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菩薩修行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心不棄捨,常行六度,布施持戒。
歷經無量數劫,盡未來世,無量無邊,無有厭足,菩薩長時忘我。
用心啊,用心來體會。「菩薩修行從初發心」。菩薩修行是從最初發心那念心,一直維持這個心態,就是「六度萬行」,經歷了無央數劫,時間之長啊、之久。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是諸菩薩他從發心開始,一直用心付出,心無退轉,堅持這念心。「乃至成佛心不棄捨」。是啊,是這念心,所以一直到成佛,心絕對不棄捨,就是「常行六度」,不遺棄一切眾生;任何一個眾生,他都是沒有將他放棄,他就是不肯捨,不捨離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心態,時時與眾生在一起,常行六度,這就是菩薩的心願。長期布施付出,永遠都是無所求回報,所以常行六度布施。這個布施,同時還是持戒,守規矩;修行、發心、付出,也要守規矩。持戒,是維持我們的慧命的軌道;我們在付出,更需要將戒律守好,這戒律能夠維持我們方向不要偏差錯誤,這是給我們在生活中身、口、意的軌範。
眾生,道理就是禮節,禮節就是要靠持戒,靠戒律來維持;我們若有戒律,那就有禮節了。什麼能夠做,什麼不能做,該進行的就要有分寸、有禮節,若能夠這樣,我們就沒有犯規律,就能夠維持著我們的人身在人間。常常說,佛來人間救眾生,就說救人就好啊,怎麼說「眾生」呢?「眾生」就是各種不同生態的生命,叫做眾生;不同的生態、生命,叫做眾生。不論什麼樣的生態,本具佛性,也是具足真如本性存在。
看到泰國,有一隻象,主人養牠好幾年了,主人年紀大了,八十多歲了。有一天在路邊,那輛車失控,就這樣將他撞過去了。這個象的主人,八十多歲的老翁,就這樣一場的車禍就往生了。往生後,家裡的人在為他辦後事,主人的孩子看這隻象時,就對牠說:「爸爸往生了,是一場的車禍往生了,明天就要出殯了。」這隻象這樣聽到,也就衝出了象寮,向主人的家庭方向走去。去到靈前,這麼大隻的象這樣穩穩、穩穩走,走來到靈前,很莊重哦,那個形態面對著靈柩,這樣緩緩在那個地方腳跪下去,四腳跪下去,頭著地,很莊重地頂禮,禮拜他。
那個態度看到讓人很感動,很穩重,非常龐大的身體,卻這麼地穩重,面對著靈堂的正中位,方向一點點都沒有偏差,向著靈位四腳穩穩,後腳跪下去,前腳跪下去,那頭著地,這種莊重禮拜的行儀,讓人很動容。看到這樣的形態,實在很感慨,人有這樣莊重的禮節嗎?這種知音,感情這麼的溫馨、這麼的密切,動物的世界能夠這樣,人物的世界呢?這種的感情,這種的禮節,人是不是維持及做得到呢?這個舉動真的讓人很感動,雖然它是象身,行儀卻不輸人。但是為什麼落在象身?這就是他的過去生,在過去生中失了禮節,失了規戒,但是今生此時這位主人和他在一起,慢慢地養、慢慢地教,這本性真如也能夠浮現,培養了感情,養成了禮節。動物近人性,甚至比人性更加人性的真如本性,這種表現,我們就能夠證明佛所說的眾生皆有如來智性。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在我們的行動中,我們的行動,付出守規戒,這要「歷經無量數劫」,時間要長久用心,我們一點點都不能偏差失錯。我們若是偏差失錯了,這因果也是要負責。善的種子或者是惡的種子永遠都是在,惡的,同樣受業要報;善的,能夠受福得報。善惡皆有報,所以我們能夠遇到佛法,我們要好好修行。
這個善惡雜揉,惡的趕緊將它減少,善的趕緊增加,就像菩薩行六度,布施、持戒,歷經無量數劫,能夠時時時時就是善緣種子充足,煩惱無明去除,全都沒有,若能夠這樣,那就是菩薩修行從初一直到成佛,都能夠這樣不犯錯誤,這就要看我們這念心,要能夠「歷經無量數劫,盡未來世,無量無邊,無有厭足」。「無有厭足」就是「常行六度布施持戒」,生生世世都是為眾生,不捨、不棄,永遠都在行菩薩道,全都歷經了未來世,今生此世,還有未來生世,生生世世時間不論經過多久,就是無量無邊。這念心,為善的心,度眾生的念,永遠沒有厭足,生生世世就是這樣不斷守持、修行。這是「菩薩長時忘我」,長時間都忘記自己了,我就是從發心開始,不論經歷多久的時間,不論經歷了多生多世──多少生、多少世,我都是一樣。問我何時開始發心?忘記了;問說幾世前?忘記了,這是菩薩忘我;守持,長時間就是不棄不捨,常行六度布施持戒,這就是菩薩的心。
