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世尊安樂無逼惱,
淨法界眾相寂靜,
得四智永離惱害,
故安樂皆無逼惱;
能安樂一切有情,
身安心樂無憂惱,
安立行隨順一切,
功德而能安樂住。
這段文也是要用心體會。前面這樣說,「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菩薩來關心,問安,「佛,現在身體好嗎?心情好嗎?眾生安穩度化嗎?」這是禮節。他方菩薩,或者是從地湧出的菩薩,既在道場,見佛作禮,這個禮儀,這樣,就是隨這個禮節。身體的禮之後,就開始要問候,問候佛:「近來好嗎?」這就是世間的禮儀。佛在人間,當然一切的禮要依人間法,這是很合情合理,所以我們現在要了解。世尊豈是有煩惱呢?世尊身體的情形又是如何?我們要了解。「世尊安樂無逼惱」。若要說煩惱,佛已經是安然自在了;他的身安、心樂,來人間是他的願望,他乘願再來。他就是很甘願,為了人間眾生煩惱無明、苦難偏多,佛陀不忍心,所以來人間,甘願,所以「甘願做,歡喜受」,我們常常在這樣說啊!甘願,所以身雖然是很辛苦,在這個堪忍的世界,卻是佛陀很甘願來人間度眾生。
世間疾苦,佛本來就了解了,既是有備而來,本來就知道苦,為了苦所以來人間度眾生,因為這樣,自然身安、心樂,就沒有被逼。我們凡夫就是被逼來的,是什麼將我們逼來的?是我們的因緣果報,由不得我們自己,就是這樣造作,就是這樣來生人間。所以在人間事事都是被逼,不是我們很甘願;隨著這樣的人生環境,被逼著老、逼著病、逼著貧困,逼著這個人間有種種冷、熱等等,大自然、人為等等,我們不願意的、不希望接受的,卻是大自然的空間很熱、很冷,四大不調,讓我們身不得安住。這很無奈啊!
人生,是如何的無常?怎麼會在生、老、病中呢?接近著年,一年一年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生命也在被逼迫中的煩惱。總而言之,世間有很多被逼著的煩惱,這種逼惱。世間是很辛苦,但是佛他很自在,明知世間就是這樣的法則,所以他這樣發願而來,所以「世尊安樂無逼惱」。佛的世界是「淨法界眾相寂靜」。世尊的生命法界,他的生命法的裡面,就是清淨無染著,既然無染著,一切都是很自然、很自在。這個境界,自然是回歸於他的清淨本性;清淨本性,佛的境界裡面那就是寂靜。他的境界是寂靜清澄,清清楚楚,明明朗朗,一點點都沒有污染,一點點都沒有濁氣,所以因為這樣,是「淨法界眾相寂靜」。這個心境清淨,無掛礙、無煩惱。
「得四智永離惱害」。佛已經能夠得到「四智」了,佛的四智,那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他這個智已經很開闊,將凡夫前五識能夠轉為智,這智是清淨智;凡夫所看的,外面所緣的境界,這是凡夫。但是佛他能夠將它轉過來,外面所接觸的,對覺悟的人一點點都無貪著,心一點點都不會受外面境界所吸引去,還是安然自在,所五識能夠轉為「成所做智」,能成就要做的事情。外面的形象是這樣、這樣,不論是聲塵或者是形象等等,佛的世界總是轉「有相」為「無相」的智慧,轉「有為」而成為「無為」,無生無滅,乾淨啊!
