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恃自己之盛事,而於心生高傲,
云何為憍慢幢,於自顯耀盛事,
深生染著之想,醉傲自得為性 ,
勝者墮陷憍坑,負者墜入憂獄。
大家要很把握,要用心啊!健康之時要好好修法入心,用法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用心。時日已過,時光不再,所以要把握時間哦!調適自己的心,每天要向大家說話之前一定要提醒人人,我們修學佛法也就是要將法入心。而法是譬如水,水是要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無明、煩惱,我們一定要很謹慎。念念無明起,分分淨水將它消除,法心定與我們日常的觀念要平衡起來,煩惱、無明浮起了,我們法就要趕緊馬上將它消除,一直到煩惱減了,我們的智慧增。智慧增加了,才能夠煩惱完全去除,內心清淨無垢穢,這才是修行的成就。
各位菩薩,我們不要「恃自己之盛事,而於心生高傲」,這我們要常常警惕。我們有因緣能夠接受到佛法,讓我們能夠了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時時警愓,惡的事情、惡的念頭不要浮現起來。若浮現,我們已生惡要速滅之。這是我們學佛之後有法可除煩惱,清除煩惱,我們要很謹慎。我們滅除煩惱、無明惡念,不造惡,但是我們更要生善法。昨天不是說?有「二善」我們一般的人不懂得要增加,有「二惡」我們也不懂得要警惕,將它斷除。我們若增「二善」,就是需要,需要「已生善令增長」,我們原來沒有做惡事,原來我們也有那念的善心,接受到佛法,我們要趕緊增加;有善心,你就要趕緊身體力行。
若是還未生起了善念,有因緣我們要趕緊帶動他,「未生善令生」。若面對著不生「二善」的人,就要趕緊給他機會,「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我們昨天這樣說了。若是有人有不好的習氣,不知道斷,要趕緊提醒他,「已生惡令速斷」。而未生惡呢?我們就要告訴他:「要預防,這是惡的事情不可做啊!」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我們可以用種種方法讓他知道惡要遠離,不要有惡行、惡言。這就是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而在人群中我們也要這樣時時提醒別人;要提醒別人,我們自己雖然聞法、行善,而我們豈可「恃自己之盛事」嗎?難道可以只是常常說:「我會做好事,我很了不起。什麼事情、什麼事情我全都有做,好事我都有參加,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我都見過了,我全都就是在這個善的事情,我已經(做)很多,好的人我也看很多,善的事情我也做很多了。」
那麼我們一輩子有機會可做,到底我們能夠做多少呢?天下芸芸眾生苦難偏多,這輩子時間才有多久?從初發心開始與去付出,到底有多少時間?我們前面一段經文,很長、很長的經文就是這樣說,無量恆河沙數的菩薩,用無量恆河沙數的時間,這樣來來回回所做的善事,在救度眾生是如何在付出。無盡界,盡虛空、遍法界,時間的長、空間的廣,他們到底去過多少國家?多少空間?也是用「恆河沙」,不能數計來譬喻。所以說起來,諸佛菩薩在人間來來回回所做的事情又是多少?我們這輩子有緣能夠做到這樣的好事,人家讚歎我們,我們自己自以為就是這樣得很多,若這樣就是在心裡有高傲的心生起,我們若認為做很多,那就會很容易停止下來。
在人醫年會的時候,北京有一位教授(甘業華),大學教授,他也參加人醫年會。過了之後回來跟師父分享。他說,開頭聽到靜思的法,很歡喜,感覺他的心,他的知識原來才有八分滿而已。以前覺得我很滿了,但是接受到《靜思語》的系統,師父的法之後,他感覺到他的知識才八分滿,還有空間,還是要再追求,覺得求法若渴,還覺得要趕緊再追求、再追求。後來跟慈濟人在某一個因緣場合,慈濟人就跟他說慈濟,說他做多少,他們多少人,這個團體如何做。他聽得很歡喜,這個時候他覺得他都滿了,心所要接受的感覺很多,滿了。但是,他自己覺得滿了,就又再看到大愛臺,又聽到師父在說,這個時候他不敢滿了,又是剩八分,他覺得要趕緊再求的法還很多。不是:你做,我也有做,你在說的那個心得我也有,所以我跟你比起來我就滿滿了。但是,又再聽,看大愛臺、聽法,他覺得:我又剩八分滿而已,就要趕緊再求、再吸收。光是說「滿了,八分了」、「滿了,八分了」,反覆說好幾次。
