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四 3月 30, 2017 3:12 pm

2017033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切諸法性空,何有言說可及;
但從因緣復合,因是顛倒而生;
一切言語道斷,蓋心體本寂靜;
空性不可分辯,是實相之通達。
 
  還是要用心來體會法,空、有,它的實相是什麼?我們要很用心,因為這是法;法就是道理,道理無體、無相、無形狀,只可以心來會理,所以,要時時多用心。「一切諸法性空」。法性空,所以,既然無體,它的性也是空。這個人脾氣很好,人的脾氣也是一個氣;這個人性情很好,性情,什麼是性情?什麼是脾氣?只是一個代名詞。這個代名詞,那就是人所表現出來的相。人表現發脾氣,他就是性情比較壞,到底脾氣長得如何?性情又是長得如何?拿不出來。不過它是我們內心的感受所發出。感受,感受又是如何?發脾氣起來,從他的感受來,從他的性情發起來,這三項事連結起來,怎麼說怎麼說,都是沒有一個形體。
 
  形體,就是在人,人難道常常在發脾氣?應該他也有歡喜的表情出來,快樂、歡喜的表情。所以,表情在人的身上,三不五時也會改變,這種法無不都是在人的感受中。我看到,順我的意,我歡喜;我看到,逆我的意,所以,我生氣,這是一個感受。感受又是什麼?同樣看不到。總而言之,一切法性皆空,所表達出來的這個性都是空。既然我們認清楚是一個感受,是空,我們若能夠清楚,就不會日常生活中斤斤計較,就是計較才會有這些表情,若沒有計較,哪有什麼表情。既然有這些名詞,有這樣的表情,是要怎麼樣來解釋這個東西長得什麼樣?無體、無相,沒有東西,要如何說?「何有言說可及」,「言說」要如何分析?
 
  其實「言說」也只不過也是一個名詞。「言說」,就像我們現在不論哪一個國家有人來,就需要翻譯,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不同,就要經過翻譯。而來翻譯的人,豈是同一個人能夠翻譯這麼多國家語言。日本人要說日語,美國人就要說英語,不同的國家,那就要不同的語言,要怎麼辦?「何有言說可及」。不同的語言,光是要翻譯就來不及。但是翻譯的人,不一定翻譯得到他所說的語言,所能夠表達的意思,也說不一定,有時經過翻譯,言語就走樣了;只是了解他的意思,表示歡喜、感動,就只能這樣。真真正正的對話當中,沒辦法百分之百翻譯。有的翻譯的人會增加動人的言詞,有的翻譯就簡單這樣翻譯過了,就是很簡單,這就是「言語道斷」的意思。不論我們的表情、我們的代名詞,道理雖然說出來,但是沒有東西可以用體相解釋,就是靠我們用心去體會。
 
  這種不同的語言,在翻譯中,有的翻譯得很詳細、很正確;有的翻譯得過度了,偏了;有的很簡單,就是詞不達意,這些情況都是有的。所以,語言要來合這個法,要合這個真理,真的是不及,只好我們要很用心。常常說,眼睛聽、耳朵看,要很用心,知道他在說話那個表態。他在說,人家在翻譯,我們用心去了解,就能知道他翻譯有比較過度,我們就聽簡單一點;若是聽了,覺得翻譯得很簡單,看他在說,好像不只是這樣而已。有時候,若這樣在對談時,有外來的賓客,所聽到翻譯意思,有時心裡比翻譯的人更清楚。這總是要用心,這就是眼睛聽、耳朵看,看表情也知道,總是聽話也能從他的表情中了解他的意,所以要很用心。
 
  「但從因緣復合」。因為這就是因緣,來了,要表達什麼事情呢?我們已經知道,他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緣,所以他來了。從知道「因緣復合」,我們就知道他來,所要說的話,其中一半以上的意義內容,我們就已經猜到、了解了,所以我們要很體會人間事,要了解。他來我們這裡,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的行動,來到這裡,我們就已經知道,這種「因緣復合」我們知道。
 
  「因是顛倒而生」。一般人間,怎麼會有這樣的因緣呢?有的人就是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有這個因緣去到那個地方。像昨天有位從日本來,據說是一位轟動日本的歌星(「演歌天王」森進一),好像很多粉絲的樣子,來到我們這裡。說他是一位轟動日本的歌星。昨天我也很忙,一直到午餐時見面了。雖然,午餐就是在吃飯,沒和他說話;餐後,站起來,禮貌性和他互動一下。這樣聊過之後,知道他來的目的就是一項,要感恩幾年前(2011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慈濟人從臺灣到日本去關懷他們的災民,去發放。他說來臺灣就是要來表示感恩。
 
  但是同樣幾句話,我了解了。這就是因、緣,這個因緣是因為日本有災難,所以我們去;而他是因為我們去之後,我們付出,所以他感恩。事隔這麼多年了,他來臺灣,就來花蓮,向慈濟表示他的感恩,又再想為什麼有這樣這麼大的災難在發生日本呢?不是地震過後就好了,遺留下來的災難,還有核能(輻射外洩),還是不斷有問題產生。海域裡的魚禁捕,那個地方的工廠製造出來的東西不能吃;那附近,核能輻射外洩附近的人,不能住,有一段時間,人,不能進去,這就是因為這次災難的發生。這些災難是怎麼發生?除了地震,還發生這些事情,現在問題還在。
 
  這是因為人類顛倒而生,雖然地震是大自然災難,但是大自然災難,如地震,愈來愈強烈,那是因為地能,地底下的熱能一直不平衡,這和大地的表層,當然也有關,分析起來應該有很多原因。何況在大地上,這種危機藏在地表上,核能,是因人人要用電,所以要發電。古早古早不必用到核能,現在科學發達了,不斷複製複製,複製到這種一旦發生事情,它就是一個很危險的東西。所以想,這是不是「因是顛倒而生」?所以一切都是因緣復合,這個因就是顛倒而生。人的享受,需要很多很多的電源,就會去用核能發電。
 
