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4月 23, 2017 4:59 pm

2017042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
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名謂實法性。
 
  用心,幾天了,已經將近二十天的時間,大清早聽法這個時間,大家虔誠禮拜《法華經》,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是普及在全球慈濟人,受持「法華」,這個菩薩道的道場裡,人人精進。根據這樣將它統計起來,有超過了十一萬五千多人。在從四月六日開始,就一直虔誠禮拜《法華經》,用這樣的時間來做一個靈山會,整部的《法華經》,從《無量義經》開始而到《法華經》。有人經拜完了,視訊回來,「歡喜,沒想到這一輩子能夠將整部的《法華經》全都這樣受持過來。」他們拜得法喜充滿。已經有好幾個國家地區,不同的道場,就是這樣的迴響回來。看到,我也歡喜,也感恩,感恩離臺灣這麼的遙遠的國土裡,也一樣能傳法,能夠受持,在那個地方也能吸收佛法,而且是耐心、堅持著整部經這樣禮拜過來,而且很歡喜,那種法喜充滿。這樣的精進,對我來說感受很深,所感受到的是法無邊際,能夠普遍在天下。
 
  也很感恩,感恩在這個時代裡,科技發達,起點在臺灣,一群修行者,一群虔誠的居士、菩薩,在這個道場虔誠禮拜,從這個道場的生態,大家的虔誠,大家的聲音,大家的合齊,這種莊嚴道場,聲和相完全吸收到雲端,從雲端裡同時沒有分秒之差,就這樣傳下去。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有時差,卻是沒有秒差。有的人在大清早,有的人在下午時間,有人是在晚上時間,同樣都能夠這樣整天之內就按照這個時日去精進。當然,有的國家就是也保持著與臺灣同樣的時間,雖然沒有同步,在他們的時間,也同樣是在一早四點多就開始上早課、拜經,他們的時間同樣在四、五點鐘。
 
  所以能看到他們傳回來的訊息,一早三點多就起床了,每天早上就是這樣,走出了清晨很早的路,走過了這樣寧靜的地方到道場,到共修的地方去禮拜《法華經》,就像靈山會上,和精舍同步,有那個氣氛,同步在修行的氣氛。因為影像,不論是遙遠的地方,或者是他們在就近的地方,無不都是無距離的會合。一念心,這念心不論是隨著時空的同步,或者是應著時間,當地的時間,和那個影像的會合,這都是一念心,同樣就是在靈山法會之中。
 
*謂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諸佛莫不執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一實法性。
 
  所以,「一實之理」就是「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你若一念真、一念誠,這個法都是實的道理。不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這個法都能及時傳播到那個地方去,他們一念心納受過來,同樣是法喜充滿。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靈山會,經過二千多年後現在的人間,也能夠以科技來傳,無處不在,同時感受靈山法會也是存在。「本性平等」,我們「離虛妄相」,我們心若一念真,一念誠,法在哪裡都是真實,所以「本性平等」,沒有老、少的差別。有看到這段時間,大家在禮拜、朝山,任何一個地方都在朝山,統計起來,光是朝山的地方,好像記憶中,昨天給我一個數字,好像二萬多人,好像是,若不對再更正,在我記憶中是這樣。
 
  朝山,從外面這樣繞著,這樣來朝山,三步一拜,在這樣的朝山中,看到一個小孩子,小小的,問他說:「你怎麼這麼早起來?這樣跟著人跪拜,你這樣不會累嗎?」那個小孩六七歲,是在新加坡,他的回答:「我自己甘願歡喜,累就要自己負責。」哇,這麼小的孩子。看到傳回大愛臺的報導,有聲、有形,真的是在街路上這樣在朝山。人家這樣問他,竟然回答:「我自己歡喜,我甘願,累要自己負責。」看,這就是這麼小的孩子也懂得勤精進,這也就是「本性平等」。還有老人也是,八九十歲了,雖然走路有比較鈍,腳步舉步也比較困難,但是你也看他這樣跪拜下去,這樣,年齡不分老、少,都是平等。所以,「無有變易」,本性清淨、真誠,絕對沒有個別不同,雖然形體、相不同,內心這個本性卻是平等,沒有異樣,沒有變易。從小開始虔誠信仰,到老來還是不變虔誠信仰,這都是一樣,所以「無有變易」,看到大家用心,虔誠。
 
