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大事因緣出現,
顯令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
法華以佛知見為一大事因緣,
由跡顯本歸源。
大家要用心啊!一大事因緣出現。常常說過了,釋迦牟尼佛只是為了一大事因緣來人間,「顯令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這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要顯示,使人人能夠接受開、示,能夠開佛知見。這就是佛陀為眾生要開示,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的知見,所以期待人人就能夠「悟入佛之知見」。佛陀要人人知道,知道我們人人本身就與佛有同等的真如本性,也更期待眾生自己要悟入;佛陀既開示了,眾生應該要悟入了,「悟入」就是與佛同等佛的知見。這是佛陀對弟子最大的盼望,也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目的。
這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陀開始所發現到,眾生的心性與佛的心性是平等,所以期待人人能夠與佛有同等的境界。我們一定不要輕視自己,佛陀不是要讓我們依賴的;佛陀是要向我們說,我們也有與佛同等的本領,不是什麼人依靠什麼人,希望人人要自己自立自強,自己要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本領。「法華以佛知見,為一大事因緣」。這些道理,就是在法華會上,佛陀就是為這一大事,要讓人人明白、清楚本具的佛性,眾生皆有。所以法華會的目標,就是「以佛知見,為一大事因緣」──佛陀來人間的一大目標,現在說法的一大事的因緣。佛陀要表達出了他這輩子來人間唯一的目的,就是講說《法華經》。要讓大家知道要入人群,眾生人人要自信,自己能夠度眾生;要度眾生之前,自己就是本具佛性、真如、智慧,本領都很充足,叫我們要自信,生起了自信心,這是佛陀的一大事因緣,希望我們人人好好自己要體悟。
所以佛陀來人間,只是說他的過去,「由跡顯本歸源」。過去是這樣,無始以來,累生累世不斷、不斷為眾生,不斷、不斷來人間。每一次來人間,每一次都是有他的事蹟,所以一直說過去的因緣;因緣就是有事蹟,有走過的風光、有印過的足跡,所以「由跡顯本」。說過去,大家清楚嗎?佛陀這輩子來人間,大家也都知道佛的來源,在迦毘羅衛國皇宮,大家知道他出生的因源、過程,這都叫做「跡」。到了成佛,所接觸等等,四十多年的累積,這是今生此世。法華會講過去,在過去的再過去、再過去,就是無始生世的源頭的之前,無盡頭,就是一直顯跡,讓我們大家清楚、了解。不是佛這樣而已,我們人人都與佛一樣,我們也有我們的過去前生,無量世以前。
只是不同的,就是佛陀生生世世為眾生;凡夫呢?不由自己,隨業受生,那就是為自己的欲念、為自己爭取,造了很多的無明,業力一直牽絆著我們由不得自己在人間。我們和佛一樣有過去的過去,不同的是佛有一個目的,他就是不斷地倒駕慈航,他是乘願力而來,所以叫做「如來」──乘如是法而來人間,這樣叫做「如來」;來來往往、來來往往,沒有離開那個法性,法性明朗,法性清楚,他是這樣來。而我們呢?就是迷了法性,所以我們以無明造業,糊里糊塗受報,生生世世。不同的就只是在這裡而已。我們同樣也是生生世世,佛同樣也生生世世,差別就只是在這裡。所以我們就要很用心,不要再迷茫了,我們要趕緊建立自信,要趕緊身體力行這條路,往前走,找回我們的本性風光,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所以說「由跡顯本歸源」。
*就意識云知,就眼識曰見,又推求名見,覺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肉、天、慧、法、佛眼)皆為慧之作用。
因為了解過去,現在接下來,就要顯出了佛如來的本性,人間是如何來?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佛如何歸源,我們就要用心,要如何顯本歸源呢?「就意識云知」。那就是「意識」,我們要有知識,我們要知道,我們用我們的意識緣著外境,緣出了很多糊里糊塗的六道輪迴,這全都是一念的意識;意識不很清楚,我們就無明緣生。所以「就眼識曰見」,叫做知見。這個知見,佛陀來人間就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凡夫的知見是糊里糊塗,佛的知見是清楚明朗。我們要如何從那糊里糊塗的見識回歸到非常的清楚?我們就要很用心去追求,追求我們的「見」,同樣在人群中、生活中,以這個「識」去緣這些境界;我們的「識」,要去到如何分別,之後如何應用,是「成所作智」,也有在妙觀察嗎?好好去分析,這些東西是以凡夫心、欲心貪為己有,用心思要如何取得,或者是苦難眾生偏多,我們要什麼樣的東西,現在正需要什麼東西,我們要趕緊快去付出。要知眾生的苦,知所需求的量,我們要用「意識」去好好細思,叫做「妙觀察智」。
就像昨天我們美國總會執行長、副執行長回來報告獅子山(共和國),報告很多國家,但是這次重點在獅子山。現在有好幾千人在那個地方,緊急受困,我們緊急的東西要如何送過去?要從美國去或臺灣去,我們就要去深思、去觀察。若是從美國去,這些量,若從美國運過去要用飛機,多長的時間呢?運費要多少?美國運出去了之後,臺灣還要再送去美國補這些東西,我們就要再運去美國,美國再運去那裡,這樣是不是浪費了呢?
