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五 10月 06, 2017 6:18 pm

2017100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宇宙浩瀚,大覺真空,
滅苦集諦,得道解脫;
本性慧海,無量邊際,
解脫法性,遍虛空界。
 
  我們要用心啊!「宇宙浩瀚,大覺真空」。各位菩薩,在這幾天來,《法華經》已經進入「本門」來了!「本門」,就是完全在敘述佛陀他最、最源頭那念心。從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那個道場,十六王子之一發心聽《法華經》;大通智勝佛講說《法華經》,那就是教菩薩法。佛法中要知道如何來學佛;名稱學佛,我們就要名副其實要成佛。學,就是要成啊!要成佛,最終的目標,這條路一定要走;要走這條路,方向要準確,要準確了他的方向。我們路就是道,道就要我們來開,我們已經知道了,方向是這樣。但是眾生人人是無始以來,一念無明,一直一直都在凡夫界,一念無明,三細、六粗生起來。「三細」就是我們的心理相,心理很微細的惑、無明、煩惱不斷生。這個無明煩惱就是起自貪、瞋、癡、慢、疑等等,這些粗相的東西,我們就一直開始去追求。
 
  因為這樣,已經向外奔波了,一念迷失就是千里、萬里偏差,就已經不知道路回來了。凡夫迷失在這個「三界六道」裡面,「三界」就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多數都在欲界裡面。這欲界,貪著很多、很多,那都在我們的思想中,有很多、很多的物質想要享受。這些物質有的形象一直旋繞在我們的腦海中,儲蓄著我們的欲念,去外面爭取。這種連環凡夫這種欲,在這個欲界之中,觀念上、思想上這樣不斷,所以就無明一直生起來。因為我們不斷創造煩惱,所以我們內心的無明就讓我們控制不住,叢生無明。無明一起,那個惑,很微細的惑念、解不開的迷,世間有很多解不開的迷。為何天下有這麼多的災難呢?為何人生會這麼的不平衡,人禍會偏多呢?為何我們人間、家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麼困擾我們的事情有這麼多呢?一直到了個人,為什麼我們的思想由不得自己?躁鬱症、憂鬱症,身體……等等,就一直靠近我們自己,我們就有很多無奈,苦啊!
 
  所以,佛陀他覺悟,所覺悟的境界就是「宇宙浩瀚」。我們眾生,小乾坤,自己裡面心靈的世界已經愈縮愈窄了,窄到我們自己自身的觀念、思想都打不開了。但是佛陀他這段時間,已經花這麼長時間,一直在敘述,從「跡門」。經典已經說那麼久了,《法華經》已經說到第十四品結束之時,進入第十五品,佛陀話頭一轉,就說過去所說的是「跡」,「跡門」,就是描述佛陀從無始以來,他塵點劫之前所聽到的《法華經》,那個大乘法,甚深無上微妙法,起這念心,立弘誓願。就是打開心胸,投入人群、救度眾生,必定要將自己的內心完全清除掉了那種無明、煩惱、疑惑,自我私己的觀念完全掃除,空了。
 
  那念心完全就是為天下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來回回、來來回回啊!這心,在這個來回中不斷求法,不斷在人群度眾生;在人群度眾生也是充分在學法,因為眾生充滿了無明、煩惱。在聖人的心靈世界,煩惱無明即菩提,凡夫心在想什麼、在苦什麼要了解,了解了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去度眾生。「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以釋迦佛在累生累世對於人世間、六道眾生,六道的眾生,他們的煩惱、苦難他無一不知、無一不解,完全清楚了解了。他「上求佛道」,每一尊佛的教法他都接受入心,就是深刻在心版裡。
 
  這也就是從第十五品開始,一直對大家說「記憶」,要將所學的一定要法入心,在日常生活中、人群之中,我們要用什麼法去應在人群中付出,這當中的記憶,「煩惱即菩提」。法句句入心版來,將法去對治煩惱無明;將法投入人群,拔除眾生苦難,這就是學佛的過程。學佛,學在「做中學」;在學,不斷、不斷學,那就是在「精進中覺」。我們要精進,要在精進中覺悟,在入人群中去學;我們在聽法,在精進中覺悟,所以,「做中學,學中覺」,這是我們必要,一定要相信的。最近一直告訴大家,「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相信。儘管佛陀所說過,過去的「跡門」無不都是在描述他的過去,講他本身,所以《本生經》常常都是用譬喻,用因緣、故事來為我們說法。除了他自己本身,我們前面的文也說了,也「說他身」,除了說自己的事情,也說別人的事情,「說他事」。這都是過去的因緣。
 
  我們要相信因緣,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光是今生此世我們就有過去相識的人;我們過去認識這些人,所以這些人,他們現在就是幫助我們很多的人。我們過去若沒有與他認識,與這些人若沒有那段事,就沒有今天我們能夠成就的事情。同樣的道理,人人都是這樣,說我是如何跟他認識?他是經過什麼因緣,怎麼會認識我?這都是「說己事」,也「說他事」;「說己身」,也「說他身」。
 
  今生此世就有很多過去的故事能夠描述,何況我們更要相信今生的過去生,過去生的再過去生,因為我們有永恆不滅──我們的靈魂,「魂」一定有的。我們人生,過、現、未來──過去,現在,未來,人人要很用心體會。因為我們凡夫從無始之前不斷、不斷累積因緣,是好的因緣?壞的因緣?都是不斷累積。在今生此世,我們的依報、正報,這常常都說過的。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很不可思議,各人的命運都不同,各人的因緣都不同,所以我們現在要很相信很多千差萬別的因緣,在今生此世我們來會合我們就要惜這一分緣,信這一分的緣;因和緣有過去、現在。
 
