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六 8月 12, 2017 6:19 pm

2017081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大雄大智慧力,破彼貪瞋癡等,
諸欲不善之法,滅生死愛別苦,
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
咸皆為世所讚仰,尊重故號世尊。
 
  用心來體會,更要用心了解啊!「大雄大智慧力,破彼貪瞋癡等」。這是我們每天修行,每天要很用心提防,是不是我們面對著環境,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起了瞋恨的心呢?而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解不開、突不破,那個瞋癡念呢?最重要的,不知覺中是不是有貪的念頭嗎?這是我們要日常時時要警惕。「大雄大智慧力」,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已經突破了貪、瞋、癡等這些念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境、對人、對物絲毫沒有貪念的心出來,絕對沒有,完全清淨了。瞋、癡,那就不必說了,佛陀的修行,從出家、從苦行,一直到夜睹明星,覺悟那剎那間,將所有的迷惑、無明完全掃除掉了,完全都去除掉了,一點點都沒有了,所以很清淨啊!就是回歸在大圓鏡之中。
 
  鏡子,一分一毫的髒污都沒有了,完全乾乾淨淨,這面心鏡是非常的乾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環境,已經沒有貪、瞋、癡這些念頭、這些污垢,這片心鏡完全是大圓清淨如鏡的境界。這就是堪得稱為「大雄大智慧力」,就是境界清楚了,諸法明瞭了,自然他能夠了解世間一切。那個勇氣,沒有迷惑、沒有躊躇,反正做什麼事情都是明瞭、決定,這是「大雄大智慧力」,才有辦法見事、做事能夠這麼地明瞭、決定。「諸欲不善之法」,這些世間人種種種種的欲念全都沒有了。世間人就是因為貪起欲,有了貪欲,才有瞋、癡一一產生了。欲念既然破除了,瞋、癡就不會再生起來,就會慢慢一直消除不見,這是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要修行,最重要就是要先破除貪、瞋、癡,從這個方法先著手。我們不知道要如何修,不知道要如何修就是從這樣修,從我們的貪這念心開始修。
 
  心無貪欲,自然方向就沒有偏差,沒有偏差的方向自然就沒有瞋,就不會去發脾氣;沒有發脾氣,心冷靜了,自然就沒有癡念的心。這個道理很簡單,要保持我們的心地清淨,就是這三項方法是前提,開始我們要用功,自然我們「諸欲不善之法」自然就不見了。這個法我們能夠好好在心裡,去除貪、瞋、癡等等的方法,我們在心裡。這幾天重複在提起,「成所作智」,我們的心境會轉。若有學法,自然我們愛貪的心、愛發脾氣的心、無明的心就有辦法轉,轉過來「作善有為」,這叫做「成所作智」。用功,下功夫,從這個第一項,從外面緣境,所緣的境界,前五識一直轉為第六識所用,讓我們提高警覺,這個意識不要受外面的欲將我們牽引去。而且我們自己的意念清楚,那就是要轉來第六識、轉來第七識,六能夠好好妙觀察。
 
  這個「妙觀察智」,好好細思,我們既然要善有作為,要好好妙觀察:這個事情是好事,是這樣做嗎?這樣做沒有錯。哇!這麼多人,我們要如何幫助他平時生活能夠過呢?還要再鼓勵他如何來努力。孩子會讀書,讓他有機會讀書,但是也要讓他保留著關懷家庭、幫忙父母的心態。就像土耳其,孩子為了家庭,七八歲、八九歲、十一歲,這個當中他們就要去打工,來維持這個家庭。我們發現到了,我們不捨,想辦法幫助他,依照去打工的這個工資補貼他的家庭,讓孩子去讀書,這樣他的孩子有書可讀,家庭能夠生活,這樣就對了。
 
  這些給他,若是不夠;之前平時打工來的收入能夠生活,應該父母…,說不定過去他所過的日子是很好,來到這個地方,了解人生的疾苦,父母要知道要如何節省儉用,或者是想辦法去做工,這都可以啊!孩子要讓他安心讀書,若有什麼問題,孩子既和我們接觸了,這個家庭我們有機會可關心他,沒有大的問題,在刻苦苦難中平安讓他過日子,若有什麼問題,我們再來幫助他。平時的幫助雖然是刻苦,但這是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在過日子,所以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幫助。
 
  若有遇到,身體有狀況的,就如這次副執行長劉效成,他和國氣去土耳其,看到三代人;阿嬤(薩巴女士)抱著孫子,女兒才十八歲,已經有兩個孩子了。這個幼小的孩子(賽曼)出世時時,手腳就已經畸形,腳指頭不俱全。這個孩子才半歲而已,應該生出來就發現了。現在若像臺灣醫療這麼發達,一生出來就要整形,但是土耳其公立醫院是沒有整形外科這個科,所以要整形要用很多錢。已經過了半年,阿嬤將這孩子帶來,就是要來求,求援助。因為阿嬤不捨,父母也不捨,要怎麼辦?向朋友借錢。其實朋友也是逃難人,借到哪裡去呢?借到德國去。全部拼拼湊湊也還是不足,所以她們來求援慈濟。這因緣剛好,我們去土耳其,看到這樣的情形,及時為她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就像這樣,孩子要趕緊送醫,不能再等,趁幼小這個時候趕緊為她整形起來,讓她平安快樂長大,不要等到長大殘缺了。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這就對了,這就是我們要如何來「轉識成智」。
 
