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常以忍辱為心念,
能調禦諸惡不生,
人間合和息諍論,
逢苦能忍如大地;
正道能斷一切邪,
除斷一切貪瞋癡。
多用心啊!修行,佛法一定要入心;佛法入心,就是要落實在行動,身體力行。人間,一定是在人群中,所以我們學佛法道理就是從「理」入人群。但是在人群中,佛陀的教理就是要我們「六度萬行」;學佛法,就是學如何待人接物的方法。因為我們是在人間,我們也是在人間生活的人之一,要如何生活才能夠解除人間疾苦?人間的疾苦不是一個人造成而已,是人間事、物才合成了這個苦。人間若不是事事物物,苦要從哪裡造來呢?當然,源頭就是在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因為有周邊的人、事、物。這本來就是這樣,三者缺一不可──有人、有事、有物,這種人、事、物會合起來造成了我們的苦。因為有人、事、物,造作起來就是業了。
佛陀的道理就是教導我們要如何去面對人間,最好就是人人還未造業之前就讓他知道造業有果報,道理清楚了,不要造業。而萬一業已經成就了,要如何去減除?那就要用修行的方法,就是如何去除煩惱無明,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清楚,所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法一定要聽,聽來要很清楚,很清楚之後入人群,人群中就去施展出來,未犯就去告訴大家不要犯,這是「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速斷」,這是佛陀教我們的道理。在人群中,有的是已生惡了,就要趕緊叫他快斷;還未生惡,就告訴他:「不要哦,不要造這個惡。」要說道理給他聽。鼓勵大家要行善,「有哦,我有行善」,「很好!來,再繼續造福人群,再深一層認識道理」。而若還未行善,我們就趕緊成就他、引導他,如何來行善、如何入人群結善緣,認識佛法,了解佛法的道理。
這就是入人群,去布施法,布施,我們就要練就要如何有規戒。在人群中難免人事的見解多,而且修行,若沒有好好持好我們的心志,也很容易受影響。或者是人間意見偏多,我們若沒有好好這個「忍」字在心,我們無法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在人間。入人群、出人群;入人群很熱鬧,出人群很寂靜。這種我們在〈安樂行品〉也有說過啊!所以我們必定要學得會忍。在人群中,很憒鬧的地方,而我們心也不受影響;在很單獨之時,我們也沒有覺得我們是很孤單,總是抱持著很平靜、平常的心。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功夫,這個功夫就是在這個「忍」字。
我們要如何持戒?我們要如何忍辱?我們願意布施,所以需要守規則;我們願意去付出,入人群必定堪得忍耐。若這樣,你才有辦法步步前進去精進,在人群中心不受物欲影響,不受人我是非動了心,自然我們心就專、就定了,不會受周圍影響。若能夠這樣,自然智慧就產生了,這叫做「六度萬行」。這「忍」字很重要,所以「常以忍辱為心念」。「忍」是在「六度」的中心裡,我們要忍,這「忍」就是我們的心念,心心念念知道要忍,所以「能調禦諸惡不生」。有這字「忍」,我們在忍中還能夠精進,「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我們不會去造惡,還要保持著善念,這就需要這個「忍」。忍得住周圍的欲來誘惑我們,忍得住人我是非來威脅,所以就是需要「忍」字,這很重要。所以,我們能夠忍,就能夠「調禦諸惡不生」,不會受到這些影響我們的道心,損我們的慧命,不會了,自然就能這樣的保護著。