  所以,我們「本門」就是要說我們要拉較長的過去,不是在短短的。我們現在接下來說「本門」,都是說很大型的因緣。所以要回溯到佛陀的心靈境界,他有他的心靈境界,從覺悟那個刹那間,他的心靈。忽然間夜睹明星,與那顆星的世界接觸;星光一閃亮,這樣他的世界完全打開了。「宇宙浩瀚」,覺悟了;「大覺真空」,是與宇宙天空合為一體的大覺者。 所以,宇宙浩瀚,佛陀的心靈世界就是這樣。他發覺到眾生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如本性,很希望將這個心境傳給我們眾生。眾生的心境就是已經縮回到自己,一點點的心就打不開,哪有辦法接受到這麼浩瀚大覺的真空境界呢?沒有辦法。所以佛陀要運用智慧來講說,種種的方法,讓眾生能夠感觸到,那就是「苦」。佛陀為眾生開始講說「滅苦集諦」;先讓大家知道「苦、集、滅、道」,再回復回來讓你們知道「苦」。「這樣清楚了沒有?了解了沒有?」「了解了,真實苦啊!」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苦了。
 
  「苦的源頭如何來,你知道嗎?」「不知道。」所以,佛陀就慢慢為我們分析「十二因緣」會集來的;「十二因緣」再分開,還是很細膩來分析我們生命的構造如何來。所以佛陀是一個大醫王,我們的覺性是如何造這個因緣?這個因緣如何會集?是十二種啊!細細為我們分析。過去「十二因緣法」也已經有解釋了,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樣一直緣去,緣到六入,父精母血,入母胎,那個變形,慢慢十月懷胎,六根成就了,出世了。這也是要經過很微細,生命體如何構造起來。這就是和大醫王一樣,大醫王可能還無法去解釋到那個「識」如何帶進來。所以,「十二因緣」完成了,其中那個因緣法就是由不得我們自己,如何依報、如何正報來人間?這就是佛陀這位大醫王慢慢為我們解釋「集」的源頭。所以,現在要知道「集」,我們就要學法;佛法很多,我們要去學法才有方法來「滅」。要聽很多法,唯有聽來的方法入你的心,你了解了,你願意自己改變自己,斷除了過去不好的習氣,這樣才有辦法滅除你的苦。
 
  所以,「滅苦」就是要學法;學法之後,才不會再造作這個「集」來。因為我們造了很多業,你若懂得滅苦,才不會再去造業,就是「集」才有辦法解開。這個「諦」就是真理,我們要有方法,要用到這個真理。方法就是「滅」的功夫,真理是原來本具,佛陀為我們說法,所以叫做「滅苦集諦」。要如何滅苦?這方法,原本就要從道理來。若能這樣,將道理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自然我們的心會常常輕安自在。所以,「得道解脫」,我們就會輕安自在了。世間種種的事情,我付出無所求,其他的事情與我沒有關係,付出就對了。所以我們回歸我們的本性,「本性慧海」那就「無量邊際」。我們若覺悟了,「宇宙浩瀚,大覺真空」,回歸我們的本性,「本性慧海,無量邊際」了。那時候我們就逍遙自在了,不會讓我們自己綁住,自己煩惱鑽不出來,我們現在海闊天空了。
 
  「解脫法性,遍虛空界」,我們就回歸虛空界了。愛的力量就是要這樣,無邊際不斷發出,就像現在在花蓮靜思堂,此刻就有二十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來到臺灣,雲集在靜思堂。大家分享他們也是一樣接受到這樣的觀念,也是從他們的生命體為其他的生命付出,他們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們去關心苦難、病痛、貧困的人。就是這群的大醫王,這群的大菩薩,雖然有的不是醫生,他們也願意與醫生、與護士、與藥師等等會合,陪伴他們到苦難人的家庭。不論是深山,不論是多偏僻的鄉村,不怕辛苦,他們去付出。
 
  這群人他們不分國籍、不分人種,平時愛的付出,「一」生無量;一個人的發心能夠無量數的人得救。就像離我們臺灣半顆地球的那邊,巴西,平時他們的人手很少,回來的訊息也很少。現在回來,看到他們的數字很亮麗。他們人醫會成立二十一、二年了,統計他們幫助過的患者也有十七萬多人。這個數字,你們想想看,區區的幾個人,人醫會人不多,才幾個人而已,他們有辦法累積這樣的人數,二十多年的時間,數字累積,為十七萬多人拔除苦難。這是在我們慈濟的人醫會,很少聯絡(意指訊息回報少),而且人很少,竟然能夠這樣的時間累積,救濟這麼多病苦的人,很震撼啊!聽到,真的是不要輕視少少人的力量,不要輕視自己的潛能。
 
  所以,《無量義經》這樣說,「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何況,印尼這個國家這麼大,慈濟人二十幾年來在那個地方,印尼慈濟四大志業也已經很俱全,他們到底有算出來多少人了嗎?我還沒有聽到。馬來西亞「愛鋪滿地」,「大馬連心」,會員很多啊!他們醫療也是到深山去,也是連鎖的洗腎中心(三間費用全免的慈濟洗腎中心,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北海及吉打)。同樣是二十多年來,不論是雪隆、麻六甲或者是在檳城,都是浩大的團體。到底他們是多少,我還沒有聽到他們回報……。何況美國也二十多年了,美國地點這麼大,到底有多少啊?總而言之,很多國家全都有發揮愛的力量,現在大陸也很蓬勃在發展。不要說在臺灣,臺灣慈濟已經是五十多年了,人醫會已經是四十五周年了。可見這累積來人間的苦難,只要肯發心、願意付出,自然人間苦難就能得救。所以,「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眾生的苦難需要菩薩去付出,這全都是在這個「本性慧海」,無量無邊際。
 
