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leonliu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25
威望 : 1
注冊日期 : 2011-02-19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二 8月 29, 2017 10:09 am

201708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調伏身口意誓願,
而制伏諸惡業行。
又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
降伏我心,調伏令究竟出離。
柔順者以法調之,
剛者以威勢伏之。

  用心,多體會。「調伏身口意誓願」。降伏身、口、意,立弘誓願,這最近我們不是常常在聽嗎?〈安樂行品〉不斷這樣在說,一直到〈從地涌出品〉,這「四安樂行」,我們還在回顧「四安樂行」。「四安樂行」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日常沒有離開我們的環境,沒有離開我們的聲和色,沒有離開我們的身行;舉止動作、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身、口、意,這是時時分秒都是和我們在一起,都是在生活中啊!原來生活就是在修行,佛陀教育我們,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理念、方向對了,無時無刻身、口、意無不都是正語、正行、正思惟,全都在正法道上在行,這就是我們修行。

  法原來是隱藏在我們生命中,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生命中,時間、空間與法都是合而為一體。只要我們在修行,只要我們有用心,哪一個時間不必用到身體啊?哪一個時間不必用到嘴?口。哪一個時間不必用到我們的心和腦呢?時時不離啊!不離身、口、意,分分秒秒不離時間,隨著我們的身體,你走到哪裡,你就是到哪裡去。法就是一直與我們常在,只要我們一念心──修行的心,法無不都是遍空間,也是所有的時間;我們專心、專意,我們全都是在修行。

  所以,身、口、意,對的事情善有為,這樣立弘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我們若能夠身心都是接受到佛法,沒有一個時間我們有和法離開,沒有。而且,正確的法──正語、正行、正思惟等,「八正道」無不都是在我們的身、心,身體力行中。我們再加上了誓願,這不就是「四安樂行」嗎?我們能夠過得很快樂,因為見道、與道會,豈不是很快樂呢?所以,「四安樂行」是佛陀教育我們要如何弘法,未來佛陀的法要如何延續在人間,是持法者、傳法者、說法者所要謹慎、所要運用的,那就是「四安樂行」。這有一段時間都在說這些話,大家應該記憶深。

  所以我們要好好調伏,調伏得好,自然日常生活都是在身、口、意、誓願安樂行中。八正道是我們的路、是我們的道,我們在開的道、在鋪的路,《三十七助道品》無不都是我們的修行,日常在靠近的環境,應該這就是。將這些心境用在人群中,「六度萬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都是一貫,我們無法不知、無事不能做,這是生活。所以,「調伏身口意誓願」。只要我們降伏好,我們的身、口、意調得好,四弘誓願立得堅定,「而制伏諸惡業行」,自然我們就能夠制伏諸惡業行。身、口、意、誓願已經堅定,目標也是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的方向,自然我們就能夠制伏了諸惡業行。善、惡,我們的善已經很堅定,我們的力量已經很鞏固,惡就拉不過我們了。

  我們平時在制伏煩惱無明,無明煩惱制伏了,惡業行絕對不會產生起來,所以我們已經將它制伏下來,再也沒有惡業的行為。我們「諸惡莫作」,就沒有再做了;「眾善奉行」,善有為法我們已經隨著身、口、意、誓願不斷增長。在這個善有所作為的善法,我們不斷身、口、意、誓願中為人群在付出,就沒有「諸惡業行」了。「又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內心的煩惱魔。其實心外無魔,是我們的內心魔;這種的惡魔──煩惱無明,這種的無明煩惱來困擾我們的心。不論外面的人是如何看我們,只要我們身正、心正;我們的行為正,什麼樣的無明、外境絕對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而我們若是用功不夠,外面的人不了解,興風作浪,我們的心就會讓它影響到。

  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無私,相信自己所造作的,就是正語業;都就是正語、正行,就是善作為的業,那心我們就常常是很正確,不受外面的風、聲來誘惑我們。自己自信,也信人,而人人也信我們,也要信法,不會再受再外圍的聲、風來誘引。所以,我們也經過了有一波,正者自正,不受風所搖動,自然那陣惡風、魔風就過去了。只要我們的心魔不生,自然外魔就不侵,所以我們要好好「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佛陀將要成正覺之前,在修行過程中,到了很多的這個法,他心裡面的方向,已經是方向準確了,了解法應該是這樣。他開始靜坐默想時,這個法──天地宇宙間和生命的起源,這個奧秘、人與人之間,這些道理林林總總,他將它會合、分析下來,已經都很清楚。

  坐下來,好好來思考,當他身心清淨時,突然間,內心忽然間很澎湃,很多的境界現前,這幻境、幻相這樣很多一直浮現出來。他要用他的定力、念力,真真正正身、口、意、誓願定力,就是這樣穩定了。不論什麼樣的幻相出現,他就是用穩定的心不受搖動,就這些幻想、幻相、幻境就不見了;只要心不會受這個相來擾亂,自然這個境界它就不見了。佛陀在這些境界都完全平靜了,那個時間,身心整個開闊起來,寂靜清澄,志玄虛漠,這個境界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這就是覺悟的剎那間,降伏了心魔,叫做伏魔。坐下來心很平靜的時候,這種幻想、幻覺,在他的心他很穩定,沒有將這個相用心執著住,常常在那裡起了亂想,沒有;這心顧好,那個幻相自然就不會印在他的心,不會去擾動到他的心,心清淨,幻化魔境消滅了。當魔境消滅,剎那之間心地開闊,就是寂靜清澄的時刻,那就是因為他「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種的意志力降伏了這麼多的魔。

  所以,「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這些幻境、幻相、煩惱無明完全將它們制伏掉,將它們調理過了,這些惡魔已經降伏了。這就是佛的境界,覺悟,一切的煩惱無明再也不會再來困擾到他,佛陀的心。所以,「調伏令究竟出離」,已經完全出離了,調伏了一切顛倒亂想,這些魔的境界完全去除,所以這念心解脫了,心念時時無不都在柔順。所以,「柔順者以法調之」。這個「柔順」,就是佛陀大慈悲心,成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用這樣的方法再回過來,來教育眾生。要用什麼方法來教育眾生?也同樣用「慈、悲、喜、捨」。如何來調伏我們?「四安樂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意指「三軌」法),這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這個法我們也聽過啊!我們是不是平時有將這個法用在我們的心呢?柔順,教育的方法也是要用這樣,柔順。