  「成所作智」,那就是凡夫是緣境,就只是有這個識,沒有那個智,而學佛之後,就是「成所作智」,將那個「識」轉為「智」。六識緣境之後,明朗分別,很明朗、分別;分別之後,發揮思考,那就就是「妙觀察智」,好好地細思、觀察、思惟。思惟對了,我們的心念:他是在敘利亞,逃難來到土耳其,我們在臺灣,和他有什麼關係啊?平等,眾生平等,所以叫做「平等性智」。這就是由第七識轉來「平等性智」。是啊,眾生平等,別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忍心。因為這樣,不要緊,要趕緊快送醫,需要七千元土幣補助(費醫藥費為一萬元土幣),要趕緊送醫,還差七千元土幣?不要緊,趕快去就醫。這是明智的決定,因為眾生平等。這個孩子,他們昨天回來報告時說,這孩子昨天已經在醫院了,已經在開刀了。在回來報告的這個當中,孩子已經在醫院接受開刀了。聽到會很歡喜,覺得孩子從這樣開始,她能夠平安長大了,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平等性智」發揮出來了。
 
  我們有要要求什麼嗎?沒有,這叫做「大圓鏡智」。能夠幫助了,孩子已經有一個很明朗的方向,手術完成了,這個孩子這輩子不殘缺了,這個人生的方向很明確,我們也沒有掛礙,她要用什麼來回報我們,沒有,這就是「大圓鏡智」,付出就已經是無掛礙了。這就是我們如何用「識」轉「智」,如何能夠以「無為法」發揮善的有所作為,這就是我們學佛將要用到的。不是說,聽佛法到底有什麼可利用的呢?有啊,就是這樣在利用,因緣會遇,我們能夠用很適當、很真實的方法來幫助眾生。我們要幫助眾生,首先要用功,有這分「大雄大智慧力」,我們要向這個方向去修行。要向這個方向修行,就要用功,要「破破彼貪瞋癡等」。這個開始,我們要到「大雄大智慧力」,必定過程要用功在破除貪、瞋、癡。
 
  貪、瞋、癡要破除,這個過程就很複雜,那種「諸欲不善之法」,我們要如何去認清楚,認清楚這這是不對的事情,不要去貪、不要去求、不要取、不要動作,這就是「戒」。我們有戒,防止惡生,有戒、定、慧,所以我們要先有這個戒心,這是我們的修行。法,要預防我們不要越界,不要做了錯誤的事情。所以我們要了解,不善的事情我們要趕緊節制,不要做,這就是我們心中已經有法了、有戒律了,所以我們就有辦法去除貪、瞋、癡等等,才有辦法生慧,才能夠有定。所以,有智慧,自然我們的人生,很多由不得自己,生、老、病、死的過程,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等等,生離死別(愛別離苦)這些苦自然我們就能慢慢看開、想透。在色、受、想、行、識當中,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就能夠減輕很多的無明;對「色」、「受」我們看得開,種種種種的物質不會入我們的心底來,這些色欲在我們的心不會起;若心中無色欲,自然我們的感受就很輕鬆。所以,色、受、想、行、識,這些事情,我們要造作的很明朗、很清楚,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
 
  我們的行動,我們也很清楚,時間、空間,這種微細的消逝。我們面對空間,不會被它迷失掉,把握時間善作為,我們做就對了,這就是在「五蘊」之中。我們每一天所面對的環境,在我們的身心感受我們都很清楚,自然在「生死愛別苦」中,我們就能夠這樣很安然自在了。因為這人生的八苦,在五蘊熾盛之中我們若能夠全都了解,自然就能夠對世間的苦難,現在我們就能夠放下,現在我們面對著生死,我們就能很自然,這就是我們要學的。
 
  「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這就是說,「大雄大智慧力」,我們經文之中就是在讚歎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他已經得到大雄大智慧,才能夠堪稱為世尊。為什麼能堪稱世尊呢?那就是因為破除很多貪、瞋、癡,因為貪、瞋、癡造作的過程,真的很微細,這些煩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都去除了,連生、老、病、死也全都沒有掛礙了。就像這樣,「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已經所有所有那個心裡微細的塵埃就全都沒有了,都完全去除。
 
  因為這樣,他在菩提場而修行,這樣下來,最後夜睹明星,覺悟,這個時間「得無上覺」。這種無上覺,一覺悟,天地萬物宇宙的真理無一漏失,完全心一片清淨了。所以在人間說法、教化等等,都堪得受天人、凡聖,不論是修世間法、出世間法,人人就是「咸皆為世所讚仰」。在世間的人全都讚揚,這種「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為世所讚仰」。這就是世尊,人人所讚仰的,凡夫讚仰、出世間的聖人讚仰,人人所欽佩、所讚歎,要如何來稱呼他呢?「尊重故號世尊」,這尊重的稱呼,那就是叫做「世尊」。對啊,「世尊」,要得到「大雄大智慧力」;得到「大雄大智慧力」的過程,要用功破除貪、瞋、癡等等,一路走過來了,最後的方向沒有偏差,最後所得到的境界就是這樣,人人所尊重的世尊。這和經文裡面有關,用心聽清楚哦!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這個「善根」就是這樣種過來,前面所說,如何修行,如何走過來,「成所作智」如何走過來,「妙觀察智」如何成就,如何能夠到人生「平等性智」,最後那就是心靈完全一片「大圓鏡智」,這就是這樣。他過去一直修,過去每一尊佛就是這樣過來,所以堪得受恭敬尊重,因為他是有這樣的善根過來。所以,「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這些眾生為何看到佛會這麼歡喜讚歎、這麼尊重呢?這些眾生就是長久以來已經跟著菩薩一直在修行。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未成佛之前,從發心開始,發願入人群,生生世世和這些眾生都在結緣,一直到今生此世釋迦牟尼佛因緣成熟,成佛了。現在這些人聽到法、見到佛全都很歡喜。所以,「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今生,這一輩子,乍看,只是這樣一看到就歡喜,聽到就歡喜,這樣開始他們再跟著佛修行,所以全都能夠信受,聽佛說法,法能夠投緣入心。
 