  我們自己了解了人間有這麼多的苦難,包括我們自己累生世來無明到底方向在哪裡,現在找到方向了,我們的生命中能夠為這麼多生命發揮無緣大慈,那些人與我們非親非故,那些人的苦難就像我們自己的。這「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不忍心,我們去付出,這叫做佛心。學佛,要先學會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佛心的過程就是行菩薩道,菩薩萬行才有辦法到佛的境界。所以我們說,《法華經》)第十四品的時候我們這樣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不就是這樣說過了呢?是啊,大慈悲就是佛心;佛心就是不忍眾生苦,所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我們有「誠正信實」。誠心誓願要度眾生,這就是我們的願;信心誓願要學法門,這也就是我們的願;正心誓願要斷煩惱,實心誓願要成佛道。這就是我們學法,「四弘誓願」,慈濟人,我們的立誓就是「誠正信實」,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所以,方向既然正確了,我們就要開始身體力行去開道。就像這些菩薩,現在在靜思堂,他們都是開道、鋪路回來,人人都有心得能夠分享。四天了,心得分享滿滿。好吧,反正要說的事情很多,我們每天在做,不就是都在我們這菩薩道,這條道路的上面?佛陀的「本門」就是從「跡門」開始這樣一直來。所以,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我們要用心看、用心記憶。前面那段文,經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
 
  這是佛陀的心靈境界,說佛陀的壽命多長?很長啊!「如來如實知見」,以如來,他已經與大地宇宙合而為一,時空之長沒有間斷。所以他已經徹見了,徹見「三界之相」,而我們凡夫就只知道昨天與今天,有的我們還在計較,有的我們還在心打不開,我們怎麼還會有辦法,對這個長時空我們能了解多少事情呢?我們只是了解:他怎麼對我這樣?我們就無法了解了。佛陀他是完全透徹了解長時空,所以他「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這我們過去一直在說這件事情,我們可能還不清楚,但是佛陀已經「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三界包含六道,包含六欲天,包含三界內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佛陀在長時空無間斷,完全徹見。所以因為這樣,要從佛陀的壽命來說生、死,沒有!無生、無死,無有死。所以,「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也沒有退出,他發心一直來就不曾退過道心,從來都不曾離開這個菩薩道,離開這一念心。所以他長時間、長壽命,沒有什麼滅度,生生世世。幾天前在說「中間」(《法華經大成》:「中間者。以塵點劫前為始。盡未來際為終。於此兩楹。悉名中間」),連中間都沒有休歇,今生此世,那個「中間」都沒有休歇。所以這是長時間,這時空沒有間斷。所以,「非實非虛」,在佛的境界「非實非虛」,也「非如非異」,就是這樣,長時空。時間、空間都沒有斷過,就是這樣。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就是,
 
經文:「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經文簡釋:「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不如三界之人,見三界有,不如二乘之人,見三界空,空有不二,名如實相。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就是我們凡夫,我們根本……。「如」就是真如、真理,我們凡夫無法去體悟這個三界。我們怎麼有辦法體悟?我們怎麼有辦法「見於三界」呢?連體會都體會不到了,怎麼有辦法見呢?「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像這些事情佛陀完全了解,沒有錯謬。所以,「不如三界之人」,是三界中的人見三界「有」就是「有」。有,就是在三界中有一群修行者,還未徹見的修行者,還未徹見就是還未很會合真如的這些人,這些是什麼人啊?那就是二乘的人。「不如三界」,就是沒有很明瞭三界的道理,那就是二乘的人──聲聞與緣覺。他們只是了解片段,還沒有全體了解,所以他們也是「不如三界之人」。不是只有我們「不如三界」,連佛世的時代,聲聞、緣覺他們也還未很透徹了解三界的真相。
 
  所以,「見三界空,空有不二」。其實,見在那三界,他們在那個地方聽佛的教法,聽空執空、聽有執有,所以他們在「空」、「有」這兩項他們就是聽空執空、聽有執有,還是在這個地方。「名如實相」。其實空是「真空」,真空的裡面有「妙有」,這是常常說過了。若是不了解,「空」是空,「有」是有;但是透徹了解,「真空」的裡面就是「妙有」存在。這叫做「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種的法要細細去體會、了解。
 
*眾生處處執著,見於三界有生死、生畏懼退出,有世間出世間之相,有一切法虛實、同異之相,
 
  所以,「眾生處處執著」。為什麼不能了解呢?只是要執在「空」、只是要執在「有」呢?眾生就是在那個執著。「見於三界有生死」,所以「生畏懼退出」。聲聞就是這樣,他是執在這個「有」,他知道有三界、有六道輪迴,他很害怕,所以他要獨善其身。一切既然是空,就不用執著,不用在這個空、空、空之中,在世間裡面。因為在世間裡面很危險,會去造業,造業就有因果;有了因果就會受報,因為這樣他們就會怕,不敢投入人群,所以想要退出。他們會害怕就不敢再進來了。所以,「有世間出世間之相」。這就是「有世間」,想要「出世間」的相。因為這樣,所以「有一切法虛實、同異之相」。他就有分別這個法,「有」和「空」;它就有不同,那個分別相。
 
*惟佛所見能不如是,佛能如實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不隨三界眾生之見以為見,故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所以,「惟佛所見能不如是」。唯有佛能夠了解說的法,你們所聽的才一天而已,不是你們所想的這樣。所以,「佛能如實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唯有佛陀能夠再為他們解說,你所執著住的「有」,但是要再告訴你們「空」,空的真空,但是不要執空,空的裡面有還是同樣有「妙有」存在。因為成佛道那就是妙有,所以能夠「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他真實相,他就是清淨無染的實相。所以,「不隨三界眾生之見以為見」,不是就像眾生這樣卡在那個執著,我們自己綁就已經在執著的裡面了,所以這樣來作我們的見解。現在的濁氣就是我們凡夫眾生所造,其實,修行的過程也有這樣的見解,還是有執著的見解,何況說我們凡夫的見解,很複雜。所以,「故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凡夫「不如三界」,就是不透徹,但是只知道這個三界的事情,生起了懼怕;他不透徹他就會害怕,有透徹的人他就不害怕。佛成佛了,他就不怕入人群;菩薩有願,他也不怕入人群。所以,就是不了解的人才會害怕。
 