還能夠「妙觀察智」,轉第六識,能夠體會、了解,了解到人人這個性,能夠回歸。所以,眾生這個心思,是要如何去轉那個污垢為清淨?這是妙觀察,細細思考,因為這樣,能夠轉為第七識,第七識就是自我思考:我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我要設法擁為己有。轉這個自我的貪念成為大我無私,為菩薩的心念,「六度萬行」。從這個「六度萬行」,就是六轉為七,第七識轉為第八識,那就是所造作有為法無不都是利益眾生,歸納入這個第八識;第八識不受無染,無污穢,那就是到達就像一面大鏡子。過去常常告訴大家「大圓鏡智」,這清淨的這面鏡子不受污染。從緣外面的根塵開始,所看到的轉為「成所作智」,所看到的如何好好來觀察它,這是「妙觀察智」。從妙觀察智轉入第七識,來細思它,開大心,有所大作為,這樣「六度萬行」,轉為清淨,清淨的境界,大圓鏡智哦!外面的境來,和這面鏡子,鏡子所照,外面的境界緣境,通通照得到,很微細;山河大地無不都是入鏡子裡面來,但是鏡子一點點都不受污染,這就是回歸清淨的本性。清淨到無體相,那就是到達真如了,第九識清淨,這就是我們所要修的行。
這樣,是不是有可能修得到呢?修得到。因為我們這個五識,外面緣境,凡夫讓那個境吸引住了,所以心就會在那個境界造作無明煩惱,第六識就去執著它,第七識就去造作,就開始思考,計畫如何造作。造作之後,這個要造作就發動了前六識和五根,這樣去造作,歸納回來在第八識,這就是我們凡夫。佛菩薩就不是這樣,所以佛是已經到「大圓鏡智」,境來照境,境照過之後無一物,回歸第九識。這就是佛的四智。所以,佛已經得到四智了,當然,心,就不受這身體物質的掛礙,那就是安了。樂,也不會受煩惱來染污,就是樂了。所以,「得四智永離惱害」,沒有煩惱能夠再來困擾佛的心,雖然佛陀不捨眾生,這種的不捨與凡夫對孩子的不捨是不同。就像老師對學生的不捨,和父母對孩子的不捨不同;父母對孩子的不捨是一種負擔,老師對學生的不捨是一種愛,清淨的愛──要如何教好學生,他沒有什麼樣的負擔。但是父母對孩子,就有血緣、親緣的負擔,這就是不同。
何況佛陀對眾生的關懷是清淨、大慈悲的不捨,並沒有像父母和孩子這樣的牽拖,那種盼望孩子繼承家業,就要很成功,就要家世好、地位高、名利大,這是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就是希望為孩子再留更多更多,就是為孩子一直打拼,一直在造業。佛不是哦!佛是自己要付出,辛苦為自己,如何能自覺。天地宇宙萬物真理體悟了,這是這麼好的事情,他覺悟了天體宇宙的道理了,那個身心輕安,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掛礙,希望和大家分享,讓大家能夠了解這種真理,這個道理讓大家能夠體會。這和父母對孩子那種的牽掛是完全不同。
因為這樣,佛已經得四智,這個四智是永遠存在;而凡夫,那是造一切一切的業,到底是造福業呢?貪業呢?煩惱無明的業做了一大堆留下來給孩子,自己有形的留給孩子,無形的自己帶去,這個因緣果報自己再帶到來生來世,由不得自己。很多事情萬般帶不去,「萬般」就是子孫拿去了,留在人間的就是這個業力、業相在人間。那個因緣果報就是自己帶去,來生來世由不得自己,因緣逼迫,在人間、在「六道」、在「四生」,在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這樣一直去了。這就是我們人迷茫在人間,所造作的業力就是這樣,循環一直走。
佛就不是,他體會、他了解了,先自己自修、自覺,覺悟之後,這個覺悟的道理來給大家。平等,你們和我都平等,佛也平等。這種世間一切都平等的大智,沒有我永遠是控制你的,沒有啊!人人自己去造作,人人自己去體會,這自己去覺悟,方法給你,讓你了解。所以,佛就是用法來引度眾生,過了之後,就像一面鏡子,沒有了,甚至到連那面鏡子都沒有了,這是第九識。所以,他得四智,他已經永離惱害,沒有這些煩惱來困擾他、來逼惱他,沒有了!「故安樂皆無逼惱」,全部沒有了,一切完全乾淨了。