經文:「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所以,「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除非就是修習小乘行這些人,這些人長久以來就是這樣停滯在獨善其身,從小乘到中乘來;從「四諦法」到一切「十二因緣法」,他們獨善其身,雖然聽很多法,還是獨善其身。所以,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他說:「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我現在已經讓他們聽到《法華經》,過去開方便門,就是隨他們的根機循循善誘,現在已經開始開講《法華經》了,要讓這些人能夠知道在小乘、中乘還有進步的空間,希望大家能夠再進一步,進到大乘空間的階段來。所以這已經來到法華會了。所以現在,「爾時」,這段經文再開始,
 
經文:「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
 
經文簡釋: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時諸菩薩,聞佛所說善巧方便,利根鈍根,等皆能得入佛之智慧,故以偈讚。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這些菩薩聽佛說之後,這些菩薩開始又要再重複,說偈。這個「說偈」就是再讚歎,說:「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因為世尊向這些菩薩這麼說:「因為這些眾生好度,因為過去有和我這樣經過,聽過我的法,現在也將他們引導入這個菩薩道之中,也接受這個法、聽這樣的經,所以很好度,讓他們在身體力行了。」所以,「時諸菩薩,聞佛所說善巧方便」。菩薩聽到很歡喜,就讚歎了。就是讚歎這些菩薩聽佛所說的,都是用善巧方便法,全都用善巧的方便,慢慢地將他們誘引進來。「利根鈍根等,皆能得入佛之智慧」。不論他們是鈍根的,還是利根的,全都能夠前前後後,漸漸開始進入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那就是開始要入《法華經》這個妙法。要如何人人平等皆有真如本性?已經慢慢接引進來,與佛同等的智慧大家已經開始知道了。因為這樣,這要再讓我們更清楚,所以,「故以偈讚」,這個偈文是這樣在讚歎。
 
經文簡釋: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重言善哉,讚佛權實雙用,大小等利。有大雄志高,精進勇猛,萬德世尊。
 
  所以讚歎的語言叫做,「善哉善哉!」「很好!」「重言善哉,讚佛權實雙用」。很讚歎,很讚歎佛,讚佛「權實雙用;施權,同時也同樣要讓他們回歸到真如本性,他沒有將他們放棄。哪怕是佛陀已經年紀這麼大了,佛陀將入滅之前,還是要完成讓眾生回歸到如來本性,這是菩薩所讚歎,讚歎佛用權、用實。「大小等利」,大、小乘的根機都適應了,能夠接受,將他們引入佛門來,接觸佛法,一一善誘,讓他用方法讓他們接近來。
 
  所以,「有大雄志高」。讓人人提起他們的志氣,提起他們的志向,不是永遠被利用的,原來是我們自己可以把握生命的價值;利用生命的價值來入人群去有益眾生,不是無奈被利用的生命,是能夠發揮我們生命的價值,利用生命去幫助其他的人。這若沒有大雄力,沒有志願高,是做不到的。這就是佛陀用法來牽引我們,人人都能夠克服自己,小我、微弱這種較劣的志向,佛陀勉勵我們,讓我們提高志向,所以「有大雄志高」。所以,「精進勇猛」。我們志那麼高,更要身體力行,不是志高手低,不是!我們智慧、志氣有多高,我們的手就要有多高,我們一定要做得到,這是精進的勇猛。「萬德世尊」,所讚歎的就是這樣──「大雄志高,精進勇猛」,已經做了,完成很多的事情,所以叫做「萬德」,累積很多,「六度萬行」都完成了。
 
經文簡釋: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上根之人,極其易化,不等待多方便。中下之根,方便度脫。後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入圓鏡智。
 
  所以,「諸眾生等,易可化度」。就是這些眾生,也是這麼容易能夠化度,及好教化。這是「上根之人,極其易化」。根機若很高,法已經聽很多了,心靈的洗鍊很成熟了,所以就很好教。「不等待多方便」,不用再等待經過方便法,一聞即悟,就能夠了解,聽到就說:「我知道!我能夠去做。」他就很快就能夠發心,就能夠去做。「中下之根,方便度脫」。若是中中的,或者是下根器,就要用耐心。所以世間有上、中、下根的人,佛陀就要應機逗教,所以「後積累德本」,要慢慢這樣來積累,累積這個德,佛陀就是有這樣的耐心,長久的時間。有的能夠很快就成熟,有的就是這樣中中的,有的是慢慢的,佛陀沒有放棄,就是這樣來。所以要累積很久的時間,來成就累積這個「德本」。所以,我們在《法華經》有讀到「植眾德本」,就要累積很多很多,累積我們的德起來。所以,「度脫一切入圓鏡智」。記得哦!我們要從「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回歸到妙圓大覺的「大圓鏡智」,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接下來經文裡面就又再說,
 
經文:「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經文簡釋:「能問諸佛,甚深智慧」
從菩提場中,初契悟性寂靜清澄,淨明無染甚深智慧。即法華會上、如舍利弗三請。
 
  「能問諸佛,甚深智慧」。這些眾生已經得受佛的教法,他們也懂得來問了,有問才有答。是啊,有問才有法答出來。下面我們來看,什麼人問?那就是在人間很有智慧的人。「從菩提埸中,初契悟性寂靜清澄」。就像佛陀在那個菩提場中,初契悟這個性,佛陀他是經過了多久的時間累積,今生此世身體力行修行,這條路走過來有多久的時間。累積來,一直到了菩提場,在那個地方夜睹明星,瞬間與明星會合了,心靈突然間開啟起來,與天體合而為一,覺悟了,這個時間很快,很快!這種「初契悟性寂靜清澄」。這個心體和天體合而為一是寂靜清澄,那片清淨的境界,那種的「淨明無染甚深智慧」,這是佛用多久的時間這樣累積來呢?
 
