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是時空世界方位,
皆由眾生業力造。
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
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
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
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用心多體會、多了解哦!「是時空世界方位,皆由眾生業力造」。我們人人生活在人間,這個人間這麼的大、地球這麼廣,而我們成聲的地方,聲是在哪裡呢?你、我現在位置就是在臺灣,臺灣是在這個世界中的名,一個名稱、一個位置,位置的名稱。這個世界,地球有多久了?其實,科學家說這顆地球是幾十億萬年,我們無法可考據,只是根據,憑據現在的學者這樣說。到底是幾億年?我們無法去想像到那個時候。不過,我們現在能夠知道,所知道的,地球就是這樣,自古以來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用管,只是說它的時間、空間;時間很長久了,空間就是在虛空中,在太陽系的一個位置裡。
我們地球公轉、自轉,所以有日夜等;日夜累積,這時、日、月,有分秒、有時間,幾點鐘。日、夜,整天的時間累積月;幾個月再累積就是年,有這樣的時間累積。所以,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是在這樣的空間,「時空世界方位」裡。「世」,就是時間流轉,分啊、秒啊,地球隨著這樣,不論是飛秒(千萬億分之一秒)、毫秒(千分之一秒)中,它還是不斷在轉動。因為它在轉動,所以是秒、分、時這樣過,就有日夜的累積,這就是遷流不定,這就是「世」。「世」,這就是遷流不定,「時」就是不定的。這「世」就是「時」的意思,「時」是沒有定下來,還是遷流不停,這叫做「時」。而「空」就是「界」,這個空,在這個大空間裡我們有一個位置,地球在這個位置裡。我們的位置不能偏移掉,它就是不偏移,只是有轉動,沒有偏離;它若偏離軌道,還得了!就是不能偏離軌道,它要就軌道,不斷地轉。這「時」不停,位置沒有偏,不會讓它跑掉。
但是,有這個空、界(空間與界限),臺灣的名稱叫做臺灣,臺灣這個名稱它的位置就是定在這樣,就是這麼大;在地球上它的定位涵蓋就是這樣,這臺灣的名稱定在這個限界的裡面,將它取名叫做臺灣。而臺灣過一個海過去是大陸,名副其實的大陸,很大、很大,大片的土地叫「中國」。類似這樣,各國有各國的位置,我們出生的地方就是在這個位置裡,我們已經被界限就是這樣,在臺灣成長。所以,「皆由眾生業力造」。我們生在這個地方,我們適合這個地方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要時時感恩啊!非洲獅子山共和國,很多、很多的國家和我們的位置不同,他們的生態和我們不同;他們有他們生活空間,那個環境苦不堪啊!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環境,我們在臺灣,我們的生活和獅子山去比較。
因為現在我們還進行發放,在那個地方為苦難人也提供他們的物資生活,要如何安頓他們能夠長久這樣平安的生活。有一群人道精神的團體,慈濟和他們結合在這個地方,要如何去為他們在急難災難中,我們去關心、我們去付出。接觸到之後,覺得他們的欠缺、他們的生態真的苦不堪。這群人,三四個基金會(希利國際賑災基金會、天主教自由城明愛會、蘭頤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希望能夠用力來為他們規畫,規畫出了讓他們能夠維生,如何安住他們的生活,如何能夠改善,給他們安穩的生態。因為我們去到那裡,對那個地方我們很清楚、了解,體會到了、見苦了,回過頭來我們在我們的出生地,我們在現在的環境裡,要很感恩啊!我們生活充足,還有有餘的力量能夠去幫助人;這就是同在現在的時空中,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善惡業。
