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由前安樂四行,能令持法行人,
現生轉障精進,萬行果圓成佛;
唯恐人聞是法,無有憑據為證,
故假他方菩薩,聞四行之妙法,即請娑婆弘經。
我們昨天又有稍微來回顧,前面「四安樂行」,文殊菩薩與釋迦牟尼佛巧妙地的對答,文殊菩薩請佛來為後來的眾生,講出了我們要如何來弘揚這部經。釋迦牟尼佛就告訴大家,修行人間,行菩薩道很重要,菩薩道就是在《妙法蓮華經》。要講說《妙法蓮華經》精神、理念在人間,很不容易,困難重重,會遭遇到種種種種的困難。文殊菩薩聽佛向大眾這樣說,也考慮到大眾的心生畏懼,所以文殊菩薩的智慧,趕緊快再來請佛陀,說:「佛陀啊,這部經既然是這麼重要,未來的眾生確實需要這部經的精神,真諦妙理延續人間教化;需要現在的人來發心,才能夠將這部經這樣繼續流傳。但是,要所遇到這麼多的困難,險境重重,佛陀難道不能講說,要如何閃過了這個困難?有什麼方法避免困難,能夠將經的精神、理念延續在未來後世?」當然這是佛陀的本懷,釋迦牟尼佛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要教菩薩法來,菩薩法就是要再延續下去;經還沒有說完,當然要先顧好人人的心,不要生畏懼。
因為大家的心才剛經過了聲聞、經過了緣覺,現在佛陀大力推動著,希望大家轉小向大,才開始啟發大家的心;有人開始發心了,所以才為他們授記。授記之後,還很久才能夠成佛,在這個很久的當中,要成佛的過程一定要行菩薩法,菩薩法就是要持此經。所以,佛陀開始講這部經就用很誠實、,坦白來告訴大家:「你若發心,你若立願,你要持這部經在後世,你心理就要有這樣準備,會有這樣這麼多的困難。」這先要真實的話說在前,但是也是要顧好大家的心,擔心怕大家力量還不夠就生起了畏懼。
佛心,佛佛道同,文殊菩薩是過去龍種上尊王佛;文殊菩薩是古來佛,他原本就已經成佛,就是為了要助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在娑婆世界,為未來眾生布達這樣的教法,所以他來人間助道場,叫做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他已成佛了,甚至也曾經教過了菩薩再成佛,就像這樣智慧至高,顯跡人間的菩薩,了解釋迦牟尼佛的心意,事先用真實語讓大家了解,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使命,要讓大家知道。因為這樣,文殊菩薩他從這當中,他就出來向佛陀提問,代替大眾來請佛陀講說方法,如何行菩薩道不會受到困難,講《法華經》能夠避過了這麼多的險境、困難,所以文殊菩薩出來了,這前面也向跟大家說過了。
文殊菩薩請佛來講說能夠行菩薩道,又能夠很快樂,不用遇到困難,也不會受到災難的方法,這佛陀很歡喜,才趕緊講出了避免困難、避免了我們還未成熟的大道心,這心,弘誓願還未很堅定之前,擔心我們人人會退失道心。所以回過頭來說:「你能夠避開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所以昨天說過的,要讓大家更了解、更清楚、更注意。這十種的人,我們初發心的菩薩,就不要靠近他們。若能夠這樣,這〈安樂行品〉我們才能夠堅定受持下去。
所以,「由前安樂四行」。四行要記得,身、口、意、誓願安樂行。是啊,身、口、意雖然很重要,我們是不是有立四弘誓願嗎?四弘誓願我們很堅定了嗎?誓願就是很堅定的意思。所以這就是四安樂行。我們若有很堅定的心,我們的道心堅固,自然入人群中就愈來就愈成熟,就不容易讓人阻礙我們,也不會很容易心起動搖,我們就是很堅固。這樣,雖然遇於到困難,我們也是平安無事,也是做得很歡喜啊。
