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相,其實為佛乘。
又實相之妙理,是即為第一義。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相,其實為佛乘。」這段文,是《法華經.方便品》經文裡面有這樣說。我們就能夠了解,一實相妙理,就是寂滅,「知第一寂滅」,我們應該要知道。現在我們已經從「跡門」進來,之後我們入「本門」來了;本門就是根本。佛要講說諸佛菩薩來的因緣,要用什麼道理、用什麼樣的事相來解說這些道理呢?理是無形、無體相,要如何將這個法顯示出來?所以我們接受法的人,前面我們就說一定要「信」,我們要建立甚深的信心。我們對信心一定要很堅固、一定要很深入,而且沒有懷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就是我們進入佛門來,很重要啊!
因為我們要接受的是道理,道理就是這樣無形、無體相,所以佛法有人將它叫做「空門」,無形、無體,它的道理就是這樣。這要如何來教法呢?佛陀就「以方便力」,發揮了他的方便智慧力。所以要「示」,顯示了善有為法,那就是「種種」相;用種種人間世事形相來告訴我們道理。其實說這麼多道理,做這麼多事情,一切善有為法,雖很多,其實只為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一佛乘。其實,佛說這麼多事情,不論是他做;佛陀親自去做,顯示人間等等的經歷,再將這個經歷過的告訴大家。而眾生有困難,有心靈不能解了的事情,他就從眾生那個心靈的苦處,從人與人之間,什麼樣的起因造成什麼樣的煩惱;是什麼樣的煩惱又再延續造作的果報。這樣的起因,延續無明、煩惱,造作因緣果報,受報了。而這個因緣,他就再將它延伸到過去、過去無量數劫,生生世世。光只是說眾生,他們也有他們過去生所造的因,現在生所得的果報,這都是用種種方便法。說它是方便法嗎?其實是一佛乘。這就是道理,道理就是在人、事、物中;人、事、物中一切的道理,總歸納起來那就是一佛乘,它的原理,原本的道理。
人也是這樣,人人千差萬別,不同的人種、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個性。真的是無法去計算、無法去分類。到底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他好的優點、好處是哪一點?各人都有優點,但是在各人的優點中,卻也有不好的缺點,總是不會圓滿。凡夫於德有虧,這就是我們凡夫,哪怕是修行者也難得圓滿,這就是佛陀要如何為我們說出圓滿之法。當然,這就是要用種種的方法,讓我們有耐心、信心、精進心,我們願意在四修法,「四修」──無間修、無餘修、長時修,這樣不斷尊重著法。我們要真正深信,因為我們深信,所以我們「四安樂行」──身、口、意、立宏誓願。佛陀弘法,他有次序,用這樣將我們引導過來,我們應該要相信。
從〈方便品〉開始,要我們知道,「知第一寂滅法」。我們一定要知道,這第一寂滅,既然是寂滅,當然就是無生;無生就是再也沒有煩惱產生。我們既然滅掉了煩惱,乾淨了,就不要再讓那個無明染污再次又來我們的心裡。這就是寂滅之後,已經寂靜清澄了,就不應該再受污染,這種不再生污染。原來我們的本性不增不滅,無始無終,開始一直就是這樣,未來也沒有損滅掉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我們應該要很透徹清楚。現在雖還未清楚,但是你一定要有信心,不要又在信心中生起煩惱,不要在信心中再生起疑惑。從方便法要轉過來一實乘法,這個當中關鍵是很重要。
我們現在來到這裡,佛陀又再為我們提起要信、要精進,不要有疑悔。我們昨天才說過而已。所以,在〈方便品〉開頭,既然佛陀說法了,因為舍利弗「三請」,佛陀開始要講法了,他就要先告訴大家「知一切寂滅」。大家要知道這個法最終的目的,就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從開頭一直知道、一直了解,共知、共識,我們現在已經在「共行」,要長時間精進。所以,「知第一寂滅」,要知道去除煩惱了,心地乾淨了,再也不要又有污染,再也沒有煩惱無明來污染我們;污染不到我們,到這個程度才叫做寂滅。
