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修心靜慮思惟,精勤道戒定慧;
發心慈念眾生,愍念怨親同體,
乃至五道眾生,皆令得樂之相,
即發深思悲念,除眾生懈怠想。
多用心哦!「修心靜慮思惟」,要靜慮思惟,我們要日日「精勤道」,走在這個精勤的道路,那就是「戒定慧」。修心,就是專心一念。雖然我們日常待人接物,隨境、緣境,隨著這個境界,緣著境界,心意隨境而轉,但是我們若時時練好我們的心,在轉的時候,念頭要趕緊警惕:我是隨著心,心在境中,我要自我警惕,這個心意和外面的境界,要將它會合,就是事、物、意要會合,這樣我們的心才不會讓這個外界的境將我們遷變。尤其是看東西,我們提起我們的心念,專注我們的心就是在這項東西上。要常常警惕,用心看好這項東西,用心體會這項東西,用心分別這項東西,時時記得用心。我們的心和這個境會結合起來,有用心就是常常在警惕,警惕我們不要心猴野馬(心猿意馬)。
手拿著這個東西,心去想著遙遠的地方。有時候這個東西,有用的東西在你的手中也會無意去用它,還有很多有用的變成了無用,無用的承攬在我們的心裡,常常起煩惱作用。這我們要常常用心。所以,專心靜慮,心要靜,要真正去考慮:我現在要走這步路,路有平坦嗎?我們若是身心健康,走路是平的;心不健康,是不平的路,是無地的路,我們也這樣將它踏過去。這是心不專,就容易出事。同樣的道理,走路要用心,做事也要用心,這叫做「靜慮」。我們的心單純,沒有雜念,起步動足沒有離開我們的身行舉止,這也叫做用心。
想事情,我們要思惟,思惟我們想要做這件事情,目的是在哪裡呢?大事,要做要謹慎,微細的心思去思考、去思惟,不是大事情而我們就這樣將它疏忽過去。「這事情這麼大,這一點點而已,這不要緊啦!」其實,我們一個念頭能夠使複雜的事情變成簡單;很簡單的事情,你就是沒有用心考慮,關關卡卡,就在你第一關卡就將你卡住了,你就是行不通。我們若是好好用心,「修心靜慮思惟」。靜慮,就是心要專;思惟,不論大小的事情,不論你要做的是一點點事情,你也要很用心。一架飛機都不能夠少一顆螺絲,這不能說:「飛機這麼大,螺絲才一點點而已,難道差這一顆螺絲嗎?」哦!很危險,差這顆螺絲,就會影響整架飛機。
同樣的道理,凡事要精、要勤,道就是這樣。「精勤道」,要如何精?要如何勤呢?要如何用心靜慮、思惟?這「靜慮」、「思惟」,會合起來叫做「精勤」。精勤,最重要就是三個字,「戒定慧」這三字,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靜慮、思惟、精勤,這就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修行也是為了這樣。這「三無漏學」,我們所要學的一切道法,同樣,就是在戒、定、慧,菩薩「六度萬行」,也不能離開戒、定、慧。所以,這「戒定慧」,不論在家、出家都很重要,也要很謹慎,我們日常生活的身、口、意業不能離開這戒、定、慧。有戒、有定、有慧,那就是淨業、福業。你若是失去了戒、定、慧,那就會成了染污的業,就是惡業了。所以我們要記得,戒、定、慧很重要。
「發心慈念眾生」。我們起心動念,既發一念心,應該要培養好我們這念心。起心動念,不是一次發心就好了,我們起心動念無不都是要慈念眾生,培養好我們的慈悲心,在起心動念中,念念無間就是為眾生。若這樣時時「愍念怨親同體」。不只是培養悲念眾生,其實我們更需要怨親同體,經過了有情或者是有仇,和我們有過了瓜葛,我們更要謹慎,更要關心。這種怨親,是我們怨的,或者是我們所親的,我們都要很用心。平時的我們要關心都比較容易,修行者,我們都有一個觀念:要悲愍眾生、慈念眾生。難免我們也還是凡夫,就是我怨的,總是有這個印象,印象很不好,自然那個心在那個人身上,自然我們就會有這種分別心。
