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四 10月 19, 2017 5:15 pm

2017101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無量智慧大辯才,一切所行方便法,
四無量心弘誓願,六度萬行菩薩道,
大慈大悲四攝法,無量功德智慧海,
一切緣起解脫藏,清淨根力正道法。
 
  要多用心哦!用心體會、了解。我們聽,法句句都有它內含的道理,何況在「本門」之中。我們要如何入這道門?這道門裡面,它所藏是什麼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入這道門去?我們清楚,目標若清楚,入這個門的裡面我們有目的;這個目的,到底你要取什麼東西有一個方向。前面這十四品,佛陀已經告訴我們那些叫做「跡門」,我們已經過了這道門,先為我們介紹,介紹你現在要再進去的內容;在前面為我們介紹了,介紹未來你要再進去那個地方的真實內容。前面用「跡門」的方式,因緣、譬喻,種種讓我們了解;現在我們應該要走入第二道門來,也就是「本門」,也是真實門,所以一定要用心,好好來體解。
 
  我們前面有這樣提起了這開始要如何進去,那時候我們就要知道,一道一道門它有它很豐富的內容,我們現在知道的,那就是「無量智慧大辯才」。昨天有說一段,那就是「六度」。我們入門來了,佛陀要教我們的這個教法內容,雖然前面用很多小乘法啟發我們的心,讓我們知道人生世間有種種的苦,生命在人間總是生生世世在無明中造作煩惱等等。讓我們清楚煩惱造作再不斷來人間,不斷苦報連綿,不斷這樣在造業,也不斷在受苦,受苦中又在增加。這前面很長,都一一說了。一直到昨天這段經文,就是讓我們知道佛陀教菩薩法,用種種方法,所以它就譬喻醫王。醫王,那就是因為眾生煩惱無明不斷、不斷累積,所造作一切已經造成了時世的病態。不是單獨人類在人間,在天地間受種種由不得自己這種「苦」、「集」。不只是這樣集種種因緣受盡苦,在受苦中還是無明在造作,煩惱累積來生世。
 
  所以,在生世中,總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不斷互相破壞,累積到現在這個時間,總是成為「時世」,這個時與世都病了。「時」就是劫,已經長時間累積,這麼長久;「世」就是空間,這麼多的空間也是受很多的傷。大地受毀傷了,這全都是時間累積來;這個時間造成了這個大空間這麼多的傷痕累累。是什麼事情又讓它有這樣這麼多重重疊疊,這人間山河大地這樣在摧毀、這樣在破壞呢?除了人力長久的破害以外,現在已經累積了變成是氣候、四大不調,大自然的威力。大自然的威力是因為人類長久以來不斷點點滴滴這樣累積,這大家應該都很清楚,累積到現在那個氣壓總是已經變成這樣,大自然不調和了。所以,在這個「時」,在這個「劫」,這個時間內的大空間不斷、不斷已經成為了病了,所以「時世病」。
 
  而不只是大自然的不順調,最可怕是人心,人與人之間煩惱、濁氣就是這麼重。現在看看社會的家庭,是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也是家庭的裡面就不和睦;不只是不和睦,還受傷害。這幾天的新聞,實在是沒辦法去相信真正有這樣的家庭,父殺子,或者是母殺子,都是毀滅性的大案件。或者是子殺父、殺母,泯滅了人倫性,這是在最近的新聞裡,這麼大的字眼在報紙中。感覺人性,哪怕是在家庭、在社會,或者是在社會、國家,這少數的人觀念偏差,就是混亂了。
 
  不只是善惡在那個地方在亂,哪怕就是志同道合,「我信仰什麼宗教,我就是信這個宗教」,也是無形中慢慢分派。所以,宗教之間也已經開始有宗教彼此的對立;同一個宗教,同一類的宗教就會分出派系來對立。當然也還有因為不同的宗教,彼此的觀念不同,所以也是不同教這樣來起衝突。其實都是信仰不是很深入,造成了這個見解,這種見造成了濁氣。所以,美其名為宗教在爭,其實是為己見,那個偏黨派這樣在爭奪。現在的人間,在國際間多少無辜的苦難人,就只因少數人在那個地方爭端,造成了多少家庭流離失所。有的是利用這個名稱,其實內含著他私人的目的,或者是國家等等,很不可思議,無法去解釋矛盾重重的人間。造成了,所以世間的苦造成愈來愈激烈,這是人間的生態。
 
  但是,也有人與人之間明明就是一項好的事情,共同要去做,卻也因方法不同,彼此意見不相同,也在那裡造成困擾,在那個地方互相傷和氣、彼此爭執。說到最後都是想要做好;要做好,意見不調和,就在那個地方互相爭論,感情等等就在那裡衝突,想起來實在是很矛盾。是要如何來調理這些事情啊?這是現在世間,在這個時世的時代,小的說到朋友之間、家庭之間、社會之間;說較大點,社會和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這實在是重重疊疊,都是從很小的事情這樣一直累積、累積,時間長了、點滴多了,點滴煩惱無明累積起來那就成轉動須彌山的大力量,這很可怕啊!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要用什麼方法才有辦法將這個時世亂相調理?這就要再回歸到時間,也是同樣要用很長的時間,同樣也要用點滴的人力,還是要再點點滴滴愛的力量不斷、不斷來累積,不斷、不斷來啟發,彼此關係愛要契合,也是與我們沒有關係的,人人都要給他一個因緣,啟開善念;不論有緣、無緣,要點滴讓他因緣成就。所以常常說,我們人與人之間在集合這個善的力量,不要看大點就好,小小的點滴我們要重視;力量微小,發心來,那就是力量很大。
 
