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讚佛權實雙用,甚深微妙智慧,
微妙諸法實相,隨機大小乘人;
聞解信行體悟,從初信念作佛,
恆時行菩薩道,持行敬恭不息。
用心來體會啊!「讚佛權實雙用,甚深微妙智慧」。我們看,他方來的菩薩、從地湧出的菩薩來到靈山法會,看他們多麼有次序而來啊!而且來了,從空中就這樣向二世尊作禮,同時也圍繞,向周圍的分身佛作禮,同時也是來向佛再次讚歎。這種禮讚,人類也需要啊!道理就是要從禮節來顯現,佛法也是這樣,菩薩與佛的禮節也是一樣。我們前面已經描述過,這段經文也就是這樣。看看諸佛菩薩讚佛,他們尊重佛、禮讚佛,是因佛的智慧。佛成佛,與天體宇宙真理會合在一起,這得來的功夫,這麼完具的智慧,這不是平白而來的,那是要有心修行,長長久久的時間投入人群,堪忍修持、付出。時間不是一生兩世,他是生生世世不斷地追求,上求佛道,也不斷下化眾生。對上是那麼地合禮節、恭敬的道理,會合「禮」與「理」不斷不斷向上追求。向下呢?就是以慈、悲、喜、捨,從上求來、向下付出,就是這樣不斷循環,累積長長久久,一直到智德完具。
所以從「四智」,看看,從「成所作智」開始,我們人人都本具的哦!「五根」對「五塵境」,我們向外所接觸的物質,是如何的看法呢?是如何分別呢?是用如何的心去對這些東西呢?是我愛、是我不愛的;我愛,我要如何爭、如何取?這種的心態。但是在菩薩、佛,他們從修行開始,就能夠將這個物質、欲念開始就轉了,轉為「成所作智」。所有的根,眼根對的外境,外境的物質所接觸,用來作為資生之具,如何去幫助人的器物。所看到、聽到的事情無不都是這樣在轉,轉惡為善──「身」為善、「口」為善、「意」為善,所以從「成所作智」成為「妙觀察智」,好好思考、了解,然後就要再到「平等性智」。
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因為我們人人都平等。互相愛,因為我們彼此互相勉勵,向於佛道,彼此之間互相完成「大圓鏡」這分智慧,彼此付出,感恩無所求。這麼開闊的心靈世界,回歸到那分寂靜清澄,這一片清淨的心鏡,這就是「權實雙用」;能權、能實。「權」,那就是顯跡,要如何在人世間去扮演我們所應該做的事情,負起了我們的責任,如何為眾生來教育,如何來身體力行作典範。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來人間顯跡,他的一輩子就是這樣走過來,那些故事,從小時候一直到長大,思想、理念,要如何為人群、為眾生?從內心解脫,這個心不會受到外境影響。這種超越,人性平等,這個境界,這就是佛陀現相在人間,叫做「顯權」。甚至佛在說法,不只是他的身走過來的典範,甚至說別人,在佛陀時代如何度化?甚至還再說過去,過去,很長久的過去,他和弟子過去的因緣,弟子他們所造作的因緣果報,還有人世間興衰、得失種種,佛陀就分析累積,原來是眾生的共業等等。
這麼多的法,佛陀無不都是開「權」,講過去,當然,道理是「實」。因為他要說道理給我們聽,我們聽不懂、體會不到,從這個道理顯作「相」,一個形象,有事、有相,來說理給我們聽。佛是「權實雙用」,他要用實的道理,但是無形的體相大家體會不到,所以他就要用形、用體、用相,來譬喻言辭說給我們聽,這是很不容易,要權實雙用。所以,「甚深微妙智慧」。要用很深的法,要發揮他微妙的智慧,觀機、觀時、觀人而教。這個世間的形態,這個時機所需要,這樣的人說這樣的法。這種若沒有甚深微妙的智慧,無法應時、應機而說法,很難啊!因為道理很深,卻是人、事、物相很複雜,要如何解開了複雜所造成的煩惱無明?還是一樣要用這個道理,從複雜中的人、事、物相來將它組合起來,所以這叫做權實,「權實雙用」。這要用很微妙的智慧去運用。