我們就要趕緊來想,去測量(評估)從美國去要多久、用多少錢;從臺灣去要多久、要用多少錢,就告訴他們:「你們應該要將這些都問清楚,計算起來,再來評估。」「有啊,我們有計算,光是應這些量,緊急要使用的香積飯、毛毯等等,急需要的。光是現在應這些人需要的,差不多十四天的量,光運費就要將近臺幣八百萬。」哦,聽到,這是不是太多了?光運費就要用這麼多,難道這樣可行嗎?若用船,要五十多天(約需五十三天),將近兩個月。但是,他們的緊急期差不多在這半個月內,十四天之中,這是他們生命、生活所需,要怎麼辦呢?
再思量,想看看,知道我們臺灣去的白米,這三百噸當中,其中一百噸已經到達了(第二批已清關領出,即時撥用)。是啊,到達了。是不是我們趕緊用米?對啊,現在所有的鍋子、鍋、盆,什麼都沒有,是不是就就地採購這些鍋子的工具,一些大鍋子、小鍋子,這些工具我們來採購,就地採購。米抵達了,和另外一個慈善機構(希利基金會、自由城明愛會和蘭頤基金會合作煮熱食),大家調人來,就這樣,米,用鍋子,我們發鍋子給他們,這樣趕緊先讓他們自己去煮。有鍋子,大、小鍋子,他們以就地取來的木材,石頭稍微支撐一下,也就能夠維持生命。要不然我們要送這些物資,要再經過空運才趕得上。在時間和物資的考量,物資要用這麼多的經費、運費;時間,若這樣趕緊運去,它轉過兩三個航空站,能夠到達,至少兩三天的時間它能到;若是用海運就要快兩個月,這樣評估起來。
所以,我們就在那個地方買鍋子給他們,這樣他們就能夠用,洪水來沖光了,一無所有,也是同樣等於替他們添家具一樣,還有米,他們就能夠及時用。這樣,我們要給他們的東西我們用船運,用船運一、兩個月的時間,還再需要大量的毛毯,我們就從海運去。這些物資可以緩的,我們就從海運;緊急的、救命的東西就用空運。這就是如何來省錢,如何東西能夠到達,如何又能有時效。要不然,在這十幾天之中是緊急期,我們若要用水運趕不上,用空運要約780萬臺幣,所以就要用妙觀察,去思考要如何達到這幫助的目的。
所以,「識」從外面緣境,考慮那裡到底苦難人多少,最需要、必須在這個緊急的十幾天裡,一定要全都補給到的,這些人能夠安全延續他們的生命,這就是「比量」,才妙觀察、思考,要如何將這些東西能夠運用。不論是現成的境界所緣的五識,收納在第六識,第六識去妙觀察。因為那些人是平等,都是生命,不論他是遠或近,受到災難總是生命平等,我們運用「妙觀察智」,所以我們要很緊急,要趕緊去付出。
這全都是我們的這個「識」,要如何來用在我們的菩薩道上,能做得到、去發揮,這也就是在見識之中,為人群去思考,做很多的思考,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那就是「大圓鏡智」了。他能夠考量那遠景,它那裡的境界我們完全掌握在手掌中,了解他們需要的是如何,我們才有辦法去全面做得會圓滿。這就是要「四智」平行,這叫做「見識」。「知見」,我們要「見」,要先了解,所以要有見、有識,要有知、有見,我們就要行動──共知、共識、共行,這全都是要平行的事情。所以,「又推求名見」。我們好好來去找、追尋,好好追尋,這些東西要如何應用?那些人要如何去救?這全都是叫做「妙觀察」。尋求了,這就是「覺了云知」。「哇,那些量我知道了,那裡有這麼多人的數量,我們需要用多少量進去,這我都了解了」,這叫做「知」。
「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共合起來叫做「佛智」。「一切智」就是知道一切的一切,「道種智」就是走在中道,要如何走?有近期的,緊急要去救;有長期的,長期我們以後要如何做?同樣的道理,就是這條路要如何走?這就是佛陀的「三智」。「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叫做「五眼」。我們凡夫的就是肉眼,天人有智識,他就是天眼;修行為聲聞、緣覺,那就是慧眼;菩薩已經超越了,他將自己和眾生合為一體,天下眾生法他體會了解,這是菩薩,叫做法眼。到佛的境界又不同,「大圓鏡智」,明朗圓滿的一面鏡子,這叫做佛眼。這叫做「三智」、「五眼」。「皆為慧之作用」,這全都是智慧的作用,凡夫的智慧和佛的智慧,差得很遠;菩薩的智慧和佛的智慧就離得較近等等,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