  就像貧窮的人,只要你將他的心啟發起來,本來是需要伸手來接受人幫忙的人,只要我們用很虔誠、尊重的心去付出、去愛他,他接受了、感動,同時也感恩;懂感恩心的人,他就懂得要回饋。這就是將他的心啟發起來,打開了心門,愛心門開,他就能夠發揮他愛的力量。愛的力量不一定是用錢在付出,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願意去付出,去幫助人。有的不是需要你的物質,他需要人扶他一下,讓他平安走過坎坷的路;需要人陪伴、需要人關心,這是需要。不是有錢才能夠做事情,只要有心就能夠做。看看幾個國家過了,不論是在非洲,非洲有幾個國家多麼的貧困,是極苦難的人,就只是一個因緣去關心、一個因緣去付出。這個因緣,周邊的人看到感動,雖然他也貧困,要我們救濟幫助,在我們評估,這些人全都是這麼貧困,但是我們物資的量不夠多。而我們就是很精(實),一戶一戶去了解,看起來舉目皆是貧困的人,但是貧困中有更加貧困而無奈那樣的人,而我們就用誠意。
 
  周圍的人看到一群友善的人,很有善心的人、很可親近的人來到我們的鄉村裡,來到我們社區的範圍,這些人很友善,進出在什麼樣、什麼樣的家庭。這些人所要去幫助的人,比我更辛苦的人,我了解;我也很需要幫助,但是那個人比我更加需要。光是看到這群人那善良、尊重,他就能夠調伏他的心,那個貪念自然就會消失,那個愛心自動會起來。會很友善,來與這群陌生、不怎麼相識的善良人親近,來為他們介紹:「這個地區還有與這個家庭一樣,或還有比這個家庭更苦的人。」其實我是在介紹的人,我自己就苦了,但是這個比我苦。再告訴你:「還有一個又比他更苦。」就是很善性來與我們親近。
 
  開始,我們透過這個機會,就請他帶我們。我們的表達一個過一個,陪伴我們這些人愈來愈多,帶路的人愈來愈多,這些帶路的人很自然就變成了願意出力的人。這些人願意出力,慈濟人慢慢再陪伴他,換他成為慈濟人,再來帶發新意者,我們一起來救這些人,歡喜了。這些本來就貧困的人,當他在救人,救比他還困難的人,換他自己覺得:我也是很有福的人。感受到這群外來善良的人,也開始從慈濟人舉動的善而感動,再來了解這個善,善法的內容是點滴累積來的;累積這些力量,也是這樣,有的生活不是很好過。這些故事經過了遠方來善良可親近的人一一介紹,我自己想起來,「這樣說起來,我可以去幫助人,我就是有福的人。我願意,我願意正式為你們這個團體,這個地方來負責」。
 
  所以我們在非洲,不論是在莫三比克,或者是波札那,或者是史瓦濟蘭,或者是……,很多,這六、七個國家,在非洲南部已經七個國家了,舉目看去都很貧困,但是你現在看,「藍天白雲」是浩蕩長,而且穿灰衣、白褲的,現在在見習、在培訓,也是浩蕩長啊!你們看看,在莫三比克,自己自力更生,去種菜,菜再去賣,還去布達要蔬食,在街道上走起來,你看,好幾百人是這樣整齊。走在路上在宣導,宣導要做善事,宣導大家不要殺生、吃菜很健康,將這個菜在那個地方呼籲,拿去賣;賣來的錢,他們累積起來,也是說要救濟。
 
  這次在美國,哈維(颶風),要去救濟這個哈維颶風災情,已經連貧困的國家都開始這樣累積、累積,不論他們錢多、少,點滴、點滴一點點力量,他們也是浩蕩長點點滴滴去累積下來,也是要去救濟那麼富有的國家,當美國受到無常、受到災難,他們也願意這樣點滴付出。這就是我們要點滴度眾生,重視點滴的力量。這些人已經受淨化,而且啟發他們的愛心,他們已經不是貧困的人,他們心靈已經富有了,每天很歡喜,每天很豐富在過日子;不是在物資,是在豐富的愛心。
 
  各位,若說到這樣,心就是很開闊;若說到現在的世間,時世有病了,這心會很擔心。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力量、要用時間;時間,很多人在等待一群善良的人,一群那個氣質、儀軌,人合和互協。這種和合的團體,很和善,走進去任何一個社區,走進到任何一個角落,大小空間都可以讓人看到那個心就能夠平靜,就能夠很祥和,就很想要去親近,就想要與大家一樣做好事。這才是真實度化眾生,我們要累積這樣的功夫。要用什麼方法?要運用智慧。「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智慧就能夠累積。
 
  昨天說過了,說到善思惟(「寂靜凊澄正思惟」),今天應該也同樣。「六度萬行菩薩道」最重要的那就是「無量智慧大辯才」,要如何將這些善的行動累積。佛陀「跡門」就是累積了過去很多,行善要堪忍耐也持規矩,來來回回在人間,這個「六度」的方法在人間廣度眾生,行菩薩道。很多故事就是譬喻言辭、因緣會合,這樣這個「跡門」告訴我們,無不都是運用「無量智慧大辯才」,生生世世用這樣去度眾生。所以,「一切所行方便法」。佛陀就是這樣走過了生生世世長久的時間,這個「世」,時間很長久;空間,是大空間,就是這樣無量無數,在這個娑婆世界任何一個空間他都去過,來來回回。不是只有在尼泊爾,不是只有在迦毘羅衛國,是全娑婆世界來來回回。所以,他就是「四無量心弘誓願」。用「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個弘誓願,在時間、空間這樣來回在人間,用「六度萬行」這個菩薩道來來回回,六度萬行在人間。
 