  所以,他來只是一個心態:要來感恩。這個心態,我們回溯過去,他為什麼要來感恩呢?回溯過去,就有這麼多的事情。所以說,舉這樣的例子,我們就能了解,在這大虛空之下,就是在這個空間,地球周圍的空間;空間是廣闊無邊,了不可得,但是所造作出來的,都是在人心的那個感受。這樣,我需求、我要、我要追求……等等,所以,才會有這些從微細追究到最大的,並對天下有很大的影響,無不都是因緣復合。所以,「一切言語道斷」,要說多少呢?說的,怎麼說都說不完,來不及說!事情很多,來不及說。說到的還是還不很清楚,所以,說不清楚,言語道斷。
 
  這是「蓋心體本寂靜」。其實我們的心,一切的體相,「體」、「相」和它的「寂」,都沒辦法用什麼東西,有形的可以看到,這要真正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那就是寂靜。核能,其實,回歸到它的本體,核能是什麼?也是一種「氣」(意指能量),這種「氣」是怎麼來的?因為,它也沒有什麼體,但是會合起來,這個「氣體」(能量)就會變得很大。這就是很多很多事情都是去復合,所產生起來的。拆開、分開,回歸它的源頭,那就是「體本寂靜」,本來無一物,何處有這些塵埃呢?本來沒有,我們應該要很去體會。所以,「空性不可分辯」。既然是空,樣樣都是空,你還要分辯什麼?沒有東西好分別了,沒有東西好分辯了,不用再辯了。我們回歸回來就是本清淨。
 
  對、錯,又是什麼呢?不用爭到你錯、我對,但是,我們要分清楚。不要計較了,就是不用再辯了,道理回歸清楚,就好了,就不用再辯了。或者是過去既然是這樣,既往不咎,未來你要很清楚,不要再犯了,因為過去了,再求,再怎麼追究也不可復回。所以說,不要計較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知道,要很了解,很透徹,不要犯錯,那就是既往不咎。既犯錯了,我們也既往不咎,這樣的人生就能很開闊,要不然,真正是一切皆空,空性,性既空,無法分辨,要怎麼辯也沒有辦法。
 
  所以,「實相之通達」。我們心體本寂,空性不可分辨,所以回歸實相,這麼的寂靜清澄,就是歸於虛空,歸於空,回歸它的真體,理各歸回本位,這樣不就通了嗎?我們的感受,將複雜收回來,本來我們的本體就是寂靜,還有什麼好常常放在我們的心呢?我們只是一個感受而已,一切法,性空,哪有什麼言說好講呢?剛才說過了,言語道斷,我們若能夠通徹了解,要吸收進來的道理,是要解開我們心的迷惑,是要能去除煩惱無明,真實的道理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和、事和,自然理就和了,這樣我們能夠清楚了解。
 
*執空或執著有,由有見生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轉有動,虛空如是,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何有言說可及。
 
  所以,不可執「空」或者是執著「有」。雖然一切皆空,空到,就是我做好善也沒有什麼啊,我做惡也沒有什麼啊,一切皆空,「怎麼樣,我犯錯過,都過了啊,你還追究什麼?」我們能這樣嗎?不行。我犯過錯,是我不對。不是說:「我犯過錯,你就將它看空就好了。」別人可以看空,你自己呢?還是執在我造惡無報,一切都是我擁有的,這種執空著有,是因緣果報很重。所以常常說,佛法,我們若能通達,能對他說:「不要執著,真的是不要執著,但是我們要了解因緣果報一定是有的。」這不就是常常說的嗎?要不然為什麼佛陀會生生世世,諸菩薩會六度萬行?目標就是趨果成佛,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在行菩薩道。
 
  佛陀常常對眾生說法,一定要有善惡因緣觀。我們對人說法,也是一樣啊,傳法,要有善惡因緣觀,我們若是執空,過頭了,一切空,做惡,也都一切空,你做了之後,也認為一切空,這不對!天下的一切,感覺是我想的、我要的,都是我擁有,名、利、地位,都是我的,這種人,對自己的犯錯,視一切空;對別人所有的,要佔為己有,這就已經是撥無因果了。
 
我們要常常說「空」,是真空,是沒有執著;沒有執著,那就是「有」的事情,我們要看得開,煩惱的事故,我們有辦法承擔,也能夠將它化解,這就是「真空」,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道心;「妙有」,我們要積極精進。所以,這個「真空妙有」,煩惱不必放在心裡,放下吧!為人群付出,要及時精進。有啊,妙有,六度萬行,是我們要精進的,這就是很多的道理,我們要很清楚。「由有見生顛倒」。我們若執於「有」,也是因為我愛,所以我會想盡辦法。科學的發明不就是因為「有」?發現到什麼東西,我要將這項,將那項等等,將它復合起來。為了我的名,為了我的能力,為了我要發展很多的利益,所以有很多顛倒就是在此處發生。
 
  萬物之中,本來都有法性存在。一棵樹,若沒有它的性,它不會活,就是有性,所以它需要有日光、水分、土分、空氣,這就是它生命的存在,就是有性。若枯萎掉了,那就是無性;無性,它放在那個地方就會乾枯後歸土,就沒有了。所以說,「則法有生有起」。因為人有這個「有」的見解去生顛倒,其實法是有生有起,它有生命,什麼樣的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存在,所以它有它的生命。所以,「有法有生有起」。「故心有轉有動」。我們前面說過,因為我們是在這個世間,叫做「覺有情」,我們應該有生命,「覺有情」是覺悟之後的「有情」。有的「有情」是迷的「有情」,就是凡夫。迷的「有情」,叫做「凡夫」;覺悟體會了解的「有情」,叫做「菩薩」。菩薩和凡夫都在這個人間裡,所以,凡是在人間,就「心有轉有動,虛空如是」。在這個空間裡,就容納著這些事情,這一切萬物都是在一個大虛空中。「實相如是」,虛空就是這樣,很開闊,無量邊際,很開闊,就是萬物所生存的地方。
 
