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六 9月 09, 2017 8:14 pm

2017090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執近果疑遠因,執遠近疑去來, 
雖解本跡遠近,今解釋其難信, 
明其近因顯跡,述於遠因明本。 


  用心哦!我們「執近果疑遠因,執遠近疑去來」,我們要記得,這兩天來一直在說,彌勒菩薩就是一直要追問;他想要問的,問起了有很多數字,這是在一般人難以計算。這已經很明顯了,在追蹤法的源頭。我們要很感恩哦,感恩菩薩,過去有文殊菩薩,再過去還有舍利弗,舍利弗的請求一而再、再而三。佛陀用這個境界讓大家重視,甚至也提醒大家《法華經》的道理很深奧,甚深,真實是甚深啊!假如根機若沒有很適當,可能聽了之後不只是沒有作用,反過頭來會差毫釐、失千里。所以,佛陀開始讚歎《法華經》,舍利弗開始想要接受這個法,欣慕大乘的法,請佛陀開示佛所讚歎甚深的法。佛陀的用意就是要警惕大家,先要讓大家很了解──經,你們開始要聽,就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大家一定要很用心,深入體會了解,才有辦法將法成為自己很熟悉,而且自己能夠使用的法。這佛陀以舍利弗所提起的要求,佛陀一再「止!止!不須復說」,這個含義我們就要很用心。 


  再來就是文殊菩薩,一次一次佛陀說到要行道有困難,想要傳承佛法,佛陀就先讓我們心理了解,「傳法是很辛苦哦!要傳法,在世間會遇到這麼多、這麼多的困難,若沒有很忍耐,你根本沒有辦法這樣繼續下去」。所以,文殊菩薩擔心大家會怕、會退心,所以文殊菩薩就會出來要求,「佛啊!請佛陀能夠將這麼深的法,這麼地艱難、這麼風險的過程,是不是能夠有較平坦的路、較方便的法,能夠讓大家容易了解、容易走?是要用什麼方法能夠面對人間、面對困難?」因為這樣,佛陀就開始講「四安樂行」。若不是文殊菩薩又再提起來說,其實我們也沒有機會知道這麼困難的事情,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克服這些困難,我們自己也要知道,要用怎樣的方法去面對人間。原來還是要身體力行,而身、口、意要很用功、很認真。世間的事情沒有那種很容易你就了解的,也沒有你接觸到你就明白,因為這是法,與事不同。我們是要用法在人間,這是攸關於人間的菩薩道,也是要用什麼態度處世,這是一個精神的理念,和人間在做事業──「我用什麼方法,如何做會賺錢」不同。 


  這是攸關在菩薩,生生世世意識,種子、行動,開口動舌,如何的行動,身怎麼樣行動?在人群中,人與人之間要如何去相對?要如何能夠讓他穩定道心?將修來的法成為自己的法,從被動一直到自動;不只是到自動,還能夠去引動其他。這種的法延續在人間,這是很精密、很密切的過程。事與理,我們以事來會理;你事情要如何做,一層一層如何做,但是還是沒有離開那個「意」。你的身要如何做、如何行,你的口要如何說,歸納回來還是要在那個「意」,意識,意要不偏差,要在很深刻的那個法源之中,包括了因、緣、果、報,這都不能讓它疏忽掉。 


  菩薩法本來就是那麼的核心,很中心;所有、所有一切法是很中心。所以,大家一定要很用心,要了解,不要執;若執了,這就無法全部了解。我們若執「事」就會迷「理」,這是重點。所以,我們「執近果」就會「疑遠因」,只是執在我們目前,我們目前的境界。就像佛陀在靈山會,靈山會那個境界從經文來描述,來的人踴躍,從虛空、十方,就這樣不斷踴躍過來,集合在靈鷲山。而從地湧出來,這是從大地不斷地湧出;數字,它的形容,那就是多少恆河沙,六萬恆河沙等等,千萬恆河沙,這麼地多,不斷、不斷湧出。這若是在文字上去執著,我們與它的現場,與佛陀說法真實的環境無法會合起來。因為現在交通發達,觀光朝聖的人多,都有很多人去到靈山,就是佛陀說《法華經》的地方,去觀光、去朝聖,去照下來的相。尤其是我們的《經典》雜誌,是我們出版的刊物,他們就是去探討佛陀出生的地點、走過的路、說法的地方、成道的地方,鹿野苑,第一場的說法處,這些位置他們都一一走過了。真實拍回來的相片,「原來場地是這樣哦」,和佛經在描述,文字相,還有一些距離。 


  譯經的同時,他們要做什麼樣的描述,佛陀他的智慧,要如何去描述佛陀的威德、神通運用。所以譯經,一直傳,後面的人一直抄寫、描述,編輯起來之後,就這樣讓我們口口相傳,集在經典讓我們這樣在傳。而我們若不用心去了解、去思考,這事和境要回來合那理。就像現在的彌勒菩薩,一再追問,等於是在問難一樣,他對佛所在說的,這麼多、這麼多人再來,這些人、這些菩薩都是佛成佛之後所教導的。佛陀成就所教導這些人,他們將這個精神面疏忽掉了,去用在佛成佛沒有多久……。我們這二三天在說的,出皇宮,離開伽耶城,在多遠的距離,什麼地方成佛?總共的時間有多久?去為它計算多久的時間,修行的時間、成佛的時間;成佛之後在人間說法,所走過的路,這樣將它計算。其實時間不長、路不遠,為何會說有這麼多的菩薩?又是這麼成熟的菩薩都是佛所教化?佛陀親口說:「這些人都是我所教化。」這樣,不相信,一層一層問,一直說:「難信、難信!」重重的難信啊!這等於就像在判論一樣,那種問難的方式一場一場,這樣一直懷疑。 


