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五 10月 13, 2017 2:59 pm

2017101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世間福德薄之人,持法缺善福德薄;
缺宿世之善根故,苦多而樂少,
薄福德淺故煩惱事多。
薄福德人得見聞三寶名、修善法難,
薄福故缺善因緣。
 
  用心,多體會啊!「世間福德薄之人,持法缺善福德薄」。是啊,世間福德薄的人就是因為持法缺善,福德就薄了。雖然有持法,但是就是缺善福德,這種人,說這麼久大家都知道了,聲聞、緣覺要聽很多法,卻還是顧自己,懼怕入人群,怕入人群跟眾生攀緣,所以他想要獨善其身,就只是修自己,不願意去付出。就像這樣,在世間的福德他就很薄了,儘管他在修法、持法,但還是一樣缺於善,就是少造福,不在人群中,不願意在人群去付出,這就是福德薄的人。不是我受持佛法、聽很多佛法我就有福,我就有德;德,「德者,得也」。你修,只是修你自己的行,你並沒有付出,所以你沒有修眾生的福,所以沒有福會合,那就是缺福德,這樣福德就很薄。修自己,就只是自己得法而已,只是自己,沒有去造善,防非止惡;他就是防非,惡的事情我沒有做,但是善的事情他也不願意付出。防非就是不作惡,但就是缺善法,缺去行善,像這樣就是「持法缺善福德薄」,所以福德薄了,這樣就是「缺宿世之善根故」。
 
  所以,是為何缺宿世的善根?過去生你就已經養成這樣的習慣,就是一直不願意去付出。缺這種的意識、善念,這已經在宿世;宿世就是過去。就開始就不願意在人群中付出。這種小善根,自過去就是這樣的習氣,所以「苦多而樂少」。來人間,了解了,佛陀所說的苦我感受到了,因為這個苦體會很多。現在佛說法,知道苦的道理,苦的道理就是累積來的;只是知道苦是累積來,卻是不懂得要如何去修福,光只是知道苦的源頭,卻是不知道要如何全部去將它去除。現在他只是知道不要再去造惡,就沒有苦會再來給我,所以故不敢做。
 
  但是,苦的根源要如何消除?他怕、他不敢去了解如何消除苦難;他不敢去體會、不敢去了解,能夠滅苦就好了,造苦的因緣我不要去沾到、不要去碰到,因為這樣他不願意入人群,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道苦很可怕,這苦就是來自人與人的因與緣所會集,只知道是這樣,就不願意再進一步去追求,宿世的因緣就是這樣,所以「缺宿世之善根故」。宿世,過去就沒有這分發心入人群這個意識,今生此世也是這樣,所以他所感受到就是「苦多而樂少」。過去的苦知道了,現在因為過去你就沒有結好緣,也沒有修福,這輩子哪能夠得到快樂呢?快樂是有福的人才能夠見人歡喜,因為是一分的福緣;福緣會合了,自然相見歡喜啊!不用你給我東西,我看到你就是歡喜;你有福,我看了歡喜,因為你平時有在付出,我看到愛親近。因為你過去有造福,才會人看人歡喜;他看你會歡喜,是過去生中你對他有付出。
 
  記得幾天前,我們大愛臺一位同仁去和我們的慈濟人互動,互相分享慈濟人做慈濟,要問他的因由,最後的結論就是:「我聽師父的話,因為我愛師父。」其中就有一位慈誠隊,他說:「有一天我們大家回去跟師父說話,一些師姊就說:『師父,我們怎麼那麼愛您?』師父就回答她們一句話,這樣說:『因為妳們還沒有愛我之前,我就已經愛妳們了。』」幾天前同仁有這樣分享。是啊,師父是這樣回答沒有錯,因為我也是從過去生一直發願來的,付出無所求,總是為天下眾生,這是與願俱來啊!我能夠做,大家都能夠做,因為佛也能夠做,諸佛菩薩也能夠做,而我們不就是要學佛的人嗎?我們要學佛,所以學佛所做,我們也就要這樣做。
 
  我們要入人群,要與眾生結善福緣,這樣互相相見、互相歡喜、互相尊重、互相愛。這就是我們過去有做、沒有做,那都都過去了,現在我們一定要做。現在我們道理聽了,有這樣的環境我們就要趕緊把握,明白道理;已經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接觸到,我們要及時把握,要不然人生真的是苦多樂少啊!過去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大家若是修淨土法門,《阿彌陀經》不是背得很熟嗎?少善根福德因緣,就不得生彼國(經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彼國」叫做極樂世界。你若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哪怕你唸佛、修淨土,你也無法生到極樂世界去,因為你少善根福德,缺少福德要怎麼能夠去極樂世界呢?儘管你一直在唸佛,唸得很認真,這樣持法,也是一樣「缺善福德薄」。
 
  這就是我們修行歸源來還是同樣,修淨土法門你若沒有要去身體力行也是枉然哦!我們持佛法、修大乘法,顧名思義要坐的是大白牛車;我們上車,也要人人一起上車,從此地極苦的地方,我們要到彼佛的淨土,那就是永恆的。這同樣,我們就要修大乘法,就是要自度、度人,度自己,也要度別人。「薄福德淺故煩惱事多」。薄福德淺的人,那就是煩惱事多。你不肯入人群、你不肯去結善緣,其實這種薄福、德淺,這樣的人他無法避免煩惱。你不肯入人群、你不要跟人結好緣,你的煩惱更多。因為你看人不順眼,你沒有憐憫心,覺得人受苦那是他的事情,但是看人的苦只是起了煩惱的心,並沒有憐憫的心。這種排斥苦難煩惱的人,只是要去奉承那種有錢、有地位的人,這種真的是薄福、德淺的人,自然煩惱事多。
 