  柔順的人,他能夠接受法,指導他、教育他,他能夠很用心。聽,聞一,他能夠知十;更利根的人,聞一知百、知千、知萬,這樣點他一下,就能夠了解很多。就像這樣,叫做「善順」,這種能夠對機,我們如何教育他,他如何願意接受。不是只有百依百順而已,是法聽進去,懂得接受來,來運用,這才是真正的柔順。不是只有人柔,其實要順著這個教育,接受過來,應用在生活中、應用在人群中,如何用在善有為法之中,這叫做「順」;順這個法,願意受教,這樣的人就是「柔順者以法調之」。順利用這個法這樣不斷、不斷教,「這項你了解了,來,我再告訴你其他的方法,再跟你說……」。從小乘如何來修行,如何來克服環境、待人接物。接下來,還要跟你說,說人生的苦難,那種一切有為,如何來面對人。對人,遇到困難嗎?什麼樣的無為法來分析,不要放在心裡,用無為法,放下。這就是「柔順」。我們能夠這樣教育他,他了解,這就是用法來調教他。

  若是「剛」呢?很剛的人,要怎麼辦呢?「剛者以威勢伏之」。「剛」,就是頑劣,態度不好,教他,再怎麼教也是這樣。何況有在接受法嗎?就是很頑劣,要怎麼辦?這麼的頑劣,不只是聲色無法調教,內心都無法善順了,像這樣的人要怎麼辦?就「以威勢伏之」,就是也要用強的方法,如何來訓示他。所以,要軟硬去調教他。就像老師在教學生,不是放棄他,要看學生,該用順的,我們就要順順地教;很歡喜、很貼心,我們順順這樣教,要如何來培養好的人才。若是這種頑劣,有時候「默擯」。釋迦牟尼佛不就是對阿難這樣說嗎?「不要去回應他,默擯他。當然,你要用愛包容他,若還沒有辦法,就將他默擯掉,這樣頑劣的人。」或者是要棒喝,這全都是教育的方式。

  眾生剛強,很頑劣,佛陀很辛苦在人間教化。我們用心要學的方法,不離開這些,佛陀已經教我們,教我們要如何身、口、意要行正;行要正,我們念要正,我們的意要正,自然我們所造作的業就是正業。我們若能夠正行、正業、正念,還有什麼會錯誤呢?所以我們要了解,對的事情去做,也就要認真做,要立誓願做。若能夠這樣,這些煩惱、惡業,自然它自己慢慢就消滅掉了,沒有了。因為善的念頭不斷,前、後念連連接接,好的事情不斷這樣在做,當然惡念、惡行不會產生,這樣就完全制伏掉了,就沒有惡業行,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你的正思、正見、正行為全都在,哪有什麼樣的魔幻在我們的心裡呢?就沒有了。這些惱亂我們的心思就完全消除了,煩惱無明也這樣去除了,問心無愧,什麼都沒有,自然就能調伏;調伏讓我們能夠「究竟出離」,再也沒有煩惱,再也不會去做到錯的事情,所以我們的身心能夠輕安自在,自然「究竟出離」。

  我們心在法中,會很順利受教,佛陀的教法入我們的心一點點都不困難,理所當然。這個理所當然,法一定是在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心已經受法,將我們教化,化成了我們就是在佛法中的生活;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在法的生活中,我們自然善順了,也不會再有什麼多麼剛強,身心已受調伏了。這,佛陀教育我們的方法,我們應該要身體力行。對,對的事情就是要做,要堅定地去做,利益人群,做就對了。所以,前面的文也這樣說,

複習經文:「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所得第一法」,這就是第一法,無不都是調伏我們的身心,這就是佛法。佛陀的教法很深,但是再怎麼深,我們的法還是要入心;法若入心,才有辦法入甚深微妙的法。我們若是,法若沒有入心,佛陀的教法是很深,深得不可思議,也很難分別。因為法,它的文、義、意,要來解釋它都難了,何況道理不是用文字有辦法解釋,叫做「言語道斷」。我們若要用語言說:「這句話就是法。」若這樣,話已經說出去了,聲音不見了,法在哪裡呢?所以「言語道斷」。我們言語說出去,要聽進去,印入在心版裡。

  心版在哪裡?打開我們的內臟,又沒有什麼心版,都是叫做「代名詞」,是記憶,在記憶之中,就是「識」,在意識之中。所以我們要好好聽法要聽入,用「意」聽入那個「識」,入我們的種子,入我們的「藏識」之中,這才是真正我們能夠解法,能夠理解法。現在法在說這句,「哦,原來這句在說什麼事情」,同樣的道理。要不然什麼叫做「寂靜清澄」?「寂靜清澄」是什麼?四個字要描述了一切的煩惱去除,談何容易啊!無明、煩惱、惑,這要如何去解釋?只有四個字──「寂靜清澄」。心靈的境界是佛的境界,而我們凡夫整個內心的境界那就是無明、煩惱、惑,就是這三項讓我們一直生生世世這麼的辛苦著。要如何去除這些生生世世的迷惑?就是要法。

  法,我們那個藏識之中沒有種子,你聽了就過了,「言語道斷」,就過去了,就沒有了。所以,要好好用心將法成為記憶,種子歸入我們的藏識,我們才有辦法在記憶中再想到,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很重要。所以,法,「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是不可思議、不可分別,無法用語言來分別,無法用文字來描述,這是很不可思議,很深。雖然這幾句話,其實要分析到最後,很深。光是「甚深」,深在哪裡?就要解釋很多,意思還不能到。所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因為這麼深的法要怎麼辦?佛陀說:「現在開始要說了,這麼多的菩薩都來了,現在正是要說的時候。但是我要說,大家一定要用心聽,要聽好。」這就是佛陀再叮嚀,這個法是這麼重要,大家要提醒自己的心,好好用心接受。

