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心思靜寂清澄,
湛然心定不動。
推尋三世無明、
行等諸因緣中,
不見人我之相,
即離斷常諸見,
得定安隱樂行,
慧開意解得法喜,
為因緣觀善根發。
用心啊!要句句用心聽。「心思靜寂清澄,湛然心定不動」。這個境界是多麼美啊!常常向大家提起「靜寂清澄」,這「靜寂清澄」,那片的心境之美,很美。這是不是我們有辦法去體會、去感覺嗎?斯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能夠體會的人就能夠了解這片的心境──靜寂清澄的境界,那就是「湛然心定不動」。我們凡夫心就是起起落落,只是想要去知道幾個字裡面的意,好像很困難哦!光是說「靜寂清澄」,我們已經在這幾年來,數十年來,這四個字我們都一直浮現在我們的心裡,尤其是你們若在誦《無量義經》,這些字句就浮現出來。而我們浮現這個文字,心有入這個境界嗎?很想要入這個境界,但是這個境界的感受又是長得怎樣呢?可能只是為了這些,想要入這個境界,可是很不容易啊!常常浮現出來的字、常常提醒我們的法,是不是體會得到呢?要體會到「心入其境」,不是「身」入其境,是「心」入其境,真的是不容易。
所以我們前面在說「如三界」、「不如三界」,我們就能夠了解,佛陀明明歷歷對三界的境界透徹無為,非常清楚、透徹了。而我們凡夫就是知道、沒有懷疑,佛說「三界」,三界那個境界我們相信,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所以我們還是「不如」。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思是不是真正靜寂清澄,到這種湛然心定而不動的境界裡?我們的心念就是隨著境不斷生滅,就像我的聲塵入你們的耳根,同時也要入你們的意、識。意識同時要來分別這個聲塵的意,一句一句一直出來,我們是不是將這個意的意境都句句從「根」而入「識」來呢?「根」有聽到了,入「識」,知道了,不過真正體會到可能還要再一段時間。不斷根觸塵,入意識,但是體解,就還有一段距離。
我們在看文字和對到境界,大部分都是根、塵、識,就是這樣很快一念間,這個塵,就是聲入耳、而識就是很快會合,但是體解就又要一段距離哦!這個距離就要靠我們時時用心,聽過之後的記憶理解下來,然後要用心在法中去體會。要不然儘管《無量義經》還是在讀,這些字眼,這個塵觸到你的眼根,入你的識來,我們卻還是無法去體會。這個心還是隨著這個境不斷、不斷緣過去,我們定不下來。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的心態要能夠透徹了解,就是要好好聽話之後不忘,不要忘記。所以我們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說「漏」,不要漏掉了;「三無漏學」──戒、定、慧無漏。我們要護,保護我們的身和心,不要有雜亂,不要讓那個外境侵入我們的心、意,身體去行動,這就是「戒」,防非止惡;不對的我們一定要將它排除在外面,不要侵入我們裡面。
心若能夠讓那個「非」不要進來,裡面是真、是實,我們過濾之後法在我們的內心裡,沒有雜念,沒有外面來的為非之想,很純真的法在我們心裡,法在心我們心裡,自然就有辦法去思考。這思考,靜寂清澄,這個心思在靜寂清澄之中,自然它就「湛然心定不動」。我們將它防非、止惡,內心就是清淨。雖然外面很多的是非,是非即菩提,過濾過去,法拿回來心中,若有這樣的功夫我們的心常常就是很清,沒有雜污;寂然就是清。很清、很厚,水很厚,很深的水、很清的水,沒有污雜,就是我們的心充滿了法水,湛然不動,這就是我們的心境。
這水清了,照空映空的寂靜,心內、心外都是一片靜寂清澄的境界。不論外面是如何的困擾,內心還是抱著那分充分的法,而且分明的理在我們的心境裡,這叫做靜寂清澄,也就是大圓境界的道理。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很清淨,就像一片大圓的鏡子,我們的心就像一湖很清淨的水,就像天空無雲、沒有污染。同樣,這就是我們的本地,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就是佛陀他之所以透徹「三界」,有辦法清淨明覺。因為他很清淨、他很透徹,「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因為這樣,過去、現在、未來,眾生所累積下來多少的因緣果報,佛,覺者,他們的壽命就是無始終,有起初那念心,它再也沒有受時空的斷,它沒有斷,就是這樣不斷。所以,沒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只是一個名相。從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十六王子的發心,生生世世就是這樣的心,「湛然心定不動」,就是這樣靜寂清澄。這片的心境一直都是為一大事。
