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明根利德厚者,過往累世已來,
常受開導正顯,壽量本門所化;
入如來慈悲室,智慧果熟緣聚,
柔和忍安樂行,今時明跡顯本。
大家用心,把握時間,人生苦短,生命無常,大家要好好把握任何一個時間,能聽法的機會。我們聞一,不只是知千、百、萬,不斷要增長智慧,還要明記憶,要常常記得住,也要身體力行。我們昨天不是說過了嗎?聽法的記憶,就要落實,落實、深印在我們的意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必定要相信,今生、來世無不都是乘著過去的因緣來。佛陀來人間教化眾生,也是用長久的時間,不斷教育我們、不斷陪伴我們,可惜我們就是這樣,沒有很用心;我們法聽了,就如流水過道一樣,水過那個管道,水若過去,那個管路又空了。我們的法水永遠都沒有留在我們心裡,所以我們累生累世就是隨著我們作業,我們的無明業力,隨意造作,累積了那個種子,歸入了我們的第八識,由不得自己,來世那就隨因緣轉了。這不善的因緣,再惹來了不善的無明,就再這樣造作下了。
又聽到法,也是一樣無明覆蓋,法在我們的心就是微小、很輕微,還是我們的無明造作的業力分量很重,我們真正,真正受法,我們的心很輕,所以修法的心念和無明造作的分量,兩相比來,不成比例。所以因為這樣,我們的習氣還是很重。我們應該就要趕緊及時把握,常常告訴大家,「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恆持剎那意思就是告訴我們,雖然聽到是短暫,聽法,一大早聽那麼多,但是真正讓我們受用,有幾句呢?即使是幾句的法能用在心裡,趕緊落實在生活中;有了生活的經驗,我們才真正有心得。這心得在我們的造作中,才是真正的「成所作智」。
我們昨天說過「四智」,「成所作智」,那就是我們在聽法之後,在我們心裡,外面回歸在生活;生活中難免有聲音,看到形形色色,我們所感受到的等等,五根緣著外面的色塵,而我們的心境是如何來面對著這一天外面的聲、色,種種的事物,我們是如何面對?我們如何待人,我們如何接物,我們如何去身體力行?這些去接觸做過來之後,我們這個五識轉為六識,因為我們有法;有法在外面的這個五識所造作,就不會偏差了;沒有偏差,所造作的就是「成所作智」。
我們回歸回來,按照著佛法來成就我們該做的事情,那個該做的事情我們轉回來,要不然,我們凡夫在外面所造作,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為等等,和法一點點都沒有契合。我們現在聽法,就是要契合在法裡。所以我們聽法,要如何面對著生活、環境造作,我們的六識去緣境,我們能夠六識吸收來,第七識,「妙觀察智」,能夠很仔細,不要讓它出一點點差錯,要好好觀察;這在我們第七識,要好好去觀察,之後才有辦法「平等性智」,我們才能夠很平等。佛陀開始覺悟,就是覺悟眾生平等;眾生平等這個「性」,人人都有平等本性在,我們仔細思量,眾生皆平等。
我們的六識,前五識在外面所緣的,我們若好好思考,回歸回來我們所造作的一切,全都是尊重、感恩,感恩、尊重,人人平等。我們想要去做好事,「感恩喔!因為有你來幫忙我」、「感恩喔!因為
你的付出,來啟發我」,就像這樣,互相相愛、感恩,彼此啟發,互相引導,豈不就是人人平等呢?若能夠這樣,我們所造作的一切歸納回來,那就「大圓鏡智」了。
我們的心沒有煩惱、沒有污染,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歸納於善,就是善的有為;我們一切都是善法,善法有所作為,所以這個善法有所作為,我們所造作的一切,無不都是與眾生結好緣、造福業,再歸納八識田中。來、去,這個依、正二報,就能夠時時很明顯,明顯在所有的人人都是來助道的緣,幫助我們修行、幫助我們修道,這個因緣就沒有障礙我們,還能夠與我們互動、付出。你們想,這就是我們要歷長劫的時間,長時間這樣過來。
所以我們現在要知道,前面已經說過了,諸菩薩來問佛,少病少惱,眾生易度。佛陀的回答:「這些人都是我很久所度過的人,這些人也已經煩惱輕了,自然他們來接受,就很容易。」這就是表示累生世,所以,「明根利德厚者」。這個根機已經一直培養起來了,累生累世已經很久了。多久了?昨天我們也有說起了,從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時,這樣你們想久還是不久啊?不斷,我們都在佛法中,都有在薰陶,有在薰染,所以我們的根機應該也已經愈磨愈利了;不是鈍的根機,是利的根機。而我們累生累世,雖然過去善根都很淺薄,平時的造作,業力的比量,我們所造作的,可能有較輕微。我們過去在修行學法,可能漏掉的很多,無明煩惱的造作也很多,所以薰習的法很輕微,所以這個輕微學法的心,要和造作煩惱無明的習慣來比較,當然,我們修行的心態就很輕微。雖然輕微,但也有在累積,累積久了也是很多,所以說「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善惡的業報都沒有漏掉,惡的生生世世一直造,生生世世一直報,不斷,因為你較重的業就要先報,累生世就在受果報。
