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四 五月 18, 2017 4:57 pm

2017051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法師品〉:佛對藥王菩薩示以三軌弘經,末弘通妙經之法則。
 
一、慈悲室:言弘經之人宜先住大慈悲心。
二、忍辱衣: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眾生惡障。
三、法空座: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
 
  我們還記得嗎,在〈法師品〉,佛陀開示怎麼樣在末世,我們發心要弘揚《法華經》,我們要知道會碰到、遇到什麼樣很多堪忍的事情。但是也要再讓我們知道,要怎麼樣堪得忍耐,而且要很歡喜,很快樂,有三種方法,心一轉,這三種方法我們要好好用心。
 
  「大慈悲為室」,大家應該記得,慈悲室,我們要弘通大乘法的行者,應該要進入這大慈悲室。修行者,遠離了慈悲心,就沒有什麼行好修了,所以我們修行第一項,就是要培養慈悲,所以要入如來室,以佛心為己心,這是我們修行者最根本要培養的心態。所以,弘經,既然了解經典的意義,也要讓人了解佛法的道理,所以我們得到法喜,也要將這個法喜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們要弘通佛的教法,弘經的人應該要入大慈悲室,那就是佛心。我們的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我常常說「佛心為己心」,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那就是忍辱衣,忍辱衣就是柔和忍辱衣,你要穿這件衣服,就要選擇柔和的這件衣服,這就是表示修行者既然有慈悲了,慈悲的形象是怎麼樣?就像這一個人穿衣服,你今天穿的是什麼衣服,這一個人穿衣服的態度,他到底比較喜愛什麼樣的顏色,衣服,是怎麼樣的造型?端莊樸素,顏色、形態,顏色是樸素的,衣服形態是端莊的,這樣我們就知道這個人平時的心態。穿衣服,於一個人的人格(形態)是很重要的,所以「柔和忍辱衣」能表達一個人的人格, 及我們的形態。所以常常說,聽法,要聽得能落實在日常生活,是我們生活的形態,「柔和忍辱衣」就是我們日常的表態,我們用什麼態度和人互動呢?我們做事情是用什麼態度來做事呢?這在生活中,我們要很用心待人接物。
 
  弘經的人,我們要穿起這件忍辱衣,才能夠堪忍一切眾生之惡濁。因為我們平時生活的態度與穿衣服有關,我們若端端莊莊,就是遇到心理不軌的人,看到我們端莊的形態,對他來說也是一個警惕。若穿衣服露肩露背,及太過短,表示這個人,這個女孩子的心就是缺少端莊,缺少愛護自己的身體身形,缺少了端莊威儀的形態。所以,他人若看到了,自然就起了浮動的心,對她就會輕浮。我們若是好好的,端端莊莊的,沒有人敢對我們輕浮,這都是同樣的道理。世俗的生活是這樣,修行者的生活也是這樣,我們雖然粗衣淡飯,但吃也有吃相,去齋堂用餐,我們齋堂桌上的東西雖然很簡單,但是也要很整齊,很樸素。
 
  吃的東西簡單樸素,這也是修行,雖然所吃的東西,感覺怎麼這麼淡?自己卻也會起一分感恩天地,供應給我們萬物,我們對食物要起感恩心,要忖自己的德行,我們要尊重,這些滴油粒米,一束蔬菜都來得不容易。在餐桌上,若能很端莊簡樸,該用盤子裝的就用盤子裝,湯湯水水,該要用較深的碗裝,就要用。器具及菜色等等要如何搭配,都要用心。儘管菜不是很好,卻是端端莊莊的放在桌上,人來到桌邊,自然就起恭敬心,忖己德行,量彼來處,這就是我們的道心。生活中,我們的穿著,雖然穿得是簡單的衣服,要乾淨,破了就要補,穿縫補的衣服不是怎麼樣丟臉。穿著,我們要補整齊,洗乾淨,穿端莊,別人若看到了也會感動。
 
  幾天前,從大陸來的某一個大學教授,來到我們的協力廠,他到那地方和常住師父講話,看到那樣的環境,及師父們在那裡做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來源。知道生活很不容易,大家很辛苦,又看到他穿的那件衣服,那是粗布,不只是粗布,還是補過的。他看到這樣,很震撼,就這樣,從那一念間,他對出家人起了恭敬,因為他了解這樣的生活,這樣的道場,這麼質素、樸實,而且真正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就在這樣的生活中。穿的、做的,都是真實的,不是傳說的,是真實的。他本來就是不相信,有人對他說,我們精舍就是這樣的生活,他本來對出家人沒有好感,當然這也有他所見聞的理由。但是有人對他這麼說,他懷疑。所以我們的慈濟人,就帶他來,帶來了,也是這樣很自然來了解,到外面去參觀,到靜思堂去參觀,到大學去參觀,參觀我們的志業體。
 
  開始感動了,但是進到精舍來,知道我們的生活是名副其實,又自己親身走入工作的中心,和人接觸,和人說話,看到德晗他那樣的穿著,在那裡工作,他真的是很震撼。相信了,原來出家的真實生活就是這麼的樸素,這麼的堪得忍耐。現在的社會,形形色色,但他們心沒有受惑,沒受到社會物質所污染,沒受到現在社會生活形態所影響,還是守在修行者的本分。所以他很感動,他願意將他所研究的;食品研究的過程,他發願,研究成功,就和我們分享,有多了這分的了解,還會多把我們的東西再拿去做研究。他第一次的研究發現到,我們東西的營養等等,還能夠再加上幾項,用我們的東西再去培植會合一起,他說這還沒有人自製的素食,能充分具足營養分,且全都含在裡面。
 
