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五 6月 16, 2017 4:35 pm

2017061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謂諸眾生既聞甚深微妙法已, 
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修行, 
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故, 
所聞之法應常能憶持。 


  也就是要告訴大家,「謂諸眾生既聞甚深微妙法」之後,「又能起正信心」。我們大家聽法,聽了之後,就要法入心;法入心了,同時我們要生起正信的心。這是佛陀說法最期待眾生能夠接近佛法,能夠用心聽法,法聽入心,也能夠起正信的心。聽法我們若沒有起信心,聽也沒有用,所以「信」是很重要。但是「信」若不正確,一念偏差,差毫釐就是失千里。所以佛法難遭遇,真是微妙的法,我們要從起信心,而且以正確的觀念來接受佛法,這種正信心很重要。「思惟其義」。有了正信心,就能夠思惟,思惟法裡面的內容。我們若沒有正信心,法聽了就過去了,只是聲音經耳就漏掉了,有聽、沒有聽不是一樣嗎?所以聽法要聽入心,要經過了思惟;靜思惟,好好心靜下來,來分析、來思考我們所聽的法裡面的道理。若能夠這樣,就能夠「依教修行」。身體力行才是真能體會佛法的道理,道理是要讓我們應用在生活中的人、事、物,所以我們一定要去體會,道理和事相才能夠會合。 


  所以,依教修行是「甚為稀有」,將法用在生活中,這是一件很快樂、很微妙的事情。若沒有身體力行,無法體會到法,也感受不到;你要感受到法,必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而日常的生活必定在思惟中,將這個法真正用心去思惟,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將它會合起來。那個事理會合而圓融,那就是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是謂世間難得之寶故」。這就是法,難得、很難得,能夠有這樣的生活,生活中有法,法用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真的是很難得。這就是「真修行者」,心有所得的法,所以每天都會很快樂。所以,「所聞之法應常能憶持」。因為這樣,我們聽到的法我們要好好記憶著,好好用在生活中,這叫做「憶持」;要記憶、要用在生活裡。所以,我們在《法華經》的〈安樂行品〉,那就是在我們這一品,全品就是要叫我們修行,要修得安樂,心和法能夠體會,避開了很多粗重的煩惱;我們要體會,能夠用在很微細的法。 


  法是很微細,甚深微妙法是很微細,我們日常生活有很多粗重的煩惱,「這些煩惱把我壓得讓我心很難過,粗重的煩惱讓我透不過氣來」,我們常常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真的,煩惱是很粗、很重啊!佛法是甚深微妙,這個「甚深微妙」若能夠體會,入於生活中,自然粗重煩惱就化解掉了,這就是〈安樂行品〉所在教育我們的,所以要用法。 


《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成四安樂行人,夢中感五種好相: 
一、見佛為眾說法 
二、見己為眾說法 
三、見己由佛授記 
四、見修菩薩之道 
五、見己八相成道 


  「說成四安樂行人」。我們若能夠四安樂行,行在日常生活,就是身、口、意、誓願安樂行。日常生活不離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就是在生活中;生活中我們要做事情,待人接物,種種的事情就是要身體去力行。在待人,少不了用口,和人說話,我們若是時時心有入在法中,說話自然就會很得法,所說的就是能夠啟發人心,不會去造口業。因為我們的口中,凡夫多數都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無不都是在造口業。修行,我們口就是要度人、要說好話、要讀誦經典等等,全都是為己、為人。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的「口的四大」,我們要好好將它節制好,身體的行動要控制好。尤其是心意,起心動念,凡夫心,難免外面的境界來,很煩惱,身心交瘁,煩啊!很多。就要用心去體會法,儘管很煩,也要用心化解,這就是「意」,心意。心意中有法,自然不論是口,或者是身的行為,過了之後自己稍微調整一下。不論是壓力有多大,煩惱有多粗重,總是心再自我調解一下,很快粗重的煩惱就過去了,法再拿來心中,入我們的心再記憶一下,再回憶、再記得,用法來化解,就要再接再厲。不論是多粗重的煩惱,應該做,就再發願,這個弘誓願不會受到這些煩惱來阻擋了我們的心,礙了、障礙我們的意。 


  所以,每一項有經過,有了粗重的煩惱境界,過去就好了,人間就是這麼多的困難,所以我要再精進,我為眾生還要再接再厲,這叫做「誓願」,這樣叫做「四安樂行」--身、口、意、誓願安樂,這叫做「四安樂行」,大家應該要記得。面對著人間,難免會感覺很沉重,但是法若再入心,自然就輕安自在,就要有弘誓願。若能夠這樣,就「夢中感五種好相」。我們前面在說「心」,白天若是法不斷記憶在我們的心裡,自然晚上也會有這樣很美的夢境。第一,「見佛為眾說法」。雖然我們離佛已經二千五百多年的事情,我們現在不曾見到佛,但是我們夢中也能夠看到佛;佛為大眾在說法,好像我們在法會中在聽佛說法一樣。 


  第二,「見己為眾說法」。前面說過了,我們再將它記憶一下(偈文「佛為四眾,說無上法」),佛為諸修行者,聲聞、緣覺、菩薩、大眾說法。我們也會夢見到天人、阿修羅來聽我們說法,也能夠受恭敬,這都在夢中所見到的。又第三,「見己由佛授記」。好像佛為我們授記了,我們讀過了〈授記品〉,也很羨慕與佛同世得佛直接的教導,最後佛陀要親自為他們授記,我們也很羨慕啊!是不是我們也能夠得佛授記呢?事實是離佛二千五百多年,不過在夢中也能夠夢到佛親自為自己,為我們自己,夢中的人授記。 