經文:「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我們發心修行,必定要有這樣的心態,這個心態是不是很困難呢?不困難,我們若將它當作理所當然,既然發現了道理,我們行這個禮節,順軌道去布施,落實在生活中,這是理所當然,這樣怎麼會有厭足呢?我們長長久久就是這念心。這是在前面的文,菩薩從地湧出,在靈鷲山,多寶佛塔,前前後後,前後次序向二世尊,兩位世尊禮拜。然後,釋迦牟尼佛樹下的分身佛,他們也一一禮拜,同時圍繞,這樣在周圍繞三圈,「右繞三匝」,所以「恭敬合掌」,這是前面的經文。「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這樣一直讚歎,在一面的地方,大家歸位來了,就是「(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經文:「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是大菩薩從湧出開始,他們就是一直「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讚法、讚佛,時間多久啊?經過「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五十小劫很久,到底是多久,這個長時間是在表現什麼呢?所以要我們要耐心、用心體會。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了,
經文:「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經文簡釋:
「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菩薩禮佛讚法,如是長時間。世尊默然端坐受讚。
*默然而坐:攝盡今時,全歸實際。
這要很用心入這個境界去體會。「菩薩禮佛讚法,如是長時間」。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雖然有這麼多的菩薩在那個地方恭敬禮讚,禮佛讚法,時間這麼長,這麼的虔誠,「世尊默然端坐受讚」,釋迦牟尼佛是默然端坐。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大家一直在讚歎,釋迦佛安然不動,默然端坐。這個「默然而坐」,就是安靜無聲,讚歎就讓人去讚歎。大家在讚歎,「讚法」,說起了法的心得。「讚法」就是法的心得,一直在讚歎,用什麼法修行,得什麼樣的心境,他靜靜地聽。
在那個時間,「攝盡今時」。這個時間,大家在分享,分享佛的教法用在內心,施行在行動裡;這個行動中利益了眾生,有什麼樣的成果嗎?就像常常聽到菩薩們,慈濟人,平時到哪裡去,不論是救災拔苦或者是有什麼活動,教育、人文在活動,之後都有心得分享。用什麼法去施行、去造作這些活動,結果有什麼樣的成效?他們會集時,就來講心得;他們在講心得,我們就要靜靜地聽他們說,用心聽他們說。他們的分享,將這個法回向回來,這樣在讚歎法,將使用之後那個成果分享出來。這就是像在那個時候,所以默然,「默然而坐」,那就是「攝盡今時」。
就像這個時候我在說話,你們一定要靜靜地聽,總不能在那個地方有什麼話想講,就在那裡插話,出來說話,大家都要默默,任何人在說話,我們都是要這樣。這是把握當下,享受人家的心得分享,我們也是要吸收啊。所以,「攝盡今時」,佛陀說出去的法,他們如何用?回來在回報,佛也是要靜靜地聽。所以,「默然而坐:攝盡今時,全歸實際」,表示法實用在人間,能夠教導給大家,大家如法受持,施用在人群中,這就是很實用。
經文簡釋:
「及諸四眾亦皆默然」;是時集會諸大眾皆默然。
四眾亦皆默然:師資道合,不動纖毫。