  他已經來兩次了,這是第二次,這回和我分享,就是說看到那件衣服,前一次來時,就是看到這樣的修行人,這樣在作業,所做的,這麼的樸實。整個精舍,大家這幾天看下來,前回來了幾天,三天還是幾天,他全都去體會了解,並把東西拿回去研究,發現到,還能培養出什麼樣去搭配,就全盤的營養都有了。現在是舉一個例子,這樣就能感動人,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現在這時代是末法的時代,不論修行者的生態是怎麼樣,我們自己要守護修行者的規律,自然這個團體簡單的生活,能夠顧好我們的心,這樣,也是同時無形中在持經弘法,這就是生活典範。生活典範,也就是度人的方式。雖然我們沒有很刻意,卻是人所接觸到,所看到的感覺,本來對佛教,對出家,出家人,他沒有好感,也是因為人的表現讓他沒有好感。現在他已經信服佛法,也皈依了,這次來他也皈依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也是在弘法,我們一定要穿著「柔和忍辱衣」,生活中,外形的形態,我們都穿著「柔和忍辱衣」,這就是我們的態,生活的形態。
 
  又再「諸法空為座」,法空座,我們要記得這幾天一直在強調「有為法」,我們還要再力行「無為法」,雖然我們是這樣在做,不要自大,這是我們的本分事。我們的本分,住好我們的心,把我們的心顧好,我們要度化他人,不論是言語說法,不論是我們以行動來帶動,或者是日常生活的表態,無不都是與佛法相配合。既然修行,就是不離法,而法則不離規則,所以「無為法」,「有為法」是我們要守好軌道,「無為法」就是心無掛礙。不要有慢、疑,不要傲慢,因為我這樣,所以讓人感動了,所以我了不起。應該說,這是應證我的修行方式是對的,對的,我們還要放下我們的身段,真正對的事情,腳步還是要向前前進,這叫做「第一義空」,無我相、無人相。
 
  沒有受人讚歎,也沒有我這樣做能影響人的貢高我慢相,這本來就是我們的本分事,對的事情,我們要開步精進,做就對了。這就是應證我們「做就對了」,所以不要停滯在傲慢,驕傲,這就是做就對了,這叫做「第一義空」,就是「諸法空為座」,也就是「無為法」。這是我應該做的,做就對了。這就是「三軌法」。
 
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為資成軌法。
柔和降伏瞋恚,為觀照軌法。
坐第一義空之座,為真性軌。
 
  「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我們的心就是要這樣「大慈悲為室」,才有辦法來完成修行的規則,所以,「安樂行者為資成軌法」,我們就是這樣這麼的樸素,守好我們的心,守好我們的規則,我們就是這樣在生活,我們要守好,這樣就對了,這樣就能幫助我們的道法,這就是我們的道,我們的軌道。「柔和降伏瞋恚,為觀照軌法。」柔和能夠降伏瞋恚,這就是我們修行為觀照軌法。柔和,我們要自己觀照自己,對人,待人接物,時時都有我們修行者的風度,修行者的形態,對人就是要這樣柔和,柔和能夠降伏瞋恚。就像剛才說的,有一位對修行者已經起了一分不尊重的心,現在接觸之後,降伏了他的心,也同時對出家人尊敬,也已經皈依了,這就是我們穿著「柔和忍辱衣」,能夠降伏眾生的瞋恚,我們要好好自觀照,修行的規律,我們的「三軌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我們是三種軌法。
 
  所以,柔和忍辱能夠降伏瞋恚為觀照,這叫做觀照軌法。還是要回歸觀照我們自己,有沒有這樣照規矩把我們的心照顧好?還要「坐第一義空之座為真性軌」,真性,這就是我們的本性,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真如,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無生無滅,這就是「第一義空」,這就是「無為法」,無生滅法,這就是我們要清楚了解我們的真如性,我們要回歸回來我們的真如性,這是一條軌道。就像火車要行駛,就要照這條軌道走,才能安全載人,火車能到目的地,人也才能到目的地。同樣的道理,用這個法就對了,法就像海上的船,船要到彼岸,就要有會駕船,知道方向的人,這艘船的用途就是要載很多人到彼岸去,同樣的道理,這叫做軌道。我們前面的文,
 
經文:「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說法也是這樣,說法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對人,我們都很平等,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有身的說法,有口的說法,有意的說法。我們對人要用平等心,意平等、心平等、口平等,對人一視同仁來說法。「以順法故」,我們完全依照法的教導來走,所以「不多不少」,不論這個人,你有偏袒他嗎?但是他的心還沒有發心,機會還沒有到,你若對他說很多行菩薩道的法,可能對他無益,同時也會對他有傷害,或者是他真心想要修行,也想要行菩薩道,他願意去做,但這個人,你對他沒有好感,你就不願意將你所知跟他說。你能做的,或者是要請人來做的,他願意去做,你就排斥他。
 
  不只是不對他說,也不要讓他了解,這樣也不對。所以我們要對人沒有瞋恨,沒有排斥,所以我們應該要順法,不要在人的方面來做分別。所以,「不多不少」,看這個人的根機能接受嗎?無法接受,不要對他說很多,不是你比較喜愛他,你就對他說很多,不是。不能接受的,你不要對他說很多,這個人,不是說你瞋恨的人,就不對他說,不要這樣,所以叫做「不多不少」。就是要看他,法能夠接受多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他的時機還沒有到,我們若說很多給他聽,他的環境還不能去行,也是一樣。在大陸也有這樣一位,聽到慈濟的法很歡喜,回去很認真做,但是家裡的人還沒很了解,太太很反對,為了要做這件事情,夫妻之間,有一次再來了,敘說他的心態。
 
  就對他說:「這,現在不是適合你做,你應該要怎麼做,家庭才會圓滿。」要用一段很長的時間,他的熱愛;一直一直想要去做。但是怎麼對他說,他還是感覺聽人在做,他就一直想要去做。所以到一段時間,就對他說:「真正要聽話,真正要度的人,就是在你的身邊的人。這個人,你若度得來,對你的幫助很大很,你要說很長的道理給他聽。對外,你要暫時停,緩和一下;而對你身邊的人,你要殷勤,如何去適應他,你若能把他度過來,進來了,相信她就能夠了解。但是,你不要直接對她說我要帶你去哪裡,去接觸什麼事情,不要!你就是要適應他的歡喜,陪啊陪啊,陪到有一天他很歡喜,這樣才把她帶來。」
 
  果然,終於一段時間把他的太太帶來了,看了之後,安心了。回去,讓他做了,他現在也做得很歡喜;也做得很過頭,因為有些規矩(默契),在這樣的環境應該要怎麼做。但是他用他的方法,一會就一直做下去。幾天前,又來了,我又對他說,他說:「我了解了,我回去....」,這就是深愛法的人,所以說「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以前也對大家說過,只是執著在我要修這樣的法,就這樣一直被引過去,這叫做「博聞愛道,道必難會」。 我們應該要先把心修得好,方向要準確,我們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在《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都有這樣教育我們。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不是他是深愛法的人,我們就對他比較好,就一直一直對他說,這樣他也會傷到。所以,「亦不為多說」,要用心啊!
 
