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積行德本度脫,一切應物隨機,說法皆有實益。
如來隨類應化,本跡皆為度生,故所演經典不外於如斯義諦。
用心哦!好好來體會。「積累」,這字已經改為「積行德本」了。「積行德本度脫」。「六度萬行」,從一念發心,一直就是秉持著一念心,塵點劫、累世以來無不都是念於斯、行於斯,「六度萬行」為度化眾生。這是菩薩從發心第一念開始,累積的時間無法計算,塵點劫,很久了。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要度脫眾生。「度」,就是從佛陀覺悟的第一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念心,這是發現的真理──人人平等,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佛陀他所覺悟,就是為了這念心,期待人人都能夠體會了解。眾生的生命中無不都藏有真如本性。我們要自己尊重,我們要尊重人人,人人要尊重一切生靈,這是佛陀所發現到的,是大生命的諦理。這就是佛陀發現之後所想要說的話,所想要讓人人體會、了解,一直都放在心裡,因為眾生根機還無法接受,所以才用四十多年的時間循循善誘,但是這念心還是在。
從過去塵點劫所累積的「萬行」,無不都是因為有這念心,所以累生累世這樣不斷累積過來這個萬行,善。善,利益眾生,這就是對他本人就是叫做「德」;善是付出給眾生,對自己所累積的是德。行善是付出,累積了,無所求,但是自然道理的歸納就是德,德的本。前面我們所說的「跡」,跡門,那就是行善;現在所顯出的就是「本」,就是那念心。自開始,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那個時代,十六王子啟一念發心,那念心,現在現跡示相在人間,他們說覺悟了也不外於這念心,就是眾生皆有如來智性。人人本具佛性,就是真如本性,是大生命體,就是真理,這就是道理。這是佛陀懷在他的心中久久沒有讓它忘記,一直到現在靈鷲山了,就是要開跡顯本,這個「本」就是「德本」,那個最、最原始所體會到的大生命,是真如本性。
天下共同的生命體,菩薩就是為天下眾生去付出,所以累積,也就是積行。「行」是付出,「累」那就是不斷不斷很自然來累積,所以回歸回來叫做「德」;進行中,那就是善,是行善累積了德本。所以就只是一個目的,要來度眾生,脫離這種煩惱無明執著。因為煩惱無明執著,才有這個人間事相,這樣這種人禍、天災、是非、貪欲等等等等的苦,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它,最微細去了解它。所以,「一切應物隨機」。所以說是「應物」,不是只有人,這就是指「大生命體」;眾生不是只有說人,包括一切眾生。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為大生命體而說法、而教化,要我們的愛普及所有一切。因為這樣,「說法皆有實益」,佛陀來人間說法就是為了要利益眾生。人懂得自愛,自愛要懂得愛人;人人懂得自愛、愛人,還可以普及一切眾生,這是佛陀說法的目標。
所以,「如來隨類應化」。「隨類」,不是只有來人間,我們幾天前有說「度化中間」(經文:「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意思就是佛陀他善用時間,沒有空間,空間也是捨這個地方就到那個地方;這些緣已經告一段落,捨這個空間後,他就用在那個空間去。所以他在六道──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為六道中眾生來來回回,叫做「如來乘如是法」而到每一個眾生界去隨類應化。這報身、應身、法身,我們前面也說過了,無不都是法身隨類應化;隨眾生的形類這樣應化,度化眾生。