「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善業的,那就是能夠「生樂果」。我們的生活這樣,很舒服,能夠過日子,人生衣、食、行沒有欠缺,這就是福,也能夠平安過,這就是善;有善、福的業才能夠平安過日子。所以,過去有造善業才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我們要惜福,這是「善業有成樂果之力用」。我們要來之前,無法求我是要去哪裡,這是我們過去生已經累積的因、緣,自己的「正報」。你的命中,你將來生活的生態,而你和你的父母已經有這分緣,所以你就來這個家庭,這是你的「依報」;依這個因緣,和父母的善、惡緣,所以這股的力量引你來,依就他們的緣而生。
而我們自己就是過去造什麼業,善業,自然你帶著善的業來。哪怕你是生在家庭困苦,只要你有福業、有善業,來到這個家庭小時候是貧困,有這個好的因緣給我們的機會,自己如何去白手成家,成就了很成功的事業。這在我們的社會也有很多這樣,比比皆是啊!這就是都過去生有結好緣、有造福業,所以依、正二報在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善緣、福緣,若這樣,若能夠再成長我們的慧,智慧,自然就能夠繼續去結善緣、福緣,善、福,善福緣,同樣繼續結好緣、造福業。我們未來生,絕對是這樣,有如是因、就有如是果報,所以說「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
這種的力量是不是我們有辦法,是不是我們有做過,我們若能夠盡我們的力量,能夠做你去做,這就是我們原來累積的善福因,這個種子。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我們來生無法自己有自力說:我要點選去哪一家,我們無法點選,總是最後一口氣吞下去了,再也出不來,那個時候呼吸停止了,我們的靈魂飄飄然,就有一股的境界就會引導我們到該去的地方。這股飄飄然的力量,就是我們平時所造作的善惡業的「力用」;善業,那就是「善力用」。這股的力量,將我們牽引著,我們就去了,這就是凡夫。若是聖人,我們若下決心:未來的去向就是要投入人群,我的方向是要做什麼事情。自然我們煩惱去除了、雜染沒有了,就能夠愈來愈清楚了,清楚我的方向是去到哪裡,自己就很清楚。這股飄飄然,要去向哪裡,我們自己就有一股自在力量的去向。
我們若還是凡夫,就是飄飄然,隨著境界飄去了,等到你那一口氣再出來的時候,那就是第一聲,哭了,那個時刻,那就是你的因、緣,依報、正報的業力已經再成就了,那一刻。所以善、惡業全都是在這個時空、方界,這個世界,我們都在這當中由不得自己,這叫做眾生。我生在臺灣,我滿足嗎?我若生在獅子山,這樣的生活你會討厭嗎?討厭又有什麼奈何呢?而你生在這個地方還不滿足;不滿足,你要如何?這是由不得自己的業力,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業力要很清楚。起初就是我們如何造業,不懂道理,永遠都不知道如何造業;懂道理之後,我們自己就知道我應該如何來造善福業。若是不知道道理,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就是我做我歡喜的,我歡喜做,沒有什麼不可以,善惡雜糅。而我們若是知道道理,我們選擇的是善的方向,我甘願去做;善的事情我情甘意願,我很虔誠要付出。清楚的人是甘願;不清楚的人是歡喜──我歡喜,沒有什麼不可以!
這種迷茫渾沌的眾生,自己不知道定位方向,人情世事都由不得自己,只是聽人說,「哇,很崇高,我很崇拜啊」,只是一味崇拜,不知道我們應該要做的是什麼事情。我們要如何為我們定方向,我們清楚,人人也清楚,不是人云亦云,應該自己要有自己的方向。若是隨著人走,其實「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善惡業都有它那個善惡業的方向。所以說起來,就是善惡業是每一個人個體的感受,我們各人造業各人承擔,但是各人造業也有共同造業之時,這個共同體就是與個人會集。我們有聚集善力,善的力量,去同時造善福,造善、做福,那就是大家往善的方向走。
這善就是能夠讓每一個地方很祥和、很自在、很歡喜。就像獅子山那麼苦,他們的苦若都沒有人去關心,那種的苦根本自己就無法分辨出了什麼叫做「樂」,只是一輩子就是這樣苦、這樣磨、這樣病、這樣痛,這樣的貧困、這樣的環境惡劣,他們都沒有什麼其他可選擇,無法有分別的機會,這也是共業啊!這個共業一定是過去生中他們同時造作,那就是看在那個方向,哇!大家好像有一個很聚集的一股力量──造惡,他們就是去趣向在那個惡,現在人禍造成。
為什麼會有人禍?對立,就是有起動,造出了這些惡。這一念的心念,這個觀念就能夠影響到周圍的人;周圍的人的響應,共同將這股勢力共合起來,不順他的意,那就開始破壞。這種破壞人間,家破人亡,造成天下間多少的苦難。這些苦難,這些共同合力那個趣向的苦,與共同在那個地方所受的苦,這都是共業,惡因、惡果、惡報。這種惡念的心境,與受惡念所破壞那種的苦難全都是苦,全都是不快樂,全都這樣再纏下去,就是這樣不斷循環、不斷累積,所以變成了這濁惡世,這叫做共業,眾生共業,這種的共業很可怕,所以「惡業生惡果之力用」。