  「薄福德人得見聞三寶名、修善法難」,甚至修善法,就是很難。薄福的人他要聽到三寶的名字,聽佛、法、僧,很難!因為他也沒有興趣,也沒那個機會,所以要聽三寶的名很難。即使聽到了,他也不願意接近;即使接近了,在很近的範圍裡講經他也不願意去接觸,不願意聽。在講經的附近,人家在講經,他聽,他也不想要去了解,像這樣都叫做薄福德的人。這種人他沒辦法,不願意去接受、親近三寶,也沒那個因緣可聽到。即使有那個因緣在就近的地方,聽而不聞,與沒有聽一樣,因為他沒有重視,儘管聽了也沒有應用,所以聽與沒有聽都一樣,記與不記也一樣。即使要記三寶的名,在他的生命中根本就沒作用、沒關係,這就是薄福德的人。所以,「薄福故缺善因緣」,這就是缺少因緣。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因為佛陀他在這個地方既指出了這個「薄福德」,我們就要多用心。來人間一趟,到底我們是有福或無福?我們在人群中到底是有善根或沒善根?我們就好好自思考、自思量,想想看。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這個薄福德的人看到佛常常在世,他覺得這就沒什麼了,到處也可以看到佛、法、僧,到處也可以聽到佛法。不只是不會起那難遭之想,反過頭來憍恣的形態也會出來。尤其是接近佛法、好樂佛法,相隨佛、法、僧這樣的人,假使佛若常在人間,同樣也會變作很平常,沒有什麼樣的珍貴,就是這樣,就容易有那種不珍惜、很憍恣的態度。這種,以前人這樣說,很「靠俗」,就不懂得要珍惜。反正周圍都是,都是三寶,佛陀也常常在身邊,修行者、同修的人每天也都這樣,所以他就沒有那分難遭遇之想,他就很容易遇到,不尊重。這種「憍恣」而且視為很平常,就很懈怠、不殷勤,「不能生難遭之想」。我們若將要開經來讀誦的時候,經文的前面就有一句,武則天做的偈文,「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大家應該唸頭一句就會背後面,應該都很熟。但是背,背到哪裡去了呢?聽經,我們有用這個「難遭遇」、很珍惜,惜法的心嗎?收來有放在我們的心裡嗎?在日常的生活,有將法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嗎?我們自己也要深思量,好好想想看,是不是有珍惜佛所說的法呢?
 
  所以,因為將這個法當作很通俗的東西,所以我們就「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反正每天在聽,若幾天沒聽也不算什麼。這「幾天」,有一天就有兩天,就有三天,就這樣一直放散,那就會放鬆掉了。所以這種恭敬,喜樂聞法的心就會慢慢消失了,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大家要好好想,佛要出現在人間很不容易,要幾十億萬年才有一尊佛出世;佛出世,就是現在人間的佛,還是釋迦牟尼佛,儘管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多年,現在我們稱佛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哦!釋迦牟尼佛。所以佛法仍在我們現在,只是現在叫做「末法」,這末法還能再維持多久呢?儘管是末法,還有法在世,所以我們這時候要趕緊用心。
 
  〈法師品〉佛陀已經告急了,那時候佛陀開始在〈法師品〉招募菩薩,在菩薩招生了。開始就要告訴大家,佛將取入滅了,大家要把握機會,趕緊發宏誓願,為未來持法、度眾生。我們在〈法師品〉開始一直聲聲告急,剩多少時間,要趕緊把握時間,體會佛法、身體力行。就是要將佛法收入在我們的心版,要將佛法進入我們的記憶,在我們的意識,藏識之中。所以一直告訴大家「轉識成智」,我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是啊,若不是我常常提起,向大家提醒,你們豈背得起來呢?
 
  而不是背而已,要落實。我們平常凡夫,所造作的一切種子歸納第八識,那就是由不得自己,來生由我們的業力再帶我們走。現在就要好好將我們的第八藏識,就是今生此世所造作。第七識,我們已經了解佛法在人間了,佛陀向我們開示人人本具佛性。我們的生活,是在人間的大生命體,我們要憐憫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已經透徹了解,所以我們為眾生付出,這是轉第七識的「平等性智」。我們對眾生若平等觀,你自然就懂得為他們付出了。若能夠這樣,日日這樣做,收納回來,這第八識不就很清楚?因為「平等性智」,是我們自己自動自發去付出,是我們的習慣,種子已經落定了,我們就是都修福德、善根、善法,所以歸納就是在第八識,「六度萬行」就是在這個地方。前的「妙觀察智」,我們已經對佛法很清楚了解了,六識在外面用,緣外面的境界我們分分清楚,是非我們分清楚,我們大時代能夠明大是非,我們自然就不會去污染到惡。
 
  儘管我們在人群中,人群的無明煩惱是我們的菩提,我們更了解,所以我們能夠在人群中收納來很多法的道理,見證在人群中,這就是第六識,給我們妙觀察的機會。那前面的五識呢?那五識,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對著外面色、聲、香、味、觸。我們在外面,到底接觸到這些色、聲、香、味,是起貪念?或者是起那分善念,付出、布施的念呢?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法你若入心了,從開頭「成所作智」,以及五識如何來運用會合;「妙觀察智」,到六識如何來合和,我們就能夠很清楚。不論是將法一直來會事,或者是將事來會理,你都很清楚了。能夠明白佛法,自然到第八識我們所造作的,就是我們自己;是由己意──由我們自己想要如何做,未來我們要如何去,就更為清楚了,不會由不得自己而被業牽著走。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趁著這輩子遇到佛法,有這樣的環境在菩薩群中,若沒有去落實,身體力行人間菩薩道,實在是很可惜,入寶山而空手出,這實在是很可惜哦!前面的經文,我們要很用心體會佛陀唱入滅的因緣。下面的文,我們再用心來體會,
 
