到嗎?法,雖然是無形、無體相,但是我們在這樣團體裡,過去所做,我們團體的伴侶,菩薩伴侶有做過的,和我們分享的,去付出、互動,他們所感受的,他們將感受的分享出來。做事情,待人接物與我們的法有對照到嗎?與我們自己做的,有對應到嗎?這是很重要的。
 
  經文是文字,講經只是聲音;文字我們可以看,但是聽,聽進耳朵裡,聲音就已經不見了,但是那個記憶有在心裡嗎?在心裡,我們曾去用到嗎?與過去我們有去接觸到嗎?若有接觸到,那就是這個法,就是一條路,我們曾經走過的道。所以,這條路我們曾經走過,這個道我們實踐過了。道就是經,所講的經我已經體悟到了。我們一定要行在「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菩薩敬順佛意」所以,菩薩的覺悟道路,我們是不是接觸到這個法,從我們的內心深處有啟發出來嗎?啟發出我們這念心,來印證我們是不是有將這個經用在道,道用在路,我們日常有在走嗎?這就是我們要每天反覆再反覆。前面經文的意義重新再說,我們不要讓它忘記,所以重複再提,一定要將這些事情一直一直在我們的心。
 
  所以,菩薩就是覺有情,菩提就是覺;覺悟的人,「薩埵」就是覺悟的人,那就是覺悟的有情人。因為菩薩雖然體會到了,雖然他也是身體力行,雖然他這樣長久的時間心不退轉,依教奉行。但是行六度萬行,那個因還沒有圓,要因圓才趨果,這就是因緣都要具足。這因緣就是我們在身體力行。道走到了嗎?我們的心,這個八識,將八識的前面,第六、七識所造作之後,歸入心識。這個心識還有沒有煩惱?付出去,雖然在這個惡世中,人事物很複雜,我們還是同樣這樣發心,紅塵滾滾,願意在人群中付出。
 
  但是,現在的人不論是被救的,被救度的人是不是很歡喜接受?之後他的心有受到淨化嗎?我們只是盡心力付出,期待他人間疾苦消除。當然我們也很期待他再加上了他的內心能夠接受,這就是我們要用心。或者是在我們的周圍,和我們同心、同道、同志願;同心、同道、同志願,雖然他發菩薩心,和我們同樣的方向,但是各人各人那個習氣都不同。不同的習氣,彼此要會合起來,去走相同的一條路,是不是人人都能如我們的意呢?讓我們看到很順眼呢?讓我們聽到很歡喜呢?或者是習氣還有。有什麼樣的差錯,我們要怎麼樣來待這樣的人,這就是我們要修。
 
  好好的,還是一樣,同修淨化,和他來同修,共同來勉勵,要怎麼樣彼此之間,方向正確,再接再厲,這就是要用很長的時間。菩薩要六度萬行,就是同志願的人我們要照顧;被我們幫助的人,我們要用心。這樣就能讓全部都很圓滿,救人者、被救者都能夠很圓滿。這個因緣,轉惡為善,轉善為福,轉福那就是覺悟的覺有情人,這就是我們要付出去同度,要去同時度化。所以,菩薩道要能夠圓滿,不是那麼容易。總是要不斷在這樣的世間,不斷不斷地歷練,這是覺有情人。在這種五濁惡世裡面,要面向的是很艱鉅的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大事。菩薩也是為一大事,因為我們要上求佛道,所以我們要敬順佛意,佛所教育我們的,我們要真正的殷勤、恭敬,將它接受下來。佛法,你要能夠得,你必定要接受;接受佛法,你若沒有恭敬心,法在你的心裡,一點都不珍貴,你怎麼能夠去運用它呢?所以我們必定要珍惜,我們要尊重,所以我們要「敬順佛意」。
 
  佛陀的理想,他來人間,其他無所求,只是求眾生要能夠體悟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能夠自愛愛人,人人心無煩惱。心無煩惱,人間事物就對我們沒有障礙;沒有障礙,沒有恐怖,沒有煩惱、顛倒,顛倒、煩惱、妄想全都去除。眾生的苦就是煩惱、妄想太多了,心真的是無法輕安自在,這就是我們心念雜,雜了之後,一念之偏,可能就惹來了心中密密的煩惱,那是很難過啊!所以,「發願於惡世中」,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敬順佛意,就要發願,發願於惡世中。唯有在惡世中有辦法來磨我們,我們要經得磨。東西要能很光滑,必定要先磨過,要如砌如磋,要經過磨,經過琢過,這個東西才能成為很精,很光滑,很光滑,必定要砌要磨,所以我們必定要發願。
 
  唯有在這個惡濁的世間,就像一個洪爐熱火一樣,我們要經得起歷練,所以發願在惡世中,不要逃避,面對現實。你要入這個人群,要入這個濁世,我們一定要有願力。不是因為業而來的,是因為願而來的,所以發願於惡世中來淨化。不論是我們的同修者,或者是我們要去感化的人,苦難我們要去救拔的人,這都是我們的心願。我們要不怕麻煩,來來回回,這一生度不到你,我來生再來,生生世世。所以,「周旋往返十方國土不惜身命」。任何一個國土我都願意去;這十方國土,在任何一個地方,我就是拼命,不惜身命,盡形壽去付出,不論累生世,或者是任何一個地方,就是這樣不惜身命。在這個五濁惡世,心理要有準備「忍難弘宣經教」,要忍得起很多重重、重重的困難。「諸菩薩忍難事」,要堪得忍很多很多人事物,種種的艱鉅困難,一定要忍。
 
