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見善隨喜,譬如佈施,
富施財糧,貧施水草,
各隨所喜,皆為布施。
隨他願行,喜他修善,
利益有情,得成福德。
用心啊!「見善隨喜,譬如佈施」。那就是要用心體會,歡喜心,我們就要時時歡喜,而且看人做善事,看人願修行,看人有修養,我們都要隨喜,對這樣的人,我們就要讚歎,我們要歡喜,這都是好事,要培養我們這念心,時時成就他、讚歎他人、隨喜他人,這種是很有修行的人。讚歎人,鼓勵人,也是布施的一種。所以,「譬如布施」,就是富有的人,他有辦法布施,所布施的,因為他有財、有力,他願意,他發心,他能夠付出很多,為苦難人來成就布施的大事業。這樣我們要很讚歎他,因為這樣的人,是富中之富的人;富有他人生福報,富有他人生名、利,又財都是很豐富,這都是過去生中他有累積來的福和德。所以,我們應該讚歎他,讚歎過去的因,現在的果,尤其是現在所種的這個因,因、果,這全都是好事情,應該要讚歎他。
「富施財糧」。有的苦難人苦啊,這三餐不知道要從哪裡來?有財物的人,讓他們能吃得飽;有的人冷,寒冬冷凍,就給他很溫暖的厚衣能夠禦寒;無家可住,風雨無處遮避,就給他一個溫暖安居的地方。這就是富有的人肯發心,願意付出,這是富中之富。或者是貧困的人,貧困的人他也是很願意布施,他的物資力量不夠,但是他願意付出。他什麼都沒有,要怎麼辦呢?盡他的力,哪怕捧一捧的水讓他解渴,或者是去採野菜,糧食只是一點點,他也能夠補充他的體力,這樣也是叫做布施;盡心力付出,就是對了。這種的故事在佛教裡面是很多哦!一點點,我們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在他的心,已經盡心力了,這個心力與那位富有的人,願意付出的心是平等。有多少量,就盡他的心付出多少。
就像這次在土耳其,那些孩子已經得到安全、專心能夠上課的學校了。這個訊息,在我們大愛臺播出,慈濟人再看到了,再度發心,很感動了,那些孩子終於有一個屬於他們安心讀書的地方了。很感動,大家再呼籲,還有人要再補「蓮花」(指補捐「國際大愛心蓮」募款活動),那個「蓮花」活動又這樣在北區又開始,這就是盡心力。大家願意一朵一朵蓮花的認養,不分多少錢,總是人人力量會合起來,那就是這念心;這念心,盡心最富有。很有錢的人他願意付出,平常的人認為:我稍節儉一點,我也能夠付出。更加貧窮的人,他覺得我節省一點,我出一個力一下,我們也能夠付出;哪怕做工,半天的工資、一天的工資,這全都能夠付出。若都沒有東西,大家用力付出,這也都叫做布施。我們若看到這樣的人,我們要心存讚歎,我們要開口讚許,稱讚他、嘉許他、認同他,就像這樣,自然大家就能夠知道,做對的事情,就會讓人認同,他們就會歡喜、甘願,愈去付出。
或者是後面的人聽到、看到,「唉呀,真的是好事啦!我現在開始願意一起來做。」就像這樣,一起做,互相讚歎,這不就是整個人類互相勉勵、互相鞭策。這種牽引、淨化,自然,讚歎人的人會愈多,做好事的會愈多,這就形成了一股人心道德很好的社會,所以我們要推動。我們人人「各隨所喜,皆為布施」。這就是啊!你看他如何做,做對的事情,你都讚歎他,都很歡喜,這樣也叫做布施。雖然你沒有去付出,力量也沒有付出,一點點的東西也沒有付出,不過你讚歎他,讓他歡喜、讓他安心,讓他能夠繼續做,這樣也叫做布施。這叫做「口」讚歎的布施,我們在「四安樂行」之中,不就有這樣?在「四安樂行」裡面不就是這樣教我們?我們身行好事,口也要說好話,要不斷讚歎人;讚歎,成就人的善業,這也是功德。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布施,隨時都能夠做;看到人家在做,我們歡喜讚歎,也是隨喜功德,這也是布施。
所以說,「隨他願行,喜他修善」。有的人發心想要做一件好事情,有人知道了,就開始阻擋他,「你怎麼這麼傻?賺錢不會自己用嗎?唉呀,你怎麼這麼傻?時間怎麼不會用在,你能夠去遊山玩水,用在增加你的知識?你怎麼要去和人這樣去做那些有的沒的?」我們若是有智慧的人,是啊,我都在做有的和沒有的。有的,就是「有善作為」(作善有為),這就是有的;沒的,無為法,一切無為法,無所追求,也無所計較。付出,「三輪體空」,這就是平時有所作為,善的事情做就對了。我們若懂得這樣想,有人阻擋我們,有人潑我們冷水,我們也不會受他阻礙。