經文:「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
 
經文簡釋:「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
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
佛說: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之四種安樂行。
 
  第三安樂行者,已經意安樂行。因為文殊師利菩薩問過佛,就說五濁惡世,要在這個人間安樂修行,修法華經,奉持法華經,要用什麼方法?」所以佛陀在〈安樂行品〉就這樣對他說,就是要教我們,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後面還有一個,誓願安樂行。我們前面有三項,有「三軌法」,接下來的,我們這段〈安樂行品〉,一直在說的安樂行,就是身要安樂,口要安樂,意要安樂,這是我們修行者很重要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誓願安樂行」,這有四種安樂行,我們要用心。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
 
經文簡釋:「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意既安樂,說是經時,一切諸難,何以加諸虛妄煩惱惑?故云無能惱亂。
 
  這我們要用心,不是說什麼人是我喜愛的,所以我要偏袒他,不是。我們要把法看清楚,把我們的心顧得很穩定。法,我們要怎麼接受?對人,我們要怎麼入群?要怎麼來待人接物?這種方法要用誠意。我們常常在說,我們的法脈裡面,誠心願度盡一切眾生,這就是「四弘誓願」。我們要有誠,有誠懇的心自己要顧好我們的修行本質,然後用誠意如何來對人,這是很重要,若這樣,你能夠說法。「說是法時,無能惱亂」說法的時候,無能惱亂,在說法,就沒有人會來惱亂我們,因為我們誠,我們真誠,真修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我們無所求,「諸法空為座」,這麼的誠意,願度一切眾生,以這樣的目標付出,當然就沒有惱亂,這就是「意安樂」。
 
  我們的誠意就是這樣,很誠意要度眾生,為人群付出,若能這樣,用這心態來講經,一切諸難,何以加諸虛妄煩惱惑呢?這樣的心態,哪有人再用種種種種難問,用很多難問要來刁難我們的人?那些人也會受我們感化。剛才也說過了,本來對出家人沒有好感,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維持過來的,讓他眼睛看,讓他心去感受,自然他所抱持的懷疑也煙消雲散,一片青空了,他也會來護法。同樣的,那就是沒有了,沒有什麼虛妄煩惱惑,他的虛妄煩惱惑就是這樣來投入,第一次來,受了感動,第二次來,就有了成果,就知道要怎麼來護法,要怎麼來皈依三寶,這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虔誠的說法,就沒有人能來惱亂,所以要用心了解,所以「無能惱亂」。
 
經文簡釋:「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
得好善友知識,同道共修,與之同學同識,受持讀誦如是經。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不只是外,沒有外患;內,得好善友知識,同道共修。我們若將心門打開,在這樣的道場裡,人人在生活中,彼此生活都是同心,同志願,這種善友是我們善的同修行者,我們人人修學佛法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所知道,聽經的感受,我們都同樣知道,同樣這樣的認識,我們有同道,我們有共修。「與之同學同識」,這樣的人,我們的生活雖然是很簡單,很樸素,粗衣淡飯,我們的心也很寬闊。就像常在說,大家住,也住得這麼簡陋,這麼窄,這麼克難式的,昨天我也提起,師父對大家,心還是很不安。看到你們的生活環境,住宿的地方是這樣,我很不忍心。
 
  就有弟子就回答師父說:「師父,我們住得很安心,很安穩,我們很歡喜。」實在是很安慰,不過從佩服中還是感覺很現實的生活,看到這樣,希望大家是真誠的對自己住的環境滿意,對自己的環境滿意,去應證它,雖然是很窄,但是收得很乾淨,收得很整齊,這才是真正的,真正的安穩。還是要大家有安穩心,整齊我們的環境,乾淨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共修,同修,共識,同道修行。同一個大環境裡,同學同識,很平齊,這就是最好的修行環境。雖然不是很豪華,卻也是這樣很淡泊,這是修行者的本色,修行者的本色就是這樣。
 
經文簡釋:「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
亦能感得一切大眾聽聞信受領解受用,憶持在心。
 
  「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所以我們得到同學,大家同修共學,我們若在說法,就能得到大眾來聽,也聽了之後,也能夠身體力行去受持。我們該如何修行,我們的環境要怎麼整頓,內心要怎麼安定?大家因為聽法了之後,知道我們的修行方式,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聽已能持」。「亦能感得一切大眾聽聞信受,領解受用,憶持在心」,這心靈道場很重要!這是最大的供養。我們前面也都說過了,供養就是願意付出,對別人付出,也要自愛自己,道心要堅定。守好我們內心的清淨,心靈的環境,也要守護我們周圍生活、共修的道場環境,這都是彼此互相供養,互相付出,我們的環境,我們大家來維修。
 
*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菩薩既無嫉妒、諂、誑,亦不求人長短,復不惱亂他人,亦不戲論諸法。
 
  「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我們人與人之間,我們內要修,要很充實,修行最根本的就是一念心,「植眾德本」。我們在經典開頭時,這些菩薩都是大修行者,因為人人已經種了,「植眾」,已經種了很多善因,也培養很多道德,我們修行的果實,這叫做「植眾德本」。我們在這個地方,充實德本,就是我們修行,修到我們的內心沒有空虛,我們的內心很充實,因為我們對法,對我們的修行很有信心,所以我們很充實,生活很滿足,在我們的環境中。環境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們堅忍,忍得這樣的環境,我們安心修行。「屋寬不如心寬」,我們的心很寬,所以堅忍在這樣簡單的環境,卻是心很寬闊,這和做事情一樣,我們能夠堅忍,對外面人事物的對待,我們也是用很寬大的心去包容。所以我們要用心。「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的內心真的要充實,而且修行要很踏實修,我們的環境要怎麼讓我們很穩定,而且對人、事、物,要有很寬容的心,這都是從生活中修來的。
 