  這麼多的法,面對著眾生,四十多年了,一直到了靈山會上,佛陀不得不開啟《法華經》。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在讚歎、讚歎,甚深、甚深,無上甚深微妙法,已經讓舍利弗心中生起一種一直要追求,是如何的深?一直想要知道。「即法華會上,如舍利弗三請」。所以在法華會上,就像舍利弗他就開始懂得請問,這樣「三請」,來請佛,這是舍利弗的智慧,才有辦法「能問」。那麼多人之中,佛陀不斷不斷在讚歎,大家還是無法能了解,唯有舍利弗代替大家的疑惑,就要站起來問佛,而且要請問佛。
 
  一直在讚歎甚深的法到底是什麼法,佛陀四十多年來不曾經這樣過,這麼的用心讚歎,這麼的刻意在讚歎,所以舍利弗就是要問佛,請佛來講出了這個甚深甚深,微妙甚深的法。這是舍利弗他的智慧來請問。「聞已信行,我等隨喜」。所以那些菩薩說,就是因為有人有這個智慧請問,我們大家也能夠隨喜聽;有人問,佛陀才有辦法回答;有回答才能夠更多人聽法,這是很平常的道理。我們也都是這樣,人間也是這樣。
 
能問:甚深智慧:諸法實相能問於佛之甚深智慧,故能有聞;聞復信行,均顯眾生易度。
 
  所以,「能問:甚深智慧,諸法實相」,就是有人問,「能問於佛之甚深智慧,故能有聞」,有人問才有得聽。「聞復信行」,聽了之後,很有道理,我應該能夠身體力行,這我也做得到。「均顯眾生易度」,這就是表示聽了之後,大家認為行菩薩道不是困難,我也能夠做,開始紛紛發心了。
*謂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這就是「謂佛以智慧,照知現在」,用智慧來看現在世間的一切,「世所有一切」,用種種的方法。佛陀講法也要觀那個時機,現在觀那個時機、那個時候;佛陀的那個時候,而我們現代的這個時候,又不同哦!佛時代對我們來說是古時代,我們的時代是現時代,我們現在的時代要用《法華經》的地方很多。所以佛陀是為教菩薩法,講《法華經》,菩薩法是千古永恆的法。所以我們現在的《法華經》,也是現在世所有的一切法,法就是需要在現在濁氣很重的世間,佛法需要應用在這個時候。
 
  所以,「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眾生法,就是這個濁世,很濁的眾生,惡很多,很多惡。惡也是一個法,這個惡的方法使令眾生受苦難,需要有作為的善法(「作善有為六度萬行」)去將它轉回來,這就是我們所要施用的妙法,當然都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去陪伴。所以,「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非眾生法」,那就是出世的法,就是「無為法」。我們眾生都是有相、有形、有作,但是佛法是精神理念,智慧是無形、無體;這種無形、無體,但是會受所造作所影響。
 
  佛法教導我們如何轉心境?就是「成所作智」。我們要如何將這個法轉過來,轉惡變作好的事情──「成所作智」?我們該做的事情,將這個不對的,要如何轉過來做對的事情,借力使力去做對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用佛法在人間,「出世法」來做「處世事」,出世的法做在世的事情。「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就是用出世的精神理念來做在人間的事情,悉能遍知,這都能夠無礙。我們若有出世法,這個世間一切種種的煩惱、種種的濁惡,唯有出世法無礙,就不受障礙,「悉能遍知無礙」。所以,「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能夠知道現在世種種的世間法,用出世間法來了解世間法。這是希望大家對這點要很清楚。
 
經文簡釋:「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聞如來說,能信、能受、能解、能行、我等菩薩,亦皆隨喜。
 
  所以,「聞已信行,我等隨喜」。「聞如來說」,這些人他們聽了之後,懂得相信、懂得身體力行,這就是如來所說的法,大家「能信、能受、能解、能行,我等菩薩,亦皆隨喜」。這些世間的人都能夠這樣做,何況菩薩,應該佛在說法,我們雖然從他方來,也一樣能夠聽、能夠接受、能夠信、能夠身體力行,我們過去也是這樣過來的啊!看到現在,佛陀還在為娑婆世界這些凡夫眾生同樣這樣做,我們也是很歡喜,隨喜。
 
信行: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
又信作佛,長時常行菩薩道。
 
  所以,「信行:信為道源功德母,增加一切諸善法」。這「信行」,就是能夠增加我們去發心,這就是「道源功德母」。我們要如何能夠得到法,走好這條路,做好這些事情,累積功德?這就是要有這念的信行,來增長我們的一切善法。我們邊做,也就邊增長,「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就是要一直不斷向前前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樣能夠「除滅一切諸疑惑」,我們有做,身歷其境,什麼樣的疑惑我們都能夠了解、能夠破除。所以,「又信作佛」,長時造作,「長時常行菩薩道」。我們要相信佛陀是長時以來就是這樣行菩薩道,累積過來,就是憑著「信」和「行」,「信、願、行」這樣一直累積過來,現在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
*隨喜:謂隨順歡喜。
 
  「隨喜:謂隨順歡喜」。因為這樣,菩薩他們也是隨喜。是啊,隨喜,信行、隨喜,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記得!學佛,我們要好好用心,如何培養出志高?我們力大,要真的能夠好好用心,來為人間付出。其實付出是為自己,我們自己要如何修行?名稱是說修菩薩道為眾生,其實修菩薩道是為自己。「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我們若沒有這些眾生,我們無所作為,我們無法做什麼;就是有這些眾生,我們有善的作為。為了這麼多的眾生、這麼多種的類別,我們要好好妙觀察,我們就啟動了妙觀察。因為佛法,妙觀察過,我們才能夠體眾生平等,人與人之間互相包容、容納,視他人為己親,這全都是一樣。若能夠這樣,我們所成就的就是「大圓鏡智」。你用功,你事情看得多,你思考很多,你所完成……等等。所以菩薩見世面多了,經歷的事情多,所以智慧累積也多。因為這樣,我們行菩薩道就是在成就自己覺悟的性,所以大雄、大力、大智慧都是要從眾生中磨練出來,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附註:【四智】