  佛解釋了,他還是再追問,這是彌勒菩薩。為什麼彌勒菩薩已經通達佛的道理了,所有很深奧的道理也很清楚啊!我們若了解,佛陀曾說過了,彌勒菩薩和佛的因緣,在遠因是同修;既然在遠因與釋迦牟尼佛是同修,當然也是發大心、立大願。尤其彌勒菩薩同樣現在也在兜率天,兜率天就是表示將來成佛,在補處中,釋迦牟尼佛的法,從正法、像法,到了末法過了之後,一段長久的時間,已經全都沒有佛法,佛法都消退了,連傳說都沒有了,那個時候才能夠出現人間來成佛。還那麼久,他現在已經在兜率天。在兜率天的過去,前面我們也有說過了,兜率天的過去,也是很遠、很遠的遠因之前,燃燈佛的時代,那個修行者要供養燃燈佛,那條路要走過的地方泥濘不堪,他解起了頭上的髮髻,將頭髮打散,這樣鋪下去在地上,讓燃燈佛能夠這樣踏過了頭髮鋪的路,這樣走過去。燃燈佛回過頭來說:「修行者,你的修行、你的誠意,照這樣修行下去,將來與我一樣,你也能夠成佛。就是要在無數劫、無數劫的過程中,最後你會遇到迦葉佛時,那個時候為你授記。」可見遠因是那麼遠,這都是不斷、不斷累積。 


  佛陀所告訴我們的,這些菩薩是他遠因以來所教化,現在才在這個現場湧現出來,但是彌勒菩薩還是要再問,重重疊疊地問。是不是彌勒菩薩對佛有批判,故意批判嗎?不是!他是為未來的眾生。因為經典的文字,按照這樣,我們若沒有用心,就這樣一直傳下去,恐怕有人就是會疑,那時候的疑到這時就無人可解疑,不如現在彌勒菩薩提「疑」,來表示出這個疑,為未來眾生而提出了這個疑問。當然,彌勒菩薩自己本身他都很了解,他是代替那些當場的聽法者、聞法者,他們的疑問來請問佛,其實用意是為未來的眾生,希望佛陀更清楚、更淺顯來解說,這樣讓後面的人就沒有疑問。我們若生疑就容易懈怠,就退失道心;缺了信心,就容易,容易會生退失的心。 


  就像我們現在的人說:「我要做事情,有這樣、這樣,讓我沒有辦法伸展的空間。」這樣就覺得失去了那個奮鬥的志向,同樣的道理。所以,彌勒菩薩啟疑,代替當場的人問,為未來的眾生鋪一條很穩當的路,才有辦法引起佛陀開始再詳細講說,什麼方法讓大家更加清楚。與文殊菩薩一樣,既然要弘法有這麼大的困難,這樣大家會嚇到,不敢繼續修行,所以佛陀就會說出了「四安樂行」。因為彌勒菩薩現在不了解佛的「壽量」到底有多長,只是看到現在的這個形象,從小到青年、到壯年、到中年、到老年,已經示相了,年老了,就是自然的法則,總有一天。 


  所以,佛陀開講《法華經》,也就是要將菩薩法,這種綿長的法,無始以來本來就有的法,要如何應用在人人懂得利用、能堅固道心這樣入人群去,佛陀就要用很多很多的方法,不論是用「因緣」用「譬喻」、用法等等來講說。這是佛陀四十多年來他的辛苦,所做的事情是這樣,這樣的人來會這樣的理。不過,彌勒菩薩認為,這還要再說得清楚一點,大家還無法了解那個玄深道理的源、覺悟那個時間的長;這個覺悟,人若是入滅之後,那個悟法的人已經不見了(往生了),到底這個慧命是不是會到這樣就斷了?佛陀就要告訴他,就一定要為他說到:「慧命永遠不會斷!這覺性的慧命,那個壽命是很長。」這就是佛陀要說的。所以,彌勒菩薩若不問,佛陀就沒有那個因緣得以說下去。 


  所以,現在的人是「執近果疑遠因」,過去是如何成就?未來能夠再延長多久?又再「執遠近疑去來」。「執」,過去佛陀教化這些眾生,那個因緣大家有沒有相信?要再請佛陀再次讓大家更加相信,所以執過去的那個事,過去修行的過程。現在成佛了,這個「跡」,化跡在人間這個過程,教化的時間、法的含意要如何延續到未來長長久久?這就是要如何能夠讓大家更加透徹了解。「雖解本跡遠近」。雖然彌勒菩薩問了,佛陀也隨他的問而解答,答出了過去的「跡」顯在人間。已經是用「本」,就是用最源頭,開始去領受佛法,了解之後堅立信心,生生世世顯跡人間,這個顯跡人間也沒有離開「本」。這種佛的本性人人本具,很清楚了解之後,身、口、意,生生世世在人間顯跡,還是沒有離開那個「本」,所以是誓願。那個誓願,就是永遠永遠、長長久久、生生世世那個誓願。 


  所以,雖然他這樣解釋,但是人的根機恐怕……。現在的人說:「聽懂啦,聽懂!」但是未來的人會完全說:「不清楚。」所以,現在聽懂的,也不見得我都體會到了,何況未來呢?所以這段很難分析,數字難解,時間長久也難得分析,所以很難解釋,也很難了解,這必定要很用心。雖然佛陀是用盡心這樣來解說,彌勒菩薩也很用心,要如何讓未來的人更加清楚,能夠很體會了解;不了解就無法傳,不了解就無法誓願,維持他的力量再繼續走下去,所以一定要了解。所以,「今解釋其難信」。彌勒菩薩就是說大家無法信,釋迦牟尼佛開始一直在解釋,你的心的難信、難解,也就是儘量解釋。這段經文就是要這樣。 