  所以,「大慈大悲四攝法」。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人群中利行、布施、愛語、同事,這四攝法就是親近人群。用很和睦,非常的和睦,這個群體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怕辛苦、不怕危險這樣去。看到很多,最近因為天下災難偏多,富有的地方,在美國也動員在救人;貧困的地方,多明尼加、瓜地馬拉,也看到了「藍天白雲」。在很危險的山路,在那溪川、河床的上面,這樣踏過溪水、跳過石頭、爬山,那是很危險的路在走。看到了,我實在是很不忍心,但是他們到達的地方,那些家庭真的是破陋不堪。
 
  受過了災難的摧毀,原本就可以看得出原本是苦難,現在很多生命垂危,斷食、斷糧、斷水,這樣的家庭,就是這群「藍天白雲」,「灰衣」菩薩,手牽著手,冒著危險走著這樣的路去關心、救濟。可知道?這就是現在的人間,天地之間災難偏多,時世有病了,苦難人危機重重,就是靠這些菩薩不怕辛苦。你想,這就是「六度萬行菩薩道」,他們運用「大慈大悲四攝法」,在人群中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去接近人人、去啟發人,這全都是很重要。又用「無量功德智慧海」,就是這樣,人與人之間會合起來了,修行長久的時間這樣累累積積,是「無量功德智慧海」。因為事情看多了,人也看多了,這個智慧自然就開啟了。我們應該也看很多事情了,很多故事可說。佛陀也是用這樣,眾生度多了,故事多了、因緣多了,因緣果報也理解多了,所以「跡門」說很多,所以這都是「無量功德智慧海」。
 
  所以,「一切緣起解脫藏」。因緣不斷不斷,每天都是因緣在起動,我們若懂得把握因緣,及時就是了;付出無所求,還是感恩,這就是一個解脫門。心沒有受煩惱、沒有利害得失將我們拘束著,我們解脫了,日日都在「解脫門」、「解脫藏」中。將識轉智,八識粒粒都是善的種子,都是付出而所求,心無煩惱、無雜念,就是善緣種子、解脫功德藏,這「清淨根力正道法」啊!各位,就是只有這個經文,那就是在本文中,要很用心去體會人間事。佛法的道理,我們是如何來將它累積過來,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前面的文就是這麼說,
 
複習經文:「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這一段經文的故事譬喻,就像這個醫生,他離開了家庭從外地回來,看到這些孩子,看到孩子又是如何呢?下面這段文再表示出來。
 
經文:「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經文簡釋: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此喻機應相關。
如來滅後,弟子漸離正法偏向邪道,名飲他毒藥。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諸子,那就是這個醫生家族很大,孩子很多,他有了事緣到外地去,到外地一段時間後又回來了,發現到諸子飲毒。因為他這段時間不在,這些孩子就這樣懵懂了。「此喻機應相關」。譬喻這機緣,這些眾生的根機。佛陀出現在人間,得度的人,受法得度的人已經得度了;還未完全受教的人,佛陀用小乘法。「如來滅後,弟子漸離正法偏向邪道」。但是過一段時間,他們因緣既盡了,佛就要示入滅了。這段時間又隔開了,這些小根機的人這個因緣又是再離開了正法,「偏向邪道」,這種要受感染實在是很容易。所以,我們若沒有趕緊現在就接受大法,入人群去淬煉出了我們的真如本性出來,其實要再墮落的機會是很大。就像這樣,已成就的已經度了,未成就的就是這樣,一段時間又是再漸漸離開正法;有一段時間若沒有親近佛,他就會離開,漸漸離開正法,偏向邪道,這樣叫做「飲他毒藥」。
 
*已有出世無漏種姓,以遠違佛化,故中途昧失,受煩惱無明之覆障,名曰飲毒。
 
  「已有出世無漏種姓」。其實這些眾生,人人都已經有這個無漏的種子,若接受佛法來,那些煩惱去除了,其實粒粒都是無漏的種子,都是真如本性。但是這些無明還未斷除之前,佛陀的因緣已經在這個世間要告一段落,要離開。所以,「以遠違佛化」。因為佛陀離開了,這些眾生已經跟佛的因緣又離開,沒有好好去追求這個緣去接續下來,所以這個緣離開了,就變成了背道而行。因為這樣,「故中途昧失」。中途他沒有好好追上,沒有接到這個緣,在這半路就迷失掉了,所以「受煩惱無明之覆障」。這中間因為沒有再繼續親近,這中間就煩惱、業開始恢復過來。凡夫啦!就是煩惱又開始造作業力,「名曰飲毒」,這叫做「飲毒」。
 
*見諸眾生,德薄垢重,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故云於後飲他毒藥也。
 
  所以,「見諸眾生,德薄垢重」。我們前面的經文也說過了,眾生福德薄淺。我們前面已經有說。這個「德薄垢重」,德若較薄、福若較薄,這垢穢就很重。有的人一樣,「怎麼你聽到的都是好話,而我聽到的都是很煩惱的事情」。是啊!有福的人看到都是好事、都是好人,都聽到好話;若無福、緣差,遇到的都是壞的因緣,與你在一起的都是搬弄是非的人,讓你的心就是無法靜下來,讓你的心容易起煩惱、造業。這就是薄福的人,無福的人,這很可怕。
 
  所以,益友與損友,我們在〈安樂行品〉也說過了,益友與損友。所以有福的人就能得到益友,無福的人就得到損友,就是與我們分派、分黨。「他們的人都在說我們如何,我們就不要去與他們一起做,而我們,好事自己來做。」就會變成這樣。這就是業障重的人,這就是福德薄垢重哪!所以,「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佛若滅度之後,就是遇到這種的損友,就會將他帶到偏差的路去。所以,「故云於後飲他毒藥也」,這就是我們要很注意了。
 