  「菩薩既無嫉妒、諂、誑,亦不求人長短」,我們對人,前面都說過了,不要嫉妒人,不要嫉妒,不要諂曲,不要誑妄,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課程,這些東西都不要在我們的身上。就像在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單位(指住的房間)若放一些沒有用的東西,這就像我們的內心有這些垃圾一樣,我們的環境不能有這些垃圾,我們的內心不能有這些垃圾,這都是垃圾,這都是煩惱。不要論長說短,所以「亦不求人長短。「復不惱亂他人」,又再,不要去惱亂到人,不要去惱亂別人的環境,環境既不大,不要去惱亂到別人的。「亦不戲論諸法」,做事情要認真,不要「加減講」(隨己意講法,不合真諦理)、「加減戲論」(隨己意評論法),這都不行。
 
*如是堅忍質直慈悲,說是法時,聽法者、同學者、亦不好為惱亂,而悉樂於受持。
 
  「如是堅忍質直」,這是很樸實,我們的生活也是很樸實,很厚重,很樸實。所以就是表態出我們的慈悲。「說是法時,聽法者,同學者,亦不好為惱亂」,我們若是有這樣的修行,有這樣的慈悲,內心有這樣的修為,自然在講法,聽法的人,或者是和我們同學的人,就不會來惱亂我們。甚至我們是同修,我說法,你們來聽;我們是同學,你也不會說,我們是平輩,所以你講的,我為什麼要服你?哪怕你說得很好,我也是加減挑剔你一些。不要有這樣的心態。我們若有德,別人就無法起這樣的心態,這就是要得人和。
 
  同修同學者,也是同支持,這就是要我們說得對,我們要有前面這些植眾德本,我們有修這麼多行,內心有這麼豐富的法,我們所講的,所表達的這個身形,自然就能夠降伏人。所以這些同修同學者,也不會來惱亂我們。「亦不好為惱亂」,也不會專門故意來惱亂我們。有人提出意見是善意,你好像哪個地方….,是不是我們這樣比較好。善意,我們要接受,這不是叫做惱亂,惱亂是惡意,嫉妒、諂、誑等等,那種惡意才叫做惱亂。若是善意的建議,我們要歡喜接受,我們都是樂於受持,大家互相受持,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很用心。接下來的文,
 
經文:「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經文簡釋:「持已能誦,誦已能說」
既憶持已、然後能誦;既皆誦已、能為人說法。
 
  所以我們大家共修,不是會說就好了,說了之後還要受持,不是「我都知道了,知道了,所以我都不必再做功課。」要繼續再做功課,所以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要好好將這部經的法,時時放在心裡,還要時時讀誦,你很熟了,還是要不斷讀誦。讀誦之後,很了解,很熟了,還要能夠再說「既憶持已,然後能誦」既憶持,然後我們還要會誦,記得要說出來,要誦出來。常常對大家說,誦經,不是只誦給人聽,誦給自己聽,也誦給天龍八部,魑魅魍魎聽。在這空間中,你看不到有無量數的眾生,要不然,佛說法時,都說有幾十萬眾在聽法,真實的人間,佛的時代,沒有這麼多人,但是用意識去了解,去解釋,沒有錯。盡虛空,遍法界,天龍護法,龍天,同時也有魑魅魍魎。就像在講《地藏經》,在寸土中也都有生靈,不管是一草、一花、一木,不論是哪一種。
 
  五支手指頭展開,指縫裡也有生靈。若要以現在來說,那就是細菌。我們常常說細菌它也是有生命,細菌,我們要常常對它說法。人間、世間的一切要和平共處,就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誦出來,虛空中魑魅魍魎,就是我們說「魔神仔」(幽靈鬼怪),就是魑魅魍魎,世俗人說「魔神仔」,這就是來無形,去無蹤,冥冥中所有的東西。我們誦,要讀出來,讀得正,我們的心也要正,要很虔誠的心意來讀誦,就是等於為自己說法,也為空中有形無形而說法,這我們要用心。「既皆誦已,能為人說法」,在誦,也是在說法;對人解釋,也是在說法,
 
經文簡釋:「說已能書,若使人書」
為人說已、又能書寫;自雖不能、請人為書。
 
  所以,「說已能書,若使人書」,講了之後,我們能夠再寫,寫了之後,還可以再叫大家來寫,不是只抄經,筆記,把法傳出去。像我現在在說,在線上,在上海已經有一位菩薩,也發心將來要當修行者,師父講的每一句話,她就是這樣,現在立刻句句就打上去(上中文字幕到連線的地區),現在全球的人,不會聽台語,憑著他打字傳出去,就能夠讓大家了解,這不就是嗎?「若使人書」,不是她自己寫而已,還有很多人也在作筆記,這些都算是。「為人說已,又能書寫;自雖不能,請人為書」。自己若不會寫,拜託別人寫,這也都是,也是功德一分,所以大家說抄經有功德,其實聽經記錄下來的那個心得,功德更大。
 
經文簡釋:「供養經卷」
復能志心修法供養。聽則學我所持之道,持則詠我所誦之德。
 
  「復能志心修法供養」,能夠很虔誠修法來供養。「聽則學我所持之道,持則詠我所誦之德」,聽到,就學所持的道。「持則詠」,就是我們就要誦出來,要講出來,這也是培養我們的德。
 
經文簡釋:「恭敬、尊重、讚歎」
恭敬故,不敢侮慢:尊重故,不敢輕視。讚歎故,不敢毀譽。

 「恭敬、尊重、讚歎」,所以我們不敢輕視。我們真正如法修行,如修行而說法,人怎麼敢輕視呢?所以會讚歎,不敢輕易來誹謗。
 
*誦則思我所說之義,說則傳我之道,書則筆之於文,自書人書,供養讚歎,行成感報,如是。
 
  誦,就是思惟,我們要好好想這個法的意義。說,那就是傳,傳這個道要如何讓大家了解。寫,寫就是用筆,這個文,能自己寫,自己了解,還能起歡喜心,這樣就是最好的回報,就是和大家共享受,回報自己,也有很大成就感。這種付出無所求,只是得到法喜充滿。所以我們要用「三軌法」,要好好地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還要身、口、意,誓願安樂行,我們要好好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一 五月 22, 2017 11:44 am