  第四,是「見修菩薩之道」。還是夢見我們在菩薩群中,或者是在靜處人中,我們在那個地方精進,在那裡修行,心心念念都是念菩薩之道。夢境也有這樣的心,因為白天的精進,晚上做這樣的夢。第五,就是「見己八相成道」。也看到自己這樣修行,八相成道。這個八相成道下面我們會解釋,真的是很微妙的境界。我們白天記憶在佛法裡;晚上,我們也能夠從佛法中看到佛法境界的美的境。這雖然不是真實,但是這是意識的分析。我們的意識,白天就是這樣一直想,這樣在記憶,不只是聽法入心了,我們在生活中也這樣在動作。我們的心版也是很深的思考,這種「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記憶在法中,晚上的記憶就自然在道場中。 


  所以這是很容易,也表示人間如夢如幻,環境在真實的人間煩惱很多。在晚上,就是將白天的生活若帶入夢境,就是同樣很多的煩惱,這些煩惱讓我們煩、讓我們苦,這個煩和苦的白天的生活就帶入夢境去,惡夢很多。我們若是放輕鬆,將法入心,一切有為法就是如夢幻泡影,就是沒有了,有的就是無為法,真實法,空中妙有。放輕鬆的心態,將法用在生活中,放輕鬆的心態,雖然「有為法」很煩,但是用「無為法」,放鬆了,人生就是這樣,如夢幻泡影。在泡和影這當中,它也有,有那個真妙的法在裡面,所以「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這全都是在法之中感受得到,我們自然就帶入夢境去。這一切都是虛幻,不要去執著它,不過讓我們日夜輕安自在。這意思就是,放掉了這前一分鐘的煩惱,其他就都將它放鬆了,一直到睡眠中也是輕安,也是自在。這意義就是這樣而已,不要去執著。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這還是在說夢境哦!夢中就是夢見我們也已經被授記了,我們有這樣、這樣修行的過程,佛為我們授記,也有這樣「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也有這些聽法的人來聽法。「又見自身,在山林中」,又再見自身又在山林中修行,「修習善法」,又是「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這種的境界都在夢中所夢,很美的境界,無不都是在夢中修行。接下來,這段文又再這樣說, 


經文:「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此頌身心精潔無垢,寂靜清澄,修行見佛。 


  這裡就是這樣說,「此頌身心精潔無垢」,這段偈文就是在稱頌,我們的身心精潔無垢。修行,我們就要修到這樣,身和心要很精、無雜。我們的身,「觀身不淨」,我們常常每天、每天就要有這樣的觀念,我們的身體真的是很不乾淨。所以,修行就期待我們的身和心清淨,因身體是這麼不乾淨,所以我們就是要修行,讓我們「戒」,戒得沒有無染。生理的不乾淨,這既來之,則安之,但是我們的身體行為,那就要好好修好,叫做防非止惡,這就是「戒」。不對的行為、不乾淨的動作,我們的身體絕對不能去作為到,自然就是身清淨。生理雖然還是不淨,但是我們的身體的行為是乾淨的,我們的心也是很乾淨,沒有煩惱來染著了,所以叫做「身心精潔」。「精」就是沒有雜染,「潔」就是很淨潔,很乾淨、沒有垢穢,這樣我們的境界自然「寂靜清澄」。 


  這就是我們很希望的境界,就是「靜寂清澄」,必定要先「身心精潔無垢」,自然我們的境界就會靜寂清澄。用這樣來修行,「修行見佛」,自然我們身心清淨了,我們就有見佛的機會。雖然佛不在人間,自然夢境也會見到佛,這是表示我們的心,不論是在造作,或者是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身心不離佛。 


*從見諸如來乃至十方佛,及靜思慮諸法妙事。今此結示所夢五十位事。 


  所以,「從見諸如來乃至十方佛,及靜思慮諸法妙事」。我們從那個經文,開始就是「見諸如來」,要廣說在夢中已經見到很多如來,以及十方的諸佛,在夢境的裡面無不都是佛,有諸如來。「諸」就是很多,「十方佛」呢?到處,周圍都是佛。這些諸佛,修行者以及在場的修行者,全都是在「靜思慮諸法妙事」,大家都很清淨,「身心精潔無垢」,人人都是在這種寂靜清澄的境界在修行。「從見諸如來乃至十方佛」,就是互相所見的無不都是佛,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境界。「今此結示所夢五十位事」。這前面已經說那麼多,那就是表示我們平時修行,就是已經接近在「五十二位」,「五十位」至「五十二位」。什麼叫做「五十位」呢?應該過去也說過了。菩薩,我們已經發大乘心了,我們要開始修行,必定要有「信」,這總共是五十二位。 


