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Empty周四 7月 15, 2010 10:53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Empty周三 7月 21, 2010 3:40 pm

【證嚴上人開示】
修學佛法,就是為了要體認佛陀的真理,我們要知道體悟到真理的心情,實在是開闊像天空,沒有一物的掛礙。
所以知道佛陀悟道的時刻,那心境是多麼開闊的境界呢?所以:
悟極正覺
任機而通
開明四真諦法

這就是佛陀,他體悟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叫做悟極正覺,這叫做大覺。
當然過去就跟大家說了,佛陀當時的心情很歡喜,希望將他心的覺悟,來印證給所有的眾生。
不過這個道理太微妙了,所以平常的根機無法接受,佛陀就又再運用他的智慧,就開始開明四真諦法,來開示讓大家能明白四真諦法,那就是苦集滅道了,人人眾生,開始才知道人生是苦,因為自己感覺到了,原來人生的苦,就是集了種種種種的因、緣,結果呢?所以人間受盡了苦磨。
眾生知道了,要怎麼辦呢?佛陀就又教他們,既然知道,是集了一切的因緣果報,當然你就要滅它,如何才能不再去,和這些業、無明、因緣再會合,你要趕快滅掉,這些既成的因緣。
要如何滅掉既成的因緣呢?惡因、惡緣,這惡因既然造了,惡果也成就了,要以甘願,已經知道我就是這麼做,所以我應該這麼還,雖然身是受了苦,但是心能開闊,人事受苦,但是心理懂得開闊,這就是做多少,就是還多少,以現在的話來說,只要我們知道過去因,現世果,就不會再一直去,結一些很不好的緣。
所以這樣就能「滅」,既造的會消,未造的惡不再造,這樣叫做「滅」,同時在滅苦當中,要行道,行菩薩道。
看,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困苦中,他還要克服他的困難,投入去幫助,救濟別人,這種人生已經有多少了呢?光是在慈濟的團體中,比比皆是,多少人年紀大了,克服他年紀大的行動不方便;有的人身體有病了,克服了他的病苦,還是一樣投入;有的人經濟很不好,他也是要利用時間投入;你們若是看「草根菩提」,或是慈濟的人物誌,「大愛人物誌」,你們能看到現身說法。
看,這個世間就是一個道場,哪一個境界,無不是讓我們修行的境界,只要你有想要入道,無不是道場之處,所以佛陀開明四真諦法,我們眾生就會苦、知集,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體會到真的人間是苦,所以會苦、知集,就會要求滅,自然我們就能證道了,與道會合。
這就是仰聖之感也,因為有聖道,四聖諦,這就是佛陀的智慧來施教,所以我們仰仗著佛的聖道。
佛的德,佛的智慧,他將世間的真理,讓人人,大家不知因由來人間,不懂得要如何惜福,不知道苦的因由,看,佛陀這樣一一為我們分析,苦集滅道,讓我們能知道,若不是佛成等正覺的大覺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
用慈施悲
啟智顯慧
則救世之應
感佛陀之德

應現在的人間來救世,這叫做感應,佛有感,眾生有應,佛陀有呼籲的教育,眾生依教奉行,這就是我們學佛應該要有的。
所以在人間有很多,只要我們用心,沒有做不到的事,就像在約旦,馬夫拉克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貝都因遊牧民族,所住的地方,都是在沙漠上,多數都是非常貧因,我們在約旦的委員,叫做慈愛,她也是在沙漠地方,向這些貝都因族,向他們呼籲、宣導,大家要小錢能做大愛,就是宣導「竹筒歲月」。
她用他們的語言,直接和他們說話,在那個地方,也以竹筒去跟他們說故事,當然,當地人長年累月,受慈濟人的疼愛,慈濟人所說的話,他們能了解,所以貧困也能造福,平時接受別人的幫助,這就是來自於點點滴滴,原來他的點滴,也能去幫助其他的人,所以,當地那些貧困貝都因族的人,也願意捐點滴的錢。
哈山親王看到慈濟人,這種為民付出感覺很好,所以與慈濟人,一起到沙漠上去救濟,他到達時,要和人一起搬東西,但是,濟暉居士,他看到親王,要去和人一起搬東西,他嚇到了,他覺得年紀那麼大了,行不得,萬一有閃失怎麼辦?
但是他一直就是要和人一起搬;後來,他就拜託他,不然拜託您去發糖果給孩子,親王也很歡喜,有工作做就好,所以就和人拿著糖果去給孩子,和孩子結緣,分糖果給孩子,孩子都很可愛,他也發得很歡喜,也發完了。
發完要做什麼呢?又要去和人去搬東西,濟暉就再帶他,不然拜託您將這包裝拆開分類,再包裝成一戶一戶的東西,把它分好,這樣也好,有工作可做就好,看,很可愛的哈山親王,與這些慈濟人,真的是做到,真的,慈濟的法他受用了,以慈導悲。
他是一位高高在上,是一位親王,一國的親王,那就是因為他的侍衛長,他最親近,在他身邊的濟暉居士,常常跟他說,他在做慈濟,慈濟是如何如何,無形中讓這位一國的親王,慈的心生起來了。
濟暉又在他的皇宮裡,開始做環保,跟他說這些點滴會集起來,可以做救濟,他也是會員之一,所以慢慢啟導出他的悲心,所以我們有很多次國外救災,他就支持濟暉去做救災的工作,慢慢體會了慈濟,悲心一直啟發出來,他和所有的慈濟人都一樣,那分愛去付出,你們想這是不是:
以慈導悲
以悲啟智
以智顯慧
以慧等觀