所以,「人間合和息諍論」。人間,人我之間,我們就無諍。無諍,就是不要計較了,不必論我長、你短,就不需要了,每天就能夠歡歡喜喜、平平和和過日子,在人群中不受影響。所以,「逢苦能忍如大地」。不論世間是什麼樣的環境,我們能夠安忍著,好像這大片的土地一樣,不論這風雨來時。 風來、雨來,雖然風來,地上物受損,這片大地還是安然自在;雖然水來淹了,但是水退之後,依然是一片的大地。或者是火燒過了,萬物焦炭,如炭,但是清理好還是一片的大地;雖然地震了,山崩、地裂了,這片猶然還是大地。地球本來就是有山河大地、滄海桑田,本來就是這樣,還是在一片大地的上面;海也是大地。
總而言之,我們要很清楚,不增不減,不論是高、是低,還是都沒有離開大地。大地總是為天地萬物所用,所以涵蓋天地萬物,不論是什麼樣的境界來時,大地還是能夠適應環境,包容著一切的環境,所以「逢苦能忍如大地」。這總是在人間我們要順應環境,但是要不變;不變,它包容,不離它的道理。所以,「正道能斷一切邪」。只要是正道,就能夠斷除一切邪惡。一切的邪惡,能夠一字「正」,這個「正」的道理,什麼樣的邪惡只要一字「正」,自然就會修改掉了那個偏邪的道,我們能夠將它修改過來。所以,要好好用正念,正道、正念自然我們就會避離了那個邪。邪,就是有毒,我們要走這條正道,就不要毫釐寸步偏差,所以必定要行在正道上,避離這個邪。
看看,良醫,大醫王,就是因為時世病了,佛陀也是為了人心,時世有病了,所以他就要應這個時世的不調來生人間,教導人人心念向正的道理去實行。這就是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指示我們向前正道走,避免了那個偏邪的邪道,這就是我們要注意。所以,能夠「除斷一切貪瞋癡」。我們若心中有正道,就能夠除掉了一切貪、瞋、癡了。世間很多陷阱,這個陷阱處處,我們心中若有正見、有智慧,就能夠知道如何開闢出了一條正道來,陷阱就能夠避開,安全往那正確的方向去。所以,我們用心、用愛耕耘這人間大地,期待我們能夠平安到達我們的方向,這很重要。也就是心若有偏差要趕緊用法來調整,就像我們的身體有毛病,就要趕緊用藥來調理,這是同樣的意思。
所以這段文,與前面我們所說的醫王,很好的醫生,是一個家庭很多孩子的父親,他能夠治理很多人的病痛,卻是自己的一群孩子,藥現成,就不懂要去拿藥來吃。父親用盡心機製造了很好的藥,但是心神不定的人就沒想要將藥好好利用,還是很仗勢有父親在。所以父親才用種種方法,藥做好,將很好的藥留在家裡,告訴孩子:「我還有事情,要離開了哦!父親已經有年紀了,可能也沒有多久了,我現在藥幫你們放在這裡,我有事情要趕緊出門去了,記得,要好好吃藥哦。」這是父親的慈悲,就這樣一叮嚀、再交代,才開始離開。
離開之後,就叫人來告訴他的孩子,告訴他們:「父親在外面已經往生了。」用這樣的方法,真的有人就來對這個家庭的孩子說:「你們父親在外面已經往生了。」孩子聽到了,懊惱、悲痛,這才覺醒起來。這是在譬喻,眾生就是這樣,佛在世時不懂得要珍惜。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摩揭陀國之伽耶城郊菩提道場,在那個地方成佛。有多少的外道教,那個時代佛陀已經在人間說法了,有人能夠仰慕佛法,來皈依佛法,來跟隨佛的教法修行,但是還有一大群的人想盡辦法要破壞佛法;不只是不肯聽法、不肯從佛的教法,還要破壞佛法,這是佛世的時代就有了。甚至佛的僧團中,有的弟子是不受規矩,就像提婆達多,他就是反抗佛,也在反佛,還要來害佛,還在僧團唆使,有的人就跟著提婆達多去,就是來毀佛的僧團,也有這樣啊!所以,佛陀在人間時,那個時代佛法也受了很多的坎坷,很多的無明,在佛的僧團、周圍就是很多。
這種逆緣,佛陀在世就有這麼多的逆緣,何況末法的現在呢!所以我們就要知道,在這個惡濁時代,佛法的道理是這麼好,我們好好要信受奉行。佛法就像那位名醫所開的藥單、所留下來的藥,能夠傳到現在。現在這治世良方,我們應該要好好來取用,讓我們的慧命成長,我們要有這個使命。確實,人間就是一個觀念,在人、事、物中形成了天下大小乾坤都已經有病了,我們豈能夠這樣就是過著懵懵懂懂,今生來世由不得自己,苦、集、滅、道;「苦」、「集」要一直這樣連環下去嗎?我們應該要找出了「滅」,滅苦的方法;滅苦的方法就是這帖靈方妙藥。