  這「有生有起」,「有轉有動」,這都是東西在轉,東西,所有有色相的東西,它在變動,和這個「空」無礙。這個空就是一個大空間。所以,「實相如是」,就是這樣,它的相就是這樣,「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一切法,其實你回歸在它所有的,回歸大自然,大自然其實就是寂滅,它如如不動,這就是它的性。何有言說可及呢?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還要再解釋,很長,唯有心會,要慎思。「三理四相」,昨天一直跟大家叮嚀過,要記得。所以我們要知道,講到完,真的是沒有時間可講,也是講不盡的法,「言語道斷」。所以,我們來看前面的文,
 
經文:「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這個大空間就是這樣無相。昨天說的法,聽過了,要記得。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此為有觀。一切法空既為真空,一切法有即為妄有。
 
  用心來了解!這就是「有」,看「有」,來觀;觀,那就要細心,我們要用很微細的心來觀察,觀察這個有相的東西。前面講虛空,都是「無相」,但是我們要很微細來分析這個「有相」。觀,就是細思、慎思,很微細去觀察它,要用很謹慎、很用心去思考它,這叫做「觀」,要很微細去了解這個東西。「一切法空既為真空」。一切法空,一切全都空,所有的東西分析,把它散開,因緣,都將它散開,什麼都是空,它是因緣復合起來,復合起來,一個接過一個,已經將它複製起來,所以才有東西。我們若能好好去觀察它,「哦!原來這個東西,這個歸水分,這個歸熱火,這是歸風,這是歸空。」全都能夠用心去分析。「四大」,沒有一項東西不是「四大」和合,所以回歸是「四大」,把它分析開來,還不都是「空」嗎?
 
  風,「風大」也是空!水,水性回歸也是空,其實一切空。既然我們都了解了,「一切法空既為真空」,每項都將它分析,「空」,也將它分析,這就是「真空」。「一切法有即為妄有」。我們若要去了解它的「空」,就要了解它的「真空」;我們要看所有的「有」,就要去體會它的「真有」。假使我們若執著在「有」,那就是「妄有」,所看到的形像是虛妄的,是「四大」和合才有的形象,分析到來它是空,所以它是「妄有」,是一個假相。我們有假相,就有假的名,這我們應該要清楚。
 
*虛空、國土、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莫不由迷妄想成,由無明生起,故曰以因緣有,從顛倒生。
 
  「虛空、國土、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莫不由迷妄想成」,這一切法的境界,莫不由迷、妄、想所成。我們迷了,起了雜念、妄想出來了,所以「由無明生起」。就是因為無明生起了,我們的無明,我們的執著,執空、執有,這種執著就這樣生起來。所以「故曰以因緣有」,因為這樣,叫做「因緣」,因緣和合,所以「從顛倒生」,都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感受,這些東西變成了人間所顛倒,在要取、要用、要和合等等,無不都是,這我們要很用心體會。
*能常作有、空兩觀,即能破人、法二我執離煩惱、所知之二障,是即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能常作有、空兩觀」。他有這能力,會去造作,這種「能常作有、空兩觀」,去造這個「空」和「有」,我們若用心去觀察,要好好去體會,若迷的人,那就是在這個地方在迷。所以,「即能破人、法二我執」,我們若是了解、體會,自然這個「有」和「空」,好好用心去慎思,去觀察,我們就能夠破除了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形象,外面種種復合因緣的相,我們就能夠將它破除了。這個法,人我執和法執,我們就能夠破除,就不會去執著在「空」或者是「有」。我們了解的「空」,是了解「真空」,「體相真空」,所以我們要去除執著。而我們不用執「有」,自然這個法,「真空妙有」我們清楚,自然「離煩惱、所知之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我們都能夠將它去除。我們要很用心,光是知道,知道卻讓自己有障礙,也沒有用。我們要知道得透徹,所以對「真空」,要很透徹,要了解,了解「妙有」。所以,「是即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經文簡釋:
「但以因緣有」;體雖空寂,不礙緣生。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以無名為緣,則起善惡分別法。
 
  「但以因緣有」,所以「體雖空寂,也是不礙緣生」。「體」,我們了解,因緣都是這個「體」來會合。這些性的東西去會合,其實,分開來是空寂。我們在製造東西,這項,還要有這項來和它會合,才能夠完成,所以沒有辦法只有單一項,就是要有其他的東西來跟它會合,才能夠成形、成樣出來。所以,我們要很了解這個有體相,回歸來是空寂,這個空寂,自然就不礙緣生。我們若能夠透徹這個體相是空寂,自然不會礙這個緣來生存。就像大地,有這個大空間,有這個大地,所以,一粒種子它就能夠成長,不論它要生長多大,一個大空間就可以容納它,而且一粒小小的種子,它不斷地,根一直伸下去,樹,一直長大起來,大地也沒有障礙它。總而言之,這個緣在生,和這個寂空是互不相礙。
 
  「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一個大地在這個大虛空中,互相沒有障礙。你大你的,我大我的;你成你的形相,我成我的形相。彼此之間,就是這樣容納,無所障礙,其實是同樣的道理。「以無名為緣」。既是無名叫做緣,這當中就是無明啊!我就是要這項,我也要那項,我要將這些東西都收入在我的空間裡,那這就很麻煩了。所有的東西,大地自然,你想要擁有,你就已經沒有,但你還是一直要去擁有這個緣,這個東西無名相,其實,回歸它的本體,豈是它的本名呢?也不是它的本名。這些東西都是名稱,取出來的,沒有辦法去定它的名字。「則起善惡分別法」。這個東西是我需要,那個東西是我愛的,自然,它本來沒有名字,一生了相,我們就給它一個假名字;有這個假名字,我們就執著它,這都是當中的緣,所以這樣生起了善惡分別法。善惡紛爭就在這個地方產生出來。
 
