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心靈捕手(Good Will Catcher)
活動目標:
1. 培養慈悲心與六波羅蜜的省思。
2. 體驗付出關懷者、接受幫助者、指導他人者,三個角色的差異與做法。
3. 人與人之間的誠之情誼,關懷。
4. 自我覺察與自我改善人際關係。
場地要求:空地(大小配合人數調配)投手與補手之間的距離,大約180公分。(視學員能力調整距離)
器材:每小組1個毛線球、標示線、口罩(當眼罩)
時間:40-50分鐘 人數:3人一組
情境塑造:2017年版本 (參考用)
1. 曉明從小喜歡打棒球,是一優秀的捕手,他與阿源(投手),阿興(教練),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曉明在一次車禍意外中雙眼失明,從此不能再打棒球。
2. 曉明出院已經多年,身體恢復正常,但因眼睛看不見,經常鬱鬱寡歡。阿源,阿興常常去看他,希望他走出來,但效果有限。
3. 直到有一天,他們想到一個遊戲,他們一起玩,玩得很開心。奇妙的事就發生了……
遊戲規則:
1. 三個人一組,輪流扮演三種角色,捕手、投手、教練。
2. 投手--投毛線球;捕手--接球(要閉眼或載眼罩);教練--指揮。
3. 每一回合,丟三球,統計接到幾球。
4. 換手,每個人每個角色都要擔任到。
5. 目標是讓捕手接到最多球,看看自己的成績是否滿意。
6. 捕手可以站著或半蹲,不可以全蹲或坐下。
7. 練習8分鐘後開始,請每個角色都練一下。
8. 開始之後,換手之間不再有練習時間。
9. 全體統一動作,每次(每回合)的第一球(訓練員喊口令)一起開始,後兩球自主。
執行要領:
1. 培養慈悲心與六波羅蜜的省思。
2. 這個遊戲的目標是大家幫助盲朋友接到球,讓我們體會以不同的角色去看待人事物,一方面檢視自己的角色位置,同時扮演三種不同的角色,更能感同身受,體會這三角角色的差異與作法,進而調整對於他人的同理、體貼與關愛。
3. 捕手、教練、投手,三個角色要融為一體。
4. 第一球由訓練員統一發號司令後開始,第二、第三球由投手自行依自己節奏投出。(提醒三球很少,要珍惜,慢慢投,不要太急。這個GAME只要靜定會比較容易成功。)
5. 投手與捕手的腳不可越線。捕手的手可以任何方式擴大接球的空間,但不可全蹲或坐下,讓球投到腳上接球(意思就是形成一個像水桶的樣子接球,這樣是會降低難度)。如果有人做了或問了就要提醒「不可以」。
6. 規劃討論練習八分鐘,請三種角色都練習。開始之後,換角色之間不再有練習時間。
7. 計算球數是三個人共進幾球;能進5-6球算是好成績。
8. 2016北區品格教育研習老師的目標:助人、責任、善解、感恩、信任、自省、包容
可以問的問題
1. 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各有不同的階段任務,大家認為自己最適合擔任哪個角色,為什麼?
2. 大家覺得各個角色,如何發揮才能達到最高績效?
3. 各種角色,大家心情、感受有何不同?
4. 在整個過程中,那一個畫面、哪一句話、令你印象最深刻?
5. 大家覺得最難的角色是什麼?大家如何看待?
6. 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大家怎麼做可以更好?
7. 如果再來一次,對於三種角色扮演,大家會怎麼做會更貼切、適合?
8. 說說看,什麼樣的方式讓你覺得安心,而且更有成效?
9. 整個過程中,你的學習與體會?
10.在實際生活或工作中,有沒有很類似的情境?當這樣的情境出現時,大家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