這個惡的果報,煩惱、無明受苦難,我們已經長久的時間在六道之中,真的受很多的苦。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善根累積,已慢慢培養、慢慢培養了,根,鈍根變成了利根,現在聽的清楚多了,也了解,也有身體力行在做。所以,我們還在進行,修法,落實生活中,培養我們的德,所以這個「明根利德厚者」,這就是要一生一世不斷累積。我們看看慈濟基金會,也是少數累積而來,而變為多數,能夠日日為天下苦難眾生去拔苦予樂,這不就是這樣從很少數的微分集合來,就能為多數人去付出。同樣的道理,點點滴滴累積,善的種子也能夠變成很多的種子,所以這已經是長久以來一直累積過來的。所以,「過往累世已來」,已經是很久了,「常受開導」,佛陀累生累世都在人間,不論他是什麼樣的身形,也是我們的善知識,就是那個覺,以覺性來引導我們,所以,生生世世我們就常常接受到這個道理,來為我們顯化。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會遇到佛的來世,這樣來牽引我們,又讓我們從迷中覺悟,這累生世在什麼時候?在我們不覺知之時,因為佛、菩薩就是不捨眾生,生生世世在人間,什麼樣的身形來引導我們,我們不知道。因為這樣,我們常常都在受化、開導,這樣已經到現在來了,我們「正顯壽量本門所化」的時刻。我們過去就是在佛陀所教育,我們在佛的這個「跡門」裡面來體會法,但是這個法,是用方法將我們接引進來。從佛陀降皇宮,一直到覺悟來人間說法,這個「八相成道」過程的法,這是舉一個例子。佛是這樣,人人也是這樣,有過去的人生,過去的人生不一定人人都是很富有,或者是像佛生在皇宮,不一定,有的人是生在貧窮苦難中,受過了人生苦難折磨,顯這個形象,他的覺性覺悟來啟發我們。
就像昨天,我們人文的志策會,聽到的,我們有景卉,我們的的同仁,夫妻去非洲四十幾天,取回來的菁華,短暫的分享,就只說一項就好了。在賴所托,一位八十七歲的志工,她聽到賴索托,凡是有讀書會,她一定會去參加。她要走四個鐘頭的路,一大早天未亮就要開始走路,要走四小時,爬過山、下過嶺,還爬過天橋,下天橋,已八十七歲了。沿路看到人就說慈濟,一大早走,四小時到達了;到達時,腳都長水泡了,還是整天。一天讀書會,聽翻譯,這樣一直到了晚上,再從下午四五點再走回到家裡,已晚上八九點了。出門時天暗暗,回家天色也是暗了,來回八小時的路,只是去讀書會。
又有聽到,聽到莫三比克,一大群的菩薩在田裡做工作,景卉她形容:「很像我們的精舍,各人做各人的工作,但是大家做得很歡喜。」有人問:「上人的法,價值多少錢?」有人就回答:「不須用錢。」再問:「聽上人的法,要用多少錢?」「不須用錢,只要你做好事,專心做好事。」他們用他們的方言,用歌詞唱起來,很快樂,這樣一大早在那裡這樣做。說這兩個故事,很簡單,但是讓人很感動。一個地方是這麼的歡喜、快樂,你們說他們是不是富有呢?那些人都很窮,很貧窮、苦難的人;你們看,為了法這樣在付出。也是一樣,志工無所求,很辛苦在做,做得很歡喜。法,不用錢,只要你身體力行做好事。看,這這麼的容易,在我們這裡是不是很簡單?在那裡來回八小時的路程,走到腳起水泡,每一次若要讀書會,一定去參加。這跟拍,一直跟著,跟著她在走的路。
總而言之,要如何將我們的心好好地轉過來,「四智」,智慧很容易,昨天在說,大家也應該聽進去;聽進去也應該記憶住了。所以,我們過去的「跡」,怎麼樣的方法來修行,有人好讓我們比較,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跡」,我們就能夠看到每個人的本性,所以「顯跡」或者是「顯本」。「本跡開二門」,佛陀在《法華經》是隱「本」開「跡」,前半段經文就是已經顯這個「跡門」,這個「跡門」已經過去,現在「顯本」了,要用真實人人本具的本性。
佛陀原本如何來?這個「壽量」、「本門」,到底佛陀壽多長呢?難道只是八十歲?不是!無量。昨天我也跟他們說:「真正是壽無量。」那就是因為顯「本門」,人人真如本性是壽無量。真如本性所顯出來的,所教化,那就是讓我們能夠入如來室,「入如來慈悲室」,也是開啟我們「智慧果熟」。讓我們的智慧,智慧果已經很成熟了,這個「緣聚」能夠集會,集會靈鷲山裡,聽佛講說《法華經》。《法華經》中教導我們在人群中,「柔和忍安樂行」,我們應該就是要有柔和忍辱,這種安樂行。「柔和忍辱衣」,我們就能夠知道要如何在人世間來安樂行,我們的身、口、意、誓願力要如何落實人間?