你看是善的較強,善的團隊力量強?或者是惡的團隊力量強?善的團隊力量強,自然這股的濁氣就慢慢消退,善的祥和就愈來愈擴大起來。這種的人人所造作,人人的心態,這都是在這個時空中;時間、空間混合、會合起來,所以有善惡,這善惡造成人間社會有享福的地方,有受苦難的國土,很多,這是「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雖然是很遠也是有稍牽連。看看,美國天堂變成了地獄,在休士頓那種本來在享受,科技的發明的地方,很多、很多科技發展都在那裡,科學、工業都在那個地方,很多。卻是忽然間這個災害發生了(哈維Harvey颶風8月25日登陸德州,休士頓成重災區),那個損失,人所受的苦,在這段時間,那裡的苦那麼多,為什麼又有外面的力量還願意去支援它,甘願在那個地方一直去付出呢?
這也有因緣啊!就是有這樣的因緣。若沒有這分的因緣,生命中兩極端,他們的距離也很遠,但是為什麼會將他們牽在一起呢?苦難眾生是菩薩的道場,但是也要有因緣,要不然還有其他的國家受盡苦難,菩薩就沒有辦法踏上那個地方。那些地方的苦難眾生業力不斷、災難不斷,但是他們有一股業力的屏障,很想要進去,就是讓他們這個業力障礙到。他們在那個地方的生態,在那個地方就是無奈。同樣,在現在的休士頓會有這個因緣,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的屏障,沒有這樣的業力來障礙,自然菩薩就是緣苦眾生,當作道場去精進。苦難眾生因為這樣的因緣與菩薩結一分緣,這因緣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在人世間裡,要好好在空間跟這個時間中時時注意。理和事就這樣會集,事事有道理、理理有事相,我們必定要用心去會合。所以不論我們那個因緣有多遠,只要這個因緣成熟,「雖遠必相牽」,就是這樣將它牽來了,這股的因緣不可思議。多少?現在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國家在發揮,這就是力用,善緣,善的力量要如何透過了這因緣去會合。
「果報成熟時」,若果報成熟之時,那就是「求避終難脫」。就像有業力,業障重的人,業重,他業來到了,想要逃避也難哦!要他受到果報,但是就得不到幫助,這樣的人也很多,這樣的界限的眾生也很多。總而言之,人間凡事離不開這個業力。業力就是起自我們的作為,起心動念、開口動舌、舉步動作,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點滴累積來無不都是在一念心的造作,那分的力量叫做業力;業力是在點滴中會合起來的。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時世方位界,時空遷變無常,量無量際間隔。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為遷流,「界」就是方位,我們應該要知道。「汝今當知」,要知道,這就是世間,時間與空間的會合。方位,我們要清楚我們自己的方位在哪裡,我們的方向要往哪裡走,所以我們要知道。「東西南北,東南西北」,方向清楚,「上下為界」,這我們都要很清楚。「過去未來現在」,這都是世間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都叫做時間。「為時世方位界」。這方位,我們現在住的在哪裡?這對我們全都是名稱的定位,在這個世界。所以,「時空遷變無常」。時間永遠都沒有定在那個地方,永遠都是這樣在遷移,是遷變無常的。但是,它不斷的「過去」、不斷的「現在」、不斷的「未來」,那就是無停止。所以,「量無量際間隔」,這個間隔就是有一個「你在哪裡,我在哪裡」,有這個空間。空間來穿梭起來,我們能夠越時間。
