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為發菩薩心,守志奉道,
其道甚大,方向如一,
立弘誓大願力,恆時歷無量劫。
緣覺等累生世,守志依法修持,
佛為行者授與未來懸記之說。
大家要用心啊!「佛為發菩薩心」,釋迦牟尼佛,為發菩薩心的菩薩,「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方向如一」。這就是佛陀在法華會上,期待著人人用心,期待人人能夠守志奉道。希望大家能夠守志奉道,才是真正最大的方向。菩薩專心一志,守志奉道,所以每一位菩薩的方向正確。「其道甚大」,這條路的方向正確,人人精進用心,開闢這條大路,所以「方向如一」。從初發心開始,方向是一,沒有偏差。這條路方向正確了,精進用心在開,方向如一,這條路愈開愈大。所以,立弘誓願力,「立弘誓大願力」。常常向大家說過了,「四法」──身、口、意,後面還要再加一項──誓願,這是「四法」(四安樂行)。修行不離開我們的身、口、意,這弘誓大願始終如一。這是學佛者、行菩薩道者不能缺少的,所以一定要守志奉道。
這條路,對了,我們要正確走,要身體力行,要好好方向正確,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這當中一點點都不能偏差,所以我們要「立弘誓大願力」。這個弘誓願力很重要。「恆時歷無量劫」,時間是長長久久,空間要無窮盡;很多地方,空間要普遍。因為佛陀教化是志向十方,四方、四維、上、下,期待能夠眾生普遍接受到佛法,所以我們要有大誓願力,長時間修持,空間要很普遍。「緣覺等累生世,守志依法修持」。緣覺,緣覺是中乘,大家都知道;小乘是聲聞,緣覺是已經修學佛法,已經到達對所有因緣果報清楚明了,「常、樂、我、淨」這些道理也很明白了。所以,緣覺是比聲聞再高一級,只是還停滯在獨善其身。現在佛陀一直期待緣覺,道理都清楚了,也是該發心之時了,也應該要走入人群;道理既清楚,應該要承擔弘揚佛法,入人群中。所以,緣覺也已經是累生累世向著佛道在修行,只是缺一點點──還不願意去入人群。現在佛陀最盼望、期待,既是法都清楚了,應該要入人群。所以說起來緣覺是很有修行,他們也是「守志依法修持」,他們也很守志業,他們的志業就是獨善其身,想要自己了斷生死,還未啟發他們的大心。
「佛為行者授與未來懸記之說」,現在佛陀在靈鷲山最大的任務,就是鼓勵大家,啟發人人的心開大來。因為這樣,《法華經》前面幾品,佛陀將道理說清楚,鼓勵弟子要行菩薩道,慢慢一直到〈信解品〉。那時候,〈信解品〉中就有四位聲聞已經徹底了解了,已經從聲聞而成為緣覺,道理也很清楚。這從〈譬喻品〉一直一直說法,一直到了〈信解品〉有四位,有四位,大家還記得──摩訶迦葉、迦旃延、目犍連、須菩提等等,得到佛陀的授記。因為他們佛法深入之後,也了解自己心裡面還有用不完的寶藏,不是只有放著自己用,就像貧窮子,這樣有吸收的法,就是自己應用而已,不只;原來我還有很多寶藏,自己用,又再給別人用,還是用不完的,不只是我獨受享用,我應該還可以付出給別人,原來我也有用不完的法。
這個時候他們覺悟了,佛陀從他們開始發大心,就開始準備為他們授記;為他們授記就是加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了解更加徹底。從這樣開始,佛陀就要準備為這些小乘行者,他們已經發大心,所以他準備要為他們授記。這從〈譬喻品〉、〈信解品〉一路一路一直下來,前前後後,佛陀就已經有幾次的授記了。這就是不斷鼓勵、不斷發心,他們前前後後發心,佛陀就前前後後見證授記;見證他們將來能夠成佛,決定他們能成佛,所以為他們授記。這種見證和肯定、授記。這是「佛為行者授與未來懸記之說」。「懸記」就是還很久的時間,不是下一世,不是下一世的下一世,還要很長久的時間。你從這樣了解法之後,你就要開始向這條路一直走去;路還很遠,告訴你方向已對準了、對了,你將這條路開大,向著這個方向一直走。儘管路是很長,還要很用功,為你證明你已經方向對了,肯定你絕對走得到。
同樣的道理,就像運動員在起步時,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你從起步的第一步就要有信心。這條跑道,只要你的體力足夠,隨著跑道去走、去跑,自然你會到達你的目標,前後而已。所以「懸記」,就像起步,方向對了,你也能夠接受這個方向,就不要再偏差,要往這個方向跑,同樣的道理。