*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我們從凡夫地要到成佛,總共要經歷五十二個階段。那就是「十信」,要先有信心,要經過了十種的信的考驗。信心既定了,我們要「十住」,這十個位置我們要住定了;這個過程我們要住定,要不然有信心,心不定下來就沒有用。所以,心住定下來,我們還要再身體力行,要經過十個階段,這種的身體力行。身體力行,修行的過程我們不是為了自己,就有「十回向」,我們還為眾生回向,法歸於源。所以,有為法歸於無為法,這是「十回向」。登「十地」,我們一步一步向前的階段,這樣一步一步向上這樣登高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要從凡夫地步步階升、步步踏實,登上一步一步向前的階段,站在高的地方才能夠看到清楚的境界。這「五十位」完成才能夠到等覺、妙覺的境界,這是修行的過程。 


  有人有空、有興趣,那就去找「十信」、「十住」,這過去是說過,請大家要知道這個菩薩要從凡夫到成佛的過程,第一要有「十信」,第二要有「十住」,第三要有「十行」,第四要「十回向」,第五要有登「十地」,再來就是要超越,超越這個「十地」到至高無上的覺悟,那就是成佛。成佛還再進入了非常微細、微妙的境界,這種心靈的境界,這就是菩薩要經歷的「五十位」,才能夠超越到「等覺」、「妙覺」的地步。修行就是要這樣一段一段走,到底我們的「十信位」足夠了沒有?「十信位」若不夠,要說進入到「十住位」也難。所以我們凡事要從起頭要穩定。 


經文簡釋: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見諸佛身作紫金色,百福相好,以為莊嚴。 


  接下來說,「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諸佛的身是金色,百福相莊嚴,我們「見諸佛身作紫金色」。當然諸佛就是莊嚴,佛身是紫金色,這個夢境不是遠遠看佛而已,又能夠很接近佛,看到佛身是這樣發紫、發光、發金的顏色。所以,「百福相莊嚴」。「百福」過去也解釋過了,我們要很用心去記憶。「百福相好,以為莊嚴」。因為「相好」,所以才會很莊嚴。 


經文簡釋: 
「聞法為人說」;從佛得聞微妙之法,自見其身為他演說。 


  「聞法為人說」。我們聽法了之後,我們還要再為人說法,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我們應該要好好聽,聽好,我們要好好說,法就是要這樣不斷傳。法在生活中體驗出來,和大家分享生活中的法,這叫做「佛法不離世間法」。所以,從佛法的體悟,體悟在我們人間所感受,所造作、付出的心得,這也是一種的說法。這幾天,精進的菩薩,從各地、各國來到臺灣,就是為了要取經──「靜思法脈」要如何勤行道去力行、去勤精進?所以一群一群的菩薩這樣一直回來了,連續的生活體驗營,昨天又是圓緣(2017年靜思人文精神研習營圓緣)。今天開始在臺北板橋靜思堂,以及三重靜思堂,就是這樣,一群一群的人,不同的營次,一群一群回來體驗這個法,要如何成為一條道,道理很顯明,讓我們能夠身體力行去鋪路。大家用心,回來了。 


  也聽到很多修行者將我們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在做分享,他們的心得,也聽到都是皆大歡喜,充滿了感恩,也帶著法喜回去,有人要再繼續,再接下來參加營隊,在臺北。同樣,有三個營隊同時今天在進行中,這就是在精進,就是要聽;回來聽,聽大家的心得過程,所受到的法是如何在力行。這就是大家從很多的國家,這次在外面可能也有二十多個國家,已經又回來了。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個法,聽法之後要講法,要去和人分享,分享就是將法傳下去。不同的國家,這次來精進的,在臺北有很多種的人種,所以不分種族,皮膚不同色,在這個時間也已經集合過來,共同一條心,就是道心,就是回來取經,這條道路他們要拿回去如何去鋪,鋪在他們的生活、鋪在他們的人間、鋪在他們……等等,這就是有心。 


  所以,「聞法為人說」。這就是我們要從佛陀的教法,我們「從佛得聞微妙之法」,我們今天才有這樣的法傳在人間。我們現在的人間社會不同,和佛法的時代不同,所以我們同樣的法,生態不同,我們要用心如何聽,落實在這種不同的生態,要如何讓大家能夠一樣用心來接受,這慧命成長在人人的生命中。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功的地方。所以,「自見其身為他演說」,我們也再看到,看到我們自己本身在為大家說法,這夢境中也有這樣。 


經文簡釋: 
「常有是好夢」;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美夢。 
前云: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所以,「常有是好夢: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美夢」。我們若能夠常常這樣,心不離開法,心就是人人都是佛,不論什麼樣的種族,在我們的面前他們都是好人,在我們的面前他們都是未來佛,他們人人都是菩薩啊!不是菩薩不會歷經這麼遠的路回來,而且平常在他們的僑居地,在他們的出生地,他們願意去付出;已經去付出了,有所接受、有了心得,他們才願意這樣,這麼遠的路途還願意回來,回歸到心靈的故鄉來取法。 


  所以,可見凡是從海外歸來的慈濟人,這些都是菩薩雲來集,已經會集在臺灣,這些都是菩薩啊!人人要如何能夠再取到法,回歸故鄉僑居地去行安樂度眾生?這就是回來取經的目的。而我們就是要將這樣的法就是傳在人間,哪怕是做夢,我們也這樣在想,也是這樣在感受。所以,「修此安樂行者」要如何去度眾生,度得很快樂、很歡喜?這樣的人,自然他常常「有如是善好美夢」。只要你有這樣的心,自然就有這樣夢的美景,好夢成真。但願我們的道心就要這樣繼續,白天、晚上繼續這個善念,同樣的道理。 