  所以,「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修行也是一樣,從這個法性起動,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個本性就是真理,就是法。我們的真理,清淨的真如法性,諸佛也是從這樣開始去修行,堅持著,生生世世。所以「修之而成正覺」,就是憑著這分虔誠真誠的法性,這樣堅定修行在生生世世,所以「名謂實法性」。成佛也是這樣來,所以「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所以,「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是名一實法性」。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個真如法性。儘管我們現在已經是累生世這樣惹塵埃,我們的心性在這個人間、六道裡來來回回,有了煩惱,有了無明,有了貪、瞋、癡。雖然滿心煩惱,不過我們的本性還是存在,我們有這個因緣,我們再與法、真理會合,發現了我們的本性真如,所以發心,我們開始又找回來我們的路。
 
  所以,凡夫迷茫的道路,已經再回過頭來,在正方向起點走,再也不要偏差。佛陀殷殷來教化我們,應眾生根機教導我們,我們也要,佛陀的循循善誘,我們也要殷勤學習。很慶幸,我們遇到佛陀的大乘法《妙法蓮華經》,真是妙啊!佛陀是教菩薩法,我們在這個世界,雖然眾生煩惱無明重,這個世界已經形成了很重的濁氣,所以人間苦難偏多。接觸到了《法華經》,發心行菩薩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入人群,見苦難眾生,已經去付出,在人群中,我們保持心不受污染,那就要靠法,法來啟動我們的心。就像多國董事會,聽到富中之富,企業家,他們入人群去度眾生,每天早上的「早課晨語」沒有漏掉,所以他們體會到了:原來一切是「有為法」。體會之後,將過去所有人生所造作的一切,回顧反省一下。接著「無為法」,解開了心靈的無明,了解了,不可執著,付出無所求,無所執著,輕安自在,原來法就是這樣。
 
  聽到他們在分享,我也很歡喜啊!他們行在菩薩道中,入在人群中,已經體會這個道理,「有為法」、「無為法」,他們已經深入了。這就是因為聞法得來,有聽法,他們就能了解。所以,我們《法華經》一路一品一品講過來,現在已經在講〈安樂行品〉了。我們懂得如何持經,我們知道持經有重重的困難。我們持經要如何避免困難,能夠安穩、輕安,安樂行在菩薩道上。我們現在已經一路一直講過來,現在來到〈安樂行品〉,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從四月五日那一天,我們說到,
 
經文:「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
 
  這是前面四月五日的經文。我們今天接下來,「有為法」、「無為法」,大家已經聽到,已經納受,去應用了,在這個地方聽到他們受用得很好。現在開始,我們就接下來看,
 
經文:「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現在我們能夠體會、了解了,「諸法一實之理名大菩提」,因為我們已經了解,了解過去那個「實不實法」,我們都能夠清楚了解,「又復不行」也知道不復行種種「上中下法」。我們過去講過,已經很了解,要如何知道,並能夠去體會,體會前面經文的道理,我們已經了解,能夠體會。現在我們知道要如何避免,什麼樣的可親近,什麼是不可親近,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也知道一切是「有為法」,, 一切我們要了解,現在我們知道了。現在我們更能夠去體會到「不得諸法」。「不得諸法」,就是道理我們是不是還沒透徹通達呢?知或者是不知,見或者是不見呢?我們要很清楚。「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不是叫你不知道,不是叫你不見為清淨,不是,是要用心來體會,是如何才能成為一位菩薩?
 
*諸法一實理,名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
 
  我們就要了解「諸法」,先了解「諸法一實理」,這是諸法的道理,我們要了解。所以「名大菩提」,名為大菩提,這樣才是真正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這叫做「諸法」。「諸法」,大家有了解嗎?這些道理叫做「一實理」。「一實理」,你有了解嗎?這個「實理」若能夠了解,那就是「大菩提道」。「實理」若了解,就是真實法,那就是大覺悟的道路。「亦名大涅槃」,這個大覺悟的道理,還有名稱叫做「大涅槃」。大涅槃也是「諸法一實理」。「大涅槃」就是靜寂清澄。我們的心定,定在一片如虛空一樣,真空,大涅槃。
 