經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
 
經文簡釋:
「所以者何?諸薄德人」;知否所以然者?對其事理緣由,然而諸世間中,多是薄德之人。
 
  佛陀已經很明顯在這裡告訴大家了,「你們聽,覺得如何呢?」「所以者何?」大家聽了,到底對法有沒有入心?有沒有感覺?了解嗎?「諸薄德人」,那些薄福德的人。「知否所以然者?對其事理緣由」。這些人到底在人間,在諸世間中這些薄福德的人,他們面對著佛法是如何的感覺?現在已經有在聽法的人,佛說過這些話,佛陀就問大家:「如何?你們的感覺是如何?你們的體會是如何?對這些薄福德的人,你們覺得他們對佛法,遇到佛法那個心態是什麼樣?尤其是你們現在聽法了,佛陀若還在世,你們的感覺又是如何?」佛陀就先要告訴我們,說得讓我們很體會,讓我們很了解。
 
經文簡釋:
「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經過多劫,或有得見,或全不見。
 
  我們過去這樣與佛同在,你們豈能懂得起那分「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這個時間我們有見佛,或者沒有見佛,這樣過去有多少人?所經過的時間有多長?見佛的人又是有多少?沒有見過佛的人又是多少?過去的時間這麼長久了。當然,在這個時間有的人部分見佛,有的人多數都不曾見到佛,這些人比比皆是啊!這麼長久不見,這時間很長,「經過多劫」。那個「劫」就是很難說的時間,很長。「或有得見,或全不見」,這樣的人是很多。
 
*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不為斯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
 
  「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若見三佛」,「三佛」大家還記得嗎?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三佛。這是用多麼長的時間,多久才能夠見到佛陀應世在人間。二千五百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出生、修行、悟道,覺悟了,說法,總共的時間,從出生到入滅,佛壽多長啊?八十歲而已哦!佛陀八十歲入滅,但是佛陀說法的時間多久?才四十九年,還不到五十年,這何其短啊!這是報身佛、應身佛。應是應眾生的根機、眾生的因緣而來。報身呢?就是這個肉體生在人間,就是有從幼年而少年,而中年而老年,這是報身與應化身在人間,時間是這樣。其實法身是永恆,法身,常常說就是道理、真理。真正有見到三佛、聽到法,看到佛陀他的生活在人間,有這樣的因緣,有的人有見佛的機會,有的人連見佛的機會都沒有。
 
  曾經向大家說過的典故,若這個城市九萬人,三萬人見到佛、聽到法,另外三萬人呢?有見過佛,但是沒聽過法。又另外三萬人呢?就是連見佛、聽法都沒有。這一個城市九萬人,就有三種,一種是很有福,這三萬人見過佛、聽過法;另外的三萬人只有看到,或者是有聽人說佛在說法、佛出世,有佛在說法,但是他只是聽到有佛出世、有佛說法,只有這樣而已。又另外三萬人連聽到佛名都沒有,何況聽到法?何況見到佛呢?更沒辦法,可見才三分之一。
 
  佛世之時佛陀就說出了這樣的話,佛陀的時代也沒有人人見過佛,所以真的是很難遭遇,很久很久才能夠遇到。佛陀到我們現在,已經入滅了,但是法還在。這不能見佛的人,那就是薄福德的人;能夠見佛、聽法,三身佛全都有聽到、看到,這種的人就是「多善少惡」。不論你有修行、沒有修行,總是過去生中有修大善根福德,今生此世才能夠見佛、聽法,這就是「多善少惡」。「不為斯人唱滅」。這些人已經很透徹了解了,佛的壽命到底是長、是短已經透徹了解,就是知道法了。所以,就是「是人見佛常在靈山。
 
*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佛難遇。
 
  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有的人雖然在靈鷲山,常常在靈鷲山,就是「或不見佛」,來靈鷲山走走,但是不見佛。這裡的風景好,來走走,他就無心想要求見佛,何況他會聽到法呢?明明佛在世間,佛在靈鷲山,他只是走走、看看,就沒有想要見佛,或者是沒有因緣可見到。「其人障重善輕」。自己的煩惱障很多,不懂得要殷勤親近佛、見佛聞法,這就是自己障礙自己。不是外人障礙我們,是我們自己有也好,沒有也好,這種隨便的心態,就是障礙。這善較微小,障礙很重,「為說三佛難遇」,就像這樣佛陀就會對他們說「三佛難遇」。法身佛難遇,應身佛也難遇,因為沒有因緣,更是報身佛也難遇。就像佛陀來人間也才總共八十年,說法也才四十九年。我們這麼長的時間佛已經不在人間了,不過法,佛壽,佛的真壽命還在,我們應該要很慶幸。
 
經文簡釋:
「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以是之故,此是我所作方便說:因如來難可得見,故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
 