  「自謂得無生忍」。有的菩薩,他就是很有信心,表白了:「我已經有得到這種無生忍。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尊重佛;佛陀所教育的,我都已經歷練過了。」這「無生忍」,人間不論大自然或者是人為,種種一切困難,我都堪得忍受。所以,「願行末法濁惡」。我願意,我願意在這個末法濁惡世中,願意什麼?願意持經守護眾生。各位,我們要很用心,也要很透徹了解;你了解了之後,我們採取行動,那這念心就是堅定的。若只是聽,「你就是這樣講,我就跟你這樣走。」這樣,願力不堅定。所以我們要經過思考,決心立志,這個志不動搖,才是真菩薩的願力。
 
*處事於微能察,安祥能忍心安,於理柔和善順。若事上見得透,則浮議不能惑,是胸中持得定,一時浮氣不能動。此道人處世良方,亦即持經之妙訣。
 
  「處事於微能察」。在這個世間中,哪怕是很小的事物,我們也要很用心去觀察。這事情,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各人都有不同的習氣。人所講的話,裡面所含的意思是真是假,是實是虛,我們都要很用心去體會、去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習氣,不同的……等等。所以事或者是道理,我們全都要用很微細的心思去觀察,所以「處事於微能察」。從很小,很小處,我們要去了解,知道這個人的習氣就是這樣,還是一樣,要如何去包容,如何慢慢來感化。這也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思,在人群中不能放棄任何一項困難的事情,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習氣不好的人。我們既來人間,生生世世就是不放棄。我們要深願,很深立願,不能輕易放棄。所以在這濁惡世中,就是菩薩要有所堅持,這樣,我們心才能夠安定。
 
  「安祥能忍心安」,我們才能夠面對著什麼樣的坎坷,或者是人為,種種的事事物物,雖然心很清楚,事情很麻煩,但是要怎麼辦?就要安祥、能忍、心安,要不然要怎麼辦?就是要好好歷練,我們要如何面對著這麼複雜濁世的人間呢?「於理柔和善順」。我們在道理中,雖然人事有很多的困擾,但是道理,我們要先歷練,這是長期所要做的,修心養性,要養出我們這分柔和善順。這平時我們就要修心,平時就要養好我們的性,所以我們在道理上,就能夠時時敬佛意,克服種種的困難,在這個複雜的人間。「若事上見得透」,我們若能夠理,我們很清楚,在事的上面就能夠看得透徹,即使微細,我們都有辦法去觀察出來。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若都能夠柔和善順,事相我們就能看得透,這樣就能夠「浮議不能惑」。
 
  非常虛浮的這些事情,我們就能夠很了解,心很沉著,不會受到人事很虛浮,很浮,又像是真,又像不實。道理,我們要很清楚去分析,該不該做呢?不該做,我們就要很用心,守住不該做的事情;該做的,要如何去克服我們應該做而有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心要很清楚,對錯,一定要分明。所以,「則浮議不能惑,是胸中持得定」。我們的心中,心胸必定要堅持,我們的定心、願力。所以,「一時浮氣不能動」。不要意氣用事,一時都不能氣浮,心浮氣躁,不能這樣。「不能動」,我們的心要很安定,因為「胸中持得定」,我們要很安定。「此道人處世良方」,這就是修行在道上的人,他要如何面對世間最好的方法。所以,「亦即持經之妙訣」。這是我們修道人,也是發願要持經的人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我們要「於理柔和善順」,我們在事項上才看得透,遇到事情,不要心浮氣躁,要安定,才不會讓它將我們誘惑走,心才不會迷亂,心才能夠定,才能不會因一時遇到事情,就這樣心浮氣躁起來。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堅持的,這就是修道人的處世良方。要如何持經?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持經,我們才能在這條道路堅持走下去,才有辦法能夠克服。
 
*一心、三軌、四忍:
一心者:一念心。
*心性周遍,虛徹靈通,諸法無礙,散之則應萬事,斂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一心造。
 
  所以,我們必定要用所教導我們的,佛陀的教法,「一心、三軌、四忍」。「一心者」,就是「一念心」。 「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諸法無礙」。我們一念心很快,跟你說:「澳洲風景很美。」曾經去過的人,這個心就跑到那個地方去,瞬間剎那馬上到達了。這是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都沒有障礙,這個心要上天堂,要墮地獄,全都沒有障礙。不論你要去哪裡,或者是發心要救人,一念心起,我們願力定,自然就能做出了很多利益人群的事。所以,這個「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這個境界就是一念心。「諸法無礙」,我們通達諸法更加無礙。
 
  雖然佛法很深奧,只要你一念心,佛法你絕對通達,世間的道路周遍,你也能夠到達。去過,只要你有去過,那個印象都在。同樣的道理,佛法雖然無形體相,但是道理很扎實在我們的心裡。這種「散之則應萬事」,佛法我們用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想要將它用得很開闊,也能很開闊,都能夠受用。就像現在,在四川,大家在精進,他們就是用同樣的法,就是在那個地方將精神道理會合起來,在那個地方用心付出。所以大家共同在好幾個省會合在那個地方。現在他們也在聽經,這沒有障礙,我們一念心可以這樣「散之應萬事」,沒有障礙的地方。若是將它收起來,「斂之而成一念」,將它會合起來,就是一念而已。
 
  我們一念心可以散開到普天之下,若將它收進來那就是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一心造」。我們是要做聖人,還是要做惡人呢?就同樣都是這念心。所以這念心散開了,能夠在普天之下發揮它的功能效用;收回來,一念心就是一個法。所以,我們要用這一心,但是要好好守護這念心,不要偏差,惡人和聖人就只是一個方向而已,一個方向偏差就成惡人。成佛、菩薩,一個方向對,那就是佛、菩薩了。
 
