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3月 19, 2017 2:43 pm

2017031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文殊悲智護教,末世持經者;
於後濁惡世中,如何而行履?
持經得能無難,於法輕安住;
示正法智正行,當安住四法。
 
  用心來想,用心來聽,用心來體會,文殊師利他「文殊悲智護教末世持經者」。這是文殊菩薩來人間,助佛來教化眾生,除了教化,用智慧來教化,也是要用悲,慈悲心來體會眾生,無微不至來覆護眾生。文殊菩薩也為為未來濁惡世的眾生,世態複雜,眾生心濁氣很重,發心要持經的人,在這樣的濁氣重,世代多複雜變化,要在這樣的世間去奉持法,不簡單,談何容易啊!這個末世持經,要怎麼樣能將他們保護,保護這些既發心願意承擔佛陀的教法,永恆在末世中去為苦難眾生去付出?像這樣的發心,他要遭遇到很多的困境,這要如何面對?要如何來保護他們呢?所以,文殊菩薩他就在大眾中,要來引出佛陀能講出了,將來處世,要如何保護自己,要如何修行?如何在人群中付出,眾生能夠接受,自己不受傷害?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悲智。慈悲為未來的眾生,代替眾生,當機來請問佛陀,期待佛陀能說出未來處事的方法。
 
  所以,「於後濁惡世中如何而行履?」要如何走?世間,未來這麼的坎坷,濁氣這麼重,眾生心是這麼剛強,將來道要如何在人間施行呢?要如何步步踏穩走過去?所以「如何而行履」?要怎麼走過去?「持經得能無難」,持經的人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沒受到困難,順利,在法輕安住,來好好將法傳下去,讓這個法也能很安穩在未來的世間,世間人,人人可應用。所以「持經得能無難,於法輕安住」,在法中能夠輕安,持經的人也很輕安,不要去遇到很多坎坷惡劣的境界,能讓他們很平安,法能很順利,在人間施行。期待佛陀能夠「示正法智正行」,要讓正法的智慧如何在人間能夠正行?這正行,不只是學佛的人吸收了法入心,還要再入心之後,方向正確,這樣去將它施行。這些人要怎麼樣去施行,佛陀所開示的「正法智」、「正行」,就需要「安住四法」。四法,前面說過了,身、口、意、誓願,這我們一定要施行,「一心」、「三軌」、「四忍」,這就是未來持經者需要要好好守持。
 
*繼三業云大悲,身口意既正,則正智真淨既得利己,須起悲利他,悲智相齊,乃於惡世演說方無諸難。
 
  所以,「繼三業云大悲,身口意既正」。三業就是身口意,身體要如何行動?我們的身是載道器。我們來到人間,身體是從父母的父精母血所給我們的,從幼幼的嬰兒用心養育,到了青少年開始,要學,學「仁義禮智」,做人的道理,「三綱」、「五常」,這是在古代大家應該都要學的。這種處世間法,在世間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很順利,有個身體來,這個身體就要受教、教養,接受這樣的教育,道理清楚,才施行在人間,身體力行。受教、施教,用我們的身體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的好典範。但是,漸漸地,人漸漸地煩惱有了,習氣差了,身行就慢慢脫軌了。「三綱」、「五常」,現在的人,唸都唸不出來,聽都不曾聽過了,什麼叫做「三綱」?什麼叫做「五常」?現在的年輕人根本都不知道!不知道,所以就不會做。
 
  現在的社會人間,已經變成了很新,這個新的人生就是追求欲念,追求世態這些物質昌盛,名利很講究,地位很爭奪,所以貪欲起,身體行動就沒辦法依照規則,身就造種種的業。身既造業,當然,最善於表達的就是口。這個口說善法,講論理,能夠教育人,這種教與傳道,能夠教育,能夠授業。要如何教,教他如何做人;如何教,教他能夠有一技之長,讓他有專業謀生,以及做人的規則,這就是教育。教育,現在是不是可以依教奉行?好像有一點點難,要教育也是要從口來施教。耳朵聽進去,入了心,到底有聽進去了沒有?只是有常識,有這種常識,小聰明;意識(知識)了解很多,從吸收來的常識,說不定就去造作,為名、為利等等,造成了很複雜的人間,從口受教,或者是人與人的之間,彼此的感情要合,或者是要反?這都是從口來論、說、唆使,或者是教育,都是從口表達出來教育的善法,或唆使反抗的方法,也都是從口,人間社會這個口業真的是很重,兩極端。
 
  弘法、教育,要用口,開口動舌、出聲教育;開口動舌,惡言、綺語、兩舌,這全都有,要看我們要如何來運用我們的口。造福和善,或者是造惡而導業,導向這個惡業,這都要看我們的口。這身口的動作,無不都是從意開始,所以意識,意念會唆使我們身體的行動,也會誘惑我們的口,出言是利或者是害。利益眾生從口出,或者是危害眾生,也是從口出,這都是我們的心意,而心意是從習氣、無明起心動念,所以要將我們的身、口守好,若時時將這個意業導向偏邪的方向去,那就是身口意就完全造惡業了。
 