所以,「今時明跡顯本」。「今時」就是法華會之時,已經讓我們了解,明白了這個「跡」。過去佛陀所說種種的那個過程,那就是我們人人要面對的「跡門」,就是要讓能夠我們了解,顯出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個本具真如本性從這樣開始,要讓我們清楚明白。所以要讓我們清楚明白,就要用記憶,好好將法聽來受用。若有用心、精進,四小時出門,再四小時進門,總共八小時,用兩隻腳走路,看,只是為了要去聽法。從臺語譯作英語,從英語譯作他們當地的方言,這樣一天將那個法這樣不斷不斷反反覆覆,那一天已經聽到熟了、了解了,記下來了,他們歡喜再回去,這是「銘記」。所以,他們能夠將師父的法入他們的心,在生活苦難中他們很快樂,這是法入心了,所以請大家要用心去體會。來看前面的文,
經文:「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因為這些菩薩就是來禮佛、讚佛,向佛問安,之後他們就用偈文重複再一次。所以,「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這我們昨天都說過了,大家清楚了。菩薩問安,佛陀的回答,如來回答的是:「安心啊,師父,就是這樣平安。」所以同樣的道理,若有人來了,「師父,您好嗎?」「放心,平安啊。」所以,「少病、少惱」。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這些眾生很好度,大家也很認真,看人間菩薩那麼多,投入人群在做好事情。若是我,我也這樣回答。「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這也是我常常說:「哎呀!這些人都與師父過去不知結了什麼緣,就是這樣有志一同,來共同作好事情。」這也是我常常這樣在回答,若有人來問話時,我也是常常這樣說。所以,佛世的時代和今世應該禮節都是差不多一樣,應對也差不多是這樣,所以佛法是在人間。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經文簡釋:
「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亦曾敬事供養過去諸佛,表明自己亦於過去諸佛所宿植德本。
這些人因為過去,生生世世以來都已經結這分緣了,這是過去。所以同樣的,現在也是一樣,「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同樣這些人都是一樣,不只是跟著我,這些人過去也在諸佛法中,也是這樣恭敬去尊重,累積來的這個善根。這些眾生一直累生累世都有在累積善根,學佛教法,這些人到了現在,意思就是已經很久了,到現在再和我見面,就是今生此世,現在又見面了。
經文簡釋:
「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諸德厚大利根者,得見今生此世此諸眾生,始見我身。
所以,「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諸德厚大利根者」,開始又再見面,「得見今生此世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這些人已經過去就有這樣不同生世,長久以來都有結這樣的緣,今生此世,哪怕是這樣又再見面,他們很快就能夠接受。所以你們昨天若認識我,今天就很熟,與這樣的意思一樣。所以,這些人過去都有恭敬,敬事供養過很多佛,就是有培養過善根。所以這已經表明了我們自己也是一樣,和這些人一樣一同修行,也有和其他的佛一樣。
就像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十六王子在大通智勝佛前同樣聽法,大通智勝佛休息了,是這十六沙彌再和這些人來分享,再覆講《法華經》。同樣的道理,我們這些人和佛陀有緣,也應該都在那時候,只是那個時候的十六沙彌利根,他們聽進去,銘記;又能夠回過頭來向我們覆講,從這樣開始,我們生生世世修行。十六沙彌也生生世世,一樣遇很多的佛,這就是「亦曾敬事供養過去諸佛」,這就是與大家同修的意思。
所以,我也是一樣和大家同修,我也很精進,所以今生此世,再來見面,這就是「表明自己亦於過去所宿植德本」,今生此世,又再見面,所以,「此諸眾生始見我身」。雖然現在又再見面,其實「諸德厚大利根者」,若利根的人更加有培養這個德,不只聽法而已,還能夠身體力行;真正的非常利根,培養這個記憶,法在心中,記憶很深,一聞即悟,這叫做「利根」。平時都是在生活中在培養這個德,再聽法,記憶很深,這樣就是「德厚利根」。所以,若這樣的人,現在再見我,就是釋迦牟尼佛,「得見今生此世此諸眾生,始見我身」。
