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愚鈍之根機者,
不堪成就佛道。
法華經藥草喻:
正見邪見,利根鈍根。
樂小乘法者,施以權教方便法,
至靈山會暢本懷,顯一大乘真實法。
用心啊!要把握時間多用心哦!「愚鈍之根機者,不堪成就佛道」。佛陀已經告訴我們,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人人應該都能夠透徹了解佛法真理。為什麼有這樣「愚鈍之根機者,不堪成就佛道」呢?既是人人平等,為什麼有這樣的人無法成就佛道?這要說是眾生,一類的眾生總是業重、根鈍。業重,什麼叫做業重?那就是煩惱無明。平時就是一直輪迴,生生世世庸庸碌碌,就是這樣由不得自己來回人間,隨著人間的欲樂等──貪、瞋、癡、慢、疑,不斷就是這樣來回。
這種的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不過他們還是有善根。因為有這個善根,有了與佛的因緣,所以也這樣長久的時間隨佛修行,所以接受佛法。有在修行,卻是累生世的煩惱無明,也要一步一步將煩惱去除,一分一分將無明惑滅盡,這樣才有辦法佛法完全清楚。這樣的根機,現在我們大家豈不就是呢?我們就是啊!我們對佛法,每天聽、每天聽,「知不知道啊?」「知道啦!」「了解嗎?」「我們會慢慢地消化啦!」消化多久?消化是日新記憶的消化呢?還是消化就是不見了呢?我們要好好用心啊!
人生,時間分秒無法等待我們。大自然的法則,時日不斷過,一直飛逝過去;生命的大法則也是這樣很快在催,還是要好好把握時間。聽,現在已經了解,就要用心去體會;知道了、了解了,就要身體力行,要找機會入人群,體會人群的疾苦,人群的觀念、思考。一樣是人,有很多種、很多種不同的法;法,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有。幼小天真,那種天真一句話說出來也是真誠的法;老人,這長時間累積,雖然年紀大了,所說的都是過去,但是過去有很多我們現在不懂的法。
所以老人一般說的俚語、俗語,他們所說的道理,一般的話你們用心聽,那也是道理,何況佛經所說,也是說過去啊!而我們現在了解,這個過去的「道」就是讓我們現在了解,鋪在未來,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握人群中,不分年齡,我們就是找機會付出。哪怕是看到很多苦難不解,煩惱的心、解不開的無明,我們也能夠在那當中聽、了解,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為什麼這件事情這麼簡單,你也要煩惱這麼多呢?」是啊,這麼簡單的事情,他也要煩惱那麼多,我們不就是不需要去貪求的,而我們卻也是去貪求很多?看別人、聽別人,他們的煩惱有多少種,我們就有多少種煩惱拿回來解開疑題。世間很多的疑題,一疑,我們就有一悟。
看看別人為什麼在那個地方這樣絞住、纏住,煩惱纏不出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明明就是這樣,不就是這樣就理得了嗎?為什麼要在那裡一直纏啊?為什麼在那個地方煩惱一直跳不出來呢?為什麼要在那個地方愛恨情仇,記恨、記怨和執著愛,這樣這麼苦呢?這就是佛經所在說的種種愚癡、煩惱。這「愚癡」、「煩惱」,這些字眼是在人的生活中,人群之中我們發現到,不是在文字中寫的而已,不是佛陀拿出來告訴我們,讓我們惹來了很多無明,讓我們生死不得自己。這些源頭原來是在人群中,人群中就是這樣──貪瞋癡慢疑、愛恨情仇,苦難不盡;生老病死、愛別離等等,這全都是在人間裡。這些苦原來就是法;法,佛陀為我們說法,就是要為我們解開人間有這麼多、這麼多的苦,你要知道這個法,才有辦法對治那些苦,知苦才能夠了苦。
看別人就是這樣纏綿過來的辛苦,我們才懂得提高警覺──該不該做?自己有的,是不是要警惕自己及時改過來?這就是在世間,佛法不離世間法,離開佛法就像在龜的身上向牠求毛,向兔子求角一樣。兔子本來就沒有角了,龜的身上就沒有毛,我們要去求,那就不對了。總而言之,人生這原來有的東西,佛法已經為我們點點分明,煩惱和法套用在一起,讓我們懂得警覺,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我們若是鈍根,只是一直聽法歸聽法,「我聽得很歡喜,聽法聽說會開智慧」。但只是到這裡,名相只有這樣而已,其實在人群中煩惱還是一樣執著,自己不去將煩惱解開,明明才聽過煩惱要放棄,回歸真實的生活,卻又在那個地方計較、執著,這就是愚鈍,叫做「愚鈍之機」,這樣的人。
若是回歸到佛陀的時代,他在說法的對機弟子中,同樣有只為自己獨善其身,小根機的人,他只是執在自己。「我知道苦,我要了斷生死,我不要再去惹來很多的因緣來牽纏。我要與這些因緣切開,我遠離這些因緣,我不要再來人間」,這樣的想法。佛陀只是給他們暫時遠離煩惱,也就是用小乘法,讓他們的心先安住在這個小乘法,少欲知足,沒有攀緣,讓他們心靜下來,所以用這個法讓他們修行。但是這個法他修了、他歡喜,他不想要再進一步,感覺:我自己解脫就好了。哦!可怕,可怕!可怕人間的因緣來牽纏。所以一直守在他的界限裡,所以佛陀說,這也是愚鈍。這樣的人不願意再進步接受大乘法,這樣「不堪成就佛道」。不願意來接受、不願意入人群、不願意去付出,與眾生接觸,這樣怎麼能夠成佛呢?「六度萬行」沒有啟動,要如何能夠前進佛道呢?所以「不堪成就佛道」啊!