我們要殷勤精進,依法、依方煉藥,我們有這個使命,要將這個藥不斷、不斷再傳於後代,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要如何滅苦?我們就要修行於道。我們自己若沒有身體力行,自己若沒有好好來鍛鍊自己的心思、理念,要如何在人群事物中去克服?如何做出典範來引導他人?這就是我們要自己很精進,精進、忍辱這必定要有,「六度萬行」是我們需要。所以,前面的文我們要好好再複習、再了解。所以,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
複習經文:「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
「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這位醫生已經將藥做得很好,收得很好,要出門,向孩子交代了。所以這樣對孩子交代,叫做「作是教已」,教他們:「你們若有這樣的病,要好好吃這樣的藥。」這一項一項的藥為他們指導,「藥做好在那裡,什麼病就要用什麼藥」,這樣教他們了。教好,他就「復至他國」,就離開家庭,就到其他國度去。這當中度眾生的時間沒有停止,救人的時間沒有停止。這個家庭的孩子有病,我開藥,好了;其它地方,還有病人的地方,我這個醫生就要再去其它的地方,再去為人治病,所以還有其他任務。「復至他國」,就是再去其他的地方。出去,「遣使還告」,就交代一些人,說:「去跟我的孩子說,父親已經死在他鄉。」所以,「汝父已死」。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背」就是離開了,離開家庭了,往生在其他的地方了。所以,「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我們父親一定很疼惜我們,父親一向就是這麼疼惜我,我有病,父親一定會為我治療」,所以「能見救護」。「我若有病,父親會救我,會保護我」。「今者捨我遠喪他國」,「現在我這個當醫生的父親已經離開我,在他方,這樣再也不會回來了」。就是有這樣懷念的心,這這群孩子有這個懷念的心了。懷念的心起,這段經文就再說了,
經文:「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子悲失父愛,無所依怙,心遂醒悟,復憶念留良藥,服之病愈。
這段文我們要很清楚,已經開始在懷念父親了,「子悲失父愛」,現在父親往生了,知道父親是這麼疼惜我。人若過世了,才知道珍惜他的好。這些孩子也是一樣,現在才知道,知道父親再也不會再回來了,心就很悲痛,悲痛父親已經不會回來了。「無所依怙」,「我永遠就失去了父愛,失去了疼惜我的父親了,我將來就沒得依靠,我無依無怙了,沒得可依賴,也沒得可依靠了。以前父親是一個好的醫生,而我身體不好時,父親會來疼我、會來照顧我,現在已經沒有了」。
因為這樣,「心遂醒悟」。這當中自己已經覺醒起來了,「我的父親這麼疼惜我,現在沒有父親了,我自己應該要站起來,不要再依賴。現在已經沒得依靠了,身體要好好調養起來」。就像我們,智慧要自己自生長,我們本具有如來本性,有清淨的本性,清淨的本性自己應該要好好生長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已經覺悟了,「復憶念留良藥,服之病愈」。這個時候知道要趕緊用藥,對佛法我們要趕緊認真。就像有病的人懂得想要趕緊吃藥,那麼我們現在需要求智慧,智慧滋養的良方,我們要趕緊了。所以,已經回憶了父親留下來的藥。到底在哪裡?佛陀的法到底在哪裡?我們要趕緊找,好好受用。藥找到要趕緊吃,而我們修行要精進,找出修行的方向來。
*喻眾生,悲佛涅槃,各自愓勵,勇於精勤修行,斷諸疾苦。