*弘經三軌:慈悲室、忍辱衣、法空座。
*四忍:是菩薩所應修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之通因。
 
  所以,我們弘經要有「三軌」,入大慈悲室、著忍辱衣、坐諸法空為座,這就是「三軌」。「四忍」呢?「是菩薩所應修身、口、意、誓願」,那就是菩薩應該要修身、口、意、願,這些我們都要修。身、口、意,還要再加上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能夠通達,就是需要「一心」、「三軌」、「四忍」,所以大家要用心,這在前面都已經向大家反覆說過好幾遍,無非就是要大家好好將這個法入心。不只是入心,我們用了多少,用在多遠,多少人用得通,我們有和大家共事過,做一項事,這樣我們心很安,做利益人群的事情。我們稍微想一下,到底我們到哪裡去呢?我們用什麼方法去做呢?這就是法散開,能夠普遍很多、很遠,我們現在再想一下,又在那麼遠,去回顧一下,收回來,就又是在我們現在這念心,所以要時時用心去體會。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又復於法無所行」。我們有這麼多法,所以前面的經文,就是又再強調,要於法無所住,在付出,在這個法「無所行」。「無所行」就是「無所住」。我們在法中,其實我們就是這樣,很自在。我們若再加一個,說:「我就是怎麼樣在修行,我就是這樣在做好事,我……。」,「我」好多啊!哪一個才是真我呢?在所做的,對的事情,去做就對了,「無所行」,這就是這樣。法,我們就要用心,不要常常掛煩在內心,付出要無所求。「而觀諸法如實相」。來觀,這個法的如實相,如實相是無體無形,道理就是這麼的扎實,但是沒有體形,這就是道理。心能夠散徹,盡虛空遍法界,收回來,是我們的一念而已,收放自如,這就是法。
 
  「亦不行不分別」。不用再怎麼樣去分別,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菩薩一直都是保持一念心,乾淨,無掛礙,無掛礙故,這就是菩薩真空妙有,這是我們要理解的地方。下面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恐流俗為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是誡之不可近。
 
  菩薩要親近的、不能親近的,我們要很分明。這是因為怕,「恐流俗為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這就是要為我們戒,為我們預防,我們的心不要去攀這樣的緣。我們若是去諂曲,諂曲那些坐在高位的人,恐怕我們會心的道業會慢慢退失掉,會趨向權勢,一直向著權勢去攀緣。「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我都認識,你們要對我另眼看待」,「什麼樣的人我都行得通,叫得動,你們要對我……」等等,這就是「竊取權勢驕奢」,非常的驕慢,非常的奢癡。這種愈來,這種的慢心,自我、自大。
 
  「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修行者只是為了供養而去諂媚人,這萬不可行。我們有我們的情操、我們的節操在,所以要好好保守好我們的品格,不要只是去獻殷勤取悅人。不過,我們要柔和善順,對人誠意,但是不需要巧言令色。向他說好話,為他說法,這都可以,但是不是用諂媚的方式,我們自己要很謹慎。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但是不對的,我們要如何去對治他這個不對,但是不是心浮氣躁,我們要如何定心,要怎麼樣才能讓他了解他是不對的,我們自己要知道。所以,不用取悅,也不用去諂媚,我們要做對的事情。不要明知是不對的,因為他有權、有勢,我們為了要博取他的歡喜,所以不對的,我們也向他說:「對、對、對,是你的對。」這樣是我們不對。所以,「是誡之不可近」。我們應該要是非分清楚,這就是在教育我們,教育我們要防非止惡,不要有這個惡的習氣入我們的心來。
 
*一有至此,則荒廢正務,而怠墮於包裹藏污。
 
  「一有至此,則荒廢正務」。我們若是有這個心態,偏於「諂媚竊取權勢驕奢」,有這個心,要去倚重人家的權、人家的勢、人家的名,我們自己要趕緊要好好自省,若有這樣,這就會容易荒廢了我們的正務,我們的道業,我們的正務會受他荒廢掉,會容易墮落。「而怠墮於包裹藏污」。就像在那個草包裡面,或者是很粗的包裹裡面,藏著一些賄賂的東西,就有的人要去諂曲,要去賄賂人,這也是很不好的事情,也是荒廢我們的道業。我們不需要看在人家的權勢,就要去巴結人,獻殷勤,這都很不好,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奔於搖尾乞憐,慮無所不至,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於道哉?由是誡之不可近。
 
  若落得這樣,這種這樣為了要取悅有權有勢的人,「奔於搖尾乞憐」,好像只想要去取悅主人,在那裡搖尾。這種大家不知知道嗎?不要搖尾乞人。狗若靠近我們的身邊,我們摸牠,牠的尾巴就一直搖啊,搖啊!就是讓你比較喜愛牠。我們不需要做這樣的事,我們修行者真的要有我們的品格。但是不是自高、自驕慢,大家要分別清楚。我們要守節志,要守我們的節,守我們的志,不要去這樣搖尾乞憐,去諂媚。
 
  「慮無所不至」。這個心思在那個地方浪費。「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於道哉?」光是在那個地方巴結人,哪有心修行呢?光是在那個地方在攀緣,來來去去,世俗事多,「去那裡要做什麼,沒有去一下,好像又不好意思」等等,很多的事情。我們該做我們要做該做的事情,不是光是在那個地方攀緣。若這樣在那裡攀緣,多少時間可攀緣呢?我們總是要把握時間,要不然,我們這條路要如何走?時間有限。「由是誡之不可近」。因為這樣,佛陀教誡我們,不要去親近,親近國王、大臣等等,我們不要這樣去親近。當然,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我們用尊重心、感恩心、真實心,需要協助我們的,我們來向他們表明。我要做這個事情,需要政府能夠來了解、能夠來幫助。這倒是為天下人做天下事,不是為自己的利益,一味去博取、去諂媚,不是這樣,所以大家要分清楚。
 