所以我們將要行,行善的人,自己的心也要堅;而我們看人家行善,我們讚歎人,這也是功德,這都是互相、彼此成就好事。我們若是看人要做善事,給人一個阻礙,若是道心堅固的人,事理不清楚,就受他這樣幾句話的障礙,就這樣停下來,這都是障礙道法,這功德做不到,反過頭來造業因。所以,待人接物我們要很小心。對待人,看人想要去完成一件好事情,我們要隨喜,能夠幫助他,我們幫助他,功德一件;不能幫助他,我們讚歎他,這也是功德一項,這叫做「隨他願行,喜他修善」。因為他有這樣的心願,因為他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就隨喜讚歎。
因為他所要做的是「利益有情」,對眾生,對人群有利益的事情,這對他本身也「得成福德」。我們人人每一項事情,只要有利益人群,做就對了,因為做就是造福人群,而做的人「六度萬行」完成,這就是累德,積功累德,植種善本。我們《法華經》不是常常讀到嗎?不是常常說到嗎?是啊,所以「利益有情,得成福德」。我們隨喜也有功德,看人做善,我們就起隨喜心,讚歎他;人家若有心願,只要是好的,我們要鼓勵他,這全都是好事情。所以讚歎,我們前面經文,菩薩禮佛、讚佛,甚至也讚歎,讚歎眾生易度,這就是菩薩在讚歎。我們讚歎人,就是一個禮節,就是學道理的禮節。不是說學佛了之後,「知道了,知道了,我懂啦,我也會去教別人,我得法就好了,我不願意去恭敬人」,這也不對。
所以,你看諸菩薩從地湧出,從他方來,也都是那麼地尊重,順禮合理,這就是《法華經》在教導我們,你要行菩薩法,你也要懂世間法,你在世間法要合理,也要順禮合情,這才能夠完成我們的品格,這也叫做「明明德」。要知道禮節、明道理,了解我們人生最可貴那個禮;要有禮節,有那個道理。我們應該要循規,循規律,這就像我們如何的制度,如何的管理,不論是大公司或者是小家庭;小家庭有小家庭的家教,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制度。同樣的道理,你若全都沒有這些禮節,沒有這些制度,那就會亂了序。所以,《法華經》,佛陀教菩薩法不離開世間法,所以,經文接下來就有這樣,菩薩來到道場,循禮節、循規矩。所以前面的文就這樣說,
經文:「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因為長行文就是菩薩到達,禮佛、讚佛,一連串我們已經全都看過了、聽過了,應該有記憶。現在因為經文重要,所以「重宣」,再重說這個偈文,再重複,再次重複,「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一項讚歎佛,堪忍娑婆,不捨眾生,這樣來度眾生;也讚歎眾生長久累生世以來,得受到佛這樣累生世的薰陶,一次一次一直教,慢慢慢慢一直調伏過來,終於因緣將快要成熟了。所以現在聽法容易了解,聽的法,愈聽愈了解了,佛的心意愈來愈清楚;愈清楚,就會依教奉行,因為這樣,所以眾生接近「易可化度」之時。佛在講法,已經知佛音;佛說話,那個語言他們已經熟了,佛在說這句話,就知道佛內心的意而解,所以已慢慢能夠清楚了解了。
經文:「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所以說,「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看到娑婆世界的眾生已經體會佛意,了解佛在說的話;很深的,若是還未聽懂,他們懂得問;全都不問,就是聽不懂,「知道了,知道了」,但是還不了解。儘管知道,不記得了,不知道要拿什麼來問;了解了,但是內容還不很清楚,就將這種記憶再拿來問。就像佛在講《法華經》的開頭,〈序品〉在敘說,阿難敘說了那個情景,接下來的〈方便品〉,佛陀一直一直讚歎,讚歎佛的真實法,很深很深。過去是用方便法,現在開始要開真實法,所以這個真實法,很深很深,甚深啊!那時候舍利弗知道這麼深這麼深的法,到底是深到什麼程度?既然過去佛所說的是方便法,未來要開示的是一實乘的法,是甚深甚深,到底這個甚深的內容是什麼呢?