  「亦名畢竟空」,無所有。我們日常生活中,到底你有什麼啊?話講了,就是過去了,聽了,也是消化掉了。法,是一個聲音,聲音無形,入耳讓我們了解那個法,它若有形,它若有相,到底你要放在哪裡呢?你了解了,你要放在哪裡呢?沒有地方放。就是靠我們的意識去體會,去了解。意識,是在哪裡呢?空,無相。所以,不就是一切是「畢竟空」,畢竟都是空。聲塵也空,而你的意識傳遞、了解,意識,也是空,所以「一切畢竟空」,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去體會。所以「亦名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本性。「如來藏」就是真如本性。「亦名中道」,就是不執著,不執有、也不執空,叫做「真空妙有」,「亦名中道」這叫做中道;「亦名法身」也名叫做「法身」,就是法身。
 
  我們體會了法,入我們的心來,了解人間一切是「有為法」。我們有作為,過去懵懂迷茫的人生,所作為的莫不都是業,莫不都是煩惱複製;現在我們了解了,我們也是有作為,利益人群,利人就是利己。聽法、傳法;傳法,入人群,不受人群煩惱無明所污染,回歸清淨本性。也期待我們的法,本性的道理,用真誠的心去感化、淨化人心。人心淨化,利人、利己,環境祥和平安,這都是一樣利他利己,利己利他,這全都是自、他雙利,這就是真法。真法性,道理普遍平等,人人都有權能夠了解。所以,我們,諸法就有這樣這麼多的名稱,其實,收合來是這麼簡單。
 
  所以,「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這是這麼簡單,這麼多種名稱,是這麼簡單的法。所以「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雖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名,但是它的法,這個「實相」,因為本來就是無相,是「妙有」,本來是「真空」,歸於「妙有」,那就是道理只是一項,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叫做「真諦」,這叫做「法性」,法性是人人本具。
 
經文簡釋:
「不得諸法,不知不見」;佛法平等,普被一切。亦不必有求得,亦不必有所失。謂我所有法皆空,及無不正知,無不正見者。
 
  所以,「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意思就是「佛法平等,普被一切」。沒有說什麼人得,什麼人不得,人人都是一樣佛性平等。「亦不必有求得,亦不必有所失」,無得、無失。法,是不是我得到最多呢?沒有啊!我也是空空的。你是不是有所失呢?沒有,你的法本來就有,因為你有真如本性,因為你有真諦、道理在,人人本具有,心理、生理都是很俱全,物理也都清楚。我們的世間是共同享有的,所以沒有什麼人有得,沒有什麼人有失。所以「不必有求得,也「不必有所失」。沒有得失的心,我們的心時時就是坦然自在,這就是安樂。也就是「謂我所有法皆空」。你說你是什麼博士,再怎麼「博」,你都還是欠缺多多啊!你缺的比你知道的更多;你的失比你所擁有的,還更多。因為你擁有多少?還有很多是你還得不到的東西。所以沒有得,也沒有失。
 
  最重要的,我們每天的生活,這樣腳踏實地,能夠樓梯能夠走,沒有想到我有腳在走樓梯,沒有,沒有去體會到腳在走樓梯。層層的樓梯,你都走得到,也不會覺得我會喘,所以你沒有察覺心臟在跳動,因為你在走樓梯,這就是表示你身體健康,兩隻腳健康,所以你沒得、沒失;健康的人,沒有得失,沒有說我有什麼、有什麼。你沒有得失,自然就沒有感覺。沒有得,就沒感覺有失,這我們要時時感恩。所以,「謂我所有法皆空」。能夠沒有得失,就是表示健康,這麼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這樣很順暢,這才是擁有最充實的人生。就如我在說話,若說到知道我在說話,要用力說話,這就實在不是很健康。所以能夠說話而不知道我在說話,且說的條條是道理,這才是真健康。
 
  所以,「及無不正知,無不正見者」。我們要了解的事情,都要正知、正見,我們若沒有正知見,不如不知。所以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應該要說,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的比我知道的還更多,所以,我若自己承認我不知道的很多,這就是實在的話。我若向大家說「我全都知道」,那這樣,我就是那種全部都不知道的人。我若要知己,我也要知彼;別人所知道的比我還要多,因為我有他知道,但我不知道的事情;我有他會,但我不會的事情,多了!所以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我慢,我們修行者要自我認知。
 
*如須彌山、大海之水,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滴數多少,諸天、世人智力淺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
 
  所以,「如須彌山、大海之水」。就像須彌山這麼高,世界最高的山須彌山。世界的水在大海裡,「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滴數多少」。能知道須彌山有幾斤重,這是諸佛菩薩才能夠說。要說大海水有幾滴、有幾兩,也唯有諸菩薩有辦法說。所以,點、數有多少,這都是諸佛菩薩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還沒有到達法身菩薩之前,我們都還是新發意菩薩,還是「薄地凡夫」,還是道道地地的凡夫菩薩,所以我們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說「我樣樣都知道」。我們要如何和佛菩薩比呢?佛菩薩能夠知道須彌山、大海的斤兩點滴的水,我們哪有辦法呢?
 