經文簡釋: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如斯三界真實之事,如來智慧明了知見,無有一切錯謬之處。
次復:如斯之事,佛明見之。
唯佛實智照之,亦是隨自意語,亦是說示己身之事,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
 
  所以,「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如斯三界真實之事」,就像這樣的事情,如來清楚。「如來智慧明了知見,無有一切錯謬之處」。佛陀所知道的很正確,一點點都沒有偏差錯。「次複」,就是「如斯之事」,就是告訴我們,又再叮嚀我們,明瞭再告訴我們,就是「唯佛實智照之」。佛陀的智慧,我們凡夫的心地是黑暗,我們的寂光還未點亮起來,我們智慧的炬火還未亮起來,所以我們還無法這個智去照見周圍的真理明確。唯有佛的實智能夠明確,條條道理清楚分明。
 
  所以,「亦是隨自意語」。佛陀有自己想要說的話來說,也有就是道理是這樣,將這個道理一一來為大家分析。將道理透徹了解,擔心你們聽道理聽不懂,才用其他的人事來譬喻這個道理,這就是「跡門」。道理是這樣,但是講道理大家聽了會累,就說故事,那個人有經過這樣做過來,我有影響他改變這樣的觀念過來,說自己影響別人;別人如何做,再去救拔其他的人。就像這樣,故事就很多了,得以來合這樣的道理,這就是「隨自意語」。講道理我們聽不懂,說人事、故事我們就聽懂了。「亦是說示己身之事」,說自己的事情,亦是「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說彌陀佛、說藥師佛、說燃燈佛、說大通智勝佛,這麼多佛,他們如何發心來人間。這就是經過道理、事物這樣分析過來。
 
雖無實而說涅槃之實。
雖無虛而說三界之虛。
雖無真諦之如,而說有如。
雖無三界之異,而說有異。
 
  所以,我們「雖無實而說涅槃之實」。儘管佛陀沒有時空的分段,但是他在人間就是現這樣的相,就一段一段來告訴大家:「我這輩子年紀已經大了,總有一天我也要入涅槃了,這個人生告一段落了。」其實,佛陀的生命是長久的,沒有這輩子我實在幾歲,沒有;壽,佛壽是時空不斷,不曾有段落過。所以,「雖無虛而說三界之虛」。實在,在「妙有」是真實,但是佛陀就是要說,這個真實的妙有是在真空的裡面。所以,要說那個真實的道理其實就是在真空的裡面,所以「真空妙有」。
 
  在分析「三界」,三界有六道,三界有六欲,三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等等;這有,但是道理分析到最後,那是虛、是空。但是「空」,它有「妙有」。明明就有六道,人道,我們就很實在就是認為人就是真的就是人,但是人能夠多久呢?人的時間如何過?人生命的過程是如何?還是不斷生、老、病、死,到頭來也是虛,也是沒有。但是現在我們就是說「實有」,「實有」也是不斷在遷變,要不然人是如何老的?就是在這個時刻在遷變、在老。所以,「雖無真諦之如」。雖然我們人人還無法透徹,這個道理還在我們的內心,還是「無」,就是「不如」,我們的智慧不如佛陀的真實智,所以我們就是還無法「而說有如」。佛陀明明知道我們沒有辦法,佛陀對我們說:我們要有信心,來到《法華經》,佛陀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有信心,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存在,我們同樣可以成佛,學佛者就是要成佛者。我們只要這條路好好走,開道、鋪路總會到。」
 
  所以,他就是這樣告訴我們,「雖然無三界之異,而說有異」。雖然沒有三界之異,佛性大家平等,但是佛陀就再為我們分析,有啊,有差別,因為有六道。六道有天、阿修羅、人間、地獄、餓鬼、畜生。明明在這個人間我們也看得到苦難的人,有的人的生活比畜生的生活更辛苦,真的是很苦啊!畜生若有福,還是有人會疼;人若是無福,那就像是在地獄,無人看見、無人……等等,苦難偏多,身體病痛,身體潰爛,無人照顧,這都是在人間。
 
  總而言之,人間六道,離開人間真實有六道,所以這個六道我們不要不相信。在人間,心理的境界也有這六道,但是我們回歸回來,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都平等,不論他是什麼樣的身形,他都有真如本性。所以一直告訴大家,我們要去體會大生命體,發揮大愛在人間。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用在「宇宙浩瀚,大覺真空」,這些事情我們要很開闊去了解,才有辦法「解脫法性,遍虛空界」。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月亮 在 周五 10月 06, 2017 6:19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五 10月 06, 2017 6:19 pm

[2017年10月06日上午5:20] 農曆八月十七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二三)

1. 釋義經文:【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2. 上人手札:「宇宙浩瀚大覺真空,滅苦集諦得道解脫,本性慧海無量邊際,解脫法性遍虛空界。」

(1)「宇宙浩瀚,大覺真空」:我們要用心,各位菩薩,這幾天來 ,已經《法華經》,進入了「本門」來!「本門」,完全就是在敘說佛陀最源頭那念心,從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那個道場,十六王子之一 ,發心,是聽《法華經》,大通智勝佛講說《法華經》,就是教菩薩法。佛法中,要知道怎麼樣來學佛,名稱學佛,我們就要名副其實,要成佛。