經文簡釋:
「藥發悶亂」;惑起為藥發,業重為悶亂,不知出世要道,故云悶亂。
 
  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藥發悶亂」。所以這個毒性若發作時,就是迷了,就是亂了。所以「惑起為藥發」,我們這個迷惑,一直無法了解,人與人之間一直不斷誤解,彼此之間不斷互相衝突,就一直一直產生出來。這就像去吃到毒藥一樣,心性不定,就是心一直一直迷亂,不清楚。與好人,無法在一起,心就是一直混亂,所以,「業重為悶亂」,業重叫做悶亂。因為毒性在發作,毒性發作就是表示業力一直起來,所以益友一直遠離而去,損友一直跟在你的身邊。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個「欲」就發作,這個障礙愈來愈多,心愈來愈亂,所以,「業重為悶亂,不知出世要道,故云悶亂」。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解脫,出離這個人間無明煩惱的苦,就愈來愈不知道,因為這樣叫作「悶亂」,很悶,悶亂。
 
經文簡釋:
「宛轉於地」;邪毒交攻心神,流浪諸趣,名為宛轉。生而復,不離下地。
 
  所以,「宛轉於地」,在那個地方掙扎,「宛轉於地」,「邪毒交攻心神」。這個邪的毒氣一直在攻,攻我們的心神。明明道理是這樣為你開解,你聽得進去嗎?聽進去的卻變成是非。跟你說的遍遍道理,要解開,反過頭來就是毒,他就是不願意聽的,他的心愈無法去將這個善的法聽進去。所以說,如蛇飲水,增加毒氣,同樣的道理,因為蛇本來就是有毒,你喝再多水,那個毒氣還是不減,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的觀念若不改變,業力障礙是愈來愈重。「邪毒交攻心神」,這叫做「宛轉於地」,身心病態會愈來愈大。所以這種身要做好事,但是要做好事,煩惱很多。身與心就是無法調合起來,所以身心有病,這是在這個時世之中。所以人病,時世也病;時世有病了,所以人與人之間也發生了病態。總而言之,這個「病」字是已經在現在,不論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是很嚴重之時,所以這是「邪毒交攻心神」。
 
  所以,「流浪諸趣,名為宛轉」。由不得自己,隨人、隨著這個環境,這樣將我們轉。所以「生而復」,就是這樣由不得自己,隨業去了又來,來了又去。「不離下地」,不斷就是這樣一直下沉下去,在「五道」之中,天道、人道,我們若是再做得不好,那三惡道,苦難處,就苦不堪。
 
*以惑業招受生死之苦,墮於三界,輪轉諸趣,故云宛轉於地。
 
  所以,「以惑業招受生死之苦」。我們就是「惑」,就是無明,想不開。因為無明累積了煩惱,因為煩惱也累積我們的無明,增加不斷困擾的煩惱;不斷困擾的煩惱,又讓我們的無明一直不清楚事理。這個不清楚事理,煩惱的業就又一直造。所以煩惱無明、無明煩惱,業一直造,到了最後哪怕道理在面前,你也是「惑」。那個微細的「惑」,「見思惑」很微細,讓你看不到。但是從內心,從無形的因緣就是這樣一直不可思議,沒辦法解釋這個「惑」,就樣一直一直產生出來。使得我們惑業招受生死苦報,就是由不得我們自己,「墮於三界」,就是在三界中在輪迴不斷。在惑、在色、在欲,就是這樣在輪迴,這種「輪轉諸趣」由不得自己,「故云宛轉於地」。
 
*雖曾發大心而竟致流轉生死,此為逢緣惑起喻。
 
  「雖曾發大心而竟致流轉生死」。雖然我們有在發大心,「而竟致流轉生死」,我們就明明在發大心,怎麼讓我這樣一直轉不出來呢?還是在生死中。「此為逢緣惑起喻」。這就是煩惱放不下,成見解不開,這要如何呢?阿難問佛陀:「佛陀在世,這些這群弟子,都無法去治他「六群比丘」,佛陀若不在時,什麼人可以調伏呢?」佛陀一句話:「儘量勸,若是勸不過來,就由他去,大家慈悲包涵,他自己造的業就是他自己要受。」連佛陀都說出這麼地無奈,因緣已經盡了,佛陀要示滅,度不過來的這些眾生要如何呢?大家只好包容,放他去吧!就是隨他去,就只能這樣而已,還有什麼辦法呢?
 
  各位,真的要用心!我們若沒有用心,我們無法知如何入佛的「本門」來?在「跡門」之中的含義,我們就無法了解,要如何入「本門」?入「本門」來,我們就要依照佛陀的教育。我們要知道「六度萬行」、「四攝法」、「四無量心」,我們都要做,要長時修,長時間就是要修,我們真正要「識」轉為「智」。各位,這些方法,就是我們要回歸真如本性的這條道;這條道,我們自己不肯開,方向再正確都難,沒辦法走到。所以,無奈何,就是「無法度」,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Empty周四 10月 19, 2017 8:21 pm

[2017年10月19日上午5:20] 農曆八月三十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三四)


1. 釋義經文:【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2. 上人手札:「無量智慧大辯才,一切所行方便法,四無量心弘誓願,六度萬行菩薩道,大慈大悲四攝法,無量功德智慧海,一切緣起解脫藏,清淨根力正道法。」