*譬喻之說法,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迴小轉向大乘。佛對此四人說當來成佛,現前佛為授將來成佛之記。
所以這是一個「譬喻之說法,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譬喻品〉那個時候,佛陀的說法,除了對聲聞以外,還再向緣覺;緣覺,那就是比聲聞所了解的法更深,所以這叫做「緣覺」。鼓勵他們「迴小轉向大乘」,轉開了小乘,邁向大乘走,這就是佛陀要鼓勵的。所以,「佛對此四人說當來成佛,現前佛為授將來成佛之記」。同樣在〈譬喻品〉,一直到過了〈信解品〉,佛陀就開始一直鼓勵,除了這四位他們肯發心,佛陀就開始前後為大家講說成佛的方向。所以才有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等等,這些故事就一直出來,譬如過去還有多遠、還有多長、時間還有多久,他就用大通智勝佛與釋迦牟尼佛的因緣,那個時候十六王子的時間。
看看十六王子,那個時間到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終於顯跡成佛了,在人間,那時間有多久?無法計算,所以才會叫做懸劫。人人修行一定就是要有耐心、長久的心,最重要就是要有信心。〈方便品〉,不斷、不斷叫我們要建立信心;在〈方便品〉,多數一直要我們用甚深信解的心來接受這個法。因為這是攸關我們的慧命,希望我們能夠徹底清楚,我們生是如何來生?最後的去向在哪裡?而且了解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到我們與佛同等的大覺。這個大覺與天地合而為一,一個共生體的覺悟。所以,我們必定要自己下功夫,功夫是要自己練出來的,這就是佛陀教導我們。
而且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他要為我們講清楚、說明白,開頭他就讓我們知道,知道自己修行自己得;你想要得到,一定要靠自己去修行;靠自己修行路就要好好走,別人沒有辦法為你修行。所以,我們現在要真正很用心,腳踏實地,方向對準了,我們自己要開路。路,不是別人開好好的,是菩薩要自己開路。不只是自己一邊開路,自己邊開、邊走、邊精進,自己能夠到達。開出來的這條路,為別人來開,讓別人也知道這條路能夠走,來體會這條路的理;了解這條路的理,換其他的人又再去向別人說這個道理,同樣,道理就是這樣。所以開道者、說道者、行道者,開道的人,就是說道的人;講道的人那也是行道的人,你們在《無量義經》不就是這樣讀過嗎?是啊,所以我們要記著,開道、說道,那就是要行道,我們要好好用心。
所以,我們人人只要這條路走得準,佛陀絕對是授記。所以,「現前佛為授將來成佛之記」,在這個靈鷲山,佛陀就是為未來,不論時間還有多長,只要他現在的心、意向準確,佛陀就為他肯定,為他授記,與他約定將來你一定會成佛。大家相信佛,佛是真語、實語、不妄語者,所以大家相信這條路的方向正確,就是要這樣走;就是自己開路,方向正確,自己要做一個開道者、行道者、說道者,這就是我們要立願用心。開道,也要借這個身,所以要身、口、意平齊,立這個願,這叫做「四安樂行」,要記得。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大家讀到這段,應該就會想到〈見寶塔品〉那時,佛陀為了要迎接多寶佛來,所以他就要召喚十方分身佛回到靈鷲山道場來,那個情景應該大家還能清楚。來了很多分身佛、很踴躍,一直來。佛陀為了分身佛來,初變娑婆一世界;因為來的人很多,這些分身佛都是依著佛陀教法的理念,普遍在十方去說法,就是去指導方向,去開發眾生要走的道路。這些菩薩得到佛陀的感召,大家都回來了,所以來得很踴躍。不只是一個,每一尊、每一位分身佛,出去外面弘法的分身佛回來時,還有帶侍者,這應該昨天也說過了。
這些分身佛到達,他們各各在寶樹下就這樣坐下來,這個情境我們再回憶一下。「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就是這樣坐得很端正。來的人一直來,來就坐著,都坐得很穩定。一段時間,再經過聽佛說法,還有〈法師品〉等等,〈授記品〉都在這當中一一出來,〈安樂行品〉也過去了。佛來人間顯跡,道理也已經顯現出來,這些道理都出來了。