不歡喜聽人說他的好,「我知道他很不好,你怎麼都說他那麼好呢?」心也很不平衡。他有什麼樣,遇到什麼樣的難題,若是一般人,我們會很願意去付出,若是和我們有了什麼,我們就想要去看他:你的難題過不去,唉呀!那是你的因緣果報啦!這個心態不要起。同樣,他有了困難,正需要我們,因為過去有了因緣,不愉快,所以他有困難,我們要趕緊幫助他。過去有不愉快的因緣,把握這個機會,解冤釋結。若這樣,我們就又度一個眾生。所以,我們修行者,應該要培養出「愍念怨親同體」。不論是我們怨的,或者是我們最親的,都要讓他平等,和一切眾生一樣,這叫做「慈悲等觀」。修行者的心態應該就是要這樣。
所以,「乃至五道眾生」。甚至五道,「五道」大家知道了,人、地獄、餓鬼、畜生,加上了阿修羅。再加上天人,就是「六道」。這我們要用心。「五道」也好,「六道」也好,人道也好,地獄道也好;人道苦難偏多,地獄道更是極苦。畜生道,我們常常看得到;人間的餓鬼,真的是苦不堪。所以我們要眾生平等,富貴的人,要教富去濟貧。他富有了,我們還要讓他造福;他富有了,我們還要讓他有法,度入他的心,能夠永恆的富,富了他的財物,還要富有他的心靈。所以,富有的如天人,我們不放棄;惡劣的,如阿修羅,動不動脾氣就是和人不同,很怪,動不動發脾氣、惹是非。像這樣的人,我們同樣也是要去幫助他,幫助他脫離這種心態的偏異。
這要如何去幫助他?看看慈濟人,進到身心病房裡面,他說:「我進去裡面很害怕,不過,真的進到那個地方,用真誠的心和他們打成一片,他們也是很善良。」是啊!很善良。監獄裡面也要去啊!去了,多少慈濟人到那個地方去度化眾生。現在在浴佛的時期,也看到在監獄裡面,要去引導他們浴佛,讓他們種一個善根,慈濟人帶著浴佛的器具,都進去了。去那裡,仔細地教他們,腳步要如何走,手勢要怎麼樣。禮佛足,如何用這個香湯,手要怎麼合起來,當胸,雙手十指合十,歸一心。過去的雜念改過,一心,雜念心歸一念,改正過去惡習成為善。這也看他們這樣進去教,教得人人都很乖。這不論是什麼道,天道、修羅道,或者是人道,或者是在三惡道中,我們還是用平等心入人群中。
這不是形容詞,是能夠身體力行,說得到、做得到的事情。看看兩天前,從厄瓜多,大家都已回到他們的國家。義大利,歐洲六個國家的慈濟人去幫助。義大利去年的大地震過後,那個大災難過後,歐洲國家的慈濟人人數不多,但是開頭,剛進去救災,十個國家慈濟人合一去勘災又再去發放;八個國家,九個國家,十個國家慈濟人,這樣前後去發放。這次是六個國家的慈濟人,再次去發放,他們兩天前也已經回去了。去年的災難,一直延續,幾次的關懷、發放,現在已經圓緣了。這就是他們在剎那之間,天搖地動,災難那麼大,就像這樣的菩薩,路途遙遠,越過了七八個國家,八九個國家,從遙遠的地方會合,去幫助他們。還有,知道難民受災難,氣候災民,這段時間日子是怎麼過呢?人間地獄啊!他們也還是住在帳篷裡面。
不要認為義大利是一個古文明的國家,應該人人富有如天堂。不是哦!貧窮困難的人也有,一旦再受災難,要再恢復也困難哦。無家可歸的人住在帳篷裡面,真的是無語問蒼天。所以,我們要知道世間的苦難,不論是心理的苦,或者是環境的苦,或者是一時天災的苦,或者是一時人禍的苦,這都是真實在人間,是真實人間地獄的苦,在這五道之中。所以,我們要很了解,心境,心靈地獄、心靈畜生道、心靈餓鬼道,在人間在在都是。這些五道、六道,無不都是需要菩薩愍念怨親之苦,無不都是菩薩要「發心慈念眾生」。菩薩是來自於「修心靜慮思惟,精勤道戒定慧」,這樣產生出來的菩薩。這樣我們才有辦法真正走入人群,看到心靈地獄、生活地獄、環境的地獄等等苦難,我們要如何去救拔他?離開那個境界,還要再「復為說法」。這說得到的事情,我們就是做得到而去。