一大早從臺灣搭飛機去美國,到了美國還是一大早。因為我們的早上,是他們的晚上,而我們飛機飛十幾個鐘頭到那個地方,換他們是早上了。這就是穿越過了空間,這種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這全都是名稱。時間真的是這樣的流逝,實在是我們要知道的事情真的是很多,所以我們要好好知道數量,這過去、現在、未來到底時間世界有多大。很大、很大,這遍虛空法界的世界很大。所以,我們前面的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那個無數量,是千萬億無數量的世界;這個無數量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名稱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它的生活的生態不同。有欲、色、無色界,這三界,遍布在三千世界之中,這我們過去都有說過。所以,「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所有的東西都將它抹做粉,過很遠的地方放一點,再過很遠的地方再放一點,就像這樣不斷不斷 放過去,這個空間有多大,真的是很大,距離是很長、很大、很大,這我們也是昨天說過了。所以無法去譬如,就是用這樣無數量,「若算師,若算師弟子,數不能盡」,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表達這個世界的大,無法測量。「如是東行」,接下來的文,
經文:「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經文簡釋:
「如是東行,盡是微塵」;如是東行,曲折連綿邐迤而去,點盡如上所有微塵。
請問這樣的世界,一個微塵經過了這樣向東去,都將它放一微塵,經過很遠再放,將這些微塵放完了,佛陀再問:「諸善男子!你們有用心嗎?你們用心,有辦法去計算這些世界?這些世界,可得思議嗎?」這些世界,空間這麼大,這麼大的世界,微塵又是世界,這樣你們去計算它,這些空間,你們有辦法去計算嗎?所以,「如是東行,盡是微塵。」就是從這樣去,向前一直去,「如是東行,曲折連綿邐迤而去」,這樣一直過去了,「點盡如上所有微塵」。一點一滴一直去了,所有的國度微塵界都放下去,這世界到底還多少?根本就無法去計算。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汝諸子等,於汝之意以為云何?
「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如昔所說東行世界,可以思量算計得其數不?
所以,「諸善男子!於意云何?」大家想想看。「汝諸子等,於汝之意以為云何?」好好用心去思考,有辦法去去算嗎?「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可以嗎?有辦法去思惟嗎?去計算嗎?「如昔所說東行世界」。如過去所說,「東行世界,可以思量算計得其數不?」可以「得其數嗎」?過去所說的,那就是〈化城喻品〉,也是這樣譬喻過。塵點劫,塵點磨為墨,用墨來點,一點又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的微塵再拿來磨為墨,墨再將它這樣點過去。就像這樣點點滴滴的墨,成為世界,世界的微塵,再點點滴滴再磨為墨,就像這樣輾轉點,這是在〈化城喻品〉所說過的,意思一樣,我們要很用心。非算數的老師,專業的人有辦法算的東西,沒辦法。所以經文接下來再說,
經文:「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經文簡釋:「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菩薩眾問:成佛因緣。
俱時回答:世界多故,算數計校不可知。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佛陀是這樣說:「這麼多這麼多,你們大家去計算看看。」現在彌勒菩薩等,大家再來回答佛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這是彌勒菩薩回答,我們很容易就會清楚。世尊所說的這些世界很多,已經無量無邊,不是算數算得出來,也不是哪一個人的心力有辦法去遍及到這麼多的國度,去了解這些數量,這已經連用想的都想不到那個空間界限。這就是大家問佛陀,佛陀的回答。所以表示佛陀所說出來的數字,根本大家就無法去體會了解。
所以,「菩薩眾問:成佛因緣」。菩薩是要問成佛的因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成佛沒有多久就能夠度那麼多人,到底成佛的過去的因緣是什麼?」這是這些菩薩要問,佛陀竟然用這麼多的數字來譬喻,讓大家有辦法回答嗎?「俱時回答:世界多故,算數計校不可知」。大家所回答的:世界這麼多,我們怎麼有辦法去計算呢?這與大家要問佛,說您的因緣是如何來?好像沒有一致!所以,菩薩的回答就是:「這很多,我們沒有辦法,其實我們要問的只是要知道因緣。」這就是大家在等待法,佛陀要講的法,那追求心切。但是佛陀還是──讓我詳細慢慢說來。從這個這麼遙遠的時間,這麼開闊的空間,我是如何過來?佛陀也是話說從頭,慢慢來啦。所以下面這段文,接下來再說,