自己就說:「人心最可怕的就是自滿。」自己覺得:你們在做的,差不多啦!我聽的法,我也很了解。而你們在做的,我也差不多都做了。就是這樣。所以他那一天皈依了,他就說:期待他的心態永遠都保持八分,他還有空間接受法,期待慈濟的法脈宗門他要再用心去追求。這次回來參加人醫年會才知道普天之下有這麼多需要的人,需要的法要應多少苦難人,需要多少的法去付出。這個時候知道了,所以說起來,人人知道愈多,應該心靈的空間要愈廣,而要求的、要學的事情又愈多,生生世世求不完,生生世世救不完。因為眾生煩惱無盡,所以我們要求的法也是法門無量,我們要誓願學;眾生煩惱無盡量,所以我們就要求無邊際的法來應眾生苦去付出。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所以我們不要恃自己之盛事」,覺得我做很多,我很滿了,或者是「而於心生高傲」,自己的心就很容易貢高驕傲起來,不可啊!千萬不可哦。所以,「云何為憍慢幢?於自顯耀盛事」。我們就像那憍慢幢。看看,道場,就是為了要顯耀這個道場在法會中,就是那個幢幡就樹立起來,在那個地方隨風飄搖,顯示了這是一個道場,等等。我們的道場在我們內心,我們要有一個廣無邊際的道場,要有量無邊際的法,要不斷將我們的心開闊,「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我們所要追求。但是,學佛法要在人群中學,人群中的煩惱我們要投入。「煩惱即菩提」,常常向大家說,說的都差不多,聽的都差不多,但是我們有做到嗎?我們體會得到嗎?
人生在煩惱群中,我們若沒有進去,無法取得菩提。我們要覺有情,覺悟,那就是菩提。人群就是迷,你若沒有進去那人群迷茫中,了解他們如何造作煩惱,自作無明煩惱,結果在那個地方受困難,你若沒有去身體力行深入,你聽不到眾生的苦。我們要很用心,了解眾生的苦,見苦知福,見迷知覺。「哎呀!這些眾生怎麼這麼迷,事情本來是這麼簡單,何必為了這件事情在那裡惹煩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能夠進去再出來,清清楚楚了解人間心靈的無明到底在哪裡。我們也常常聽到、常常看到,為何會有憂鬱症?為何會躁鬱症?若是拔不起來,那就一直一直沉下去。
昨天看到「草根菩提」;大愛臺一段節目。一位菩薩,已經進來在做環保,她很感恩她有一個很好的家庭,一個很圓滿的家庭,但是自己的責任感很大,不論是長輩,就是公婆,他們若稍微一點點說:「我今天這件事情,我怎麼覺得這麼不愉快?」,她自己就拿來放在心裡,「他不愉快,是不是是我做不好?」就一直自己自責了。先生若出去,較晚回來,或者是臉色較不好,她就一直自己覺得:是不是我今天的態度有怎麼樣?若是孩子,孩子稍微較不順意,自己就又自責:是不是我?是不是母親責任我沒有做到,讓孩子不滿意?這種一直……,家裡面的人有什麼事情,風吹草動,全都這樣將它攬進來自己的身上,一直說都是自己做得不夠。從這樣開始,她憂鬱症了。
她說:「哦!憂鬱症很可怕。」那個時候這樣一直靠近的時候,她說站在樓上,兩隻腳就一直想要跳下去。她說沒有得到這個疾病的人不知道那個力是有多強。就像即使自己要拉住腳,好像都拉不住,那兩隻腳一直想要跳,一直有這種的感覺。後來幸好她的親姊姊告訴她:「妳這樣很危險,這麼好的家庭,妳本來也這麼顧家」。就說她很盡責任,「妳若萬一怎麼樣,妳的家庭……。」等等等等,慢慢分析給她聽,就將她牽出來,走入慈濟環保站去。她開始在環保站裡面看、聽、做,開始心起了歡喜心,心慢慢就安住下來,在那個環保場做得心安自在。家庭的事情做好,時間就用在這個地方,甚至慢慢聽慈濟人的分享,外面的境界,苦難人之多,就開始邀她、帶她,帶去看那個苦難的家庭,見苦知福,自己還有什麼不滿足呢?去看人生那個錯誤的互動之後,造成家庭的分離。