還是一定要入人群,我們不只是說:「我要預防、預防。」你能夠透徹了解,清楚了、了解了,自然在人群中什麼樣的環境絕對不會搖動你,不會影響你,也無法去染污到你。所以,這個煩惱永滅盡無餘,全都滅掉了,全都盡了,沒有剩下來,也沒有再受污染的,這是「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也知道佛陀設方便法,從無形、無體相,就是為了要教育,不得不要用這樣的方便力展示出了善有作為,善有為法,這樣來示範於人間。所以「雖示種種相」,雖然設方便法,雖然是這樣在教育,其實每一項都是內含著佛性,就是一乘法。雖然是開三乘,但是三乘中的一真實法都存在,所以「其實為佛乘」。佛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我們都能夠很清楚,這就是真實相的妙理;實相,實相是要有體有形。是啊,不論是什麼樣的形體,無不都是有它內含的道理存在。
同樣是樹木,大棵的樹,葉子有的很大,有的葉子很小。看看,若是七、八月的時候,學校學生都畢業了,說鳳凰花開,以前的學校都會有,但是它的葉子細小,就是落花時校園就要一直掃。這樣的樹過去很普遍,因為若開花,一片紅,很美,但是它的葉子很細小。就像我面前這個盆栽,葉子很細,還有另外一盆,比它更小盆,它的葉子比這盆的葉子更粗。看看,同樣是樹,麵包樹,巴吉魯(阿美族的野菜。阿巴魯,桑科,波羅蜜屬,即麵包果),葉子就像芭蕉葉那麼大。看看,它每棵樹有不一樣的形;不一樣的形,就有它不一樣的基因,就是道理,種子裡面的道理存在。就像我們人,同樣名稱叫做「人」,看起來人人都一樣,佛、眾生都一樣。其實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每一個人看法、思想、見識絕對不同。以前的人有一句話:「一個母親生十個孩子,和母親合起來有十一念心。」這就是母親生的,就無法與母親一樣的心念,這就是人間的複雜。
不是說樹種它有固定的基因,它長出來的那個植物,就是那個基因所長出的東西,現在的人是如何去將它改基因。其實人很複雜,他自己是無法與兄弟,無法與父母同一個心念,自己卻還要去改其他的物種,這就是人的複雜。所以心念,心念會造萬端,是善有為法呢?或者是惡有為法?這全都在行為中。這個行為總是從那一念間,這就是佛陀要我們能夠「知」,這個字「知」,在這個地方的「知」是很重要的。所以,這是「實相之妙理」,要去透徹了解佛法的道理。你若能夠很透徹,一理通,萬理徹,就是要用心去體會、去了解。所以,「是即為第一義」,這叫做「第一義」。佛法中最第一甚深的義理,因為它沒有形象,要說到讓大家知道真的是很困難。非思,不是用想的,不是凡夫有辦法思考、思量,不是一般人用口頭、語言能夠分析、議論,真的這個法很深,所以是「第一義」。
*第一義者,一實之道,理極無過為第一。深有所以,稱為義也。
而「第一義者」,是「一實之道」,那是一實相的道理,而且這個理,「理極無過為第一」。這個理很透徹,至高無上、至深無底,就是這樣很透徹。你要去測量很難測量,無法測量高的有多高、深有多深,所以「深有所以,稱為義也」。能夠從很深的法展示出了無量數,無法去分析很多,這就是「義」。從這個道理現出了無量無數、無法計算的體形出來,這就是道理。很多深的道理,它在各形各色的形態顯出來,這就是法。
總而言之,歸納起來,凡是你所接觸,包括自己生活中,我們的動作、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眼力,我們說話的聲音是多麼多生理裡面器官的組合。若是物理裡面說的「東西」,那就是零件,很多的零件合起來──一個麥克風、一個擴音機。這不是兩項而已,還有線等等,這要多少、多少的零件會合起來,才能發揮它的功能、效用。而我們人的身體,多少的器官,它的功能也要會合起來,要不然空有兩顆眼睛,有很多系統失調,發揮不出眼根的功能,外面再多東西,和我們沒有接觸的機會。可見這個義理,生理──人的生理,外面體形的物理,森羅萬象,包含在一切生物的體態等等,這全都歸納回來就是在第一義諦,「理」的源頭,所以「第一義」很深奧。我們在世間,很多的學問分門別類,分科,愈分愈精、愈細,這樣是不是每一個人分出來,很精細,他有透徹嗎?還未透徹,何況林林總總是這麼多!