所以,「微妙諸法實相」。很微妙,諸法的實相,要拿這個法的相實在是很難,除非就是大家體會到、了解到,真的是啟發的道理應用在人人的身體力行中,這就是法的實相。一項東西已經組成了,來,讓你們看。不是讓你們看到這個東西長得這樣,長得這樣的東西,就是要發揮這樣東西裡面的功能。你這個功能啟動了,才是真正實相的道理。就是這項東西裡面,用很多的物資去將它組合起來,這麼多的物資都是有它會合起來的功能。因為這個功能失效掉了,為什麼呢?缺一個零件。就是缺那項零件,它就失去了功能,所以那個功能就是起動它的實相,這個東西的實相;這個東西的實相,就是要很多、很多來會合起來。
要讓大家真正清楚了解了,一支筆只是簡單一支筆而已,而這支筆有幾項的功能(兩用電容觸控筆,有書寫和電容筆功能)?當然可用來寫字,現代的寫字不是只筆身能夠寫字,現在用的,很多不是用紙,是用平面板(觸控式電子螢幕),這個電子的東西。同樣,用一支筆,這支筆的功能,它就要再另外一個零件放在筆尾裡,用這樣來接觸這個電腦的平板螢幕。有這塊電子平板的功能,它要顯出它的功能來,就要再一個東西這樣去配合它。同樣的道理,你說科學發達到什麼程度,物資提升到什麼程度,全都是組合來的。愈是發達的科技,它的零件是愈複雜;若是原始自然的,那愈是簡單。
過去,造紙的方法簡單,而寫字的筆也是簡單,到這時候的筆和電子平板螢幕要接觸,現在的就複雜得多。雖然說,這用了很方便,但過程卻很複雜,過程也很浪費,因過程耗掉了多少的資源。這愈來是愈不同,這是用多少人的心思去合成的。所以說起來,這些心思,對佛法來說,那就是法──真實法。佛陀告訴我們,人人智慧本來具有,我們若用在單純,「成所作智」很容易,只是能夠知道苦難的眾生需要的是什麼,這些東西要如何來會合、如何珍惜、如何去實用它。
「妙觀察智」,就只會用在真真正正人與人之中,應該要如何來互動,如何來應用人與人的關係,人和東西如何來珍惜。總是向善很自然,自然的善、自然的道理,這樣在付出;人、義、理等等在付出,這樣我們能夠生活得逍遙自在,安全平安。但是現在就不同了,現在的人將這個「妙觀察智」已經拿去應用,應用開山、挖礦,很多的礦物拿來提煉;提煉後,取它裡面的金屬,取它裡面很多很多的東西。先破壞了,也提煉出很多天然的東西,來做為現在科技不能缺少的東西。
原來山河大地是這麼美、這麼地安全,能夠讓人生活。現在被破壞了,氣候不調和了,這都和這樣的破壞等等關係是很大的。眾生無知,只是知道要如何去取利,真正那個智慧的體會都喪失掉了,只是知道破壞,不懂得要顧好怎樣的環境。現在真的需要佛法,「微妙諸法實相」,要再用善巧方便,要如何用權來顯實,用種種的方法來救拔眾生心靈的危機。心靈的危機,就是一直在發揮那種傷害,這就是心靈的危機。為了「利」,他發揮了「害」,所以先「害」後「利」,先去破壞。現在最發展的、最賺錢的就是電子業,所以先破壞了。電子業破壞最多,也是因為電子業所以發明很多,這就是「利」,世俗人的「利」。現在多少世界的富翁等等,不就是得很大的利益。是什麼利益?就是這樣來的。
說起來,我們要如何恢復回來,啟發人人的善心、愛念?這分的智慧回歸到了大自然,我們能夠「妙觀察智」,好好來觀察。人生要如何來運用一切的物資?要如何去救拔苦難的眾生?需要物質、需要心靈。要如何去付出?教育、人文、醫療,這全都很需要啊!要如何去付出?要不離開一個善念。都需要善念,醫療需要的是慈善醫療;教育需要的是慈善、智慧教育;人文需要的是慈善人文,淨化的人文。所以慈善、醫療、教育、人文都是很需要,要如何能夠發揮人間的良能?而且這個良能就是分不離開法;不能離開法,脫離了真理軌道,那又叫做「工具」,人間的工具。
我們要給他良能,真正是救人,守護智慧、守護生命,這個慧命和生命如何來守護?這就是我們要很努力。慈善的工作也是一樣,所以我們應該好好顧守好人生的道業。這條道路要如何開?要如何鋪的路?方向要正確,所以要做得非常的微妙,將真實的法,「利」,真正是有利眾生的志業要用出來。所以,我們要「隨機大小乘人」,我們要隨這些根機大小乘的人,隨他們的根機,時、人、物隨時機應用,人類我們要好好教育,所以「隨機大小乘人」。