  所以,前面有一段文這樣說,「若於夢中但見妙事」。就是連做夢,所看到都是微妙的事情──見諸佛、如來、十方佛、諸菩薩等等,或者是我們自己也在修行,我們自己也一樣能夠得到這樣,為人說法,連夢境也是這樣。這不是要大家執著在夢,一直叮嚀大家,這是法要告訴我們,讓我們的這個心念念皆是善法,這無間,叫做「無間修」、「無餘修」。「長時修」,我們要長時就是這樣修下去。「恭敬修」,要用恭敬心,這個恭敬的心,人人無不是佛,所以大家要很用心。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頌夢中八相成道之相。又夢下,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 
諸佛之果,由行以致。安樂行人,先見其相,克果必矣。 


  又再夢,再一次再跟我們說夢境。「頌夢中八相成道之相」,又再夢,就是夢中有「八相成道」的境界,就是「又夢下,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 我們在修行,自己如何修行,過程一直到成佛的開始,和最終入涅槃,這是諸佛的果報,成佛之後這個果報。前面是要一直修行,過去一直告訴大家,「六度萬行」一直到了「因圓果滿」,那就是成佛了。 


  所以,「諸佛之果,由行以致」,由行為所以得到成佛的境界。「安樂行人,先見其相,克果必矣」。我們若有安樂行的人,就是入人群,心很歡喜,付出無所求又是很歡喜。這樣的人,事先就是見到這樣的相,自然我們照這樣一直修行,就是心不離佛,沒有離善,沒有離修行。「不離」就是無間,這樣在修,長期這樣在修,沒有空餘的時間不修行。就是這樣,用尊重道法這樣的心在修行,自然我們將來慢慢就是靠近真實的人生,就是成佛了。 


經文簡釋: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雖為國王、一切棄捨。樂出家也。 


  所以,「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記得前面的文也有一段,〈提婆達多品〉也是一段,這個國王貼告示,捨國王的王位,要取得能夠求法的精進。這故事也已說過了,是經文。這時候又再回復說,也是會夢到自己是做國王,國王的精進,捨去宮殿、捨去眷屬,「及上妙五欲」。「雖為國王,一切棄捨,樂出家也」。就像這樣雖然做國王,一切都將它棄捨,很愛道、樂道,所以出家去了。 


*夢作國王:即降兜率、託陰、降生、三相。 
捨宮殿五欲:詣道樹等,即出家之相。 


  所以,「夢作國王:即是降兜率、託陰、降生,三相」。「託陰」就是入胎、坐胎等等。「捨宮殿五欲:詣道樹等,即出家之相。」然後捨皇宮的五欲,就是出家去修行,這就是在「八相」的裡面。 


經文簡釋: 
「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行至道場,樹下安座。修聖道也。 


  所以,「行詣於道場,在菩薩樹下,而處師子座」。修行的過程,就是在這樣,菩提樹下去坐著,將心定下來。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苦行之後,捨苦行,在尼連禪河洗淨了身體。「行至道場,樹下安座」,下定決心,坐在金剛座菩提樹下,這樣坐下來開始修行。「修聖道也」,在這個當中修聖道,所以出家修行,開始安靜這個心下來,將苦行捨掉,安靜心來修行。 


經文簡釋: 
「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求道七日,得佛智慧。證妙果也。 


  「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在這當中,很細思,靜慮思惟,不斷不斷來思考天地間法的道理。「求道七日」,經過了七天,「得佛智慧」。「證妙果也」。這就是我們要學佛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在苦行之後,捨掉苦行然後修行,接受牧女的供養,恢復了體力,然後在那個地方連續七天當中,也有降魔的過程,心靈的煩惱很澎湃。在那個地方一段一段,內心有很多很多的矛盾,塵沙惑,就在這個地方忽然間湧現出來很多的煩惱無明。 


  我們都將它形容是魔,魔就是煩惱,在我們的腦海中起浮,浮現了很多的境界。這些境界也有來誘惑我們的心,也有來威脅我們的心,這種不論是軟硬的、粗重的幻化,那個幻境不斷不斷浮現出來。在這種心將要靜下來之前,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境界,不斷不斷一直出現出來。這就是有時候若在打坐,一不小心,很多虛幻的境界不斷一直出現出來,一點點貪著,那就會走火入魔。這個境界若浮現,有時候浮現著很恐怖的境界,有時候會浮現著很美,就像夢境這樣的境界,虛幻、夢境,就像這樣的境界,就執著住了,覺得:哇!我若是這樣坐下來,就有這樣這麼多的境界,這是不是我已經得道了?有這麼輕安的美景,讓我的心很歡喜、很輕安,我很歡喜,所以我會常常要在那裡坐,坐久來,那個虛幻的聲音、虛幻的境界,你即使沒有在那裡坐也會聽到聲音,有人對他說話,或者是有人叫他去哪裡,由不得自己。這變成了精神錯亂,走火入魔,思想偏差了。 