  所以,「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這大家要知道,「比丘啊!如來是難可得見、得遇,大家要懂得珍惜,哪怕是你們今生此世也要珍惜。」因為如來是難可得見,我們要很久很久,無法去算的劫,他才能夠在人間一回。所以,「以是之故,此是我所作方便說」。這就是佛陀所作,為來人間應機示化,報身在人間說法,這也是佛陀的「跡」,一輩子這樣足跡來人間過。我們過去的十四品就是全都說「跡門」,佛陀這樣說,所作是方便,以方便來現身人間。「因如來難可得見,故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所以,佛陀來人間也是一個方便,應眾生機而來。而來,是將原有的道理,佛陀親口來為大家說法,道理是不生滅。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文再這樣說,
 
經文:「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經文簡釋:
「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如斯眾生等聞我如是語,必當生起千劫難遭遇之想。
 
  「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必當心懷,這經文,用這「必當生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這些眾生,就是全都要聽清楚,佛陀是這麼說,要知道,一定要清楚佛在人間很短暫,佛來人間的機會也不多。所以,要很長久、長久的時間才有一尊佛以方便應世來度化,這大家要很用心。「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心懷戀慕,渴仰的心來對佛求法,所以應該要好好種善根。現在開始就要好好種善根,佛若滅度後,這個善根一定要好好把握。
 
  未來,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那就是要再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的事了。所以,這個時候若要見未來的彌勒佛,大家這個時候更要種善根,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累積,要生起渴仰之心。就是為了這樣佛陀唱言入滅,讓大家生那分難遭遇的心,所以「渴仰於佛,便種善根」,自然大家就會種善根了。「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這是佛陀的用心,這些眾生就一定要這樣,要不然要生出了千、萬劫,要生起這個千、萬劫難遭遇的那個心念,這樣我們才能夠用著很恭敬心來面對佛法。「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惡」。我們一定要生善,一定要滅惡。
 
  前天我們也說過了,對這些不生二善的人,我們就要趕緊用心去啟發他們。本來沒有做善,我們想辦法啟發,讓他們能夠生善念;若是平時就是,「有啦!我就加減做。」你就加強他,讓他善根增長,這就是我們前天我們說過了。若是沒有善,又惡不要斷,這種的人我們就要趕緊好好發心,來幫助他,讓他知道惡不可做,若有惡,立刻斷。若還未斷惡的人,我們要想辦法如何來輔導他,輔導他不要生惡念,生惡念要趕快斷。這就是我們在人間淨化人心的目標,盡量鼓勵人人向善。
 
*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惡,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云難遭。
 
  所以,「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三佛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法身是永恆,應、報身都要隨因緣,這不是有辦法用人故意造作,所以「非生」。也「非滅」,這個因緣就是永恆,看我們要什麼時候去將它組合起來。種子,原本就有種子;心地,人人本具有一片的心地。什麼時候善的種子要落入我們的心地,在這個心地裡,眾生有苦難是不是這個因緣我們要趕緊把握,就投入所緣,緣苦眾生。這種因緣具足了,這就是報、應身。
 
  這種道理都存在,只是會合與分散而已,善法要會合我們就是要把握因緣,在人間將佛法用在我們原本有的真如本性,借眾生群來為我們助緣。眾生有苦難,我們啟動善的心、愛的念,投入去成就,「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叫做「應化」,應化。那法,我們用法去付出,若能夠這樣就是「非生非滅」。我們若不去做,那是無從生起這個善根;而你若願意做,因緣原本就是,所以非滅。所以,「必須生善滅惡」。必定要從培養善根開始,一定要讓我們清清楚楚斷除惡念,這就是我們要行菩薩道,就是這樣。所以,「乃得證見,此事不易」。你若沒有身體力行,你無法體會,所以這件事情,要修菩薩道真的不容易,要了解佛壽永恆更加不容易。所以,「故云難遭」,這是很不容易。
 
經文簡釋:
「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其心懷仰,欲見於佛,便種見佛眾善之根。心懷下,現滅無損有益。
 
  所以,「心懷戀慕,渴仰於佛」,就是「便種善根」,我們就要很清楚。「其心懷仰,欲見於佛」。我們的心若對佛法有仰慕的心,自然你聽法很快就入心了,這就是仰慕佛法,這就是心懷仰慕,欲見於佛。其實佛心為己心,常常告訴大家,要去哪裡求佛呢?佛已經滅度,離我們二千五百多年了,其實就近我們就有佛心在了。所以,「欲見於佛,便種見佛眾善之根」。我們若想要見佛,我們自己的如來藏,就要趕緊去行善法。所以,「心懷下」,就是心懷仰慕,渴仰之心,這就是「現滅無損有益」。佛陀在人間現這個滅,其實是有益無損,讓大家能夠體會,了解要及時把握當下,那就是要好好要恆持剎那,初發那念心我們要永遠保持。
 
經文簡釋:「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為眾生故,於無生滅示生。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佛雖然並沒有滅,因為真理永恆。現在佛的法身還活在現在,要不然我們這個法從哪裡來啊?所以,「是故,如來雖不實滅」。如來不滅,實不滅,「而言滅度」,只是要提暢大家:大家要提高警覺,佛陀不是永遠在人間,只是來世間,有這個肉身就會消滅掉,但是佛的精神、道理、理念永恆在人間。所以,「為眾生故,於無生滅示生」。應該無生無滅,但是應眾生因緣,示現在人間。因為要讓大家知道人間無常、壽命有限,所以佛陀就現入滅的相。「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因為這樣大家要珍惜,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五 10月 13, 2017 9:09 pm

[2017年10月13日上午5:20] 農曆八月廿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三0)