舍利弗他就拿出來請佛開示,佛陀「三止」,但是舍利弗鍥而不捨,還是一而再,再而三,佛陀就因為讓舍利弗,不是一次問,他就馬上回答,他還是說:「止,不須說」說到這裡,很深啊,跟你們說,你們也聽不懂。舍利弗愈是想要聽,這麼深、這麼微妙的法我才愈想聽,再次問,佛陀還是,「止!止!法很深,我說,你們聽不懂,你們錯解,這樣也增加你們無法理解的法」(《法華經‧方便品2〉:「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舍利弗更加好奇,豈有法全都聽不懂的呢?豈有什麼法聽不懂,反過來會更加迷茫的呢?他更是想要聽,第三次再請。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就順這個機會說:「汝既三請,豈得不說。」(《法華經‧方便品2〉:「汝已慇懃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你既然請三遍了,好,你們就要很用心。了解你們要用心,盡心要聽,所以,我說給你們聽,要用心聽。才開始入經文來講說一真實法,正式開始了,開「跡門」,就開始講佛陀過去、現在,釋迦牟尼佛如何來度化眾生,一連串過來了。
這就是這部經要讓大家知道,有智慧者他能夠了解;了解,他就懂得要追問,去追求這個法的原因;追究了之後,知道真實方向,他就能夠身體力行,自然他就能夠安樂行在人間。這就是諸菩薩讚歎,娑婆世界菩薩也已經開始懂得追問了,懂得要接受這樣的大法。佛陀講這個大法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聽,這部經,在靈鷲山講說七年多的時間,他們還是這樣,這麼的用心在追求法。因為這樣,這些菩薩讚歎眾生易度,而且「能問諸佛,甚深智慧」,還能夠再問,問:佛陀來開講這個法,不只是說我們現在,又說過去的諸佛等等,是如何修行,如何所得的智慧。這就是「能問諸佛,甚深智慧」。不是只說釋迦牟尼佛本身,也能夠說其他的佛,在人間過去是如何如何度化,這就是智慧。也「聞已信行」,聽了之後也能夠身體力行,「我等隨喜」。因為他們這些人都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大家也隨喜了,這些人聽法,聽得這麼歡喜,這些人聽法又懂得問,這些人聽法了解之後,又願意發心,身體力行,我們也隨喜,我們也很願意聽,我們也很願意身體力行,這種隨喜讚歎就是功德。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世尊先嘉讚其能發心隨喜,故重言善哉;正顯能於佛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現在這段文,就是換世尊再來讚歎這些菩薩,這些菩薩很不容易意哦,「你們也能夠了解,了解在堪忍的世界,剛強的眾生能接受調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們又能夠了解,這些眾生接受之後願意受教,也是長久的時間願意接受,這樣能夠體會了解。這些眾生,也慢慢隨佛教、體佛理,你們能夠為他們讚歎隨喜,就等於是鼓勵他們」。這當中,佛陀回過頭來讚歎這些菩薩,讚歎懂得讚歎人的人。可見,這就是理,這就是禮,是禮、是理,互相往來的禮節,互相往來的禮節那就是道理,彼此都很客氣。
所以,「世尊」就這樣,「先嘉讚其能發心隨喜」的人。「嘉」就是「嘉許」,就是褒揚大家一下,讚歎這些菩薩一下,讚歎你們也懂得讚歎娑婆世界的眾生,這樣得受讚歎。這就是「發心隨喜」,所以,「故重言善哉」,重覆讚歎,「善哉,善哉!」不是只說一句,就是再重覆的讚歎。這就是顯出了,「正顯能於佛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因為在〈法師品〉,一直在提倡,要護持、讀誦、廣說此經,佛陀擔心,佛若滅度後,那個時候,經、法若斷掉了,世間的道理就斷了。所以,佛陀將要入滅以前,他很掛心的,就是法一定要有人延續。