  所以,常常說不是坐禪,是要將我們的心靜下來,靜下來我們是調息。曾對大家說過了,坐下來,我們將我們心的氣用數息,用算的。這個氣從丹田如何起,慢慢地呼吸,讓它出去;出去到多遠,我們再呼吸進來,歸納丹田。像這樣的呼吸,算,從一到十,或者是要從一到百,都可以。這都是調我們的心,讓它心不要跑到別處去。我們有時候心亂跑,我們光是要算,坐下來要算到十,要算到三十,可能心就跑掉了。我們要如何讓心能夠專注在我們的身上、呼吸裡,調我們的氣息?這就是靜下來,很多雜想都放下了,不要去想其他,只在我們的呼吸間來數息,這叫做「數息觀」。算數,算我們從一到十,或者是一到百,那個數字隨便我們的定。在這當中我們的心思都沒有偏掉,都沒有去想到其他,就是專注在那個數字。這個數息觀會比較安全。 


  不要想:哇!這段都是好的夢,我們是不是靜下來來追求這樣靜的境界,有這樣的境界出來嗎?若有這樣的境界出來,要趕緊警惕。這不是在睡夢中,這是在打坐時有這樣、這樣的境界浮現,這不是真實的境界,這是魔的境界,這是煩惱,我們的雜念浮現出來的境界。所以一直要讓我們知道,這種的境界,打坐不要去執著任何一個境界。打坐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境界出來,那都是虛幻,絕對不能去執著它,這才是我們真修行。所以,佛在修行的過程,這七日間也遇到很多很多煩惱浮現,這種無明的幻境不斷浮現,他就要去降伏,這些東西就是都不要理它,這些事情都是不會污染到他的心。要用盡了這樣的功夫,這些東西沒有了,完全靜寂了,才在那當中,剎那之間,他的心與天地宇宙萬物會合在一起,這個境界「靜寂清澄」,清淨沒有污染,這種淨潔,精潔、清淨的心。 


  大家修行過程要好好自我警惕好,不要放散掉,不要亂掉,這樣我們才不會讓我們的心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粗重的事情來煩惱我們,才不會在這個修行的過程中讓它錯亂了。我們要修得「四安樂行」──身、口、意、誓願安樂行。這是真實人生的生活修行,不是虛渺無形的東西;我們所修的是要腳踏實地,這道的方向,實在去鋪的路,就是我們人間修行不要散失的道路。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Empty周五 6月 16, 2017 10:20 pm

[2017年06月16日上午5:22] 農曆五月廿二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四五四)


1. 釋義經文:【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2. 上人手札:「謂諸眾生,既聞甚深微妙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修行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故。所聞之法應常能憶持。」


(1)「謂諸眾生既聞甚深微妙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大家聽法後,就是要法入心;同時也要生起正信的心。佛陀說法,最期待眾生能夠接近佛法,用心聽法,法聽入心,能夠起正信的心。聽法,若沒有起信心,聽也沒有用,信是很重要。「信」若不正確,一念偏差,差毫釐,就失千里。佛法難遭遇,真是微妙的法,要從起信心,且以正確的觀念來接受佛法,正信心很重要。


(2)「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有正信心,就能夠思惟,法裡面的內容。若沒有正信心,法聽了就過去了,只是聲音經耳就漏掉了,有聽沒有聽不是一樣嗎?聽法要聽入心,要經過思惟;靜思惟,好好心靜下來,分析思考,所聽的法其中的道理,若能夠這樣,就能夠依教修行。身體力行才是真能體會佛法的道理;道理是要讓我們應用在生活中,人事物,一定要去體會,道理和事相才能夠會合。


(3)「依教修行甚為希有」:修行,甚為稀有,從法用在生活中,這是一件很快樂、很微妙的事情。若沒有身體力行,沒有辦法體會到法,也感受不到。要感受到法,必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而日常的生活必定在思惟中,將法真正用心思惟,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會合起來。


(4)「是為世間難得之寶故」:事理會合而圓融,那是很快樂的事情,法,很難得,能夠這樣的生活中有法,法用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真正是很難得,是真修行者,心有所得的法,每天都會很快樂。


(5)「所聞之法應常能憶持」:聽到的法,要好好記憶住,好好用在生活中,這叫做「憶持」。


(6)「〈安樂行品〉,就是要修行修得安樂」:心和法能夠體會,避開很多粗重的煩惱,要體會,能夠用在很微細的法。法是很微細,甚深微妙法,日常生活有很多粗重的煩惱,這些煩惱把我們壓得讓心很難過,粗重的煩惱讓我們透不過氣來,常常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煩惱很粗很重。佛法是甚深微妙,若能夠體會,入在生活中,自然那個粗重煩惱就化解掉,這就是〈安樂行品〉所在教育我們的。


3. 「《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成四安樂行人,夢中感五種好相:(一)見佛為眾說法。(二)見己為眾說法。(三)見己由佛授記。(四)見修菩薩之道。(五)見己八相成道。」


(1)「說成四安樂行人」:若能夠四安樂行,行在日常生活,「身、口、意、誓願」,身體就是在生活中。要做事情,待人接物,種種的事情,都是要身體去力行。


(2)「修善業,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在待人,少不了用口,和人講話,若時時心有入法,講話,自然都會很得法,所講的,都是能夠啟發人心,不會去造口業,因為我們的口中,凡夫,多數都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無不都是在造口業。修行,我們口就是要度人,要講好話,要讀誦經典等等,都是為己、為人。身體的行動要控制好口。