(2)「成佛之道」:學,就是要成!要成佛,最終的目標,這條路一定要走,要走這條路,方向要準確,準確他的方向,那路就是道。道,我們要來開 ,我們已經知道了方向,但是我們眾生人人無始以來,就是一念無明,都是在凡夫界。

(3)「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六粗」生起來,「三細」就是我們心理相,心理很微細的惑、無明、煩惱,不斷生,無明煩惱,就是起自「貪、瞋、癡、慢、疑」等等,這些粗相的東西,就一直開始去追求。

(4)「凡夫,迷失在三界六道」:凡夫,一念迷失,向外奔波,千里萬里,已經不知道路怎麼回來了!凡夫迷失在三界六道裡面。「三界」就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多數都是在欲界之中。

(5)「欲界」:貪著很多很多,都是在我們的思想中,想擁有很多的物質,想要享受,這些物質所有的形象,一直旋繞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拘惑著我們的欲念,去向外爭取,這種連環。

(6)「貪欲,很多解不開的迷」:凡夫這種欲,在欲界之中,觀念上,思想上,不斷循環,無明一直生起來,因為我們不斷創造煩惱,內心無明就控制不住,叢生無明。無明一起,很微細的惑念,解不開的迷,世間有很多解不開的迷。是為什麼天下有這麼多的災難呢?是為什麼人生會這麼的不平衡?人禍頻多呢?

(7)「凡夫朝向小我私已,菩薩是朝向大愛與包容」:是為什麼我們人間、家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麼這麼困擾我們的事情這麼多呢?一直到達個人,為什麼我們的思想由不得自己?躁鬱症,憂鬱症,身體等等,一直靠近到我們自己,我們就有很多無奈,苦啊!所以佛陀所覺悟的境界,就是宇宙浩瀚。眾生,小乾坤,自己裡面心靈的世界,已經越縮越狹窄,狹窄到自己自身,自己的觀念、思想就打不開。

(8)「從跡門,進入『本門』」:佛陀已經這段時間已經很長,一直在敘述,從「跡門」,經典已經講這麼久了。《法華經》已經講到第十四品結束時,進入第十五品,佛陀話頭一轉,就說過去所講的是「跡」,「跡門」,描述佛陀從無始以來,塵點劫以前,所聽到的《法華經》,大乘法甚深,無上微妙法。起這念心,立弘誓願,就是打開心胸,投入人群,救度眾生,必定要把自己的內心完全清除掉那種無明煩惱,疑惑,自我,私己的觀念,完全掃除,空了。

(9)「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念心,完全就是為天下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來回回。心,在這個來回中,不斷求法,不斷在人群度眾生。

(10)「煩惱即菩提」:在人群度眾生,也是充分在學法,因為眾生充滿了無明,煩惱,在聖人的心靈世界,煩惱無明即菩提。凡夫心在想什麼啊,在苦什麼啊,要了解他,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去度眾生。

(11)「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釋迦佛在累生累世,對於人世間,六道眾生,他的煩惱,苦難,無一不知,無一不解,完全清楚了解。「上求佛道」,每一尊佛的教法,都接受入心,深刻在心版裡,這是從第十五品開始,一直和大家講的。記憶,要將所學的,一定要法入心,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群中,我們要用什麼「法」去應在人群中付出。

(12)「法,句句入心版」:這個中間的記憶,「煩惱即菩提」,法,句句入心版來,將法去對治煩惱無明,投入人群,拔除眾生苦難,這就是學佛的過程。

(13)「精進中覺悟」:學佛,學在「做中學」,不斷不斷的學,就是在「精進中覺」。我們要精進,「精進中覺悟」,入人群中去學,我們在聽法,精進中來覺悟。「做中學,學中覺」,這是我們必要的,一定要相信。

(14)「信為道源功德母」:最近一直對大家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相信。儘管佛陀所講過,過去的「跡門」,無不都是在描述他的過去,講他的本身,《本生經》,常常都是用譬喻,用因緣,故事,來和我們講法。除了他自己本身,「說他身」,除了說自己的事情,也說別人的事情,「說他事」,這都是過去的因緣。

(15)「要相信因緣」:我們要相信因緣,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只是今生此世,我們就有過去認識的人,我們過去認識這個人、這些人,他們現在就是幫助我們很多的人。我們過去若沒有與他認識那段事緣,與這些人若沒有那段事緣,我們沒有今天能所成就的事情。同樣的道理,我們人人都是這樣,說我是怎樣跟他認識的,他是經過什麼因緣,怎麼會認識我?這都是「說己事」,而且「說他事」。「說己身」,也「說他身」。

(16)「永恆不滅的靈魂」:今生此世就有很多過去的故事能夠描述,何況說我們更要相信今生的過去生,過去生的再過去生,因為我們有永恆不滅,我們的靈魂,魂一定有的。我們人生,「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人人要很用心體會,因為我們凡夫,從無始以前不斷不斷累積因緣,是好人的因緣,壞的因緣,不斷累積。

(17)「依報,正報」:在我們今生此世,我們的依報,正報,這都常常說過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很不可思議,各人的命運都不同,各人的因緣都不同!所以我們現在要很相信,很多千差萬別的因緣在今生此世來會合,要惜這分緣,信這分緣,因和緣有過去現在。

(18)「本門,拉長時間來體悟」:「本門」就是要說我們要拉較長的過去,不是在短短的。我們現在下面說「本門」,都是說很大型的因緣。回溯到佛陀的心靈境界,他有他的心靈境界,從覺悟那個刹那間,心靈忽然間,夜睹明星,與那顆星的世界接觸;星光一閃亮,這樣他的世界完全打開了。宇宙浩瀚,覺悟,大覺真空,是與宇宙天空合為一體的大覺者,所以宇宙浩瀚,佛陀的心靈世界就是這樣。