經文簡釋:
「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聞法信解,入佛智慧。眾生始見、始聞即能信受,入於佛慧,此為頓悟菩薩,本具佛智,開顯即悟。
在佛的時代,這些眾生,他們這樣再與佛見面了,聽佛所講說的法,所以他說,「聞我所說」,就是聽佛再講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若能夠這樣,那個法,過去已經有印象,又再聽到,印證了、了解了,所以很快就「入如來慧」。所以,記憶,最近一直告訴大家說記憶。而且要身體力行,落實在生活,這才有心得。所以,「聞法信解,入佛智慧」,是「眾生始見、始聞即能信受」,從開始見佛,開始聽法,開始信受,「入於佛慧」,就開始入佛的智慧,這就是「德厚」;「德厚」就是要入人群中去眾生的好緣,德就會厚。
我們聽法不斷記憶著,根就會利,所以這樣很快,聽到法就能夠體會佛的智慧,體會佛的教法。「此為頓悟菩薩」,就像這樣利根,很快就頓悟了,能夠發心,「六度萬行」入人群去。這是現在在佛的面前,這些人從小根機而到發菩薩心,所以這些人,「本具佛智,開顯即悟」,稍微為他們開示一下,很快就能夠覺悟了。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經文簡釋: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唯除最先不解佛始坐道場應機說四諦,即修習學小乘。
*習學小乘:為漸悟菩薩,久受佛教,特尚未聞會三歸一之義。
我這些人,「除先修習學小乘者」,這些還在學小乘的那些人,「如是之人」,這些就是,「唯除最先不解佛始坐道埸應機說四諦」。就是佛陀從菩提場覺悟,三七日間,入「華嚴」的境界,為天人、菩薩講法,那些根機都很利。但是佛陀在那裡所說的,在「華嚴」的境界裡面,天人聽不懂,但是,這個境界唯有菩薩能夠體會。因為這樣,佛陀深深體會到:儘管我覺悟了,這樣來說法,世間人體會不到,天人都不解了,何況人間的人呢!雖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但是煩惱無明深重。
所以對這些眾生,這種的真實法很難調伏,要怎麼辦呢?困難重重,不如放棄吧!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念頭。所以,有很多佛現前來安慰釋迦牟尼佛,這是千古難遇,佛出世在人間,就是要度眾生啊,不能從現在取「入滅」,所以才開始再思考,才隱實施權,入鹿野苑中,初始坐道場,最開始向鹿野苑去為「五比丘」說「四諦法」。從這樣開始,「苦諦」就這樣成為說法的開頭,就這樣一路過來,隱實施權。這些人,從「五比丘」開始,從這樣知「苦」了,要修道,要滅除煩惱,修行於道,獨善其身,所以變成了小乘的人。像這些的人,所以,「即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自己固守在那個地方,「習學小乘:為漸悟菩薩」。小乘就是漸悟,若到達法華會之時,佛陀就開始要人人趕緊悟,悟無為法。這就是佛陀開始要如何人人去入菩薩道,回過來悟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在這個地方「雙軌施化」,開始這樣去講。
所以《法華經》的前面是「顯跡」,後面就是「顯本」。所以,「久受佛教」,這些學小乘的人,久久以來都已經受佛的教法,因為這樣,「特尚未聞會三歸一之義」。雖然是這樣,但是還沒有到達「聞會三歸一」,「三」就是三乘法。到法華會佛陀才開始顯跡,開始要讓他們知本,要了解這個「本」,所以就要會三歸一。「三」就是小乘、中乘、大乘,其實為一乘法──羊車,鹿車,終歸是在大白牛車裡,這就是「三車」,就是三乘法。希望我們能夠去了解、體會,修行不只是獨善其身,還是要兼利他人。
經文簡釋:
「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為純根故,需開方便,為說三乘,待根利已,乃為說圓亦同華嚴、令入佛慧。一聞是經,即入佛慧,顯是經最為勝妙而有力也。
所以,下面經文這樣說,「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是經」就是《法華經》,這時候《法華經》應該人人都要聽,所以這次講《法華經》,除了靈鷲山聽法的人間,還有天人,還有十方的菩薩,還有佛的分身,所有的全都集合過來靈山會。可見講這部經,佛陀是多麼期待,遠近,此處他方人人都要來聽,來體會佛陀他的本懷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鈍根的人,「為鈍根故,需開方便,為說三乘」,就是小乘法的人,佛陀需要為他們開方便法。因為人間的根器,眾生已經生生世世在這個煩惱無明環境中,不斷不斷這樣在累積,所以現在應該大家的根機都是闇鈍,佛陀才會說從小教,從苦、集、滅、道,「四諦法」、「十二因緣法」等等來施教。