*貪瞋癡者,是三惡道起。滅貪瞋癡,則三善道起。
 
  所以,「貪瞋癡者」,這就「是三惡道起」。這三惡道,就是由這些名相為緣,人沒有透徹道理,這樣來將它分別,來紛爭,所以在這當中,貪、瞋、癡構造起來,那三惡道就產生了。要「滅貪瞋癡,則三善道起」。同樣起,貪、瞋、癡造起來,那就是「三惡道」;若滅掉了貪、瞋、癡,我們去付出,這叫做「三善道起」。同樣一個心態,就是心存貪、瞋、癡,那就是在三惡道中;而心存善,我們就是在善中。所以說起來,我們的心不要存貪、瞋、癡,去掉貪、瞋、癡,我們自然就能夠在三善道裡。
 
經文簡釋:
「從顛倒生故說」;眾生無始種種顛倒,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所以,「從顛倒生故說」。我們要很了解,顛顛倒倒,我們要很清楚,不要讓它顛倒了,不要執著是「空」、是「有」,不要執著名相等等,實在是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眾生無始種種顛倒,皆由不知二種根本」,就是不知道兩種根本,所以「錯亂修習」。我們人就是這樣,不知道我們應該要如何修,我們就是不了解有兩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我們無始以來都是這樣,在生死中在造業,不斷複製、復合等等,因緣累積,這無始以來,是用什麼心?「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以為我們是在修行,以為廣結善緣,就來去攀緣,就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這樣起攀緣心,以為這就是我們自性,這就是我們生死的根源。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我們若能夠清楚,我們無始以來,我們有清淨的本性,真如不生不滅,菩提涅槃,這就是真如本性。「元清淨體」,原來開始它就是清淨的體。所以「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就是這個緣是清淨緣,付出無所求,人群中說法,聞法、說法、傳法,心無染著,入人群不受煩惱染著。若是這樣,這種用清淨心,雖然在諸緣中,就是這樣一直延續遺留下去,這就是我們的清淨法性。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生生世世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就是要引導眾生,因緣成熟也都需要緣,因緣成熟,自然成佛。菩薩因、緣,因緣;因圓,那就是趨果,也是同樣要因、要緣,因緣果滿,能夠向佛的境界走,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菩薩心,也是我們的本性,也是佛心,在人群中不受污染。
 
經文簡釋:
「常樂觀如是法相」;常願諦觀如是空寂清淨本然如實之相。
 
  所以,「常樂觀如是法相」。這個「樂」(臺語lo音),就是「樂」(臺語ngau音)。「樂」(臺語ngau音),意思就是很歡喜,讀作「樂」(臺語lo音),是快樂在表面,讓人看得到,「哇!手舞足蹈,唉呀,我很歡喜等等,歡喜得會跳起來。」。這叫做快樂。若(是)「樂」(臺語ngau音),就是在內心的深處,就是很「好樂」(臺語ngau音),我很…很歡喜,很好樂,從內心的甘願的歡喜。就是細思觀察這個法,我們要從內心,長時間的好樂,不是快樂,一時的「樂」(臺語lo音),是「樂」(臺語ngau音),好樂在這個法,法喜,這樣一直要去體會法,去觀察這個法、法相。所以,「常願諦觀如是空寂清淨本然如實之相」。這個空寂是很清淨,本來就是這樣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這叫做「常樂我淨」,這就是實相。空寂清淨本然,本來就是這樣,這個實相就是這樣。能夠精進投入人群,不受污染,這就是我們的實相,我們的真理,就是這樣。
 
經文簡釋: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此是即非遠,非近處而論親近。
 
  所以,「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此是」,就是這個性,這如實性即是非遠,就是很近,離我們很近,在我們身邊。我們時時好樂在這個法中,沉浸在法中,在生活中、在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真理實相,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在行動。「非近處而論親近」。不是我一天到晚只是在那裡讀經、讀經,這樣才是叫做「親近」。其實,「親近」是我們腳踏實地在日常生活,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法生活在我們的身體力行中,這樣就是了。
 
*修安樂行者,常樂如是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者,是名菩薩第二親近處。虛空如是,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何言說之可及哉!
 
  「修安樂行者,常樂如是而觀一切諸法」。我們的心若想要常常安樂,我們要傳法,心要常常安樂,要將這個法用在生活中。要了解法用在我們的身心,我們的日常生活多麼的安然,輕安自在。所以,「常樂如是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者,是名菩薩第二親近處」。所以,「虛空如是,實相如是」。虛空是這樣,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這樣。我們心包太虛,心若看得開,其實就是與虛空平齊的寬闊。所以,「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一切的法性本來就是寂滅。「何言說之可及哉」。這就是心,我們法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要去體會,唯有心會,不是言說能解。
 
*蓋心體本寂,相待互融,由見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動有轉,若舟行而岸移。
 
  所以,「蓋心體本寂,相待互融」。互相對待的這個相和那個相,若能夠互相對待,空相、有相,其實都能夠互融!真空就是妙有。所以,「由見顛倒因」,因為我們有見的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動有轉,若舟行而岸移」。所以,就像船要離開那個岸,是船在移呢?還是岸在移呢?當然是船離開了。我們若坐車,是車子在動呢?還是境在動呢?怎麼能夠離開境?是啊!我們若清楚了,就很容易,就沒有什麼,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能如實相而觀,如心不動不轉,於法不生不起,若風止而波澄也,心法一也。
 