她也了解了,人滿足就好,不可要求太多,求的很辛苦,真正徹底看開了,這樣輕安自在。開始一直接觸慈濟,除了環保,就跟人家去訪視,慢慢開始走進來,進來慈濟的道場見習、培訓了,也做人間菩薩,聞聲救苦、精進。環保也做了,名副其實聞聲救苦,做得很歡喜,家庭也很圓滿,家裡的人也很嚮應她。這就是人生,本來是很有福,但是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引起了自己心理的毛病,就這樣,就後來這個因緣,才有人這樣把她帶進來。
雖然聽起來這很平常,但是現在的社會多少家庭像這樣的心態、病態有多少?這造成了家庭、造成了社會問題等等,這全都是從小的事情開始,這個小的事情是從心理開始。所以,將人生看得平常一點,不要驕慢,也不用顯耀自己的盛事。這人間無常,苦難偏多,所以「深生染著之想,醉傲自得為性」。不要沉醉,也不要心在名或是利自己貢高驕慢起來。做慈濟、入人群,我們就想要好好將佛法透徹,在某一個環境中,能夠鍛煉到我們入什麼樣的環境都沒有影響我們的心境。就像洪爐,這個廢鐵將它丟進去洪爐裡面,要經過烈火燒過,還要再將它挾出來,還要用錘打,用錘子這樣捶,才能夠慢慢將這個鐵的雜質,很雜,已經是廢鐵了,那個雜染的東西就是要經過了錘打,經過了烈火煉過,煉得讓它軟,再來捶打。人家說「打鐵、打鐵」,打鐵煉鋼,就是煉成了很精粹、很好的東西。這就是器具都要再經過這樣,廢棄了又再將它拿來淬煉過。
同樣,我們人生幾十世、幾百世、無央數世在人間,我們的煩惱無明染著了多少,現在既然遇到佛法,我們的身、心接受佛法,應該要好好盡這輩子,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要誓願斷,佛道無上才有辦法成,要求佛法。所以,「勝者墮陷憍坑」。不要認為我都能夠勝人,我比別人更有本事。我們要常常有八分滿就好了,不可覺得我很自滿,不可。我們要留著空間,將自己要再繼續求法;我們要再留著空間,謙虛,要包容他人,所以不要「勝」,自己要炫耀自己是勝過他人,不要哦!
所以,「勝者墮陷憍坑,負者墜入憂獄」。就是不要很自滿,也不必很自卑,我們不要有自卑感,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我們不要有自卑感。你在學佛,我也可以學佛;你救人,我也可以救;你做好事,我也可以做;你有力量做較大一點,我沒有力量,哪怕一把米我也可以累積起來做好事。哪怕一個銅板也可以就像入大海,很多人累積,也我有一點點錢在裡面,在救人。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力微而不行,所以我們要好好不要貢高,也不要自卑。
「負者墜入憂獄」。就像心理若有毛病,可能就會憂鬱或者是躁鬱起來,這自己也無法自己,覺得每件事我好像都是錯的,也不需要這樣。每件事都是我,若這樣每件事都是我不對,這樣也不行哦!還是要將我們自己的心調適好,不要自己這樣很自負地覺得我很了不起,也不要自己很自卑。這個字「負」,那就是,就是敗的意思,不要自己認敗了,也不要覺得我很得勝,也不必擔心我這樣輸人了。都不用這樣,總是保持好我們平常的心。來,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
這段和前面所說的,我們要多用心去會合。我們要修了,不能德薄,我們應該點滴去付出,培養我們的德行。「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下面這段文用心聽、讀、看。
經文:「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若見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損。不生難遭恭敬,故無益。