這就是佛陀他的覺性,要告訴我們人人本具。因為人人本具,我們是凡夫,所以在任何一種的界限。現在你想要徹底了解,你就要分科別門,專精、專精去探討。就是這樣專精探討,理稍微可以了解、了解,但是了解卻無法真正能去體會,一件事情都了解不完了。所以我們要用長時間,要用很長的時間,今生此世透徹一件事情,印象、知識印證下去,來生來世再專精、再學習。對人要如何教育?這就是我們要對佛陀的法要深信,一定要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要長長久久來培養我們的善根,才有辦法發揮善的有為法。一切都是善,要如何身體力行?如何去帶動?如何來教育?這「一切智」,以及路要如何走、要如何開?「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道種智」合起來就是「一切種智」。天下之間林林總總會合起來,佛陀覺悟時,就是與天地合而為一,那些真理無不清楚,所以我們要很相信。因為相信,我們就要向前前進。所以,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前面的文要再重複,就用簡短的文字,將這深奧的道理,再幫助我們的記憶,所以用偈,就像詩句一樣。所以,偈文就這樣說,「當精進一心」,要我們大家精進一心,心要專,不要分心出去。「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我現在開始要說這麼深的事情,大家心中不要起疑,因為這個法本來就是與佛智契合。佛智,「佛智叵思議」,你要了解佛智,不可思議,很難思、難議,所以要用耐心,不要起懷疑心。
所以,「汝今出信力」,很不容易,現在大家已經相信了,〈信解品〉(窮子喻)也說過了,大家都相信了。所以,「住於忍善中」,也就要堪得忍耐。聽法體會道理,要用忍耐的心,要持長久心,好好來聽、繼續聽,這一切都是善法。所以,你要去救濟眾生,一定要有方法,「有法度」;聽法,你若不要認真、耐心,那要如何入人群度眾生?自己沒有法,如何度眾生呢?那就「無法度」了。所以,我們要住在忍善中,上求法、下化眾生。所以,「昔所未聞法」。現在要說的,可能過去還不曾聽到。「今皆當得聞」,過去你們沒有聽到的法,因為那時候開「三乘法」,小乘人就取小乘法,中乘的人取中乘的法,他們根本就不曾想要去聽大乘法。過去沒有聽的人,現在應該才更要聽。
所以,「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陀用輕柔、殷切的心來安慰:「開始聽,你聽不懂不要緊,但是不要生出懷疑的心,就要堪得忍,用長時間好好來接受。」佛陀就是這樣慢慢地來膚慰,讓大家要耐得住這念心,不要生疑。又向大家保證,「佛無不實語」,佛絕對是真實語,向大家保證。所以,「智慧不可量」,因為這樣,是佛的智慧,覺悟者的智慧,不是我們平常的人就能夠體會到、聽得到。現在要說的是那個入心的本性,真真正正要談心、談本懷,大家不要懷疑。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經文簡釋:「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
佛所證得第一妙法,其義深遠,不可以思量、言語而論其義分別之。
佛陀安撫好大家後,回過頭來說:「大家要好好用心,佛所得到的法……。」「所得第一法」,佛的境界,他的心體是與天地虛空合而為一,這麼的開闊,這麼充足的法,這是佛已得的法。因為這樣,我們平常人真的是無法體會,因為道理「甚深叵分別」,很難為你們分析。這本來是無體相的真理,是真空,真空是要如何來教育呢?「言語道斷」。話要說出去,用什麼樣的語言都無法展現出這個道是長得什麼樣,無法,凡夫感受不到,小根器的人無法體會。所以,這個道理,這第一法這麼深,很難將它分門別類,收納下來是一念心。在這念心要去分析這麼多,這不是我們有辦法去接受到的,這要分析也很困難啊!