經文簡釋:「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前云安住親近之處:身勤修持一切諸善行,護念大乘經教法。
 
  所以,「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前面所說過的,我們要「安住親近之處」。我們該親近的,應該親近。「身勤修持一切諸善行」,要好好「護念大乘經教法」。我們自己要很殷勤,修行我們要受持一切善,斷除一切惡。一切的惡,不該做的事情,我們要趕緊斷除;該做的,我們還是要殷勤受持。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念,那就是大乘經的教法。利己利人,自己好好修行是利益自己,通徹道理,利益自己;付出,那就是利益他人。
 
經文簡釋:「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不親近:不可縱情,親附倚靠仗勢凌人,若近貴人,恐恃權勢,損物無益於道。
 
  所以我們,「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這就是我們不用去獻殷勤,不用去諂媚,不用去巴結,但是我們要用誠意的心來面對。不論是國王,不論是大臣、官長,其實也是要為人民做事啊!若要巴結才要做事情,這就很不應該了。不過,人民有義務,總是要做事情,一定要循規矩報告,這就是循規矩,這是正法的動作。「不親近:不可縱情」。我們不要去縱情,放縱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也不要去「親附倚靠仗勢凌人」。光是要依靠勢力,這就不對了。我們是老實做事情,老實辦事,為了要利益群生,我們要有這個規矩,如法去辦事情,但是不是只為了這有權、有勢,來放縱我們自己,這樣去依附。這種親附、依靠,只是要去仗勢力,這樣就會凌人。對人,有時候不該得的,去向人家取得。弱勢的人,無法守好他應該有的,被強的人將他搶過去,這就不應該,這種「依靠仗勢凌人」,這不應該。
 
  所以,「若近貴人,恐恃權勢」。這些權貴的人,權勢很大的人,我們只是一直要去親近,恐怕我們自己就是有這樣的作為,這就不對了,不可以。「損物無益於道」。只是在那個地方浪費時間,只是為了諂媚,為了要依靠這些有權勢的人,我們浪費很多時間在那裡,不只是在那裡,也取得了這種不應該得的,不利益人的事情,對我們的道也是沒有利益。所以,損物.不利益人,又不利益我們修行。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在這個界線的裡面,我們要很體會,要細心、用心。
 
*國王、王子、大臣、官長,為一時有權力之人,莫要攀緣,以世緣深重,故其行動未必盡合佛道。若與親近,不隨順則受種種煩惱糾纏之逆境損害,若隨順之則受非分名利供養之順境損害,均為害道上之增上緣,此應離損害緣者一也。
 
  所以,「國王、王子、大臣、官長」,那就是「為一時有權力之人」。我們不要去攀,「莫要攀緣」。其實,國王、王子,這也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就算讓他一輩子都做國王,讓他一輩子都做大官,也只是一輩子,也會有無常啊!也不是永遠天長地久。國王也有失去權力的時候,也有無常的時候,王子、大臣都是一樣。何況人心不調和,世間如何變遷都不知道,現在你仗勢,將來失勢時要怎麼辦?不需要。我們真正心正、念正,為天下眾生而付出,不要只是去攀這種有權力的人,這只是一時,長、短時我們都不知道,所以不需要這樣去攀。尤其是修行,我們就是要靠自己,要好好用心力在這個法。法入心,才能夠依理這條道讓我們走,要走得正,我們來回,如是法再來人間,叫做「如來」。依如是法而來人間,就是來來回回,保持著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讓它亂掉,沒有讓它雜掉,所以絕對不要攀緣。
 
  「以世緣深重,故其行動未必盡合佛道」。因為一直和世俗攀緣,我們已經修行了,盡量能夠不要去攀緣,就盡量不要。但是,為了要做事情,真的是為淨化人心,真的是為了要利益人群,我們就要準備好,我們要能夠如何去淨化人心?我們要如何能夠引導人人互相利益人群?我們就是為這樣的事情在人群中,不能為了討好人,他能夠給我們權、給我們勢,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一定要很用心去體會,要不然「世緣深重」,這個行動對我們「未必盡合佛道」。所以,我們發心在人群中,也要有這樣的界線。
 
  所以,「若與親近,不隨順則受種種煩惱糾纏之逆境損害」。若是和他親近,親近久來,忽然間我們沒有再隨順,沒有再去諂媚他,沒有再去順他,可能會惹來了很多煩惱糾纏的逆境損害,也說不定哦!不要說:「我已經和權勢的人走很近了。」有權勢的人,若是有時候你若沒順他的意,也是會惹來很多那個逆境損害。「若隨順之則受非分名利供養之順境損害」,你現在一直一直順他,一直順下去,只是得到一些非分的名利,來供養我們,這樣也是一種的損害。所以說起來,去依附、仗勢,這都不對了。
 
  所以,「均為害道之增上緣」。一直要去親近這些人,這全都是害道,對我們的修道,對修行者總是有害,會增長這個害道上的增上緣。「此應離損害緣者一也」。這就是一項,不要親近,我們該要親近的是法,我們的正法;不該親近的,我們不要親近,不親近,就是這樣。該親近的是怎樣,我們真的要用心,該親近的「一心、三軌、四忍」,我們要很用心。權勢,我們不要去靠近,所以這就是害道因緣之一,這是損害緣的一項。所以,對國王、大臣等等,這些有權勢的人,我們就要用心去體會。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3月 19, 2017 2:45 pm