1. 釋義經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2. 上人手札:「世間福德薄之人,持法缺善福德薄,缺宿世之善根,故苦多而樂少,薄福德淺故煩惱事多,薄福德人得見聞三寶名,修善法難,薄福故,缺善因緣。」


(1)「世間福德薄之人,持法缺善福德薄」:用心多體會。是啊,因為持法缺善福德就薄了。雖然有持法,就是缺善福德。這種的人,就是說這麼久了,大家就知道了,聲聞、緣覺要聽,要聽很多法,卻是還是顧自己,懼怕入人群。怕入人群跟眾生攀緣,要獨善其身,就只是修自己,不願意去付出。


(2)「持法缺善福德薄」:世間的福德,就很薄了,儘管他在修法、持法,但是還是一樣「缺於善」,就是少造福,不在人群中,不願意在人群中去付出,這就是福德薄的人。


(3)「德者,得也,修眾生的福」:不是說我受持佛法、聽很多佛法,我就有福、有德,「德者,得也」;你修,只是修你自己的行,你並沒有付出,所以你沒有修眾生的福。所以沒有福會合,那就是缺福德,這樣福德就很薄。


(4)「獨善其身,防非止惡,但缺行善,福德薄了」:修自己,就只是自己得法而已,只是自己,就沒有去造善,防非止惡;他就是防非,惡的事情我沒有做,但是善的事情他也不願意付出。防非就是不造惡,但是就是缺善法,缺乏行善,就像這樣就是「持法缺善福德薄」,福德薄了。


(5)「缺宿世之善根,故苦多而樂少」:為何缺宿世的善根?過去生你就已經養成是這樣的習慣,就是一直沒有願意去付出。這樣的意識、善念,已經在宿世,就是過去就開始不願意在人群中去付出。這種小善根,自過去就是這樣的習氣,「苦多而樂少」。


(6)「知苦畏苦,卻不懂修福」:來人間,了解了佛陀所說的苦,我感受到了,因為體會很多「苦」,現在佛說法,知道苦的道理,只知道苦是累積來的,知道苦的源頭,卻不懂得如何去修福,卻不知道要如何去將它去除。只知道不要再去造惡,就沒有苦會再給我,故不敢做。


(7)「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敢入人群」:苦的根源要如何消除?他害怕、不敢去了解如何消除苦難;不敢去體會、不敢去了解,能夠滅苦就好,造苦的因緣,我不要去沾到、不要去碰到,因為這樣,他就不願意入人群,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有知道苦很可怕,這苦就是來自於人與人的因與緣所會集,只有知道這樣,就不再願意再進一步去追求,宿世的因緣就是這樣,所以「缺宿世的善根故」。


(8)「苦多而樂少」:宿世過去就沒有這分發心入人群這個意識,今生此世也是這樣,所以所感受到就是「苦多而樂少」。過去的苦,知道了,現在因為過去你就沒有結好緣,也沒有修福,這輩子哪能夠得到快樂呢?


(9)「快樂,是有福的人」:才能夠見人歡喜,因為是一分的福緣,福緣會合了,自然相見歡喜。不用說你給我東西,但是我看到你就是歡喜;你有福,我看了歡喜,因為你平時有在付出,我看到,愛親近。因為你過去有造福,才會說人看人歡喜;他看你會歡喜,是過去生中你對他就是有付出。


(10)「師徒之緣,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記得幾天前,大愛臺一位同仁去和我們慈濟人互動,分享慈濟人做慈濟,要問他的因由,最後的結論就是:「我聽師父的話,因為我愛師父。」其中就有一位慈誠隊,他說:「有一天我們大家回去跟師父說話,一些師姊就說:『師父,我們怎麼那麼愛您?』師父(指:上人)就回答他們一句話,這樣說:『因為你們還沒有愛我之前,我就已經愛你們了。』」幾天前同仁有這樣分享。


(11)「付出無所求,為天下眾生,乘願再來」:是啊,師父是這樣回答,沒錯。因為我也是從過去生一直發願來的,付出無所求,總是為天下眾生,這是以乘願具來啊!我能夠做,大家也能夠做,因為諸佛菩薩能夠做,我們就是要學佛所做,我們也都要這樣做。


(12)「要與眾生結善福緣」:我們要入人群,要與眾生結善福緣,互相相見、互相歡喜、互相尊重、互相愛。這就是我們過去有做、沒有做,那都過去了;現在我們一定要做,現在我們道理聽了,有這樣的環境,就要趕緊把握,明白道理;讓我們接觸到,就要及時把握,要不然人生真的是苦多樂少。


(13)「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過去都是小善根福德因緣,大家若是修淨土法門,《彌陀經》經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彼國」叫做極樂世界。若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哪怕你念佛、修淨土,也沒辦法生到極樂世界去,因為你少福德,欠缺福德,怎麼能夠去極樂世界呢?儘管你一直在念佛,念得很認真,這樣持法,也是一樣「缺善福德薄」。


(14)「修大乘法,自度,也要度人」:這就是我們修行,歸源同樣。修淨土法門,你若沒有去身體力行,也是枉然!我們持佛法、修大乘法,顧名思義,要坐的是大白牛車;我們上車,也要人人同時上車,從此地,極苦的地方,我們要到彼佛的淨土,那就是永恆的。要修大乘法,就是要自度、度人;度自己,也要度別人。


(15)「薄福德淺故煩惱事多」:薄福德淺的人,就是煩惱事多。不肯入人群、不肯去結善緣,這種薄福德淺這樣的人,他沒有辦法避免煩惱。你不肯入人群、你不要跟人結好緣,你的煩惱更多喔!