「法華經藥草喻」。〈藥草喻品〉就這樣說,「正見邪見,利根鈍根」,樂小乘法者,這全都是各人執著在各人的成見,各人執著在他們各人所要修的法。雖然他們能夠直接聽佛法,雖然他們能夠在佛的時代修行,但是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成見存在,所以佛陀才會講出了〈藥草喻品〉。〈藥草喻品〉中,同一片的土地上面,同一個地方,卻也有小花、小草,小根、小枝的小樹,也有大根、大枝的大樹在這土地上面。這很簡單,我們若走出去外面就能夠看到。
所以,這就是譬喻根機,小根、小草就是這種「樂小乘」的人。因為小根、小草,水澆下去,一點點就足夠了。就像這個花盆這麼小,像這個花盆更小(上人指另外一盆);這個小小,超迷你的小花盆,這不用一滴水(指水不用多)它就滿了。而這個花盆呢?就這樣一點點,一手這樣捧著,一點水將它滴下去它就已經溼了,這吸收的水就是這一點點而已,這樣更多給它,就滿溢了,沒有用。同樣的道理,小根機就像這個小器物一樣,能夠裝的法卻是這一點點、這一點點而已,這就是鈍根,「樂小乘法者」,佛陀只好就「施以權教方便法」。就是這樣用權教、用方便的法給他們,因為他們的根機能夠接受也才這樣而已,他們自己不願意將這個心發更大一點。若願意,這個迷你的小盆子,同樣是這棵小樹,若願意換一個較大的環境,就是換較大的盆來,這棵小的、迷你的小樹,它不用多久,將它換過去大盆栽種,就膨膨大(成長很快)起來,就會長得很大棵。
若是再將它移到土地上,沒有將它局限著,自然它就更自由,解脫了它所被束限的,就可以在大地伸根、展枝,枝葉就更茂盛了,自然它就變成一棵大樹。就是這個盆器,小器將它局限,不是這棵樹這麼小棵,是那個盆器這麼小,將它局限著,枝伸不出去。就像我們的心,我們應該要將心展開,這才有辦法接受;這棵樹它會自由發展,就是我們的心解脫了,不受局限、束縛,它就可以伸展出去,這就是大乘法。小乘法就是被局限著,就這樣成見局限了我們發根、展芽的機會,所以這就是佛陀只好適應他的根機,局限在他現在的心量能夠接受的施教給他,所以「施以權教」。
時間這樣很快就過去了,也四十多年了,佛陀的年紀也已經邁入老邁的階段,不得不說了。長久以來,那個心懷就是還未施展出來,成佛那時候的第一個念頭──眾生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這件事情就是還未正式向大家宣布,這個時候應該要說之時了。一直到靈山會這個時間,佛陀暢本懷,「至靈山會暢本懷」,要將他的內心本懷的法完全說出來。「顯一大乘真實法」,這就是佛陀將要暢演本懷,要說出他所發現到的。他所發現到的,豈是今生此世才發現?早早、早早就發現了,而且是身體力行,在來來回回塵點劫時、塵點劫處,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法總是施用在人間,只是因緣,一期一期的因緣。所以這是佛陀他這期的因緣,現相成佛。
在那個時候,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法正式在人間,不是代表過去沒有佛法。過去有,就是與我們釋迦佛的佛法一樣,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有無佛的時代;這個佛法,慢慢就沒有佛、法、僧的名稱,道理慢慢地就消退,隱起來了,就沒有人在用了。就像我們現在,東西用、用、用,用到一段時間,這個東西無形中消失了,這同樣的道理。所以,佛,過去也是有很多佛出世,就是在很多佛的時間內去求法,在很多佛的時間內也得受記了,也經過了很多佛的時間裡體悟佛法,也成就,上求、下化,已經度化很多人了,這就是佛陀已成佛。所以,我們前面說,
複習經文:「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這就是已經在任何一個時間,佛陀無處不在,無處不現身說法;每一次同樣是來人間,「處處自說」,每次來都不一樣的名,所以「名字不同」。而在這個「年紀大小」,不論壽命長短,無不都是現身在說法,這種用身形說法。「亦復現言當入涅槃」。也說過了過去很多的因緣,也現無常,生命短促;也現年紀很長,長的時間在人間,也現出了很苦、苦難的人生,這樣在說法;而也有現出了大長者身。這種長久的時間,不同的生態、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名稱等等,總是就是這樣在人間來來回回,現生死相在人間,就是要警惕人,用道理來警惕。