  「能如實相而觀」。我們能夠知道「如實相」是這樣,「於心不動不轉」,「如實相」就是如虛空,如我們的清淨本性寂然,哪有什麼好動、好轉呢?「於法不生不起,若風止而波澄也」。水,若沒有風,自然它很靜,就沒有泡泡,沒有波,就是風在動它,在轉。所以,我們要用心,只要我們的心靜,一切靜。「心法一也」,這心和法是共同。所以我們平時,要時時用心在法中,法在我們生活、生命中。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四 3月 30, 2017 3:52 pm

[2017年03月30日 上午 5:22] 農曆三月初三,(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三九九)


1. 釋譯經文:【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2. 上人偈文:「一切諸法性空,何有言說可及,但從因緣複合,因是顛倒而生,一切言語道斷,蓋心體本寂靜,空性不可分辨,是實相之通達。」


3. 「一切諸法性空」:用心體會「法」,空、有,它的實相是什麼?要很用心,因為這是法;法就是道理,道理「無體、無相、無行蹤」,只可心來會理,時時多用心。


4. 「一切諸法性空」:法性空,既然無體,內性也是空。這個人脾氣很好,人的脾氣還是一個氣;這個人性情很好,性情,什麼是性情?什麼是脾氣?只是一個代名詞。這個代名詞,那就是人所表現出來的相。


5. 「脾氣,感受,無形無體」:人表現發脾氣,就是性情比較壞,到底脾氣長得如何?性情又是長得如何?拿不出來!不過,不過它是我們的內心感受所發出。感受,又是如何?發脾氣起來,從他的感受來,從他的性情發起來,這三個事相連結起來,怎麼說,怎麼說都是沒一個形體。


6. 「一切法性皆空」:形體就是在人,人難道常常在發脾氣?應該他也有歡喜的表情出來,快樂、歡喜的表情。所以,表情在人的身上,也三不五時,「法」無不都是在人的感受中。我歡喜,我看到順我的意,我歡喜;我看到,逆我的意,所以,我生氣。這是一個感受,感受又是什麼?同樣看不到。一切法性皆空,所表達出來這個性都是空。


7. 「何有言說可及」:我們認清楚是一個感受,是空,若能夠清楚,就不會日常生活中斤斤計較,計較出來,才會有這些表情,若沒有計較,哪有什麼表情。既然有這些名詞,有這樣的表情,是要怎麼樣來解釋這個東西長得怎麼樣?無體、無相,沒有東西,有如何說?「何有言說可及」,「言說」要如何分析?


8. 「言說」:也只不過也是一個名詞。就像我們現在不論哪一個國家有人來,就需要翻譯,他們說的話,和我們不同,就要翻譯過。而來翻譯的人,難道全都是同一個人就能夠翻譯這麼多的國家。日本人要說日語,美國人就要說英語,還有很多不同的國家,需要不同的語言。「何有言說可及」,不同的語言,光是要翻譯就來不及。


9. 「言語道斷」:舉例,翻譯,但是不一定翻譯得到,他所說的語言能言達意,也不一定。經過翻譯過,言語就走樣了;只是了解,他的意思表示歡喜、感動,就只能這樣。真真正正對話當中,沒辦法百分之百。有的翻譯的人會增加動人的言詞,有的翻譯就簡單了,就將它翻譯過了,就是很簡單,這就是語言,言語道斷的意思。


10. 「理相,體相解釋,用心體會」:不論我們的表情、我們的代名詞,理,道理雖然說出來,但是沒有東西可以體相解釋,就是靠我們用心去體會。


11. 「詞,達不達意」:這種不同的語言在翻譯,有的翻譯得很詳細、很對;有的翻譯得過度了,偏了;有的很簡單,就「詞不達意」,都有。所以,語言要來合這個法,要合這個真理真的是不及,只好我們就要很用心。


12. 「眼睛聽、耳朵看」,常這樣說,要很用心,知道他在說話那個表態。他在說,人在翻譯,我們用心了解,就能知道他翻譯有較過度,我們就聽得簡單就好;若是聽,覺得翻譯得很簡單,看他在說,好像不只這樣而已。有時候,若這樣在對談之時,有外來的賓客,若聽到在翻譯,有時心裡比翻譯的人更清楚。這總是要用心,這就是眼睛聽、耳朵看,看表情也知道,這總是聽話也能從他的表情中了解,他的意,這就要很用心。


13. 「但從因緣復合」:因為這就是因緣,來要表達什麼事情呢?我們已經知道,他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緣,從知道「因緣復合」,我們就知道他來要說的話那個意義的一半以上,我們就已經猜、了解了,所以要很體會人間事,要了解。他來我們這裡,一定有他的道理,他的行動來到這裡,我們已經就知道,這種的「因緣復合」我們知道。


14. 「因是顛倒而生」:一般人間,怎麼有這樣因緣呢?有的人就是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有這個因緣去到那個地方。


15. 日本「演歌天王」森進一,來訪,感恩慈濟援助「三一一」:
就像昨天,說是一位轟動日本的歌星(編按:「演歌天王」森進一)來了,好像很多粉絲的樣子,來到我們這裡。昨天,我也很忙,一直到中餐時見面了。雖然,午餐就是在吃飯,沒和他說話;餐後,站起來,禮貌性和他互動一下。這樣過了之後,知道他來的目的就是一項,要感恩幾年前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慈濟人從臺灣到日北去為他們的災民去關懷、去發放,他說來臺灣就是要來表示感恩。


「知道因緣」:但是同樣幾句話,我了解了。這就是因、緣,這個因緣是因為日本有災難,所以我們去;而他是因為我們去之後,我們付出,所以他感恩。事隔這麼多年,他有來臺灣,就會來花蓮向慈濟表示他的感恩。


「天災人禍」:還再想,為什麼有這樣這麼大的災難在日本呢?地震過後,還遺留下來的災難,還有核能外洩,還是不斷問題產生。海域裡的漁禁抓,那個地方的工廠製造出來的東西不能吃;那附近,核能的附近,人不能住,有一段時間,人不能進去,這就是災難發生。這些災難是怎麼發生?除了地震,還發生這些事情,現在問題還在。