(16)「薄福德淺的人,自然煩惱事多」:因為你看人不順眼,你沒有憐憫心,感覺人受苦那是他的事情;但是你看人的苦,只是起了煩惱的心,並沒有憐憫的心。這種排斥苦難煩惱的人,只是要去奉承那種有錢、有地位的人,這種真的是薄福德淺的人,自然煩惱事多。


(17)「薄福德人,得見聞三寶名、修善法『難』」:甚至修善法這就很難。薄福的人,他要聽到三寶的名字,聽佛、法、僧,這很難,因為他也沒有興趣,也沒那個機會,所以要聽三寶的名很難。即使是聽到了,他也不願意接近;就是接近了,在很近的範圍裡講經,他也不願意去接觸,也不願意聽。在講經的附近,人家在講經,也不想要去了解,就像這樣都是叫做薄福德的人。


(18)「聞法不入心,聽與不聽就都一樣」:這種的人,他沒辦法、不願意去接受、親近三寶,也沒那個因緣可聽到,就是有那個因緣在就近的地方,聽而不聞,與不聽同樣,因為他不重視,儘管聽了,也沒有應用,所以聽與不聽都一樣,記與不記也一樣,即使要記三寶的名,在他的生命中根本就沒作用、沒關係,這就是薄福德的人。


(19)「薄福故,缺善因緣」:這就是缺少因緣。因為佛陀在這個地方既指出「薄福德」,就要多用心體會道理。來人間一趟,到底我們是有福或無福?我們在人群中,到底是有善根或沒善根?我們就好好自思考、自思量,想想看。


3. 複習經文:【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1)「若見如來常在不滅」:這個薄福德的人,看到佛常常在世,他也覺得這就沒什麼了,到處也可以看到「佛、法、僧」,到處也可以聽到佛法,不只是不起「難遭之想」,反過頭來,「便起憍恣而懷厭怠」,「憍恣」的形態也會出來了。


(2)「不珍惜,會很憍恣態度」:尤其是接近佛法,好樂佛法,相隨佛、法、僧的人,假使佛若常在人間,同樣也會變作很平常,沒有什麼樣的珍貴,就是這樣,就容易那種不珍惜、很憍恣的態度。


(3)「不能生難遭之想」:以前人這樣說,很「靠俗」(指:不拘小節、隨便),就不懂得要珍惜,反正周圍都是,都是三寶,佛陀也常常在身邊,修行者、同修的人也每天都這樣。所以,他就沒有那分難遭遇之想,就很容易、很簡單,不尊重,這種「憍恣」,而且視為很平常,就很懈怠、不殷勤,「不能生難遭之想」。


(4)「開經偈」:若將要開經來讀誦的時候,經文的前面就有一句,武則天做的偈文,「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大家,應該我念前一句,就會背後面,應該都很熟。但是背在哪裡?聽經,有這個「難遭遇」、很珍惜,惜法的心嗎?收來,有放在我們的心裡嗎?在日常的生活,將法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嗎?我們自己也是要深思量,好好想想看,我們是不是有珍惜佛所說的法嗎?


(5)「不恭敬,就會懈怠墮落,喜樂聞法的心就消失」:因為將法當做是很世俗的東西,所以我們就「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反正每天在聽,若幾天沒聽也不算什麼,這幾天沒聽,一天沒聽,就有兩天沒聽,就有三天沒聽,就這樣一直放散,就會放鬆掉了。所以這種恭敬,喜樂聞法的心就會慢慢消失。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


(6)「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大家要好好想,佛要出現在人間是很不容易,要幾十萬億年才有一尊佛出世;佛出世就是現在人間的佛,還是釋迦牟尼佛,儘管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多年,現在我們還是稱佛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法在我們現在叫做「末法」,這個末法還能再維持多久呢?儘管是末法,還有法在世。我們這時候要趕緊用心。


(7)「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佛陀已經告急,開始在〈法師品〉就在招募菩薩,菩薩招生。開始告訴大家,佛將取入滅,大家要把握機會,趕緊發弘誓願,為未來持法、度眾生。在〈法師品〉,聲聲告急,剩多少時間,要趕緊把握時間,體會佛法,身體力行。


(8)「轉識成智,四智」:要將佛法收入在我們的心版,要將佛法牢記在記憶,在我們的意識藏之中,一直告訴大家,「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若不是我常常提起來向大家提醒,你們豈背得起來呢?不是背而已,是要落實。


(9)「凡夫,隨業而轉」:我們平常凡夫,所造作的一切種子歸納第八識,由不得自己,來生由我們的業力再帶我們走。現在就要好好將我們的第八藏識,就是今生此世所造作。第七識,已經了解佛法在人間了,佛陀向我們開示:人人本具佛性。


(10)「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性智」:我們在人間的大生命體,我要憐憫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透徹了解,所以,我們為眾生付出,這是第七識的「平等性智」。我們對眾生也平等觀,你自然就懂得為他們付出。


(11)「六度萬行」:我們若能夠這樣日日這樣做,收納回來,第八識豈不就是很清楚。因為「平等性智」是我們自動自發去付出,是我們的習慣、種子已經落定,就是都修福德、善根、善法,所以我們歸納就是在第八識,「六度萬行」就是在這個地方。


(12)「妙觀察智,大時代能夠明大是非」:我們已經對佛法很清楚了解,第六識在緣外面的境界,是非我們分分清楚,在大時代能夠明大是非,自然就不會去污染到惡。儘管我們在人群中,人群的無明煩惱是我們的菩提,更了解能夠在人群中,收納很多法的道理,見證在人群中,這就是第六識。讓我們妙觀察的機會。