  我們若是平時法吸收入心來,起心動念,我們的心一起,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善,無不都是關懷天下人。這個意念,自然出口就是勸善,就是導善,勸導善。假如這個心意偏差,心意一偏,自然就是使惡、導惡,那就讓人造惡業,就偏掉了。所以,這個身、口,無不都是從意業開始導向,是要向右邊,或者是要向左邊走呢?這要看一念意,是向中央,正確的道路,這樣走呢?這就看這個意。意正,自然口、身全都正,所以我們要時時顧好我們的心,心正,則身口動作就是正確。所以,「身口意既正,則正智真淨既得利己,須起悲利他」。我們身、口、意若正,自然我們的知識、觀念、思想……。我們的智慧在外面分別,「智」就是「分別智」,外面人我是非,一切一切的分別都能夠清楚,那就是靠「智」。這個「智」,它能夠很乾淨,很純真,沒有雜染的煩惱無明,沒有錯誤非分之想,若這樣這個「智」就叫做「正智」。
 
  「正智」,就是在人群中沒有受到種種煩惱惹來污染自己的心智,所以智若正,就不會惹來污染。「真淨既得利己」,若能夠自己很清淨,不受聲音、形色的污染,自然自己的慧命就會增長。若自己的慧命增長了,我們就要起慈悲心,就是慧,「平等慧」,眾生平等的慧。眾生既平等,受苦受難我們不忍,所以我們悲心就以法施教,將我們的法也施教給他人。不只是施教,眾生有難,我們也要去為他拔濟,這叫做「利他」,所以「悲智相齊」。慈悲、智慧要平齊走,叫做「悲智雙運」,平齊走。所以,「乃於惡世演說方無諸難」。我們心要清淨,智慧要明朗,自利還要兼利他,若這樣,在惡世中來演說,才能夠平平安安。不論世間還有多大的風浪,還有多少的無明。這種風浪,只要自己的心智正確,還是抱著慈悲,悲智,自然在未來世要來演說這部經,就能夠無諸難。講「無諸難」,就是在心沒有受障礙。
 
  所以,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因為未來的世間,我們心理已經有準備,雖然是已經有準備,文殊菩薩也認為能夠堪得忍耐,不如沒有這些惡法濁氣,希望能全都不要有這些濁世,這些惡人、惡見來對付正法,阻礙正法要施行。說要忍耐,儘量減少這些惡行、惡法現前,這也是文殊菩薩的慈悲。所以,要減少對立,不如教育,所以才請教佛陀:「我們要如何將心理準備好?還要施行什麼方法在未來?雖然面對惡人,你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大家才能相安無事,還要能夠感化對方?」這是文殊菩薩的慈悲,提出來問;問佛陀,佛陀就答。所以佛陀答出了「一心」、「三軌」、「四忍」的方法,讓我們堅定道心,同時還教我們如何避免,避免正法受損害,要如何能夠不用正面衝突。所以,前面這段文,
 
經文:「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我們應該要親近的是什麼,應該要避開的是什麼,不應該親近,和應該親近的。應該親近的就是法,前面說過的,「一心」、「三軌」、「四忍」,這我們一定要放在我們的心,是我們要親近,是入在我們的心、志的裡面,要儘量避免,就是菩薩摩訶薩,這些發大心的菩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未來世濁惡中,可能有的惡勢力很強,而弘經教法的人,未來在這個惡勢力中要如何去處世?一點點的偏差,有的人想說: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他們有權利,能夠庇護我們,我們可以仗他們的力量的庇護,來宣導教法。佛陀要提醒我們:「不可!」因為親近這權利,仗權勢,久來怕我們的心會偏差,差之毫釐,失於千里。修行,我們就老實修行,不用去借重權勢,我們要好好用心,將法清明入心。
 
  法,能夠維護我們的慧命;法,能夠維護世間的正氣。正法,真實修行者的這個正氣會合,來感化眾生,淨化眾生的心,淨化人心。若這樣,這個法才有希望,才能夠不傷慧命,能這樣延續下去。若是要依仗勢力,這個法會很快就毀滅掉,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段意思,不依靠,不仗勢,依附勢力,我們不要這樣,但是要靠自己真正的正法。我們的正氣、正法,我們要正思惟等等。
 
經文:「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筆、選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經文簡釋: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不秉持正教,故名外道。不可親近諸外道,梵志行者。
 
  除了不要親近有權、有勢力,去仗權仗勢,除了不可靠勢弘法。我們還要循規蹈矩,修我們的行,利益眾生。除了不要仗勢,我們還不可親近諸外道梵志。這是佛陀要預防我們修行者的心志。修行者的心志若沒有很堅定,沒有很牢固,我們一不小心在這交往當中,我們一點點的選擇偏差,或者是意念偏向,我們若和外道接觸,這樣會很容易心被影響,所以我們為了要顧好道心,對這些比較資淺的人,希望他們要先歷練,將自己的心志顧好,法,認清楚,好好修行,就不要靠近「不秉持正教」的人,這樣的叫做「外道」。
 
  不能去真正去接受正法,他們所持、所學,不是很正確,這種不秉持正教,這都叫做外道。他另外學他其他的道法,他沒有在正行,我們所常常在講的法——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度行這些法,這種的教,他不願意去接受這種真正循規的教育,他們不要接受這些,他們另外選擇其他的道路走。對我們來說,這是我們這條路以外的的其他的道路。有的人去走其他的道路,我們就要堅持走好我們的道路,不可兩隻腳走兩條路。兩隻腳要回歸在一條路,希望我們的心要專心,立志在這條道路上面,我們要好好用心,兩隻腳走好這條道路,步步向前踏實。你若看到別人的路,也想著要一隻腳跨過去,若這樣就會很危險!那條路走不成,我們這條路也不會進步,這樣心就會散亂掉了。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道業還沒有很堅固的人,修行還未很穩定,法還未很透徹,就不要只是「博聞愛道」,只是想要聽很多,只是想說我要了解很多,若是這樣,「道必難會」。真正的這條路,我們就無法看到這條路的沿路風光,因為我們的心分散在它處,所以我們在修行這條路的本地風光,就分心了。所以《四十二章經》講,「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我們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也是佛陀這樣教育我們,你只想炫耀你聽了很多,博聞,聽很多了,你只是這個想要知道,那個也要知道,「博聞愛道」,是美其名,其實是「道難會」。
 