所以,「佛所證得第一妙法」,佛所證得的那個第一妙義,「其義深遠」,是理實在很深,「不可以思量、言語而論其義分別之」,無法用我們平常人的心思去測量它,無法。也無法用我們的語言,言語來論,論議佛他的智慧到底是到什麼程度,無法去分別佛陀所說法,那個內涵這樣很清楚將它分析到我們能夠了解。其實我們若用簡單的心,一點就通,我們若是用複雜的心,我們解釋得再多,真正你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一一為你解釋到讓你了解,哦!那時間要很長了。因為這個一念間的那個真實法含蓋森羅萬象,真的是很不容易。我們人人若能夠用簡單的心,真真正正佛陀所說的法,我們能夠接受下來,身體力行,一件一件去做;做得到,一件一件體會得到。我們若做不到,聽再多都沒有用。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此之妙法而獨以蓮華為喻,是妙法則權而實一乘之法理,體同蓮華乃華果同時故名妙法蓮華。
所以,「《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法華經》唯談一乘法,其實《法華經》所談的是一乘實相的道理,這是《法華經》的要點。「此之妙法而獨以蓮華為喻」,他說很多很多的法,唯有用蓮花來譬喻。蓮花出淤泥不染,大覺聖者在人群中不受人群煩惱無明所染著,這就是如蓮花,用蓮花來譬喻,這就是妙法。「是妙法則權而實」。蓮花出污泥,它的真理就是「實」,蓮花、污泥的形象,那就是「權」,所以權、實其實無法離開,就是是「權」,也就是「實」。所以,「一乘之法理體同蓮華」,一乘法的道理,那個「體」和外面的「相」真的是一樣。什麼樣的理,自然那個生物所展現出來的就是什麼樣的形態,只要你有用心去研究,那個最精要的生態,因緣會合起來,自然那個生態顯出來的「相」就是它的「理」。
昨天又再說,我們要如何去做有益人群的研究。現在很擔憂的就是傳染病、瘟疫,光是一隻蚊子就能夠將那個病源、感染源這樣一直傳出去。要如何研究出,讓蚊子沒有興趣叮咬人,且人被蚊子叮咬到後會有抗體,能夠不受蚊子叮咬而影響。這有可能嗎?昨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廖院長來,就是為了我們要去研發,從中央研究院,和我們慈濟大學、慈科大會合起來,一直在研究。這有可能嗎?有!信心滿滿!開始要展開幾種的研究,這會成功嗎?會!就是要有因和緣發現到那個理;那個道理一定要有因緣會合起來,才有辦法出現。
要不然,蚊子歸蚊子,人歸人,為什麼傳染病會在人間呢?但是這也就是現在這種的生活生態,空氣的污染、生物的變態,才會被蚊子叮到就生病。以前的人不全都是這樣?但是現在的人讓蚊子腳觸到,就不得了了,驚動世界國際間(意指被有茲卡病毒的蚊子咬到),這是現在的生態在變,這個生態在變就是因和緣在會合,就是這樣啊。我們要如何?這種因緣會會合病,應該也要有去發現什麼樣的因緣,可以隔離這種病菌及病毒傳染,這就是要再研究。
總而言之,有研究不完,無盡的道理,很多,但歸納起來也是「一乘實相之理」。這個妙法與蓮華來做譬喻,裡面也有很深奧的道理。為什麼這些污泥不會去染到蓮花?蓮花葉子上,水滴下去,你能夠在那裡將它搖啊、搖啊,水不會散掉,水會變成水珠,能在蓮花葉上面搖動,在芋頭葉上面也能夠搖。這,生物有生物的道理,世間的道理很多。所以,佛法終歸納起來不出「心」,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天下一切萬物無不都是由心造,一個心念,我們要回歸我們的心念。所以,妙法是「權」、是「實」。「一乘之法理體同蓮華」。「蓮華」,「乃華果同時」。其實,我們的心念就這樣起一念,因為外面有結果,我們的心就會有起念。不論是「因」和「緣」,因和緣總是這樣會合起來;有因和緣會合起來,它就又再有「果」。這個果現成了,就會明顯為我們告知,「報」,就為我們報出這個訊息。這個訊息一報出來,我們的心就有念,這都叫做「因果循環」,這就是世間事情都是這樣。