所以,「喻眾生悲佛涅槃,各自惕勵」。譬喻眾生,佛陀已經不在人間了,所以大家要自我警惕。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經就示涅槃了,現在佛陀不在人間,但是還留著佛法在人間,大家要趕緊自惕勵;要警惕自己,自己要勉勵自己。所以,「勇於精勤修行」,這時候自己的慧命自己要顧了。修行只是為大家開一道門,以前的人也一句話說:「師父引入門,修行在弟子。」人人「各自惕勵」,自己要警惕,自己要自我勉勵,要趕緊勇於精進,好好修行;法要好好接受,身體力行在人群中,我們要把握時間,自然可以體會苦、集、滅、道。「苦」在哪裡?知道了,這已經老早就知苦了。也知道苦的來源就是因為「集」,一直累積、累積了,累積過來,這是累生世的業力,由不得我們自己,所以引來今生。
我們既然知道,今生此世了解了,就要趕緊將法及時用在這個時間。除了這個時間,過去求不可得,未來我們還不知去向,就是這個時間我們要趕緊把握。所以,「斷諸疾苦」,要及時斷諸疾病、疾苦。我們所有的煩惱現在要去除,而法要趕緊用,要趕緊拳拳服膺。常常說「得一善,拳拳服膺」,這好的事情、實在的法我們今天聽到,今天就要趕緊用在人群中,這樣的法就是我們的了。有用出去,某某人對我如何好,教我什麼法,那就是某某人的法;某某人就是聽到這個善法,所以應用在自己的身上,還來幫助別人。所以,感恩的是,那個人來感恩我,因為我用了這樣的法;法就是要成為自己所做的,才是真實法。佛陀將這個法說給我們聽,用是要用在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
經文簡釋:
「自惟孤露,無復恃怙」;自思惟身心無所依皈,孤露無依無助。慈父既喪,無復恃怙。
所以,「自惟孤露,無復恃怙」,那就是「自思惟身心無所依皈,孤陋無依無助」。「慈父既喪,無復恃怙」。我們的父親就已經不在了,所以我們沒得依靠。佛陀已經離開人間,法留在人間,我們要依靠什麼人呢?也一樣沒有佛在人間可讓我們依靠!所以我們真的是很孤獨了。但是,法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好好把握,要不然永遠都是很孤露,無依無助。若沒有將法用在我們身上,周圍還是只是人生假相,我們的慧命還有什麼與我們做伴呢?
生命中的周圍我們若一不小心,可能我們會造到業,唯有慧命,我們的慧命,有多少人能真正幫助我們慧命,在我們身邊呢?我們若沒有好好吸收佛法,如何增長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慧命真的是很孤露、很孤單,我們應該要好好吸用,吸收佛陀所留下來的法。佛陀既不在世,我們若又不用法,法又沒有將它用入心,真的我們很孤露,空白來人生一趟,人生這趟又是再集種種的苦源,又再帶去來生,所以我們要好好自我警惕。
經文簡釋:
「常懷悲感,心遂醒悟」;父喪常懷悲慼,常懷念父德,是以感動,心遂醒悟。
所以,必須「常懷悲感,心遂醒悟」,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要覺悟的時候了。「父喪常懷悲慼」。「常懷念父德」,我們心要時時懷念著佛陀,覺者雖然離開我們二千五百多年,同樣也都要戀慕於佛,就如佛陀才離開我們不久,佛的教法就是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必定要有這樣的心念。所以,「是以感動,心遂醒悟」。這樣才是心漸醒悟;醒悟起來了,這樣清醒了、覺悟了。佛雖然不在人間,但是我們已經是覺悟了,應該要好好受用。
經文簡釋:
「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遂漸感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喻佛法之妙,理之深長,若能依教奉行,即能諸煩惱業悉盡。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所以,「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要知道,「遂漸感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漸漸要去感悟,知道這個藥是色、香、味都很俱全,我們應該要好好歡喜來取服。「喻佛法之妙,理之深長,若能依教奉行,即能諸煩惱業悉盡」。這就是「喻佛法之妙,理之深長,若能依教奉行,則能諸煩惱業悉盡」。所有的煩惱業就能夠去除,只要我們依教奉行。我們入人群,不受人群來困擾我們,也不受物資來誘惑我們,自然我們就去除煩惱,業就能夠不增加,又能夠消除業障。所以,「即取服之,毒病皆愈」。若我們藥好好吃,自然毒病就會消了;法好好受用,煩惱就慢慢去除了,所以要用心。