*涅槃以佛性為一大事,華嚴以法界為一大事,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
「涅槃」,就是「以佛性為一大事」。因為《法華經》就是佛陀準備要入滅前所說,所以這個涅槃就是寂靜,就是心很寂靜,心沒有浮動。這是佛的境界,永遠就是在這個涅槃,寂靜清澄的境界。不是到了佛陀示寂那天才叫做涅槃,是從覺悟之後,他的心就已經進入了寂靜清澄的境界,這已經回歸佛性。「華嚴以法界為一大事」。佛陀他自己的本性回歸一大事,也期待眾生的性回歸如來真如本性。這個本性從什麼時候發現呢?「華嚴會」那個時間,因為佛陀他覺悟與天體宇宙合而為一那個時間,就是華嚴的境界。十方諸佛菩薩完全顯現出來,來慶祝娑婆世界成佛了,娑婆世界的佛已經成佛了,這是佛那時候覺悟,他的心靈的境界就是在華嚴會上。
接下來,「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般若」就是叫做智慧,智慧就是運用這個華嚴的法,總法,「總一切法,持一切善」。佛陀用這個法,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他一心一意就是要讓我們眾生體會了解,所以回歸到人間,隱實施權,開始講說「苦、集、滅、道」。其實,也是要人人能夠體會佛的本性,要來開啟人人本具佛性,那一定要從開頭說起;眾生就是這樣累生世所造作的苦源,所以受到這麼多的苦因,造這麼多苦因,受苦報。所以,佛陀將這個苦報,顯現在的情形讓大家了解,看得到、體會得到的道理比較容易了解。這就是佛陀講《法華經》,開始要顯本了,就是從一大事因緣出現在人間,這種的意義我們一定要知道,要開顯使眾生能夠體會、了解,開示眾生能夠悟入佛的知見,所以「知見」是我們的目標。前面的文要用心體會,
經文:「『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
那時候,分身佛帶來的侍者,已經有很多了,因為來的分身佛多,這些隨身來的菩薩也不少。看到更多無量邊數的菩薩,十方浮現出來,大家心有所疑問。所以,就問他的親教師,所親近的佛:「到底這些是從哪裡來呢?」他,來的佛就各個向他的侍者回答,「諸佛各告侍者」,就是回答他的侍者:「稍等一下,這是一件大事情……。」也是一大事,因為佛陀開始要顯本了,「跡門」已經過去,現在就是大事情,要讓大家來了解,了解修行的方向。這是佛陀顯跡人間,為了要度眾生,過去用方便法.現在才開始開「本門」,大家要專心一意好好聽,聽聽佛怎麼說。這當中,那些諸佛回答他們的侍者之後,這當中就緊接著,
經文:「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就「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是誰呢?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趕緊接下來問,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釋迦牟尼佛經已是向彌勒菩薩授記了,才開始,過去的授記,現在開始還是要授記。所以,「次後作佛」,介紹這位彌勒菩薩就是將來能夠來接受佛陀過後(指示寂之後),像法、末法過後,再來的佛,那就是彌勒菩薩成佛之時。所以這位菩薩,現在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時間,他還是一位菩薩。這位菩薩,前面的經文,很清楚,他都問過了,代替所有的菩薩提起了問佛,「以問斯事」,已經全都問過了。「佛今答之」,現在佛開始要來回答了。這是佛向他的侍者說,介紹這位彌勒菩薩將來成佛的因緣,叫大家用心,好好地等待佛陀如何來回答。接下來的這段(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經文簡釋:「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