這就是我們鈍根,讓我們慢慢漸進來體會,所以有必要開這樣的方便門。說它是方便門,也是我們必經之道,就是要這樣過,但是我們不要這樣停下來,這就是要經過,一直到達你目的地的道路。這是佛陀他要說那個最終的目標,他一定要開這樣的路讓我們過。「待根利已,乃為說圓」,所以因為這樣,佛陀還是在等待,這個「機」,根利之後,就要為他們說圓教。圓教那就是圓滿的教育,也就是的根智是「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過去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我們要去用心、去運用這個「成所作智」,要如何在人間成就我們的志業?我們要如何用心好好思考、思量?這個志業要怎麼鋪排,如何去做?這就是在人間所需要。要讓我們很透徹了解人人平等,本具佛性,回歸當「大圓鏡智」,就是要很清淨的這個本性來。這就是佛陀期待我們到「平等性智」,到「大圓鏡智」,這就是我們要向前走的路。
所以,「亦同華嚴、令入佛慧」。希望在人間這個道場,回歸到「華嚴」那個時代。佛陀覺性現前,成佛道了,三七日為天人說法那個時代。雖然天人聽不懂,但是諸方菩薩、十方諸佛都出來,期待人人都在這樣的道場裡面,「令入佛慧」。所以,「一聞是經,即入佛慧」,大家聽到《法華經》,就能夠體悟「華嚴」,因為我們要回歸到真如本性、華嚴的境界,一定要經過「法華」,《法華經》是教菩薩法,你一定要經過這條路。所以,「顯是經最為勝妙而有力也」。這就是《法華經》,它能夠教菩薩法。
*根鈍德薄者,世世已來,不受大化,樂小求證。
所以,「根鈍德薄者,世世已來,不受大化,樂小求證」。這些都是小根機的人,他們就不想要接受大法,所以一直都停滯在小乘,求自利,這樣而已。所以,「為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這是暫時讓這個鈍,馬上能夠了解,先放在旁邊,就開始漸漸地教育。因為對你說:「你也能夠成佛,你也有佛性。」我們也無法體會。所以,佛陀就教我們:你要這樣行、這樣修,自然你就能夠體會法,你累積了你的德,這個因緣果報已經成熟,這樣你就才能夠真實體會。
*為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歷前諸教,而調伏之。
所以因為這樣,「為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歷前諸教,而調伏之」。前面所說過的「阿含」、「方等」等等,一直到「般若」,這就是那些教法,這樣隨順這個次序,這樣過來,好好將我們調伏眾生的心念,這樣將他調伏了。
*亦令此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所謂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去來坐立,曾無他事
所以,「亦令此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讓這些人現在聽到《法華經》,能夠入於佛慧,和佛平等;佛能夠體會,我們也能夠了解,就要有這樣的程度。「所謂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佛陀所做的一切就只是為了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修行,想要做的事情也是這樣,這些事情就是在人間不斷來來回回,在六道或者是五道來來回回,無不都是為了這樣,要廣度眾生。我們要如何去除煩惱無明,回歸到廣度眾生。我們過去就曾說「六萬恆河沙」,哇,眾生芸芸,這麼的多,要度到何時啊?因為他們是在六道之中,這麼多,我們就要很用心,一直去化度,讓六道的眾生漸漸減少,菩薩愈來愈多。這樣,減和增,就會一直多出來。
我們過去就是還在凡夫地裡,我們應該要很用心。「所謂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去來坐立,曾無他事」。我們語默動靜,開口動舌,去來,我們應該心心念念就是這項事情。是啊,就是這項事情。到底說了這麼多話,大家會記得嗎?一項事情我們能夠走到底嗎?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