所以,「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也就是說,「是時集會諸大眾皆默然」,不只是佛陀「默然端坐」,就是其他四眾,佛陀的弟子,比丘、比丘尼,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全都很靜默來聽,這些集會的大眾都一樣,「四眾亦皆默然」,這就是表示「師資道合」。老師和學生,老師教出去的方法,學生已經成為師了。我們前面說,很多的數,隨著時間一直變,慢慢變成了「師多徒少」,應該已經去發揮功能了。接受了法,用法去教度眾生,眾生的成果慢慢成就了,這些過去是佛所教化,成為菩薩;菩薩在人間再教化眾生,這些就是變作老師。這些老師再回過頭來到佛的面前,他們還是佛的弟子,所以,「師資道合」。菩薩就是受到佛陀教化,用這個法去化度眾生;這個道和佛的道來就會會合,就是一致,法是一體、相同,所以沒有一點偏差,這叫做「師資道合,不動纖毫」,一點點都不差。佛的法用在弟子的身上,弟子再去廣度眾生、教化眾生,也是同樣用這個法去化度眾生。
經文簡釋: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明不思議延長促短,自在神通之力,促彼長劫,令其見短。
時間呢?很久,要分享的事情很多,所以在分享的時間很久,「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更加要用心聽哦,五十小劫和半日差很多了。我們若想到一劫到底是多久呢?那是幾億年啊!「五十小劫」,這幾十萬億年無法去計算的時日,和半日是要怎麼比啊!這也是要告訴我們,真的是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言說」,那是為什麼呢?佛陀在說法,言辭譬喻,談今說古,不只說今生此世你們要用這樣這樣的方法,想過去無量數劫以前,有什麼因、什麼果、什麼樣的緣如何來接受。就像過去過去,釋迦牟尼佛他也談起了過去大通智勝佛,這麼長久的時間,十六沙彌覆講《法華經》,這個時間到底多久啊?只是這幾句話,這樣就過去了。
這就是說,儘管大通智勝佛這段經文,講十六沙彌,這一品;〈化城喻品〉,我們也說過一段時間。但是再怎麼說,那個文章也是短暫,唸著就過去了,但是要說它的內容,就要說一段很長的時間。其實要說它的內容所描述的時間是無量數劫,這不可思議,真的是很長久的時間。所以,「明不思議延長促短」,時間能夠拉得很長,也能夠二三句話就過去了。這些菩薩聽佛說法,他們出去度眾生是廣無邊際,無法去說那個空間多大,去度多少眾生。同這樣的法,時間多久,去度多少人,這些若是好好說,當然需很長的時間。所以也能夠說很長,也能夠說很短。
而所有的菩薩在分享,大家要很用心聽;用心聽就不感覺到底是說多少,到底是多長?也會不記得時間,但是就是這樣說。因為佛的神力,「自在神通之力,促彼長劫,令其見短」。這是說佛陀為我們解釋很多的法,讓我們了解很長久很長久以前的事情,但現在就是拉近過來,一場的說法就能夠說盡了長久劫以前的事情,這樣是相同的意思。
*知曉解了之者,即短而長;見半日事、如五十劫;不曉了之者,即長而短,見五十劫如半日事。
這就是要讓大家「知曉解了之者」,要對法很清楚了解。人人若能夠清楚了解,那時間就不算長,雖然會引古說今,雖然古代到底是多久多久以前,現在,用現在譬喻,或者拉長久之前來解現在的道理,這樣我們聽的人,知了!曉了了!體會理解了,若這樣,這個人自然就用很短的時間。就像現在儘管用一個鐘頭的時間,大家若全都了解,就知道理它能夠潛隱,歷久不變,涵蓋著那麼深奧的道理,但我們都已經全部清楚了解,了解法。
所以,「即短而長」,短就是長,就是用短短的時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終於明白了,過去我還想不通、解不了,經過了這幾句話,唉呀,我終於了解了、我體會了」。「即短而長」,這就是了解道理更加深、更加開、更加廣,也是在短短時間,我們全都體會了解。所以,「見半日事」。將很長久的事情,很開闊的道理,我們就是半日,我們就能夠了解。「如五十劫」來,這麼長久的時間,佛陀如何教育,菩薩在時間、空間如何來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遍布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空間去化度眾生,這要用多長久的時間,就是我們要無量無邊的時間,就像我們剛才所說過的「無量無邊」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去了解。「不曉了之者,即長而短」。若無法了解的人,「見五十劫如半日事」,見半日就像五十小劫,就會無法去體會;若是了解了,那就是半日的事情,若不了解,這五十小劫實在很長久,這我們要去體會。