複習經文:「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

  所以,「爾時世尊說此偈已」。這些偈文是續著長行文,前面這樣說過了。雖然偈文說過了,現在佛陀還是同樣再「告彌勒菩薩」,說:「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我現在開始真的要將這個法,這個『本門』要打開了,過去讓你們入第一道門,用第一道門的教法來教育大家,展示給大家看。這種『四安樂行』是如何過來的?人間生生世世都有這樣的人類,都有這樣剛強的眾生,不得不要發大心、立大願、持恆心,這樣生生世世面對著這麼多剛強眾生。難堪忍的世間就是要這樣耐心過來。」所以,

複習經文:「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

  「彌勒菩薩,告訴你,你現在所看到這些菩薩,有很多很多,不論是從他方來、從地湧,這些你不曾見過,這些人來的因緣,我這時候是應該要告訴你們的時候。」所以,下面接下來這段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釋明過去未聞、見之法,而今將得聞。謂是諸菩薩,為我於此世界成道,以後所自教化之菩薩。

  現在開始說出來了,釋迦牟尼佛開始要來說明,說明釋迦牟尼佛是如何過來的?他如何來教化。這些菩薩這麼多,就是過去,在過去所教化;這過去所教化,現在的菩薩不認識過去的,這是很自然,現在開始要向這些人介紹。「此釋明過去未聞、未見之法」。雖然過去未聞、未見的法,現在要展示給現在的菩薩,以前所在教育那些菩薩,所為他們用的法,現在的人還不曾聽到、不曾看到。

  就像我們五十多年前那個時代,那時候慈濟用「竹筒歲月」開始,因為那個時代,我們的慈濟要如何開始引起?就用方法,就用這樣,「你們若是歡喜,想要皈依,我就告訴你們,你要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有一個志願,想要做這樣,你若是那麼願意親近師父,你就要與我做一樣的事。你們就要去呼籲,大家每一天省一點點錢,不影響生活的買菜錢、不影響家庭,用這樣的方法來做善事。你可以向你的朋友、向你的親戚,大家來呼籲。這樣,你若願意我們再來結這分緣。」

  這個故事大家應該知道,開始我是一個願:不要收弟子。但是因緣到達時就是這樣,他們要求皈依,也是在那個境界裡所發現到的──眾生有苦。那攤血一直在心裡,對這個懷孕的女人,她若是及時有八千元的醫療費,不一定這對的母子能健康,能夠保安全,孩子能夠順利生下來。就是因沒有錢,所以這對母子到底是生是死?不知道,因為沒有醫療費,難產的婦女就這樣又被扛回去,是生是死,不知道,血留在那個診所的地上。這個記憶、這個印象很明,所以引起了這念心:要怎麼辦?

  八千元是一個大數目,但也是從點滴而來,若能夠點點滴滴累積,久來也有這樣的數字;若有這樣的因緣碰到貧窮、病苦的人,我們也能夠幫助人啊!這是心念一轉。現在有這些人要求皈依,我不想要收,但是他們那麼誠意,那個境界,那攤血的境界在我的內心,所以才會這樣隨意說:「大家若願意要皈依,你們就要做我很想要做的,大家共同的志願來做好事,只要不影響到你們的家庭生活,而這樣累積起來就能做好事。」這樣的因緣開始,所以「竹筒歲月」延續過來。

  這就是這樣的故事,現在進來的弟子知不知道?不知道的人還很多。現在的環境需要用這樣的法嗎?現在的環境是不怎麼需要,不過我們要再將這個精神理念也是同樣在國外很有施行。「竹筒歲月」已經施行在國際間了,因為有這些東西才有辦法再說過去,這個點滴的愛能夠救人,而那些貧窮將要接受幫助的人,他們也能夠付出一點點,能夠知道:哦,原來這個點滴是來自這一點點,這樣我也能夠救人。也給他們有一個心,對因緣來說,也是讓他種一個福緣;對他的心理來說,他也知道這是點滴累積來的物資,這樣我也能夠做善事。

  看看現在,非洲,我們那些「黑珍珠」也是靠這樣、這樣,取在當地,用在當地。若沒有銅板的人,若沒有現金,連五毛錢都沒有辦法,連一點點現金都沒有,他能夠省一口飯,也能夠再幫助另外的人。這個觀念啟發起來了,借這樣的機會,還要有人會說故事,要不然現在的人根本就無法聽過去,知道曾有這樣的環境過。佛的時代就是這樣,很多人,佛陀如何教育?過去四十多年間是如何接引過來?可能佛陀在最後很多人,開始五個人,一直到了最後,很多的弟子。不一定最後很多的弟子,不知道在四十多年前佛陀用什麼法教育那些弟子,所以過去還不曾聽到。法,是跟著人的根機、跟著時機不斷這樣在衍生。

  所以,佛陀在靈鷲山,現在就是要來展現出了過去的法是什麼因緣走過來。所以,現在的人還不曾聽到就要重複,所以常常說「舊法新知」,才不會到時候過去的都不知道。在靈鷲山,就有彌勒菩薩帶著這些人,就說:「過去的我們都不知道,那些人我們都不認識。」現在佛陀就要說了,不曾聽到、不曾看到的這些法,佛陀也要說出來,「而今將得聞」,現在應該聽得到了。現在我們要說,我們到底宗門是如何開的?慈濟是在什麼時代設立下來的?我們的宗門是如何開?我們能夠看到的國際間是什麼樣?多少的菩薩在那個地方應用他們的環境,如何在救人?現在應該一邊聽經,也一邊要知道我們的宗門、法脈是如何走過來。這菩薩道,人間菩薩,佛陀教育菩薩法,我們就是要這樣將過去、現在合而為一。