(3)「心想好意」:尤其是心意,起心動念,凡夫心,難免外面的境界來,很煩惱,身心交瘁,煩惱很多,要用心體會法,儘管很煩,也要用心化解,這就是心意。心意中有法,自然,不論是口,或者是身的行為,過之後自己稍微調整一下,不論是壓力有多大,煩惱有多粗重,總是心再自我調解一下,很快粗重的煩惱就過去。


(4)「用法,化解煩惱」:法拿來入心,再記憶、再回憶,要記得法,用法來化解,不論是多粗重的煩惱,應該做,再發願,發弘誓願,不會受到這些煩惱來阻擋了我們的心,障礙我們的意。


(5)「四安樂行」:每一樣有經過,有了粗重的煩惱境界,過去就好了,人間就是這麼多的困難,所以還要精進,為眾生還要再接再厲,這叫做誓願,身、口、意、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法若入心,自然就輕安自在,就要有弘誓願。


(6)「夢中感五種好相」:白天,若法不斷記憶在我們的心裡,自然晚上也會有這樣很美的夢境。


(7)第一,「見佛為眾生說法」:雖然離佛已經兩千多年,我們現在不曾見到佛,但是,我們夢中也能夠看到佛,佛為大眾在說法,好像我們在法會中在聽佛說法一樣。


(8) 第二,「見己為眾說法」:前面說過,「佛為諸修行者,聲聞、緣覺、菩薩、大眾說法」,我們也會夢見天人、阿修羅來聽我們說法,也能夠得到為眾說法受恭敬,這都是在夢中所見到的。


(9) 第三,「見己由佛授記」:我們讀過了〈授記品〉,也很羨慕與佛同世,得佛直接的教導,最後受佛親自授記,我們是不是也能夠得佛授記呢?事實上我們離佛兩千多年,不過在夢中也能夠夢到佛,親自為我們夢中的人授記。


(10) 第四,「見修菩薩之道」:夢見我們在菩薩群中,或在靜處人中,我們在那精進修行,心心念念都是念菩薩之道。因為白天的精進,夢境也有這樣的新,晚上做這樣的夢。


(11) 第五,「見己八相成道」:也看到自己這樣修行,八相成道,這真的是很微妙的境界。白天,我們記憶在佛法裡,晚上,也能從佛法中,看見佛法境界的美,雖然這不是真實,但這是意識的分析。我們的意識,在白天就這樣一直想與記憶,不只聽法入心,在生活中也同樣在動作,在我們的心版,也是很深的思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記憶是在法中,晚上的記憶就自然在道場中。


(12)「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間如夢如幻,在真實的人間,煩惱很多,若將白天的生活帶入夢境,同樣也是很多的煩惱,這些煩惱就會讓我們煩,讓我們苦,白天的煩惱和苦帶入夢境,噩夢就多。


(13)「法入心,日夜輕安自在」:我們若放輕鬆,把法入心,用在生活中,一切有為法就如夢幻泡影,沒有了,有的就是無為法、真實法,空中妙有。雖然有為法很煩,但用無為法放鬆,人生就是這樣,如夢幻泡影,但在泡和影中間,也有真妙的法在裡面,所以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這一切都是虛幻,不要去執著,日夜就輕安自在。意思是,放掉前一分鐘的煩惱,將其他都放鬆,一直到睡眠中也是輕安自在。


4. 複習經文:【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1)這還是在夢境中,夢見我們也已經被授記了,我們有這樣修行的過程,佛為我們受記,也有這樣嚴淨的國土,廣大無比,也有這些聽法的人來聽法,再見自身,又在山林中修行。這些很美的境界,無不都是在夢中所夢,在夢中修行。


5. ★釋義經文:『此頌身心精潔無垢,寂靜清澄,修行見佛。從見諸如來乃至十方佛,及靜思慮諸法妙事。今此結示所夢五十位事。』


(1) 「此頌身心精潔無垢」:接下來的經文為偈文,是在稱頌我們的身心潔淨無垢。修行就要修到身心很精無雜,觀身不淨,我們每天都要有這樣的觀念,身體真的是很不乾淨,所以就是要修行,要戒得沒有汙染,生理的不乾淨是既來之,則安之,但身體行為我們要好好修,防非止惡,不對的行為,不乾淨的動作,絕對不能去作,自然就身清淨。


(2)「此頌身心精潔無垢,寂靜清澄,修行見佛」:生理雖然還是不淨,但我們的身體行為是乾淨的,心也很乾淨,沒有煩惱來染著,所以叫做「身心精」,精是無雜染,潔是很淨潔,很乾淨,沒有垢穢,這樣我們的境界自然「寂靜清澄」,這必定要身心精潔無垢。用這樣來修行,身心清淨了,就有見佛的機會,雖然佛不在人間,在夢境自然也會見到佛,這表示我們的心不論在造作時,或靜下時,身心不離佛。


(3)「從見諸如來乃至十方佛,及靜思慮諸法妙事,今此結示所夢五十位事」:從經文就廣說在夢中已經見到很多如來及十方諸佛,夢境裡無不都是佛。這些諸佛、修行者,及在場的修行者,大家都很清淨,人人都是在寂靜清澄的境界中修行,互相所見的無不都是佛,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境界。


6. 『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1)「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我們從凡夫地要到成佛,總共要經歷五十二個階段,「十信」,要先有信心,要經過十種信的考驗,信心既定,要「十住」,有這十個位置我們要住定了,不然光有信心,心不定下也沒有用。