「聞解信行體悟」。希望大家聽到能夠得以體會,能夠得以了解,從人、物中,人和物和事去體會更多的事情,去體會佛陀所教育的法;從人、事、物中來體會,去體悟。所以,「從初信念作佛」,從我們開始聽法,就要相信佛所說一切法,「因緣果報法」。人與人之間互相都是因緣,人與人所以會那麼複雜,也不離開因果。為什麼苦、樂極端呢?有的很苦,有的很快樂;有的很有智慧,有的很愚癡;有的很貧,有的很富,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呢?因為這些事情,才會造成了心靈的矛盾。所以那個造作很多的煩惱無明都是這樣來,這沒有離開因、緣、果、報。
所以,我們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法,這是真理。不論是「權」還是「實」,都沒有離開;真實法沒有離開「權」,沒有離開方便法,一定要借事項來說道理,一定要借人、事、物來分析道理。所以我們聽法之後應該要很清楚,從最初我們的信念,對的事情,我們要堅持去做就對了;要追求的,我們要一路向前追求,就要像釋迦牟尼佛。所以,諸菩薩來的讚歎,所讚歎的佛是很圓,很圓,大圓鏡智,是長長久久去追求的,追求這個法;長長久久在法之中,入人群去體會煩惱的境界。不在那個境界中,沒有道場可修,所以借人群道場來精進智慧,這就是菩薩的信念。
佛陀就是經過了菩薩道,堅持這樣過來的,那就是從初信念──能夠作佛。從煩惱無明,絕對能夠到大圓鏡智境界,那個寂靜清澄的境界,這面鏡子的良能是照這山河大地,而不受山河大地所污染,在人群中如蓮花在蓮池一樣。所以,「從初信念作佛」,我們要很相信那念心,我們到盡頭那就是成佛,就是完全透徹了解的覺悟了。所以,恆持,恆──永遠,永遠。「恆時行菩薩道」,就是行菩薩道,用很長久的時間持菩薩道,是永遠的時間持菩薩道,行這個菩薩道。這就是菩薩所以能成佛,那就是在永恆,永恆,時間很長久就是行在菩薩道上。所以,「持行敬恭不息」,不只是一直為眾生付出,不只是一直在求法,還不失禮節,所以叫做「持行敬恭不息」,這就是菩薩求法的態度。終於成佛了,成佛還是一樣在這個禮節中,這就是我們過來的這段經文,〈從地涌出品〉差不多一直都在說這些菩薩來的行儀、禮節。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這也就是一個禮節,菩薩讚佛,佛也讚菩薩。所以,「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你們還是長久以來,就跟著佛應如是法而來人間,就是這樣在如來的這個法,發心隨喜,長時間,我走多久,你們就跟我走多久,這樣長時間隨喜讚歎。我在做,而你們不斷在支持、讚歎。這就是佛也回報菩薩的讚歎。
經文:「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
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就是一直都在道場之中,從〈序品〉我們就已經聽到彌勒菩薩在座了,現在彌勒菩薩也是啊!在座已經有「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因為一直來,從佛陀靈山法華會開始,陸陸續續來的菩薩愈來愈多了。所以在這時候,就是「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那就是彌勒菩薩和這些人,大家的內心就是這樣,就有一點點事情,從長久以來一直跟著佛在修行,也讚歎,就是這樣一直跟來。下面這段文接下來就說,長久以來,這麼多人,