這段經文,前面這樣說,佛陀開始說要入滅了,「若佛久住於世」。佛陀為什麼要示滅呢?明明〈壽量品〉就一直說佛壽是無量,但是佛陀說八十歲就將要入滅了,為什麼呢?佛陀就是考慮到眾生,佛若常常在世,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這個薄福德的人就有一個依賴,「反正我現在沒有修,佛還在,我還有機會聽佛說法,以後再來修。」所以就容易放鬆、懈怠。現在沒有做,以後再來做,就這樣,將我們的生命就這樣浪費掉了,不要修善,也不要造福,這就是「貧窮下賤」。因為他的生命沒有拿出來真真正正運用生命的價值,所以沒有想到人需要而付出,所以叫做「貧窮下賤」,沒有福,造福,也沒有積德,這就譬喻「貧窮下賤」。
不是有錢就富有,富中之貧的人也很多,而貧中之富的人也不少哦。雖然貧,他願意去付出,但是雖然富,他永遠就一直在缺,是有一缺九的人,這就是世間的貧困的人。所以,他「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只為了自己貪欲,所以賺再多的錢,就是要名、利很大,所以,他永遠都沒辦法去利益人群,這樣的人就是這樣。「若佛久住於世」如來若是常常在人間,這些人就容易起憍慢心。這是佛陀這樣說。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若見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損」。佛若常常在世間,這些在修行的人,認為佛所說的法,我已經清楚,我有聽到法了,反正佛還在,而佛在,我也在,不怕法不見。所以,他認為聽一點點就很驕傲起來,這樣對他的心就有損,不懂得把握時間,對這樣的人生就有損。
「不生難遭恭敬,故無益」。不生難遭恭敬的心,不知道這個人再過不久就不在了。所以,我們要趕緊,要趕緊把握,佛陀若這麼說:「我再剩下沒多久時間,你們有不了解的,要趕緊拿起來問。」就是要這樣,大家要認真;要不然,若沒有提倡說:「我就要滅度了。」大家就不會生起「難遭恭敬」之心,所以這是佛陀向大家表示將要入滅的意思。
*憍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
「憍恣,即增見惑」。「憍恣」,就是「增見惑」。他的憍慢心起來了,不只是無明,不只是增長煩惱,還增長那個「惑」,不明白道理;人間無常,還沒有警覺到,這種「即增見惑」,以為佛陀永遠在人間。「厭怠,即生思惑」。這樣厭怠,就是自己放縱、懈怠下來,這個修法全都是錯誤掉了。思惑,多產生了那思想的迷惑;法,那真純的法,不要用心。法的精粹,譬喻說講法,經文,就趕緊經文解一解就好了,前面怎麼會說這麼多呢?是啊,經之中就是「法譬如水」,而你若沒有在人間的法,哪裡有法可說呢?佛法不離世間法,前面的世間法,你們若都不懂,這真實的佛法,你沒有辦法入心,所以要很用心去體會。真實佛法的精粹是在哪裡?是在人群中,在人的觀念中,觀念思想面對著人、事、物,人、事、物中,都是精粹的佛法,所以我們要入人群。
所以有的人,聲聞、緣覺,在修行的人,他們卻是畏懼,覺得我若不趕緊修行,我若一念偏差,我會再墮落在人間,這就是「惑」。所以,他們還是守在自己,不懂得要跨出,佛陀就說這樣是增加迷惑。佛陀就要告訴他們:「我將要入滅了,你們一直鑽在那個地方,獨善其身,有什麼疑問要提出來說,要表達出來。」所以佛陀唱言入滅,要讓大家,讓大家清醒點,趕緊把握時間,不能再浪費了。
*不生想,即不能生見諦解,故不能斷見。
所以,「不生想」,如果佛常在世,就不生要珍惜的心。所以,「即不能生見諦解,故不能斷見」。就不懂得要提起,我要趕緊用心了解其中的真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人間、是在人群中;若沒有趕緊提醒他們,他們以為只是在哪裡空過日子,自己一直建築一道牆,不要跟眾生接觸,這是不對的。佛陀希望他們打開這道牆,走入人群,不要再有那個「斷見」;要斷了眾生的緣,這是不可能。我們要在人群中取得佛法,不能與眾生斷緣。我們要求佛道,怎麼能夠離開眾生緣呢?我們的生活沒有一項不是與眾生有關,所以人人都要提起這種,生活中就是不能離開眾生。你要用一個水,也一樣有人成就我們,我們才有水,可以一個杯子盛著水來喝。這個杯子,不就是眾生會合的緣呢?等等,我們與眾生無法斷緣,我們要去付出啊!總是不要有這個「斷見」。