在《法華經》這樣一直連續下來到〈安樂行品〉,就是一直要我們人人要了解,雖然方法是一項很辛苦、很艱難、艱鉅的事情,會遇到的困難會很多。文殊菩薩也了解佛心,同樣他也能夠再問佛,請佛再說,要如何防止那個困難,能夠讓人人這個心避開了困難,能夠堅持、堪忍來弘揚此經,這在〈安樂行品〉佛陀說過了。就是因擔心,擔心佛滅度後,沒有人可傳法,若是能夠像這樣讚歎,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法一定要傳,就是這樣做,修行不困難,修行很容易。
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
有漏六識:想心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有為藏轉無為「大圓鏡智」
就像我們常常在說,智慧要怎麼轉?其實智慧在我們修行中,若要用佛法來解釋,那就很深了;若是用我們世間法來解,那就簡單了。就像「五根識:觸塵緣境轉為成所作智」,將那個文字大綱顯現出來。「成所作智」,那就是我們凡夫,平時這個五根去接觸外面的五塵,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就是「識」,能夠用識去分析,去看到那個東西,這叫做「五識」。「五識」我們能夠眼睛,即眼根和那色塵會合起來,要不然,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你是你,這裡面有多少人,大家坐在這裡,我的眼睛若是閉起來,我眼睛閉起來根本就沒有看到你們。或者是我的眼神經若失去了功能,真的還是有這個眼根在,欠缺了那眼神經,這個根、這個塵和我的識就沒有作用。
所以要有五根、五塵、五識會合起來,這樣發揮了它的功能,這叫做「成所作智」。有這個識來看那個境界,要有這個根,要不然光只是有塵,沒有根,就沒有作用。有根,有眼根,有那些塵境,若沒有識,也沒辦法分別。這是紅的,那是白的,那是綠的,沒辦法去分別它。整個眼睛都盲掉了,認不清楚,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轉「成所作智」,這將它合成起來,全都能夠分別它,這就是轉「成所作智」。這個轉「成所作智」,東西都在,眼根也得到了,懂得去分別它,這些事情轉「成所作智」起來了,同時我們要轉為六識;這個「有漏六識」去觸境,意識,你看了之後,那印象留著,留著那就叫做觸境;而觸境那個相就印我們的心裡,所以,我們的「意」,會在那個地想
;想那個東西我很愛、我很愛,這個東西就會變成了就是「妙觀察智」。
我們學佛的人,若將這個東西,凡夫愛了就去貪著,因為相現在心裡,凡夫就一直要去貪著,想要如何取得到?日夜,這個相放在我們的意識之中。要如何能得到呢?那就要去思考要如何能得到,去思考,這就是我們佛法所說第七識。「七識根塵識思量」,那就是我們平時的人,想了之後,就要去考慮、去想、去思惟,要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取得我所愛,滿足我的心願,這就是要想,還要思考,這個思考就是第七識。第七識去思考了,之後就開始去動作;去動作之後,就有成果,凡夫所造作的成果,那就是「業」,惡業。
我們若是學佛之後,就能夠轉,那外面的五識,我們借力使力,將外面的物資,我們能夠將它轉「成所作智」。我們來將這些物資用在苦難人的身上,他們需要,我們用這些東西好好來運作,所以有物資,將這個物資計量之後,我們轉為「妙觀察智」。我們的心意就趕緊來想,有這些東西,那些人的苦是沒有衣服穿的苦,或者是沒有飯可吃的苦,或者是沒有房屋可住的苦?好好來觀察他。這就是去觀察了之後,相,也同樣是相,了解他的苦難之後,相放在我們的心裡,觀察之後的想法就是第七識,那就是「七識根塵識思量轉為「平等性智」。