經文:「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涌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
所以,「其佛侍者」,跟隨著分身佛到達,這些侍者也看到十方還有人來,不只是分身佛踴躍到達了,還有其他的菩薩也全都來了。尤其是他方菩薩來,發願了,向釋迦牟尼佛發願,他們願意在娑婆世界弘法,大家應該還記得。佛陀還是「止」,說:「我的娑婆世界,也有菩薩能夠來承擔。」那就是盼望,盼望娑婆世界聽法的菩薩應該要來承擔。既受佛教化了,也應該要發大心、入人群;法聽進去了,法應該要拿出來應用。這是期待,就是這個此土的菩薩。佛陀這樣說後,地皆震裂,從地下又湧出來,浮出了這麼多無量數的菩薩,慢慢向虛空上去了,向釋迦牟尼佛、多寶佛禮讚,同時也是對這些分身佛來恭敬,這個景象很踴躍。這個踴躍──雲湧,就是在虛空中,法已經都凝聚了;分身就是佛的法。佛法,那個佛法的氣氛已經很凝聚在那個道場裡。將此方、他方,甚至佛說法那個精神理念已經普及了十方,已經發揮了那個弘法的效用;去發揮弘法效用,受佛陀的召喚,也已經全都回來了,有這個法匯集之時。所以,所有菩薩雲集在這靈鷲山。
可見,靈鷲山在那個時候,說法的氣氛、道氣很充足,這是在那個時間裡。所以,「其佛侍者」,那個精神力量已經發揮出去,又帶回來,又再有隨從回來,這些侍者也全都來了。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看到這麼多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涌出」。看到了,這些法、分身佛以及發心的菩薩,這樣雲湧一直出來了,從四面八方,三千大千世界,這樣全都到達,這已經「住於虛空」中,「各白其佛言」。這些侍者,在這裡很普遍,不論是在樹下或者是在空中,跟來的侍者就向著他所隨從的佛來請問。因為彌勒菩薩開始問了,而這些侍者內心所要問的,彌勒菩薩向佛問的是這麼多的菩薩來是什麼因緣啊?但是這些侍者所要問的又不同。所以,我們現在來聽聽,侍者要問,他們所教化的教化師,就是分身佛,是要如何回答他們。下面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
經文簡釋:
「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隨來侍者菩薩,轉向所親近佛,請示諸來菩薩之因緣欲知來由。
「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這一段是侍者所問。「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侍者的親教師就是佛陀的分身佛,每一位分身佛就是同樣的回答,向他的侍者這樣回答:「你們稍微等一下,善男子啊!」意思就是,「你們也是在修行的菩薩,要有耐心,稍微再等一下,下面就有答案了」。這不是親教師直接來回答菩薩的因緣,不是回答他們是什麼樣的因緣,他們了解這些侍者要問的,和彌勒菩薩要問的不同。這個問題很大,所以我們好好仔細聽,「彌勒菩薩既然問了,你們就要好好用心聽」。
儘管分身佛了解侍者要問的意,但是沒有正面回答他,他叫他們:「你還是稍等一下,專心來聽,聽釋迦牟尼佛要如何來回答。因為彌勒菩薩已經提出來的問題,我們要聽,聽釋迦牟尼佛如何回答。」這就是和我們一樣,人間也是這樣,現在有一個在問主講者,主講者還未回答,但是身邊的人又再問,問:「我的問題……。」真正在教育他的人就說:「靜靜聽,聽佛陀如何說,不要吵,靜靜地聽;不要分心,要好好聽,問題才能一一說出來。」這就是那個道場要保持很靜,大家專心聽。這是佛陀講法道場的形態。
所以,「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這是前面彌勒菩薩所要問的話。釋迦牟尼佛還未回答,侍者開始問他的分身佛。所以,「隨來侍者菩薩轉向佛所親近佛」,侍者轉向他的親近佛,那就是請示。請示,他所要「請示諸來菩薩之因緣欲知來由」,要知道那些因由。其實下面他還有另外的因緣。