[2017年05月18日上午5:22]農曆四月廿三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四二八)


1. 釋義經文:【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2. 上人手札:「法師品:佛對藥王菩薩示以三軌弘經,末弘通妙經之法則。(一)慈悲室:言弘經之人宜先住大慈悲心。(二)忍辱衣: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眾生惡障。(三)法空座: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


(1)「《法師品》:佛對藥王菩薩示以三軌弘經,末弘通妙經之法則」:在〈法師品〉,佛陀開示怎麼樣在末世,發心要弘揚《法華經》,我們要知道會碰到、遇到什麼樣很多堪忍的事情。但是也要再讓我們知道,要怎麼樣堪得忍耐,而且要很歡喜,很快樂,有三種方法,讓心一轉,這三種方法,我們要好好用心。


(2)「大慈悲為室」:慈悲室,我們要弘通大乘法的行者,要進入這大慈悲室。修行者,遠離了慈悲心,就沒有什麼行好修了,修行第一項,培養慈悲,要入如來室,以佛心為己心,這是我們修行者最根本要培養的心態。


(3)「言弘經之人,宜先住大慈悲心」:弘經,既然了解經典的意義,也要讓人了解佛法的道理,所以我們得到法喜,也要將這個法喜和大家分享。要弘通佛的教法,弘經的人應該要入大慈悲室,那就是佛心。我們的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我常常說「佛心為己心」。


(4)「忍辱衣,就是柔和忍辱衣」:要穿這件衣服,就要選擇柔和的這件衣服,表示修行者既然有慈悲了,慈悲的形象是怎麼樣?就像這一個人穿衣服的態度,他到底比較喜愛什麼樣的顏色,衣服,是怎麼樣的造型?端莊形態,樸素顏色,這樣就知道這個人平時的心態。


(5)「穿衣,呈現於一個人的人格形態」:「柔和忍辱衣」能表達一個人的人格及我們的形態。聽法,要聽得能落實在日常生活,是我們生活的形態,「柔和忍辱衣」就是我們日常的表態,我們用什麼態度和人互動呢?做事情是用什麼態度來做事呢?在生活中,我們要很用心待人接物。


(6)「言弘經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眾生惡障」:弘經的人,要穿起這件忍辱衣,才能夠堪忍一切眾生之惡濁。因為我們平時生活的態度與穿衣服有關,若端端莊莊,就是遇到心理不軌的人,看到我們端莊的形態,對他來說也是一個警惕。


(7)「自律自愛」:若穿衣服露肩露背,及太過短,表示這個人,這個女孩子的心就是缺少端莊,缺少愛護自己的身體身形,缺少了端莊威儀的形態。他人若看到了,自然就起浮動的心,對她就會輕浮。我們若是好好的,端端莊莊的,沒有人敢對我們輕浮,這都是同樣的道理。


(8)「食衣住行,也是在修行」:世俗的生活是這樣,修行者的生活也是這樣,我們雖然粗衣淡飯,但吃也有吃相,去齋堂用餐,我們齋堂桌上的東西雖然很簡單,但是也要很整齊,很樸素。吃的東西簡單樸素,這也是修行。


(9)「用感恩心,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雖然所吃的東西,感覺怎麼這麼淡?自己卻也會起一分感恩天地,供應給我們萬物,我們對食物要起感恩心,要忖自己的德行,要尊重,這些滴油粒米,一束蔬菜都來得不容易。


(10)「維持好道心」:在餐桌上,若能很端莊簡樸,該用盤子裝的就用盤子裝,湯湯水水,該要用較深的碗裝,就要用。器具及菜色等等要如何搭配,都要用心。儘管菜不是很好,卻是端端莊莊的放在桌上,人來到桌邊,自然就起恭敬心,忖己德行,量彼來處。這就是我們的道心。


(11)「出家,要學粗衣淡飯,端莊整潔,保持威儀」:生活中,雖然穿得是簡單的衣服,要乾淨,破了就要補,穿縫補的衣服不是怎麼樣丟臉。穿著,要補整齊,洗乾淨,穿端莊,別人若看到了也會感動。


(12)★典範故事「舉手投足,語默動靜,都是道」:幾天前,從大陸來的某一個大學教授,來到我們的協力廠,和常住師父講話,看到那樣的環境,及師父們在那裡做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來源。知道生活很不容易,大家很辛苦,又看到他(晗師父)穿的那件衣服,不只是粗布,還是補過的。他看到這樣,很震撼,就這樣,從那一念間,他對出家人起了恭敬。


(13)「修行自律守規,讓人起恭敬心」:因為他了解這樣的生活,這樣的道場,這麼質素、樸實,而且真正修行者的日常生活,穿的、做的,都是真實的,不是傳說的。


(14)「百聞不如一見」:來之前,有人對他說,我們精舍就是這樣的生活,他本來對出家人沒有好感,當然這也有他所見聞的理由。但是有人對他這麼說,他懷疑。所以我們的慈濟人,就帶他來了,也是很自然來了解,到靜思堂、慈濟大學參觀,參觀志業體等等,開始感動了。


(15)「出家的真實生活,堪得忍耐」:又進到精舍來,知道我們精舍的生活是名副其實,自己親身走入工作的中心,和人接觸,和人說話,看到德晗他那樣的穿著,在那裡工作,他真的是很震撼。相信了,原來出家的真實生活就是這麼的樸素,這麼的堪得忍耐。


(16)「心沒有受惑,守在修行者的本分」:現在的社會,形形色色,但他們心沒有受惑,沒受到社會物質所污染,沒受到現在社會生活形態所影響,還是守在修行者的本分。所以他很感動,他願意將他所研究食品的成功過程,發願和我們分享,還會多把我們的東西再拿去做研究。他第一次的研究發現到,我們東西的營養等等,還能夠再加上幾項,用我們的東西再去培植會合一起,他說這還沒有人自製的素食,能充分具足營養分,且全都含在裡面。