名數法相宗所立如來之四智。凡夫有八識,至如來轉為四智。
 
一大圓鏡智,轉第八識者。如有漏之第八識變依正二報而持有情之身。此智變如來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猶如大圓鏡中現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圓鏡智。緣境無邊,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種智。即如來萬德之總本也。
 
二平等性智,是轉第七識者。反於第七識之我見而達無我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之智也。
 
三妙觀察智,轉第六識者。妙觀察諸法之相,而施說法斷疑之用之智也。
 
四成所作智,轉眼等五識者。為利一切凡夫二乘類成種種變化事之智也。如來之現化身化土及諸神通所作,皆智之作用也。見唯識論十、百法問答鈔八。[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六 8月 12, 2017 6:20 pm

[2017年08月12日上午5:20] 農曆閏六月廿一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釋義經文:【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2. 上人手札:「大雄大智慧力,破彼貪瞋癡等,諸欲不善之法,滅生死愛別苦,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為世所讚仰,尊重故號世尊。」


(1)「大雄大智慧力,破彼貪瞋癡等」:用心體會,更要用心了解!我們每天修行,要很用心提防,面對著環境,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起了瞋恨的心嗎?也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解不開、突不破那個癡念嗎?最重要的,不知覺中是不是有貪的念頭嗎?這是我們要日常時時要警惕。


(2)「大雄大智慧力」: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已經突破貪、瞋、癡等,這些念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境、對人、對物沒有貪念的心絲毫出來,絕對沒有,完全清淨。


(3)「大圓鏡智」:瞋、癡那就不必說了,佛陀的修行,從出家、從苦行,一直到夜睹明星,覺悟那剎那間,完全將所有的迷惑、無明完全掃除掉,完全都除掉,很清淨!回歸大圓鏡。鏡子,一分一毫的髒污都沒有,這面心鏡是非常的乾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環境,已經沒有貪、瞋、癡這些念頭、這些無垢,完全這片的心鏡是大圓清淨如鏡的境界。


(4)「境界清楚,諸法明瞭」:這就是堪得稱為「大雄大智慧力」,就是境界清楚,諸法明瞭,自然能夠了解世間一切。那個勇氣,沒有迷惑,沒有躊躇,反正做什麼事情都是明瞭、決定,「大雄大智慧力」才有辦法見事、做事能夠這麼地明瞭、決定。


(5)「諸欲不善之法」:這些世間人種種欲念,全都沒有。世間人就是因為貪,起欲,有了貪欲才有瞋、癡的產生;欲念既然破除,瞋癡就不會再生起來,就慢慢一直消除,不見了,這是真實的道理。


(6)「修行,破除貪瞋癡」:最重要就是要先破除貪、瞋、癡,從方法先著手;我們不知道要如何修,不知道要如何修就是從這裡修;對我們的貪,這念心開始修。


(7)「心無貪欲,方向不偏差」:不偏差的方向,自然就沒有瞋,不會發脾氣;心冷靜,自然就沒有癡念的心。道理很簡單,要保持心地清淨,開始要用功的去除貪、瞋、癡等等的方法,自然「諸欲不善之法」自然就不見了。法,能夠好好在心裡。


(8)「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我們的心境會轉,若有學法,自然我們愛貪的心、愛發脾氣的心,無明的心,有辦法轉過來「善作有為」,這叫做「成所作智」。


(9)「妙觀察智」:用功,下功夫,對這個第一項,從外面緣境,所緣的境界,五識一直轉為六識,讓我們提高警覺,這個意識不要受外面的欲將我們牽引去。而且我們自己的意念清楚,那就是要轉第六識、再轉第七識,能夠好好妙觀察,這是「妙觀察智」。好好細思。


(10)「善有作為,好好妙觀察」:這個事情是好事,是這樣做嗎?這樣做沒有錯。哇,這麼多人,我們要如何幫助他平時生活能夠過?還要再鼓勵他如何來努力,孩子要懂得讀書,讓他有機會讀書,但是也要讓他保留著關懷家庭,幫忙父母的心態。


 3. ★「援助在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兒童就學」:
(1)就像土耳其,孩子為了家庭,七、八歲,八、九歲、十一歲,當中他們就要去打工來維持這個家庭。我們發現到,我們不捨,想辦法幫助提供工資,補貼他的家庭,讓孩子上學,有書好讀,家庭能夠生活。


(2)這些金額援助兒童,若是不夠,平時打工來就能夠生活,說不定,他所過的日子是很好,來到這裡,了解人生的疾苦,要知道如何節省儉用,或者是想辦法去做打工,這都可以!孩子讓他安心讀書,若是有什麼問題,孩子既和我們接觸了,這個家庭,我們有機會關心他,沒有住的問題,在刻苦難中平安讓他過日。若是有什麼問題,我們再來幫助他。平時的幫助雖然是刻苦,這是大多數的人是這樣過日,所以我們就是用這樣幫助的方式。


(3)這次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副執行長劉效成和邱國氣,去土耳其,關心個案,看到三代人,阿嬤抱著孫子,女兒才十八歲,已經有兩個孩子。半歲孩子是畸形兒,腳指頭不具全。若像臺灣醫療這麼發達,生出來就接受整形了,但是土耳其國立的醫院是沒有整形,沒有整形這個科,所以要整形,要用很多錢。


(4)帶孩子來,就是要求援助慈濟,因為阿嬤不捨,父母也不捨,要怎麼辦?向朋友借錢,其實朋友也是逃難人,借到從哪裡去呢?借到德國去。全部拼拼湊湊也是還不足,所以來求援慈濟。