  人生時間有限,短短幾十年,時間多一秒都不可能,一天都不可能讓你多一秒,唯有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多利用時間,時間不會再多餘給我們。所以短短幾十年,我們前後減一減,年輕的時候,我們還沒辦法去選擇我們想要走的道路;中年,我們很成熟了,選擇我們身心的皈依處,已成熟了,但是,老來的時候,體力已經衰邁了,想要怎麼修行也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我們年輕選擇對的路,我們要精進;中年,我們知道成熟的道路,我們要立定這條路是我們的方向;立定這條路是我們的方向,我們就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條路走下去,就是很開闊的道路,很穩定的道路,所以,我們心不要偏差。
 
  再接下來,我們將要說的「不親近」、「不親近」,很多的不親近,就是要顧好我們的心,要專一點,不要偏去了。所以,「不親近諸外道梵志」。走不同的路,我們選擇的路,我們專心走就對了,不要去管別人的路是要怎麼走?我們不用好奇,不用博聞愛道,這條路顧得好,守志奉道,顧得好就好了。「不可親近諸外道,梵志行者」。「梵志」是在外道教,就是一種教,出家修行的人,就是棄家,也去修行。他沒有家庭在外面修行,他們認為這就是「梵志」。「梵志」,他們自命是從「梵天口生」,這叫做「梵志」,自命清淨。但是他所修的有很多很奇怪的行,這也是他們修行的方法。
 
經文簡釋:
「尼揵子等」;諸外道種類,總有六師,各有弟子。師資合論九十六種,故云等。
 
  「尼犍子等」,就是諸外道的種類。印度有九十六種的宗教,其實總歸有「六師」,這個「六師」,他們「各有弟子」。宗教本來很簡單,後來就愈分愈多,所以,變成了九十多種外道,大家都要出去領導,大家都要出去分宗派。所以,「總有六師,各有弟子」,「師資合論有九十六種,故云等」。就是「尼犍子等」,包括這麼多,有六師,六師的群弟子所在論的有九十六種,種種的道法,各不相同。
 
*如此計著者,即邪見也。莫要親近,不若遠之,息諸異見。所謂過門而不入室,於我無憾焉。
 
  「如此計著者,即邪見也」。若像這樣一直論,就會偏邪了。「莫要親近,不若遠之」,我們不要去親近它,不如避遠一點,不只是不要投入親近,還要避遠一點,這樣比較能保護我們,不要被人誘引去。所以,還是避遠一點,不要在那個地方,這就是保護我們初發心,或者是這個根還沒有很深,雖然菩薩已發大心了,但是他的根機還未深,心還沒有很定,所以很容易被影響過去。所以就「莫要親近,不若遠之」,最好是避開。這樣「息諸異見」,這樣我們內心就不用在那裡起心動念,「到底他講的是怎麼樣?好像有道理呢。」好像,這種相似,好像是,同樣啊,說的也是很好的道理。我們在那個地方在猶豫。好的道理你既決定了,就守志奉道,就不要在那個地方徘徊。所以,「息諸異見」。
 
  「所謂過門而不入室,於我無憾焉」,我們就無憾焉。我們這樣過去,不用進去,就是知道有這樣,我們就趕緊避開,不用好奇說,「我去聽聽看,我去試試看。」「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所以,我們還是顧好我們的本心,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有很穩定,我們的道心,根機還沒有很深,所以,要好好自我保護。
 
經文簡釋:
「及造世俗文筆、選詠外書」;及勿親近製造俗典文筆之人,以至讚嘆歌詠外書者,易令道心散亂。
 
  所以,「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意思是說,人不要親近,就是「世俗文筆」,覺得說:「人,若我們沒有去親近,要不然我來看他的書,看它裡面到底在寫什麼,是不是這樣?」佛陀也警惕我們,我們不用去那個地方。有一些人很有學問,他們所寫的、所著作的「世俗文筆」,很會寫文章,或者是看這些書,裡面都是在讚歎他們的法,像這樣,你不需要接觸。所以,「及勿親近製造俗典文筆之人」。像這樣,我們也不用去親近,也不用去看,所以「以至讚嘆歌詠外書者」。就像這些都一直在說:「我寫的這些外道的書」,他不會說他自己是外道,「我寫的這些書,這些人、這些法,是多麼好多麼好……。」這些人就是這樣讚歎他所書寫的這些文字、這些詩句都是很好的道理。這我們就不要去接觸,因為我們的根機淺薄,你若再去接觸到,可能就會被染污;我們的心若不能夠專心守志奉道,可能就會受影響,時間浪費,心態受影響。所以,「易令道心散亂」。我們的道心就不專,心就會散亂。還有,這是寫書的人讚歎這些書多好多好,你不要去親近。
 
經文簡釋:「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及路伽耶陀:此云惡論。
逆路伽耶陀者:此云惡問。
 