*良由應世妙藥恆存,如來滅後,眾生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緣,能感未來應化。
「良由應世妙藥恆存」,幸好,幸好這個應世妙藥永遠都留在人間。因為道理是永恆,佛陀已經為我們分析、教導我們,道理永恆在人間。所以,「如來滅後,眾生醒悟」,佛陀入滅之後,眾生應該是醒悟之時。所以「服藥修行」,好好吃藥,就像我們在受法、我們在修行,我們依教奉行。「以作因緣」,用這樣來做,我們來生不失這個法。我們已經將法培養在心識之中,我們「轉識成智」,已經將意識轉為我們的智慧。這個法已經過濾過了,是清淨的法;清淨的法就是智慧,所以人間一切的常識,我們已經納為智慧了。服藥就像在修行,「以作因緣」,這個智慧,我們來生來世知道方向,會遇到好的因緣,成就我們的道業。
「能感未來應化」。我們未來還要再度眾生,我們今生此世「轉識成智」;轉識,就是人群中的經驗我們不受他影響,還是再增加智慧。「煩惱即菩提」,轉煩惱就是菩提,轉識就是智慧,累積今生此世這種轉煩惱為菩提,轉識為智的這個經驗,來生來世就能夠有所應化的機會。我們能夠應因緣,我們能夠同樣接觸到這樣好的因緣來度化眾生。這我們應該要很歡喜,有這樣的因緣,這叫做「安樂行」。只要我們堪得忍,願意精進,我們就是運用「安樂行」在今生此世。
*遺教云:其未得度者,皆悉已作得度因緣。
所以,《遺教經》裡有這樣一段經文說:「其未得度者,皆悉已作得度因緣」。這個時候我們對自己,也是要好好造我們未來能夠得度的因緣。而現在與我們同修者,我們與他們結好因緣,希望來生世再接下去,我們還與他有因緣,我們來度化他。這就是因緣連接,總是要好好用心去實行。
經文:「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所以,「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這段文再這麼說,父親已經聽到孩子開始能夠吃藥了,自己懂得去取藥來吃了,聽起來孩子也已經慢慢已經康復起來了。這已經有希望了,孩子得救了,因緣成熟了,父親聽到歡喜了,所以他再回來了。這就是佛,他就是這樣再回人間。所以,「此喻未來益物也」。佛雖然說已入滅,其實佛並沒有入滅;他說入滅,只是要利益眾生,是方便法,是要來勸大家,讓大家了解,說:「你現在若不認真,父親就是藥已開好了,父親老了,我這次要出門去,大家要好好的,有病就要用藥。」這就是這樣留著。
佛還是留著未來要度的因緣,所以佛若是長時留在人間,就像那個家庭的孩子,父親常常在這個家庭,你就會仗勢;但父親若離開,說:「父親死了」,你就懂得要珍惜、懂得要戀慕,能夠尊重父親,知道父親的好,才懂得要去珍惜他開出來的藥,你才會懂得去吃。你明明知道父親是很高明的醫生,自己有病痛自然就會想到父親開的藥很好,就懂得要去吃了。所以佛陀說「示涅槃」,其實他就是為眾生一個方便,讓眾生知道佛已經不在人間,佛法很寶貴,道理很微妙深奧。要用心去體會、去了解,就是道理一定要入心,要能夠體悟、證知佛的教法,要好好去體會。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時時刻刻不要忘記我們是追求佛法,學佛道者,佛法所教育,我們應該要依教奉行。既是佛陀專心人間,這一大事因緣,那就是教導行菩薩道;既行菩薩道,六度,這六種的方法我們必定落實在人間,時時受用。人間最需要用到的,那就是忍辱與精進,這是我們日常要用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