(13)「前五識,成所作智」:前面的五識的眼、耳、鼻、舌、身根,對著外面五塵的「色,身、聲、香、味、觸」。到底接觸到這些五塵,我們是要起貪念,或者是要起著那分的善念付出、布施的念。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法若有入心,從開頭「成所作智」,以及五識如何來運用會合。


(14)「妙觀察智」:到六識如何來會合,就能夠很清楚。不論是將「法」一直來會「事」,或者是將「事」來會「理」,都能很清楚。能夠明白佛法,自然我們會到第八識,我們所造作就是我們自己,是己意,由我們自己想要如何做,未來我們要如何去。我們就較清楚了。不會由不得自己,而讓業牽引著走。


(15)「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我們現在要努力,趁著這輩子我們遇到佛法,有這樣的環境在菩薩群中,沒有去落實,身體力行人間菩薩道,實在是很可惜!入寶山而空手出,這是很可惜。我們要很用心體會佛陀唱入滅的因緣。


4. 經文簡釋:【所以者何?諸薄德人】:知否所以然者?對其事理緣由,然而諸世間中,多是薄德之人。


(1)「所以者何?諸薄德人」:佛陀已經很明顯在這裡告訴大家了,「大家,你們聽,覺得如何呢?」大家聽法,到底法有沒有入心?有沒有感覺?了解嗎?


(2)「知否所以然者?對其事理緣由,然而諸世間中多是薄德之人」:那些薄福德的人,在諸世間中,面對著佛法是如何的感覺?現在已經有在聽法的人,佛說過這些話,佛陀就問大家:「如何?你們的感覺是如何?你們的體會是如何?對這些薄福德的人,你們覺得他們對佛法,這樣遇到佛法那個心態是什麼?尤其是你們現在,現在聽法了,佛陀若還永久在世,你們的感覺又是如何?」佛陀就先要告訴我們,說給我們很體會,讓我們很了解。


5. 【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經過多劫。或有得見,或全不見。


(1)我們過去這樣與佛同在,你們豈懂得起著那分「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這個時間我們有見佛,或者是沒有見佛,這樣過去有多少人,所經過的時間有多長?見佛的人又是有多少?沒有見佛的人又是多少?過去的時間這麼的長久。


(2)「經過多劫,或有得見,或全不見」:當然在這個時間,有的人部分見佛,有的人、多數部分的人都不曾見到佛,這些人比比皆是,這麼的長久不見,這時間是很長,劫就是很難說的時間,很長。這樣的人很多。


6. 『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不為斯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佛難遇。』


(1)「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三佛,「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這是用多少長的時間,多久才能夠見到呢!


(2)「報身佛」:佛陀應世在人間,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出生、修行、悟道,覺悟、說法,總共的時間,從出生到入滅,佛壽多長啊?八十歲而已。佛陀是八十歲入滅,但是佛陀說法的時間多久啊,才四十九年,還不到五十年啊,何其短啊,這是報身佛。


(3)「應身佛」:是應眾生的根機、眾生的因緣而來;報身就是這個肉體生在人間,就是有從幼年而少年而中年而老年,這是報身和應化身在人間。


(4)「法身佛」:時間是這樣,其實法身是永恆,常常說就是道理、真理。真正有見到三佛、聽到法、看到佛陀他的生活在人間,有這樣的因緣,有的人有見面,見佛的機會,有的人連見佛的機會都沒有。


(5)「城市333故事」:曾經跟大家說過的一個典故,一個城市九萬人哪,三萬人見到佛聽到法,另外三萬人呢,有見過佛但是沒有聽過法,再另外三萬人,連見佛、聽法都沒有。一個城市九萬人就有三種:一種是很有福,這三萬人見過佛聽過法;另外的三萬人只是看過,或者是聽人說有佛在說法,佛出世有佛在說法,但是他只有聽到有佛出世有佛說法,只是這樣而已;再另外三萬人連聽到佛名都沒有,何況說聽到法,何況說見到佛呢?就更沒辦法了。


(6)「百千萬劫難遭遇」:可見才三分之一,佛世時,佛陀就說出這樣的話,佛陀的時代也沒有人人見佛,所以真的是難遭遇,很久很久才能遇到。


(7)「多善少惡」:佛陀距離我們現在,佛已經入滅,但是法還在。不能見佛之人,也就是薄福德人;能夠見佛聽法,三身佛都有聽到、看到的人,就是「多善少惡」。無論你有修行沒有修行,總是過去生中有修大善根福德,今生此世才能夠見佛聽法,這就是「多善少惡」。


(8)「不為斯人唱滅」:這些人已經很透徹了解了,佛的壽命到底是長、短,已經透徹了解,就是知道法。


(9)「是人見佛常在靈山,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有的人,雖然常常在靈鷲山,「或不見佛」,來靈鷲山走走,這裡的風景好,來走走,但是他就是無心想要求見佛,何況說他可以聽到法呢?明明佛在世間,佛在靈鷲山,他只是走走看看,都沒有想要見佛,或者是沒有因緣可以見到。


(10)「其人障重善輕」:自己的煩惱障很多,不懂得要殷勤親近佛、見佛聞法,這就是自己障礙自己,不是外人來障礙我們,是自己有也好,沒有也好,這種隨便的心態,這種就是障礙!