  還有,「及路伽耶陀」,還有「逆路伽耶陀者」。「路伽耶陀」就是惡論。「路伽耶陀」,就是順這個人間的人間法而說,他是排斥了出世間法。所以,這是「路伽耶陀」,那就是順這個世間的情欲在說的法,他是排斥出世間法。而「逆路伽耶陀」呢?那就是相對「路伽耶陀」順世間情的理,他排斥他們,這個逆,就是相反。前面是順世間情,順這個情欲在說法,後面是逆這個順的方向,所以叫「逆路伽耶陀」,就是反對這種順世情的道理。這兩個是一個是順世間的情這樣所說的,另一個是反對,所以這就是左右兩邊,到底是哪一邊對。所以,「路伽耶陀」叫做「惡論」,所走的就是引眾生就是這樣一直纏在這個世間,順世間的情愛這樣去說話。這個「逆路伽耶陀」,那就是「惡問」,他就會去反駁他,不斷去反駁他,這叫做「逆路伽耶陀」,「逆」就是與順相反。
 
*不懷善,惡問:非請益之機。
 
  「不懷善惡問」。不懷善而惡問,這種心不懷善,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就如批判論,這都是同樣的道理,批判,就是你對,我也要將你辯到不對。這個批判,就是不懷善意的惡問,就是「非請益之機」。不是要來請益,不是要來請益、要來聞法。佛陀警惕我們,遇到這樣的人,說不定他會說他是要來問法,但是他不是真正的要問法,因為他是要順世間法,但是,佛陀的教育,除了應世間法而說出世事,佛陀處世、出世的道理,是要讓我們的心完全清淨,不要貪戀在人間。但是,「路伽耶陀」是順世間情法,那就是貪戀,說一句就是完全順世間情愛這樣在論說。但是,佛法就是要脫離世間,就是出世間法,除了處世法,還有出世法。處世,就是在世間,你應該要如何做人,人格成,你的佛格就成,這是出世,佛格成,就是出世了。你能夠不貪著世間,不貪戀世間。但是,「「逆路伽耶陀」對這一項,他就會來問難。所以「非請益之機」,不是他不懂要來請教,是要來辯駁,所以叫做「惡問」。
 
*惡論:非文會之友,酬答則困於求疵,討論則封困於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長遠之為計,離曲辯也。
 
  「惡論,非文會之友。」不是順道理要來互相討論正法,不是,是為反對而反對的論法。所以,「酬答則困於求疵」。就是要在雞蛋裡面挑骨頭,這就是為反對而反駁。所以,「討論則封困於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是不同樣的道,我們就不用和他在那個地方這樣在牽,這樣在纏,還是不要去親近才好。這是我們說不過別人,就不用光只是在那和他在論,有理說不通的人,他所執著的就是戀著在世間。你要出世間,他就是要給你阻礙,所以他有種種的問難。所以,不要和他應酬,不用和他應答了,我們若在那個地方受答,反過頭來他就是要來論「是小雞先有,還是母雞先有?或是雞蛋先有?」就在那裡在繞不清,還要再一直討論,這只是困在矛盾中。你度他不來,增添我們的煩惱,所以「不相為謀」,道不同不相為謀。「長遠之為計,離曲辯也」。為了未來法還要再更長久,所以我們最好就是離曲辯。我們就不用在那裡辯,我們是要說道理,不是要和人辯論。
 
*今雖戒,若欲禦外侮,不妨習曉,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著耳。
 
  所以,「今雖戒,若欲禦外侮」,就是「不妨習曉」。我們說要如何去阻擋外面,「不妨」,不如我們來學會要如何避;你要去和他對立,不如我們閃避。所以,「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著耳」。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在修的是什麼行,我們要守志,要奉道,我們不要去沾著到外面這樣的這個境界,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內心境,真的要顧好。不要想要去探路,探路,有時候就會滑倒,我們明知道我們的路很安全,為什麼還要去探別人的路呢?不用,各人走各人的路,你影響他不過來,號召他不進來,那大家就是互相走自己的路,安然自在。
 
*路伽耶陀,即順世外道:其說謂萬有悉由四大而成,四大不外質力,二者物質不滅即四大不滅,無輪迴之法,無出世之法,悉順世人之心欲而行之。
 
  所以,「路伽耶陀,即順世外道」。剛才說的,順這個世間的外道教,「其說謂萬有悉由四大而成」。是啊,我們也是說「四大」,但是「四大不外質力」。他覺得四大不離開物質。我們是說:「物質不離開四大。」他是說:「四大不離開物質。」所以,這就是「是先有?還是從源頭起?」佛陀為我們解釋,源頭就因,才有果。沒有錯,有果,他裡面就有因;他若先說「果」才要說「因」,有時候這個理,這個順逆之間。其實,道理本來就是循環,卻是各執一端,那就是道理順不過,就只是在那裡辯。
 
  所以,「二者物質不滅即四大不滅」。所以說是物質先?還是四大先?我們大家要去用心,這粒果先有,還是種子先有?這個果,裡面含著的種子,那個因,他撥開了這個因,不知道因的來源。其實,果裡面的因是最重要,有了這個因,四大會合起來,那才有這個果,這就是循環,但是,不能執一端。所以,沒有輪迴的法,若只是執一端,就沒有輪迴循環了。我們佛法在說因果,就是循環,有因,才有果。不是看到果,這個四大已經合起來,已經成果,就只執著在這個地方,這個果的裡面還有因,應該是這樣,才能有輪迴的法。所以,「無出世之法」,因為他沒有出世法,這種「路伽耶陀」沒有出世的法,所以「悉順世人之心欲而行之」,這就是「路伽耶陀」。
 