  所以,「明其近因顯跡」。現在的因就讓大家知道,這個因是如何來?下兜率、降皇宮來,這個因如何的過程大家很清楚。所以,「明其近因顯跡」,就是很清楚的事情,現在是一種因緣,就像故事,有足跡走過。雖然二千五百多年了,現在大家還去朝聖,去尋走過的足跡,雖然遺址已經破壞、荒蕪了,大家還是再去找,「地點就是在這裡,出生的地方、修行的地方、說法的地方、入滅的地方」。就是去在朝聖,差不多是這樣的地方,可見我們就知道,其實也不是很遠。所以,「明其近因顯跡,述於遠因明本」。這就要再敘述,過去是如何如何來。這總是我們要很用心。開始對這些法髓,我們若能夠很清楚,經文再看下去才不會糊塗,我們真的要很用心。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 


複習經文:「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 


  「以佛神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昨天說過的文。大家相信佛的勢力、他的修行,佛的功德累積也應該大家無疑了。佛陀教導很多的菩薩,已經將近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些菩薩都已經很成熟了,以勢力和威德那個力量是知道。但是,「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世尊!這些說都是您度的,但是世尊所度的人這麼多,假使動員千萬億的人,還有用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千萬億劫,要來計算它──這些人的數字,還是『數不能盡,不得其邊』,還無法算到它的邊際去。」可見這個形容,這麼大的數字,真的難計數,當然也是難思議。 


複習經文:「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所以,這些人、這些菩薩,「斯等久遠以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這些菩薩已經是很長久、很長久的時間,這麼長久的時間,一定是經歷了無邊際的諸佛,因為每一位佛將要成佛之前,他所經過的時間一定要很長久;很長久,而不斷不斷發心。多長久的時間才能夠有一尊佛?要經歷過無邊諸佛,「無量無邊諸佛所」,要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多少的佛出現人間,這個修行的心、度眾生的心,上求下化的時間應該是很久了。又再在那個地方受化,又再修種種的善根,要行「六度萬行」;走過了「六度萬行」去教化眾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六度萬行」走過才有辦法體會法的精髓。所以,他們要在這麼多、這麼多佛的道場經過了,去修這麼多的行,去堅固他們的善根,這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因為這樣,這些人要用長久、要用修行來成就菩薩道,所以每一生世都要「常修梵行」。梵行就是很清淨,生生世世沒有染著到,保持著這念誓願,都是修身、口、意,生生世世保持他的身、口、意在人群中修行;保持著他的誓願這樣在「植眾德本」,一直在種善根,鞏固他的根很強壯、很深、很廣,這個善根完全就是清淨無染著。這樣的經歷,「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這實在是很難得相信。這麼長久,要等一尊佛就不容易了,還要再「無量無邊諸佛所」的經過。這樣保持著身、口、意、弘誓願,這樣一直生生世世修菩薩道,守持著梵行,這要如何相信?下面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經文簡釋: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譬如,喻如來德化近跡未久道近意,以少壯者喻佛近成。 


  這譬喻是這樣,這是彌勒菩薩提出來,用這樣說:「很難相信啊!」就像這樣,說:「一位頭髮黑黑,尤其是很年輕,年齡看起來大約二十五歲左右,說:『這些人,頭髮很白了,已經近百歲了,這些人都是我的孩子。』這麼年輕的人指著這麼多白頭髮的人說:『這些都是我的孩子。』」這種的譬喻。彌勒菩薩用這樣的譬喻,譬喻人家不會相信,所以譬喻。其實,這也含著「譬如,喻如來德化近跡未久道近意」。因為佛陀說,在伽耶城,顯跡在那個的地方修行成佛,他用這點就來說:「如來用他的德,這樣這個近跡來看,其實不久啦!從修行一直到成道,一直到說法,時間不久。」所以,「道近意」,走的路也是這樣,也不是很遠。所以,「以少壯者喻佛近成」。用這個年輕人來譬喻佛陀成佛的時間,就是譬喻近,好像是一個年輕人。這種這麼近的時間,那麼多的菩薩,就要用多長的時間,要用多少的法去教化,但是佛陀成佛的時間是這麼短。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喻佛指眾多菩薩是我弟子。其猶二十五父,而百歲子,於理不相當。色美髮黑,總在年少,比如來是父。指百歲人,比地涌是子。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說這些都是我的孩子。「喻佛指眾多菩薩是我弟子」,這就是譬喻佛指著這麼多的菩薩說:「這些都是我的弟子。」「其猶二十五父,而百歲子」。他用這樣來譬喻,二十五歲,差不多這樣的人,卻指著百歲的人說:「這些是我的孩子。」「於理不相當」,這道理說不過。 


  所以,「色美髮黑,總在年少」。我們人間就是這樣,看頭髮黑黑,這皮膚很光滑、很美,這年輕人,表示是年少,「比如來是父」,就是譬喻佛。「指百歲人,比地湧之子」,指著百歲人,就是比喻地湧這些菩薩,從地湧現出來。看到這些菩薩,看起來很老年,而且大家很成熟,就是看到大家都像將要到成佛的境界了,怎麼佛有辦法短短的時間度那麼多人?雖然年輕人來指說:「這些都是我的孩子。」這些老人也指著這個年輕人說:「他是我的父親。」 


經文簡釋: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喻上所化多意。喻大菩薩亦指世尊是我等師,教化我者。 


  所以,「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喻上所化多意」,這就是譬如所化的人這麼多,不斷不斷湧現在靈鷲山,這實在是很多、很多。「喻大菩薩亦指世尊是我等師,教化我者」,這就譬喻大菩薩也是指著世尊說:「沒有錯,他就是我的老師,是教化我的人。」這是互相承認,我說這些是我的孩子;這些老人承認我是他的父親,他們是我的孩子,真的是不可思議。 


經文簡釋:「是事難信」;此釋譬喻於理難信。以幼為老者之父,事相如是形容之於喻,亦實無是理。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又過耄,益見事理相違。 