但是,眾生來來回回「六道」之中,佛陀他就隨著眾生的來回應身化度,就是這樣沒有間斷。所以,前面的文在度眾生,當中還是來回不間斷,這就是這兩天一直在說,請大家要去用心、要去體會。這個因緣果報在凡夫境界,就有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因緣果報,超出三世,聖人他就沒有這三世來去的間斷,沒有!在佛是永恆,所以說壽命長遠。在時空,時,就是時間;空,就是空間。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世間就是時間和空間,佛陀已經超越了。所以,他的時空不斷,壽命是這樣連接下去的,這是佛壽無量。但是,對凡夫界就是有「三世無明」,佛陀說法就是一直要為我們分析,我們的無明──貪、瞋、癡、慢、疑。「一念無明生三細」,非常微細的細,就是這麼微細的煩惱無明,所以我們所造作就有這樣來「分段生死」,因緣果報自然就有過去生、過去世,現在生、現在世,未來生世等等。這就是凡夫,有段落的因緣,生生世世所造作,他又再累積再來,永遠都報不盡,因緣果報永遠就是報不盡,因為永遠都是在無明造作。
因為這樣,報就不盡,這就是「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行,就是這樣在造作。這樣在造作,行業──行為累積的業,這樣再造作很多因緣。眾生就是因緣不斷,所以他就生生世世,是正報、是依報,依正二報就這樣不斷過來。所以,「不見人我之相,即離斷常諸見」。我們要修行,過程就要很下功夫。所以「不見」,不要去分別這個見解,我們都有很多的見解,才會去分別是你、是我,「是我對,是你不對」,「是我的,你怎麼可以佔我的」等等。因為這樣就有爭端,彼此競爭,你爭我奪,內心就起了很多的無明、嫉妒、懷疑等等煩惱就一直生起來,這就是因為我們的成見。而我們如果能夠「斷見」,就沒有人我諸見,沒有你與我的相,沒有眾生相、壽者相,無人相等等的相,就沒有了。
因為我們已經發現了這大生命體。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顧己而已,應該就是要與天地共生息。「你的幸福,我歡喜;你的苦難,我不忍」,「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樂他人之樂,苦他人之苦,這豈不就是叫做「生命共同體」呢?這不就是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呢?佛陀要教育我們的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去除人、我相,所以叫做「不見人我之相,即離斷常諸見」,自然我們就沒有斷,這一段生死。我們凡夫一段一段的生死都有,我們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生死;這一輩子我們因緣已經斷了,因緣斷了,就要離開了,結束這輩子,這一段因緣就斷了。段,那「段」字是段;這「斷」字,是斷。我們就沒有說:這段已經斷了。佛陀是時空不斷,時──永恆的時。空間呢?他無處不在。因為道理、真理永遠存在,所以沒有斷掉。
我們要知道,斷,所說的「離斷」,那就是離開又再斷掉了,這就是我們凡夫一段一段的人間,因緣斷斷續續。牽連到的這個緣,來生由不得自己又牽在一起;而若報盡、緣斷了,就沒有再來。這種斷續的緣,就是會這樣一直不斷的緣,所以叫做……。我們若斷了這種的「見」,自然就很清楚,沒有煩惱再來困擾我們,但是「真常」的緣還是永恆,佛陀與眾生的緣是永恆的。佛陀與眾生沒有惡劣的緣,就全都很恆常的緣。這是佛陀為「一大事」不斷來圓緣,圓一段的緣,眾生得度了。所以,那麼多的菩薩不斷、不斷來集靈鷲山,他們就是沒有斷的緣。但是他們已經完成了,這段緣已經完成,成為菩薩,成為「等覺菩薩」,他們的這個緣就是清淨緣,沒有間斷。若是我們凡夫與凡夫的緣,就是斷、續,斷、續,這就是凡夫的無明還未斷,所以這種惡緣還牽著。善緣呢?好的緣是纏綿著,不是清淨緣,所以這是凡夫由不得自己的緣。