  所以,經文之中的意義說,「謂是諸菩薩,為我於此世界成道,以後所自教化之菩薩」。「是這些菩薩,就是現在從十方來,從地湧出來,這些人你說不認識他們,這些菩薩是我在娑婆世界開始修行,來來回回所在度的眾生。因為因緣成熟了,我在這個地方成佛,這些菩薩長久以來就是我所教化,生生世世我所教化過來。」這是釋迦牟尼佛要來介紹這些人,「你們是過去我所教化、所成就的弟子,你們分佈在外地,現在回來了,為你們介紹,這些也是我的弟子,這些菩薩的因緣已經很久了,過去的過去就是全都已經有緣,前前後後因緣成熟,現在開始成就了。」這些弟子就是這樣過來,無不都是與釋迦牟尼佛有緣。

經文簡釋:
「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佛於此界發心修行,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已。

  所以,經文就是這樣說,「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三藐三菩提已」。「佛於此界發心修行,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已」,佛陀就對彌勒菩薩說:「想要知道這些菩薩來自哪裡,告訴你們,這是我在這個娑婆世界發心修行開始,已經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後,這樣不斷教育。」

經文簡釋:
「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果上教化,是諸菩薩,以戒定慧調柔制伏其定。令發道意猶言道心,求無上道之心。

  所以,「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成佛之後,過去就一直結緣了,一直到了成佛之後還是不斷地示導,就是用「跡門」的方法,種種說法,譬喻、因緣等等為他說法,一直顯示這個「跡」的教化,一直一直這樣過來。這些菩薩也已經身心受調伏了,這些人。所以,這是「果上教化」,他們已經成就了,從「因」到現在我們看到的結果,這些都已經受化過了,大家已經都發心在行菩薩道,有所成就了,「六度萬行」,在道上有所成就。所以這叫做「果上教化」,已經因緣成熟,接受教化,已經有成就了。

  「是諸菩薩,以戒定慧調柔制伏其定」。已經那個身心都很調順、柔和了,也具足了這個智慧,這些全都有了──「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這些弟子都已經具足了這樣的定慧。所以,「令發道意猶言道心」,所以這就是道心,道意,這些法全都在心裡了,所以「求無上道之心」,很具足。現在所看到的是受化之後的結果,現在已經是這樣了。過去也是凡夫眾生,就是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好好去調教、去感化,現在已經變成這樣,就是很有成就。

*令發究竟無上道意。由我教化,調伏其心;由我開導,令發道意。此答誰為說法教化,從誰發心之問。

  所以,「令法究竟無上道意」。這些人心心念念就是在這條道上,那個究竟的法都是在內心,已經到很能夠體會這個法,究竟出離那些無明,煩惱已經都調伏掉了。所以,這些人全都是「由我教化」,是我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無量劫、無量劫以來,這些有緣的眾生就是這樣一直一直教育過來;現在我成佛了,這些菩薩成就了。這就是「調伏其心」,已經慢慢將他們調伏。現在所說的法,他們都很體會了解,也發大心,道意,也發無上的道意,道心、意念很堅定。「由我開導」,這些人都是我教化的,長劫、長時間就這樣一直教化過來。「令發道意」,就是很堅固的道心。

  「此答誰為說法教化,從誰發心之問」。這,這些就是回答彌勒菩薩,意思就是要說,到底什麼人來為我說法?前面在問,他們的心,他(佛陀)要為他們回答。回答說:「這些菩薩就是我去調伏他們的。」這是什麼人教的?佛陀回答他們:「是我教的,這些都是我的弟子,是從我教育中所發心起來,行菩薩道。」這就是要用長時間,佛陀回答的意。

*謂法華經所說之法,清淨潔白,唯談中道之理,而無空假二邊,瑕穢之相,即圓頓一乘妙教,調和柔順,是名調柔善。

  「謂法華經所說之法,清淨潔白」。我們要了解,所有的法就是在《法華經》,《法華經》所說的一切法無不都是清淨潔白,它完全所談的就是「中道」的道理。《法華經》所談的是「中道」的道理,它沒有偏,因為它教菩薩法,要說《法華經》,就是人間也是用人間的志向,不過是以出世的精神。我們出世就是「無為法」,入世的精神是「善有為法」,就是用這樣,善有為法入世去度眾生。在這個人間中,我們要用出世無為法,一切寂滅,回歸寂靜清澄的境界,這就是「清淨潔白」。「唯談中道」不是空,不談「空」,也不談「有」,完全說「中道」,這「中道」的道理就是完全說菩薩法。「而無空假二邊」,「空」就是空理,而「假」就是「有」,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假」,不談這些。沒有這些「瑕穢之相」,沒有骯髒的,完全乾淨的,「即圓頓一乘妙教」,就是「圓教」,也是「頓教」。

  因為佛陀告訴我們,道理原來是圓的,我們「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我們有一個「大圓鏡智」,這是圓的,而且我們立地即是佛,因為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人人本具佛性,只要我們用佛心來看人群,人人都是未來佛,「感恩哦!成就我的道業,尊重你未來會成佛」,所以感恩、尊重。現在雖然全都是凡夫,我就是無私的愛願意付出,所以感恩、尊重、愛,我們就是在人間在付出。所以,「即圓頓一乘妙義」,這就是「一乘」,是圓教、是頓教,這全都是「調和柔順」,這叫做「調柔善」。這在經典裡面,佛陀所要教育,菩薩道,就是用柔和善順的方法來教育,教育眾生。

  所以,我們要知道眾生原來是佛,若要用頓教,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成佛。只是我們的身、口、意要好好調伏,我們行在「四安樂行」,自然我們的惡行、業力就完全消除了,心就回歸,回歸到那個柔順的境界,我們就寂靜清澄。所以我們要好好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leonliu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25
威望 : 1
注冊日期 : 2011-02-19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二 8月 29, 2017 10:21 am

[2017年08月28日上午5:20] 農曆七月初七,(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釋義經文:【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2. 上人手札:「調伏身、口、意,誓願,而制伏諸惡業行,又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調伏令究竟出離,柔順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威勢伏之。」

(1)「調伏:身、口、意、誓願」:用心體會,降伏「身、口、意」,立弘誓願」,是「四安樂行」。〈安樂行品〉不斷在說,一直到〈從地涌出品〉,還在回顧「四安樂行」,都是在生活中:沒有離開我們的環境,沒有離開我們的聲和色、沒有離開我們的身行;舉止動作、起心動念,無不都是在身、口、意,時時分秒都是和我們在一起,都是在生活中啊!