所以,「本跡皆為度生」。不論是從初一念發心,或者是顯跡在六道中,這無不都是為了一切大生命體,普及來化度。「故所演經典不外於如斯義諦」,所講說的法無不都是為了這些事情,用這些道理來應眾生的根機;就是應眾生的根機以及時機而化度,來來回回。世間眾生真的是堪忍事多,苦難偏多;共業現前了,不論是天災、人禍,那個集體苦難就很多。我們也看到在美國休士頓,因為一個颶風(哈維颶風),就能夠使它有那麼大、那麼廣的災情,那麼嚴重。這不只是一個颶風,後面再接下去還有啊!艾瑪颶風,一次再一次,這種災難不退。我們在美國的慈濟人賑災已經超過一個多月了,已經是三十五、六天(指當地時間,哈維颶風於8月25日登陸德州)過去了。
在德州,慈濟人開始,從全美國各州的執行長、所有負責的幹部大家自動自發紛紛集合到德州。這三十多天輪流,沒有間斷,每一個地方每天都分組、分隊同時出去勘災,晚上回來還通盤檢討、通盤彙集,這樣又再繼續,一直到大家全都合和互協,全都整理好,開始再分頭,分組、分隊負責去發放。到現在,所發放次數,已經累積有二三十次(9月9日至10月1日,完成27次)。發放的戶數已經達到12,026戶,這是一部分而已哦!還有,它的人口有三萬四千八百九十幾人,可以說近三萬四千九百人。就是這樣累積了這三十幾天,已經完成了這一個階段。
是不是結束了?還沒有,只是這個階段有名單、看得到、了解的,家家戶戶有困難的,我們對準有困難的人去發放,這樣就一萬二千多戶,人口有將近三萬五千人,因為是三萬四千九百多人,差不多就是將近三萬五千人的人。這只是我們走得到、看得到,在這發放過程中,感動人的事情也是很多。他們在迪金森(Dickinson)這個市,市長(茱莉Julie Masters)非常的感動,很正式發出了一張文(於迪金森市的市民大會當場閱讀公告,宣布二0一七年九月定為慈濟月),也是要向慈濟感恩,九月這個月那就是「慈濟月」。這九月她布達叫做「慈濟月」,這樣來公布,且很細膩地寫出了她的心情,寫出了這個市接受到慈濟這分不是限在物質,是開啟了人人的心,讓大家心穩定下來了。這市長細心、用心,這樣發出了這樣的函,定九月這個月叫做「慈濟月」。
還有另外一個市,他將這個月,十月定為「慈濟月」。華頓市,就是訂「慈濟月」在十月。市長(蒂姆‧巴克Tim Barker)說出了很感動人的話,向著邢居士這樣說,他會永遠記得。甚至思賢對他說的,叫他們要多茹素,他記得,現在他自己會開始……,也要帶動人真正要茹素,這也是很歡喜的事情。甚至他也知道思賢現在在墨西哥,他也很虔誠祝福思賢在墨西哥,在那裡發揮救人的功能。他虔誠地祝福,希望他在那裡很平安、很順利,為墨西哥地震後的賑災行動,能夠順利救濟。這就是虔誠,這分的情已經不只是我有災,你來幫助。像一個薰水的煙(薰水香器所產生的氣霧)這樣過去而已,不是,已經注入了很深的感情。因為我們在那個地方除了救災,同時還推素食,這個市長開始響應,訂餐也是用素食去訂餐,這是真情的流露。感動人的事情真的是很多。
又很感動人的是一位先生,他(羅森堡)拿出一張現值卡來,他表達感恩,不是因他有領到東西,他說當我們在發放、在登記的時候,因為他被撤離到安全的地方,他住的地方,想要回來時,那地區還未很安全,政府還未開放讓他回來,所以那時他還未回來,就沒有接到這次的救災發放通知。但是,他來展示一張現值卡。這張現值卡已經磨得….,已經磨損過了。不只是磨過,是這樣常常帶在身上磨來磨去,這張卡已比較舊了。他現出了這張舊的卡,他將這張卡拿出來,說:「雖然這張裡面都沒有錢了,不過我時時都帶在我的身上,我感恩。」去年淹水,也是慈濟來發這張卡,讓他解開了一時的急難,所以他特別來感恩。他這次沒有領到,因為在發的時候他沒有辦法回來,沒有領到,不過他很感恩。