就像這樣,「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累生累世用各種各種不同的生態來教化眾生,「能令眾生發歡喜心」。能夠令眾生發出了追求佛法,啟動他們的心念,這就是佛陀過去現身人間的經歷,很多很多,無法去計算。不只是在人間,六道來回,就是這樣來來去去,請大家要相信,用心去體會。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佛眼觀見諸眾生。由根鈍故,樂小乘法,福德淺薄,業障垢重者。
佛陀再次向大家這樣說:「諸善男子!」如來就是釋迦佛。「我,釋迦佛,看,很詳細來看看這麼多的眾生,大多數的人都是好樂在小法,都是為自己,獨善其身。儘管有因緣願意修行,卻是人人都是為自己偏多。」樂小法者,這是為自己修行,那就是「德薄垢重者」,修行的福很少,這個業力要完全盡消除實在還有很多的業力要消。因為他的緣,善緣,因緣果報,善緣還未具足、累積,過去所造作的因還未消,因為由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無法閃避化消那個業力,所以業力還是存在,逃避只是避一時。就像悟達國師,他能夠逃避也才十世而已,最後業力還是同樣找來了。這意思和這樣相同,所以叫做「德薄垢重者」,修小乘法就是只有這樣,拖一時的時間。
所以,「佛眼觀見諸眾生」。佛眼所看的是這樣,看現在就能透徹未來,引你進來是要讓你懂佛法是這樣;讓你知道「苦」,苦的因緣是來自「集」,集種種人的因緣,所以在那裡在纏著,苦難啊!要如何去解決你所集的那些煩惱?那些因應該要如何將它滅掉?不是只有逃避可以滅掉,真正滅掉,那就是要大福、大因緣。不論如何,過去如何,現在你修行,多懺悔,遇到了、來了,你就虔誠懺悔,平常多付出,再對你怎麼恨,他到頭來也說:「這樣好了,這樣可以原諒你了。」原諒那就沒事了,原諒業就消了;彼此之間心結開了,這樣業就消了。你若沒有一直一直付出,對方的恨和怨還是存在;過去結多少恩怨你沒有去面對,同樣這些恩怨還是存在,所以這叫做「德薄垢重」。
「佛眼觀見諸眾生。由根鈍故,樂小乘法」。就是因為根鈍,所以他們只是知道法、知道苦,知道集來是苦的根源,所以他們要將這個苦的根緣斷,但是沒有想到你過去所造的因也應該還。所以,我們應該要投入人群,事事就對人去付出,之後被你感動,即使過去的恩怨真的也能夠解開。所以,鈍根者就只有看眼前,「執近迷遠」,我們幾天前也這樣說。所以,「樂小乘法」,就是「福德淺薄,業障垢重者」。
*樂小法:即所見之機。貪於二十五有,即人天機。由業因而有果報生,故果亦名為有。
所以,「樂小法:即所見之機。貪於二十五有,即人天機」。這貪「二十五有」就是人、天機,佛陀說的這個小乘法,包括人、天,包括人間、包括天人。人間,佛陀教我們守五戒,你守五戒就能夠保住你的人身,免墮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這就是要守五戒。佛陀就再講說十善法,十戒、十善;接受十戒、十善,他就能夠生天堂。但就還是在欲界之中,欲界就是還包含在「二十五有」之中。「二十五有」分析起來,時間要很長,但無不都是我們人的貪欲,讓我們的心迷。這個「二十五有」的種種欲念,就是天、人還貪在這個地方,還未去除,這就是天、人。生人間要持五戒,生天人修十戒、行十善,這就是佛陀所教育。
又是「由業因而有果報生」,天與人還是同樣還有業因,同樣要再受果報。天人福盡也是同樣要再墮落人間,過去所種的惡因、惡緣他也要再來人間接受果報,何況人;人又再在造作因緣果報,同樣,我們吞下了這口氣,到底後面那口氣要在哪一道開始呼吸?我們也不知道呢!所以,我們全都是有這個果報,因為業因而有果報;因有業因,所以生出了這個果。「故果亦名為有」。因為業因,所以有這個果,不斷衍生下去,業種不斷衍生,這叫做「有」。你有二十五種的「有」還存在,不論你修人天福,同樣存在著「二十五有」在。
*三界之果法,分為二十五類,名二十五有。
所以,「三界之果法」者,若是「三界之果法」,那就「分為二十五類」,也名為「二十五有」。因為三界之中,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都還是在有那個「念」。欲界就是有相,粗相;色界,因為還有形形色色,貪念難免。那無色界呢?雖然沒有在貪著有形色,但是還有內心的思想存在,起心動念全都還存在。所以,還有這個「有」的微分煩惱,還是一樣都在三界之中。