經文簡釋: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諸佛各告隨所從來之侍者:且待須臾。
所以,「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諸佛各告隨所從來之侍者:且待須臾」,諸佛就是這樣回答這些侍者,「稍等一下,要有耐心。」
經文:「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因為「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這菩薩名叫做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稍等一下,有菩薩自然問了,問了之後,釋迦牟尼佛很快就會為他們回答。因為這尊菩薩是佛已經為他授記,他將來將要成佛的一位菩薩,所問的法,我們好好來聽。」
經文簡釋:「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
此方補處彌勒菩薩,釋迦授記,當來成佛。
所以,「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就是這樣在問,我們好好聽。「此方補處彌勒菩薩」,這位菩薩就是「補處」,「補處」是釋迦牟尼佛過了之後。我們現在還是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是佛在世,一直到佛世之後的五百年還是正法。因為佛陀過了之後,他的法、他的精神還很旺盛在人間,修行者還很認真在修行,依照佛教這樣在修行。但是慢慢來、慢慢來,人就愈來愈懈怠了,時代愈來愈變遷了,所以修行者也愈來愈不同了,就一代不如一代了,變成了「像法」。
像法時同樣有出家人,同樣是在修行,但是修行的態度,用心精進已經較寬鬆了,沒有像過去那麼的嚴謹、那麼的莊重、那麼的謹慎,就已經較寬、較鬆了。就是留著過去佛的時代,有什麼樣的東西,就這樣留著那尊佛的這個「跡」──走過的足跡、說過法的故事,這些「跡」留著,但是「實」,修行者的心已經鬆動掉了。大家愈是只看在那個「跡」,而那個「本」的「實」──自己的實修、自己的根本,真真正正佛法的意義道理是要我們好好修行,給我們一個方向。我們現在只知道方向,就是不肯下功夫去開道路,自己不願意努力,這條路開得很慢,體力也較不去用力,所以寬鬆了。自己的道路不懂得要開,這是修行者心力鬆散。
但是,佛陀的這些「跡」就是這樣一直傳。還有,就是這樣的文字,慢慢已經注重在這文物、文字上,或者是雕塑佛像,就是依賴佛、依賴菩薩,也愈來愈寬鬆,而之後,佛陀實在修行的教育就變成了依賴神通。佛陀所說的神通是「精」意,精神力量;所說的「神」就是精神集中、力量努力。這個神通,身體力行,能夠通達的道路,大家將它變成了是神通變化。本來是一個真實的教育,變成了神化,將它神化了;本來是很殊勝,非常賢聖的道路,慢慢地就變成了依賴──佛會加持我們,菩薩會保佑我們,我們唸佛,我們就得救了,唸佛我們就能夠到西方了。就變成了依靠、依賴。
其實,你想要吃一頓飯,難道不必有米嗎?米就要農夫去種。農夫要有土地,一片很肥沃,好的土地,土地還要有水分,還要有農夫去耕田。農夫耕田,豐收了,稻穀成為米;稻穀要成為米,也要經過加工,就要工業發展,也要有商人去做買賣,這米才能夠到我們的家庭來。米進來到家庭裡,還要有人去煮,煮好之後,我們也要有器具,有碗、有筷子,要有種種,有油、有菜,這樣才有辦法吃一餐飯。這要集中多少人身體力行去完成,才能夠有一碗飯在我們的面前,能夠順利到我們的口裡、入我們的肚子裡,這是要經過人的努力。
而人要努力,就是要先有這些道理、有這些東西,它才能夠成就,因緣,這也是因緣,有這樣的種子、有這樣的因緣會合起來才有辦法。所以我們每天要感恩的就是在這裡,不是輕易──什麼人賜我吃,沒有啊!沒有人賜我吃,是大家努力的付出,所以我們要用感恩心;我們在人間所使用的一切一切,無不都是啊!我們能夠坐在這裡,成就這個大空間,我們很自在,能夠聽法。在這裡說話,到遠遠的地方也能聽得到,不只是在我們的範圍聽得到,現在是在許多國家,多少國家在這個時候聲音同時聽到,不只是在臺灣,不只是在精舍,這都是要發揮了多少人所成就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常常說感恩啊!