(5)土耳其,這因緣剛好我們去,看到這樣的情形,及時為他做出明智的決定。就樣這樣,孩子要趕緊送醫,這不能再等,趁幼小時,趕緊為她整形起來,讓她這樣平安快樂長大,不要等到長大殘缺了,這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這就對了。


(6)如何「轉識成智」:「成所作智」,凡夫是緣境,只是有這個識,沒有智。學佛之後,就是「成所作智」,將識轉為智,六識緣境之後,明朗分別。發揮思考,就是「妙觀察智」,好好地細思、觀察、思惟我們的心念。


(7)「平等性智」:他是在敘利亞,逃難來到土耳其,我們在臺灣,和他有什麼關係啊?平等,眾生平等,所以叫做「平等性智」。這就是第七識轉來第八識了,「平等性智」。


(8)「眾生平等」:別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忍心,需要七千元美金,要趕緊幫助送醫,這是明智的決定,是因為眾生平等。 


(9)「大圓鏡智」:回來在報告這個當中,這個孩子已經是在醫院在接受開刀了。能夠聽到會很歡喜,感覺孩子從這樣開始他能夠平安長大,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平等性智」發揮出來了,我們有要求什麼嗎?沒有!這叫做「大圓鏡智」。


(10)「付出無所求」:能幫助這孩子,有一個很明朗的方向,完成這個孩子這一輩子不殘缺,人生的方向很明確,這樣我們也沒有掛礙,他要什麼來回報我們,沒有!這就是「大圓鏡智」,付出已經是無掛礙了。


 4. (1)用「識」轉「智」:如何能夠以「無為法」發揮「善的有所作為」,這是學佛要用到的,不是說聽佛法到底有什麼利用呢?就是這樣在利用,因緣會遇我們能夠很適當、很真實的方法可以幫助眾生。要幫助眾生要首先要用功,有這分「大雄大智慧力」,向這個方向去修行,要用功「破彼貪瞋癡等」。要到大雄大智力,必定過程要用功在破除貪、瞋、癡。


(2)「防非止惡」:貪、瞋、癡要破除,這個過程就有很複雜那種「諸欲不善之法」,我們要如何去認清楚,認清楚這是不對的事情,不要去貪、不要去求、不要取、不要動作,這就是「戒」。我們有一個戒,防止惡生,戒、定、慧。


(3)「法入心,戒定慧」:戒心,這是我們修行,法要預防我們不要越界,做了錯誤的事情、不善的事情,要趕緊要節制,不要做,這就是我們心中已經有法了、有戒律。就有辦法去除貪、瞋、癡等等,才有辦法生慧,才能有定。


(4)「滅生死愛別苦,明白人生八苦」:有智慧,自然我們的人生能看開看透,很多由不得自己,「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有智慧,自然能慢慢看開、想透。


(5)「看透五識,清楚是非,不造惡業」:瞭解「色、受、想、行、識」當中,對日常生活就能夠減輕很多的無明;對「色」、「想」看得開,種種種種的物質,不會入心,心不起色欲;心中無色欲,自然我們的感受就很輕鬆。我們要造作的,很明朗、很清楚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


(6)「清楚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把握善作為」:我們的行動,也很清楚時間、空間這種微細的消逝;面對空間,不會讓它迷失,把握時間善作為,做就對了,這就是五蘊之中。


(7)「滅生死愛別苦」:每天所面對的環境,在我們的身心感受,都很清楚,自然在「滅生死愛別苦」中,能夠這樣很安然自在,因為人生的八苦,當然在五蘊熾盛之中,若能夠全都了解,我們自然對世間的苦難就能放下,自然面對著生死,這就是我們要學的。


(8)「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大雄大智慧力」:經文之中就是在讚歎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他已經是得到大雄大智慧,才能夠堪稱為世尊。為什麼能堪稱世尊呢?就是因為破除很多貪、瞋、癡,過程真的很微細,這些煩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都去除了,連生、老、病、死也全都沒有掛礙了。就像這樣,「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已經所有心內微細的塵埃全都沒有了,都完全去除。


(9)「得無上覺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為世所讚仰,尊重故號世尊」:因為這樣,他在菩提場修行,這樣下來,最後夜睹明星,覺悟,這個時間,「得無上覺」,這種無上覺,一覺悟,天地萬物宇宙的真理無一漏失,完全心一片清淨。在人間說法、教化等等,都堪得受天人、凡聖,不論是修世間法、出世間法,人人全都就是「咸皆為世所讚仰」。在世間的人,人人全都讚揚。這就是世尊,人人所讚仰的,凡夫讚仰,出世間的聖人讚仰,人人所欽佩、所讚歎,要怎麼稱呼他呢?尊重的稱呼那就是叫做「世尊」。


 5. 複習經文:【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1)「種諸善根」:這個「善根」就是這樣種過來,前面所說,如何修行,如何走過來的?「成所作智」如何走過來?「妙觀察智」如何成就?如何能到人生「平等性智」?最後那就是心靈完全一片的「大圓鏡智」,這就是這樣。一直過去每一尊佛,就是這樣過來,堪得受恭敬尊重,因為他是有這樣的善根過來的。


(2)「見佛歡喜」:這些眾生怎麼看到佛會這麼的歡喜讚歎、這麼的尊重呢?這些眾生就是長久以來已經跟著菩薩一直在修行;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佛之前,從發心開始,發願入人群,生生世世和這些眾生都在結緣,一直到今生此世,釋迦牟尼佛因緣成熟,成佛了。現在這些人聽到法、見到佛全都很歡喜。