(2)「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原來生活就是在修行,佛法,佛陀教育我們,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理念、方向對了,無時無刻都是「身、口、意」,無不都是正語、正行、正思惟,全都是在正法道上在行。

(3)「法,在生命中,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修行,法原來隱藏在生命中,我們的身體、生命中;時間、空間,與法都是合而為一體。只要我們有在修行,只要有在用心,哪一個時間不用到身體?哪一個時間不用到嘴,口?哪一個時間不用用到我們的心和腦呢?時時不離,不離身、口、意;分分秒秒不離時間。隨著我們的身體,你走到哪裡,你就是到哪裡去,法就是一直與我們常在,只要我們一念心,修行的心,法無不都是遍空間。也是所有的時間,我們專心、專意,我們全都是在修行。

(4)「善有為法」:身、口、意,對的事情,善有為,立弘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我們若能夠身心都是接受到佛法,沒有一個時間我們有和法離開,沒有了,而且正確的法,正語、正行、正思惟,「八正道」無不都是在我們的身、心的身體力行中;再加上誓願,這不就是「四安樂行」呢?我們能夠過得很快樂,因為見道與道會,豈不是很快樂呢?

(5)「四安樂行,是持法者、傳法者、說法者所要運用,謹慎之」:佛陀教育我們要如何弘法,未來佛陀的法要如何延續在人間,是持法者、傳法者、說法者所要謹慎、所要運用的,那就是「四安樂行」。

(6)「法入心,法入行」:要好好調伏,調伏得好,自然我們日常生活都是在身、口、意、誓願行中。八正法是我們的路、是我們的道,我們在開的道、在鋪的路,《三十七助道品》無不都是修行日常在靠近的環境。將這些心境用在人群中,「六度萬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都是一貫,我們「無『法』不知,無事不能做」,這是生活。

(7)「而制伏諸惡業行」:只要降伏好我們的身、口、意,調得好,四弘誓願立得堅定,自然就能夠「制伏諸惡業行」。生活方向目標明確,自然就能夠制伏諸惡業行。善已經很堅定,我們的力量已經很鞏固,惡就拉不過我們了。

(8)「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平時在制伏煩惱、無明,制服了,惡業行絕對不會產生起來,再也沒有惡業的行為,「諸惡莫作」,就沒有再做了;「眾善奉行」,善有為法,已經隨著身、口、意、誓願不斷增長。在「善有所作為」的善法,不斷「身、口、意、誓願」中為人群在付出,就沒有「諸惡業行」。

(9)「又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最擔心的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魔。其實,心外無魔,是我們的內心魔;這種的惡魔是「煩惱,無明」困擾我們的心。不論外面的人是如何看我們,只要我們心淨、心靜,行為正,什麼樣的無明、外境絕對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若是用功不夠,外面的人不了解,興風作浪,我們的心就會讓它影響到。

(10)「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無私、相信自己所造作的,就是正語業;就都是正語、正行,就是善作為的業,心,我們就常常是很正確,不受外面的風啊、聲啊來誘惑我們。這自己自信,也信人,而人人也信我們,也要信法,不會再受到外圍的聲、風來誘引。

(11)「心魔不生,自然外魔就不侵」:經過了有一波,正者自正,不受風所搖動,自然那陣惡風、魔風就過去了。只要我們的心魔不生,自然外魔就不侵,所以我們要好好「調理惡魔,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

(12)「靜慮法,思惟修」:佛陀將要成正覺之前,在修行過程中,到了很多的這個法,他的心裡面的方向,已經是方向準確,了解法應該是這樣。開始在靜坐冥想時,這個法,天地宇宙間和生命的起源這個奧秘、人與人之間,這些道理林林總總,將它會合、分析下來,已經都很清楚。坐下來,好好來思考。

(13)「戒定慧,穩住了幻相、幻像、幻境」:當他身心清淨的時,突然間,內心忽然間很澎湃,很多的境界現前,幻境、幻想這樣很多,一直浮現出來。他要用他的定力、念力,真真正正身、口、意、誓願定力,就是這樣穩定了,不論什麼樣的幻相出現,他就是用穩定的心,不受搖動,這樣就這些幻相、幻像、幻境就不見了;只要心不會受這個相來擾亂,自然這個境界它就不見了。

(14)「寂靜清澄,志玄虛漠」:佛陀在這個境界都完全平靜,身心整個開闊起來,「寂靜清澄,志玄虛漠」,這個境界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這就是覺悟的剎那間,降伏了心魔,叫做「降魔」。

(15)「把心顧好,心清淨,幻化魔境消滅」:坐下來心很平靜的時候,這種幻想、幻覺,在他的心,他很穩定,沒有將這個相,將它用心執著住,常常在那裡起了亂想,沒有了,這心顧好,那個幻相自然就不會映在他的心,不會去搖動到他的心,心清淨,幻化魔境消滅了。

(16)「志玄虛漠,用意志力,降心魔」:當魔境消滅,剎那之間,心地開闊,就是寂靜清澄的時刻,那就是因為「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種的意志力,降伏了這麼多的這個魔。

(17)「不使令惱亂降伏我心」,這些幻境、幻想,煩惱、無明,完全都將它制服了,將它調理過了,這些惡魔已經降伏了。這就是佛的境界,覺悟,一切的煩惱無明,再也不會再來困擾到他,佛陀的心。

(18)「調伏令究竟出離」:已經完全出離,調伏了一切顛倒亂想,這些魔的境界完全去除,這念心解脫了,心念時時無不都在柔順。

(20)「柔順者,以法調之」:就是佛陀大慈悲心,成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用這樣的方法再回過來,來教眾生。

(21)「法,用在日常生活中」:用什麼方法教育眾生?也同樣用慈、悲、喜、捨,如何來調伏我們,「四安樂行」,「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這個法,我們也聽過。是不是我們平時有將這個法用在我們的心嗎?柔順,教育的方法,也是要用這樣啊。