  「諸天、世人智力淺劣」。哪怕是諸天人他們也沒有辦法啊!更何況世間人的智力淺劣,我們的智力,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力量實在是很淺,很劣,我們還沒能談到說我們很優秀,我們還是很粗淺。所以,「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我們會常常說「無量無數」,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點出了算數出來。雖然開頭我有說,這次禮拜《法華經》,有十一萬四千幾百幾個人,那是準或不準?我也不知道。是根據他們說的。你們今天開機連線,多少人在禮拜《法華經》?用科技傳回來的,是現場這樣點算累積的出來的,這樣準嗎?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根據他們供的數字,拿來這樣說,這樣的數字表達,我就這樣說,不是我真的知道。所以,這種智力淺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只能夠說,法無量無數,沒有辦法說它有多少的法,說它有多少的道理,這只是能夠說「無量」。
 
*謂不得於諸法而生妄知見,當起正知見。以理融之,無一切差別等相,法法皆同一法故。
 
  所以,「謂不得於諸法而生妄知見」。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我們就說不知道,不要硬要強辯「我知道。」這用硬說的,就不對。所以「謂不得於諸法而生妄見」。不要說我們不知道,也硬要說「我全都知道。」這叫做「妄知見」。這在我們自己已經是「妄」了,自己迷失了自己,生了我慢,我們都說「傲慢」,現在濁世就是因為我慢心大,這叫做「濁」。所以,我們要「當起正知見」,應該要提起正知、正見。
 
  所以,「以理融之」。用這個道理,我們要融入我們的內心。「無一切差別等相」,我們要知道,世間一切真實道理都是「有為法」,「有為法」讓我們能夠做,但是我們要去體會「無為法」,不要執著。世間,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做過了,不用在那個地方斤斤兩兩、點點滴滴去計較,都不用,我們做就對了。化有限量為無量,這是算不來的,總是回歸於真空,納入於妙有,所以「無一切差別等相」,回納起來就是沒有差別,就是平等。所以「法法皆同一法故」。法法皆同於一法中法都一樣,剛才說「諸法」,「諸法」,就說了這麼多的名稱。所以,總而言之,歸納起來是一個法。
 
*但有能解法師語者,悉得聞之。如海納流,無所簡擇。
 
  「但有能解法師語者」。法師在講道理,我們要好好用心聽。「悉得聞之」,「如海納流,無所簡擇」。我們若是用真誠的心來接受這個法,點點滴滴就是像是大海,不論是高山流下來的水,平地會合的水,全部是納入大海裡去,去到那個海裡,就沒有分別說這是溪水,這是湖水,這是河水,這是井水,這是什麼水,水都是一樣,回入到海裡就變成是海水。
 
經文簡釋:
「是則名為,菩薩行處」;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
以上偈頌法空頌有、空二觀為菩薩行處。
 
  所以經文裡面,「是則名為,菩薩行處」。這樣就是菩薩所行的,菩薩就是要有這樣的心,不要知道這樣一點點就認為:我很了不起。還沒有。我們一切諸法是無量數,我們要學的是很多,我們還沒到達了諸佛與法身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現在要行菩薩道。所以,「是則名為,菩薩行處」。就是你要了解這個法,法的名相很多,其實統納起來是一個法,「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我們該做,「無為法」,我們要放下。真空妙有,這就是我們學法能夠輕安自在。
 
「是名菩薩之所行處」,這段文完全就是要為我們解釋,因為這是一段偈文,前面的長行文都解釋過了,因為它很重要,在偈文再來解釋,無不都是,讓我們在這個「空」的道理,了解真實的妙有,這個真如本性。所以,所誦的是有、是空,是妙有,是真空,真空妙有,這兩項我們要用在心裡,這叫做「菩薩行處」。
 