  「是事難信,此釋譬喻於理難信」。這是在解釋,譬喻這個理是這麼地難得相信。「以幼為老者之父」,這麼的年幼,這和百歲來比較起來,是四分之一的年齡,差不多看起來是這樣,這麼的年輕,二十五和百歲,二十五歲等於是很小。就是「事相如是形容之於喻,亦實無是理」,真的是沒有道理。彌勒菩薩自己用這樣來譬喻,譬喻佛陀指這些人,說:「都是我度的,是我的弟子。」好像和這個形容一樣,道理要怎麼能通呢?就是不怎麼能通。這就是執近,「執近疑遠,執遠疑近、結其難信」,就像這樣,他就難信。所以,「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就是「取其少猶未壯」。他是少年,還未到壯年階段,叫做二十五;二十五歲過後才叫做壯年;壯年過了之後,才叫做中年,三十歲以上叫做中年。這就是要知道「老又過耄」,所以這種「益見事理相違」,看到這些老人已經是這麼老了,老耄的程度,已經到很衰老的範圍了;不只是老而已,真的頭髮也白了、皮膚也皺了等等,真的是衰老的形象。 


*古人以喻釋喻,謂父服還年之藥,貌同二十五歲,雖老而少也。子不服藥,形如百歲,雖少而老也。 


  所以,「古人以喻釋喻,謂父服還年之藥」。以前的人就是譬喻,「你怎麼這麼多歲,卻看不出來,怎麼會這麼年輕呢?是不是吃到那個返老還童藥,你是不是吃到這個藥呢?」這就是有的人過去就是這樣來譬喻。這麼多歲的老父,怎麼會看起來這麼年輕呢?其實,現在的人看起來,父子站在一起,會覺得:你們兩個好像兄呢!看起來孩子快要比父親更老。現在也有這樣,何況佛陀他是如何老資格起來?那當然有道理。總而言之,彌勒菩薩他就用種種的事相來形容,等於要來問難,就是要讓佛陀一一來解說,這長久的時間如何教化眾生。所以,「雖老而少也」。佛陀到底是如何來教化?「子不服藥」,老人好像去吃到那返老回少這種的藥,所以看起來不老,很年輕。孩子就是沒有吃,所以形一直老去,「形如百歲」,就像百歲的人一樣。「雖少而老也」。事實那就是老了。 


*若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合云,如來橫服垂跡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久發道跡,今住不退。若佛與佛,決所諳知,自下不達,故示疑,是以云:是事難信。 


  「若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若知道有這樣的藥,吃下去能夠體壯力強,看起來不會老,這就是要我們能夠去了解,就無疑了。若是不知的人他就會有疑了,這就是道理要清楚。所以,「諸菩薩直論本地」,也在說「本地」。菩薩的本地是如何來?這發跡,「久發道跡」,從很久以來這個道跡開始這樣走過來的路,如何走?「今住不退」。「若佛與佛,決所諳知」,若是佛與佛,他們都很了解是如何度化,這個道路是如何的遠,菩薩道是如何走,道如何開、路如何鋪。這個道會走這麼遠來,會這麼地安全走過來,不斷將這個道一直接下來,這就是要有經過的人,他就很清楚,開路,開道的力量、開道的方式,如何帶人來鋪路的過程。 


  這若是佛,以佛來說很清楚,這全都很了解、很熟、很了解。若是佛以下的,就是覺悟之前的人,就是菩薩,哪怕就像文殊菩薩等等這些人,「自下不達」,當然就還是無法體會到路是如何鋪、行是如何過來的、道是如何開,自然就不了解。走在、跟在後面走平坦路的人,已經有一條路可走,只要鋪路就好了,不知道前面在開道的人的方式,所以,難免他們就會問這個方向,問那個道,那開道的方向,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故示疑」。佛的以下,菩薩就是無法了解,因為這樣,所以他就表示有疑問,有疑就要問;若不問而自說。除非這個法很重要,即使你沒有問,我也要說。這不斷要一直解釋下去,法不能說不解這樣就過去,不解就會生疑,將來那個道就會斷掉,所以必定要了解。所以,若是不了解,這事相、道理不合,就合不起來,就難信。「是以云:是事難信」,就像用這樣的譬喻,譬喻難信的道理,真是是難信。 


*以父老子少,天下之大經,容何議焉!今子老父少,人道之變常,孰能不疑?此彌勒迷壽量之遠因,執伽耶之近跡也。 


  所以,「以父老子少,天下之大經」,其實,天底下這樣的事情,父老子少,這是順理成章;父親老了,孩子年輕,人家說「父老子幼」,也是都很有道理的,「容何議焉」,這都不用再有疑問。現在卻是「子老父少」,這「人道之變常」,這就沒有道理啊!現在這樣看起來,就是這樣,沒有道理。所以,「人道之變常,孰能不疑」,怎麼能夠沒有疑?這就是要年輕人來生老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道理。所以,彌勒菩薩這樣問,這是「此彌勒迷壽量之遠因」。因為彌勒還無法了解,因為他們還是停滯在菩薩的階段,還不是佛與佛的境界。所以他還是知道其他的人、未來的人一定有疑。彌勒菩薩他迷在那個「壽量」。我們慧命是無始終,但是彌勒菩薩對這點他還不知道,他執在我們現在這個身體裡。這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未來的人都是執在這個一期壽命,這個身體。今生一個身體,來生再另外一個身體,就是這樣片段。 


  所以,我們過去一段時間在解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這就是還未很通徹道理,他就有這樣疑。若是能夠通達「壽量」,就變易生死、分斷生死就沒有執著。所以,彌勒菩薩擔心未來的人還沒很通徹,所以這個壽量之遠因,菩薩、凡夫都迷在這個地方。「執伽耶之近跡也」,執這個伽耶,在伽耶城顯跡,出城了、修行了等等,就有這個「執」在這個地方。成佛、說法等等,時間不長,是如何能夠度這麼多人?其實,彌勒菩薩應該都知道這個道理,卻是為未來的人,他提出一樣很不合道理的方式來問難,這就這樣的譬喻。 