所以,「即發深思悲念」。這要從很深思,靜慮思惟,用心,大小事都要很細思、很用心。「除眾生懈怠想」。我們眾生就是懈怠,不只是眾生苦,修行者自己也要警惕,我們也很苦啊。煩惱苦啊、無明苦啊,身心、自然法則苦啊,我們要趕緊警惕,不要再懈怠了,所以我們要「發深思悲念」。眾生,對自己也還是要除去種種懈怠想,不是只為眾生,自己的懈怠,我們也要提高警覺。不是只說除別人的懈怠,自己的懈怠,我們若沒有精勤,也同樣無法付出。
於世間染污之法應慎勤防之,
若失戒守護即懶惰不勤道業,
何能宏揚佛乘修菩薩淨道法,
則須以立大弘誓勇猛勤行之。
所以,「於世間染污之法應慎勤防之」。我們要好好很謹慎,要常常預防我們的心是不是有污染,是不是有懈怠。這種「懶惰不勤道業」,這樣,很懶惰,不能精勤起來,要如何修行啊?所以,「何能宏揚佛乘」。自己都顧不了,你要如何能夠去宏揚佛法呢?「修菩薩淨道法」。修菩薩道是淨道法,我們要先去除自己的內心煩惱,去除我們懈怠、懶惰的心態。若不先去除,我們心哪有辦法能清淨呢?我們的心還會受懈怠、懶惰污染。就如,講經時明明要聽經,他還懈怠、懶惰,在他的「單位」上,這就是懈怠。這就是我們要常常警惕,修行人自我警惕。所以我們要「則須以立大弘誓」,我們要立弘誓願,「勇猛勤行之」。
*制懈怠不聽受正法之戒:新學之菩薩,應至說法處,聽受法要而諮問之受教利益。
所以,要好好來制伏我們這個懈怠的心態,真的是「制懈怠不聽受正法之戒」。我們自己不要守這項戒,我們就是放縱,就是懈怠。「三無漏學」的第一個字,就是這個「戒」,若戒我們的懈怠,我們都沒辦法,想,要怎麼辦?所以自己要降伏、制伏我們這個「懈怠不聽受正法之戒」。正法,我們自己若不懂得要戒,想,我們一直自己放縱,要怎麼辦?所以,「新學之菩薩,應至說法處」。這些菩薩應該就要去聽經的地方、說法的地方,「聽受法要而諮問之受教利益」。我們要認真聽,聽不懂我們要趕緊問,問了之後,我們要受教;受教,我們就得到利益。這我們要很用心。我們在修行的地方,不要受法教育,這樣要如何能修行呢?說我們是佛教徒,佛教徒不懂法,就不知道理,就如做人不懂道理一樣,所以我們要很自我警惕。前面的文說,
經文:「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我們開始要向他說話,不論是國王、王子等等等等,沒有分別,我們為他們說法,還是同樣用微妙義。「若有難問,隨義而答」。有人會抱著這種心,要來問難的人,我們也是這樣安然自在,能向他解說,隨他的根機。若是根機很劣,我們就能用「因緣譬喻」,用種種方法,權巧方便去引導。「敷演分別」,用種種法來為他分別。「以是方便」,就是權巧方便。「皆使發心」,只有一個目標,使他能夠發心。「漸漸增益」,漸漸能夠增長、利益他的道心,而「入於佛道」。這就是說法者的態度,對任何一個人,不論他是什麼樣的階級,或者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是用心,要接引他到發大心,自利、利他這樣的程度。所以,以大乘法答,前面我們有說過了。接下來的(經)文,
經文:「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經文簡釋: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警惕行者切莫生心懈怠,應速除去懶惰散慢之意,及以懈倦荒怠之想。為精進波羅蜜。