看,這就是這麼平等的人生,最貧困的,或是最富有的,是貧民,是親王,你看在這裡會合在一起,看,這多麼美的畫面,真的是人生沒有做不到的事,人間菩薩,人間就是道場,我們要如何能覺悟,一定要在人間。
因為人間的人,才是真正受苦難的人,就是因為在受苦難中,所以才有覺悟的機會,所以苦集滅道。
佛,唯有來人間修行,才能成佛,所以人間才是真正可以,成正覺的道場,所以佛法不離人間法。
佛陀所說的教法,也是要讓人間用的,這就是在《無量義經》中,其中有一位大莊嚴菩薩,帶領著這麼多的菩薩,來讚嘆釋迦佛之德,這叫做<德性品>。
<德性品>完全是,菩薩在讚嘆佛陀修行的過程,佛與眾生互動的關係,這就是菩薩所讚嘆,所以叫做<德性品>。
讚嘆之後,大莊嚴菩薩又看到這八萬菩薩,大家很歡喜,人人都是身心不動,在那裡期待,期待佛陀能為他們,再深一層為這些菩薩說法,所以大莊嚴菩薩就又代表,所有的菩薩要來向佛請法。
所以大莊嚴菩薩他就說了:佛啊,我們有八萬多人在這裡,我們在這裡,以經沐浴在佛如來的法中,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人人都很歡喜接受,好像法水來沐浴我們的身心,我們人人都在如來法中,不過,我們又一直想要再深入,想要再請問佛,不知佛陀,您能慈悲再為我們開示嗎?
《無量義經》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
與八萬菩薩摩訶薩
說是偈讚佛已
俱白佛言 世尊
我等八萬菩薩之眾
今者欲於如來法中
有所諮問
不審世尊垂愍聽否

佛陀當然很歡喜,他就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這就是從佛的內心歡喜,所表達出來,很好,沒有比你們要求法的心,更令我歡喜的,所以我很歡喜,很好,你們大家,這些善男子,你們已經都知道了吧,時,這個時候就是時刻。
《無量義經》
佛告大莊嚴菩薩
及八萬菩薩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善知是時
咨汝所問

佛陀所說,「善知是時」,就是說你們知道把握時間,要來請問,所以因人、因時,因地,這些菩薩的智慧也知道,佛陀開始要說法華經了,這就是表示,佛在人間的時間不太多了,佛佛道同,過去的諸佛也是一樣,到了要說法華經,就是已經接近了,要入滅的時間了,這已經隱含著,「善知是時」,知道這個時間。
「咨汝所問」,絕對滿足你們想要問的話,佛陀就這麼跟大家說,不用多久,我就開始要取入滅了。
《無量義經》
如來不久
當般涅槃
涅槃之後
普令一切
無復餘疑
欲何所問
便可說也

這段文聽起來,也覺得一點點不捨,佛陀看到這些菩薩,這麼虔誠,這麼用心,已經在法中了,還要再深入,在這個時間及時要來請法,當然佛陀就說,「咨汝所問」,就是說滿足你們要問的法,你們看要如何問儘管問,因為我將要入滅了。
入滅後,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不再有懷疑的地方,因為佛法深奧,你們若有疑就要趕快問,不要等到我若入滅後,還懷著懷疑的心,所以希望大家盡量問,佛陀這樣的回答,多麼輕鬆的回答,聽的人也有一點不捨。
所以在這種等於是師徒,佛與菩薩之間,那分情,那分知心知己,看,多麼溫馨的場合,佛陀就開始要為他們說法了。
各位,法在人間,不離人間法,看看,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以智顯慧、以慧等觀,其實人間能如此平等,共同都有那分愛,所以苦集滅道,要如何除去苦,要如何能去會道呢?這都在人間中,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715明四諦法 救世知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