*不恭敬,不能生思惟道,故不能斷思。為是義故,宜應現滅也。
「不恭敬,不能生思惟道」。佛陀他若說他永遠都在世間,這樣大家就不生恭敬心,所以「不能生思惟道」,就不懂得趕緊要趣入道。常常說過了,方向準確,我們就要趕緊開道路,所以思惟這一條道,要趕緊來開呀!開道,我們的心靈的雜草要趕緊將它撥開,開掉了雜草,讓我們這條路向著正確的方向去走。我們一定要接受佛陀開示,人間無常、短暫,這個道理一定要接受。所以,「故不能斷思」,我們一定要繼續,方向在那裡,我們要繼續向前走。所以「為是義故,宜應現滅也」。為了這樣,佛陀就「唱滅」,向大家說:「我將要入滅了。」。
經文簡釋: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斯等之人,見佛不滅,視以為常,生憍縱,而懷輕易厭倦懈怠。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也就是說,「斯等之人」,這些人就是佛在世時,聲聞、緣覺這些人,「見佛不滅,視以為常」,就是剛剛這樣說。以為是「常」,佛常住;佛常住,我也常住,大家就會這樣的想法。所以,「視以為常,生憍縱」,自然就不懂得要珍惜,那就生起了憍縱,「而懷輕易厭倦懈怠」。今天沒有修,明天修,反正佛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這麼近。所以近的,不懂得要珍惜,反過頭來是遠的人才懂得要追求,近的,就不勤惜。
就是這樣,「生憍縱」,就不懂得珍惜,自然自己就放縱了。就「而懷輕易」,得來很容易啊,所以就「厭倦懈怠」,反正每天就是這樣在一起,反正每天都看得到、聽得到,沒什麼稀奇。就是這樣就放縱掉了,這就是叫做「薄德之人」。佛陀用這樣來對他在世那時候的聲聞、緣覺弟子,就用這樣「薄德之人」來做譬喻。在寶山,一直空手,這樣不懂得在寶山拿東西。同樣,就像貧窮子進去寶庫裡面,也不懂得想這是我們需要,我們若有這樣,不是很好。但不懂得去想,覺得這些東西是別人的,跟我沒有關係,這永遠都是空空。
*此薄德之人,以習見如來之故,起於憍恣,心自放逸,懷有厭怠,不樂親近。
所以,「此薄德之人,以習見如來之故」。因為那個習慣就是常常都在見佛,所以,他覺得也不大重要,就不懂得好好及時修行,法入心不多,所以叫做「薄德」。這個德,修得還很少。「起於憍恣」,這就是自己的心太自滿了。所以,「心自放逸,懷有厭怠,不樂親近」,你心若放逸,就放下了,這很容易。若有人彼此來勉勵,就如昨晚,每星期三,我們常住眾在那個地方追溯這個法,法脈(編纂處洪素貞主任等同仁帶領精舍常住眾做「法脈宗門探源」共修),大家互相在互勉勵、互相要去追求,追求法的起源,這法脈的起源在哪裡?有這樣在追求師父的觀念、思想從哪裡開始,有這樣在用心。每星期三,聽到他們在論法、在追求這個法源在哪裡,這樣經過靜原在那個地方再分析,這就是精進。
感覺人人全都有聽法,人人的生活好像很豐富的,法與生活有合在一起,好像很豐富。所以聽起來,每個弟子都有將法入心。就是要這樣,才不會說浪費,雖然我們的生活很忙碌,卻是生活中與佛法會合在一起,我們就要起珍惜的心。所以經文說,「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因為佛若表示常常在世,就是有這樣,很容易放棄,所以我們要很警惕,不能近法、捨法,那這就很可惜。近法,我們就要浸潤在法裡,叫做「沐浴法流」。我們要常常浸在佛法之中,將佛法用在我們的生活;生活中,我們能夠影響其他的人,這叫做「自利利他」。
經文簡釋:
「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不能生於難遭想,而起恭敬信仰之心。無難遭之想,則不能勇猛精進;無恭敬之心,則無由發生功德。