*反其說者,即為逆路伽耶陀,以其學說實務與之相反,故名為逆,亦稱左順世外道之見相左也。
 
  「反其說者,即為逆路伽耶陀」。「逆」就是相反。 「以其學說,實務與之相反」。這個學說和實務是相反的,所以有這樣順世間和逆世間。所以,「故名為逆,亦稱左順世外道」。「逆路伽耶陀」,就是反對順世的外道,他反對這個順世間,這都是同樣叫做「路伽耶陀」。這個宗教他們的理論,一派是理論這樣,一派是理論這樣,這樣來反對這樣,所以有宗教的爭端,就是從這裡來。所以,「言與順世外道之見相左也」。「左」就是反對,這就是「逆路伽耶陀」。
 
  是啊!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本無事,就是論啊、論啊,論到後來,很複雜,所以變成了宗教對立。有順和逆,順逆兩邊,到底是要從哪一邊呢?所以,我們就要閃避,不要去親近,不要去靠近人的是非,我們要自愛,我們真的要顧好我們的正法在人間。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3月 19, 2017 5:18 pm

[2017年03月19日 上午 5:22] 農曆二月廿二,(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八九)


1. 釋譯經文:【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筆、選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2. ★上人偈文(一):「文殊悲智護教末世持經者,於後濁惡世中如何而行履,持經得能無難於法輕安住,示正法智正行當安住四法。」


3. 「文殊悲智,護教末世持經者」:文殊師利菩薩「悲智護教,末世持經」。文殊菩薩來人間,助佛來教化眾生,用智慧教化,慈悲心來體會眾生,無微不至來護護眾生。未來世態複雜,濁惡世裡,眾生濁氣很重,發心要持經的人如何在這世間去奉持法,不容易,談何容易啊!


4. 「護教末世持經者」:要怎麼樣能夠保護這些既發心願意承擔佛陀的教法,永恆在末世中去為苦難的眾生去付出,像這樣的發心,若遭遇很多困境,要如何面對?如何來保護他們?所以,文殊菩薩就在大眾中,引出佛陀能講出了將來處世,要怎麼保護自己,怎麼修行?如何在人群中去付出,眾生接受,自己不會受傷害,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悲智。


5. 「於後濁惡世中,如何而行履」:文殊菩薩悲智,為未來的眾生,成為當機者來請問佛陀,期待佛陀能夠說出未來處世方法。要如何走?世間,未來這麼坎坷,濁氣重,眾生心剛強,將來道要如何在人間實行呢?如何步步踏穩走過去?


6. 「持經得能無難,於法輕安住」:持經的人能夠沒有受到困難,順利,在法中能夠輕安。好好將法傳下去,不要遇到很多坎坷惡劣的境界,讓法很安穩在未來的世間,人人可應用,在人間裡實行。


7. 「示正法智正行,當安住四法」:正法的智慧,如何在人間能夠正行?不只是學佛的人吸收法入心,還要方向正確,將它實行。佛陀所開示的「正法智」、「正行」,需要「當安住四法(四忍)」。四忍「身、口、意、誓願」,我們一定要實行,「一心、三軌、四法(四忍)」,這就是未來持經者需要要好好守持。


8. ★上人偈文(二):「繼三業云大悲,身口意既正,則正智真淨既得利己,須起悲利他,悲智相齊,乃於惡世演說方無諸難。」


9. 「繼三業云大悲,身口意既正」:三業就是身口意,身體要如何行動?身是載道器。來到人間,身體是從父精母血給我們,從幼幼的嬰兒用心養育,到了青少開始學「仁義禮智」,做人的道理,「三綱」、「五常」,這是古代,大家都要學的。


10. 「處世間法,受教教養,傳承好典範」,在世間能夠人與人之間很順利,有個身體來,就要受教、教養,接受教育,道理清楚,才實行在人間,身體力行。受教、施教,身體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的好典範。


11. 「凡夫染習氣煩惱,脫軌,忘掉三綱,五常」:但人漸漸(地)煩惱有,習氣差,所以身行就慢慢脫軌了。「三綱」、「五常」,現在的人念都念不出來,聽都不曾聽到了,現在的年輕人根本都不知道,什麼叫做「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什麼叫做「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用來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不知道,所以就不會做。


12. 「傳道授業」:現在社會人間,變成很追求欲念的人生,追求世態這些物質昌盛,名利很講究,地位很爭奪,貪欲起。身體行動就沒辦法依照規則,身造種種的業;身既造業。最善於表達的就是口,口能說善法,講論理,能夠教育人,傳道授業。要如何教他做人,教他能夠有一技之長,有謀生,以及做人的規則,這就是教育。


13. 「知識無善用,是所知障」:教育,現在是不是可以依教奉行?好像有一點點難,要教育也是要從口來施教。耳朵聽進去,入了心,到底有聽進去沒有?只是學常識,這種常識,小聰明,意識了解很多,從吸收來的常識,說不定就去造作,為名、為利等等,複雜的人間,從口受教,或者人與人的之間,彼此的感情要合,或者是要反?這都是這個口來論、說、唆使,或者是教育,都是要從口表達出來。


14. 「修口業,要造福導善,或造惡導業?看自已」:教育善法,唆使反抗的方法也是從口,人間社會這個口業真的是很重,兩極端。能夠用方法教育,也要口,開口動舌、出聲教育,也是口;口的四項惡業「惡口、妄語、綺語、兩舌」。看我們如何運用我們的口。造福,或是導善,或是造惡而導業,導向這個惡業,這要看我們的口。