這就叫做覺有情,我們的覺有情人在任何一個地方付出,不只是他有災難我們給他物資,這樣就過去了。雖然我們付出是無所求,卻是這分覺有情,擴大愛的長情永遠就在他們的心裡,這叫做度化眾生。所顯示過、教育過,就放在心裡,他改變他的心態、改變他的行為,他一切歸於正確的方向,時時感恩心,這就是度化眾生啊!所以,前面那段經文我們這樣說,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家還記得昨天所說這段文吧?我們要記得。「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佛陀他就這樣說:「眾生就是這樣樂小法,因樂小法,只是獨善其身、修自己,所以所修的德行很薄。」我們剛才說過了,「積行德本」,累積這個善本。但是,這些樂小法的人就是只顧自己,就沒有什麼為眾生付出,因為這樣他的德很薄。他過去所積的業累、因緣還是在,所以垢重;煩惱還未完全去除,這種因緣、業力還未去除。所以,「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為了這些人,他就顯跡,佛陀顯跡又對大家說:「我是如何修行過來。」所以,他就說出家的觀念、思想,用小小的故事來告訴他們、來度化他們、來感動他們,讓他們能夠靠近、接近,來學法、修行。接下來這段文再這樣說,
經文:「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經文簡釋: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此明劫數無量。然我實成:是明本實不生。
這段經文,「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佛就這樣說:「其實我修行成佛以來已經是很久了。」其實,每生世修行的過程實在是無法去算幾劫,這就像我們前面一直在說無量無數劫。佛陀已經教化這麼多、這麼多的眾生成為菩薩,這些菩薩已經在靈鷲山了,這些菩薩數已經引起了當場的菩薩去顯疑,「為什麼有這麼多、這麼多菩薩?」佛陀還說是他所教化。到底要用多久的時間?「此明劫數無量」。佛陀用塵點劫、無數,無數劫,長久的時間來教化,這是前面所說過了。「然我實成:是明本實不生」。其實,這樣在教化,有過去、有現在,這「本」就是「本實不生」。因為無始以前,無法去說什麼時候,就只能夠說塵點劫之前,若算師、算師弟子也無法去計算,那就是叫做「無始」。無始以前發那念心,無法去說它的盡頭,所以「本實不生」。而要說他到底是在哪一生,生生世世就是這樣不斷一直過來,都是應機化身度化眾生,所以「本實不生」。現在我們一直在說釋迦佛,今何在?只是精神在人間,只是法,他的理念在人間;佛的實體,這個身體已經不在人間了,已經再來人間幾次過去了,就是這樣來來回回。
*若斯:如上經文,我成佛來,甚大久遠,豈今日始生始成哉。
「若斯:如上經文」,就像前面說的經文,很多的譬喻。前面的經文我們也說過了,「我成佛來」,這又再是前面的經文,不是這段經文。再前面的文,也出現過佛陀這樣說:「我成佛來,甚大久遠」。「我成佛已經是很長久、長久以前的事情了」。「豈今日始生始成哉」。這一輩子開始才叫做成佛嗎?不是這一輩子才叫做成佛,「我過去就已經這樣成了」。(《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這就是要告訴我們,成佛要說它的開頭──原始某一年,說不出來,沒辦法,時間很長久了,很長久。
經文簡釋: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但鈍根方便設教化度,說壽長短。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就是用方便來教化,教化「令入佛道」,來「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但鈍根方便設教化度,說壽長短」。但是眾生鈍根,所以佛不得不設方便來教化,說壽命長遠,這壽命很長、很遠。這就是佛陀現身人間來。所以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經文簡釋: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佛之說法,但欲應機,如醫知病用藥,除病為先。