「失衡成災」:這是因為人類顛倒而生,雖然地震是大自然變動,但是這地震愈強烈,是因地底下的熱能一直不平衡,這和大地這個表皮,當然也有關,這要分析起來,應該應該是很多關聯。


「核能危機」:何況危機藏在地表上,核能,這是人人要用這發電的原因。現在科學發達了,不斷複製複製到這種,一旦發生事情,它就是一個很危險的東西。


16. 「從顛倒生故說」:想想,這是不是「因是顛倒而生」?一切都是因緣復合,起因就是顛倒而生。人的享受需要很多的電源,所以就會去用核能。


17. 「感恩心」:只是一個心態:要來感恩。他是為什麼要來感恩呢?回溯過去,就有這麼多的事情。舉這樣的例子,我們就能了解,在這大虛空下,就是在地球周圍的空間;空間是廣無邊,遼不可得,但所造作出來的,都是在人的心。感受,「我需求、我追求、我……等等」,才有這些從微細追究到最大的,來與天下有很大的影響,無不都是因緣復合。


18. 「一切言語道斷」:要說多少呢?說的,怎麼說都說不完,事情很多來不及說。說到還是還未很清楚,說不不清,言語道斷。


19. 「蓋心體本寂靜」:其實我們的心,一切的體相,「體」、「相」和它的「寂」,都沒辦法用什麼東西有形可以看,真正是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來,那就是寂靜。


20. 舉例:「核能」:回歸到它的本體,核能是什麼?也是一個氣,這種的氣是怎麼來?因為,它也是沒有什麼體,但是會合起來,這個氣體就有很大的力量。這很多很多都是去復合起來。拆開、分開,回歸它的源頭,那就是「體本寂靜」,本來無一物,何處有這些塵埃呢?本來沒有,這我們應該要很去體會。


21. 「空性不可分辯」:既然是空,樣樣都是空,你還要分辯什麼?沒有東西好分別了,沒有東西好分辯了。回歸來,就是本清淨。對錯又是什麼呢?不用爭到你錯我對,但我們要分清楚。不要計較,道理回歸清楚就好了,就是不用再辯了。


22. 「既往不咎」:或者是過去既然是這樣,既往不咎,未來你要很清楚,不要再犯了,因為過去了再求,怎麼追咎也不可復回。所以說不要計較,就是這樣。要知道,很了解、很透徹、不犯錯,那就是既往不咎;既犯錯了,我們也既往不咎,這樣的人生就能很開闊,要不然,真正是一切皆空,空性,性既空,無法分辨,要怎麼辯也沒有辦法。


23. 「是實相之通達」:心體本寂,空性不可分辨,回歸實相,這麼的寂靜清澄,歸於虛空,歸於空,回歸它的真體,各理各歸本位,不就是都通呢?我們的感受,從複雜收回來,本來我們的本體,就是寂靜,還有什麼好常常放在我們的心呢?我們只是一個感受而已。


24. 「人和、事和,理就和」:一切法,性空,哪有什麼言說好講呢?語言道斷,若能夠通徹了解,要吸收進來的道理,是解開我們心的迷惑,要如何能去除煩惱無明,真實的道理,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和、事和,自然理就和了,這樣能清楚了解。


25. ★『執空或執著有,由有見生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轉有動,虛空如是,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何有言說可及。』


(1)「因緣果報,不顛倒」:不要執「空」,或執著「有」,雖然一切皆空,空得就是,「我做好也沒有什麼啊,我做惡也沒有什麼啊,一切皆空」,「怎麼樣,我犯過,都過了啊,你還追究什麼?」我們能這樣嗎?不行,我犯過了,我不對,不是說我做錯,你看空就好,別人可以看空,你自己呢?還是執在我造惡有報,一切都是我擁有的,這種執空著有,是因緣果報很重。常說,佛法若能通達,能和他說,不要執著,真的是不要執著,要了解因緣果報一定是有的。


(2)「因圓趨果」:要不然為什麼佛陀會生生世世,諸菩薩會六度萬行,圓,目標就是趣果成佛,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因在行菩薩道。


(3)「善惡因緣觀」:佛陀常常和眾生講法,一定要有「善惡因緣觀」,我們要和人說法,也是一樣啊,傳法,有善惡因緣觀,若是執空過頭,一切空,做惡都一切空,你做了之後你認為一切空,這不對。


(4)「撥無因果」:天下的,感覺我想的、我要的,都是我擁有的,名、利、地位,這種的人,對自己的犯錯,一切空;對別人所有的,要佔為己有,這就已經「撥無因果」。


(5)「真空妙有,道心不影響,精進付出」:我們常說「空」,是真空,沒有執著,就是有的事情我們要看得開,煩惱的事,我們有辦法承擔,也能夠將它化解,這就是「真空」,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道心;「妙有」,我們要積極精進。所以真空妙有,煩惱不要放在心裡,放下吧,為人群付出,要及時精進。有啊,妙有,六度萬行,是我們要精進,這就是很多的道理我們要很清楚。


(6)「由有見生顛倒」:若執於有,也是因為我愛,所以會想盡辦法,科學的發明不就是因為「有」呢?發現到什麼東西,要將這項和那項等等,將它複合起來,為了我的名,為了我的能力,為了我要發展很多的利益,所以有很多顛倒,就是在這裡發生。


(7)「一切諸法,性自寂滅」:在萬物之中,都有法性存在,一棵樹若沒有它的性它不會活,就是有性,需要有日光、水分、土分、空氣,這就是它的生命的存在,就是有性。若枯萎掉,那就是無性,無性它放在那個地方就是乾枯後歸土,就沒有了,那就是有生命、有性在。