所以,「能安樂一切有情,身安心樂無憂惱」。真的是無憂惱,他面對著這個有情界,雖然身住在堪忍的世界,面對著粗重煩惱、剛強的凡夫,但是佛還是同樣安樂一切有情」。「一切有情」就是一切的眾生,佛面對著這些,他還是「身心安樂無憂惱」了。所以,「身安心樂無憂惱」,全都沒有了。「安立行隨順一切」,就是安立在這個行,隨順一切眾生。因為這樣,這些所造作一切的功德,「功德而能安樂住」。因為眾生所做一切,佛陀就是這樣牽引、成就,也能夠令眾生安樂,安穩在人間,希望將人間改變過來,希望人間能夠平安。人間要平安,那就是人心要安穩;人心要安穩,就要去除無量數的煩惱。所以,我們要去除無量數煩惱,我們應該就要很用心。佛的四智已經安立了,當然佛就沒有病、惱。所以,菩薩所關心,佛是不是健康呢?「少病」,不就是健康嗎?「少惱」,是不是沒有煩惱,身心安樂呢?這就是菩薩向佛順世間俗情也來一個問候,這個問候的禮節。所以,上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
「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來問安的人,那就是有四位菩薩,這四位菩薩前面也說過了,代表身、口、意、誓願,都很精修的菩薩。所以,我們要成為菩薩不能離開身、口、意、誓願,我們要很精進修行、向前前進,所以,他們就成為領導。這麼多菩薩眾中,是這四位菩薩帶頭,領導來唱出。大家是同時問安,他們這四位就是領導,先開口來提倡:「大家向佛問安。」同樣的道理,我們若集會時,都有唱導的人,就是呼班:「問訊。」也是要有一個口號。這同樣的道理,所以他們叫做「唱導之師」。 這四位「在大眾前,各共合掌」。他們開始合掌,大家也跟著恭敬合掌,這個動作也是領導要喊口號,大家要說話,同時說不出來,所以要有人唱導,同樣的道理。「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面向著釋迦牟尼佛,就是問訊。
經文:「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除了頂禮,起來再問訊,開始再問安,這就是禮節。問安的語言就是:「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這樣在度化會順利嗎?人平安嗎?度化的事情有順利嗎?同樣的道理。所以,「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在這個娑婆世界剛強眾生,要度他們,豈容易嗎?是不是這些眾生有讓佛陀困擾呢?他們好度嗎?佛會很疲倦嗎?就是因為眾生非常剛強,要教這些眾生,教到他們願意聽,又聽得懂,又能夠身體力行,很不容易!因為不容易,所以會疲倦、會累。「這麼難教,我教得很累。」是哦!眾生就是這麼剛強,這麼難教,就會累。但是佛他是乘願來,他不怕辛苦,明明知道眾生剛強,明明知道這個娑婆世界但是菩薩也要有這樣的禮節來問候,來問候。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這樣問候之後,因為佛還在那裡默然坐著,菩薩問候之後,再重新用偈文再唱誦。所以,「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那就是很知心的弟子,就像孩子從外國回來了,問父親:「我們的事業有讓您困擾到嗎?父親,您是不是很辛苦?」等等的禮節,一樣。
*眾生煩惱病輕,則易化度,不生疲勞。菩薩恭敬問候如來,即請示其教化濟度眾生之事業。
所以說起來,「眾生煩惱病輕,則易化度,不生疲勞」。大家看就了解了,眾生,煩惱就是病,這些眾生若能夠煩惱無明較輕一點,就較好度;眾生若執著無明,那就很難度了。執著在信仰,各人執著在各人的宗教,有的是正法,可以利益人群、開啟智慧;有的就是獨善其身,只是為自己;有的就是邪思邪見,想要依靠神、依靠鬼等等。這樣的煩惱都是很難糾正、很難度化。類似這些,這也是很執著的煩惱。
還有眾生那種親情的執愛,還有物欲、貪欲造成了瞋、癡無明,這些事情實在是很重。所以,眾生垢重就難調伏,眾生煩惱病輕就容易度化,就沒有疲勞;若是眾生污染很重、垢穢很重,那就很累了。這就是佛陀在這個人間,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眾生。不過佛陀是乘願來的,眾生的煩惱輕、重,佛陀無所畏、無所謂,我就是要度;輕的先度,重的再來度。佛陀不捨眾生,娑婆世界來來回回,這就是佛陀的「四智」。在眾生,這個「五識」他有辦法轉過來,「成所作智」,能夠有為法去「成所作智」度化眾生,可以做。「菩薩恭敬問候如來,即請示其教化濟度眾生之事業」。就是這樣來問候佛陀,教化眾生,一切人事、一切付出有沒有困難?