15. 「意業:貪瞋癡,一切唯心造」:身口動作,無不都是從「意」開始,「意念」唆使身體行動,也誘惑口業,出言是利或者是害。利益眾生就是從口出,危害眾生,也是從口出,都是從心意。心意是從習氣、無明起心動念,將身口,意業時時將它導向往偏邪的方向,「身口意」就完全造惡業了。


16. 「心清淨,身口動作就正確」:若平時法吸收入心,我們的心一起,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善,無不都是關懷天下人,這個意念,自然出口就是勸善,就是導善。假如這個「心意」偏差,自然就是使惡、導惡,成造禍,惡業偏了。「身、口」,無不都是從意業開始導向,向右邊,或向左邊走?要看這念意,是向中央正確的道路這樣走呢?意正,自然口、身全都正,時時顧好心,「心淨」則「身口」動作就是正確。


17. 「身口意既正,則正智真淨」:身、口、意若正,自然我們的知識,觀念、思想,我們的智慧在外面分別。智就是「分別智」,外面人我是非,一切一切的分別能夠清楚,那就是靠這個智,能夠很乾淨,很純真,沒有雜染的煩惱無明,沒有錯誤非分之想,這樣這個智叫做「正智」。


18. 「正智真淨,既得利己,須起悲利他」:在人群中,沒有受到種種煩惱惹來污染自己的心智,智若正,不會惹來污染。若能夠自己很清淨,不受聲音、形色的污染,自然我們慧命就會增長。慧命要增長,就要起慈悲心,就是慧,「平等慧」,眾生平等的慧。眾生既平等,受苦受難我們不忍,起悲心,以法示教,將法施教給他人。


19. 「須起悲利他,悲智相齊」:不只是施教,眾生有難,也要去為他拔濟,叫做「利他」,「悲智相齊」。慈悲、智慧要平齊走,叫做「悲智雙運」。


20. 「乃於惡世演說方無諸難」:心要清淨,智慧要明朗,自利還要兼利他,在惡世中來演說,才能夠平平安安。不論世間還有多大的風浪,還有多少的無明,只要自己的心智正確,還是抱著慈悲,悲智,自然在未來世要來演說這部經,就能夠無諸難。就是「心」沒有受障礙。


21. 「文殊悲智,要減少對立,不如先教育,預防」:前面經文,因為未來惡法濁氣的世間,雖發心菩薩們已經有心理準備,文殊菩薩也認為能夠堪得忍耐,希望能夠全都不要有這些濁世、惡人惡見來對付正法,阻礙正法要施行。要忍耐,儘量減少這些惡行、惡法現前。這也是文殊菩薩的慈悲。要減少對立,不如教育,所以才請教佛陀。


22. 「一心、三軌、四忍的方法,堅定道心」:文殊菩薩的慈悲,向佛陀提問:「我們要如何心裡準備好?還要施行什麼方法在未來?雖然面對惡人,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大家相安無事,還能夠感化對方?」問佛陀,佛陀就答。所佛陀答出「一心、三軌、四忍」的方法,讓我們堅定道心,同時還教我們如何避免正法受損害,不用正面衝突。


23. ★經文複習:【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1)該「親近」的是「法」,「一心、三軌、四忍」,法一定要放在「心」,是我們要親近,是入在我們的心志裡面。


(2)「不借重權勢,所以不親近,若一念心偏差,」:儘量避免因為了仗權勢而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等等。這些發大心的菩薩,在未來世濁惡中,弘經教法時,可能有的惡勢力很強,如何面對處世?心若開始一點點的偏差,有的人覺得:「是不是國王、王子、大臣、官長,他們有權利,能夠庇護我們,就可以仗他們的力量的庇護,來宣導教法」。佛陀提醒我們:「不可!」


(3)「差之毫釐,失以千里,修行要腳踏實地」:因為親近這權利,仗權勢,久來怕我們的心會偏差,差之毫釐,失以千里,修行就是要老實修行,不用去借重權勢,我們要好好用心。法清明入心。


(4)「法,維護慧命,正氣正法」:法能夠維護我們的慧命,法能夠維護世間的正氣、正法。若能夠真實修行者,正氣會合,感化眾生,淨化眾生的心,淨化人心。若這樣,這個法才有希望,才能夠不傷慧命,能延續下去。若要靠重勢力,法會很快毀滅掉,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段,「不依靠,不重勢,不依附勢力」。我們不要這樣,是要靠自己真正的正氣、正法,要正思惟等等。


24. ★經文簡釋:【不親近諸外道梵志】:不秉持正教,故名外道。不可親近諸外道,梵志行者。


(1)「不親近諸外道梵志」:除了不親近有權、有勢力,不仗恃重權重勢,不靠勢弘法。還要循規蹈矩的修行,利益眾生。還要不親近「諸外道梵志」。


(2)「遠離諸邪惡趣,不親惡友」:這是佛陀要預防我們修行者的心志,心志若沒有很堅定,沒有很牢固,不小心在交往當中,我們一點點選擇偏差,或是意念偏向,若和外道去接觸,我們會很容易心被影響去,為顧好道心,對這個比較資淺的人,希望他們要先歷練,將自己的心志顧好,法認清楚,好好修行,不可靠近不秉持正教,這樣的叫做外道。


(3)「修行,心不散亂,專心步步在菩提大道直」:要堅持走好我們的道路,不可兩隻腳走兩條路,兩隻腳要回歸在一路,希望我們的心要專心,立志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就要好好用心,兩隻腳走好這條道路,步步向前踏實。你若看到別人的路,想著要一隻腳跨過去,若這樣就會很危險。那條路走不成,我們這條路也是不會進步,這樣心就會散亂掉。