(8)「則法有生有起」:因為人有這個「有」的見解,生顛倒,法是有生有起,有生命,什麼樣的東西都有它的生命存在。


(9)「有法有生有起,故心有轉有動」。因為我們是在這個世間,叫做覺有情,我們應該有生命,覺有情是覺悟之後的有情。有的有情是「迷的有情」,就是凡夫。覺,體會了解的有情,叫做「菩薩」。菩薩和凡夫都在這個人間裡,凡是在人間,就「心有轉有動,虛空如是」。


(10)「實相如是」「有生、有起,有轉、有動」:在這個空間裡,容納著這些事情,這一切萬物都是在一個大虛空中。,虛空就是這樣,很開闊,無量邊際,就是萬物所生存的地方。都是東西在轉,所有有色,有相色的東西,在變動,和「空」無礙。這個空就是一個大空間。「實相如是」,相就是這樣,「如是」。


(11)「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一切法,其實回歸在它,所有的回歸大自然,大自然其實就是寂滅,如如不動,這就是它的性,「何有言說可及」呢?要很用心體會,這要再解釋很長,唯有心會,要慎思。


(12)「三理四相」,昨天一直跟大家叮嚀過,要記得。要知道,講到來,真的是沒有時間可講,也講不盡的法,言語道斷。


26. ★複習經文:【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這個大空間就是這樣無相。昨天的法聽過要記得。


27. ★釋義經文:『此為有觀。一切法空既為真空,一切法有即為妄有。虛空、國土、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莫不由迷妄想成,由無明生起,故曰以因緣有,從顛倒生。』


看「有」來「觀」。觀,要用很微細的心來觀察有相的東西。前面是虛空都「無相」,但是我們要很微細來分析這個「有相」。


「一切法空既為真空」:一切法空,一切全都空,所有的東西分析,因緣將它散開,什麼都是空,它是因緣和合起來,複合起來,一個過一個,已經將它複製起來,才有東西。若能好好觀察它,這個東西,歸水分,歸熱火,火分,這是歸風,這是歸空。全都能夠用心分析,沒有一項東西不是四大和合,回歸是「四大」,把它分析開,還不都是「空」嗎?風大也是空啊!水性回歸也是空,其實一切空,我們就了解,每項都將它分析,「空」也將它分析掉,這就是「真空」。


「一切法有即為妄有」:我們若要去了解它的「空」,就要了解它的「真空」;要看所有的「有」,就要去體會它的「真有」。假使我們若是執著在「有」,那就是「妄有」,所看到的形像是虛妄的,是四大和合才有的形象,分析到來,它是空,它是妄有,是一個假相。假相就有假的名,這我們應該要清楚。


「虛空、國土、三界、五趣、四生一切法境」,這一切法的境界,「莫不由迷妄想成」。我們迷了,起雜念妄想出來,所以「由無明生起」。因為無明生起,我們的執著這樣生起來,「執空、執有」,所以「故曰以因緣有」,因為這樣,叫做「因緣」,因緣和合。


「從顛倒生」,都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感受,這些東西變成了人間所顛倒,要取、要用、要和合等等,無不都是,要很用心體會!


28. ★『能常作有、空兩觀,即能破人、法二我執離煩惱、所知之二障,是即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1)「能常作有」:他有這能力,會去造作的人,能造業的人。去造這個「空」,和「有」兩邊,我們若用心觀察,要好好體會,若迷的人,就是在這個地方在迷。


(2)「即能破人、法二我執」:若是有了解、體會,自然這個「有」和「空」,好好用心慎思,去觀察,這自然我們就能夠破除了。「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形象,外面種種複合因緣的相,都能夠將它破除。


(3)清楚「真空妙有」,離煩惱:人和法就能夠破除,就不會去執著在「空」或者是「有」。了解的空,是了解「真空」,體相真空,所以要去除執著,而我們不用執「有」,自然這個法,「真空妙有」我們清楚,那自然「離煩惱」。


(4)「所知之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我們都能夠將它去除。我們要很用心,光是知道,讓自己有障礙,也沒有用。我們要知道的透徹,「真空」要很透徹;要了解在「妙有」。 


29. 【但以因緣有】:體雖空寂,不礙緣生。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了解因緣都是這個「體」來會合。這些性的東西去會合,分開來是空寂。我們在製做東西,這項、還要有這項來和它會合,才來能夠完成,沒有辦法只有單一項,就是要有其他的東西來跟它會合,才能夠成形、成樣起來。


我們要很了解這個有體相,回歸來是空寂,這個空寂,那自然不礙緣生。我們若能夠特透徹這個體相是空寂,我們自然不會礙,不會礙這個緣來生存。


就像大地,有這個大空間,一粒種子它就能夠這樣成長,不論它要生長多大,一個大空間同樣可以容納它,大地一粒小小粒的種子,不斷地根一直伸下去,樹種一直大起來,大地也沒有障礙它。緣在生,和這個「執空」是互不相礙。


「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一個大地在這個大虛空中,互相沒有障礙。你住你的,我住我的;你生你的形相,我生我的形相。彼此之間,就是這樣容納,無所障礙,同樣的道理。


30. ★『已無名為緣,則起善惡分別法。貪瞋癡者,是三惡道起。滅貪瞋癡,則三善道起。』


這當中就是無明啊!起貪欲,「我就是要這項,我也要那項,我要將這些東西都收入在我的空間裡」,那就很麻煩。所有的東西,大地自然,你想要擁有,已經就是沒有,你還一直要去擁有這個緣,這個東西「無名相」,回歸它的本體,真是它的本名呢?也不是它的本名。這些東西都是名稱叫出來,沒有辦法去定它的名字。


「則起善惡分別法」。這個東西是我需要,那個東西是我愛,自然,本來沒有名字,生了相,我們就給它一個假名字;假名字,就執著它,這都是當中的緣,生起了善惡分別法。善惡紛爭就是在這個地方產生起來。