  可見,佛與菩薩為未來的眾生設想很周到。很感恩舍利弗的智慧,能夠啟動了當機,讓佛陀講《法華經》,也感恩文殊菩薩處處就是適時來問,讓我們對法更加了解、更了解;感恩彌勒菩薩為未來眾生要傳法,如何才能夠堅固道心,繼續維持下去,這真的是要感恩諸佛菩薩。所以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執近果疑遠因」,或者是「執遠近疑去來」,我們疑拿掉,這個近果是如何成?我們要探究。遠近都不用疑,我們未來應該如何鋪路,道要如何開、路要如何鋪,我們應該要深信、要用心。人生的價值,佛法的寶藏,我們要如何去取得,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Empty周六 9月 09, 2017 8:15 pm

[2017年09月09日上午5:20] 農曆七月十九,(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釋義經文:【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2. 上人手札:「執近果疑遠因,執遠近疑去來,雖解本跡遠近,今解釋其難信,明其近因顯跡,述於遠因明本。」


(1)「近果疑遠因,執遠近疑去來」:這陣子一直在說彌勒菩薩幫大家提問起,有很多數字;這是在一般人難以計算。已經很明顯是在追蹤「法的源頭」。我們要很感恩彌勒菩薩,過去有文殊菩薩,再過去還有舍利弗;舍利弗的請求,一而再、再而三。佛陀用這個境界讓大家重視,甚至也提醒大家《法華經》的道理很深奧,甚深,真實是甚深啊!假如根機若沒有很適當,可能聽了之後不只是沒有作用,反過頭來會「差毫釐、失千里」。


(2)「欽慕大乘法」:佛陀開始讚歎《法華經》,舍利弗開始想要接受法,欽慕大乘的法,請佛陀開示,佛所讚歎甚深的法。佛陀的用意就是要警惕大家,想要讓大家很了解,經,你開始要聽,就要有心理準備,大家一定要很用心,深入體會了解,才有辦法將法成為自己所真實,而且自己能夠使用的法。佛陀以舍利弗所提起的要求,佛陀一再「止!止!不須複說」,這個含義我們就要很用心。


(3)「文殊菩薩請示,如何克服困難來傳承佛法」:再來就是文殊菩薩,一次一次,佛陀說到要行道有困難,想要傳承佛法,佛陀就先讓我們心理了解,「傳法是很辛苦!要傳法,在世間會遇到這麼多、這麼多的困難,若沒有是很忍耐,你是根本沒有辦法這樣繼續下去」。文殊菩薩擔心大家會怕、會退心,所以文殊菩薩就會出來要求佛,「請佛陀能夠將這麼深的法,這麼地艱難、這麼風險的過程,是不是有較平坦的路、較方便的法,能夠讓大家容易了解、容易走?是要用什麼方法能夠面對人間、面對困難?」


(4)「四安樂行」:因為這樣,佛陀就開始講「四安樂行」,若不是文殊菩薩又再提起來說,我們也沒有機會知道這麼的困難的事情,就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克服這些困難,我們自己也要如何的方法去面對人間。


(5)「身,口,意,誓願」:還是要身體力行,身、口、意要很用功、很認真,世間的事情沒有那種很容易就了解的,沒有接觸到你就明白。因為這是法,與事不同,我們是要用法在人間,攸關於人間的菩薩道,也是要用什麼態度處世,這是一個精神理念,與人間在做事說,「要用什麼方法才會賺錢」是不同。


(6)「法延續在人間,事理會合」:這是攸關在菩薩,生生世世,意識、種子、行動,開口動舌,身如何行動?在人群中,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對?如何能夠讓他穩定道心,從修來的法成為自己的法?從被動一直到主動;還能夠去引動其他。這種的法延續在人間,這是很精密、很密切的過程,以「事」來會「理」。


(7)「身口意,要合齊,往正確方向」:事情一層一層要如何做,還是沒有離開「意」,你的身要如何做、怎麼行?口要如何說?歸納回來還是在「意」,意識,不要偏差,要在很深刻法源之中,包括因、緣、果、報,這都不能讓它疏忽掉。


(8)「菩薩法,用心了解,不要執著」:本來就是那麼合心,所有一切法是很中心。大家要很用心了解,不要執;若「執」,就沒有辦法全部了解。若執事就會迷理,這是重點。若「執近果」就會「疑遠因」,只是執在我們目前的境界。


(9)「《經典》很多的數字是譬喻,不要在文字上執著」:佛陀在靈山會,境界從經文來描述,來的人踴躍,從虛空十方就這樣不斷踴躍過來,集合在靈鷲山。菩薩從地湧出來,從大地不斷地湧出,數字的形容,就是多少的恆河沙,六萬恆河沙等等、千萬恆河沙,這麼地多不斷、不斷湧出。這若是在文字上去執著,我們將他的現場,佛陀說法真實的那個環境無法會合起來。


(10)「探究真實有為的環境,與經典文字相,有差距」:人文志業《經典雜誌》,出版媒體,去探討佛陀出生的地點,走過的路、說法的地方、成道的地方、鹿野苑,第一場的說法,這些位置他們都一一走過了,真實拍回來的相片,原來場地是這樣,和經典在描述,文字相,還有一些距離。


(11)「用心思惟經典的意涵,思考『事和境』,要會合『道理』」:譯經的同時,他們要做什麼樣的描述,佛陀的智慧,要如何去描述佛陀的威德、神通運用,所以譯經,一直傳,後面的人一直來抄、描述,那會變成編輯起來之後,就讓我們口口相傳,集在經典讓我們這樣傳而已。得要用心了解、思考,事和境要合那個「理」。


(12)「思惟修,了解問與答的本質含意」:若像彌勒菩薩一直追問,等於是在問難一樣,他對佛所在說的,有這麼多人一直來,這些菩薩都是佛成佛了之後所教導的,佛陀成就所教導這些人,他們精神面沒有疏忽掉了,去用在佛成佛沒有多久。