我們要用心看。「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事,我們要用心來體會。所以,佛所說法,一直不斷叫我們大家要用心,他會重新再稱呼。「諸善男子!如來演說經典,皆為度脫眾生」。那就是「佛之說法」全都「但欲應機」。佛陀就只是要應機,眾生的根機是什麼,說出來你聽懂,合你的根機,你聽懂。這樣這個時機,你能夠隨時應用,時機、根機要適合,你可以體會、你可以應用,這個「應機」。
所以,「如醫知病用藥」,就像醫生知道眾生有病;有病,那就是要用藥,所以他要了解他是什麼病,才能夠對症下藥。這就是佛陀在對眾生施教,應時機、應根機來施教,就像醫生在對待病人。我們今天開始,全球的人醫會(2017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也已經回來集合,現在在花蓮靜思堂了。剛好今天的經文也談到醫生,就像醫生,佛陀說法就像醫生應病下藥,同樣的意思。所以,醫生是面對人生的生命,佛陀面對是眾生身心慧命,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經文簡釋:
「或說己身、或說他身」說自本身,在昔因地現跡應化因緣;並說餘人身因地之時。
說己身:如說釋尊自身往世作忍辱仙人、十六沙彌、及薩埵王、尸毗王等是。
說他身:如說彌勒往世為一切智光仙人,阿彌陀佛作法藏比丘等是。
所以,「或說己身、或說他身」。「說自本身」,就是「在昔因地現跡應化因緣」。在過去因地,無數劫、無數劫,無法算數他應機所生的地方、應因緣所度化的眾生。這就是在說,那個地方,自己本身在無量數劫、無量數生世面對著無量數的眾生,把握因緣、對機施教,這些因緣。「並說餘人身因地之時」,不只是說自己,也說別人。所以,「說己身:如說釋尊自身」,如釋迦佛自己說,「往世作忍辱仙人、十六沙彌、及薩埵王、尸毗王等是」。
尸毗王。鴿子來了,為了要救那隻鳥,所以鷹很兇惡,國王想要救鳥,但是這個兇惡的鷹說:「我不要你什麼東西補償給我,我只要鴿子,我需要的是鴿子的肉。」因為這樣,這位國王願意割肉,「我願意,你要多少肉?」「等同這隻鴿子的重量。」大家這個故事應都知道,不用我再複述了。就這樣,他割身上的肉就是要來救這隻鴿子,但怎麼割那個重量,用秤子秤,重量都不夠這隻鴿子的重量。將他全身的肉都割起來,血淋淋啊!還是為了要救這隻鳥的命。這叫做覺悟大生命體,不是只有自己或者是人類,是人類以外的生命體,這種大徹大悟。也曾有過犧牲自己,忍耐著痛,也為了要救眾生。這自己曾經經歷過,那段時間,那個忍,超越人的忍,有這樣這樣的經過。
也經過了十六沙彌,那個時候的一念發心;也經過了薩埵王、尸毗王等等,自己也說了很多自己的本生故事,這叫做「說己身」。很多無量劫以來,他就是這樣說過了《本生經》很多的故事,不是故事,是他的過去。而「說他身:如說彌勒往世為一切智光仙人」。彌勒菩薩也經過了一段,佛陀《因緣經》也談過了彌勒菩薩。他過去的修行一直到現在,一直到未來補處,來娑婆成佛的彌勒菩薩,他的生世也是一次一次。其中智光仙人的故事佛陀也說過了,這叫做「說他身」。不是他現在成佛,他說他的過去,也說未來佛──彌勒菩薩他的過去累積的因緣。「阿彌陀佛作法藏比丘等是」。還有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是十六王子其中之一(第九王子),他現在也在西方成佛,他的過去,法藏比丘的時代,也是釋迦佛說過了,說過了阿彌陀佛的過去,這全都是「說他身」。這就是「說己」、「說他」。
經文簡釋: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以自他身,過去宿世所受之報,開示於人。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那就是「以自他身」的過去如何相遇。也說過了他與彌勒菩薩同世修行。彌勒菩薩智慧比他還高,比釋迦佛還高;釋迦佛度眾生,結眾生因緣較厚,所以有前後成佛的因緣,這個因緣也說過了。所以,「以自他身」,這樣的例也說過了。「過去宿世所受之報」的因緣,這全都說過了。或者是說佛與提婆達多,彼此因緣,佛陀都說過了。