(1)「本跡開二門,入『本門』」:多用心!用心體會、了解。我們聽,法句句都有它內含的道理,何況在「本門」之中,要如何入這道門?它所藏是什麼東西?我們為什麼要入這道門去?我們對目標若清楚,入這個門的裡面,這個目的,到底你要取什麼東西,有一個方向。


(2)「本門,真實門」:前十四品,佛陀已經告訴我們那些叫做「跡門」,已經過了一道門,先為我們介紹,現在要再進去的內容;介紹未來要再進去那個地方的真實內容。前面用「跡門」的方式,因緣譬喻,種種讓我們了解;現在我們應該要走入第二道門來,也就是「本門」,也是真實門,所以一定要用心,好好來體解。


(3)「無量智慧大辯才」:開始要如何進去,那時候我們就要知道一道、一道門,有它的很豐富內容,現在知道就是「無量智慧大辯才」。


(4)「六度萬行」:我們要入門來,佛陀要教我們的這個教法內容,前面用很多小乘法,啟發我們的心,讓我們知道人生世間有種種的苦,生命在人間總是生生世世無明中,造作煩惱等等,讓我們清楚;煩惱造作再不斷來人間,不斷苦報連連、不斷這樣在造作、造業,也不斷在受苦,受苦中又再在增加。


(5)「佛陀教菩薩法,譬喻醫王」:經文就是讓我們知道,佛陀教菩薩法,用種種方法,譬喻醫王;醫王,因為眾生不斷煩惱無明累積,所造作一切,已經造成「時世的病態」。不是單獨人類在人間,是天地間受種種由不得自己這種「苦」、「集」,不只是這樣,「集」種種因緣受盡苦,在受苦中,還是無明在造作,煩惱累積來生世。


(6)「濁世,時世成病,大地受毀傷」:在生世中,總是不斷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之間不斷互相破壞,累積到現在這個時間,總是成為「時世」,這時和世都是病了。「時」就是劫,長時間累積這麼長久;「世」就是空間,這麼多的空間也是受很多的傷。大地受毀傷,這全都是時間累積來;這個時間造成這個大空間這麼多的傷痕累累。


(7)「四大不調,大自然的威力」:是什麼事情又讓它有這樣這麼多重重疊疊,人間山河大地這樣在摧毀、這樣在破壞呢?除了人力長久的破害以外,現在已經累積變成是氣候、四大不調,大自然的威力。因為人類不斷點點滴滴這樣長久以來累積,這應該大家都清楚,累積到現在那個氣壓總是已經變成是這樣,大自然不調和。


(8)「時世病」:在這個「時」,在這個「劫」,這個時間內的大空間不斷、已成為了病,「時世病」。不只是大自然的不順調,最可怕是人心,人與人之間煩惱、濁氣就是這麼重。現在看看社會的家庭,是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也是家庭的裡面就不和睦;不只是不和睦,還受傷害。


(9)「末法時代,泯滅人倫頻傳」:這幾天的新聞,實在是沒辦法去相信是真正有這樣的家庭,父殺子,或母殺子,都是毀滅性的大案件。或是子殺父、殺母,泯滅了人倫性,這是在最近的新聞裡,這麼大的字眼在報紙中。感覺人性,哪怕是在家庭、在社會,或者是在社會國家,這少數的人的心念偏差,就是紛亂了。


(10)「見解濁,己見。宗教分派對立」:不只是善惡在亂,哪怕就是志同道合,我信仰什麼宗教,信這個宗教,也是無形中慢慢分派。宗教之間,也已經開始有宗教彼此的對立;同一個宗教,同一類的宗教就會分出派系來對立。當然也還有因為不同的宗教,彼此的觀念不同,不同教這樣起衝突。其實都是信仰不是很深入,造成「見解濁」,這種「見」造成濁氣,美其名為宗教在爭,其實是為「己見」,偏黨派這樣在爭奪。


(11)「利用名稱,私藏私心,造成種種世間苦」:現在的人間,在國際間多少的苦難人無辜,只有少數人在那個地方爭端,造成了多少家庭流離失所。有的是利用這個名稱,其實內含著他有他私人的目的,或是國家等等,很不可思議,無法解釋,矛盾重重的人間。造成了世間的苦,造成愈來愈激烈,這是人間的生態。


(12)「同方向目標,卻是意見不同,爭執傷和氣」:人與人之間明明就是一項好的事情,共同要去做,卻是也是有方法不同,彼此意見不相同,也是在那裡造成了困擾,在那個地方互相傷和氣、彼此爭執。說到最後,都是想要做好;要做好,這個意見不調和,就在那個地方互相爭論,感情等等就在那裡衝突,想起來實在是很矛盾。


(13)「智慧調理見濁,去除長期累積的煩惱無明」:如何來調理這些事情?這是現在世間,在這個時世的時代,小的說到朋友之間、家庭之間、社會之間;說較大點,社會和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這實在是重重疊疊,都是很小小的事情這樣一直累積、累積,時間長了,點滴多了,點滴煩惱無明累積起來,那就是轉動須彌山的大力量,這很可怕!