[2017年03月18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廿一,(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八八)


1. 釋譯經文:【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2. 上人偈文(一):「菩薩敬順佛意,發願於惡世中周旋往返十方國土,不惜身命,忍難弘宣經教。諸菩薩忍難事,自謂得無生忍,願行末法濁惡,持經守護眾生。」


3. 「法要入心,聽法解疑,還要體會」:要很用心,真正吸收法,法要入心,發願,就要入人群,將法要大家分享;要向大家分享,我們一定要很清楚。聽法,不是要經文這樣一直看過去,依經文解疑過就好了,我們應該還要再去體會。


4. 雖然用口來解釋經文是這樣,我們耳朵聽進去,心了解,這樣是不夠!要從心來了解,並思惟「自已有走過嗎?有感觸到嗎?」


5. 「法入行,知行合一」:法,雖無形、無體相,但是我們在這樣團體裡,過去我們所做,我們團體的菩薩伴侶,有做過的,和我們分享的,付出、互動,將所感受的分享。做事情,待人接物和我們的法有對照到嗎?我們自己做的,有對應到嗎?這是很重要的。


6. 「經者道也,道者經也」:經文是文字,講經只是聲音;文字,我們可以看,聽進去耳朵裡,就已經聲音不見了,但是那個記憶有在心裡嗎?在心裡,我們有曾去用到嗎?與過去有去接觸到嗎?若有去接觸到,那就是這個「法」,就是一條路,我們曾經走過的道。道,實踐過了,道就是經,所講的經,已經有體悟到,一定要在「經者道也,道者經也」。


7. 「菩薩的覺悟道路,信解行證」:我們是不是接觸到法,從我們內心深處有啟發出這念心嗎?來印證是不是有將「經」用在道,道,用在路上,有日常生活落實嗎?


「法入心,法入行,才能牢記在心」:這就是每天反覆再反覆。前面的經文的意義重新再說,不要讓它忘記,重複再提,一定要將這些事情一直一直在我們的心。


8. 「覺悟的有情人」:菩薩、菩提就是「覺」,「薩埵」是覺悟的人,就是覺悟的有情人。菩薩體會,也身體力行,長久時間,心不退轉,依教奉行。行六度萬行,但因還沒有圓,要因圓才趨果,因緣都要具足,因緣就是我們在身體力行。


9. 「發心入人群付出」:道,走得足夠嗎?我們的心,將八識的前面,第六、第七識所造作後,歸入心識,心識,還有沒有煩惱?付出,雖然在這個惡世中,人事物很複雜,我們還是同樣發心,紅塵滾滾,願意在人群中去付出。


10. 「發菩薩心,同心、同道、同志願」:現在的人不論是被救的,被救度的人是不是很歡喜接受?之後他的心有受到淨化嗎?我們只是盡心力付出,期待他,人間疾苦除,期待他的內心能夠接受,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在我們的周圍,和我們「同心、同道、同志願」。


11. 「合和互協,人圓,事圓,理就圓」:發菩薩心,和我們同樣的方向,但各人習氣都不同。彼此要會合起來,去走同樣的一條路,是不是能夠人人都如我們的意呢?讓我們看到很順眼,讓我們聽到很歡喜呢?或者是習氣還有,有什麼樣的差錯,要怎麼樣來對人,這就是我們要修。


12. 「菩薩,六度萬行,圓滿」:同修淨化,共同勉勵,彼此之間,方向正確,再接再厲,要用很長的時間。菩薩要六度萬行,同志願的人,我們要照顧;被我們幫助的人,我們要用心,這要能讓全部很圓滿,救人者、被救者都能夠很圓滿。這個因緣,轉惡為善,轉善為福,轉福就是覺悟的覺有情人,這就是我們要付出,去同度,要去同時度化。


13. 「菩薩道,要圓滿」:這不是那麼容易,總是要在這樣的五濁惡世的世間裡,不斷不斷地歷練,這是覺有情人。


14. 「菩薩,敬順佛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覺有情人,也是為一大事,面向的是很艱鉅的事情。因為要上求佛道,敬順佛意,佛所教育,真正的殷勤、恭敬,將它接受下來。佛法,你要能夠得,必定要接受佛法,若沒有恭敬心,法在你的心裡,一點都不珍貴,你怎麼能夠去運用它呢?所以必定要珍惜,要尊重,要敬順佛意。


15. 「人人有真如本性」:佛陀的理想,來人間,其他無所求,只求眾生能夠體悟「人人有真如本性」,人人能夠自愛愛人,人人心無煩惱;人間事物就對我們沒有障礙,沒有恐怖,沒有煩惱、顛倒、妄想,全都去除。眾生的苦就是煩惱、妄想太多了,心真的是無法輕安自在,心念雜,一念之偏,可能惹來心中密密的煩惱,那是很難過啊!