「貪瞋癡者,是三惡道起」。三惡道,名相為緣,人沒有透徹道理,這樣來將它分別,來紛爭,在這當中,貪、瞋、癡構造起來,那就是三惡道就產生。若滅掉貪、瞋、癡,我們去付出,這叫做「三善道起」。同樣一個心態,就是心存貪、瞋、癡,就是在三惡道中;若心存善,我們就在善中。


31. 【從顛倒生故說】:眾生無始種種顛倒,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要很了解顛顛倒倒,要很清楚,不要讓它顛倒,不要執著是空、是有,不執著名相等等,實在是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錯亂修習」,我們人就是這樣,不知道應該要如何修,不了解有兩種的根本。


32.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1)「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無始以來,我們眾生都是在生死中在造業,不斷複製、復合等等,因緣累積,是用什麼心?「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以為我們要在修行,以為廣結善緣,就去攀緣,就是行萬里路、讀萬貫書,就這樣在攀緣心,這就是我們自性,這就是我們生死的根源。


(2)「二者,無始菩提涅槃」:我們若能夠清楚,無始以來,有清淨的本性,真如不生不滅,菩提涅槃,這就是真如本性。


(3)「元清淨體」:原來開始,它就是清淨的體,「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就是緣是清淨緣,付出無所求,人群中說法,聞法、傳法,心無染著,入人群不受煩惱染。用清淨心,雖然在諸緣中,就是延續「清淨的法性」一直遺留下去。


(4)「菩薩心,本性,佛心,因緣趨果」:佛陀生生世世來人間、在人群中,生生世世就是要引導眾生,因緣成熟也都需要緣,因緣成熟,自然成佛。菩薩因、緣,因圓,就是趨果,同樣要因、要緣,因緣果滿,能夠向佛的境界走,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菩薩心,也是我們的本性,也是佛心,在人群中不受污染。


33. 【常樂觀如是法相】:常願諦觀如是空寂清淨本然如實之相。
(1)「甘願做,歡喜受」:「樂」,就是樂。「樂」,意思就是很歡喜,讀作「樂」,是快樂在表面,讓人看得到,「哇!歡欣舞蹈,唉呀,我很歡喜歡等等,歡喜得會跳起來」。這叫做快樂。若是「樂」,就是在內心的深處,就是很好樂,我很歡喜,很好樂,從內心的甘願的歡喜,細思觀察這個法。


(2)「法喜」:要從內心長時間的好樂,不是快樂一時的「樂」,是「樂」,好樂在法,法喜,一直要去體會法,去觀察法、法相。


(3)「常樂我淨」:空寂是很清淨,本來就是這樣了,要用心體會,這叫做「常樂我淨」,就是實相。空寂清淨本然,本來實相就是這樣。能夠精進,投入人群不受污染,這就是我們的實相,我們的真理,就是這樣。


34.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此是即非遠,非近處而論親近。


這個性,如「實性」即是「非遠」,離我們很近,在我們身邊。我們時時好樂在「法」中,沉浸在法中,生活中在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真理實相在生活中,在行動。不是我一天到晚只是在那裡讀經、讀經,這樣才叫做「親近」。是「親近」我們腳踏實地在日常生活,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在我們的身體力行中。


35. ★『修安樂行者,常樂如是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者,是名菩薩第二親近處。虛空如是,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何言說之可及哉!』


心若想要常常安樂,我們要傳法,心要常常安樂,就要將「法」用在生活中。要了解法,用在我們的身心,日常生活多麼的安然,輕安自在!虛空是這樣,其實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心包太虛,心若看得開,其實就是與虛空平齊的寬闊。一切的法性就是這樣,本來就是寂滅。「何言說之可及哉」。這就是心,法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要去體會,唯有心會,不是「相,言」能解。


36. ★『蓋心體本寂,相待互融,由見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動有轉,若舟行而岸移。』


互相對待「這個相」和「那個相」,若能夠對待,空相、有相,其實都能夠互容!真空就是妙有,因為我們有見顛倒,就像那艘船要離開那個岸,是船在轉呢?還是岸在轉呢?當然是船離開。若坐車,是車在動呢?還是境在動?怎麼能夠離開?是啊!我們若清楚,就沒有什麼,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37. ★『能如實相而觀,如心不動不轉,於法不生不起,若風止而波澄也,心法一也。』


能夠知道如實相就是如虛空,「於心不動不轉」,如我們的清淨本性寂然,哪有什麼好動、好轉呢?水,你若沒有風,那自然它很靜,就沒有泡泡,就沒有波,就是風在動它,在轉。


38. 「心法一也」:用心,只要我們的心靜,一切靜。「心法一也」,就是「心和法」是共同的。我們平時用心在法中,法是在我們生活、生命中。要時時多用心!


***********
39. 心得:心得:感恩上人開示。修行學佛法,要用心體會「但從因緣複合」,佛法很強調「因」,感恩上人教導要細心「觀行」,觀察世間物質,「心如工畫師」,就如選什麼色料元素,就會成什麼畫作。


聽聞「何有言說可及」釋義,感佩上人以「翻譯語言」舉例,溝通非侷限「語言」,表情,心會,「以眼睛聽,用耳朵看」,用心體會,即是「他心通」。


諸佛菩薩,因圓趨果。感受真如本性,就如大自然,體會現今的環境,時常失衡成災。最終,修行,要努力透徹「真空妙有」,道心不影響,把握時間的精進付出。


真的很歡喜聽聞到釋義「法喜」這段開示,「法喜,是要從內心長時間的好樂,不是快樂一時的『樂』,是好樂在法,要一直體會法,觀察法、法相。」「心法一也」,只要心靜,一切靜。「心和法」是共同的,平時用心在法中,法就在我們生活、生命中。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3/30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