阿逸多:彌勒菩薩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行,修慈定故,義無能勝,又名慈氏。
「此是釋尊讚其能問,許以宣說」。很歡喜,釋迦牟尼佛聽到彌勒菩薩這樣在問,正是他正要說的話,這麼的契機。所以,「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佛陀聽到彌勒菩薩在問,釋迦牟尼佛趕緊回答了,向彌勒菩薩這樣說:「善哉,善哉!阿逸多!」「阿逸多:彌勒菩薩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行,修慈定故,義無能勝,又名慈氏」。「阿逸多」是誰呢?當然是彌勒菩薩,而彌勒菩薩又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慈氏」。因為他一直以來就是一直一直修慈悲行,一直就是以慈心來看待眾生,以慈心在修法、修正法,以慈心要度眾生。他就是以慈為行,修慈的定,所以那個意義很深、很長,所以「義無能勝」。光是一個「慈」字,他要去用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如何去用功?如何去受持?光是這個意義就很深、很闊、很大了,所以「義無能勝」。這是彌勒菩薩將要專修的課題,所以他長期累劫來就是這個課題,是他的方向。所以,「又名慈氏」,名也叫做慈氏,就是慈,以「慈」為姓。
經文簡釋:
「乃能問佛如是大事」;即問所來諸菩薩眾,稱揚受持修習何道。
「乃能問佛如是大事」。已經他有這樣的境界,事事就是以眾生來著想,現在這麼多、這麼多的菩薩,不論是在地的菩薩,從十方來的菩薩,從地湧出的菩薩,這麼多,大家的心向力就是想要了解,了解過去的「跡門」,現在的「本門」,到底這麼多人來各有因緣,到底是什麼因緣?如何修行才能夠成佛?得到這樣的盛況呢?所以,「即問所來諸菩薩眾,稱揚受持修習何道」,他們到底是修什麼行,從什麼地方來?是不是只有問這樣而已呢?
*彌勒此問,並非唯問菩薩之因行,並問佛果覺地之德,故曰佛之大事。
「彌勒此問,並非唯問菩薩之因行」。其實,彌勒菩薩他所要問的,不是只有這樣這麼簡單,只是問菩薩的來由,不是只有這樣。他同時也是要問的,「並問佛果覺地之德」,那就是「本」。侍者問他們的佛,問:到底這些菩薩的因緣是什麼?其實,彌勒菩薩最重要要問的,就是修行的過程、結果成佛那個目標,這是彌勒菩薩很重要的問題,如何來累積那個果行?行,如何來行才能夠累積德?這是彌勒菩薩所問。這個德若不夠,眾生緣若不夠,要成佛的期間還很長。
這就是彌勒菩薩的一大事,他更要了解菩薩是這樣修,但是德行要如何積,積成為德。這種修外為功,修內為德;修外就是善事要做,眾生緣要結,但是內心要如何來讓自己的心,能夠這樣這個德行在聽、行一直與眾生的緣很深下來,那就是要我們心行,心與法、與行為要如何合而為一。要不然,我們只是聽,文字懂很多,詞句也說得很好,但是內心都只有一個方向,路沒有開出來。因為這條路的風光,如何鋪、如何開,開路很踏實,踏踏實實的路如何走、如何開,還沒有很落實。只是從別人說的方向,只是知道那個方向,別人開的路鋪平了,我們來走;走過只是看那些風光而已,真實鋪路的感受,我們沒有感受到。
所以,想要問就是這些,那種的感受、那個德本,要如何去鋪路?一寸一寸的心鋪在一寸一寸的路,這樣的心地風光累積起來的這個德,這就是彌勒菩薩所想要了解的德,就是「覺地之德」,也就是「佛果覺地之德」。要聽得清楚。彌勒菩薩要問的是這樣,成佛這段路,已經到達要成佛,如何能夠成佛,登這個果地去,那個感覺,真的有體會到那個感覺,那個德。是啊,剛才說「寸寸愛鋪寸寸路」,我們真的有去鋪過來,地上幾…幾塊磚我們也會清楚啊!