因為現在的人間讓我們很擔心,除了氣候以外,那就是人的傳染病,這就是因緣循環,有這個訊息給我們,我們就會起心動念,覺得我們要再起一個因去找,找出能夠預防的方法。所以因、緣、果、報,就這樣不斷循環,同樣的道理。所以,「故名妙法蓮華」就是這樣,在污泥中這個種子它還是不斷不斷延續。
經文簡釋:
「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如是深妙,今當演說;汝等咸須一心,善思念而諦聽。
「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如是深妙,今當演說」。現在佛陀要將這些道理讓大家知道,佛陀說:「我現在應該要說了,但是你們大家要用一心,要信心、耐心,好好下定決心,好好來聽這這麼深的妙法。」現在將要說了,若沒有用很虔誠一念心,聽了之後好好思考……。常常說,聽法不要這邊聽,那邊漏過去;這邊聽,那邊漏過去,那就枉費我們在這裡坐這麼久了。那麼的耐心坐在這個地方,我們聽,就要記起來。我現在看到聞法筆記(《晨鐘起•薰法香》【聞法札記】),是吧?真的是大家很用心聽法,聽了之後他們的心得用筆寫下來,這已經出版了。這出版,我們能夠來看看大家用什麼心態聽法,他將法聽入心,自己有心得,就這樣,寫下自己的心得,集結成聞法筆記,那個心得筆記已經出版了,是期待人人要留著,自己聞法入心,在刻我們的心版之中,我們再和大家分享,聞法者互相分享。
有的人聽了之後,又去「讀書會」互相分享,有的人記筆記,將心得寫出來出版,再與大家分享。看到出版了,我很歡喜,真的大家要去參考別人如何聽法,聽了之後,落實生活中有什麼感想、有什麼心得。所以聽法要一心,「汝等咸須一心善思念而諦聽」。聽進去,要好好再想,回想一下,記憶一下,我們要落實在記憶之中。
*信心而有力,斯為深信,依然須住於忍善之中,則此信力更為不可搖動。
所以,「信心而有力」,我們若生出信心,我們就有力量了。《三十七助道品》裡面不是有「信力」?「五根」、「五力」,不是有信根、信力呢?有了信,我們就能夠伸出我們的道根出來,道心就出來了;這個信心、信根、信力就出來。所以,「斯為深信」,你要有信心力,必定要深信;要有力就是要深信。所以,「依然須住於忍善之中」,還是要告訴大家,聽經也就要有忍,要耐得住,要耐心好好聽。這「依然須住於忍善之中」,大家要用心。「則此信力更為不可搖動」,這個信力,我們不要受到外境來將我們搖動了。
*能以此信聞受昔所未聞之如來智慧,方免疑悔與懼。
「能以此信聞受昔所未聞之如來智慧」。這個「信」,好好來聽,來聽、接受。過去還未聽到的,如來的智慧我們還未聽到,現在更要有耐心。因為《法華經》過去已經說很長了,現在擔心大家沒有耐心,鼓勵大家要再耐心聽下去;後面要說的是真實佛的智慧,所以大家一定要耐心聽。我們要成佛,要與佛有同等的智慧,當然我們就要了解佛的智慧,所以,「方免疑悔與懼」,才不會生出了疑悔;生出了疑悔,我們就會懼怕,「這到底還要到多久呢?」就沒有耐心了,所以佛陀在這個地方警惕我們,希望我們要有信心、要有耐心,不要在這個地方生出了懷疑,或者是懼怕,或者是不耐煩的心,都不要。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