(13)「重重難信,不停問難」:這兩三天在說的,出皇宮,離開伽耶城,在多遠的距離,什麼地方成佛?總共的時間有多久?去為它計算多久的時間,修行的時間、成佛的時間;成佛之後,在人間說法,所走過的路,這樣將它計算。其實,時間不長、路不遠,是為何會說這麼多的菩薩,又是這麼成熟的菩薩都是佛所教化,佛陀親口說:「這些人都是我所教化。」這樣不要相信,一層一層問,一直說:難信、難信!重重的難信。這等於就像在判論一樣,那種,那種問難,這種的方式,一場一場,這樣一直懷疑。佛陀解釋了,他還是再追問,這是彌勒菩薩。


(14)「彌勒菩薩,通達佛的道理,探究為何問難?」:為什麼彌勒菩薩已經通達佛的道理,他所有很深奧的道理也很清楚。我們若了解,佛陀曾經說過了,彌勒菩薩和佛陀的因緣在遠因是同修,既然在遠因彼此是同修,當然也是發大心、立大願。尤其彌勒菩薩同樣現在也是在兜率天,就表示將來成佛,在補處中,在釋迦牟尼佛到達正法、像法、末法過了後,一段長久的時間,已經全都沒有佛法,佛法都消退了,連傳說都沒有了,那個時候,才能夠出現人間來成佛。還要那麼久,他現在已經在兜率天了。


(15)「遠因,佛陀的過去生,遇燃燈佛,以髮布地,遇迦葉佛,得受記」:兜率天的過去,也是很遠的遠因之前,燃燈佛的時代,修行者要供養燃燈佛,那路要過的地方,泥濘不堪,他這樣解起了他頭上的髮髻,把頭髮打散,這樣鋪下去到地上,讓燃燈佛能夠這樣踏過了頭髮,鋪過去的路,這樣走過去。燃燈佛回過頭來說:「修行者,你的修行、你的誠意這樣,照這樣修行下去,將來與我一樣,你也能夠成佛。就是要在無數劫無數劫的過程中,最後會遇到迦葉佛時,那個時候為你授記。」


(16)「彌勒菩薩慈悲,為未來的疑惑眾生提問」:可見遠因是那麼遠,都是不斷累積,佛陀所告訴我們的,這些菩薩,是他遠因以來所教化,現在在這個現場這樣湧現出來,但是彌勒菩薩尤其還是要再問,所以重重疊疊的問。是不是彌勒菩薩對佛有批判,故意的批判嗎?不是!他是為未來的眾生。


(17)「提燈照路,除眾生疑惑」:因為經典的文字,按照這樣,我們若沒有用心,就這樣一直傳下去,恐怕有人就是會疑,那時候的疑,就無人可以解疑,不如現在彌勒菩薩提「疑」,來表示這個疑,為未來眾生而提出了這個疑問。


(18)「疑心,缺信心,容易懈怠,退失道心」:當然彌勒菩薩自己本身他都很了解,在當場,他是代替那些當場的聽法者、聞法者,他們的疑問來請問佛,其實用意,是為未來的眾生,希望佛陀更清楚、更淺顯來解說,這樣就讓後面的人就沒有疑問。我們若生疑就容易懈怠,就退失道心,缺了信心,就容易,容易會生退失的心。


(19)「彌勒菩薩啟疑,為眾生鋪路」:就像我們現在的人說:「我要做事情,有這樣、這樣困難,讓我沒有辦法伸展的空間。」就感覺失去奮鬥的志向,同樣的道理。所以彌勒菩薩用啟疑,為當場的人代替問,為未來的眾生鋪一條很穩當的路,這才有辦法引起了佛陀開始再詳細講述,什麼方法讓大家更加清楚。


(20)「文殊菩薩代替眾生,向佛陀提問出,四安樂行」:與文殊菩薩一樣,既然要弘法有這麼大的困難,這樣大家會嚇到,不敢繼續修行,所以,佛陀就會說出了「四安樂行」。


(21)「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因為彌勒菩薩現在不了解佛的「壽量」到底多長,只看到現在的這個形象,從小到青年,到壯年,到中年,到老年,已經示相年老了,就是自然法則,總有一天。佛陀開講《法華經》,也就是要將菩薩法,這種綿長的法,無始以來,本來就有的法,要怎麼應用在人人,懂得利用、能堅固道心這樣入人群去,佛陀就要用很多很多的方法,不論是用「因緣」、用「譬喻」、用法等等來講說。


(22)「生命有限,慧命永恆」:佛陀這四十多年來的辛苦,所做的事情是這樣,這樣的人來會這樣的理。不過,彌勒菩薩認為,還要再請佛陀說得清楚一點,大家還無法了解玄深道理的源、覺悟那個時間的長;這個覺悟,人若是入滅之後,那個悟法的人已經不見,往生了,到底慧命是不是到這樣斷了?佛陀就要告訴他,就一定要為他說到:「慧命永遠不斷!這個覺性的慧命,那壽命是很長。」這就是佛陀要說的。所以,彌勒菩薩若不問,佛陀就沒有那個因緣得以說下去。


(23)「執近果,疑遠因,執遠近,疑去來」:現在的人是「執近果,疑遠因」,過去是如何成就,未來能夠再延長多久?又再「執遠近疑去來」。「執」,過去佛陀教化眾生那個因緣,大家有沒有相信?要再請佛陀再次讓大家更加相信。「執」過去的那個事,過去修行的過程。現在成佛了,這個「跡」,化跡在人間這個過程,教化的時間、法的含意要如何延續到未來長長久久?這就是要如何能夠讓大家更加透徹了解。


(24)「雖解本跡遠近」:雖然彌勒菩薩問了,佛陀也是隨他的問而解答;答出了過去的「跡」,顯在人間,已經是用「本」,就是用最源頭,開始去領受佛法,了解之後堅立信心,生生世世顯跡人間,也沒有離開「本」。