經文:「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經文簡釋:
「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眼不曾見,耳不曾聞;如是諸來大菩薩。
因為經過這段這麼長的時間,還不曾看到,也不曾聽到,這麼多的菩薩,這樣從遠方這樣來,有他方的世界,有從地湧出的菩薩這樣來。過去不曾有看到這樣的情形,現在有這樣的情形出來了,所以彌勒菩薩領導這些菩薩,這樣要來表達他們過去不曾看到、不曾聽到,現在看到、聽到。「眼不曾見、耳不曾聞如是諸來大菩薩」。眼睛過去不曾看到,耳朵不曾聽到,就是這樣這麼多的菩薩而來了。
經文簡釋:
「從地涌出,住世尊前」;得受法益,久受諸法浸潤,心開意解,如地裂從地涌出,住世尊前。
所以,「從地涌出,住世尊前」。他方來的菩薩,這些全都在世尊的面前。「得受法益」,我們在這裡聽,外來的、從地來的,全都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受到法益了,在這麼盛大的這個場面裡。「久受諸法浸潤」,這些菩薩全都是長久以來接受到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法這樣在浸潤我們,讓我們能夠常常心中有法,心地能夠得到滋潤,這個法水來滋潤。就像〈藥草喻品〉,「一雨普潤」,大樹、小草都能夠得到利益,一樣。所以,彌勒菩薩在這個地方表達出了,所有菩薩這個心地久來,很久以來就已經一直受到佛法的滋潤,所以「心開意解」,大家的心都了解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了解他方菩薩來,「如地裂──從地涌出,住世尊前」。
經文簡釋:
「合掌供養,問訊如來」;誠心持四安樂行,三業恭謹名為供;省問如來起居安穩。
這麼多的菩薩從地湧出,已經全都到齊,集在我們釋迦牟尼佛的面前,全都來了,大家共同「合掌供養,問訊如來」。這麼多的菩薩這樣全都湧齊到達了,但是在場的菩薩,看到,「已經這麼多人在這裡,又還有這麼多人來,這個道場還能夠容納啊!」這個場面,在地菩薩就有這種過去不曾聽到,也不曾看到,這種心。又看到來的人就是這樣,這麼誠意,人人「誠心持四安樂行」。菩薩人人都是這樣哦!身、口、意、誓願具足,都是在這個安樂行中過來的。所以,「三業恭謹名為供」,能夠這樣,每一個人在四安樂行中都很恭敬、很謹慎、很有禮節,這樣次序而來,這就是「恭」;我們用很誠意要來奉獻出去,這叫做「恭」。「省問如來起居安穩」。這些人,他們來的時候就是這麼地恭敬,還問佛:「好嗎?身體、起居方便嗎?」等等,「這些眾生好度化嗎?」菩薩也會關心佛。他方的菩薩來,他方的菩薩從地湧出,這個禮節這麼具足,在地的菩薩也看到了。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經文簡釋: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此心比他心通故,能知同修共行,大覺有情人意;數八千恆河沙。
接下來,再來也是用很恭敬的心,用偈文再反覆,要來說出彌勒菩薩以及這些菩薩看到這個場面,心有所要問的話。所以,「此心比他心通故」。彌勒菩薩,他說:「這些八千恆河沙的菩薩的心有疑。」疑就是疑在──不曾看到、不曾聽到。這些菩薩這樣來,這些菩薩又問好世尊,這有疑!但是,是彌勒菩薩代表八千恆河沙諸菩薩說的。有的人就會說:「彌勒菩薩,您怎麼可以說每個人都有疑呢?」這要說的是「此心比他心通故」,這就是表示我的心知道你的心,這叫做「心通」。我們人人共同一心,你的心貼我的心,共同一念心,雖然是八千恆河沙諸菩薩。