好像在上禮拜,從花蓮慈院路跑回來,在聽他們的心得分享,問:「你們的跑步心得?」竟然其中有一位回答:「我總共跑了三萬幾千步。」連幾步他都說出來,是幾個步伐哦,這就是心地風光,你的腳步踏出去了,要幾個步伐能夠到達?就像我們在鋪路一樣,我們總共鋪幾塊磚,寸寸路、寸寸愛這樣鋪出來。這叫做「佛果覺地之德」。我們要很清楚,透徹了,徹底清楚,不是只在浮面「知道,知道了」,說起來侃侃而談,不是這樣,就是要很踏實。所以,叫做「佛之一大事」。你有路可走,絕對有理可說;有理可說,絕對有地可踏。所以,我們有踏到地嗎?這是最重要的。
*能問佛如是大事:此乃開近跡顯遠本,三世益物,化化不絕,承先啟後之大事。
所以,「能問佛如是大事」。能夠聽佛這樣的大事情,這是很不容易哦。所以,「此乃開近跡顯遠本」,開近近的這個跡門,但是顯示出了那個「遠本」,很長、很久,那個「本」是如何建立來?就是又再問:「佛陀是如何開始知道方向、知道開路、知道鋪路?」開道鋪路,這就是要從開始的第一步,方向既知了,道就要開、路就要鋪,這就是「能問佛如是大事」,這大事情,這條路要如何過來,來問佛。所以,「此乃開近跡顯遠本」,開近跡、顯遠本,遠本那就是很遠、很遠的那個本來是什麼。
所以,「三世益物,化化不絕」。不斷生生世世、生生世世就這樣在化度,不間斷、不停息過去。所以,「承先啟後之大事」,要問的是這個事情,承過去的方向,開始開路,如何走過來度眾生?要如何教化後面的人?這就是我們也是一樣要去用心、去了解,不是只有「知道了、知道了,我很會說」,只是很會說沒有辦法,我們還要很能行;能說、能行,是聞法者、行法者、說法者。我們說,我們就要身體力行,我們要去做,所以「聽」要行而做。
*彌勒為補處之主,不識地涌之眾,示此一問,開發諸佛甚深智慧,故雙讚善哉,以顯至善之美
所以,「彌勒為補處之主,不識地涌之眾,示此一問」。因為彌勒菩薩雖然已經修行那麼久了,累生世也不斷來人間修行,但是這些來的菩薩他不認識一個人。因為這樣,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度化那個「跡」的過程,足跡印過了多少,就度過多少人。所以,在這個地方他把握這個時間,就是要問:如何度,怎麼會度這麼多人?如何結的緣,怎麼會這麼多?所以,「開發諸佛甚深智慧」,因為這一問起來,釋迦牟尼佛後面就會回答很多、很多,這「諸佛甚深智慧」。「故雙讚善哉」,釋迦牟尼佛就是讚彌勒菩薩:「很好、很好,問得很好!你這樣一問,要再說下去的法,那就是諸佛甚深智慧。」
與我們在〈方便品〉,佛陀也是對舍利弗說,但是舍利弗三問(指「三請」),佛陀是「三止」;彌勒菩薩這樣一問,佛陀就說:「善哉,善哉!」」因為正是因緣成熟,開始能夠說諸佛甚深的智慧,因緣成熟了。而在〈方便品〉是因緣還未成熟,所以「止!止!止!」,「三止」哦!這時候因緣成熟了,開始讚歎「很好」,「開發諸佛甚深智慧」。從這樣開始,「故雙讚善哉」,這內容的意思,菩薩和佛那個心意,「以顯至善之美」,這很好,讚歎至善之美。總而言之,我們要了解,佛陀在人間就只有很簡單的一項事情,而我們就是這麼的渾沌,可見佛的智慧甚深微妙,可見眾生煩惱無明多麼深重,就要讓佛用很多很多時間,說很多,動用了很多人來見證,還要以智慧問答。我們到底了解了嗎?還未了解,不要緊,前面的「跡門」大家已經清楚了,後面的「本門」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