16. 「發願於惡世中周旋往返十方國土」:好好用心,敬順佛意,發願於惡世中度眾生。唯有在惡世中有辦法來磨我們,要經得磨。東西要能很光滑,必定要先磨過,要如砌如磋,要經過磨,才能成為很精,很光滑。所以我們必定要發願。


17. 「乘願而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唯有在惡濁世間,就像一個洪爐熱火一樣,要經得起歷練,發願在惡世中,不要逃避,面對現實。入人群,要入這個濁世,我們一定要有願力。不是因為業來的,是因為願而來,所以發願於惡世中來淨化。


18. 「度眾生,是生生世世」:不論是我們的同修者,或者是我們要去感化的人,苦難要去救拔的人,這都是我們的心願,要不怕麻煩,來來回回,這一生度你不到,我來生在來,生生世世。


19. 「周旋往返十方,不惜身命,忍難弘宣經教」;十方任何一個國土,任何一個地方,我都願意去,就是拼命,不惜身命,盡形壽去付出,不論累生世,或者是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這樣不惜身命。在五濁惡世,心裡要有準備,「忍難弘宣經教」,忍得起很多重重的困難。


20. 「諸菩薩,忍難事」:要堪得忍很多人事物,種種的艱鉅困難,這一定要忍。有的菩薩,就是很有信心,表白了:「我已經有得到這種無生忍,佛陀所說的教法,尊重佛,佛陀所教育的,都已經有歷練過了」。


21. 「自謂得無生忍,願行末法濁惡,持經守護眾生」:人間,不論大自然,或是人為,種種一切困難,都堪得忍受。我願意在末法濁惡世中,持經守護眾生。


22. 「經過思考,決心立志,願力才會堅定,志不動搖」:我們要很用心,透徹了解,採取行動,這念心就是堅定,若只是聽了,就這樣講,我就跟你這樣走,這樣願力不會堅定,經過思考,決心立志,這個志就不動搖,這是真菩薩的願力。


23. ★上人偈文(二):「處事於微能察,安祥能忍心安,於理柔和善順,若事上見得透,則浮議不能惑,是胸中持得定。一時浮氣不能動,此道人處世良方,亦即持經之妙訣。」


24. 「處事於微能察」:在世間中,哪怕是很小的事物,也要很用心觀察。這事情,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人有各不同的習氣,人所講的話,裡面所含的意思,是真是假,是實是虛,都要很用心體會、去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習氣等等,事或者是道理,全都要用很微細心思去觀察。


25. 「慎思縝密,不棄任何眾生」:很小很小,我們要去了解,知道這個人習氣就是這樣,還是一樣,要如何去包容,如何來慢慢感化?這也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思在人群中,不能放棄任何一項困難的事情,不能放棄一項,任何一個習氣不好的人。


26. 「深願,志堅」:既然來人間,生生世世,不放棄,我們的深願,是很深立願,所以不能輕易放棄。在這濁惡世中,菩薩就是要有所堅持,所以這樣,我們才心能夠安定。


27. 「安詳能忍,心安,於理柔和善順」:面對著坎坷,或是人為,種種的事事物物,雖然心很清楚,事情很麻煩,但是要怎麼辦?就要安詳、能忍、心安,要不然要怎麼辦?就是要好好歷練,要如何面對著這麼複雜,濁惡的人間呢?「於理柔和善順」。


28. 「柔和善順」:雖然人事是有很多的困擾,道理我們要先歷練,這是長期我們要做的,修心養心,養出了我們這柔和善順。


29. 「若事上見得透」:平時就要修心,養好我們的性,在道理上面,就能夠時時敬佛意,克服種種的困難,在這個複雜的人間。「若事上見得透」,若能夠很清楚理,在事的上面就能夠看得透徹,即使微細,都有辦法觀察出來。道理,若能夠柔和善順,事項我們就看得透,就能夠「浮議不能惑」。


30. 「則浮議不能惑,是胸中持得定」:非常的虛浮的這些事情,就能夠很了解,心很沉著,不會受到人事很虛浮,又像是真,又像是不實,道理要很清楚分析,該不該做呢?不該做,我們就要很用心,守住不該做的事情;該做,要如何去克服?應該做而有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心要很清楚,對錯一定要分明。心,必定要堅持,定心、願力。


31. 「一時浮氣不能動,此道人處世良方」:不要意氣用事,一時都不能氣浮,心浮氣躁,不可。「不能動」,我們的心要很安定。這是修行在道的人,要如何面對世間最好的方法。


32. 「亦即持經之妙訣」:修道人,發願持經的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於理柔和善順」,在事上才看得透,在遇到事情,不要這樣心浮氣躁,要安定,才不會讓它將我們誘惑走,心才不會迷亂掉,心中才能夠定,才能不會因一時遇到事情,那就這樣心浮氣躁起來。要好好堅持,這是修道人的處世良方。持經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在這條道路堅持走下去,才有辦法克服。


33. ★『一心、三軌、四忍』:一心者: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諸法無礙,散之則應萬事,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一心造。弘經三軌:慈悲室、忍辱衣、法空座。四忍:是菩薩所應修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之通因。


(1)「一心者:一念心」:必定要用佛陀所教「法」給我們的,「一心、三軌、四忍」。「一心者」,就是「一念心」。


(2)「心性,周遍虛徹靈通,諸法無礙」,這念心很快,跟你說「澳洲風景很美」,曾經去過的人,心就跑到那個地方去,瞬間剎那馬上到了,這是一念心,「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都沒有障礙,心要上天堂,要墮地獄,全都沒有障礙。不論你要去哪裡,或者發心要救人,一念心起,願力定,自然就能做出很多利益人群。


(3)「心性,周遍虛徹靈通」,這個境界就是一念心。「諸法無礙」,我們通達諸法更加無礙。佛法很深奧,只要你一念心,佛法,絕對通達,世間的道路周遍,也能夠到達。只要你有去過,那印象都在。同樣道理,佛法雖然無形體相,道理很扎實在我們心裡。