  各位,佛法就是這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既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好好用心,前面的經文,「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我們自己不要去分別,這是小乘、中乘、大乘;不要在那裡執著,何者是真理,是法。沒有小乘哪有中乘呢?沒有中乘哪有大乘呢?我們不懂得佛法,哪會去修行呢?懂得了修行,也因為有修行,我們才能知道要利己、利他人,行菩薩大乘行。所以,我們對於法,應該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日 4月 23, 2017 5:00 pm

[2017年04月23日 上午 5:22] 農曆三月廿七,(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四0六)


1. 釋譯經文:【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2. 上人偈文:「一實之理,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修之而成正覺,名謂實法性。」


3. 「虔誠禮拜,全球法親同精進,感恩連線無秒差,法喜充滿靈山會」:精舍從4月3日晚上開啟頌《無量義經》,4月6日至4月20日圓滿唱頌《法華經》:大家虔誠禮拜《法華經》,這普及在全球慈濟人,受持《法華經》這個菩薩道的道場裡,人人精進。根據統計,約十一萬五千人,用這樣的時間來做一個靈山會,從《無量義經》開始而到《法華經》。


4. 「精進禮拜,法喜充滿」:最近接受海內外各地禮拜的法喜心得,有人歡喜分享,沒想到這一輩子能夠將全部的《法華經》全都受持過來,拜得法喜充滿。已經有好幾個國家地區,不同道場,這樣的迴響回來。看到,我也歡喜,也感恩!


5. 「法無邊界遍天下」:感恩離臺灣這麼遙遠的國土裡也是一樣能傳法,能夠受持,在那個地方也能吸收佛法,而且耐心、堅持著整部這樣禮拜過來,而且是歡喜,那種的法喜充滿。這樣的精進,對我來說感受很深,所感受到的是法無邊際,能夠普遍在天下。


6. 「科技發達法音傳,道場莊嚴上雲端,全球虔誠誦法華」:也感恩在這個時代裡,科技發達,起點在臺灣,一群的修行者,一群虔誠的居士、菩薩,在這個道場虔誠、禮拜,從這個道場的生態,大家的虔誠的聲音合齊,莊嚴道場,聲和相這樣完全吸收到雲端;從雲端裡同時沒有分秒之差,就這樣傳下去。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有時差,卻是沒有秒差。


7. 「同步,精進」:有的人在早上,有的在下午,有人是在晚上,同樣能按照這個時日精進。當然也有的國家保持著與臺灣同樣時間,有的同步於早課時段一起拜經唱頌。


8. 「一念虔誠無距離 ,靈山法會同攝受」:看到他們傳回來的訊息,一大早三點多就起床,每天早上在寧靜清晨,很早就出門到道場共修的地方禮拜《法華經》,就像靈山會上,和精舍同步,有這份同步在修行的氣氛。因為影像,不論是遙遠的地方,或者在他們就近地方,無不都是無距離的會合,一念心,不論隨著時空的同步,或是應著當地的時間,和影像的會合,都是一念心,同是在靈山法會之中。


9. 「一實之理」:就是「離虛妄相,本性平等無有變易」,若一念真、一念誠,這個法都是實的道理。這不論是任何一個國家,法都能及時傳播,一念心納受過來,同樣是法喜充滿。


10. 「科技傳法,跨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無處不在,無人不度」:佛陀的二千五百多年前靈山會,二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的人間也能夠以科技來傳,無處不在,同時感受,靈山法會也是存在。


11. 「本性平等」:「離虛妄相」,心若一念真、一念誠,法在哪裡都是真實,「本性平等」,沒有老、少的差別。有看到這段時間,大家虔誠禮拜《法華經》、朝山。


12. 「多處道場,虔誠朝山,三步一拜,赤子同霑法喜,甘願就不累」:統計光是朝山的地方,約二萬多人。三步一拜,也看到小小孩子朝山,就問他說:「你怎麼這麼早起來?這樣和人跟著跪拜,難道不會累?」好像是馬來西亞幼小的六七歲的孩子回答:「我自己甘願歡喜,累就要自己負責。」看到大愛臺的報導,小孩竟然能這樣回答:「我自己歡喜,我甘願,累要自己負責。」這就是這麼幼小的孩子也懂得勤精進,這也就是本性平等。