*而五十小劫之久,佛以神力促之,令大眾謂如半日。即如眾生感覺此時分,心量中之半日,實則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如故,此所謂由佛神力。
所以,「而五十小劫之久,佛以神力促之,令大眾謂如半日」。就是佛陀他的智慧,講古說今,他就是這樣幾十劫、幾十劫,無央數劫前的事情,他就這樣說;說盡道理了,我們〈譬喻品〉、〈信解品〉等等,難道不就是這樣譬喻過呢?很長久的時間,用世間很細小的物質等等來譬喻時間,〈化城喻品〉不就是這樣呢?用種種的方法,還是不了解的人,「若算師,若算師弟子」(《法華經‧化城喻品》:「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永遠都無法去了解,算出了五十小劫的時間。就是道理像時間。
你這五十小劫的時間,根本無法去算,就像沙土要將它當做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裡面的物質全都再將它磨像墨水;墨水再去滴,很微細、很微細,層層分析,這些世界才將它當成時間,這樣的時間多久?就是「若算師,若算師弟子」都無法得知。同樣的道理,糊塗的就是我們凡夫,有煩惱、有無明,你說這些數字是多少?也沒有數字可說,因為他無法體會那些道理。幾兆、幾兆?這如何「走」(臺語「走」諧音同「兆」,「兆」加「走」等於「逃」。)都是游離在我們的心靈世界以外去了,我們凡夫沒有辦法。
但是佛陀對心靈的世界瞭如指掌,所以說,「佛以神力促之」。就是佛陀心靈的世界,他瞭如指掌,要說到讓大家能夠接受、體會、了解。所以,「令大眾謂如半日」。這麼長久,這麼開闊的道理,用什麼方法在短時間內讓大家能夠接受?「即如眾生感覺此時分」,讓大家在聽這麼冗長的道理,讓大家能夠很清楚聽得懂,「知曉解了」,聽懂,聽懂法他就會感覺很短。所以,他「感覺此時分,心量中之半日」,這個心量,好像半天就透徹了解了。「實則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如故」。因為佛陀的心量在五十小劫以前的世界,道理歷歷分明在佛陀的心中,這是「實則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如故」,記憶還很深。一直對大家說,聽法還要再記憶著,同樣的道理。所以,「此所謂由佛神力」。因為這樣,才說是佛的神力,始令眾生「謂如半日」,好像半日。其實,佛陀用他的心量,他的時間、空間經過這麼的,歷盡了這麼多的時間、人間眾生的事相,他因緣果報等等都收納在他的心靈世界裡。
*蓋一類有一類之時劫,而每類時劫中即各自有其心量中之單位,與其極短極長之概量。
所以,「蓋一類有一類之時劫」。若再用另外一項的角度來說,各一類的生靈沒有一樣的時間,時劫就是時間,每一樣眾生生命的世界、時間都不同。你還記得以前的「大寶」(精舍的狗,已往生),在精舍幾十年了,說牠的壽命已經是十幾歲了,獸醫就這樣說:「依照牠的壽命時間差不多人壽八十歲的老。」好像,記憶中好像是這樣哦。壽命的世界,這個眾生壽命世界和我們不同。而我們人間的壽命呢?四天王天的一天是我們五十歲(地球五十年),若是忉利天呢?它一日是我們的一百歲(地球一百年)。天人的歲數和我們人間的歲數不同。所以說起來,每一類有每一類眾生的時間,那個劫,時間的長短是不同。同樣是在這個虛空中的世界,星球繞著太陽軌道同樣是有不同的方式。
所以說起來,我們應該要很相信,佛陀所說的時間不是說,我們人間到底……,「哪有可能時間那麼長」,是啊,牠們狗類、貓類,和我們很靠近的這些牲畜,牠們的壽命類推和我們人的壽命,就有這樣各類不同的壽數、時間,所以,「時劫」就是時間和壽命。慢慢要接近壽命的觀點來了。所以,「而每類時劫中即各自有其心量中之單位」。應該大家會清楚,我們人有我們心理的數字,天有天人心理的數字,每一項生物都有每一項生物心理數字的單位,所以「與其極短長之概量」;與其極短及長,極短和極短那個概量是不同。所以,人類的心量是用壽命,我們的心量是用壽命來推測。這個壽命,就是在這個人間,這個人間如何叫做「壽」呢?壽就是年齡,年齡就是時間。
*如人類心量中之壽量,為時、日、月、年、世紀等;四王天之壽量,以人間五十年為一天等;