(14)「時世亂相,如何調理」:我們要很用心,要用什麼方法才有辦法將這個時世亂相調理?這就要再回歸到「時間」,也同樣要用很長的時間,要用點滴的人力,還是要在點點滴滴,愛的力量不斷累積,不斷啟發。彼此關係,愛要契合,也是與我們沒有關係的,人人都要給他有一個因緣,有啟開善念。不論有緣、無緣,要有點滴讓他因緣成就。


(15)「集合『善的力量』」:人與人之間在集合「善的力量」,不要看大點就好,小小的點滴我們要重視;力量微小,發心來,那就是力量很大。


(16)「懂感恩,懂回饋,發揮愛的力量」:就像貧窮的人,只要你將他的心啟發起來,本來是要伸手來接受人幫忙的人,只要我們用很虔誠尊重的心去付出,去愛他,他接受了、感動,同時也感恩;懂感恩心的人,就懂得要回饋。將他的心啟發起來,打開心門,愛心門開,就是能夠發揮他愛的力量。


(17)「愛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愛的力量,不一定是用錢在付出,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願意去付出,去幫助人。有的不是需要你的物質,他需要扶他一下,讓他平安走過坎坷的路;需要人陪伴、需要人關心,這不是有錢才可以做事情,只要有心就可以做。


(18)「用心救濟,給真正需要的人」:不論是在非洲的幾個國家,多麼的貧窮卻又苦難的人,有一個因緣去關心,去付出。這個因緣,周邊的人看到感動,雖然他也貧困,但是在我們要救濟幫助,在評估這些人全都是這麼貧困,但是我們的物資量有限。而我們就是用很精,一戶一戶去了解,看起來舉目皆是貧困的人,但是貧困中有更是貧困而無奈那樣的人,我們用誠意解釋。


(19)「用心評估援助對象」:周圍的人,同樣看到一群友善的人,很有善心的人、很可親近的人,來到我們的鄉村裡來,來到我們的社區的範圍。這些人很友善,進出在什麼樣的家庭。這些人,所要去幫助的人,比我要更是辛苦的人,我了解,我也很需要幫助,但是那個人比我更是需要。


(20)「調伏心,啟發愛心,善性親近」:只是看到這群人那善良、尊重,他就能夠調伏他的心,那個貪念自然就會消失,愛心自動會起來。會很友善,來與這群陌生、不怎麼相識的善良的人,來與他們親近、來為他們介紹,這個地區還有與這個家庭一樣,還有再比這個家庭更是苦的人。其實我在介紹的人,我自己就苦了,但是這個比我苦。再跟你說:「還有一位,又比他更苦。」就是很善性來與我們親近。


(21)「啟發愛心,人間菩薩招生」:開始,我們有這個機會,請他帶我們的表達,一個過一個,陪伴我們的這些人愈來愈多;帶路的人愈來愈多,這些帶路的人很自然變成願意出力的人。這些願意出力,就慈濟人慢慢再陪伴他,換發新意者來帶受助者,我們一起來救這些人,歡喜。


(22)「見苦知福」:這些本來救貧困的人,當他在救人,看到比他還困難的人,換他自己覺得:他也是很有福的人。想到這群外來善良的人,開始從慈濟人舉動的善而感動,再來了解這個善,善法的內容是點滴累積來的;累積這些力量也是這樣,從有的生活不是很好過。


(23)「善良可親近的人」:這些故事經過了這群遠方來的,善良可親近的人,一一來介紹。我自己想起來,「這樣說起來,我可以去幫助人,我就是有福的人,我願意,我願意正式為你這個團體,這個地方來負責」。


(24)「慈濟志工隊伍是浩蕩長」:我們在非洲,不論是在莫三比克,或波札那,或史瓦濟蘭等等這六七個國家,已經是七個國家了(註),都是舉眼看去很貧困,但是你現在看,「藍天白雲」的受證慈濟志工隊伍是浩蕩長。而且穿灰衣、白褲的,現在在見習、在培訓,也是浩蕩長。


(【註】截至2017年07月,全球現有慈濟人的國家有57個國家/地區,而分布於非洲國家的有,南非七國: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西非:獅子山共和國。(資料來源:慈濟基金會宗教處〔201706慈濟人分佈國家總表57國_201707修〕)


(25)「莫三比克,自力更生,種菜宣導茹素」:你們看看在莫三比克,自己自力更生,種菜後,布達要蔬食,走在路上在宣導;宣導要做善事、宣導大家不能殺生,吃菜很健康,將這個菜在那個地方呼籲,拿去賣,賣來的錢,他們累積起來也是說要救濟。


(26)「救度眾生,重視點滴的力量」:這次在美國,哈維(Harvey)颶風,要去救濟這個哈維颶風的受災災民,已經連貧困的國家,都開始這樣累積,不論他錢多、少,點滴一點點力量,也是浩蕩長點點滴滴去累積下來的。要去救濟那麼富有的國家,受到無常、受到災難,他們這個點滴願意付出。這就是我們要點滴度眾生,重視點滴的力量。


(27)「淨化人心,啟發愛心,心靈富有」:這些人已經受淨化,而且啟發了他們的愛心,他們已經不是貧困的人,已經心靈富有,每天很歡喜,每天很豐富的日子在過,不是在物資,是在豐富的愛心。心就是很開闊。若說到現在的世間,時世有病了,這心會很擔心。


(28)「真實度化眾生,凝聚愛心力量,善用時間和空間」:我們應該要用力量、要用時間,時間,很多人在等待一群善良的人,一群有氣質、儀軌,人人合和互協這種和合的團體,很和善。走進去任何一個社區,走進到任何一個角落,大小空間都可以讓人看到,心就能夠平靜,就能夠很祥和,就想要去親近,想要與大家一樣做好事。這才是真實度化眾生,要累積這樣的功夫。要運用智慧。


(29)「無量智慧大辯才」: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智慧就能夠累積。善思惟,最重要的就是「無量智慧大辯才」。如何將這些善的行動累積。


(30)「行善,堪忍耐、持規矩」:佛陀「跡門」就是累積了過去很多,行善要堪忍耐,要持規矩,來來回回在人間。「六度」的方法,在人間在廣度眾生行菩薩道,很多故事,就是譬喻言辭,因緣會合,「跡門」告訴我們,無不都是運用「無量智慧大辯才」,生生世世用這樣去度眾生。