13. 「本性平等,無有變易」:還有老人也是,八九十歲了,雖然走路比較鈍,舉步有點困難,但是你也看他這樣跪拜下去,這樣年齡沒有分老、少,就是平等。沒有變易,本性清淨、真誠,絕對沒有個別,雖然形體、相不同,卻是內心本性就是平等,沒有異樣,沒有變易。從幼小開始虔誠信仰,到老來還是不變虔誠信仰,都是一樣,所以「無有變易」。


14. 「一切諸佛莫不軌此法性」:看到大家用心,虔誠。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修行也是一樣,從法性啟動,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本性就是真理,就是法。清淨的真如法性,諸佛也是從這樣開始去修行,堅持著,生生世世。


15. 「修之而成正覺,名謂實法性」:憑著這分虔誠真誠的法性,堅定修行在生生世世,「名謂實法性」。成佛也是這樣來的。


16. 「用心體會真如法性」:儘管我們現在已經是累生世這樣惹塵埃,心性在這個人間,六道裡來來回回,有了煩惱、無明、貪瞋癡。雖然滿心煩惱,不過我們的本性還是存在,有這個因緣,再與法,真理會合,發現了我們的本性真如,所以發心,開始又找回來我們的路。


17. 「佛陀應眾生根機,循循善誘教導,我們也要殷勤學習」:凡夫迷茫的道路,已經再回過來正方向,再也不要偏差。佛陀殷殷教化我們,應眾生根機來教導我們,我們也要,佛陀循循善誘,我們也要殷勤學習。很慶幸我們遇到佛陀的大乘法《妙法蓮華經》,真實妙啊!


18.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佛陀教菩薩法,在娑婆世界,雖然眾生煩惱無明垢重,已經形成濁氣很重,人間苦難偏多,我們既然接觸到《法華經》,發心行菩薩道。入人群,苦難眾生,我們已經去付出了。在人群中,保持我們的心不受污染,那就要靠法來啟動我們的心。


19. 「精進聞法,體會真諦,解開煩惱,輕安自在」:就像多國董事會,聽到富中之富,企業家入人群去度眾生,每天早課晨語,沒有漏失掉,所以他們能體會到了:原來一切有為法。體會後,和過去所有人生所造作一切,回顧反省一下。了解「無為法」,解開心靈的無明,瞭解不可執著,付出無所求,輕安自在,原來法就是這樣。聽到他們在分享,我也很歡喜啊!


20. 「安樂行在菩薩道上」:他們行在菩薩道中,入在人群中,體會道理,「有為法,無為法」,他們已經深入了。這就是因為聞法來,有聽法,他們就會瞭解。《法華經》一路一品一品來,現在已經是在〈安樂行品〉。我們能夠知道怎麼持經,知道持經有重重的困難。要如何避免困難,能夠安穩、輕安,安樂行在菩薩道上。


21. ★複習經文:【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


一路一直來了,講到現在的〈安樂行品〉,前面經文在四月五日講這段,「有為法、無為法」,大家聽到已經納受,應用了,聽到他們受用得很好。


22. ★釋義經文:『諸法一實理,名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


(1)「諸法一實之理,名大菩提」:現在體會了解,瞭解過去那個「實不實法」,都能夠清楚了解,也知道「不復行種種上中下法」。過去已經了解怎麼樣能夠體會前面的道理。現在知道要怎麼避免,什麼樣的可親近,什麼是不可親近,也知道一切是有為法,一切我們要了解,現在知道,更能夠去體會到「不得諸法」。


(2)「諸法一實之理」:【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不是叫你不知道,不是叫你不見為清淨,不是,要用心體會,是要怎樣才能成為一位菩薩?就要了解諸法,先瞭解諸法。


(3)「亦名大涅槃、畢竟空、如來藏、中道、法身、法性,真如,真諦,第一義諦」:諸法道理要先了解,這樣才是真正大菩提,這叫做諸法。


(4)諸法的道理叫做「一實理」:一實理你有了解嗎?實理若能夠了解,那就大菩提道,就是真實法,就是大覺悟的道路。就是叫做「大涅槃」。就是寂靜,靜寂清澄。心定在一片如虛空一樣,真空大涅槃;亦名「畢竟空」,無所有。


(5)「用心體會,無為法」:日常生活中,到底你有什麼啊?話講了就是過去了,聽了也是消化掉了。法是一個聲音,聲音無形,入耳讓我們了解那個法,它若有形,若有相,到底你要放在哪裡呢?你了解了,你要放在哪裡呢?沒有地方放。是靠我們意識去體會,去了解。