常常看到人間菩薩為人群間付出,愈是艱難、愈是難做的事情,他們為了救人,高難度他們都願意接受,非常的謹慎,步步前進,破除了困難,達成了救人的工作,之後心是多歡喜啊!所以安樂行,不怕艱難、不怕受苦,總是能夠度過了這種艱難,達到目的,這就是安樂、平安度過了。我遇到這些人,我也不受影響,我的功夫還不夠,我盡量避開,我慢慢訓練,訓練到很成熟,我遇到這些人,我的心也很安穩,不會去受搖動,這樣也是安樂行。
所以若是這樣,這〈安樂行品〉安然度過,那些方法安然度過,就能「能令持法人」,就能使持法的人「現生轉障精進」。現在這輩子我們遇到那些人,對我們就沒有障礙了,因為我們立弘誓願,因為我們入人群,不受人群的煩惱無明污染我們。因為我們在堪忍世界,大乾坤的環境,有為法也不會影響我們。「這個環境很惡劣,我不敢進去」,或者是「這些人心態這麼複雜,我不敢靠近。」這些事情對成熟的菩薩,已經很純成熟了,心很堅固了,他們不怕,所以現生此世的大環境,他們無所畏。所以,對人、對事他們也不會受影響,所以「由前持法行人,現生轉障精進」,就是現生就能夠轉障,在現在就能夠轉障,尤其是能夠向前精進。這輩子就能夠這樣持法不畏懼,現在有什麼障礙來,都不會障礙我,這樣我能夠向前前精進。「萬行果圓成佛」。因為你不會受大環境,也不會受人群這樣障礙我們的心志,所以「六度萬行」,平安度過,所以叫做萬行果圓,就是六度萬行。菩薩道,我照常向前前進,沒有障礙,這樣就完成了這個果,就是佛的果;菩薩的因具足了,佛果就完成了。這要看我們的意志是不是有堅定嗎?
再者「唯恐人聞是法,無有憑據為證,故假他方菩薩,聞四行之妙法」。佛陀現在因為四安樂行已經結束了,現在只是擔心,擔心一般的人已經發心了,發心之後,聽到前面每一品這樣過來,從〈藥草喻品〉、〈化城喻品〉這樣一直過來。再來〈受記品〉、再〈見寶塔品〉等等這樣一路一直來,大家聽,哇,這持經的功德有這麼大。從無始以來,真如本性已經長久的時間這樣糊裡糊塗,成為凡夫了,這個因緣果報在人間這麼辛苦,很不容易聽到這樣的佛法了,能夠聞法、持經,在未來苦難眾生人群中能夠去付出等等,這功德很大,成就感很多。
就像前面一直說「戰有功勳」,煩惱魔很昌盛,王就派兵和他戰,就像我們的心有煩惱,已經出來了,佛陀的大法從我們的心起,我們的心應用這個法要去降伏那個煩惱,這倒是要有一把大功夫哦!戰勝了煩惱魔,我們還能夠入人群去度眾生,這是多麼的微妙啊!菩薩的過程,面對眾生,所以,這是一項人人很羡慕。若有成就的人既然發心,那就是很發心,很趕緊要入人群去,但是人若聽了之後,不過還沒有什麼樣的憑據,發心容易,聽了之後很歡喜,願意發心;發心很容易,但是,沒有什麼樣的憑據,多少人能夠相信?就是考慮到,要如何加強大家的信心,有憑有據來相信,所以現在還沒有憑據。
「故假他方菩薩」。儘管佛陀說入人群持經說法,功德很大。六度萬行,能夠這樣入人群完成成佛果,儘管是這樣,但是要用什麼法才能夠讓大家更加相信?所以,「聞四行之妙法」,就因為假他方,就是「借」,這個「假」就是借。佛陀開始就借他方菩薩,這他方的菩薩聽到了,佛是在娑婆世界講《法華經》,大家還記得在〈見寶塔品〉,他方菩薩來了,分身菩薩也都來了。還有在〈化城喻品〉,大通智勝佛說法,也是他方的菩薩,梵天王也來,這就能夠證明現在佛陀在人間娑婆世界講《法華經》。同樣,他方菩薩也在聽經。
就像我們現在,在精舍,是在臺灣的一個小角落裡面,但是,現在這個時間,這些聲音、這個形象也已經布在雲端裡了,落在多少的國際間。慈濟人,知道這個時間到了,輕輕按一下,連線畫面出來了,影像看到了,聲音聽到了。這在此地說法,他方國家他們也聽到了,這用我們現在來譬喻佛陀的過去。「故四行之妙法」,佛陀的過去在娑婆世界說法,他方世界的菩薩也聽到了,聽到「四行」,是「四安樂行」的妙法。他方世界也聽到了,所以他方世界,在〈從地涌出品〉,就是這個時代、這個時間,他們就會湧現出來。