也要調和,開始,我說話,因為叫我麥克風放上面一點,我放上面一點,說起來那個回聲在我自己聽到,回聲聽得很辛苦。邊移邊移,到底移下來,大家是不是較聽得到呢?在遠遠的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感覺:麥克風要有這個距離,這叫做因緣,近和遠要剛剛好!這就全都還是同樣叫做因緣。同樣的道理,道理有各人心所想要了解的方向,各人不同,所以,大家要用心聽,佛陀現在將要去回答的,是要滿足各人不同,想要問的方向,那就要很耐心去體會、去了解。要說話,也得要有對機懂得問的人。彌勒菩薩是「等覺」,我們昨天也說過了。彌勒菩薩是「補處」的菩薩,現在佛法從正法而轉到像法,從像法,現在是轉到末法之時。末法,現在已經在末法中的末端了,這時候若不趕緊將佛法再回歸源頭,這個法真的就會消滅掉了。我們不要再停滯,再依賴佛,菩薩會保佑我們,我們要立志做菩薩,因為我們立志做菩薩,就能夠趕緊去救人,只要佛陀給我們一個方向。
我們知道人生苦難偏多,我們知道佛陀說的未來世,是我們現在這個濁惡世的時代,這濁惡世的時代,佛陀的時代說,「眾生垢重」,因為濁世是來自眾生的心靈不乾淨,眾生的心已經污垢很重,合聚過來變成了、造成了整個天地間的污染,天地間的污濁,濁氣很重。這就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說「未來濁惡世」,那個「未來的濁惡世」就是我們的現在。佛陀最期待人人要弘經的時期,在〈法師品〉,佛陀一直盼望、期待著,未來的法師就是要入人群,這個過程中會很辛苦。因為濁世時代,信仰不同,或者是人心不同,人心受污垢了,現在要弘法,將這個法回歸到佛的正法。那個精神理念是教育的,不是神化,是聖化;是神聖,不是神化。不是神來保佑我,不是我要依賴神,要依賴佛,不是。佛陀是給我們一個方向,我們自己要用功去開路;我們開路給大家走,修行者本來是叫做開道者、行道者、說道者。我們若回歸到這樣的程度,這就是〈法師品〉,佛陀對弟子的盼望。
所以,「釋迦授記,當來成佛」。補處菩薩就是彌勒菩薩,他未來將要成佛,是釋迦牟尼佛授權,也就是受證了,為他授證,等於是授記,同樣的道理。就是委託他,未來的眾生就是彌勒菩薩要繼承。所以,「以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如前彌勒所問世尊,釋迦今者常為說之。」現在彌勒菩薩來問,這是很順理成章,來聽彌勒菩薩問的,佛陀開始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包括侍者問親教師,就是他的隨侍佛(指分身佛)。那個問題雖然不同,但是包含在裡面,所以這就是彌勒菩薩的提問。所以,「佛答彌勒汝自得知」。諸佛,分身佛回答侍者,就是彌勒菩薩已經提問了,釋迦牟尼佛將要回答,你們大家稍微等一下。彌勒菩薩問,釋迦牟尼佛已經講了,佛開始回答了,讓大家知道。
*八方隨佛來侍者問意是:要明曉分身,證成同佛教化之蹤跡,發起壽量之義。分身不答,意謂此事不輕,世尊一化,未曾顯說。
所以,「八方隨佛來侍者問意是」,這些侍者到底要問的是什麼?「要明曉分身」,他們所要問的目的,就是要明瞭,想要問的要更清楚一點,要了解,了解他所追隨、親近的親教師,那些分身佛,他要了解的是這些人的因緣;彌勒菩薩要問的是來自十方,這麼多、這麼多菩薩全都包括在裡面,但是侍者要問的就是我所跟隨的分身佛,為何他們的精神理念所證,就是「證成同佛教化之蹤跡」。他們要說的話怎麼會和佛那麼一樣?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方法,就是這些分身佛到各處去弘揚、去教化的法。為什麼這些分身佛,讓我們隨侍在他的身邊,這些分身佛,他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證到與佛同樣講法的方式。所以要告訴你們,在佛陀召集分身佛來之時,我就一直告訴大家:「這些全都是完全佛陀的精神理念,出去在弘法,現在大家回來是歸位,這個法歸位回來。」