(17)「守護修行者的規律,生活典範」:舉這個例子,這樣就能感動人,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現在這時代是末法的時代,不論修行者的生態是怎麼樣,我們自己要守護修行者的規律,自然這個團體簡單的生活,能夠顧好我們的心,同時無形中在持經弘法。


(18)「生活典範,也是度人的方式」:雖然我們沒有很刻意,卻是人所接觸到,所看到的感覺,本來對佛教,對出家人,他沒有好感,也是因為人的表現讓他沒有好感。現在他已經信服佛法,也皈依了,這次來他也皈依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也是在弘法,我們一定要穿著「柔和忍辱衣」,生活中,外形的形態,我們都穿著「柔和忍辱衣」,這就是我們的態,生活的形態。


(19)「法空座:言弘經之人,宜住於第一義空之理」:「諸法空為座」,法空座,一直在強調「有為法」,還要再力行「無為法」,雖然我們是這樣在做,不要自大,這是我們的本分事。住好我們的心,把我們的心顧好,我們要度化他人,不論是言語說法,不論是我們以行動來帶動,或者是日常生活的表態,無不都是與佛法相配合。


(20)「守好軌道,心無掛礙」:既然修行,就是不離法,而法則不離規則,所以「無為法」,「有為法」是我們要守好軌道,「無為法」就是心無掛礙。不要有慢、疑,不要傲慢,不要「因為我這樣,所以讓人感動了,所以我了不起」。應該說,這是應證我的修行方式是對的,還要放下我們的身段,真正對的事情,腳步還是要向前前進,這叫做「第一義空」,無我相、無人相。


(21)「第一義空之理」:沒有受人讚歎,也沒有我這樣做能影響人的貢高我慢相,這本來就是本分事,對的事情,要開步精進,做就對了。這就是應證我們「做就對了」,不要停滯在傲慢,驕傲,這就是做就對了,這叫做「第一義空」,就是「諸法空為座」,也就是「無為法」。這是我應該做的,做就對了。這就是「三軌法」。


3. 『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為資成軌法,柔和降伏瞋恚,為觀照軌法,坐第一義空之座為真性軌。』


(1)「大慈悲使一切眾生安樂行者」:我們的心就是要這樣「大慈悲為室」,才有辦法來完成修行的規則。


(2)「安樂行者為資成軌法」:我們就是這麼的樸素,守好心,守好規則,就是這樣在生活,就能幫助我們的道法,這就是我們的道,我們的軌道。


(3)「柔和降伏瞋恚,為觀照軌法」:柔和能夠降伏瞋恚,這就是我們修行為觀照軌法。柔和,我們要自己觀照自己,對人,待人接物,時時都有我們修行者的風度,修行者的形態,對人就是要這樣柔和。


(4)就像剛才說的,有一位對修行者已經起一分不尊重的心,現在接觸之後,降伏了他的心,也同時對出家人尊敬,也已經皈依了,這就是我們穿著「柔和忍辱衣」,能夠降伏眾生的瞋恚,要好好自觀照,修行的規律,「三軌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5)「為觀照軌法」:柔和忍辱能夠降伏瞋恚為觀照,這叫做觀照軌法。要回歸觀照我們自己,照規矩把我們的心照顧好。


(6)「坐第一義空之座」:真性,這就是我們的本性,人人本具佛性,人人本具真如,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無生無滅,這就是「第一義空」,這就是「無為法」,無生滅法,要清楚了解我們的真如性,回歸我們的真如性。


(7)「為真性軌」:這是一條軌道。就像火車要行駛,就要照這條軌道走,才能安全載人,火車能到目的地,人也才能到目的地。同樣的道理,用這個法就對了,法就像海上的船,船要到彼岸,就要有會駕船,知道方向的人,這艘船的用途就是要載很多人到彼岸去,同樣的道理,這叫做軌道。


4. 複習經文:【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


(1)「說法落實在生活中」:對人都要很平等心,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有身的說法,有口的說法,有意的說法。「意平等、心平等、口平等」,對人一視同仁來說法。


(2)「以順法故,不多不少」:完全依照法的教導來走,「不多不少」,不論這個人,你有偏袒他嗎?但是他的心還沒有發心,機會還沒有到,你若對他說很多行菩薩道的法,可能對他無益,同時也會對他有傷害。


(3)「修行,不要排斥人」:或者是他真心想要修行,也想要行菩薩道,他願意去做,但你對他這個人沒有好感,你就不願意將你所知跟他說。你能做的,或者是要請人來做的,他願意去做,你就排斥他。不只是不對他說,也不要讓他了解,這樣也不對。


(4)「無分別心,怨親平等」:我們要對人沒有瞋恨,沒有排斥,應該要順法,不要在人的方面來做分別。所以,「不多不少」,看這個人的根機能接受嗎?無法接受,不要對他說很多,不是你比較喜愛他,你就對他說很多,不是。不能接受的,你不要對他說很多,這個人,不是說你瞋恨的人,就不對他說,不要這樣,所以叫做「不多不少」。就是要看他,法能夠接受多少。


(5)「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他的時機還沒有到,我們若說很多給他聽,他的環境還不能去行,也是一樣。在大陸也有這樣一位,聽到慈濟的法很歡喜,回去很認真做,但是家裡的人還沒很了解,太太很反對,為了要做這件事情,夫妻之間,有一次再來了,敘說他的心態。


(6)「耐心度眾」:我就對他說:「這,現在不是適合你做,你應該要怎麼做,家庭才會圓滿。」要用一段很長的時間,他的熱愛;一直一直想要去做。但是怎麼對他說,他還是感覺聽人在做,他就一直想要去做。所以到一段時間,就對他說:「真正要聽話,真正要度的人,就是在你的身邊的人。這個人,你若度得來,對你的幫助很大,你要說很長的道理給他聽。對外,你要暫時停,緩和一下;而對你身邊的人,你要殷勤,如何去適應他,你若能把他度過來,進來了,相信她就能夠了解。但是,你不要直接對她說我要帶你去哪裡,去接觸什麼事情,不要!你就是要適應他的歡喜,陪啊陪啊,陪到有一天他很歡喜,這樣才把她帶來。」


(7)「深愛法的人」:果然,終於一段時間把他的太太帶來了,看了之後,安心了。回去,讓他做了,他現在也做得很歡喜;也做得很過頭,因為有些規矩(默契),在這樣的環境應該要怎麼做。但是他用他的方法,一會就一直做下去。幾天前,又來了,我又對他說,他說:「我了解了,我回去……」,這就是深愛法的人。


(8)「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以前也對大家說過,只是執著在我要修這樣的法,就這樣一直被引過去,這叫做「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我們應該要先把心修得好,方向要準確。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在《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都有這樣教育我們。所以要很用心。不是他是深愛法的人,我們就對他比較好,就一直一直對他說,這樣他也會傷到。所以,「亦不為多說」,要用心啊!