而我們就是要了解這些緣,我們就不要與眾生有分別;我們要清淨,永恆的緣不間斷,即使是佛陀與我們的緣也不間斷,是永恆,是時空永恆的緣,所以他沒有什麼可斷,就是永恆。我們凡夫就是有惡因、惡緣,所以有彼此、你我的分別。這些道理大家若清楚,就不會又牽扯這麼多。所以,「不見人我之相」。不要分別你、我,因為你我之間無明都要掃除,所以「即離斷常諸見」,我們就沒有這段的惡因緣;惡因緣都沒有了,我們就是清淨無染。就如那灘水,在那個地方靜靜的,你用刀要來切水,要將它切斷,那是不可能,刀再如何劃、如何切水就不會斷,這已經是湛然了,已經是靜寂清澄了,所以分不開。這就是真理,我們已經與真理會合了,就是沒有惡緣,煩惱無明就分不開(煩惱無明無法將我們與真理分開)了。
所以,「得定安隱樂行」。自然我們沒有「斷常」這種的得失,我們就得到這個「安穩樂行」。在第十四品〈安樂行品〉中,我們已經了解方法了,知道人間弘揚佛法、度化眾生你要堪忍,要有方法;要有方法閃過眾生種種、重重疊疊無明。所以我們閃過,然後要知道,就是要堪得忍;你堪忍耐,已經無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無長者相,什麼相我們都沒有了,所以自然就不受傷害,我們還是抱著很安樂的心在人間再付出,這叫做「安樂行」。好的法,我們就是「樂行」,我們要有興趣將這個法真正入心,自然我們做事情就很快樂,「安樂行」,很安穩。無明撥開了,自然我們就回歸到「心思靜寂清澄」,那就是「慧開意解」了,就「得法喜」;凡是每一句話入我們的心,我們就會很歡喜了。
「為因緣觀善根發」。這個因緣我們都很透徹、我們都很了解,我們就知道最根本是如何啟發,我們這念與人人有善緣,就像佛對眾生那分清淨無染的緣,是永恆沒有間斷;沒有斷,也沒有分段,也沒有斷滅,這就是佛與眾生的緣。而我們就是要學,我們也要學他入人群。煩惱即菩提,人群中的煩惱我們堪忍,我們取得人群中的無明煩惱,了解了、清楚,我們能夠謹慎,了解那個煩惱中有它的道理,取得了它的道理來開我們的智慧,所以「慧開意解」。我們的智慧自然就開,我們的心意就解了。
所以,我們接受多少根、塵、識,自然根、塵、識一會合就是「慧開意解」之時。馬上就能夠了解這個道理,這個事相與這個道理即刻會合,這叫做「轉識成智」。其實動作都是一貫,與境接觸是一貫,但是我們無法了解,就要分成這麼多種來為我們解釋,這就是「如」與「不如」。我們「不如」這個真理,三界的道理無法清楚,就要用種種譬喻言辭,要不然其實根、塵、識就可以心開意解了,全都很了解。我們偏偏就是沒有辦法了解,所以就要時時多用心。接下來看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我們眾生就是這樣,很複雜的性,所以要了解也很不容易。所以那個種種性是從哪起呢?那就是「種種欲」,眾生的心欲,這一念無明起,三細就開始了,很細膩的無明就一直叢生起來,所以有「種種欲、種種行」。你心有所欲,你的行為,個人不同的行為,因為不同的心欲,不同的行為就造作出來了。所以,「種種憶想分別故」。各人各人的意見,各人各人的思想,形成到成見濁。在五濁之中有見濁,這就是因為「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所以生出了人人不同的見解出來。「欲令生諸善根」,佛陀就是為了這些眾生這麼的複雜,佛為了要教化眾生,他就要設很多適應眾生的根機,來引導他們走入那個善根,種那個善根。所以,我們常常說「布善種子」,他的心地我們要用善的種子為他播種,讓他能夠伸根,這個善根在心地有種子可落地伸根,這就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下面接下來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經文簡釋:「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
若干:即不定之辭。
因緣、譬喻:說惡因緣,欲使令改過,說善因緣,令修正行。
一直沒有間斷,沒有時、空間斷過,就是用「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若干」,那就是無法固定一個數字,時間多長他就要花費多少時間,把握這個因緣去度眾生。所以,「若干」就是「不定之辭」,就是無法說多少,數量之多,時間很久長。我們現在都要記得,現在是在解釋,就是佛陀是如何度這麼多眾生,他用多少時間。「若干」,無法去數計的時間,在不相同、無數計的空間他這樣,都是因緣,用很多種的因緣;無數的眾生他就要用種種說法,把握因緣去對機逗教。這麼多的根機,這麼長久、無量數的眾生,他要對機。各種的根機不同,他就要用譬喻、言說去投他們的根機,去牽引他們能夠來認識這個善根。善根、善種子要如何牽引進來,這都要方法。所以用「因緣、譬喻」,用很多方式,因緣、譬喻。