(22)「柔和善順,是懂得聞法,依教奉行,懂運用法來度眾生」:柔順,有順的人,能夠接受法,為他指導、為他教育,他能夠很用心聽,聞一,他能夠知十;更利根的人,聞一知百知、知千、知萬,這樣將他點一下,他就能夠了解很多。像這樣,叫做善順。這種能夠對機,我們如何教育他,他如何願意來接受,不是只有百依百順而已,是法聽進去懂得接受來,來運用,這才是真正的柔順,不是只有人「柔」。

(23)「柔順者,以法調之」:順著教育,接受過來,應用在生活中,應用在人群中,如何用在善有為法之中,這叫做「順」;順這個法願意受教,這樣的人就是「依法調之」。順,利用這個法,不斷教,「這樣你了解了,來,我再跟你說其他的法,再跟你說……」,從小乘如何來修行?如何來克服環境、待人接物?接下來,也還要跟你說:人生的苦難,那種一切有為,如何來面對人?對人,遇到困難嗎?如何的無為法來分析?不要放在心裡,用「無為法」,學放下!這就是「柔順」。能夠這樣為他教育,他了解,這就是用法來調教他。

(24)「剛者,以威勢伏之」:若是很「剛」的人要怎麼辦呢?剛,就是頑劣,態度不好,再怎麼教也是這樣!何況法有在接受嗎?就是很頑劣,要怎麼辦?像這麼的頑劣,不只是聲色無法調教,內心都沒有辦法善順,像這樣的人,要怎麼辦?就「以威勢伏之」。也都要用強的方法,如何來訓示他。

(25)「根機不同的眾生,軟硬兼施,觀機逗教」:教導眾生,就像老師在教學生,不是放棄他,要看學生,該用順的,我們就要順順地教,很歡喜、很貼心,我們順順這樣教。

(26)「方法之一:默擯」:要如何來培養好的人才?若是這種頑劣,有時候「默擯」(註:梵曰梵壇,對於強獷之比丘,一切之七眾,不與之往來談話也。),釋迦牟尼佛不是對阿難這樣說嗎?「不要去回應他,『默擯』他,當然你用愛要包容,若還沒有辦法,他就將他默擯掉,這樣頑劣的人」。或是要棒喝,這全都是教育的方式。

(27)「用心學法,正行正業正念,對的事,認真做」:眾生剛強,很頑劣,佛陀很辛苦,在人間教化,我們就要用心學方法。佛陀已經教我們,要如何身、口、意行得正,念要正,意要正,自然我們所造作的業就是正業。若能夠正行、正業、正念,還有什麼會錯誤呢?要了解,對的事情去做,也還要認真做、要立誓願做。

(28)「惡念、惡行不生」:我們這些煩惱、惡業,自然它自己慢慢就消滅掉了,沒有了,因為善的念頭,不斷前後的念,連連接接,好的事情不斷這樣在做,當然惡念、惡行不會產生,就完全制服掉了,就沒有惡業行,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正思、正見、正行為全都在,哪有什麼樣的魔幻在心裡呢?都沒有了。

(29)「問心無愧,身心輕安自在,自然究竟出離」:什麼都沒有,自然就會調伏;調伏我們,讓我們能夠「究竟出離」,再也沒有煩惱,再也不會去做到錯的事情。所以,我們的身心能夠輕安自在,自然「究竟出離」。

(30)「心在法中受教,利益人群,做就對了」:我們會很順利受教,佛陀的教法,法入心,一點都不困難,理所當然,法一定是在我們的心裡。心已經受法,為我們內化,化成了我們就是在佛法中的生活,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是在法的生活中,自然善順,也不會再有什麼多麼的剛強,身心已受調伏了。這佛陀教育我們的方法,我們應該要身體力行,對的事情就是要做,要堅定去做,利益人群,做就對了。

3. 複習經文:【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

(1)「所得第一法」:這就是第一法,無不都是調伏我們的身心,這就是佛法。佛陀的教法是很深,但是再怎麼深,還是我們的法有入心,法若入心,才有辦法入甚深微妙的法;我們若是法沒有入心,佛陀的教法是很深,深得不可思議,也很難分別。

(2)「法,語言道斷」:法,它的文、義、意,要來解釋它都難,何況道理不是用文字有辦法解釋的,叫做「語言道斷」(註:讚歎真理深妙不可說之用語。)。我們若要用語言說:「這個語言、這句話就是法……。」若這樣已經話說出去了,聲音不見了,法在哪裡呢?所以「語言道斷」。我們語言說出去,我們要聽進去,印入在心版裡。

(3)「法入心」:心版在哪裡?打開我們的內臟,沒有什麼心版,都是叫做「代名詞」。是在記憶裡面,就是「識」,在意識之中。我們要好好聽法入心,用「意」聽入「識」,入我們的種子,入我們「藏識」之中,這才是真正我們能夠理解法。

(4)「寂靜清澄」:現在法在說這句,「哦,原來這句在說什麼事情」。同樣的道理,要不然,什麼叫做寂靜清澄,寂靜清澄是什麼?四個字要描述了一切的煩惱去除,談何容易啊!無明、煩惱、惑,這要如何去解釋,只是四個字,寂靜清澄。心靈的境界是佛的境界,而我們凡夫,整個內心的境界那就是無明、煩惱、惑,就是這三項讓我們一直生生世世這麼的辛苦著,要如何去除這些生生世世的迷惑?就是要法。

(5)「法入心,法入行,很重要」:法,若聽了就過了,藏識之中沒有種子,就過去,沒有了。要好好用心將法成為記憶,種子歸入藏識,才有辦法在記憶中再想到,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很重要。

(6)「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是不可思議、不可分別,無法語言來分別,無法文字來描述,這是很不可思議,很深。雖然這幾句話,其實要分析到最後,很深,光是「甚深」,深在哪裡?就要解釋很多,意思還不能到。

(7)「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因為這麼深的法要怎麼辦?佛陀說:「現在開始要說了,這麼多的菩薩都來了,現在正是要說的時候。但是我要說,大家一定要用心聽,聽好。」這就是佛陀再叮嚀,這個法是這麼重要,大家要提醒自己的心,好好用心接受。