(2)「心住定下來,還要再身體力行」:要經過十個階段,修行的過程,不是為了自己,「十回向」,還要為眾生回向,法歸於源,有為法歸於無為法。到登「十地」,我們一步步向上登高,這就是修行的過程,要從凡夫地,步步皆升,步步踏實登上,一步步向前,站在高處才看到清楚的境界。這些階位都完成,才能夠到頂覺、妙覺的境界,這是修行的過程。


(3)「五十位」:請大家要知道,菩薩要從凡夫到成佛的過程,第一要有「十信」,第二要有「十住」,第三要有「十行」,第四要「十回向」,第五登「十地」,再來要超越「十地」到至高無上的覺悟,那就是成佛,成佛還要再進入非常微細、微妙的境界,這種心靈境界,菩薩要經歷的「五十位」,才能夠超越到「等覺」、「妙覺」的地步。


(4)「腳踏實地修行」:修行就是要這樣一段一段走,到底我們「十信位」足夠了沒有?「十信位」若不夠,要進入到「十住位」也難,所以,凡事要從起頭穩定。


7.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見諸佛身作紫金色,百福相好,以為莊嚴。


在夢境不只是遠遠看佛而已,又能很接近佛,看見佛身是這樣發紫、發光、發金的顏色,因為百福相好,所以很莊嚴。


8. 【聞法為人說】:從佛得聞微妙之法,自見其身為他演說。


(1)「聞法為人說」:我們聽法後,還要再為人說法,做「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要好好聽,聽好,要好好說,法就是這樣不斷傳,將法用在生活中,體驗出來,和大家分享生活中的法,這就叫做佛法不離世間法。將佛法體悟在我們人間所感受,所造作、付出的心得,這也是一種的說法。


(2)★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
「靜思法脈勤行道」:這幾天,精進的菩薩從各地、各國來到台灣,就是為了要取經,了解「靜思法脈」要如何去勤行道、去力行、去勤精進,接連的營隊,一群群的菩薩回來體驗法要如何成為很顯明的一條道,讓我們能身體力行去鋪路。


(3)「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用心回來了,也聽到很多人在分享所受到的法是如何在力行,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法,聽法後要講法,要去和人分享,分享就是將法傳下去。這次回來精進的,不分種族,都在這時間集合回來,是共同一條心,回來取經,看要如何將這條道路帶回去,鋪在他們的生活、鋪在他們的人間,這就是要有心。


(4)「從佛得聞微妙之法,自見其身為他演說」:我們從佛得微妙之法,今天才有這樣的法傳在人間,現在的人間、社會和佛陀的時代不同,同樣的法,生態不同,我們要如何將用心聽法,將法落實在不同生態,要如何能讓大家能一樣用心來接受,讓慧命成長在人人的生命中,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功的地方,所以我們在夢境中也看到自己本身在為大家說法。


9. 【常有是好夢】: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美夢。前云:若於夢中但見妙事。


(1)「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美夢」:心不離法,心中將人人都當作是佛,不論什麼樣的種族,在我們面前他們都是好人,都是未來佛,人人都是菩薩,因為若不是菩薩,不會這麼遠的路回來。而他們平常在僑居地,在他們的出生地,他們願意去付出,心有所接受,有了心得,才願意這麼遠的路途回歸來心靈的故鄉取法。


(2)「海外菩薩歸來取經,回歸僑居地行安樂度眾生」:凡是從海外歸來的慈濟人,都是菩薩雲來集,會集在台灣,人人要如何能夠再取到法,回歸故鄉僑居地去行安樂、渡眾生,這就是回來取經的目的。


(3)「若人修此安樂行者,常有如是善好美夢」:將法,傳在人間,哪怕是作夢,也這樣在想,這樣在感受。受此安樂行者,總想著如何度眾生,度得很快樂、很歡喜,這樣的人自然常有如是善好的美夢。只要你有這樣的心,自然就有這樣夢的美景,但願我們的道心就要白天、晚上這樣的繼續善念。


(4)「前云:若於夢中但見妙事」:就連作夢,所看到的都是微妙的事情,見諸佛、如來、十方佛、諸菩薩等,或是我們自己也在修行,自己也能為人說法,連夢境都是這樣。這不是要大家執著在夢, 一直叮嚀大家,這個法是要告訴我們,讓我們的心念念皆善法,「無間修」、「長時修」、「無餘修」、「恭敬修」,長時間這樣修行下去,以恭敬的心,則人人無不是佛。


10. 『頌夢中八相成道之相。又夢下,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諸佛之果,由行以致,安樂行人,先見其相,克果必矣。』


(1)「頌夢中八相成道之相。又夢下,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又再一次跟我們說夢境,夢中有「八相成道」的境界,「又夢下,歷見修進成佛始終之行」。我們在修行,自己如何修行,從過程一直到成佛的開始,和最終入涅槃,這是諸佛成佛之後的果報,前面就是一直要修行。過去一直告訴大家「六度萬行」,一直到達「因圓果滿」,那就是成佛了。


(2) 「諸佛之果,由行以致,安樂行人,先見其相,克果必矣」:若有安樂行的人,就是入人群,心很歡喜,付出無所求,還是很歡喜。這樣的,事先就是見到這樣的相,自然照這樣一直修行,就心不離佛,沒有離善,沒有離修行。