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除掉這懶惰的意,以及懈怠,這是學道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們要「警惕行者切莫生心懈怠」。修行的人,我們最忌諱的就是懈怠心,讓我們修行不進步就是懈怠。懷疑、我慢與懈怠;懈怠,就是因疑心,還有傲慢,生起了懈怠的心,我們要很自我警惕。所以,「應速除去懶惰散慢之意」。這種散慢心,疑慢的心,我們要趕緊速除。不是說懈怠,光是說他懶惰而已,他的懶惰的心理就是有散慢,這就是毛病,他自己的心病,自己不懂得要用心藥治療,有這種散慢意就會懈怠。所以,「及以懈倦荒怠之想」。就是這樣,心理有這麼多種,懶惰、懈怠、散慢,懈倦,這種很荒廢自己的生命,荒廢自己的道業,非常怠慢,不敬法,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敬師、不敬法,也不敬自己的生命,這種不尊重,我們應該要長時修、無餘修,無間修等等,我們還要尊重修。對自己的生命也不敬重,對師,講經的人,我們也不尊重,所以這都叫做懈怠、我慢,散慢的人。
所以,「為精進波羅密」。我們要好好度過了這個懈怠的心,該說的,我們就要趕緊來聽。若說:「知道啦,知道啦,我知道啦!」他就不會去聽,他就不會去用心。大家在說話(分享),是這麼好的話,有人來請法,我們要趕緊來聽,到底他是什麼問題?要問什麼法?我們要趕緊來聽。說不定他要問的,是我們要問的;他得到答案,我也得到了。但是,就是散慢,我就要等到遇到我自己的問題,我才要親身,親身去問,親身聽到,若這樣也是叫做散慢。我們要用心體會。
經文簡釋:「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憂惱:昏擾。
防心離過;謹小慎微,慎言離過,則無憂心。以慈忍心,而為說法。
菩薩慈心說法方能離諸障礙。
所以,「離諸憂惱,慈心說法」。我們要離開了這個憂悲苦惱,就是很多憂惱。很多事情我們不殷勤、不精進,煩惱不懂得用功去除,只是坐在那裡擔憂,惹來很多的無明。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去了解這個法,來解除我們的煩惱呢?所以我們應該要解除,我們才有辦法用慈心說法。自我解除煩惱;說法,解除他人的煩惱。自己的煩惱不解除,你要如何解除他人的煩惱呢?所以「憂惱」,是「昏擾」,是昏沉。你看他醒著,但是他的內心是紛擾,很不清楚。內心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方向都不清楚,這種人叫做「紛擾」,就擾亂自己的心,有法不懂得用,自己來擾亂自己的心。
所以我們應該要「防心離過」,要好好守好我們這念心,要「靜慮思惟」,我們要防心離過,要預防我們的心,不要有過失。說話,心要在說話;走路,心要在腳步上;做事情,心要全職在那個你所在做的、你在看的東西,專心,就是防心離過,不要有過失,所以叫做「防心離過」。不要我在做這項事情,我在想那項事情,不要。所以,「謹小慎微」,我們要謹慎,不要小小的事情就將它疏忽掉,也不要粗心大意,說:「這是這麼大的事情,哪有差這一點點呢?」不要這樣想。一張桌子四隻腳,不要想:三隻有榫,有釘子,有螺絲,缺一隻桌腳而已,不要緊啦!那就是很危險。同樣的道理,所以不要粗心大意,不要想:大的,我們沒關係;小的,我們簡單啦!不要。所以我們要謹慎,小的事情我們要謹慎,還有很微細的,我們要注意。