那個「妙觀察智」就是想了之後,了解那些人的苦相,我們了解了之後,開始就要思考;思考這些人,不論遠近,不論他是什麼人,真的是需要我們幫忙,要克服很多困難去幫助那些人,不論他多遠,發揮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就是「平等性智」。眾生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平等性智」。這個「平等性智」,就是我們的第七識所轉。這個最正確的思惟,「平等性智」就轉入了第八識;第八識那就是一切有為法,善作為,我們的善作為已經去完成。「八識有為藏轉無為」,一切善所作為去做了之後,回歸於無為法,那就是這面鏡子,「大圓鏡智」。
總而言之,我們要很用心,這個名相出來,佛的「四智」,我們用在我們現在;用在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物質,我們學佛之後,我們不是貪為己有,我們能夠應用這些東西;有這些東西,知道有這樣的苦難,這是根、塵、色,這五識,知道有這些東西的量,了解,轉進來「妙觀察智」。既有這些東西,又知道那些人的苦相,我們要如何好好來思量,他們到底是急難的救助呢?或者是中期的安頓、安身呢?或者是長時間的安身、安生活呢?要好好妙觀察,轉入第七識,好好來思惟。哪裡的眾生,不論他是在哪一個國家,為他的未來,代代的子孫,要如何延續下去?這轉過來第七識的「平等性智)」。我們期待這樣,也希望他能夠這樣,這樣回歸到了我們就是包含在一切有所作為,從五識、六識,從「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一切合道理的有所作為,回到了無為法,那就是一面大鏡子(「大圓鏡智」)。
這幾天來,一直一直就對大家重新叮嚀「四智」,過去告訴大家「四安樂行」,這就是期待我們在這本經,雖然經文沒有直接表達出來,但它的含義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人人用心來體會。所以菩薩的讚歎,讚歎菩薩能夠讚歎這些受法的,很容易受化度過來的人,所以這些菩薩在讚歎。佛陀也來讚歎菩薩,所以他重複「善哉!善哉!」這就是顯出了佛陀滅度之後,法未來有人傳。
經文簡釋: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明四導師領眾禮讚。先加讚許稱善,後述其事。
*「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所讚許者,善男子!汝能於如來法中發心隨喜。
所以,「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明四導師領眾禮讚」,因為上首菩薩代表大家,佛陀回禮給他們,也是使得上首菩薩代替我告訴大家,「我很讚歎大家」,同樣的道理。所以,「先加讚許稱善,後述其事」,這是佛陀的嘉許稱善,後面開始就要敘述,「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大家能夠在如來的道場裡面,為這些人讚歎,「雖然你們都已成就了,還是讚歎未成就的人」,所以嘉許這些菩薩。「善男子!」。「善男子」就是學佛,出家、在家四眾,全部都是善男子。「汝能於如來法中發心隨喜」,你們能夠在如來法中,願意發心隨喜,很不簡單!還是這樣讚歎。再接下來的文說,
經文:「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
經文簡釋:「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
彌勒菩薩:補處菩薩。
現在佛陀又再讚歎彌勒菩薩,「你能夠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這很不容易啊!」彌勒菩薩就是將來的佛,未來世在這個娑婆世界成佛,那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這個靈山會上,是從開頭就有彌勒菩薩,一直到現在。記得彌勒菩薩在〈序品〉也出來問,問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才開始引出過去的日月燈明佛。所以說起來,彌勒菩薩也是在靈山會上從頭一直到現在。彌勒菩薩累生累世同樣不斷不斷修行,他和八千恆河沙菩薩,這麼多人,全都是做同樣這一個念。所以,「彌勒菩薩:補處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補處之佛,將來人間的補處佛。