(31)「一切所行方便法」:佛陀就是這樣走過了生生世世,長久的時間,「世」,時間很長久;空界,大空間,這樣無量無數,在這個娑婆世界,任何一個空間他都去過,來來回回。不只有在尼泊爾,不是只有在迦毘羅衛國,是全娑婆世界,來來回回。


(32)「四無量心弘誓願,六度萬行菩薩道」:用「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在時間、空間,來回在人間。用「六度萬行菩薩道」,來來回回,「六度萬行」在人間。


(33)「大慈大悲四攝法」: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人群中「利行、布施、愛語、同事」這四攝法,就是親近人群。用非常的和睦,這樣群體到任何一個地方,不怕辛苦、不怕危險的這樣去接引菩薩。最近因為天下災難偏多,富有的地方,在美國也動員在救人;貧困的地方,多明尼加、瓜地馬拉,也看到了「藍天白雲」。


(34)「走入苦難眾生」:在很危險的山路,在那溪川、河床的上面,踏過溪水、跳過石頭,爬山,那是很危險的路在走。看到了,我實在是很不忍心,但是他們走到達的地方,那些家庭是真的破陋不堪。受過了災難的摧毀,原本就可以看得出原本是苦難,現在很多生命垂危,斷食、斷糧、斷水,這樣的家庭,就是這群「藍天白雲」,「灰衣」(慈濟見習培訓志工服)志工菩薩,手牽著手,冒著危險走著這樣的路,去在關心、救濟。


(35)「天地之間,災難偏多」:這就是現在的人間,天地之間,災難偏多,時世有病了,苦難人危機重重,就是靠這些菩薩,不怕辛苦去幫助苦難人。這就是「六度萬行菩薩道」,運用「大慈大悲四攝法」,在人群中,「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去接近人人、去啟發人,這全都是很重要。


(36)「無量功德智慧海」,人與人之間會合起來,修行長久的時間,累積,「無量功德智慧海」。因為事情看多了、人也看多了,智慧自然就開啟了。我們應該也看很多事情了,很多故事可說;佛陀也是用這樣,眾生度多了,故事多了,因緣多了,因緣果報也理解多了,「跡門」說很多。這都是「無量功德智慧海」。


(37)「一切緣起解脫藏」:因緣不斷,每天都是因緣在起動,若懂得把握因緣,及時就是了,付出無所求,還是感恩,這就是一個解脫門。心,沒有受煩惱、沒有利害得失將我們拘束著,我們日日都在「解脫門」、「解脫藏」中。


(38)「清淨根力正道法」:轉識成智,八識粒粒都是善的種子,都是付出而無所求,心無煩惱、無雜念,就是善緣種子,解脫功德藏,「清淨根力正道法」。就是在本門中,要很用心去體會人間事。佛法的道理,我們是如何來將它累積過來。


3. 經文簡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此喻機應相關。如來滅後,弟子漸離正法偏向邪道,名飲他毒藥。


(1)「此喻機應相關」:譬喻機緣,這些眾生的根機。佛陀出現在人間,得度的人,修法得度的人已經得度了;還未完全受教的人,佛陀用小乘法。但是過一段時間,因因緣已盡,佛就要示入滅。


(2)「如來滅後,弟子漸離正法偏向邪道,名飲他毒藥。」:這段時間又是隔開了這些小根機的人,這個因緣又是再度離開了正法,偏向邪道,要受感染實在是很容易。


(3)「接受大法,入人群,淬煉出真如本性」:我們如果沒有趕緊現在就接受大法入人群,淬煉出我們的真如本性出來,其實要再墮落的機會是很大。就像這樣,已成就的已經度了,未成就的,就是這樣一段時間又是再漸漸離開正法;一段時間若沒有親近佛,他就會離開,漸漸離開正法,偏向邪道,這樣叫做「飲他毒藥」。


4. 【飲毒】:『已有出世無漏種姓,以遠違佛化,故中途昧失,受煩惱無明之覆障,名曰飲毒。』


(1)「已有出世無漏種姓,以遠違佛化」:這些眾生,人人都有這個「無漏的種子」;如果接受佛法來,去除那些煩惱,粒粒都是無漏的種子,都是真如本性。但這些無明還未斷除以前,佛陀的因緣已經在這個世間要告一段落要離開,「以遠違佛化」。因為佛陀離開了,這些眾生已經跟佛的因緣又離開,沒有好好去追求這個緣去接續下來,這個緣離開了,就變成背道而行。


(2)「故中途昧失,受煩惱無明之覆障,名曰飲毒」:中途,他沒有好好追上,沒有去接上這個緣,在這個半途就迷失去了,「受煩惱無明之覆障」。這個中間沒有再繼續親近,這個中間就煩惱、業開始恢復過來。凡夫,就是煩惱又開始造作業力,「名曰飲毒」這叫做「飲毒」。


5. 『見諸眾生,德薄垢重,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故云:於後飲他毒藥也。』


(1)「見諸眾生,德薄垢重」:眾生福德薄淺!德若較薄、福如果較薄,垢穢就很重。有的人一樣,「怎麼你聽到的都是好話,我聽到的呢都是很煩惱的事情!」是啊!有福的人,看到的都是好事、都是好人,都是聽到了好話;若是無福緣差,遇到都是壞的因緣,跟你在一起都是搬弄是非的人。讓你的心就是無法靜下來,讓你的心容易起煩惱、造業,這就是薄福的人,無福的人,這很可怕。


(2)「益友與損友」:在〈安樂行品〉也說過益友與損友。有福的人就能得到益友,無福的人就得到損友,就是與我們分派分黨;他們的人都在說我們如何,我們就不可跟他們一起做,好事我們自己來做,就會變成這樣。這就是業障重的人,這就是福德薄垢重!