佛陀開始,〈安樂行品〉講完了,接下來要向大家說法。過去的跡門種種,佛陀從他此生降皇宮、修行、成佛等等,「八相成道」,從本顯跡在人間。這在前面從〈序品〉開始,這樣一路一直過來,在某個地方與什麼弟子說法,從聲聞的教法一直到緣覺,獨覺,一直教過來,讓大家聽。從苦、集、滅、道開啟,講到因緣果報、十二因緣法,擴展開來,一直要講到「方等」入「般若」等等,一路循循善誘一直過來,用種種方法這樣來教育,讓大家能夠體會、清楚,這全都是在「跡門」之中。
《法華經》的過程,從〈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一路一路一直來,〈信解品〉一直下來,這樣這全都是在敘述現在有種種的因緣來成就。這些因緣,一直又再回顧到很遠的時間,大通智勝佛,那時候的十六王子,尤其一直再下來,十六沙彌已經在各個不同的國土裡去成佛了,有他們的因緣等等。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反正就是前面的法一直順序說下來,到了〈見寶塔品〉,十方佛來了,寶塔從地湧出,釋迦牟尼佛也升到虛空開寶塔門,這大家都應該聽到那段經文,又再回憶,開始要如何讓大家知道弘法,功德大,這〈法師品〉講出這樣,循循善誘一直過來。受記五百弟子等等,千二百,這樣一直受記,這就是引起大家將這個法,從佛的顯跡人間,諸佛也就是將法布置在世間。
佛佛道同,同樣的法,用種種不同的方式在人間。因為人間多變化,因緣殊勝不思議,所以因為這樣,他就用種種方法來到〈安樂行品〉,講出了「四法」、「四修」、「三軌」等等,讓我們已經了解要如何去行菩薩道,堅定我們的心志。這跡門,顯跡的方法已經告一段落,現在要真正顯出了那個真實的本。總而言之,我們的根本,就像文殊菩薩還是隱本顯跡,過去已經成佛,現在在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也是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也是將來要成佛,還有觀世音菩薩等等,很多都是隱本顯跡在人間。所以,現在接下來一段一段,就是開始要讓大家知道,要如何持法,這個法的真實相要如何顯現出來,那就是要借重他方的菩薩重視,重視這個法,所以他方的菩薩來了。
現在再下去這段文,就開始「顯本」,就是要顯出最根本的法,所以先借他方菩薩來娑婆世界,表達他們已經聽到「四法」,是很微妙的法;「聞四行之妙法」,很微妙的法。所以,「即請娑婆弘經。」大家來到娑婆世界,就是要發願弘經,來向佛陀,娑婆世界的佛表達:「我們願意來娑婆世界,來接受這樣的法,佛將要傳法,我們願意來接受,接受佛的教法,在未來的時間、空間,我們願意延續下去。」這就是這樣向我們表態,有這樣的事相。
*本跡開二門,法喻談真秘,普使諸權小,悉證佛菩提。
其實,「本跡開二門,法喻談真祕,普使諸權小,悉證佛菩提」。接下去的法門,就是要知道我們有本,法的根本,但是眾生煩惱重。佛陀成正覺時,所發現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本性(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覺性人人本具,這就是「本」;這麼簡單的事情要讓我們知道,我們怎麼有辦法去接受呢?語言聽懂,道理不懂,所以佛陀他就要隱實開權;隱這個實,就是開權。就像要隱這個本顯跡,一樣的意思。
所以,「本跡」一定要有這樣這兩個門來開,先讓大家了解,知道權小的門大家進來了。法,用法來譬喻,要說真實法,但是要用種種的方法來譬喻,所以「法喻談真祕」。雖然說事,裡面含著很深的道理,這些事相無非就是要人人深入了解佛法的真理。要讓我們真正了解,凡夫無明顛倒,找回來我們真如的本性。所以,「普使諸權小,悉證佛菩提」,用這種權教的小教來度小根、小機,我們凡夫的粗淺,就是要用種種方便法來教育。