(25)「佛的本性,生生世世的誓願」:這種佛的本性,人人本具,很清楚了解之後,身、口、意,生生世世在人間顯跡,沒有離開「本」,所以是誓願,就是永遠永遠、長長久久、生生世世的誓願。


(26)「今解釋其難信」:雖然他這樣解釋,但是人的根機,恐怕現在的人說:「聽懂啦,聽懂!」但是未來的人會完全說:「不清楚!」所以現在聽懂的,也不見得都能體會到了,何況說未來呢?所以這段是很難分析,數字難解,時間長久也難得以分析,所以很難解釋,也很難了解,這必定要很用心。


(27)「用心了解法源,法髓」:雖然佛陀用盡心來解說,彌勒菩薩也很用心如何讓未來的人更加清楚,能夠很體會了解。不了解就無法傳法,就無法誓願,維持他的力量再繼續走下去,所以一定要了解。


(30)「今解釋其難信,明其近因顯跡」:彌勒菩薩就是說:大家無法信。釋迦牟尼佛開始一直在解釋,你的心的難信、難解,也就是儘量解釋。這段經文就是要這樣。「明其近因顯跡」。就讓大家知道,現在這個因是如何來?下兜率,降皇宮來,這個因,如何的過程大家很清楚。就很清楚的事情,現在是一種的因緣,就像故事,有足跡走過。


(31)「尋足跡」:雖然二千五百多年了,現在大家還去朝聖,去循走過的足跡,雖然遺跡已經破壞、荒蕪掉了,還是大家還再去找,地點就是在這裡,出生的地方、修行的地方、說法的地方、入滅的地方,就去朝聖。可見我們就知道,其實也不是很遠。


(32)「明其近因顯跡,述於遠因明本」:再敘說過去如何來?這總是要很用心。對開始這些髓,法髓,若能夠很清楚,經文再看下去,才不會糊塗,我們真的要很用心。


3. 複習經文:【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1)大家相信佛的勢力、修行,佛的功德累積,應該大家無疑了。佛陀教導很多的菩薩,已經將近要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些菩薩都已經很成熟了,以勢力和威德那力量是知道。但是,「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


(2)「世尊!這些都您度的,但是世尊所度的人這麼多,假使用動員千萬億的人,還有用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千萬億劫,要來計算它,這些人的數字,還是『數不能盡,不得其邊』,還無法算到它的邊界去。」可見這個形容這麼大的數字,真的難計算,當然也是難思議。所以這些人、這些菩薩,「斯等久遠以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


(3)「無量無邊諸佛所」:這些菩薩已經是很長久的時間,經歷了無邊際的諸佛,因為每一位佛將要成佛之前,所經過的時間一定要很長久;也要不斷發心。多長久的時間才能夠有一尊佛?要經歷過無邊諸佛,要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多少的佛出現人間,這個修行的心、度眾生的心,上求下化的時間應該是很久了。


(4)「六度萬行,體會法的精髓」:再又在受化,又再受種種的善根,要行「六度萬行」;走過「六度萬行」去教化眾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六度萬行」走過才有辦法體會法的精髓。要在這麼多佛的道場經過,去修這麼多的行,去堅固善根,這實在很不可思議。


(5)「常修梵行,植眾德本」:因為這樣,這些人要用長久、要用修行來成就菩薩道。要常常每一生世都要「常修梵行」,就是很清淨,生生世世沒有染著,保持著這念誓願,都是修身、口、意,生生世世,保持他的身、口、意在人群中修行;保持住他的誓願。一直在種善根,鞏固他的根很勇、很深、很闊,善根完全就是清淨無染著。


(6)「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這實在是很難得以相信,這麼長久,要等一尊佛就不容易了,還再要「無量無邊諸佛所」的經過。這樣保持著身、口、意、弘誓願,這樣一直生生世世修菩薩道,守持著梵行,這要如何相信?!


4. 經文簡釋:【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譬如,喻如來德化近跡未久道近意,以少壯者喻佛近成。


(1)「譬喻」:這是彌勒菩薩提出來,用這樣說:「很難相信。」「一位頭髮黑黑,這麼年輕人指著這麼多白髮的人說:『這些都是我的孩子。』」彌勒菩薩用這樣的來譬喻,譬喻人家不相信。


(2)「譬如,喻如來德化近跡未久道近意」:因為佛陀說,在伽耶城,顯跡在那的地方修行成佛,他用這點就來說:「如來用他的德,這樣這個近跡來看,其實不久。從修行一直到成道,一直到說法,時間不久。」走的路也是這樣,也不是很遠。所以,「以少壯者喻佛近成」。用這年輕人來譬喻佛陀成佛的時間,就是譬喻近,好像是一個年輕人。這種這麼近的時間,那麼多的菩薩,就要用多長的時間,要用多少的法去教化。但是,佛陀成佛的時間是這麼短。


5.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喻佛指眾多菩薩是我弟子。其猶二十五父,而百歲子,於理不相當。色美髮黑:總在年少,比如來是父。指百歲人,比地涌是子。


6.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喻上所化多意。喻大菩薩亦指世尊是我等師,教化我者。


(1)譬如所化的人這麼多,不斷湧現在靈鷲山,這個實在是很多、很多。譬喻大菩薩也是指著世尊,「沒有錯,他就是我的老師,是教化我的人。」這是互相承認,我說這些是我的孩子;這些老人承認「我是他的孩子,他是我的父親」,真的是不可思議。


7. 【是事難信】:此釋譬喻於理難信。以幼為老者之父,事相如是形容之於喻,亦實無是理。執近疑遠、執遠疑近、 結其難信。


(1)這是在解釋,譬喻這個理是這麼地難得相信。「以幼為老者之父」,這麼的年幼,這和百歲來比較起來,是四分之一的年齡,差不多看起來是這樣,這麼的年輕,二十五和百歲,這等於是很小。真的是沒有道理。彌勒菩薩自己用這樣來譬喻,譬喻佛陀指這些菩薩們說:「都是我度的,是我的弟子。」好像和這個形容一樣,道理要怎麼能通呢?就是不怎麼能通。這就是執近,「執近疑遠,執遠疑近、結其難信」,就像這樣,他就難信。


8. 『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又過耄,益見事理相違。古人以喻釋喻,謂父服還年之藥,貌同二十五歲,雖老而少也。子不服藥,形如百歲,雖少而老也。』


總而言之,彌勒菩薩就用種種的事相來形容,等於問難,就是要讓佛陀一一來解說,這長久的時間如何教化眾生。佛陀到底是如何來教化?