「說惡因緣,欲使令改過;說善因緣,令修正行」。在佛的《本生經》,或者是佛與弟子的《本生經》,或者是《因緣經》,這都是在說故事,說很多過去過去的故事,說很多很多佛與弟子,以及善惡的因緣。就像提婆達多也是弟子,與提婆達多之間所結到的惡緣,累生世是如何還、如何報,這很多。所以用因緣、譬喻,無非就是要讓我們相信、了解道理。所以,他「說惡因緣」,若過去,過去之間有什麼樣不小心去碰到、做到,結到不好的緣。就像這樣,佛陀也常常用這樣的故事來講,就是前面說的或說己身、或說己事,或說他身、或說他事,或示己身、或示他身,這就是在說因緣。過去的經文我們還要再記得。
所以,「欲使令改過」。用種種方法來使令過去有不好的習氣趕緊改過來。就像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聽到:「我過去的習氣是多麼不好,因為這樣的因緣,我改變了。」同樣的道理,有的人今生此世就改過了,過去生世的因緣也這樣牽引來到今生世;因緣成熟,他這樣改過了,這全都有。也有過去牽過來的緣,今世完成;也有今世結的因,來世遇到的緣。這前前後後善惡因緣,無非就是要讓我們很清楚,使我們能夠改過。「說善因緣,令修正行」。好的因緣,讓我們知道過去的好因;今生的好緣,我們就要好好把握著。所以,「佛教因緣為宗」。佛陀的教法就是用因緣讓凡夫體會因緣宗旨。我們的方向,我們要如何來教育,要教育眾生我們也要把握因緣。
昨晚,思賢不是與大家說過去阿富汗的事情。經過到現在,多久了?那時候也走到那個地方去,是什麼因緣去呢?他現在的記憶,心靈的世界,就是有這樣的過程,這就是過去因,現在有這樣的因緣,他就再將它引出來跟大家分享,「唉呀!人生苦」。那個地方就是有苦的緣,所以我們緣那個苦難眾生,「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所以去到那個地方。同樣的道理,現在那個因緣過去了,他就將過去的因緣拿來對現在的人說,這是我們今生此世可以舉例的。他走過幾個國家了,幾個國家都有說來話長的故事,他就要再不斷去回憶,這就是因緣。
*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總而言之,「佛教因緣為宗」,佛陀的教法,教我們懂得應用因緣來教導眾生,做我們教育的宗旨。所以,我們此時現在在說,人人什麼樣的故事,無不就是,就是在說因緣。「我昨天遇到什麼人……」,開始有過去的道理;那個什麼人昨天的過程,回歸回來我們就能夠引出了道理來告訴他。就像新加坡沈居士來到精舍,忽然之間說他人不舒服,在那個時間,短短的兩分鐘內,身體的變化。有充足的因緣,剛好是我們的林院長在精舍,把握因緣,趕緊說:「去找,找院長趕快來。」馬上看,就在這一兩分鐘內判斷,趕緊送急診。那個變化在一兩分鐘內。看,趕緊送急診,馬上為他注射,送入加護病房,這樣四五天後,健康了、出院了,而且現在平平安安回去在新加坡。這個話說來話長,雖然發生在那個一二分鐘之內,那其中的因緣是很豐富,所以他的命得救了。
這個過程是有多少人投入在他的生命中;從救護車,開車趕緊送去,急診的地方如何處理,入加護病房去,要用多少的儀器、多少的人在那個地方顧著他腦的變化、顧著他的呼吸,這是多少人啊?所以因緣缺一不可,時間分秒都不能有差錯,這就是叫做「時空」,這叫做「因緣」,這也是因緣啊!這幾天的事情,這也是一段因緣來了,能夠再讓他恢復健康。若不是這樣快速,就有人就這樣說:「我們的某某人就是因為這樣拖延了時間,一輩子,到現在五十多年了,自己的生活由不得自己。」在這樣的過程,就是在這剎那的時間。
各位,用心啊!這種因緣無處不在、無事不是,所以叫做「因緣為宗」。我們要教育,真的要用「因緣為宗」,佛陀也這樣教我們。若要說因緣,周邊何事不是因、何人不是緣呢?所以,因緣永遠都在我們的身邊,有因緣就是有佛法,所以我們永遠都是在因緣佛法中,只要我們用心,無不都是。所以,「以佛聖教自淺至深」。淺的,就是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自己的身體,生活中,很淺。其實,我們的生活內含著多深的道理,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有很多很深的道理。所以,我們若懂得及時把握,無不是法,我們有辦法「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這就是要好好用心。