(19)「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如本性」:佛陀發覺到眾生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如本性,很希望將這個心境傳給我們眾生。但眾生的心境,就是已經縮回來到自己一點點的心,都打不開了,哪有辦法接受到這麼浩瀚大覺的真空境界呢!沒辦法。

(20)「滅苦集諦得道解脫」:佛陀要運用智慧,來講說種種的方法,給眾生能夠感觸到的,就是「苦」。佛陀就為眾生開始講說了滅「苦」、「集」,先讓大家知道「苦、集、滅、道」,再回復回來讓你們知道「苦」。「這樣清楚了嗎?了解嗎?」「了解了,真實苦啊!」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苦了。

(21)「探究苦的源頭」:「苦的源頭如何來,你知道嗎?」「不知道。」所以,佛陀就慢慢地為我們分析「十二因緣」會集來的;「十二因緣」再分開,還是很細膩來分析我們生命的構造如何來,所以佛陀是一個大醫王。

(22)「十二因緣法」:我們的覺性如何來造這個因緣,這個因緣如何會集?十二種,細細為我們分析。過去,「十二因緣法」,也已經有解釋過,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樣一直緣下去,緣到六入,父精母血,入母胎,變形慢慢成十月懷胎,六根成就,出世了,這也是要經過很微細的生命體,怎麼樣構造起來的。

(23)「要透徹:根,塵,識」:這就是和大醫王一樣,大醫王可能還無法解釋到那個「識」,是怎麼帶進來的。「十二因緣」完成了,那其中的因緣法,就是由不得我們自己,怎麼樣的依報,怎麼樣的正報來人間,這就是佛陀這位大醫王,慢慢為我們解釋「集」的源頭。

(24)「學佛法,改除自己習氣」:現在要知道「集」,就要學法,佛法很多,我們要去學法,才有辦法來滅。要聽很多法,唯有聽來的方法入你的心,你了解了,願意改變自己,斷除過去不好的習氣,這樣才有辦法滅除你的苦。

(25)「滅苦的功夫,就是要學法」:學法後,才不會再造作「集」來,因為我們有造很多業,你若懂得「滅苦」,你才不會再去造業,「集」才有辦法解開。「諦」就是真理,要有方法,要用真理。方法,就是「滅苦」的功夫,真理,就是原來本具。

(26)「滅苦集諦,得道解脫」:佛陀為我們說法,叫做「滅苦集諦」。要如何滅苦,這個的方法要原本從道理來,若能這樣將道理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自然我們的心會常常輕安自在,所以,「得道解脫」,我們就會輕安自在了。

(27)「本性慧海,無量邊際」:世間種種的事情,我付出無所求,其他的事情與我沒有關係,付出就對了,所以,回歸本性,「本性慧海」,那就「無量邊際」。我們若覺悟了,宇宙浩瀚,大覺真空,回歸我們本性。那個時候,我們就逍遙自在,不會讓我們自己綁住,自己煩惱鑽不出來,就能海闊天空。

(28)「解脫法性,遍虛空界」:我們就回歸虛空界。愛的力量,無邊際不斷發出,就像現在在花蓮靜思堂,此刻,從二十一個國家地區來到臺灣,雲集在靜思堂,大家在分享,他們也是一樣接受到這樣的觀念,從他們的生命體也是付出了為其他的生命。

(29)「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們發揮去關心苦難、病痛、貧困的人,這群的大醫王,這群的大菩薩,雖然有的不是醫生,也願意與醫生、與護士、與藥師等等會合,陪伴他們到苦難人的家庭,不論是深山,不論是多偏僻的鄉村,不怕辛苦,他們去付出。

(30)「一生無量」:這群人,他們不分國籍、不分人種,愛的付出,「一」生無量;一個人的發心能夠無量數的人得救,就像離我們臺灣半顆地球的那邊巴西,平時他的人手很少,回來的訊息也很少。現在回來,看到他的數字,很亮麗的,巴西人醫會成立二十多年了,統計他們幫助過的患者也有十七萬多人,這個數字,你想想看,區區的幾個人,人醫會,人不多,才幾個人而已,他們有辦法累積這樣的時間。

(31)「巴西人醫會」:二十多年的時間,數字累積,為十七萬多人拔除苦難,這是在我們慈濟的人醫會,雖巴西人醫會人數很少的,竟然能夠這樣的時間累積救濟這麼多的病苦的人,很震撼。

(32)「印尼,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聽到,真的是不要輕視少少人的力量,不要輕視自己的潛能,所以《無量義經》這樣說,「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何況,印尼這個國家這麼的大,慈濟人二十幾年來,印尼慈濟也已經四大志業很俱全,他們到底有算多少出來,我還沒有聽到。

(33)「馬來西亞慈濟,愛鋪滿地,大馬連心」:會員很多,他們所醫療也是到深山去,也是連鎖的洗腎(指:三間費用全免的慈濟洗腎中心,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北海及吉打)。這同樣是二十多年來了,不論是雪隆、麻六甲或者是在檳城,這都是浩大的團體,到底他們是多少,我還未聽到他們統計數字。

(34)「各國慈濟人醫會,發揮愛的力量」:美國地點這麼大,到底有是多少?總而言之,很多國家,也是全都發揮愛的力量。現在大陸也很蓬勃在發展,不說在臺灣,臺灣慈濟的義診已經五十多年了,人醫會已經是四十五周年。可見,累積來人間的苦難,只要有肯發心、願意付出,自然他人間苦難就得救。