(3)「不離」:就是無間修、長期修,沒有空餘的時間不在修行,用尊重道法的心在修行,自然慢慢靠近真實的人生,就是成佛了。


11.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雖為國王、一切棄捨。樂出家也。


(1)〈提婆達多品〉:也有一段是國王貼告示,捨國王王位,只為取得能夠求法精進。這時的經文是說會夢見自己是國王,國王的精進,捨去宮殿、眷屬,雖做國王,但將一切棄捨,很樂道,所以出家去了。


12. 【夢作國王】:即降兜率、託陰、降生,三相。捨宮殿五欲:詣道樹等,即出家之相。


(1)「八相成道」:即是降兜率、託陰就是入胎、坐胎等等,然後捨皇宮的五欲,就是出家去修行,這就是在八相的裡面。


13. 【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行至道場,樹下安座。修聖道也。


(1)佛陀修行的過程,在菩提樹下,坐著定下來。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是在苦行後,捨苦行,在尼連禪河洗淨身體,下定決心,坐在金剛座菩提樹下,開始修行,修聖道。所以出家修行,心開始安靜下來,將苦行捨掉,安靜心來修行。


14. 【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求道七日,得佛智慧。證妙果也。


(1)「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在這當中,很細思,靜慮思惟,不斷思考天地間法的道理,經過七天,得佛智慧,證妙果也。


(2)「降塵沙惑,煩惱無明」:學佛,佛陀在苦行後,捨掉苦行,然後修行,接受牧女的供養,恢復了體力,然後連續七天中有降魔的過程,心靈的煩惱很澎湃,內心有很多矛盾、塵沙惑,在那裡忽然間湧現出許多煩惱無明。我們都將它形容是魔,魔就是煩惱,在我們的腦海中起伏,浮現很多境界來誘惑我們的心,無論是軟硬、粗重的幻境不斷浮現。


(3)「謹慎境界現前」:要將心靜下來之前,有很多不同的境界會不斷出現,如有時若在打坐,一不小心就會有很多虛幻的境界不斷出現,一點點貪著,就會走火入魔。境界若浮現,有時是很恐怖的境界,有時會浮現很美、如夢境般的虛幻境界,會感覺,我若這樣坐下來,就會有這樣多的境界。


(4)「心起貪念,走火入魔,思想偏差」:是不是我已經得道了?有這麼輕安的美景,讓我的心很歡喜,所以我會常常要在那裡坐,坐久了,會有虛幻的聲音和境界,即使沒有在那坐,也會聽到聲音,聽到有人對他說話,或叫他去哪裡,由不得自己,就會變成精神錯亂,走火入魔,思想偏差。


(5)「數息觀」:常跟大家說,不是光坐禪,要將心靜下來,調息,坐下來,數息,都是調我們的心,讓心不要走到別處去,有時我們的心亂走,光要坐下來算到三十,可能心就跑掉了。要如何讓心能夠專注在我們的身上、呼吸裡,調我們的氣息,就是要靜下來,將很多雜相都放下了,不要去想其他的,只在呼吸間數息,在這當中,心思都沒有偏掉,沒有去想到其他的,只專注在數字,這個數息觀會比較安全。


(6)「勿執著於虛幻境界」:不要想:哇,這段都是好的夢,我們是不是靜下來追求這樣靜的境界,有這樣的境界出來嗎?若有這樣的境界出來,要趕緊警惕;這不是在睡的夢,這是在打坐時有這樣的境界浮現,這不是真實的境界,這是魔的境界,這是煩惱、我們的雜念浮現出來的境界。所以一直要讓我們知道,不要去執著任何一個境界,那都是虛幻,絕對不能去執著,這才是真修行。


(7)「降伏煩惱,恢復清淨心」:佛在修行的過程,這七日間也遇到很多的煩惱浮現,他就要去降伏,讓這些事情都不會汙染到他的心,用盡功夫,讓這些東西都沒有了,完全靜寂了,在剎那之間,他的心與天地宇宙萬物會合在一起,這個境界「靜寂清澄」,清淨沒有汙染。


15. 「修四安樂行」:修行過程中,好好自我警惕,不要放散掉,才不會讓我們的心在修行的過程中,受什麼粗重的事情來煩惱我們,才不會在這修行的過程中錯亂。我們要修得「四安樂行:身、口、意、誓願安樂行」。這才是真實人生的修行,不是虛渺無形的東西;我們所修的是要腳踏實地,道的方向是實在去鋪的路,這就是我們在人間修行不要散失的道路,要時時多用心阿!


*****************
16.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日也修行,夜也想著修行,所以在夢中也在求道中的思惟。體會真的是得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自已會這樣想著,諸佛菩薩的「身,口,意,誓願」是結合一起,絲毫沒有差距,猶如「立體琉璃同心圓,是這樣覺行圓滿,意念心裡想的是正法,口說的是正法,身體每個動作是正法,誓願在正法中,在「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守之不動。


但凡夫的「身,口,意,誓願」之間的距離,時常在變異,時時發願,時時又忘記,時時犯錯後,才再懊悔懺悔中。感恩上人教導我們,修行要「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修行甚為希有」,唯有勤精進,「所聞之法應常能憶持」,身體力行,邁向覺悟菩提大道。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6/16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