5. 釋義經文:【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文殊菩薩問於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佛說: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之四種安樂行。


6. 【說是法時,無能惱亂】:意既安樂,說是經時,一切諸難,何以加諸虛妄煩惱惑?故云無能惱亂。


(1)「誠心願度盡一切眾生」:不是說什麼人是我喜愛的,所以我要偏袒他。我們要把法看清楚,把心顧得很穩定。法,要怎麼接受?要怎麼入群?要怎麼來待人接物?這種方法要用誠意。法脈裡面,誠心願度盡一切眾生,這就是「四弘誓願」。有誠懇的心,自己顧好修行本質,然後用誠意如何來對人,這是很重要,若這樣,你能夠說法。


(2)「說是法時,無能惱亂」:說法的時候,就沒有人會來惱亂我們,因為我們真誠,真修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無所求,「諸法空為座」,這麼的誠意,願度一切眾生,以這樣的目標付出,當然就沒有惱亂,這就是「意安樂」。


(3)「很誠意要度眾生,為人群付出」:若能這樣,用這心態來講經,一切諸難,何以加諸虛妄煩惱惑呢?這樣的心態,哪有人再用種種種種難問,用很多難問要來刁難我們的人?那些人也會受我們感化。


7.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得好善友知識,同道共修,與之同學同識,受持讀誦如是經。


(1)「得好善友知識,同道共修」:不只是外,沒有外患;內,得好善友知識,同道共修。若將心門打開,在這樣的道場裡,人人在生活中,彼此生活都是同心,同志願,這種善友是我們善的同修行者,我們人人修學佛法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所知道,聽經的感受,都同樣知道,同樣這樣的認識,有同道,有共修。


(2)「與之同學同識」:我們的生活雖然是很簡單,很樸素,粗衣淡飯,我們的心也很寬闊。就像常在說,大家也住得這麼簡陋,這麼窄,這麼克難式的,昨天我也提起,師父對大家,心還是很不安。看到你們的生活環境,住宿的地方是這樣,我很不忍心。


(3)「修行本色,真正心安穩,真誠滿意住的環境,整齊環境,乾淨生活」:就有弟子就回答師父說:「師父,我們住得很安心,很安穩,我們很歡喜。」實在是很安慰,不過從佩服中還是感覺很現實的生活,看到這樣,希望大家是真誠的對自己住的環境滿意,對自己的環境滿意,去應證它,雖然是很窄,但是收得很乾淨,收得很整齊,這才是真正的安穩。還是要大家有安穩心,整齊我們的環境,乾淨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共修,同修,共識,同道修行。同一個大環境裡,同學同識,很平齊,這就是最好的修行環境。雖然不是很豪華,卻也是這樣很淡泊,這是修行者的本色,修行者的本色就是這樣。


8. 【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亦能感得一切大眾聽聞信受領解受用,憶持在心。


(1)「聽已能持」:所以我們得到同學,大家同修共學,我們若在說法,就能得到大眾來聽,也聽了之後,也能夠身體力行去受持。我們該如何修行,我們的環境要怎麼整頓,內心要怎麼安定?大家因為聽法了之後,知道我們的修行方式,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


(2)「亦能感得一切大眾聽聞信受,領解受用,憶持在心」:心靈道場很重要!這是最大的供養。我們前面也都說過了,供養就是願意付出,對別人付出,也要自愛自己,道心要堅定。守好我們內心的清淨,心靈的環境,也要守護我們周圍生活、共修的道場環境,這都是彼此互相供養,互相付出,我們的環境,我們大家來維修。


9. 『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菩薩既無嫉妒、諂、誑,亦不求人長短,復不惱亂他人,亦不戲論諸法。』


(1)「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我們人與人之間,內要修得很充實,修行最根本的就是一念心。


(2)「植眾德本」:在經典開頭時,這些菩薩都是大修行者,因為人人已經種了很多善因,也培養很多道德,我們修行的果實,這叫做「植眾德本」。


(3)「充實德本,就是修行」:修到我們的內心沒有空虛,內心很充實,因為我們對法,對我們的修行很有信心,所以我們很充實,生活很滿足,在我們的環境中。環境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們堅忍,忍得這樣的環境,我們安心修行。


(4)「屋寬不如心寬」:我們的心很寬,堅忍在這樣簡單的環境,卻是心很寬闊,這和做事情一樣,我們能夠堅忍,對外面人事物的對待,也是用很寬大的心去包容。


(5)「內修充實德本,如是堅忍寬厚」:這對我們很重要,內心真的要充實,修行要很踏實修,我們的環境要怎麼讓我們很穩定,而且對人、事、物,要有很寬容的心,這都是從生活中修來的。


(6)「菩薩既無嫉妒、諂、誑,亦不求人長短」:我們對人,不要嫉妒,不要諂曲,不要誑妄,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課程,這些東西都不要在我們的身上。就像在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單位(指住的房間)若放一些沒有用的東西,這就像我們的內心有這些垃圾一樣,我們的環境不能有這些垃圾,我們的內心不能有這些垃圾,這都是垃圾,這都是煩惱。