我們前面的經文也有讀到,從幾萬億的菩薩,一直四、三、二、一,這道理一樣,心,我們的心地。彌勒菩薩他就是用這種方式,代替很多人的心來問佛。「能知同修共行」,我們很知己、很信解、很了解,菩薩心對著菩薩心,所以他能夠代表菩薩來說話。所以,「大覺有情人意」。「大覺有情」就是菩薩,這個菩薩,人人互相會合起來,在「數──八千恆河沙」,八千恆河沙的菩薩心共合就覺有情,而且是「等覺有情」,真的是超越了「有情」,這真的是很有智慧的菩薩,也就是彌勒菩薩。
經文簡釋:
「並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心亦自疑,求佛答所問法,以解心疑,以決無惑。為眾此疑問諸菩薩涌地住空,從未見聞是事,至今果從何而至。
所以,「並欲自決所疑」。「為眾及己問所疑事」,這就是要知道大家和自己的疑惑,所以,「此疑問諸菩薩涌地住空,從未見聞是事,至今果從何而至」。「心亦自疑,求佛答所問法,以解心疑,以決無惑」。就是要讓佛說出了這麼多從地湧出來的菩薩,這些菩薩到底過去是如何修行?如何得佛陀的教化?現在從地湧出來,看到他們的果,但是過去是什麼因?結果在這個時候,他們會從地湧出?彌勒菩薩現在來問,疑問,就是要來引佛會再接下去再說的法,法就是要這樣走。
*彌勒為等覺地菩薩眾之上首,靈山會上法華開啟之始,釋尊放光照境,即由彌勒領眾興疑,動念啟問。
所以,「彌勒為等覺地菩薩眾之上首」,彌勒就是等覺地菩薩眾之上首。因為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宮,就是將來下降在娑婆世界成佛的補處佛。現在已經是在補處的菩薩,他已經準備要來人間成佛。說準備要來,但是好像要再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多年後,才能夠來到人間。但是在天人的境界,這對他們而言時間就沒有很久;在我們的人間說起來,算起來還很長。但是他現在已經是在兜率天。但是釋迦牟尼佛大場的說法,他一定是來聽法。這就是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也是生生世世跟佛修行。
所以,「等覺」的意思就是類似「妙覺」,已經接近妙覺了;妙覺就是到了「大圓鏡智」那境界,那就是成佛之時了。現在已經是等覺的地位了,是上首。在靈山會,「靈山會上法華開啟之始,釋尊放光照境」,在靈山會上《法華經》開啟之時,釋迦牟尼佛眉間放光。大家應該還記得,「即由彌勒領眾興疑,動念啟問」。大家心中有疑問,也是彌勒菩薩領班出來向文殊菩薩請問,所以文殊菩薩才開始說出過去日月燈明佛的事情。所以,這就是菩薩與菩薩如何來助道場、成就道場,所以要感恩彌勒菩薩,就是他來開頭。
這就是表示他的責任,因為釋迦牟尼佛要教菩薩法,釋迦牟尼佛要教菩薩法,開啟《法華經》,他一定要來先負責這個道場,要有一個起頭,引機起來,所以彌勒菩薩就是負這個責任,在這個道場裡首先開啟出大家的疑,文殊菩薩開始來回答。文殊菩薩,過去龍種上尊王佛,他是過去成佛;彌勒菩薩是未來將要成佛,所以他們兩尊菩薩在那個地方對答,開始啟動了《法華經》,所以我們要感恩。
顯一乘妙法,為佛自證究竟利他之智,悉由佛果之地,覺海中流出。彼等覺菩薩猶有一問之隔。如來自證利他之大乘法門有三:
「顯一乘妙法」。這就是顯出了一乘妙法,這一乘的道理,不論是過去、未來,來成就現在佛要講說《法華經》。所以,「為佛自證究竟利他之智」,這來成就。釋迦牟尼佛自己自己覺悟之後,究竟能夠自利、利他,這個智慧在這個法華會上,佛陀一定要全都說出來。因為佛陀所發現到的,一個大發現,就是「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有佛性」這個法,就是要在這個會中完全付出,讓大家很圓滿體會到。所以,這就是菩薩,為了我們釋迦牟尼佛那個「自證究竟利他之智」,這樣所成就。