(4)「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源於《四十二章經》」:佛陀希望,道業還沒有很穩固的人,修行還未很穩定,法還未很透徹,就不要這樣只是博聞愛道,只是想聽很多,只是想說「我要了解很多」,若是這樣道必難會。


(5)「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佛陀這樣教育我們,守志奉道,不要只想炫耀你聽很多,博聞,這也想要知道,那個要知道,「博聞愛道」,美其名,其實是「道難會」。


(6)「人生短暫,把握時間」:人生時間有限,短短幾十年,時間加一秒都不可能,一天都不可能讓你多一秒,唯有我們要好好把握,多利用時間,年輕時,我們還沒辦法選擇我們要走的道路;中年,很成熟了,選擇我們身心的皈依處。但又即將老來時,體力將衰邁,想要怎麼修行,也很不容易了。


(7)「立志堅定,心不偏差」:好好把握住我們年輕,選擇對的路,要精進;中年,知道成熟的道路,要立定,立定方向;「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條路走下去就是很開闊的道路,很穩定的道路,所以,心不要偏差。


(8)「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將要說的很多的不親近,就是要顧好我們的心,心要專,不偏差。我們選擇對的路,專心走就對了,不用去管別人的路是怎麼走?不用好奇,不用博聞愛道,我們這條路顧得好,守志奉道,顧得好就好了。


(9)「不可親近諸外道,梵志行者」:「梵志」是在外道教有一種的教,是叫做出家修行的人,沒有家庭,在外面修行,他們認為這就是梵志。自命是從「梵天口生」,自命清淨,但是所修的有很多很奇怪的行,但這也是他們修行的方法。


25. 【尼揵子等】:諸外道種類,總有六師,各有弟子。師資合論九十六種,故云等。如此計著者,即邪見也。莫要親近,不若遠之,息諸異見。所謂過門而不入室,於我無憾焉。


(1)印度有九十六種的宗教,總歸有「六師」,六師他們「各有弟子」。宗教本來就是很簡單,後來就越分越多,變成九十多種,大家都要出去領導,大家都要出去分宗派。就是,包括有六師及群弟子,所在論的九十六種,種種的道法,各不相同。


(2)「如此計著者,即邪見也,莫要親近,不若遠之」:若像這樣一直論,會偏邪,不只是不投入親近,還要避遠一點,這樣比較保護我們不被人誘引去。保護我們初發心,雖然菩薩發大心,卻根機還未深,心還沒有很定,很容易被影響過。所以最好是避開。


(3)「息諸異見」:息,內心不用起心動念,「到底他講的是怎麼樣?好像有道理呢。」好像,這種相似,好像說的也是很好的道理,開始猶豫,好的道理,你既決定了,我們就應守志奉道,就不要徘徊。


(4)「所謂過門而不入室,於我無憾」,我們無憾焉。不用進去,趕緊避開,就不用好奇,若是好奇的「我來聽聽看,我去試試看。」「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我們還是顧好我們的本心,因為我們還沒有很穩定道心,根機還沒有很深,要好好自我保護住。


26. 【及造世俗文筆、選詠外書】:及勿親近製造俗典文筆之人,以至讚嘆歌詠外書者,易令道心散亂。


(1)「及勿親近製造俗典文筆之人」:最好也不要親近也不用去看「世俗文筆」,「人若沒有親近,要不然我來看他的書,看它裡面到底在寫什麼。」佛陀也警惕我們,不用這樣,看,有一些人很有學問,很會寫文章、所著作的「世俗文筆」,看這些書,裡面都是在讚歎他們的法,像這樣,是不需要接觸。


(2)「以至讚嘆歌詠外書者」:寫這些外道的書,不會說他這是外道內容,會說「這些人、這些法,是多好多好。」這些人就是讚歎他自已所書寫的這些文字、詩句,都說這是很好的道理。這些就不要去接觸,因為我們的根機淺薄,你若再去接觸到,那可能會…會有這樣被惹污;我們的心要能夠專心守志奉道,可能就會受影響,時間浪費,心態受影響。


(3)「易令道心散亂」:我們的道心不專,心就會散亂。還有這是寫書的人,讚歎這些書多好多好,我們不要去親近。


27. 【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及路伽耶陀:此云惡論。逆路伽耶陀者:此云惡問。不懷善惡問:非請益之機。


(1)「路伽耶陀」也就是惡類的人,就是順這個人間的人間法在說。他是排斥「出世間法」。順世間的情欲在說的法。


(2)「逆路伽耶陀」,對「路伽耶陀」順世間情的理,他排斥,逆,就是相反。前面是順世間情情欲在說法,後面是逆這個順的方向,所以叫「逆伽耶陀」,就是反對,反對這種順世情的道理。惡問,就是不斷去反駁他,這叫做「逆」,逆就是與順相反。


(3)「不懷善惡問,非請益之機」:心不懷善而惡問,就是「為反對而反對」,批判論,即時你對,我也要將你辯到「不對」。這個批判,就是不懷善意的惡問,就是「非請益之機」。


(4)「非請益之機」:不是來請益,不是來聞法。佛陀警惕我們,遇到這樣的人,說不定他要來問法,但是他不是真的要問法,因為他是要順世間法。


(5)「佛陀教育,出世道理,應世間法」:除應世間法而說出世事,佛陀處世、出世的道理,是要讓我們怎麼樣能「心」完全清淨,不貪戀在人間。但是,「路伽耶陀」是順世間情法,就是貪戀,說一句就是完全順世間情愛。