*謂菩薩於諸梵行,精進無怠,雖晝夜不息,而善能調適身心,是以常得輕安,少病少惱。
所以,「謂菩薩於諸梵行,精進無怠」。梵行就是清淨行,很精進,菩薩很把握時間,一點點都不敢懈怠。所以,「雖晝夜不息」,但是「而善能調適身心」。開始行菩薩道就是這樣,何況現在成佛呢?所以,「是以常得輕安,少病少惱」。從菩薩開始一直到成佛,一路來都是這樣,眾生不論多剛強,就是甘願來,「六度萬行」,何況現在成佛。
經文簡釋: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菩薩問候世尊安樂病惱?相待為言。安則不病,樂則不惱。
*「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此世間眾生,易得度化,無有疲倦?又所化眾生,易受教不?
所以,「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講這個偈文,也就是這樣在反覆說明,「菩薩問候世尊安樂病惱?相待為言。安則不病,樂則不惱。」這就是問候世尊,就是平安,沒有煩惱。所以問佛,「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是不是世間這些眾生,能夠這樣累生得佛受化,煩惱是不是已經較輕了?今生此世,佛成佛了再來度化,是不是有比較好度?應該是沒有讓佛陀有疲倦的感覺,修菩薩行就是累生累世這樣修來,現在成佛,佛陀應該是沒有疲倦。尤其是眾生受化,有的是容易,有的是困難,困難的不知有多少?所以,這些人是不是沒有再讓佛有太大的困擾呢?這就是這樣關心問候。
所以,「此世間眾生,易得度化,無有疲倦。又所化眾生,易受教不?」現在煩惱輕的人能夠得度,還有很多還未得度,這些人是不是受教容易嗎?佛的前面那些弟子都已經得度了,當然他們的煩惱輕,就應該不會讓佛有太大的煩惱。但是還有很多還未度的,這些是不是有讓佛困擾、不捨的地方呢?因為佛的年齡也大了,這些人是不是還有讓佛有困擾呢?這是菩薩的關心,也是關心未來。「爾時」,接下來的經文再這樣說,
經文:「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
經文簡釋:「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
爾時,是阿難敘述,世尊答云:一一皆如汝之所問,均安。
這些菩薩的禮儀也都行過了,不論是頂禮、問訊、問安,這些禮節都已經完畢了,佛陀就開始要說話了。所以,「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因為那個場面已經菩薩都到齊了,在「大眾中而作是言」。佛陀開始要回答了,「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就像你們所說,「好啦,好啦!感恩啊、感恩啊!就像你們說的,我沒事、平安,而心也沒有什麼煩惱。」就是這樣。
「爾時:是阿難敘述」,這是阿難在敘說。所說的「爾時」這兩個字,是阿難敘說,看到這些菩薩都到達了,這個「爾時」的前文,那些景象都是阿難在敘說的,「那個時候」。所以,世尊開始回答的,這也是阿難「如是我聞」,他要說佛如何說,也要說什麼人來,如何對話,那個境界是什麼境界,人有多少人來。那個情形阿難也就要描述一下。所以,「爾時」的上面那些經文就是阿難所敘說。「我要聽佛所說,要說佛所說的話,那個時候來的景象有他方的菩薩,有從地湧出,有在那多寶佛塔前。」哇!有這麼多描述。所以,之後,佛陀很長久的時間等待,等待大家整齊,落定下來,開始佛將要說話了。這都是阿難所敘說。
「世尊答云」,世尊開始這樣回答了。他就是說:「一一皆如汝之所問,均安。」這是世尊回答的話了,「如是,如是」就是阿難再描述。佛說:「一一皆如汝之所問,均安。」就是就像你們大家說的一樣,我全都平安。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告諸菩薩,並答以安樂,身心俱安。
接下來佛陀就說,「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告諸菩薩,並答以安樂,身心俱安。」這就是佛陀告諸大眾,要向這些大眾回答,要回答這些菩薩說:「安樂、平安,不只是身安,其實心也很快樂,身心都平安,都是快樂。」所以,下面的文接下來再這樣說,
經文:「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
經文簡釋: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眾生煩惱病輕,則易化度,不生疲勞。