(3)「法,投緣入心」:今生,這一輩子,乍看,只是這樣一看到就歡喜,聽到就歡喜,這樣開始,他們再跟著佛修行,所以全都能夠信受,聽佛說法;法能夠投緣入心。


(4)「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除非修習小乘行這些人,長久以來,停滯在獨善其身,從小乘到中乘;從「四諦法」到一切的「因緣法」,他們仍在這獨善其身,雖然聽很多法,還是獨善其身。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他說:「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5)「開權顯實」:佛陀讓他們聽到《法華經》,過去開方便門,就是隨他們的根機循循善誘,現在已經開始開講《法華經》了,要讓這些人能夠知道,在小乘、中乘還有進步的空間,希望大家能夠再進一步到大乘空間階段來。所以來到法華會了。


 6. 經文簡釋:【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時諸菩薩,聞佛所說善巧方便,利根鈍根,等皆能得入佛之智慧,故以偈讚。


(1)這些菩薩聽佛說之後,已經開始又再要重複「說偈」,就是再讚歎,因為世尊向這些菩薩這麼說:「因為這些眾生好度,因為過去有和我這樣經過,聽過我的法,現在也將他們引導入這個菩薩道的裡面,也接受這個法、聽這樣的經,所以很好度,讓他們在身體力行了。」


(2)「時諸菩薩,聞佛所說善巧方便」:菩薩聽到很歡喜,就讚歎說:「這些菩薩,聽佛所說的都是用善巧方便法,慢慢地將他們誘引進來。」


(3)「利根鈍根等,皆能得入佛之智慧」:不論是鈍根的,還是利根的,全都能夠前前後後,漸漸開始讓他們進入佛的智慧;那就是開始入《法華經》這個妙法,要如何人人平等皆有真如本性?已經慢慢接引進來,與佛同等的智慧,大家已經開始知道。因為這樣,這要再讓我們更清楚,所以,「故以偈讚」,這個偈文是這樣在讚歎。


 7.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重言善哉,讚佛權實雙用,大小等利。有大雄志高,精進勇猛,萬德世尊。


(1)讚歎的語言叫做,「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很好、很讚歎。


(2)「重言善哉,讚佛權實雙用」:很讚歎佛,讚佛「權實雙用,施權同時也是同樣要讓他們回歸到真如本性,他沒有將他們放棄,哪怕是佛陀已經是年紀很大了,佛陀將入滅之前,還是要完成讓眾生回歸到如來的本性,這是菩薩所讚歎。「大小等利」,讚歎佛用權用實,大小乘的根機都適應了,能夠接受,將他們引入佛門來,接觸佛法,一一善誘,讓他用方法讓他們接近來。 


(3)「有大雄志高」。讓人人提起志氣,志向,不是永遠被利用的,原來是我們自己可以把握生命的價值;利用生命的價值來入人群去有益眾生,不是無奈被利用的生命,是我們能夠發揮我們生命的價值,利用生命去幫助其他的人。這若沒有大雄力,若沒有志願高,做不到。這就是佛陀用法來牽引我們,人人都能夠克服自己,小我、微弱這種的較劣的志向,佛陀勉勵我們,讓我們提高志向起來,所以「有大雄志高」。


(4)「精進勇猛」:我們志那麼高,更是要身體力行,不是志高手低,不是!我們智慧、志氣有多高,我們的手就要有多高,我們一定要做得到,這是精進的勇猛。


(5)「萬德世尊」:所讚歎的就是這樣,已經做了、完成很多的事情,叫做「萬德」,累積很多,「六度萬行」都完成了。


 8.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上根之人,極其易化,不等待多方便。中下之根,方便度脫。後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入圓鏡智。


(1)「諸眾生等,易可化度,不等待多方便」:這些眾生也是這麼容易能夠化度,好教化。這是「上根之人,極其易化」。根機若很高,已經法聽很多了,心靈的洗練很成熟了,所以就很好教。不用再等待經過方便法,一聞即悟,就能了解,聽到就說:「我知道!我能夠去做。」很快就能夠發心去做。


(2)「中下之根,方便度脫」:若是中中的,或者是下根器,就要用耐心。


(3)「後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入圓鏡智」世間有上、中、下根的人,佛陀就要應機逗教,慢慢這樣來積累這個德,佛陀就是這樣耐心,長久的時間。有的能夠很快就成熟,有的就是中中的,有的是慢慢的,佛陀不放棄,就是這樣來。


(4)「植眾德本」:要累積很久的時間,成就累積這個「德本」。所以,在《法華經》有讀到「植眾德本」,就要累積,要很多很多,累積我們的德起來。所以,「度脫一切入圓鏡智」。還記得我們要從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回歸到妙圓大覺的「大圓鏡智」,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9. 【能問諸佛,甚深智慧】:從菩提場中,初契悟性寂靜清澄,淨明無染甚深智慧。即法華會上、如舍利弗三請。


(1)「有問,才有法答」:這些眾生已經信受佛所教法,他們也懂得來問,有問才有答。有問才有法答出來。下面我們來看,什麼人問?那就是在人間很有智慧的人。


(2)「從菩提埸中,初契悟性,寂靜清澄」:就像佛陀在那菩提場中,初契悟性,佛陀他是經過多久的時間累積,今生此世身體力行修行,這條路走過來有多久的時間累積來。一直到了菩提場,夜睹明星,瞬間與明星會合了,心靈突然開啟起來,與天體合二為一,覺悟了,這個時間很快。


(3)「初契悟性,寂靜清澄」:心體和天體合二為一,是寂靜清澄,那片清淨的境界,那種的「淨明無染,甚深智慧」,佛用多少時間這樣累積來!