9. 『若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合云,如來橫服垂跡之藥,示伽耶始生。』


(1)若知道有這樣的藥,吃下去能夠體壯力強,看起來不會老,這就是我們能夠就會了解,就無疑了。若是不知的人他就會有疑了,這就是道理要清楚。


10. 『諸菩薩直論本地,久發道跡,今住不退。若佛與佛,決所諳知,自下不達,故示疑,是以云:是事難信。』


(1)「諸菩薩直論本地」:菩薩的本地是如何來?這發跡,「久發道跡」,從很久以來這個道跡開始這樣走過來的路,如何走?「今住不退」。「若佛與佛,決所諳知」,若是佛與佛,他們都很了解是如何度化,道路是如何的遠,菩薩道是如何走,道如何開、路如何鋪。這個道會走這麼遠來,會這麼地安全走過來,不斷將這個道一直接下來,這就是要有經過的人,就很清楚,開路,開道的力量、方式,如何帶人來鋪路的過程。


(2)「自下不達」:佛很清楚,全都很了解、很熟。若是佛以下的,就是覺悟前的人,就是菩薩,哪怕就像文殊菩薩等等這些人,當然就還無法體會到「路是如何鋪、行是如何過來的、道是如何開」,自然就不了解。走在、跟在後面走平坦路的人,已經有一條路可走,只要鋪路就好了,不知道前面在開道的人的方式,所以,難免他們就會問這個方向,問那個道,那開道的方向,這是一定的道理。


(3)「故示疑」:佛的以下,菩薩就是無法了解,因為這樣,所以就表示有疑問,有疑就要問;若不問而自說,除非佛陀。這個法是很重要,即使你沒有問,我也要說。


(4)「是以云:是事難信」:這不斷要一直解釋下去,法不能說不解這樣就過去,不解就會生疑,將來道就會斷掉,所以必定要了解。若是不了解,事情,這事相、道理不合,就合不起來,就難信。就像用這樣的譬喻,譬喻難信的道理,真是是難信。


11. 『以父老子少,天下之大經,容何議焉!今子老父少,人道之變常,孰能不疑?此彌勒迷壽量之遠因,執伽耶之近跡也。』


(1)「此彌勒(知眾生)迷壽量之遠因」:因為他們還是停滯在菩薩的階段,還不是佛與佛的境界。所以還是知道其他的人、未來的人一定有疑。眾生迷在那個「壽量」。執在我們現在這個身體裡。我們慧命是無始終。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未來的人都是執在這一期壽命。


(2)「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這今生一個身體,來生再另外一個身體,就是這樣片段。這就是還未很通徹道理,就有這樣疑。若是能夠通達「壽量」,變易生死、分斷生死就沒有執著。彌勒菩薩擔心未來的人還沒很通徹,所以這個壽量之遠因,菩薩、凡夫都迷在這個地方。


(3)「執伽耶之近跡也」:執在伽耶城顯跡,出城、修行等等,就有這個「執」在這個地方。成佛、說法等等,時間不長,是如何能夠度這麼多人?其實,彌勒菩薩他應該都知道這個道理,卻是為未來的人,他提出一樣很不合道理的方式來問難,這就這樣的譬喻。


12. 「今生得聞法,很感恩諸佛菩薩」:可見,佛與菩薩為未來的眾生,那個設想很周到。很感恩舍利弗的智慧,能夠啟動了當機,佛陀來講《法華經》,也感恩文殊菩薩處處就是適時來問,讓我們對法更加了解、更了解;感恩彌勒菩薩為未來眾生要傳法,如何才能夠堅固道心,繼續維持下去,這真的是要感恩諸佛菩薩。


13. 「除執著」:我們一定要記得,不要「執近果疑遠因」,或者是「執遠近,疑去來」,我們「疑」拿掉,我們這個近果是如何成?我們要探究。遠近都不用疑,我們應該未來應該如何鋪路,道要如何開、路要如何鋪,我們應該是要深信、要用心。人生的價值,佛法的寶藏,要如何取得,時時要多用心啊!


***************
14.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信為道源功德母」,很感恩佛陀與彌勒菩薩的這段經文對話,就是要除去我們凡夫的疑心,加深信心,鞏固信根。修行最基本功夫要時時知道「有輪迴,有因果,有生生世世」,清楚知道看得到的有為的「分段生死」,無為法的「變異生死」,人與人之間的因緣如此奧妙,要明朗有前因、遠因,而有今果、後果。學佛,學習保持分秒中的每個心念都恆持在「佛心」永恆,就是能跳脫枷鎖,就是學習諸佛菩薩的發大願,為度眾生而乘願來。知道目標,腳踏實地的步步踏實。


很感動這段開示:「今生得聞法,很感恩諸佛菩薩」:佛與菩薩為未來的眾生,那個設想很周到。很感恩舍利弗的智慧,啟動當機,佛陀來講《法華經》,感恩文殊菩薩處處適時提問,讓我們對法更加了解;感恩彌勒菩薩為未來眾生要傳法,如何才能夠堅固道心,繼續維持下去。真的是要感恩諸佛菩薩!


回憶上人曾開示過,每一部佛經的成就,皆需具備「六種成就」:. (一)信成就;(二)聞成就;(三)時成就;(四)主成就;(五)處成就;(六)眾成就。


佛法真諦,蘊含奧妙因緣,珍惜得聞法福報,認真用功力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09/09晨語簡記《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