(4)「散之則應萬事」:佛法用在我們的心裡,想要將它用得很開闊,能夠受用。


(5)★在四川,華西見習培訓
用一樣的法,要在那個地方將精神道理會合起來,用心付出,大家共同在好幾個省,會合在那個地方。


(6)「散之應萬事,歛之而成一念」:聽經,沒有障礙,我們一念心可以這樣「散之應萬事」,無障礙的地方。若將它收起來,「斂之而成一念」,將它會合起來,就是一念而已。一念心,可以散開普天之下,若是將它收進來,那就是一念。


(7)「是故若善若惡,若聖若凡,無不皆由此一心造」:我們要做聖人,還是要做惡人呢?同樣念心,這念心散開,能夠在普天之下,發揮它的功能效用;收回來一念心,就是一個法。要用這一心,好好守護這念心,不偏差,惡人和聖人,只是一個方向而已,一個方向偏差就成惡人。成佛菩薩,一個方向對,就是佛菩薩。


(8)「弘經三軌:慈悲室、忍辱衣、法空座」。四忍,就是菩薩,修「身口意,誓願」。身口意,還要再加上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能夠通達,就是需要「一心、三軌、四忍」。


(9)「法入心」:這在前面都已經向大家反覆說過好幾遍,無非就是要大家好好將這個法入心。不只是入心,我們用在多少,用在多遠,多少人用得通,有和大家共事過,做一項這樣,我們心很安,利益人群的事情。


(10)「法散遍」:稍微想一下,到底我們去到哪裡去呢?用什麼方法去做呢?這就是法散遍,散開能夠普遍很多、很遠,現在再想一下,再又在那麼遠,回顧一下,收回來,我們現在這念心,時時用心體會。


34. ★複習經文:【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1)「又復於法無所住」:有這麼多法,前面經文又再,付出,在法,無所行。無所行就是無所住。在法中,很自在。若再加一個,說:「我就是怎麼樣在修行,我就是這樣在做好事。」我好多啊!哪一個才是真我呢?


(2)「無所行」:在所做的,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就是這樣,法,要用心,不要常常掛煩在內心,付出無所求。


(3)「而觀諸法如實相」:來觀,法如實相,無體無形,道理就是這麼扎實,但是沒有體形,這就是道理。心能夠散徹,盡虛空遍法界,收回來是我們的一念而已,收放自如,這就是法。


(4)「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不用再去怎麼樣分別,過去就是過去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菩薩一直保持一念心,乾淨,無掛礙,無掛礙故,這就是菩薩「真空妙有」,要理解的地方。


35. ★釋譯經文:【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36. 『恐流俗為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是誡之不可近。一有至此,則荒廢正務,而怠墮於包裹藏污。奔於搖尾乞憐,慮無所不至,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於道哉?由是誡之不可近。』


(1)「恐流俗為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菩薩要親近的、不能親近的,我們要很分明。這是因為怕,戒、預防,心,不要去攀緣,諂曲,這些坐在高位的人,恐怕我們道業的心,慢慢一直退失掉,一直向著權勢去攀緣。


(2)「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我都認識,你就要對我另眼看待」:什麼樣的人我都行得通,叫得走呢,你們要跟我」等等,「竊取權勢驕奢」,非常憍慢,奢癡。愈來愈慢心,自我、自大。


(3)「取供養苟於諂媚取悅」:修行者,只是為供養而去諂媚人,這萬不可行。我們有貞操、節操在,好好保守好自己的品格無須獻慇懃去取悅人。不過,要柔和善順,對人誠意,但不需要巧言令色,和他說好話,為他說法,這都可以,但是不是用諂媚的方式,我們自己要很謹慎。


(4)「對的事,做就對,不對的事,不做,不取悅,不諂媚」: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但是不對的,我們要如何去對他這個不對,但不是心浮氣躁,我們要如何定心,怎麼樣能讓他了解他是不對的,我們自己要知道。不用取悅,也不用諂媚,我們要「做對的事情」。


(5)「是誡之不可近」:不要不對的,卻因為他有權、有勢,為要博取他的歡喜,也和他說「對、對、對,是你對的」。這樣是我們的不對。應該是非分清楚,這就是在教育我們,防非止惡,不要有這個惡的習氣入心。


(6)「一有至此,則荒廢正務」:我們若是有這個偏於「諂媚竊取權勢驕奢」,心,要去倚重人家的權、勢、名,自己要趕緊要好好自省,若有這樣,這就是容易會荒廢正務、道業。會容易墮落。


(7)「而怠墮於包裹藏污」:就像在草包裡面,或很粗的包裹裡,藏著一些賄賂的東西,就是有的人要諂曲、賄賂人,這也是很不好的事情,是荒廢道業。不需要得人家的權勢,我們無須去巴結人、獻慇懃等等。


(8)「奔於搖尾乞憐」:無須若落得這樣為取悅有權有勢的人,好像是在取悅主人的在那裡搖尾。不要搖尾乞憐。狗若靠近我們身邊,摸牠,牠的尾巴就一直搖啊搖啊,就是讓你比較愛牠。我們不需要做這樣。


(9)「人到無求,品自高,是非分清楚,守節志」:修行者,我們有我們的品格,但不是自高、憍慢,大家要分別清楚。守節志,修節氣,不要這樣搖尾乞憐,去諂媚。


(10)「慮無所不至,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於道哉?」:心思光是在那個地方巴結人,攀緣人,浪費時間,哪有心修行呢?只是來來去去的世俗,「那裡要做什麼,沒有去一下,不好意思」等等,很多的事情。做我們該做的事情,不是光是在那個地方攀緣。生命,能多少時間可攀緣?總是要把握時間付出,要不然,這條路要如何走?時間有限。