(3)「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佛若滅度後,就是遇到這種的損友,就會帶往偏差的路。「故云:於後飲他毒藥也」,這就是我們要很注意。


6. 【藥發悶亂】:惑起為藥發,業重為悶亂,不知出世要道,故云悶亂。


(1)「藥發悶亂,惑起為藥發」:這個毒性若發作時,就是迷了,亂了。「惑起為藥發」,我們的這個迷惑,一直無法了解,一直人與人之間不斷誤解,不斷彼此之間互相衝突,一直產生出來。就像去吃到毒藥一樣,心性不定,心一直迷亂,不清楚。


(2)「業重為悶亂」:好人無法在一起,心昏亂,業重,叫做悶亂。因為毒性在發作,毒性發作就表示業力,業力一直起來,益友一直遠離去,損友一直跟在你的身邊。同樣道理,藥發作,障礙愈來愈多,心愈來愈亂。


(3)「不知出世要道,故云悶亂」,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解脫,出離這個人間無明煩惱的苦,就越來越不知道,這樣叫作「悶亂」。


7. 【宛轉於地】:邪毒交攻心神,流浪諸趣,名為宛轉。生而復,不離下地。


(1)「宛轉於地」,在那個地方在掙扎,「邪毒交攻心神」,邪的毒氣,一直在攻我們的心神。明明道理是這樣為你解,你聽得進去嗎?聽進去變成是非;跟你說的遍遍道理,要解開,反過來就是毒,他就是不願意聽,他的心愈無法將這個善的法聽進去。


(2)「喻蛇飲水,增加毒氣」:同樣道理,因為蛇本來就有毒,你喝再多水還是那個毒氣不減,同樣道理。所以說,我們的觀念若不改變,業力障礙是愈來愈重。


(3)「邪毒交攻心神」:這叫做「宛轉於地」!身心病態會愈來愈大,這種身要做好事,但是煩惱很多。身與心就是無法調和起來,身心有病,這是在這個時世中。人病,時世也病,所以人與人之間也發生了病態。這個「病」字是已經在現在,無論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是很嚴重的事,所以這是「邪毒交攻心神」。


(4)「流浪諸趣,名為宛轉」:由不得自己,隨人、隨著這個環境,人這樣將我們轉;所以「生而復」,就是這樣由不得自己,隨業去了又來,來又去。


(5)「不離下地」:不斷一直下沉,在五道中。天、人,我們若是又做得不好,墮入三惡道,苦難處就苦不堪。


8. 『以惑業招受生死之苦,墮於三界,輪轉諸趣,故云:宛轉於地。』


(1)「以惑業招受生死之苦」:我們就是惑,就是無明想不開。因為無明累積了煩惱,因為煩惱也累積無明、不斷困擾的煩惱,又讓我們更加無明,一直不清楚事理。業,煩惱的業就又一直造。所以煩惱無明、無明煩惱,業一直造,到最後哪怕道理在面前,你也是惑。


(2)「墮於三界,輪轉諸趣」:微細的惑,見思惑,很微細,讓你看不到。但是從內心,從無形的因緣,就是這樣一直不可思議,沒辦法解釋這個惑,就一直產生出來。使得我們惑業招受生死苦報,由不得我們自己,「墮於三界」,在三界中在輪迴不斷。惑、在色、在欲,都是這樣在輪迴,這種「輪轉諸趣」由不得自己,「故云:宛轉於地」。


9. 『雖曾發大心,而竟致流轉生死,此為逢緣惑起喻。』


(1)「雖曾發大心」:雖然我們有再發大心,「而竟致流轉生死」我們明明有在發大心,怎讓我一直轉不出來呢?還是在生死中。


(2)「此為逢緣惑起喻」:這就是煩惱放不下,成見解不開,這要如何呢?阿難問佛陀:「佛陀在世這一群弟子都無法治六群比丘,佛陀若不在時,什麼人可以調伏呢?」佛陀一句話:「儘量勸,若是勸不過來就由他去,大家慈悲包涵,他自己造的業就是他自己要受。」連佛陀都說出這麼無奈。因緣已經盡了,佛陀要示滅,度不過來的這些眾生要如何呢?大家只好就是包容,由他去吧!那就是隨他去,就是這樣而已,還有什麼辦法呢?


10. 「依教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的要用心,我們若沒有用心,我們無法入佛的本門,在跡門中的含義,我們就無法了解如何入本門。要入本門,就是依照佛陀的教育。要知道六度萬行、四攝法、四無量心,我們都要做,要長時修!長時,就是要修,我們真的識要轉為智。


11. 「回歸真如本性」:這些方法是我們要回歸真如本性這條道,這條道我們不肯開,方向再正確,都「無法度」,無可奈何,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12.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慨嘆世間惡濁, 時世成病,大地受毀傷。 見解濁,己見。宗教分派對立, 泯滅人倫的新聞頻傳。小到個人之間的已見固執,連做善事的方式也容易與人起爭執,無道德倫理,大到內戰或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難民潮不斷。


但反觀非洲慈濟當地志工的黑珍珠菩薩的心寬念純,知足善解,在苦中還能幫助更苦難人。修行,就是這麼簡單,問心寬不寬,念純不純,想的都是眾生的大我精神,忘記「小我」自己,是真功夫。


很感恩上人每用寫下手札的期勉弟子們:「四無量心弘誓願,六度萬行菩薩道,大慈大悲四攝法,無量功德智慧海,一切緣起解脫藏,清淨根力正道法」,「依教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7/10/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