(11)「三佛難遇」:善比較微小,障礙很重,像這樣的,佛陀就會對他們說:「三佛難遇」。法身佛難遇,應身佛也難遇,因為沒有因緣,更是報身佛也難遇。就像佛陀來人間總共才八十年,說法也才四十九年,這麼長的時間,佛已經不在人間。不過法,佛壽,佛的真壽命還在,應該要很慶幸。


7. 【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以是之故,此是我所作方便說:因如來難可得見,故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


(1)「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大家要知道,比丘,如來是難可得見、得遇,大家要懂得珍惜,哪怕是你們今生此世也要珍惜;因為如來是難可得見,很久很久,好多沒辦法去計算的劫,他才能夠在人間一回。


(2)「以是之故,此是我所作方便說」:這就是佛陀所作,為人間,來人間應機示化,報身在人間、說法,這也是佛陀的跡,一輩子這樣足跡來人間過。過去十四品就是都說「跡」,跡門,這佛陀這樣說,所作是方便,以方便來現身人間。


(3)「因如來難可得見,故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佛陀來人間也是一個方便,應眾生機而來,原有的道理,佛陀親口來為大家說法,道理是不生滅。


8. 【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如斯眾生等聞我如是語,必當生起千劫難遭遇之想。


(1)「必當生於難遭之想」:這些眾生,就都是全都要聽,要聽得清楚,佛陀是這麼說,要知道,一定要清楚,佛在人間是很短暫,佛來人間的機會也不多,要很長久的時間,才有一尊佛,以方便應世來度化,這大家要很用心。


(2)「心懷戀慕,渴仰於心」:對佛求法,應該要好好種善根,現在開始就要好好種善根。佛若滅度之後,這個善根一定要好好把握,未來,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那就是要再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的事。


(3)「種善根」:若要見未來的彌勒佛,大家這個時候更要種善根,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累積,要生起渴仰之心。就是為了這樣,佛陀唱言入滅,讓大家生那分的難遭遇的心,渴仰於佛,自然大家就會種善根。


(4)「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這是佛陀的用心,這些眾生一定就是要這樣,要不然,要生出了千萬劫,生起這個千萬劫難遭遇的那個心念,我們才能夠用著很恭敬心來面對佛法。


9. 『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惡,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云難遭。』


(1)「必須生善滅惡」:我們一定要生善,一定要滅惡。對這些不生二善的人,要趕緊用心去啟發他們。本來沒有行善,我們想辦法啟發讓他們能夠生善念,若是平時,就是「有!我就加減做。」你就加強他,讓他善根增長。


(2)「四正勤」:若沒有善,又再惡不斷,這種的人,就要趕緊好好發心,來幫助他,讓他知道惡不可做;若有惡,趕緊立刻斷;若還沒有斷惡的人,要想辦法如何來輔導他不生惡念,生惡念要趕快斷,這就是我們要在人間淨化人心的目標,儘量鼓勵人人向善。


(3)「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三佛,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法身是永恆,應報身都是要隨因緣,這不是有辦法,用人故意造作,所以非生,也非滅,這個因緣就是永恆,看我們要什麼時候去把它組合起來。種子原本就有種子,心地,人人本具有一片的心地,什麼時候,善的種子要落入我們的心地,在這個心地裡,眾生苦難,是不是這個因緣我們要趕緊把握,就投入所緣,緣苦眾生,這種因緣具足,這就是報應身。


(4)「善法要會合,藉眾生群來助緣」:這種道理都存在,只是會合與分散而已,善法要會合,我們就是要這樣把握因緣,在人間,將佛法用在我們原本有的真如本性,藉眾生群來為我們助緣。眾生有苦難,我們啟動我們的善心、愛的念,投入去成就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叫做應化。用法去付出,若能夠這樣,就是非生非滅。


(5)「培養善根,行菩薩道」:我們若不去做,那是無從生起這個善根,你若願意做,因緣原本就是,非滅。必須生善滅惡,必定要從培養善根開始,一定要讓我們清清楚楚斷除惡念,這就是我們要行菩薩道。


(6)「乃得證見,此事不易」:你若沒有身體力行,你無法體會,這件事情要修菩薩道,真正不容易,要了解佛壽永恆更是不容易,所以「故云難遭」這是很不簡單。


10. 【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其心懷仰,欲見於佛,便種見佛眾善之根。心懷下,現滅無損有益。


(1)「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我們就要很清楚,我們的心,若對佛法有仰慕的心,自然聽法很快入心,這就是仰慕佛法,這就是心懷仰慕,欲見於佛。


(2)「佛心為己心」:常常跟大家說,要去哪裡求佛呢?佛已經滅度,離我們兩千多年了,其實就近我們就有佛心在。


(3)「欲見於佛,便種見佛,眾善之根」:我們若想見佛,我們自己的如來藏,就要趕緊去行善法,心懷仰慕,渴仰之心,這就是「現滅無損有益」,佛陀在人間現這個滅,其實是有益無損,讓大家能夠體會,了解要及時把握,把握當下,就是要好好要恆持剎那,初發心那念心,我們要永遠。


11. 【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為眾生故,於無生滅示生。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1)「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佛雖然並沒有滅,因為真理永恆,現在佛的法身,還活在現在,要不然我們這個法從哪裡來。如來不滅,實不滅,而言滅度,只是要提「唱言」,大家要提高警覺,佛陀是沒有永遠在人間,只是來世間有這個肉身就會消滅掉。


(2)「為眾生故,於無生滅示生」:但是佛的精神、道理、理念永恆在人間,應該無生無滅,應眾生因緣,示現在人間,因為要讓大家知道人間無常,壽命有限,所以佛陀就現入滅的相,因為這樣大家要珍惜,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17/10/13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