所以,「悉由佛果之地,覺海中流出」。因為佛他的覺悟之後,那個法,看看四十多年的說法,將近五十年,無不都是要讓我們大家能夠了解,可惜我們無法了解,所以佛陀他的智慧有多大呢?那就是從佛的心地覺海中這樣不斷湧出,就像地裂湧出的菩薩一樣,很多。所以,「彼等覺菩薩」,就是等覺菩薩已經殊妙智,妙智地這種的菩薩叫做「等覺」,就是等覺菩薩。「猶有一問之隔」,彌勒菩薩因為還未到達真正圓…圓覺的程度,所以還有一點點類似將要覺悟了這個境界,但是看到菩薩從地湧出,他不解,所以他有需要再問。所以,「猶有一問之隔」,差一點點。這就是彌勒菩薩他表現出他還需要了解,需進一步了解,所以他提出來問。「如來自證利他之大乘法門有三」,有三項,我們要好好用心。
*釋之如下:
一、以眾生心為本,開相顯性,使知識轉為佛智慧,此由假彌勒啟疑,請佛開示之。又以發生一切佛法之智,為萬行之先導,因此以成就佛果之功德,此有為善之法門,恆托文殊師利之問,獲佛之開示四安樂行。再則從佛之圓滿妙覺果海發心為因,使最初一念即直入於佛之果海,從佛權實二智之法以發心起行。惟佛之所體證,唯佛能說之。
一,就是「以眾生心為本」。眾生的心,佛陀說這麼多法,就是要說我們的心,所以「開相顯性」,開顯我們的性相,我們的「性」,所以「使知識轉為佛智慧」,從我們所看到、所了解到的分析,將它轉回來。所以,這兩三天一直說「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要從我們凡夫一一將那個知識轉為佛的智慧。所以,「此由假彌勒啟疑」,「假」就是「借」,「假彌勒啟疑,請佛開示之」。就是要這樣,有人來問,佛陀才開始能夠開示說出來。
所以,又再另外一項,就是「又以發生一切佛法之智」,又再給我們進一層了解佛法的智慧。所以,「為萬行之先導」。這佛法的智慧是萬行,我們人間所有的道理等等等等,這個智慧是啟先,所以「因以成就佛果之功德,此有為善之法門」。這就是法,不論人間是如何,這個法永遠都在。因為我們這些知識要如何轉為智慧?智慧,那就是以「因緣果報」的這個法則來度化眾生,所以我們能夠「六度萬行」,這樣循著這個規則走。「此有為善之法門」,這就是有為善的法門。用什麼方法讓人人投入去有所作為的善法?這也是要用法,用方法去引導。
所以,「恆托文殊師利之問,獲佛之開示四安樂行」。我們也是托文殊菩薩。在〈安樂行品〉的時候,文殊菩薩很用心來引導,請問佛法,佛陀才能夠這樣開示,才能夠講「四安樂行」,這就是我們要很珍惜,珍惜諸佛菩薩的用心。
再來,又另外一項,就是「從佛之圓滿妙覺果海發心為因」。那就是人人本具真如的本性,這就是我們的因。「使最初一念即直入於佛之果海」,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若回歸如來真如本性,去投入善有為法,自然我們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來,同樣「使最初一念直入於佛之果海」,我們還是回歸。「從佛權實二智之法以發心起行」,這就是要從法開始發心來起行。「唯佛之所體證,唯佛能說之」。因為這這麼深的道理,佛已經到達了、覺悟了,唯有佛才有辦法來體會,有辦法來為我們講說,讓我們還能夠知道要如何回歸真如本性,回歸到妙覺果海裡去。
我們還是要再老老實實回歸我們的初發心。發心,就像有了,有開始發心,「我願意,我願意為天下擔起這個擔子,為天下人擔米籮」,這就是發心,這念心不要忘記了。總而言之,愛的力量就是要愛的行動──善有為法去投入,才有辦法去體會到;沒有投入,只是聽體會不到,所以還是要身體力行。對法,我們要在生活中去體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花蓮薰法香筆記團隊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