(11)「由是誡之不可近」:因為這樣,佛陀戒我們不要(用貪求心)去親近國王、大臣等等,不要去這樣親近。


(12)「誠意的親近,無所求付出」:當然,要做什麼事情,都要用尊重心、感恩心、真實心;需要協助我們的,我們來向他們表明。我要做這個事情,需要我們政府能夠幫助,能了解,即是為天下人,做天下事,不是為自己的利益去一味去博取、諂媚,不是這樣,所以大家要分清楚。


37.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前云安住親近之處:身勤修持一切諸善行,護念大乘經教法。


「安住親近之處」:我們該親近的,應該親近。該做的,自己要很慇懃修行,受持一切善,斷除一切惡。不該做的事情,要趕緊斷除;慇懃受持。要保護我們的心念,那就是大乘經的教法。利己利人,自己好好修行,是利益自己,通撤道理,利益自己;付出,那就是利益他人。


38.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不親近:不可縱情,親附倚靠仗勢凌人,若近貴人,恐恃權勢,損物無益於道。


不用去獻慇懃、諂媚、巴結,但我們要用誠意的心來面對,不論是國王,不論是大臣、官長,其實也是要為人民做事啊!若要經過巴結才要做事情,這就很不應該;不過人民有義務,總是要做事情,這就是順規矩,是正法的動作。


依靠勢力,這就不對。我們是老實做事情,老實辦事,為要利益群生,要有規矩如法去辦事情,但不是只為了這有權、有勢來放縱我們自己,去依附。「仗勢力,就會『凌人』」。


「若近貴人,恐恃權勢」:這些權貴的人,權勢很大的人,我們光是一直要去親近,這恐怕「損物無益於道」。只為諂媚,光是在那個地方浪費時間,取得這種不應該得、不利益人的事情;對我們的道,也是沒有利益。損物,不利益人,又不利益我們修行。要很用心細心在這個界線裡,要很體會。


39. 『國王、王子、大臣、官長,為一時有權力之人,莫要攀緣,以世緣深重,故其行動未必盡合佛道。若與親近,不隨順,則受種種煩惱糾纏之逆境損害,若隨順之,則受非分名利供養之順境損害,均為害道上之增上緣,此應離損害緣者一也。』


(1)「莫要攀緣」:其實,國王、王子,這也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就是讓他一輩子都做國王,讓他一輩子都是做大官,也是一輩子也無常,也不是永遠天長地久。國王也有失利掉的時候,也有無常的時候。王子、大臣都是一樣,何況人心不調和,世間如何變遷,都不知道。現在你靠勢,將來失勢要怎麼辦?不需要。


(2)「心正,念正,道業正」:真正心正、念正,我們為天下眾生而付出,不要只是去攀這種有權力的人;這只是一時,長、短時,我們都不知道,所以不需要這樣去攀。


(3)「如是法,再來人間,叫做『如來』」;修行,就是要靠自己,好好用心力在法,法入心,才能夠立這條道讓我們走,要走得正,我們來回,如是法再來人間,叫做如來。依如是法而來人間,就是來來回回,保持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讓它亂掉,沒有讓它雜(亂)掉,所以絕對不要攀緣。


(4)「以世緣深重,故其行動未必盡合佛道」:我們已經修行了,盡量能夠不要一直去攀緣。但為做事情,真的是為淨化人心,真的是為要利益人群,就要準備好,能夠如何淨化人心,我們要怎麼樣能夠引導人人互相利益人群,就是為這些事情在人群中,不能為了討好人,能夠給我們權、勢,不是這樣。「世緣深重」,就這個行動對我們未必合佛道。我們發心在人群中,也都要有這樣的這個界線。


(5)「若與親近,不隨順則受種種煩惱糾纏之逆境損害」:若是和他親近久來,忽然間我們沒有再隨順,沒有再諂媚他,權勢,若是有時候你若沒有順他的意,可能會惹來很多煩惱糾纏的逆境損害,也說不定!


(6)「若隨順之,則受非分名利供養之順境損害」:你現在一直順他下去,只是得到一些非份的名利,來供養我們,這樣也是一種的損害,所以說起來去依附、仗勢,這都不對了。


(7)「均為害道上之增上緣,此應離損害緣者一也 」:一直要去親近這些人,這全都是「害道」,對我們的修道、修行者總是有害,會增長「害道增上緣」。


(8)「此應離損害緣者一也」:不要親近,我們該要親近的是「正法」;不該親近的,我們不要親近。真正用心在「一心、三軌、四忍」。


************
4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在《安樂行品》裡,學習在五濁惡世裡「如何預防」,教導「一念心,三規,四忍(身,口,意,誠意誓願)」,要懂得分辨什麼是該「親近」、「不親近」,在於正確的每個一念心感受平常就是要「守規矩」,才懂得「戒,定,慧」。


日常生活中就要訓練守規矩,訓練『觀行』,慎思縝密,感恩上人教導「處事於微能察,安祥能忍心安,於理柔和善順,若事上見得透」,在每個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不會浮躁,能呈現靜定的處世良方。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簡秀玲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19
年齡 : 57
來自 : 台灣台南
威望 : 4
注冊日期 : 2018-06-23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三 7月 17, 2019 1:48 pm

一直在想:一念三千化萬象,是如何?
其實在這安樂行品中找到答案:
一心者一念心 一念心起願力定
心性周遍虛徹靈通諸法
散之則應萬事:佛法應用在我們心裡,想要將它用得很開闊,能夠 受用.
斂之而成一念:收回來一念心就是一個法

感恩能在此找到答案.甚是歡喜
回頂端 向下
 
2017/03/18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