所以,他們說的法和佛說的法是一樣,但是不等於他們人人都已經覺悟;是聽法之後,知道這個道理,向這個道理去說話。會去說話,說一樣的話,不一定他的精神理念真真正正回歸到真如本性,也不是真的與天地共同體起來的。這就是聽,很會說,但是不一定是修德,「六度萬行」圓滿,不一定。總而言之,有那個精神理念之後,他們還要再修行,要繼續修行,要真的去體會到。自己的道路要開,不是只出去說話就好,回來他就還要再開道;自己的路若不開,自己也不會到達。自己的路還是要愈開愈接近,不開道,只是光會說,這分身佛。所以稱為「分身」,就是不是真實,不是真實自己體悟,這就是侍者所疑、將要問的。所以這個「蹤跡」,因為過去佛都說「跡」法,就是過程;現在就是要了解這些到底佛的生命力是如何維持下去?佛,慧命,現在要問的這個壽命就是慧命,這個慧命要如何去展現?這叫「發起壽量之義」。這個慧命是如何去擴散?如何去延續?
「分身不答」,因為攸關他自己本身,分身佛說:「你靜靜聽,聽彌勒菩薩在問佛,他(彌勒菩薩)在問,他(佛陀)要如何回答呢?」「我能夠說釋迦牟尼佛的法,但我還未了解這個真實道。」要這樣回答嗎?這也很難,還要再有時間。「你專心聽就對了,佛陀的慧命是如何去展現。」所以,「分身不答,意謂此事不輕」。這個事情事關重大,只是了解法會說,無法也是還未能夠走到,這事關重大。所以,「世尊一化,未曾顯說」。世尊就是這樣告訴我們,我們就是這樣去傳,還未叫我要身體力行。所以,可見分身佛的根機還很淺。
*因此一問,廣顯壽量,一代深妙玄祕之義,在佛自開之耳。彌勒疑問竟。
所以,「因此一問」,就是「廣顯壽量,一代深妙玄祕之義,在佛自開之耳」。這個法是佛陀與天體合而為一,他能夠很清楚了解,而我們聽的人就是「知道了、知道了」,真正我們的真如本性長得如何?我們自己也還不知道。不過,我們已經堅定信心了,了解了。「彌勒疑問竟」。這就是彌勒菩薩所在問的,以及侍者在問他的親教師,就是分身佛,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人生就是這樣的過程,修行也就是這樣。
*謂菩薩修行,於諸眾生起大慈憫,無殺害心,以此為因,異生感果,即得壽命長遠,無諸損減,修習善法,利己利人,是名壽量圓滿。
「謂菩薩修行」,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總是要「於諸眾生起大慈憫」心,必定要在眾生群中起大慈憫心。而且「無殺害心,以此為因」,而且是「慈」,「慈」就是他的因,就是種子。「異生感果」,各人都不同,與大家的觀念不同,但是共一種的慈悲。你應度的因緣不同,不同的種子、不同的土地、不同播種,當然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同一片土地,不同種的種子,所以有高有低。「異生感果,即得壽命長遠」。累生累世不同,無法一輩子全都度,因為眾生長長短短(根機高高低低),有的度了,有的還無法可度。就是這樣不斷要延續下去,這種的慧命要生生世世「無諸損減」,雖然來來去去,從慧命來說,就是沒有長短,所以這叫做「無為法」,無生無滅。以,「修習善法,利己利人,是名壽量圓滿」,壽量的圓滿就是要這樣,不斷、不斷延續。
各位,學佛,真的有很長的時間,我們要不斷向前去體會;我們若自己不好好向前,只是「知道了、知道了,我的利口辯詞,聽來了,我有記憶,就照著這話這樣說出去」,這樣,只是分身而已哦!我們應該要為開道者、行道者、說法者,這樣才能夠與這大空間的真理合而為一。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