*觀音是過去正法明如來是即本,觀音普門垂跡作權、實之跡則妙。故以本跡次權實而明之。
所以,「觀音是過去正法明如來是即本」。就譬喻像是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在是觀世音菩薩,所以「觀音普門垂跡作權」,就是權,「實之跡則妙」。真真正正他是正法明如來,已經成佛了,但是他化為觀世音菩薩。我們世間人,若看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那就是現女人身的形象,普門示現,用這樣的方式要來度眾生。其實他已經成佛了,就是正法明如來,就像文殊菩薩是龍種上尊王佛,過去都已經成佛了,但是現在就是顯跡,「故以本跡次權實而明之」。「本」和「跡」,就是這樣來平行走。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到。
其實,佛陀有很大的含義,要來講說未來〈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就是要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大家稍微了解;了解過去佛陀他是如何來人間,講《法華經》的次序是如何過來。那麼過去有種種,從他的「八相成道」、說法,從《法華經‧序品〉一路一直來,這個用意,到現在開始第十五品,就是〈從地涌出品〉,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體會〈從地涌出品〉。
*又前明所修四行,住忍辱地為宗旨;今能修持此行之人,若干等眾,皆從忍辱地涌出故。
「又前明所修四行,住忍辱地為宗旨」。因為前面四行中,他要從忍辱地開始,要忍辱,這就是宗旨。前面「四行」,要忍。「今能修持此行之人」現在受持此行的人有多少?因為要持經說法其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真正要受持的人沒有多少,就是有「若干等眾,有多少的數字呢?所以,「皆從忍辱地涌出故」。這些人,這是一個譬喻。現在讓大家先了解〈從地涌出品〉,到底有多少人願意這麼地勇敢,真正立弘誓願,我真的願意受持。
這要經過了歷練,要在困難中;雖然困難,也不將它當做困難,是因為甘願,所以很歡喜、安樂。這是要經過了忍耐,若沒有忍耐,那困難的事情沒有辦法解決,一定要忍耐。人、事、物有困難,就是要忍耐,所以「六度萬行」,忍是中心,忍耐很重要,這個忍辱很重要,要忍。世間不論聽到聲音,看到形,我們還是都要忍,有這個忍的心地才能夠湧現出大菩薩的心願。我們要有忍耐,這個心的地,心地湧出,那就是要用忍辱這個功夫才有辦法。所以說起來,能夠從地湧出的菩薩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發願要持經的到底又是有多少人?所以,我們真的是要很用心去體會。
*此品雖是結前妙行之要,實為破近顯遠,開壽量之由致。
所以這品,這第十五品,「此品雖是結前妙行之要,實為破近顯遠,開壽量之由致」。這品的意義,我們若再用心看下去,那就是我們結束了前面,要如何去修行,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佛陀已經說很多方法了,現在就是「破近顯遠」。要知道不是只有娑婆世界在這個堪忍,其實他方世界也已經了解這個法。同時,這人、我,是我,我自己,以及別人,別人也能夠了解;在過去的你、我和他,大家我們還是在凡夫,很多的迷茫,很多的見解,很多的無明,很多的論調,現在都要將它破除了。好好的我們要將心原來本具的真如本性,無量劫前開始發心,如佛陀承傳著大通智勝佛。