*貪著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機。樂於漸次,宛轉托方便法,應機教化,迴入佛道,此等皆名樂小。
所以,「貪著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機。樂於漸次」。雖然願意修行,他還是同樣有貪,貪在什麼呢?貪取涅槃,就是要能全都「滅」。「滅」,修小乘法的人,他認為「滅」,就是一切都滅了,再也沒有什麼因緣果報來交錯了,他以為是這樣。所以就是要貪求「涅槃自解脫」,這就是「二乘機」,就是聲聞、緣覺,有在修行的人,還是執著在自我解脫,他還沒有去了解;沒有去了解既有造因,沒有消除,還是不得消受,只是一時的避開,這樣而已,不是永久。所以,佛陀需要弟子全都要去人群中歷練出來,一定要去歷練,這就是佛陀需要大家要入人群去。所以,「樂於漸次」,「二乘機」的人,聲聞、緣覺就是「樂於漸次」,一步一步來,佛陀只好用這個小教,讓他們一步一步,「宛轉托方便法應機教化」。佛陀很辛苦,就是要這樣宛轉來教育,才讓他們慢慢「迴入佛道」,「此等皆名樂小」,這樣叫做樂小法的人。
德薄:緣了二善,功用微劣。
垢重:見思二惑,未能伏斷,此約跡論樂小。
所以,「德薄」,德薄的人,那就是「緣了二善」。就是這樣,緣覺與聲聞就是這樣隨著這個緣,就這樣要修,聲聞緣著聲音而聽、而了解;緣覺,緣著這個境界,將佛的教法緣著這個境界,他去體會道理。「功用微劣」,只是靠這樣就要來成就道業,這樣用功就是很微劣,只是靠自己、靠聽法,就是獨善其身,在這個境界這樣悠閒修行,這樣的用功是很微劣,所以說「垢重」。「垢重」,還是在「見思二惑,未能伏斷」。同樣還有見思微細的煩惱,粗重的煩惱你沒有去造,但是見思的煩惱你還未斷;只要你還未斷的煩惱,那些業緣果報還是一樣會再回過頭來,同樣要再受報。
所以,應該就要好好很坦然面對群生,去歷練出,我們這個業的煩惱,重重的無明都要去面對,都要將它消除掉,這樣才會輕安自在,不必再掛在心裡,這個「見思二惑」不必再掛在心裡。很泰然,我們一定要將它降伏;有處理過了,泰然,就是已經去除了,要不然還是一定要去降伏它,還是心掛慮在那個煩惱裡,煩惱覆藏在裡面,還是不知什麼時候會再浮現出來。就像悟達國師一樣,就是這樣剎那間……。這就是「約跡來論樂小」,用那個「跡」來譬論樂小法的人。
*若約本論,樂聞出釋宮近跡,不樂聞長遠久成之本因。
「若約本論,樂聞出釋宮近跡,不樂聞長遠久成之本因」。就是佛陀現身在人間,就在釋氏宮、在伽耶城不遠,佛陀覺得,道理他要去追求,離開伽耶城、出皇宮去,開始修行。大家只是執著在這個地方──我也去修行,這樣我就一了百,沒有去想:佛陀是多麼長久時間以來就已經成佛。我們人人都只有執在那個「跡」──今生此世,佛陀的成就。不知道佛陀在過去的塵點劫前,他是如何的過程修行過來,這個不清楚、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好好將我們的心定下來。
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業。息慮凝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
二、散善,散心所修之善業。策身口意廢惡修善。
所以,它前面說「二善」,「一、定善,定心所修之善業。」「二善」,就是要定的善,定心所修是善業。心,我們一定要定下來,不論你修小乘、大乘,這個定心定在善,這一定要有。不只是人群中入人群,接受到人群,我們還能夠將心完全定下來,這就是功夫。我們要如何去做,這「定善」,所以這個善業,將「定心所修之善業」,我們這樣很穩定在人群中。所以,「息慮凝心觀淨土之依正二報。我們就是將心靜下來之後,心一片都是淨土,雖然我們在污濁的人群中,但我們的心還是一片淨土,污水中開蓮花,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要在人群中去歷練。第二,就是「散善,散心所修之善業。」那就是不是很專,不過這善,見賢思齊。是善事,你做,我也來隨喜功德;你告訴我這是好事,我也來學,要如何來學呢?「策身口意廢惡修善」,要從身、口、意開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新發意的菩薩,心還沒有很定,但是要有人帶,開始見賢思齊,而且願意學,那是向善,身、口、意願意向善去修,所以這就是開路和鋪路,開道鋪路。我們如何開,讓人看、帶人走,同樣的道理。