所以,「慎言離過」。說話要很謹慎,說法也是,要慎言離過,「則無憂心」。心就無憂了,我們就放心。我說話沒有差錯,這場的演講我很安心,這同樣的道理。和人在接觸,沒有過錯,我安心。這就是我們要時時訓練,心,開口動舌、舉步動足,一切的舉動不要疏忽掉。「以慈忍心,而為說法」。用慈忍心好好來說法,為人、為己,我們自己修行,我們要好好將這人生的道路走好,要將話說好,這輩子都沒有遺憾。這要展現我們的慈悲心,自己也要忍,要忍好我們這輩子該走的路,前前後後要走好、做好,這輩子安心過了,下輩子走回來的路才會順。所以,「菩薩慈心說法,方能離諸障礙」。我們要很謹慎來說話,才能離開了很多障礙。
懶惰:障礙勇猛。
懈怠:障礙精進。
憂惱:障礙安樂。
「懶惰」會障礙我們的勇猛,懶惰,會障礙我們勇猛心。我們應該精進,能夠抬頭挺胸說:「我每天每天都聽法哦!我很精進,我沒有懈怠哦!」這就是表示我們沒有懶惰,我都很勇猛,我很精進,所以沒有障礙。「懈怠」是「障礙精進」。這就是懈怠。「憂惱」是「障礙安樂」。因為我們沒有勇猛,我們沒有精進,所以我們的心不安,不快樂。我們在精進的人面前,沒有辦法向人說:「我聽哪一句法,我得到哪一項的道理,我向大家如何說。」我們沒有這個機會,所以我們不得安樂,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心平氣和,好好聽法,我們好好和人相處,我們也安心。接下來這段經文說,
經文:「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
*自除惡染,勤宣法義。說無上道,但以大乘解說,但念成佛,令眾成佛,頌一切種智。
這就是要告訴我們,「自除惡染、勤宣法義」。我們自己那個惡習,我們要趕緊去除,貪、瞋、癡、慢,尤其是慢、疑。貪、瞋、癡大家看得到,知道這個人很貪念,這個人這麼愛發脾氣,這個人怎麼跟他說都說不動,這很「癡」啊,癡迷。這大家很認識,很熟了,很了解。但是「慢」呢?這個「我慢」和懷疑,就是大家知道有這個毛病,但是無法很明確去判斷。其實,這個「慢」,有散漫,有八憍七慢,有七個慢。所以不只是七慢,還有九慢,都有啊!所以這個慢心,我們要好好去用心,將自己「自除惡染」。不論是貪、瞋、癡、慢、疑,我們都要去除,我們才能勇猛,我們才能精進,我們才能安樂。
所以我們要「勤宣法義,說無上道」,我們要先除去了這種的懈怠、懶惰的心態,這些惡染我們要去除,我們才能勤,我們才能將佛法自己自修,也能夠教人,去說無上道。「但以大乘解說,但念成佛、令眾成佛」。我們只是一念心,行過了菩薩道,就是能夠到佛的境界。以佛心為己心,愍念眾生,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我們要到達,我們也希望所有的眾生全都共同成佛。所以自利利他,我要走到,我也要讓大家和我一樣一起走到;我要得到這樣的智慧,我也希望眾生與佛有同等的智慧,那就是「一切種智」,這我們就要精進。
經文簡釋: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晝夜常時為人演說微妙法。是即明無上道一實乘之教。
所以精進,「晝夜常說,無上道教」。「晝夜常時為人演說微妙法」。白天、晚上,我們常時就要為人演說微妙法。在我們的生活中,舉止動足、開口動舌,用言教、用身教,我們就是同樣,日日夜夜也都要有這樣來啟發人心,導向這個道的方向。所以,「是即明無上道」。這就是要讓我們很了解,也讓大家都了解,法就是這樣過來,期待人人都能清楚。所以,一實乘之教法就是無上道的教育,這叫做「一實乘之教」,那就是無上道,那就是成佛之道。