(35)「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眾生苦難,需要菩薩去付出,這全都是在這個「本性慧海」,無量無邊際。我們自己了解了人間有這麼多的苦難,包括我們自己,累生世來,無明到底方向在哪裡,我們現在找到方向了;我們的生命中,能夠為這麼多生命發揮無緣大慈,那些人與我們「無緣無故(意:非親非故)」,那些人的苦難就像我們自己的。

(36)「學佛心,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不忍心,我們去付出,這叫做佛心。學佛,要先學會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佛心的過程就是行菩薩道,菩薩萬行才有辦法到佛的境界。

(37)「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在《法華經‧法師品》第十四品裡就是這樣說過。大慈悲就是佛心;佛心就是不忍眾生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38)「誠正信實」:誠心誓願要度眾生,這就是我們的願;信心誓願要學法門,這也就是我們的願;正心誓願要斷煩惱,實心誓願要成佛道。這就是我們學法,「四弘誓願」,慈濟人,我們的立誓就是「誠正信實」,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39)「正確方向,身體力行」:方向既然正確了,我們就要開始身體力行去開道,就像這些菩薩,現在在靜思堂這裡的,他們都是開路開道、鋪路回來,人人都有心得能夠分享。四天了,心得分享滿滿。每天都在菩薩道的上面。佛陀的「本門」就是從「跡門」開始這樣一直來。

3. 複習經文:【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

(1)「佛陀的心靈境界」:我們要用心看、用心記憶。這是佛陀的心靈境界,說佛陀的壽命多長,很長啊。「如來如實知見」,如來已經與大地宇宙合而為一,時空之長沒有間斷。已經徹見「三界之相」。

(2)「佛陀完全透徹了解『長時空』」:凡夫就只知道昨天與今天,有的我們還在計較,有的心我們還在心打不開,我們怎麼還會有辦法,對這個長時空,我們會了解多少事呢!我們只是了解:他怎麼會對我這樣?我們就無法了解原因啊!佛陀是完全透徹了解長時空,所以是「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3)「三界,包含六道」:包含六欲天,包含三界內,「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佛陀在長時空,無間斷,完全徹見。因為這樣,要從佛陀的壽命來說生啊、死啊,沒有!無生、無死,無有死。

(4)「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也沒有退出,發心一直來就不曾退過道心,從來都不曾離開這個菩薩道,離開這一念心。他長時間、長壽命,沒有什麼滅度,生生世世。

(5)「中間」:連中間都沒有休歇,今生此世,「中間」都沒有休歇。這是長時間,長久了,時空沒有間斷。「非實非虛」,在佛的境界,「非實非虛」,也「非如非異」,就是這樣,長時空。時間、空間都沒有斷過,就是這樣。

4. 釋譯經文:【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不如三界之人,見三界有,不如二乘之人,見三界空,空有不二,名如實相。

(1)「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就是真如、真理,我們凡夫無法體悟這個三界,我們怎麼有辦法體悟,我們怎麼有辦法「見於三界」,連體會都體會不到了,我們怎麼有辦法見呢!「不如三界之人」是三界中的人,「見三界有」。

(2)「不如三界之人,見三界有,不如二乘之人」:就是「有」,就是在三界中,有一群修行者,還未徹見的修行者,還未徹見,就是還未很會合真如的這些人,這些是什麼人啊?「不如二乘之人」,那就是二乘的人。

(3)「不如三界」:就是沒有很明瞭三界的道理,那就是二乘的人,聲聞與緣覺,他們只是了解片段,還未全體了解,所以他們也是「不如三界之人」。不是只有我們「不如三界」,連佛世的時代,聲聞、緣覺,他們也還未很透徹了解三界的真相。

(4)「見三界空,空有不二」:見在那三界,他們在那個地方聽佛的教法,聽空即空、聽有即有,所以他們在「空」、「有」這兩項;就是聽空即空,聽有即有,還是在這個地方,「名如實相」。

(5)「真空妙有」:空是「真空」,真空的裡面有「妙有」。若是不了解,「空」是空,「有」是有;但是透徹了解了,「真空」的裡面就是「妙有」存在。這叫做「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種的法要去細細去體會、了解。

5. 『眾生處處執著,見於三界有生死、生畏懼退出,有世間出世間之相,有一切法虛實、同異之相。』

(1)「眾生處處執著」:為什麼不能了解呢?只是要執在「空」、只是執在「有」呢?眾生就是在那裡執著,「見於三界有生死,生畏懼退出」。聲聞就是這樣,是在這個「有」,他知道有三界、有六道輪回,他很害怕,所以他要獨善其身。

(2)「畏懼退出」:一切既然是空,就不用執著,不用去在這個空的裡面。因為在世間裡面很危險,會去造業,造業就有因果;有了因果就會受報,因為這樣他們就會怕,不敢投入人群,所以想要退出;他們害怕,他們就不敢再進來了。

(3)「有世間出世間之相」:這就是有世間,想要出世間的相。因為這樣,所以「有一切法虛實,同異之相」。他就有分別法,「有」和「空」,他就有不那個分別相。

6. 『惟佛所見能不如是,佛能如實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不隨三界眾生之見以為見,故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1)「惟佛所見能不如是」:唯有佛能夠了解說的法,你們所聽的才一天而已,不是你們所想的這樣。所以,「佛能如實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

(2)「成佛道就是妙有,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唯有佛陀能夠再為他們解說,你所執著住的「有」,但是要再告訴你們「空」的真空,但是不要執空,空的裡面有還是同樣「妙有」存在。因為成佛道就是妙有,所以能夠「證知三界之實相無相」真實相,就是清淨無染的實相。