(7)「亦不求人長短,復不惱亂他人」:不要去惱亂到別人的環境,環境既不大,不要去惱亂到別人的。


(8)「亦不戲論諸法」,做事情要認真,不要「加減講」、「加減戲論」,這都不行。


10. 『如是堅忍質直慈悲,說是法時,聽法者、同學者、亦不好為惱亂,而悉樂於受持。』


(1)「如是堅忍質直慈悲」:我們的生活也是很樸實,很厚重。就是表態出我們的慈悲。


(2)「說是法時,聽法者,同學者,亦不好為惱亂」:我們若是有這樣的修行,有這樣的慈悲,內心有這樣的修為,自然在講法,聽法的人,或者是和我們同學的人,就不會來惱亂我們。甚至我們是同修,我說法,你們來聽;我們是同學,你也不會說,「我們是平輩,所以你講的,我為什麼要服你?哪怕你說得很好,我也是加減挑剔你一些」。不要有這樣的心態。我們若有德,別人就無法起這樣的心態,這就是要「得人和」。


(3)「而悉樂於受持」;同修同學者,也是同支持,這就是要我們說得對,我們要有前面這些「植眾德本」,我們有修這麼多行,內心有這麼豐富的法,我們所講的,所表達的這個身形,自然就能夠降伏人。


(4)「亦不好為惱亂」:所以這些同修同學者,也不會來惱亂我們,也不會專門故意來惱亂我們。有人提出意見是善意,「你好像哪個地方…,是不是我們這樣比較好。」,善意,我們要接受,這不是叫做惱亂,惱亂是惡意,嫉妒、諂、誑等等,那種惡意才叫做惱亂。若是善意的建議,我們要歡喜接受,我們都是樂於受持,大家互相受持,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很用心。


11. 【持已能誦,誦已能說】:既憶持已、然後能誦;既皆誦已、能為人說法。


(1)大家共修,不是會說就好了,說了之後還要受持,不是「我都知道了,知道了,所以我都不必再做功課。」要繼續再做功課,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要好好將這部經的法,時時放在心裡,還要時時讀誦,你很熟了,還是要不斷讀誦。讀誦之後,很了解,很熟了,還要能夠再說「既憶持已,然後能誦」既憶持,我們還要會誦,記得要說出來,要誦出來。


(2)「誦經,盡虛空,遍法界,天龍護法,魑魅魍魎,都有在聽」:常常對大家說,誦經,不是只誦給人聽,誦給自己聽,也誦給天龍八部,魑魅魍魎聽。在這空間中,你看不到有無量數的眾生,要不然,佛說法時,都說有幾十萬眾在聽法,真實的人間,佛的時代,沒有這麼多人,但是用意識去了解,去解釋,沒有錯。盡虛空,遍法界,天龍護法,龍天,同時也有魑魅魍魎。


(3)「寸土中也都有生靈」:就像在講《地藏經》,在寸土中也都有生靈,不管是一草、一花、一木,不論是哪一種。五支手指頭展開,指縫裡也有生靈。若要以現在來說,那就是細菌。我們常常說細菌它也是有生命,細菌,我們要常常對它說法。人間、世間的一切要和平共處,就是同樣的道理。


(4)「既皆誦已,能為人說法」:誦出來,虛空中魑魅魍魎,就是來無形,去無蹤,冥冥中所有的東西。我們誦,要讀出來,讀得正,我們的心也要正,要很虔誠的心意來讀誦,就是等於為自己說法,也為空中有形無形而說法,這我們要用心。在誦,也是在說法;對人解釋,也是在說法。


12. 【說已能書,若使人書】:為人說已、又能書寫;自雖不能、請人為書。


(1)「把法傳出去」:講了之後,我們能夠再寫,寫了之後,還可以再叫大家來寫,不是只抄經,筆記,把法傳出去。像我現在在說,在線上,在上海已經有一位菩薩,也發心將來要當修行者,師父講的每一句話,她就是這樣,現在立刻句句就打上去(上中文字幕到連線的地區),現在全球的人,不會聽台語,憑著他打字傳出去,就能夠讓大家了解,這不就是嗎?


(2)「若使人書」,不是她自己寫而已,還有很多人也在作筆記,這些都算是。


(3)「為人說已,又能書寫;自雖不能,請人為書」。自己若不會寫,拜託別人寫,這也都是,也是功德一分,所以大家說抄經有功德,其實聽經記錄下來的那個心得,功德更大。


13. 【供養經卷】:復能志心修法供養。聽則學我所持之道,持則詠我所誦之德。


能夠很虔誠修法來供養。聽到,就學所持的道。就要誦出來,要講出來,這也是培養我們的德。


14. 【恭敬、尊重、讚歎】:恭敬故,不敢侮慢:尊重故,不敢輕視。讚歎故,不敢毀譽。


(1)「恭敬、尊重、讚歎」,不敢輕視。真正如法修行,如修行而說法,人怎麼敢輕視呢?所以會讚歎,不敢輕易來誹謗。


15. 『誦則思我所說之義,說則傳我之道,書則筆之於文,自書人書,供養讚歎,行成感報,如是。』


(1)「誦則思我所說之義」:誦,就是思惟,要好好想這個法的意義。


((2)「說則傳我之道,書則筆之於文」:說,那就是傳,傳這個道要如何讓大家了解。寫就是用筆,這個文,能自己寫,自己了解,還能起歡喜心,這樣就是最好的回報,就是和大家共享受,回報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感。這種付出無所求,只是得到法喜充滿。


(3)用「三軌法」,要好好的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還要身、口、意、誓願安樂行,要好好多用心!


**************
16.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要認真謹記三軌法,《法師品》「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出家,就要學粗衣淡飯,端莊整潔,保持威儀。舉手投足,語默動靜,都是道。守護修行者的規律,生活典範,也是度人的方式。很感動晗師父及常住師父們樸實的身行典範,能讓原本不認同出家人的居士轉念,重新起恭敬心且願意皈依於上人,真的是要好好學習之。


修行自律守規,讓人起恭敬心。「充實德本,就是修行」,包括內心修清淨心,外在要維持好寮房單位、公共區域的整潔,這都是在修行。對人,不要嫉妒,不要諂曲,不要誑妄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垃圾」,不論是有形的單位環境或是無形的心靈,都不要有垃圾。


會謹記上人教導,好好腳踏實地的真實修行,內修外行都要一致,日常生活中,好好體會這段《無量義經》德行品【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淡泊,無為無欲】。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7/05/18晨記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