經文簡釋:
「以諸因緣、無量譬喻」;用諸善惡二種因緣。以無量種事相譬喻。
「以諸因緣、無量譬喻」。用種種因緣,有的人小根小智,但是大乘法他懷疑,大乘法他排斥,我們要如何解開他的疑?我們要如何滅了他的慢?疑和慢,我們要如何將它去除,讓他能夠走入了,接受大乘法,自利利他?要用種種因緣,用種種方法。佛法,佛陀用「九部法」,有長行文、偈文,有因緣,有譬喻等等,種種的方法,一次再一次,重重覆覆來為我們開示。我們也是要這樣,不厭其煩,這樣種種的方法來引導。所以,「用諸善惡二種因緣」。我們要用因緣觀:善的人,結果將來得善報;惡的人,結果將來得惡報。這就是因緣,用譬喻方法,「以無量種事相譬喻」。
經文簡釋:
「開示眾生,咸令歡喜」;開解曉示一切眾生。咸令信解,生歡喜心。
「開示眾生,咸令歡喜」。不論是事實,或者是過去的事相等等,來引導他們,說給他們聽,不論是近遠的故事都能夠說。所以,「開解曉示一切眾生」,來為他開導,來為他解釋,讓一切眾生能夠了解。「咸令信解」,生起了歡喜心。這我們就要很用心體會。不只是講法,甚至下面再下來這段文,
經文:「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
此頌自無希求、願共成佛。
經文簡釋: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為四時受用事。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我們除了對人要真正的平等,用心為他引導說法,現在來說的,就是要如何生活,也是度人的方法。我們大家的生活,衣、食、住全都需要,所以「此頌自無希求」。我們沒有貪念,沒有貪心,衣、食、住沒有貪心。很多人想:我一輩子勞勞碌碌,為了什麼呢?為了要吃好,為了要穿好,為了要住好,為了……很多。
經文簡釋:
「而於其中,無所悕望」;菩薩於此,無所希求,惟念諸佛說法之因緣,以求自他共利,此即為真安樂、是真供養。
所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現在就是要說,我們修行人無希求,「願共成佛」,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夠成佛,只是一心很單純的念。這「 衣服、臥具、飲食、醫藥,為四時受用事」,我們只是求得春夏秋冬,四時能過就好,生活能過就好。這就是菩薩,他這樣春夏秋冬,我們穿的衣服,足夠,能遮體就好了,能夠乾乾淨淨,這樣就好了。所以,「菩薩於此無所希求,惟念諸佛說法之因緣」。穿衣服,不要穿得很豔麗,簡單樸素,就是能夠讓我們保暖,能溫暖就好了。所以,「惟念諸佛說法之因緣」。只是一心想要了解佛法是怎麼樣,「以求自他共利」,對穿的沒有很重視,不用綢緞好的質料,我們就是粗衣淡飯,這樣我們的生活足夠了,專心來為法,「以求自他共利」,自己體會法,向外要度眾生。「此即為真安樂、是真供養」。殷勤精進,就是最實在的供養,也是生活簡單,衣能夠蔽體,食能夠飽和,這樣就好了。一心念,那就是為佛法。
所以我們要用心,日常生活「修心靜慮思惟」,才能夠「精勤道戒定慧」。「戒定慧」是我們所有修行最基礎的,一定會用到,有「戒定慧」,我們才有辦法能夠悲念眾生。要悲念眾生,我們要勇猛,我們要精進,在勇猛精進中,我們的心還要很安樂,因為我們有做到了;對自己的責任做到了,幫助人的事情也做到了。人安、我安,人我皆安,這就是安樂。所以要大家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