所以,「不能生於難遭想,而起恭敬信仰之心」。不能生於難遭之想,若是佛常常在,人全都這樣想,所以不懂得要恭敬心,不懂得要生起信仰的心,「無難遭之想」,就沒有那個難遭之想。「則不能勇猛精進;無恭敬之心,則無由發生功德」,自然這個恭敬心不見了。佛陀為了要維護大家,他就一直在唱入滅度,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經文簡釋: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言有生滅。久遠一出,難可得見。
所以,「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佛陀說到這裡來,趕快向比丘就這樣說:「比丘,要知道,佛出世很難遇。」這到底是幾億年?到了「末法」,過了後,完全沒有佛法,時間還要幾億年?曾看過說彌勒佛還要五十六億萬年後才能出生、出世在人間,世間才又開始有佛。聽過有這樣的說法。可見佛出現人間,值遇很難,就是出現人間,要遇到佛在世也不容易,所以我們要珍惜。
佛陀就說:諸佛出世,難可值遇。」大家要知道,所以要遇到佛世很困難,我們要遇到佛也不容易。所以,「言有生滅」,佛陀也有消失在人間的時刻,佛法在人間,也會有斷掉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愈多人愈了解,將佛法實用在人間,這個實用在人間,讓人人了解有佛法,這就是在傳法。所以「久遠一出,難可得見」。我們這時候,把佛法傳在人間,在人間中去發揮它的良能,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佛法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教育,我們雖然沒有佛在,但是,佛法將它身體力行在人間中,不是只有用說的,不是只有用聽的,我們現在要用做的,做出來,傳下去。
*諸佛難值遇者,眾生樂小法,見思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故難得契會於佛也。
所以,「諸佛難值遇者,眾生樂小法,見思障重」。我們若樂小法,遇到佛法,就只要求平安,遇到佛法只是說要聽法,了解道理,若不去身體力行,只是求自己增長知識,沒有增長智慧。只是聽法,懂啦、懂啦,知道啦、知道啦!但是你不會應用在人間,不受用,這就是沒有智慧,我們要「轉識成智」,一段時間一直在告訴大家,「轉識成智」,轉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六識為「妙觀察智」,轉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八識為「大圓鏡智」。我們在人間做,才有辦法轉,要不然,只是用唸的,唸起來很好聽,但是就很難得體會。用事相與法來讓你們知道是這樣轉,是不是很容易呢?佛法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要「轉識成智」,這樣才能普遍在人間;要不然,那就是「眾生樂小法,見思障重」。看到的事情在那前五識之中,就只是在那前五識在滾而已,納進入來那就是貪、瞋、癡,就是在第六識中。
我們若是有法,就轉五識變成了「成所作智」。進去到我們的意識就變成「妙觀察智」,這不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保護我們的心,永遠都是智慧,不是只有知識而已。我們若是只求自己,那就是「眾生樂小法」,只有求自己。見、思,都是在那五識、六識之中,去造業之後,才歸入第八識,那就由不得自己了,所以我們要用心。所以「聞三身不滅」,法身、報身、應身,我們前面也說過了。所以,「則不修道」。我們若是想佛都在人間,應、報身都在人間,法身也在人間,永恆,我們就會懈怠了,所以,「故難得契會於佛也」。
大家要好好用心,法入我們的心,是要讓我們用,讓我們的心更加開闊,不是要讓我們自己這樣,自己在那裡炫耀自己,我懂多少,我已經超越多少人,我跟別人比起來,我比他較勝數,若這樣就不對了。我們聽法之後,我們更是要縮小自己,真真正正虛空之大,人之渺小,我們更是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