經文簡釋:「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
說上如是偈已又告彌勒,今於眾中,宣告汝等。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這段偈文到這裡結束,接下來佛就再說,「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因為彌勒菩薩提出來問,佛陀為大家回答,解疑,再叮嚀大家。現在佛陀就再向彌勒菩薩說:「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現在在這麼多人的面前,公然對大家宣布。「說上如是偈已」。大家要記得,長行文中若因為很重要,偈文就會反複再說,這就是表示我們要謹記。「又告彌勒,今於眾中,宣告汝等」。又再向彌勒菩薩說,於大眾中說:「大家,這些話一定要謹記,用心深入,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有耐心。」佛陀又再向彌勒菩薩說,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
經文簡釋:「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
如是數量,如前云我常遍遊未見是事。
因為彌勒菩薩就是阿逸多。彌勒菩薩,他就是表達:「這麼多人、這麼多人來,十方的人來,從地湧出的人來,這些人我怎麼都不曾看到?」這個問題是代替眾人心裡所想的問題,由彌勒菩薩提出來問,佛陀現在答覆。就是說:「阿逸多啊!」就是,「彌勒啊!這麼多人的出現,你們大家都不曾看到。」「是諸大菩薩摩訶薩:地中涌者。」其實這些從地湧出大菩薩,「汝等昔所未見者」,其實是很久了,這你們都還不認識他們。這些人,要算它的數量,很難算,很多;要說他們從修行以來的時間,從佛陀開始累世結緣的時間,都很長。
所以,「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算時間和說它的數量,這都沒有辦法。所以,「如是數量,如前云我常遍遊未見是事」。彌勒菩薩他就說:「這些事情,我真的都不知道,都沒有看到,所以請佛為我們開示。」佛陀重複阿逸多所問的,「彌勒啊!你說這些人有這麼多、這麼多,無法計數的人,其實這些人,要用時間來說他們的數量,也是同樣無法去計算,這有很多很多。」當然,裡面含著很深的意義。 我們接受佛法,佛陀的教法,在文字的表相,我們能夠看出了重重複複,好像很繁瑣,卻是我們若很用心深入它,每一件事情,同一項的文字,要來分析它裡面的道理,要講的還是很多、很多。同樣這些經文,都同樣不斷重複,要說盡了經文之中的義理;你即使講盡了多久的時間,都是分析不完,道理之深,道理之廣啊!而我們要如何去認識它?
佛陀一直要我們要有耐心,要我們有信心,因為事關於我們眾生。所有六道的眾生與天地之間很大的關係。我們不要只是常常在依賴,依賴在「佛啊!您說法給我聽,我要如何才會得救?」佛也告訴你們不要依賴,是你們自己本身原來就有的力量,只要你們了解這個法,你們體會到原來就有,沒有什麼人能夠給你依賴。所以,也不要動不動就要來求神、怕鬼,都不用。因為要將自己內心的智慧,我們的真如本性真的啟發出來。這樣,雖然現在很辛苦,我們要扎很深的信,要展很廣的根,但是我們若能夠一一了解,我們就能真正的自在。我們一念間收回來,一切唯心造,所以我們平時時時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