(6)「一切畢竟空」:意識在哪裡呢?空無相。所以,就是一切「畢竟空」。畢竟都是空,聲塵也空,你的意識,傳,了解,意識也是空,是我們真如本性去體會。


(7)「亦名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真如本性;「亦名中道」,就是不執著,不執有、也不執空,叫做真空妙有,這叫做中道;也名叫做法身。


(8)「體會法入心,了解人間一切有為法」:我們的作為,過去懵懂迷茫的人生,所作為的莫不都是業,都是煩惱複製;現在了解了,也是有作為,利人群,利人就是利己,


(9)「聽法、傳法入人群」:不受人群煩惱無明所污染,回歸清淨本性。期待我們的法,本性的道理,用真誠的心去感化、淨化人心。


(10)「人心淨化,利人、利己」:讓環境祥和平安,都是一樣利他利己,利己利他,全都自他雙利,這就是真法,真法性,道理普遍平等,人人都有權能夠了解。諸法就是這樣這麼的多名稱,其實收回來是這麼簡單。


(11)「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多種的名,是這麼簡單的法,所以「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


(12)「實相」:雖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名,但是它的法,「實相」,因為本來就是無相,「妙有」,本來是「真空」,歸於「妙有」,那就是道理。只是一項,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叫做「真諦」,這叫做「法性」,法性是人人本具。


23. ★【不得諸法,不知不見】:佛法平等,普被一切。亦不必有求得,亦不必有所失。謂我所有法皆空,及無不正知,無不正見者。


(1)「佛法平等,普被一切」:道理是不是還沒有透徹通達。知或者是不知,見或者是不見,我們要很清楚。沒有說什麼人得,什麼人不得,人人都是一樣佛性平等。


(2)「亦不必有求得,亦不必有所失」:若無得無失,法,是不是我得最多呢?沒有啊!我也是空空的,你是不是有所失呢?沒有,你的法本來就有,因為你有真如本性,因為你有真諦、道理在,人人本具有,心理、生理都是很俱全,物理也都清楚。我們世間事是共同享有的,所以沒有什麼人有得,沒有什麼人有失。沒有得失的心,心時時就是坦然自在,這就是安樂。


(3)「謂我所有法皆空」:因為人人,你說你是什麼博士,又再怎麼「博」,你都有欠缺的,多多啊!你的缺的比你的知道是更多;你的失比你所擁有的,還更多。因為你擁有多少,都還有很多你還得不到的東西,所以沒有得,也沒有失。


(4)「健康的人,沒有得失」:每天生活,腳踏實地,雙腳能夠爬樓梯,沒有想到我有腳在爬樓梯,也不覺得有喘,也沒有感到心臟急促的在爬樓梯,這就是表示你身體健康,雙腳健康,所以你沒得、沒失;健康的人沒有得失,沒有說我有什麼有什麼,你沒有得失,自然就沒有感覺,沒有得就沒感覺有失,這我們要時時感恩。


(5)「謂我所有法皆空」:能夠沒有得失,就表示健康,能夠很順暢,這才是最擁有、最充實的人生。就像講話,說到知道我在說話,要用力說話,這實在是不是很健康,所以能夠說話而不知道我在說話,但是條條是道理,這才是真健康。


(6)「及無不正知,無不正見者」:我們要了解的事情,都要正知、正見,若沒有正知見,不如不知。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應該要說,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比我知道更多,所以我若自己承認我不知道的很多,這就是實在的話。我若要向大家說「我全都知道」,那這就是我每項不知道的人。


(7)我若要知己,就要知彼;別人所知道的,比我還更多,因為我有他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我有他會我不會的事情,多了!所以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我慢,我們修行者,我們要自認。


24. 【不知】:『如須彌山、大海之水,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滴數多少,諸天、世人智力淺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


(1)「如須彌山、大海之水,唯諸佛菩薩能知斤兩、滴數多少」:就像世界最高的山:須彌山,大海的水,世界的水在大海裡。能知道須彌山有幾斤重,諸佛菩薩能夠說,要說大海水有幾滴、有幾兩,也唯有諸菩薩有辦法說。


(2)「不要自大,不要貢高」:點、數有多少,這都是諸佛菩薩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還沒到達法身菩薩之前,我們還是新發意菩薩,我們還是道「布地凡夫」,還是道道地地的凡夫菩薩,所以我們不要自大,不要貢高,不要說「我每項知道」,我們要和佛菩薩如何比呢?佛菩薩能夠知道須彌山、大海的斤兩點滴的水,我們哪有辦法呢?