「如人類心量中之壽量,為時、日、月、年、世紀等」。人類時間要從秒啊、分啊、鐘點時為單位。之後再來說日,一天是二十四小時;月,三十天為一個月,十二個月叫做一年,這就是人的壽命,用壽命來測量。到底這時間要如何算?人間名稱的時間,就是用這樣的名稱,明顯讓大家知道這是時間,和我們人類用的很靠近,人類在用的時間,就是從秒、分、時,這樣說到日、月、年,這個年就是「世」,再來就是「世紀」;一百年為一個世紀。所以,我們現在是二0一七年,那就要說,是在二十一世紀裡面,是在另外的一百年裡面。說起來,時間就是這樣算。所以,「四王天之壽量」,是「以人間五十年為一天等」,就這樣將它推算過去。若是兜率天,那是幾千年了。總而言之,這個數字,用這樣,以人類的時間來算,那就要算劫,劫就是劫波,劫波就是叫做長時間。這長時間就是這樣。
*至佛之壽量,則短劫攝長劫,長劫攝短劫,劫至無量,佛亦與為無量,劫只半日佛亦與為半日。
所以,「至佛之壽量」,到佛的壽量,那就是「則短劫攝長劫」。佛陀在這個時間,在我們地球上的人間裡,他的壽就是「短劫攝長劫,長劫攝短劫」,意思就是涵蓋,雖然在人間,這個壽量來和天人比,那差很多;不過以佛的心量,他能夠在短短的人間,用長長長的慧命。若要告訴我們這個慧命,真如本性是無始終,無始無終,這個命更長,不只是佛有,我們人人都有,人人本具佛性。所以,在這種短暫的人間,佛性是永恆,所以「則短劫攝長劫,長劫攝短劫」。
但是,他的佛性就是為了不捨眾生,一大事因緣,顯跡人間,在人間同樣有嬰兒的時段,這個時間,有少年的時間,就是這樣一直到八十,就是老年的時間。但這慧命,佛性是無量,還是一樣,無生、無死,不老、不滅,總是永恆是這樣,所以「長劫攝短劫,劫至無量」。這是用慧命、用佛性來人間。「佛亦與為無量,劫只半日佛亦與為無量」。就是佛陀同樣又以這個無量時間,卻只是讓大家在半日間這樣去體會。在靈鷲山裡,這天的時間就是諸菩薩湧現,佛陀入寶塔去,與多寶佛並坐在一起。這當中在說法,這些菩薩從地湧出,這個時間,所以說起來,佛陀在靈鷲山說法七年,這一天諸菩薩從地湧出,意思就是佛陀已經為眾生說起了行菩薩道重要的法──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而這樣去說法。又這樣教我們「三軌法」,「四行法」、「四修法」,都全部教過我們了。大家心地心開意解了,所以有這樣從地湧出,這個時間大家湧出、湧現出來,來讚法、讚佛,這時間用了半日的時間,讓大家來分享。
*此即不可思議佛境界之時劫數量矣。非若眾生心量中之壽量,有智慧、根器等為之囿限。
「此即不可思議佛境界之時劫數量矣」。這是佛陀心靈的境界,讓大家互相看到,聽到大家在讚佛,看到大家在發心。這「佛境界之時劫數量矣」,這就是佛的心靈世界,讓大家體會到,體會到佛的教法,所以人人心開意解了,很了解。再來就是,「非若眾生心量中之壽量,有智慧、根器等為之囿限」。就是這是佛的心量,他能夠在五十劫為半日,用這樣的方法讓大家容易接受。不是像我們眾生慢慢在那裡計較:五十劫是多長啊,我就要來如何分、如何分。這種計較心在那個地方,只是在論道理,論而沒有實際行動,不是這樣而已。凡夫就都只是在那裡聽、在那裡論,沒有身體力行,就沒有心得,就無法知、無法曉了,無法了解,心量還是在那個地方。所以,眾生的心量還是有一個界限,「有智慧、根器等為之囿限」。我們凡夫以為說這樣是很有智慧,我懂很多,我了解很多,就將自己局限起來,所以「囿限」,這「囿」字就是將它圈起來。就是世間凡夫再怎樣讓你有智慧,同樣也有個局限,就是這樣而已,無法跨出了與佛一樣的心量。
各位,學佛真的是要突破這個心量,我們不要「有」,再用「框」將它框起來,這樣的智慧總是一直就只是在這樣的世界裡,無法就像佛陀將他的心量打開,無限的世界瞭如指掌。長時間,這空間,過去五十劫,他,對佛的心來說就像像展開我們的掌,我們的掌心來看掌心上的東西、數字,同樣的道理。我們凡夫說「知道了、知道了」,讓他算很多,一直去研究,一直去……。他突破的就只是在「知道了、知道了」的範圍,知、識沒有去行,再怎麼樣的空間他就是都走不到,怎麼樣的時間都是短暫,所以無法維持著菩薩心在永恆,這就是很難。
所以,我們剛才說菩薩修行要從初發心,乃至成佛,這個時間這麼的長,空間更是無邊際,這念間就是絕對沒有間斷,這是長時修,無間斷,這就是菩薩心。所以,我們平時在說的菩薩心好像很容易,但要持久是很不容易,修行難就難在發這念心,要繼續持久,持久這念心是這樣困難。所以我們既然聞法,還有困難嗎?要克服。要克服,就是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