其實,大通智勝佛的過去,還有無量的塵點劫,我們這個遠景,很過去的、很遠的事情,我們就要將它拉回來在我們的心;我們要承認,承認、相信,相信我們的真如本性與佛同等,相信我們的真如本性無始來今就是本有的。這個理的源頭是無始無終,所以我們應該要能體會這點。「破近」,「近」就是我們生生世世的執著無明,我們現在要轉過來,要將它放棄;我們要追、找,找出了我們這個真如本性,建立我們的信心。所以,「開壽量之由致」,這個「壽」,那就是很長遠的時間,很長、很長。我們現在開始就要去了解這壽和量,到底真正能夠發心,到底我們的起源從哪裡來?這我們開始要來探究。進入本文,那就是
經文:「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
我們從這段文,就知道它是這麼多,時間也長,空間也遠。所以,「過八恆河沙數」,量也很多。大眾中,「於大眾中起」,佛陀在說法,他們就已經在場了,所以才會說「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要「破近顯遠」,先要跟我們說不要用執著在那個數字;有限的執著,我們凡夫心的執著在這個數字,不要用凡夫心來看這個境界。道理本來就是無量無數,天地虛空、宇宙等,天體全部,我們沒辦法用我們凡夫這種的心量去測,所以應該要「破近」,破近凡夫的心。我們要現出諸佛菩薩的大覺出來,所以我們要去體會,佛要來證實這個道理之開闊,量數很多。
*他方請願在娑婆世界護持是經。他土菩薩,聞四行功德,發願住此弘宣,是故請願在娑婆弘教。
所以,「他方請願在娑婆世界護持是經」。這些菩薩就是在娑婆世界開始要請願了雖然佛陀是為娑婆世界眾生說法,但是他方菩薩來聞法,我們在〈見寶塔品〉就很清楚了,所以在娑婆世界護持是經。他們在這裡聽法,就要在這個地方發願,發願他們要在這個地方護持。因為佛陀感慨,將要入滅了,法什麼人來傳?才有他方世界菩薩現場聽經,他們感動、發願,願意在娑婆世界來弘法。所以,「他土菩薩,聞四行功德,發願住此弘宣」,聽到這樣,在這裡弘經功德很大,他們願意在這個地方來弘經。「是故請願在娑婆弘教」,是故請願住在娑婆世界來教法。這就是經文要這樣為我們解釋。
經文簡釋: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從他方國土來諸菩薩聽法者。
*「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將欲請委,起身具儀而白佛言。
所以,「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從他方國土來諸菩薩聽法者眾多」。」這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薩這樣來,這量很多,就是來在娑婆世界聽法的人。所以,「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這麼多的菩薩在現場來發心立願,他們也很恭敬的心這樣起來,從大眾中站起來,恭敬的形態,合掌來向佛表達他們的心願。這恭敬的心如律如儀,不論他們是從他方來,他們請願在娑婆,他們也是很有禮節。
「將欲請委,起身具儀而白佛言」。所以這樣請願,希望佛陀會委託他們來娑婆世界。畢竟他們是在他方的世界,他們要在娑婆世界弘法,也都要請佛陀授權給他們,所以「請委」,請佛陀授權給他們,能夠在娑婆世界弘法。他們會表示著很恭敬的心。這是這段經文。
各位菩薩,凡是一品新的經文要開始時,還是要再重述過去。很期待人人聽經之後,我們就要再回憶,聞、思、修,聽經,用心聽;聽了之後,好好思考,就是回憶;回憶了之後,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