(3)「諸天、世人智力淺劣」:哪怕是諸天人他們也沒有辦法啊!何況世間人的智力淺劣,我們的智力,智慧,力量實在是還很淺,還很劣,我們還沒能夠談到說我們很優秀,我們還是還很粗淺。


(4)「所不能知,故名不知為無量」:常說「無量無數」,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點出、算數出來,因為我們智力還很淺劣,只是能夠說法無量無數,沒有辦法說它多少的法,說它多少的道理,這只是能夠說無量。


25. ★『謂不得於諸法而生妄知見,當起正知見。以理融之,無一切差別等相,法法皆同一法故。但有能解法師語者,悉得聞之。如海納流,無所簡擇。』


(1)「謂不得於諸法而生妄知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不知道,我們就說不知道,不要強要拗過說「我知道」,這用拗的就不對。硬要拗到我全都知道,這叫做「妄知見」。


(2)「當起正知見」:傲慢是自己迷失了自己,起我慢心,現在濁世就是因為我慢心大,叫做「濁」。我們要「當起正知見」,應該要提起了我們正知正見。


(3)「以理融之,無一切差別等相」:用道理融入我們內心,要知道,世間一切真實道理都是「有為法」,「有為法」讓我們能夠做,但是我們要去體會「無為法」。


(4)「做就對了」:不要執著,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做過了就對了,不用在那個地方斤斤兩兩、點點滴滴去計較,都不用了,我們做就對了。化有限量為無量,總是回歸於真空,納入妙有,回納起來就沒有差別等,應該就是平等。


(5)「法法皆同一法故」:法都一樣,剛才說「諸法」,「諸法」就說這麼多名稱。歸納起來是一個法。


(6)「但有能解法師語者,悉得聞之,如海納流,無所簡擇」:能夠法師在講道理,要好好用心聽,若是用真誠的心來接受「法」,點點滴滴就像是大海,不論是高山留下來的水,平地會合的水,全都是納入大海裡去,去到那個海裡,就沒有分別說這是溪水,這是黑水,這是河水,這是井水,這是什麼水,水都是一樣,回入到海就變做是海水。


26. 【是則名為,菩薩行處】:如是而行,是名菩薩之所行處。以上偈頌法空頌有、空二觀為菩薩行處。


(1)菩薩所行的,要有這樣的心,不要說這樣一點點就認為我很了不起,還沒有,我們一切諸法是無量數,我們要學的是很多,我們還沒到達了諸佛與法身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現在要行菩薩道。


(2)「真空妙有」:要瞭解法,法的名相很多,統納起來是一個法,「有為法、無為法」,該做就去做,不該做的要放下;「真空妙有」,學法能夠輕安自在。


(3)「菩薩行處」:這段偈文完全是要為我們解釋,因為前面長行文都解釋過,因為很重要,偈文再來解釋,莫不都是空法,讓我們在這個「空的道理」瞭解「真實的妙有」,真如本性。所誦的「是妙有,是真空」,這兩項我們要用在心裡,這叫做「菩薩行處」。


27.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認真修行,菩薩大乘行」:佛法既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用心,前面經文「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我們自己不要去分別,這是小乘、中乘、大乘;不要在那裡執著,是真理是法。沒有小乘哪有中乘呢?沒有中乘哪有大乘呢?我們不認識佛法哪會去修行呢?,因為有修行,我們才能知道要「利己利他人」,菩薩大乘行,法,應該要時時多用心!


***************
28.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聽聞這段釋義『諸法一實理,名大菩提,亦名大涅槃,亦名畢竟空,亦名如來藏,亦名中道,亦名法身,亦名法性,亦名真如,亦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雖有如是種種異名,但諸法實相理則是一。』。


內心就無比法喜,總是會想到《無量義經》這段經文【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諸法的道理叫做「一實理」。


佛佛同道,修行要用心「深入經藏」,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世間一切的有為法,都含有「無為法」的道理,修行在過程中,無所求付出,用心努力在人事物,待人處事,還在努力學習怎麼樣好好與大家結好緣,「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長養慈悲,增長慧命。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4/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