(8)「爾時世尊說此偈已」:這些偈文是續著長行文,佛陀還是同樣再「告彌勒菩薩」,說:「『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我現在真的要將這個法,『本門』,這個『本門』要打開了,過去讓你們入第一道門,用第一道門的教法來教育大家,展示給大家看,這種『四安樂行』是如何過來的?」人間生生世世都有這樣的人類,都有這樣剛強的眾生,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持恆心,生生世世面對著這麼多剛強眾生。難堪忍的世間就是這樣耐心過來。

(9)「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彌勒菩薩,告訴你,你現在所看到這些菩薩,有很多很多,不論他方來、從地湧,這些你不曾見過,這些人的來的因緣,這時候應該是要告訴你們的時候。」

4. 『此釋明過去未聞、見之法,而今將得聞。謂是諸菩薩,為我於此世界成道,以後所自教化之菩薩。』

(1)「此釋明過去未聞、未見之法」:釋迦牟尼佛開始要來說明;是如何教化,這些菩薩這麼多,就是在過去所教化;現在的菩薩不認識過去的,這是很自然,現在開始要向這些人介紹。雖然,「此釋明過去未聞、未見之法」,要展示給現在的菩薩,以前所在教育那些菩薩,所為他們用的法,現在的人還不曾聽到、不曾看過。

(2)「慈濟,竹筒歲月」:就像我們五十多年前那個時代,慈濟用「竹筒歲月」開始,因為那個時代,我們的慈濟要如何開始引起,就用方法「是不是你們若是歡喜,想要皈依,我就告訴你們,你要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有一個志願想要做這樣,你若是那麼願意親近師父,你就要與我做一樣的。你們就要去呼籲,大家每一天要省一點錢,不影響菜錢、不影響家庭,用這樣的方法來做善事,你可以向你的朋友,向你的親戚,大家來呼籲。這樣,你若願意?我們再來結這分緣。」

(3)「初發心,因緣」:這個故事大家應該知道,開始我是一個願:不要收弟子。但是因緣到達了時,就是這樣,他們要求皈依,也是在那個境界裡,所發現到的眾生有苦。那段的一灘血,一直在心裡,這個懷孕的婦女,她若是及時有八千元的保證金,不一定這對的母子會健康,能夠保安全,能夠順利生下來,就是沒有錢。所以這對母子到底生是死,不知道!因為沒有保證金,難產的婦女這樣又扛回去了。是生是死,不知道!血留在那醫院的地上。這個記憶、印象很明,所以引起了這念心,要怎麼辦?

(4)「回顧因緣」:八千元一個大數目,也是要從點滴,若能夠點點滴滴累積,久來也有這樣的數字;若有這樣的因緣遇到,貧窮、病苦的人,我們也能夠幫助人啊,這是心念一轉。現在有這些人要求皈依,我不想要收,但是他們那麼誠意,那個境界,那灘血的境界在我的內心,所以才會這樣隨意說:「大家若願意要皈依,你們就要做我很想要做,大家共同的志願來做好事,只要不影響到你們的家庭生活,而這樣累積起來就能做好事。」這樣的因緣開始。所以「竹筒歲月」,衍生過來。

(5)「造福緣,做善事」:這樣的故事,現在進來的弟子知不知道?不知道的人還很多,現在的環境,需要用這樣的法嗎?現在的環境是不怎麼需要,不過我們還是要再將這個精神理念,也是同樣在國外很施行著,「竹筒歲月」已經施行在國際間,因為有這些東西才有辦法再說過去,這個點滴能夠救人,也能夠那些貧窮將要接受幫助的人,他們也能夠付一點點,能夠知道:原來這個點滴是來自這一點點,這樣我也能夠救人。也給他們有一個心意,對因緣來說,也是讓他有種一個福緣;對他的心理來說,他也知道:這是點滴累積來的物資,這樣我也能夠做善事。

(6)「非洲慈濟人,黑珍珠菩薩」:看看現在,非洲,我們那些「黑珍珠」也是靠這樣的取在當地,用在當地。若沒有銅板的人,沒有現金,連五角錢都沒有辦法,連一點點現金都沒有,他能夠省一口飯,也能夠再幫助另外的人。這個觀念啟發起來了,借這樣的機會,也要再有人懂得說故事,要不然,現在的人根本就無法聽過去,曾有這樣的環境過。

(7)「隨時機,教育,接引有緣的眾生」:佛的時代,佛陀是如何教育?過去,四十多年間是如何接引過來?可能佛陀在最後雖很多人,但開始五個人,一直到最後,很多的弟子,不一定最後很多的弟子,不知道在四十多年前佛陀用什麼法教育那些弟子。所以過去還不曾聽到的法,是跟著人的根機、跟著時機不斷這樣在衍生。

(8)「舊法新知」:佛陀在靈鷲山,現在就是要來展現出,過去的法是什麼因緣走過來?所以現在的人還不曾聽到就要重複,所以常常說「舊法新知」,才不會到時候,過去的都不知道。在靈鷲山,就有彌勒菩薩帶著這些人,就說:「過去的,我們都不知道,那些人我們不認識。」佛陀就要說了,不曾聽到、不曾看到的,這些法佛陀也要說出來。「而今將得聞」,現在應該聽得到了。

(9)「要了解慈濟宗門」:慈濟宗門是如何開的?慈濟是在什麼時代設立下來的?我們的宗門是如何開?我們能夠看到的國際間是什麼樣、多少的菩薩在那個地方應用他們的環境,如何在救人?現在應該在一邊聽經,也一邊要知道我們的宗門法脈是如何走過來。這菩薩道,人間菩薩,佛陀教育菩薩法,我們就是要這樣將過去、現在合而為一。

(10)「謂是諸菩薩,為我於此世界成道,以後所自教化之菩薩」:這些菩薩,現在從十方來、從地湧出來,你說這些人你說不認識他們,這些菩薩是我在娑婆世界開始修行,來來回回所在度的眾生,因為因緣成熟了,我這樣在這個地方成佛,這些菩薩長久以來就是我所教化,生生世世我所教化過來。