示己身:現為釋迦身是
示他身:諸方佛出現世及法華會開塔,見多寶如來等是。
還有,「示己身:現為釋迦身是」,就是釋迦佛自己本身。「示他身:諸方佛出現世」,讓大家知道他方諸佛,很多佛。「及法華會開塔,見多寶如來等是」。甚至在法華會上開寶塔門;法華會上多寶如來就乘著寶塔來到法華會上。在靈鷲山這段我們也說很長,多寶佛他久來成佛,他的發願,要涅槃之前他發願,全身在塔中。這段故事佛陀也說過了,這過去的佛,佛陀也說過了過去佛。
經文簡釋:
「或示己事、或示他事」;以過去事自他所作種種之事,開示於人。
所以,「或示己事、 或示他事」。「以過去事自他所作種種之事」。過去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佛,修行的過去、現在;修行已經成佛、入涅槃的,這是已經過去的佛;還有將來成佛的,
就像彌勒菩薩。不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佛陀全都說過了,都展示出來,大家都知道了。「所作種種之事」,就是「開示於人」,都展示出來……。
示己事:釋迦成道,說法、現神通等是。
示他事:說藥師佛、阿彌陀佛發願度生,然燈、大通智勝佛,放光化眾等是。
所以,「示己事」,示「釋迦成道、說法、現神通等是」。「示他事:說藥師佛、阿彌陀佛發願度生,然燈、大通智勝佛,放光化眾等是。」就是講藥師佛,東方藥師佛、西方彌陀佛,全都有發願度眾生;還有燃燈佛、大通智勝佛等過去佛,這麼的多都是一一這樣向眾生展示出來。
經文簡釋:
「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一一稱實,無有虛妄。凡有言說,皆於眾生實有利益,非是虛語也。
所以,「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上面所說一切都是實在,沒有虛,這是釋迦佛這樣告訴我們。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好好體會,過去有說過的,不論展示自己,或者是講說他人,不論是說過去、說未來,尤其是現在,這已成佛那個時間的長遠,數字之多,實在是很長。所以,「一一稱實,無有虛妄」,全都是實的,不虛;「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一一都是實的,沒有虛妄,絕對沒有虛妄。所以一一都是實,沒有虛妄。「凡有言說,皆於眾生實有利益」。佛陀所說的法,都是對眾生全都有利益,「非是虛語也」。
各位菩薩,愛的力量就是這樣,累積,好的事情我們一定要相信,好的話我們一定要聽,好的模樣我們一定要學。我們要了解,真真正正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要向善,「六度萬行」,不論是做多大的事情,或者是小小微細的付出,無不都是在利益眾生;淺淺的微笑、輕柔的一句話,這也都是。好好容納,輕柔而有力,我們說的話要讓人聽得進去;真的重要,我們一定要用心,婉轉說,讓他能夠接受、了解。法聽,就是要落實在生活。
所以一定要應機,一種是時機,不是時機佛陀他不要說。看看《法華經》,幾次了,開始舍利佛要請法,佛陀還是「止!止!止!」;彌勒菩薩期待佛陀趕緊「顯本」,佛陀還是三次、四次的止。前面是要向舍利弗說:「時機未到,人不成熟,不能說。」要時機到,要人的根機成熟,這是兩項的應機。我們現在的時機,和佛陀那個時代的時機又不同;這個時代的時機又和五十年前的時機又不同。是什麼時機才來說這部經,才是真適應?才能夠適應人聽得進,才是適應時機,有這樣累積下來的時機?這全都是要應時、應機。這是佛陀要講這部《法華經》的慎重,所以我們聽法要很慎重、用心聽;句句的法,不要輕易放過。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