(4)「無上甚深微妙法」:這麼多的法,面對著眾生,四十多年了,一直到了靈山會上,佛陀不得不開啟《法華經》,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在讚歎、讚歎,甚深、甚深,無上甚深微妙法,已經讓舍利弗心中這種一直要追求是如何深?一直想要知道。


(5)「即法華會上、如舍利弗三請」:在法華會上,就像舍利弗就開始懂得請問這種「三請」,來請佛,這是舍利弗的智慧,才有辦法「能問」那麼多人之中,佛陀不斷在讚歎,大家還是無法能了解,唯有舍利弗,代替大家的疑惑,就要站起來問佛,而且要請問佛。


(6)「舍利弗智慧三請」:一直在讚歎甚深的法到底是什麼法?能夠佛陀四十多年來不曾經過這樣,這麼的用心讚歎,這麼的刻意在讚歎。舍利弗就要問佛,請佛來講出了這個「微妙甚深的法」,這是舍利弗他的智慧來請問。


(7)所以那些菩薩說,就是因為有人有這個智慧請問,我們大家也能夠隨喜聽;有人問,佛陀才有辦法回答;有回答才能夠更多人聽法,這是很平常的道理,我們也都是這樣,人間也是這樣。


 10. 【能問】:甚深智慧:諸法實相能問於佛之甚深智慧,故能有聞;聞復信行,均顯眾生易度。


(1)就是有人問,才得以聽。聽了之後,很有道理,我應該能夠身體力行,這我也做得到。就是表示聽了之後,大家認為行菩薩道不是困難,我也能夠做,開始紛紛發心了。


 11. 『謂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1)「謂佛以智慧,照知現在」:用智慧來看現在的世間的一切,「世所有一切」,用種種的方法。佛陀講法也都要觀時機,那個時候;佛陀的那個時候與我們的現代又不同!我們現在的時代要用《法華經》的地方很多,佛是為菩薩教菩薩法而講《法華經》,菩薩法是千古永恆的法。我們現在《法華經》,也是現在「世所有一切法」,法就是需要在現在濁氣很重的世間,佛法需要應用在這個時候。


(2)「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眾生法,很濁的眾生,很多惡,惡也是一個法。惡的方法,使令眾生受苦難。需要有作為的善法,去將它轉回來,我們所要施用的妙法,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去陪伴。


(3)「若眾生法,若非眾生法」:「非眾生法」就是出世的法,就是「無為法」。我們眾生都是有相、有形、有作,佛法是精神理念,智慧是無形、無體;會受所造作、所影響。佛法教導我們如何轉心境,如何轉心境?「成所作智」。要如何將法,轉過來,轉惡變作好的事情,「成所作智」。


(4)「以出世法,做處世事」:我們該做的事情,將這個不對的,要如何轉過來做對的事情?借力使力去做對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用佛法在人間,出世法來做處世事,出世的法做在世的事情。這是眾生法、非眾生法,以出世的精神理念,來做在人間的事情。


(5)「悉能遍知無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悉能遍知,這都無礙,我們若有出世法,這個世間一切種種的煩惱、種種的濁惡,唯有出世法無礙,就不受障礙。能夠知道現在世種種的世間法,用出世間法來了解世間法。希望大家對這點要很清楚。


 12. 【聞已信行,我等隨喜】:聞如來說,能信、能受、能解、能行、我等菩薩,亦皆隨喜。


(1)聽了之後,懂得相信、懂得身體力行。這就是如來所說的法,大家「能信、能受、能解、能行、我等菩薩,亦皆隨喜」。這些世間人就能夠這樣做,何況我們,應該佛在說,我們雖然從他方來,我們也是一樣能夠聽、能夠接受、能夠信、能夠身體力行。我們過去也是這樣過來。看到現在佛陀還在為娑婆世界這些凡夫眾生,同樣這樣做,我們也是很歡喜,隨喜。


 13. 【信行】: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又信作佛,長時常行菩薩道。


(1)「信行」:能夠增加我們去發心,這就是「道源功德母」。要如何能夠得到法,走好這條路,做好這些事情,累積功德,就是要有這念的信行,增長我們的一切善法。


(2)「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邊做,也就邊增長,要一直不斷向前前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能夠「除滅一切諸疑惑」,我們有做,身入其境,什麼樣的疑惑我們都能了解、能夠破除。


(3)我們要相信佛陀是長時以來,就是這樣行菩薩道,累積過來,憑著信和行,「信、願、行」這樣一直累積過來,現在成佛,我們一定要相信。


 14. 【隨喜】:謂隨順歡喜。


(1)「隨喜:謂隨順歡喜」:菩薩也是隨喜,信行隨喜,這都是我們要身體力行。學佛要好好用心,如何培養出「志高」?我們力大,能夠真的自己要好好用心,來為人間付出。其實是為自己,我們自己要如何修行?名稱是說修菩薩道為眾生,其實修菩薩道為自己。


 15. 「視他人為己親」:「成所作智」、「妙觀察智」,我們若沒有這些眾生,我們無所作為,我們沒有辦法做什麼;就是有這些眾生,我們有善的作為。為了這麼多的眾生、這麼多種的類別,我們要好好妙觀察,啟動我們妙觀察。因為佛法,這個妙觀察過,我們能夠眾生平等,人與人之間互相包容、容納,視他人為己親,這全都是一樣。


 16. 「大圓鏡智」:你用功,事情看得多,思考很多,所完成的等等,菩薩見世面多了,經歷的事情多,所以智慧累積也多。我們行菩薩道是成就自己覺悟的性,大雄大力大智慧,就是要在眾生中磨練出來。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
 17.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 修行,破除貪瞋癡, 心無貪欲,修戒定慧,方向不偏差。謹記「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感動聽聞援助在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兒童就學。從中也學習如何「轉識成智」,蘊含四智的智慧。


一直很感恩能聽聞佛法,讓我們知道世間苦諦,知道苦的道理,也要能「信願行,信受奉行」,當面對逆境或無常來時,總是能看透,瞭解,還能轉為手心向下,更珍惜能付出的機會。能看透五識,清楚是非,不造惡業。「清楚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把握善作為」,「種諸善根」,法,投緣入心,期許人人身體力行,成為典範,「植眾德本」,展現道風德香。共勉之!


~無限感恩~
回頂端 向下
 
2017/08/12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