經文簡釋:
「所作佛事,未曾暫廢」;諸有所作雖開方便,本欲皆令成得佛道,故云佛事。從始至今,中間未曾暫時廢弛。
所以,「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佛陀,所以說他的壽命長,就是在時空中沒有間斷;不時都在作佛事,作佛事就是度眾生。「諸有所作雖開方便,本欲皆令成得佛道」。佛陀四十多年來,隨眾生根機說方便法,但是到靈山會這個時間,佛陀不得不去廢除過去的方便法,要歸納現在的真實法。雖然佛陀長時間不斷來教育眾生,佛陀本來就是要我們人人回歸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因為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辦法一時間體會,佛陀不得不開方便法。所以,本來佛陀的本懷,就是要讓我們全都能夠人人得到真如本性,走上了這條向佛的道路,那就是「六度萬行」,一定要經過這條路到佛的境界,「故云佛事」,所以這叫做「佛事」。
要如何讓我們能夠到佛的境界,這條路,我們要經過,就是要作佛事;作佛事,就是為了要修行成佛,我們必定要行「六度萬行」,要堪忍在人群中,要去付出,在人群中,無明煩惱中取得那個精髓,精髓的法,所以我們要感恩眾生成就菩薩,更再體會真理。本來佛陀他的本懷就是希望人人能夠成佛道,但是無奈,我們就是渾沌,不得不用方便法。但是現在佛陀已經開誠布公,過去那些全都是方便接引,說「有」、說「空」都是方便,回過頭來是「真空妙有」。我們就要在菩薩道上付出無所求,就是這樣一直過去,到達佛道,菩薩的盡頭,那就是佛的境界了,所以這叫做「佛事」。「從始至今,中間未曾暫時廢弛」。從開頭一直到現在,這個當中都沒有休歇,不曾休歇過,所以我們沒有休息的空間,就是不斷、不斷……。佛陀就是利用時間,所以沒有時空的間斷,完全都是為眾生作佛事,希望眾生體會到佛法的道理,「真如本性」我們要體會。
*所作佛事,未曾暫廢:隨根說法,皆令入佛知見。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佛事。
所以,「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不曾停歇過,那就是「隨根說法,皆令入佛知見」。我們前面一段時間一直在說佛的知見,就是與佛沒有差別,佛知、佛見,佛的真如徹見,我們還不如見,所以我們一定要與佛一樣,這個知見相同。「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佛事」,佛陀要說的,就是將人天這個小根機、小乘,讓他歸納到佛法的這個境界來。
*若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佛事即為有廢,豈云真實不虛?今明方便咸入一實,所以得云皆實不虛,佛事無暫廢。
所以,「若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佛事即為有廢」。不能說:「我就是到這裡就好了。」不行,佛陀說:「你到這裡了,來,趕緊接下去再向前走,向前走才能到佛的境界。不是到聲聞、緣覺就好了,不是只是修善法生天堂就好了,人人要知覺你的真如本性,人人要到成佛的境界。」所以,佛陀絕對不放棄,若放棄就「有廢」了。他沒有放棄,沒有「暫廢」,沒有放棄。「豈云真實不虛」呢?這不就是是真、是實,其實要說真、要說實,全都是還無法透徹去體會,所以「真實」是假設的名相,跟大家說「真」、跟大家說「虛」,真實的道理還在前頭。
所以,「今明方便咸入一實」。現在這些方便法都將它歸入一實法,就是妙有實法,「所以得云皆實不虛,佛事無暫廢」。過去談空說有,那都暫時過去了,現在的「一實」,那就是真實。現在所說的就是完全沒有間斷,佛陀這個壽命從初一念一直到現在,就是這樣繼續。各位菩薩,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心思就是要在寂靜,寂靜澄清,不分前、後,我們就是無始終,這念心一直向前走。這就是我們要去用心、要去體會,佛法在我們的身邊,從淺到深,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