經文:「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
經文簡釋:
「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二乘之人,以盡煩惱無漏智慧。
這就是這些菩薩,大家的心聲:那些數字,我們不懂,無法計算。「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因為這些聲聞、辟支佛,以及這些無法去計算所了解的,「二乘」,他們就是聲聞、緣覺。聲聞就是一直聽佛的聲音,就只是聽、去體會,都在這個範圍的裡面;而緣覺就是聽了後,他所知,他再做思考,只是能夠體會天地萬物無常的道理,不常住這些道理,人生苦空,能夠知道這樣,其他也還不很清楚。所以,這些「二乘之人」,還有煩惱,可見煩惱還有多少,不明白的事情還很多哦!所以,「二乘之人,以盡煩惱無漏智慧」,其實是還未盡。
經文簡釋:
「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限量數目思惟莫及,諸大菩薩皆悉住於不退轉地。
阿惟越致:不退轉地。
經文簡釋:「於是事中亦所不達」(此句無解釋)
阿惟越致,譯曰不退轉。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是菩薩階位之名。
於是微塵限數事中,亦不能了。
所以,「不能思惟知其限數」。這是大家所回答的心聲,彌勒菩薩就說:「我等住阿惟越致(又稱阿鞞跋致)」,二乘的人絕對無法了解,而我們已經是發菩薩心了、行菩薩道了,這些菩薩已經在佛法中也有一些成就了,叫做阿惟越致,就是已經住不退地了,心已經很堅定,是不退的菩薩。然這些菩薩還是也不太能了解,何況二乘呢?所以,「限量數目思惟莫及」,二乘絕對沒有辦法了解。這些大菩薩,是「諸大菩薩皆悉住於不退轉地」。二乘的人當然無法了解,但是這些菩薩已經到不退轉的地位,他們可能也無法了解,所以連這些菩薩的境界都無法了解了,何況其他呢?因為這個微塵數的數字實在是很多,真的無法了解。
各位,我們知道人生苦短,學佛時間也不是很充足。用短時間的人生要來了解無限量 的法,就像佛陀的譬喻,這種無量數,無法去推測,這麼大,這麼大的這個數量;要將它推測到這些數量算得出來,就是這麼的困難。你們想,算數量那麼困難嗎?這些完全在數學上,數學家、科學家在數學,他們就要很成功才有辦法做科學家。其實,這個數字在佛法也很需要,非常需要,每一部經裡面一定會提起數字──「恆河沙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都叫做數字。這種「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就是要考驗我們到底在佛法的這個道理,我們感受來的,我們能夠受用多少?你沒有受用到,佛法這麼的多,那是無量數的佛法;數字,那若要法法將它等於數字,也是無法計算。而我們學佛者我們若沒有對法好好用心,只是聽,只是在那個聲聞的界限──我聽多少、我了解多少,聽的,前後次序在說,何況這個前後次序,說話的速度有限,有限量、時間有限量,一天能夠說多少?能夠句句清楚分明?能夠體解多少道理……,無法層層疊疊下去,必定要字字句句分明。
大家聽進來,其實是每一個道理就涵蓋了很多,裡面每一句的聲音涵蓋很多的道理,就是在發聲這當中也有很多理的合成,才有辦法這樣的聲音高低出來。也是要有很多道理,生理,器官會合,很清楚才聽得進來;這根、塵、識,也要再會合。每一個時間,我們的動作一切,一舉手,這也是需要有這個身體,有他的道理、物理。常常在聽,人家來和你們說心理感受 (精舍安排課程「善意溝通」、「悲傷輔導」 ),儘管你的感受是什麼,和你說一大堆,前天也有一群人、昨天也是一群人在聽,到底那個感受豈能化為自己的感受嗎?我們自己就要知道這是要將道理應用,我們對著的境界如何去應對,不是只有很多很多課程來一直聽,這樣叫做道理;聽來,我們能夠應用,這才是真道理。所以道理是無量數,我們所要應用的方法實在也有一個限度;有限度的應用,我們就要取來很多的道理,讓我們的知識能夠與理會合,應時付出,這就是無量數法。總而言之,一切法入心來,我們若化為自己的,那就是一理通就萬理徹了,了解的事情就很多,處理事情就是應用法,隨心可以應用,希望大家要隨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