(3)「不隨三界眾生之見以為見」:不像眾生這樣卡在執著,就是已經自己綁在執著的裡面了,這樣來作我們的見解。

(4)「凡夫眾生,執著見解」:眾生,現在的濁氣就是我們凡夫眾生。修行的過程也有這樣的見解,還是有執著的見解,何況說我們凡夫的見解,很複雜。「故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5)「凡夫,不如三界,不透徹道理」:就是不透徹,但是只知道這個三界的事情,生起懼怕;不透徹他就會害怕,有透徹的人他就不害怕。佛成佛了,他就不怕入人群;菩薩有願,也不怕入人群。就是不了解的人才會害怕。

7.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如斯三界真實之事,如來智慧明了知見,無有一切錯謬之處。

(1)就像這樣的事情,如來清楚。佛陀所知道的很正確,一點點都沒有偏差錯。

8. 【次復】:如斯之事,佛明見之。唯佛實智照之,亦是隨自意語,亦是說示己身之事,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

(1)「次複」:就是「如斯之事」,就是告訴我們,又再叮嚀,明瞭的再告訴我們,「唯佛實智照之」。佛陀的智慧,我們凡夫的心地是黑暗,我們的寂光還未點亮起來,我們智慧的炬火還未亮起來,所以我們還無法這個智去照見周圍的真理明確。唯有佛的實智能夠明確,條條道理清楚分明。

(2)「亦是隨自意語」:佛陀有自己想要說的話來說,也有道理是這樣,將這個道理一一來為大家分析。將道理透徹了解,擔心你們聽道理聽不懂,才用其他的人事來譬喻這個道理,這就是「跡門」。

(3)「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道理是這樣,但講道理大家聽了會累,就說故事,那個人有經過這樣做過來,我有影響他改變這樣的觀念過來,說自己影響別人;別人如何做,再去救拔其他的人。就像這樣,道理就用很多故事,得以來合這樣的道理,這就是「隨自意語」。講道理我們聽不懂,說人事、故事我們就聽懂了。

(4)「亦是說示己身之事」:說自己的事情,亦是「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或說他佛示現度生之事」。說彌陀佛、說藥師佛、說燃燈佛、說大通智勝佛,這麼多佛,他們如何發心來人間。這就是經過道理、事物這樣分析過來。

9. 『雖無實而說涅槃之實。雖無虛而說三界之虛。雖無真諦之如,而說有如。雖無三界之異,而說有異。』

(1)「雖無實而說涅槃之實」:儘管佛陀沒有時空的分段,但是他在人間就是現這樣的相,就一段一段來告訴大家:「我這輩子已經年紀大了,總有一天我也要入涅槃了,這個人生告一段落了。」其實,佛陀的生命是長久的,沒有這輩子我實在幾歲,沒有;壽,佛壽是時空不斷,不曾有段落過。

(2)「雖無虛而說三界之虛」:實在,在「妙有」是真實,但是佛陀就是要說,這個真實的妙有是在真空的裡面。要說那個真實的道理其實就是在真空的裡面,所以「真空妙有」。

(3)在分析「三界」,三界有六道,三界有六欲,三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等等;但是道理分析到最後,那是虛、是空。但是「空」,它有「妙有」。

(4)「真空妙有,中道」:明明就有六道,人道,我們就很實在就是認為人就是真的就是人,但是人能夠多久呢?人的時間如何過?人生命的過程是如何?還是不斷「生、老、病、死」,到頭來也是虛,也是沒有。但是現在我們就是說「實有」,「實有」也是不斷在遷變,要不然人是如何老的?就是在這個時刻在遷變、在老。

(5)「雖無真諦之如」:雖然我們人人還無法透徹,這個道理還在我們的內心,還是「無」,就是「不如」,我們的智慧不如佛陀的真實智,我們就是還無法「而說有如」。

(6)「信心,毅力,勇氣」:佛陀明明知道我們沒有辦法,佛陀對我們說:我們要有信心,來到《法華經》,佛陀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有信心,我們的真如本性我們存在,我們同樣可以成佛,學佛者就是要成佛者。我們只要這條路好好走,開道、鋪路總會到。」

(7)「雖然無三界之異,而說有異」:雖然沒有三界之異,佛性大家平等,但是佛陀就再為我們分析,有啊,有差別,因為有六道。六道有天、阿修羅、人間、地獄、餓鬼、畜生。明明在這個人間我們也看得到苦難的人,有的人的生活比畜生的生活更辛苦,真的是很苦啊!畜生若有福,還人會疼;人若是無福,那就像是在地獄,無人看見等等,苦難偏多,身體病痛,身體潰爛,無人照顧,這都是在人間。

10. 「回歸真如本性,透徹道理」:人間六道,離開人間真實有六道,這個六道我們不要不相信。在人間,心理的境界也有這六道,但是我們回歸到真如本性,人人都平等,不論他是什麼樣的身形,他都有真如本性。

11. 「宇宙浩瀚,大覺真空,解脫法性,遍虛空界」:一直告訴大家,要體會大生命體,發揮大愛在人間。我們要很用心,用在「宇宙浩瀚,大覺真空」,這些事情我們要很開闊去了解,才有辦法「解脫法性,遍虛空界」。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
12.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動聽聞這段開示,「學佛心,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不忍心,我們去付出,這叫做佛心。學佛,要先學會佛的心,就是我們的心;佛心的過程就是行菩薩道,菩薩萬行才有辦法到佛的境界。

而我們還是凡夫眾生,容易「迷失在三界六道」,不只是形容真實有六道,心理的境界也有六道。重要是我們要懂得修行的守好「身,口,意,誓願」的安樂行,守好戒律,顧好清淨心。

經文中,好多譬喻如何從『跡門進入『本門』,談空說有,真空妙有,闡述中道,感恩上人頻頻舉例許多的譬喻及故事,用心為了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去體解體悟,我們要好好珍惜法,讓我們的心學會開闊,懂得看清楚生命真諦,長養慧命的重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時時要有求法若渴的精進心,「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10/06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