(11)釋迦牟尼佛要來介紹菩薩:「你們是過去我所教化、所成就的弟子,你們分佈在外圍,現在回來了。這些為你介紹,這些也是我的弟子,這些菩薩的因緣已經很久了,過去的過去就是全都已經有緣,前前後後因緣成熟,現在開始成就了。」這些弟子就是這樣過來,無不都是與釋迦牟尼佛有緣。

5. 【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佛於此界發心修行,得成無上正等正覺已。

(1)佛陀就對彌勒菩薩說,想要知道這些菩薩來自哪裡,告訴你們,這是我在這個娑婆世界發心修行開始,已經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後,這樣不斷教育。

6. 【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果上教化,是諸菩薩,以戒定慧調柔制伏其定。令發道意,猶言道心,求無上道之心。

(1)「果上教化」:成佛之後,過去就一直結緣,一直到了成佛之後還是不斷地示導,就是用「跡門」的方法,種種說法譬喻、因緣等等為他說法,一直顯示這個跡的教化。一直這樣過來,這些菩薩也已經身心受調伏了。這是「果上教化」,他們已經有成就了,從「因」到現在我們看到的結果,都已經受化過,大家都已經發心在行菩薩道,有所成就,六度萬行,在道上有所成就。這叫做「果上教化」,已經因緣成熟,接受教化已經有成就。

(2)「是諸菩薩,以戒定慧調柔制伏其定」:身心都很調順、柔和,也具足了智慧,這些都有了「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這些弟子都已經具足了這樣的定慧。

(3)「令發道意,猶言道心,求無上道之心」:這就是道心,道意,這些法全都在心裡了,「求無上道之心」,很具足。現在所看到的是受化之後的結果;過去也是凡夫眾生,就是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好好去調教、去感化。現在已經變成很有成就。

7. 『令發究竟無上道意。由我教化,調伏其心;由我開導,令發道意。此答誰為說法教化,從誰發心之問。』

(1)「令法究竟無上道意」:這些人心心念念就是在這條道上,究竟的法都是在內心裡,這已經能很夠體會這個法。究竟出離那些無明、煩惱,已經都調伏了。

(2)「由我教化,調伏其心」:這些人全都是「由我教化」,是我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無量劫、無量劫以來,這些有緣的眾生就是這樣一直教育過來;現在我成佛了,這些菩薩成就了,這就是「調伏其心」,已經慢慢將他們調伏回來。現在所說的法,他們都很體會了解,也發大心、道意,也發無上的道意,道心、意念很堅定。

(3)「由我開導,令發道意」:這些人是都我教化的,長劫、長時間就這樣一直教化過來『令發道意』,就是很堅固的道心,這些菩薩。」

(4)「此答誰為說法教化,從誰發心之問」::回答彌勒菩薩,意思就是要說,什麼人,到底什麼人來為我說法?前面在問,他們的心,佛陀要為他們回答。回答說:「這些菩薩就是我去調伏他們的」,這是什麼人教的?佛陀回答他們:「是我教的,這些都是我的弟子,是從我教育中所發心起來行菩薩道。」這就是要用長時間,佛陀的回答之意。

8. 『謂《法華經》所說之法,清淨潔白,唯談中道之理,而無空假二邊,瑕穢之相,即圓頓一乘妙教,調和柔順,是名調柔善。』

(1)「謂《法華經》所說之法,清淨潔白」:我們要了解,所有的法就是在《法華經》,《法華經》所說的一切法無不都是清淨潔白,完全所談的就是中道的道理,它沒有偏,因為它教菩薩法。將要說《法華經》就是在人間,也是用人間的志向,是以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無為法」,入世的精神是「善有為法」,就是用這樣,善有為法入世去度眾生;在這個人間中我們要用出世的無為法,一切寂滅,回歸寂靜清澄的境界,這就是「清淨潔白」。

(2)「唯談中道之理」:不是空,不談空,也不談有,完全說中道。這中道的道理就是完全說菩薩法。

(3)「而無空假二邊,瑕穢之相,即圓頓一乘妙教」:「空」就是空理,「假」就是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假」,不談這些。沒有這些「瑕穢之相」,沒有骯髒的,完全乾淨的,就是「圓教」,也是「頓教」。佛陀告訴我們,道理原來是圓的,「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是是圓的,而且我們立地即是佛,因為我們人人本具佛性。

(4)「人人本具佛性」:只要我們用佛心來看人群,人人都是未來佛,「感恩,成就我的道業;尊重你未來會成佛」,所以感恩、尊重。現在雖然全都是凡夫,我就是無私的愛願意付出,所以感恩、尊重、愛,就是在人間付出。

(5)「調和柔順,是名調柔善」」:這就是一乘,是圓教、是頓教。全都是「調和柔順」,這在經典裡面,佛陀所要教育菩薩道就是用柔和善順的方法來教育,教育眾生。

(6)「四安樂行,回歸柔順境界,就寂靜清澄」:我們要知道眾生原來是佛,若要用頓教,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成佛,只是我們的身、口、意要好好調伏,我們行在「四安樂行」,自然我們的惡行業力就完全消除了,心就回歸,回歸到那個柔順的境界,我們就寂靜清澄。要好好時時多用心!

******************
9.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 法,在生命中、在日常生活中,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調伏: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對修行很重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魔不生,自然外魔就不侵」,一切都是要顧好心念。「問心無愧,身心輕安自在,自然究竟出離」。

好法喜聽聞這段開示:『謂《法華經》所說之法,清淨潔白,唯談中道之理,而無空假二邊,瑕穢之相,即圓頓一乘妙教,調和柔順,是名調柔善。』

年輕時,在家裡首次讀《法華經》裡,對這句經文「柔和善順」就很喜愛。(出自《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原來是要「住忍辱地」「調伏其心,令發道意」,要「以法調心」回歸柔順境界,心就能時常在「寂靜清澄」境界裡,如時常感受,上人是這般祥和寧靜,讓人人喜親近之。學佛,距離目標還好遙遠,得精進認真的用功修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8/28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