(6)「佛法,人格成,佛格就成」:佛法,脫離世間,出世間法,除了處世法,還有出世法。處世是在世間,知道應該如何做人,「人格成,佛格就成」,這是處世;佛格成,就是出世,能夠不貪著世間,不貪戀世間。路伽耶陀對這一項,他就會來「問難」。所以「非請問之譏」,不是他不懂要來請教,是要來辯駁,所以叫做「惡論」。


28. 『惡論』:非文會之友,酬答則困於求疵,討論則封困於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長遠之為計,離曲辯也。今雖戒,若欲禦外侮,不妨習曉,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著耳。


(1)「惡論,非文會之友」:不順道理,不是互相討論正法,是為反對而反對的論法。「酬答則困於求疵」。來將我們「雞蛋裡面挑骨頭」,「為反對而反駁」。


(2)「討論則封困於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是不同樣的道,我們就不用和他在那個地方這樣在牽、在纏,還是不要親近好了。


(3)「道不同,不相為謀」:有理說不通的人,我們說不過別人,就不用光是在和他論,他所執著的就是世間,戀著在世間。你要出世間,他就是要給你阻礙,所以他有種種的問難。不要和他應酬,不用和他應答了,我們若在那個地方受答,反過頭來,他就是要來「是小雞先有,還是母雞先有?或是先有雞蛋?」在那裡在繞不清,又再討論只是困在那個矛盾中。你度他不來,增添我們的煩惱。


(4)「長遠之為計,離曲辯也」。為了未來法還要再更長久,所以我們最好就是離口辯。我們就不用在那裡辯,我們是要說道理,不是要和人辯論。


(5)「今雖戒,若欲禦外侮,不妨習曉」。我們要如何去阻擋外面,不如我們來學會如何避;你要去和他對立,不如我們閃避。


(6)「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著耳」:不要忘記我們自己在修的是什麼行,要守志弘道,不去沾到外面這樣的境界,要知道我們自己的內心境,真的要顧好。不要好奇探路,有時候就會滑倒,我們明明知道我們的路很安全,為什麼就要去探別人的路呢?不用,各人走各人的路,你影響他不過來,號召他不進來,那大家就是互相走,安然自在。


29. 『路伽耶陀,即順世外道:其說謂萬有悉由四大而成,四大不外質力,二者物質不滅即四大不滅,無輪迴之法,無出世之法,悉順世人之心欲而行之。反其說者,即為逆路伽耶陀,以其學說實務與之相反,故名為逆,亦稱左順世外道之見相左也。』


(1)「只是在辯,各執一點,就順不過」:順世間的外道教,「其說謂萬有悉由四大而成」。是啊,我們也說「四大」,但是「四大不外(質力)」。 他覺得四大不離開物質。我們是說:「物質不離開四大。」他說:「四大不離開物質。」這是「是先有的,還是源頭起?」佛陀為我們解釋,源頭就因,才有果。有果,裡面就有因,他若先說「果」才要說「因」,有時候這個「理」,順逆之間。其實,道理本來就是循環,卻是各執一點,那就是順不過,就只是在那裡辯。


(2)「二者物質不滅即四大不滅」。物質先,還是四大先?大家用心,這粒果先有,還是那個種子有?果裡面含著的種子,他撥開這個因,不知道因的來源。果裡面的因是最重要,有了這個因,四大會合起來,那才有這個果,這就是循環,但是,不能執一端。


(3)「無輪迴之法」:若只是執一端,就沒有輪迴循環了。佛法在說因果,循環,有因才有果。不是看到果,這個四大已經合起來,已經成果,只是執著在這個地方,這個果的裡面還有因,才有輪迴的法。


(4)「無出世之法」:因為他沒有出世的法,「路伽耶陀」沒有出世的法,所以「悉順世人之心欲而行之」。「反其說者,即為逆路伽耶陀」。逆,就是相反。 


(5)「以其學說,實務與之相反」。學說和實務是相反的,有這樣順世間和逆世間。所以,「故名為逆,亦稱左順世外道」。


(6)「言與順世外道之見相左也」:「逆路伽耶陀」,反對順世的外道,反對這個順世間,同樣叫做「伽耶陀」。他們這個宗教的理論,一派是理論這樣,另一派是理論這樣,這樣反對,這就是所以有宗教的爭端,就是從這裡來。左就是反對,這就是逆路伽耶陀。


(7)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本無事,就是論啊、論啊,論到後來很複雜,變成宗教對立。有順和逆,順逆兩邊,到底是要從哪一邊呢?所以,我們就要閃避,不要去親近,不要去靠近人的是非,我們要自愛,我們真的要顧好我們的正法在人間。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
3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法華經》每一品都是這麼滿懷感恩,感恩佛陀、諸佛菩薩的這般用心傳承佛法,愛護眾生。要謹記佛陀在《安樂行品》裡教導我們許多預防的「防非止惡」的方法。聽了應「親近」的,一直感受就是如諸佛菩薩的單純「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不忍眾生受苦難,一切的親近接觸是為拔苦眾生。


這幾日談「不親近」這些「外道梵志、尼揵子、造世俗文筆、選詠外書,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等等的,都應避免。自已感受,都是起於「心」的複雜,不清淨,的煩惱滿身。自已就想起,很感恩,自已首次聽聞到上人開示的「所知障」,了解到「常識、知識、聰明」等等,若沒有蘊含「慈悲」,不等於「智慧」。感恩上人教導,智慧是懂得「分別是非的智力」,涵養「慈悲等觀的平等慧」。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3/19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