佛陀是這樣回答:「大家的關心,我都平安。這些眾生,要度這些眾生沒有什麼困難,因為這些眾生過去生生世世都已經讓我教化過來。這些都是我過去的學生,和他們溝通沒有困難;過去的緣已經很深了,現在要來度化他們,不困難。」這就是佛陀的回答,要度化他們還容易。這是佛陀很有耐心,在這個堪忍的世界,能夠這樣四十多年循循善誘,對人間來說,實在是很有耐心、很堪忍。光是一個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就要那麼地耐心,用這麼多種的方法,用這麼久的時間來度化,這對人間來說時間實在是很長,但是對佛的時間來說,這也是很短暫。尤其是人間的時間和天堂的時間不同,說起來也差不多四天王天用一天的時間,對人間就將它度化了(四天王天的一天等於人間五十年)。所以從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豈不就是四天王天的一天呢?豈不就是忉利天的半天(忉利天的一天等於人間一百年)呢?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在脫離了人間世界的心境,何況佛陀的心境呢?對這些眾生一點點煩惱都沒有,也沒有什麼樣的困難,所以沒有煩惱、沒有疲勞。「所以者何?」為什麼啊?「眾生煩惱病輕,則易化度,不生疲勞」。因為過去已經教化過了,現在一聽,記憶回來了,想到了。佛「說一」,他們就能夠「解十」。法雖然是這麼開闊,他們聽佛講法,能夠理解的事情就很多。我們人間的法實在是很多,佛陀講一句,能夠兼萬理,這個理能夠很開闊,所以有受教過、有聽過,他能夠再回憶回來。過去生、過去世曾聽到的法,現在佛在說的法,他們心開意解,能夠了解了,這較好度。
經文簡釋:「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由其眾生易受化意,由此人等久受我化。
「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這些眾生就是這樣,「易」,容易的意思,很容易,因為他們生生世世都曾這樣接受過,現在說,他們就能夠再體會、了解;能夠很快體會,很快就了解了,這種心開意解。所以,我們若過去有聽,現在說,「哦,了解了!」這種也叫做記憶,過去有聽。何況我們過去世若有聽,這輩子就能夠與佛法有緣,就能夠接近佛法,就能夠身心奉行,身體力行。所以,「由其眾生易受化意,由此人等久受我化」,就是這樣,因為有曾這樣經過、化度、聽過、了解過,這是人間已經都有受感化過了。
*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就已開顯後言之,則為下文如來壽量品中所述;此處應指受世尊前劫十六沙彌之教化而言。
所以,「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就是已經有受過教化。因為這樣,「就已開顯後言之」,就這樣聽過之後,就是過去生有聽過,後面再聽,這個道理自然很顯現,能夠清楚。「則為下文如來壽量品中所述」,這就是為了再接下去要說的法,那就是〈如來壽量品〉,為還在後面的〈如來壽量品〉在鋪路。就像我們現在〈從地湧出品〉,就有前面〈安樂行品〉中「四安樂行」,也是〈從地涌出品〉的前提,這樣為它鋪路過來。這樣,我們現在在說的〈從地涌出品〉,我們就能夠了解,前面的「顯跡」,現在的「顯本」,從他方來菩薩,從地、在地湧出,這我們就能夠很了解。
佛陀盼望的是就地菩薩,娑婆世界的菩薩來發心、來度化,在地的菩薩雖然有較慢一點點,佛陀方便法,就引他方的世界菩薩來發心。我們過去,慈濟在推動,雖然是從花蓮開始,但是真真正正菩薩湧至花蓮,是他方來得比當地更多。同樣的道理,現在當地的菩薩也開始發心了,這一樣,這總是從遠的來影響,啟發近的,近的開始發心,從這樣開始。這叫做「本」,佛陀的本意就是娑婆世界的眾生,一大事因緣,佛陀來「開示」,眾生能夠「悟入」;而「悟入」就要「六度萬行」,就要身體力行走,這要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身體力行。不是一直依賴這個法,要來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要身體力行。
所以,這段〈從地涌出品〉就是為未來的〈如來壽量品〉。這「壽量」,我們的發心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如來壽量品〉那就是「本」,這個法的起頭,「壽量」的開頭,就是要這樣一層一層一直深入。所以,所敘述,我們前面一定要有記憶,這些文我們清楚,前後每一品我們一定要很有記憶,要了解到,未來要再聽的才能夠清楚。
所以,「此處應指受世尊前劫十六沙彌之教化而言」。就是受世尊過去過去,很久很久以前十六沙彌教化一直到現在。所以常常告訴大家,我們和佛的緣是很深,只是我們沒有用心,我們聽了就漏掉了,就是這樣,我們應該現在在法華會上,要再將這個法撿回來。未來要如何找回來那十六沙彌的時代,我們是如何在那個道場聽法。所以我們現在若不用心,未來還是很渺茫,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