*此等小根機,非如今日,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從始跡至今,說始至今成佛者,皆為樂小法小根機人說。
「此等小根機」,這全都是小根機,這些小根機是「非始今日」。真的我們要知道這些小根機的人全都是看在現在,不知道在過去,小根機就是在這二乘善的裡面,有的是定善,有的是散散來的善。這小根機的人就是限在這裡,不知道真正的善法不是現在才開始,所以,「若先樂大」。應該就是要樂於大法,要知道這個善根的由來是在很過去,我們自己無始到現在,無始至今。所以,「佛即不說從始說跡至今」。因為大家還迷在那個小善,那個散善和定善而已,還在小根之中,他還不知道、無法去了解長遠劫之前起那念心的根本,那念心還不知道,所以佛陀無法在那個時候講真實法。
四十多年來,只是說「跡法」,就是今生什麼時候出皇宮,幾年來一直說大、小法,適應根機;就是說在這當中,也做在這個時間,大家看得到、聽得到,執在這個地方。佛陀開始就要來說那過去無數劫,這就是「說始至今成佛者」。要說過去和現在,但是若是在「跡」,大家只是聽那過去的「跡」,他們還未透徹體悟到那個根本,所以「皆為樂小法小根機人說。」樂小法、小根機的人總是無法這樣的體悟。
經文簡釋: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等鈍根障重者說云少年出家成道。
因為這樣,所以「為是人說」,經文這樣說,「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這些人的根機,一下子就要說過去的根本,他們根本聽不懂,只好就是依現在的,他們看得到,能夠知道、有根據的,讓他們看、讓他們學。「為如是等鈍根障重者說云少年出家成道」。說在現在,說:「我何時離開皇宮、我如何修行過來、我在哪裡苦行;在哪一個地點坐菩提樹下,是如何夜睹明星;我覺悟了,覺悟天地之間宇宙的道理。」說給大家聽,發現到人間是苦,從這樣開始。
因為他所要說的,他體會到人人皆有成佛的本性存在。這個話,他先放著,因為說這個根本,人人從始至今就有的東西,你這樣告訴他,他無法相信,所以說了不信也沒有用。只好就說他們現在感受得到的現象,這樣說出來,這就是「近跡」。要說「遠本」,就要現在的靈鷲山,不得不說這個時候。所以過去就是說到「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始說法。這是「為如是等鈍根障重者,說云少年出家成道」,就是讓大家知道,「少年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出家去了」。
*為樂小者,應機現跡於生,說少出家,苦行得果。
「為樂小者,應機現跡於生」。為樂小法的人來說這樣,「從看到人間這樣的不平等、這樣的苦難,為了探討生命,我才去修行。修行之後,我得到了生命的真諦,所以現在對大家說法」,佛陀就是說這樣、這樣過來的道理。這就是「為樂小者,應機現跡於生」,就是這個因緣,所以他現在這個皇宮出生、修行。總而言之,出家修行,這只是在無量數劫以來因緣成熟的一段而已,不是真實長久的根本故事;若是真實,現在佛應該還在人間。就是一個現相,現跡,一個足跡,是在人間走過的一個「跡」,這樣而已。
所以,我們聽佛法也是要用這樣的心,知道現在,我們就要再去相信過去,要向前推想過去那個真實道理的來源。探源,我們一定要去相信;你要探源卻不相信,你就無法探出它的源頭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
【附註】〔二十五有〕
由業因而有果報生,故果亦名為有。三界的果法,分為二十五類,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惡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禪天為四有,另大梵天五淨居天無想天為三有。無色界四有,即四空處。(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