*我等從昔已來自從久遠,從昔已來。彌勒並諸菩薩,所以疑問者,自初寂場已來,至今靈山已往。
他說,「我等從昔已來」。彌勒菩薩「自從久遠,從昔已來」,意思就是從過去,很長久一直來。彌勒菩薩就是這樣,在這個娑婆世界,也是和佛這樣一直不斷在度化,只是成佛有前後;釋迦牟尼佛早彌勒菩薩成佛,彌勒菩薩在佛後面再成佛。所以,「彌勒並諸菩薩,所以疑問者,自初寂場已來,至今靈山已往」,就是佛陀初覺悟那時候,在菩薩群中那個時候,也是彌勒菩薩起來問。這就是菩薩聞法的那個時間,彌勒菩薩就開始。這就是生生世世與佛常在一起,一直到《法華經》靈山會時,他也是起頭來問,這就是彌勒菩薩他的特色。
*彌勒及靈山會眾,見下方來諸大菩薩,昔所未見。所以心疑,作是念言。
所以,「彌勒及靈山會眾,見下方來諸大菩薩,昔所未見」。彌勒菩薩看到這些人,有他方來的,有從地湧出這麼多的菩薩,好像都不曾看到過,這麼的多,「所以心疑,作是念言」,心起疑,開始作問。
*群賢下涌,已駭眾心,促多劫為半日,孰能不怪?八千恆沙菩薩,既惑已然之跡。
「群賢下涌,已駭眾心」。這些人從地下湧出,這麼多群賢,又有修行者,大家這樣湧出來,所以很多人都心所有疑。「促多劫為半日,孰能不怪?」尤其是前面那段文(「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從恆河沙劫,或者是五十小劫促為半日,這大家也是還覺得很驚惶,怎麼能夠用這麼地長久歷劫,這麼多的法能夠這樣促為半日?大家怎麼能夠了解呢?這樣,怎麼會說大家不驚不疑呢?疑怪,一定會的,因為用這麼長的時間促為半日,大家實在有疑、有怪。所以,彌勒菩薩心中還有疑問,要提出來問。「八千恆沙菩薩,既惑已然之跡」。也是一樣,這個「跡」,過去佛陀還未成佛以前,是如何這樣走過來的路?那麼的多,這個「跡」這麼的多,這麼長久的時間,大家有一點點疑惑。
*慈氏以補處之智,欲究所以然之故,故疑跡成頌而請,用釋自他之疑也。
所以,「慈氏以補處之智」,「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補處的智慧,可見將要成佛;說將要成佛,對我們人世間的時間,是還幾十萬億劫,所以還是很長久。不過在佛的境界裡,是將來娑婆世界補處的菩薩,現在就是在補位的菩薩,排在釋迦牟尼佛的後面,叫做補處菩薩。這樣的智,現在在兜率天中訓練,不過佛陀講法他全都有來。所以,在這個補處之智,「欲究所以然之故」。因為他要研究,到底釋迦牟尼佛累生累世,用這麼長的時間,長劫的時間這樣「顯跡」,來來回回,真的是不可思議。而將這些道理促為半天,大家能夠體會到,真的是有一點怪又疑。
所以,「故疑跡成頌而請」,因為疑跡,這個跡門,他就會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所以,「用釋自他之疑也」,解釋他自己心中的疑,當然應該也代表大家心中有疑。這就是我們要能夠清楚明白,一定要經過了有人疑問,道理要知道,就要問得更加清楚,也要解釋得更加清楚。若不是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對唱,這個當中佛陀在靜中在坐,這個當中就是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對唱,所以大家聽了之後,感覺佛陀他要講這部經,很特殊。這已經讓在座的人對這部經的追求,何況佛陀出定後,一直在讚歎,讚歎這甚深微妙的法,所以才引起了舍利弗一再追求,再問佛;這全都是起在一個「問」,有人問,法就有辦法就啟答下去了,所以問法也很重要。
所以我們要用心,才能夠解法;要解,就要有疑,有解就有疑,要疑就要問,問就能夠清楚,意思應該是這樣。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