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誓願菩薩行者,勤修樂求妙法,
化導一切眾生,令其依教修學,
增廣菩提直道,能轉不退法輪。
菩薩誓願入於無量旋陀羅尼,
是謂於法門得旋轉自在之力,
於總持法門得諸法圓滿具足。
大家要多用心啊!「誓願菩薩行者,勤修樂求妙法」。要多用心、多下功夫!「誓願菩薩行者」,意思就是已經生生世世在「四安樂行」中,身、口、意、誓願,這四法是長長久久,累生累世都是不斷立弘誓願。應該大家都還記得「四安樂行」。佛陀如何說法、菩薩如何受持,在累生世從身、口、意的受持,還要再下誓願,一定要立弘誓願,累生累世、綿綿長久這樣在人間入人群、度眾生。菩薩道是「六度萬行」,很長久的路,是我們不斷連接,累生世必行,所以「勤修樂求妙法」。那個殷勤,勤修、殷勤,不斷在身、口、意、弘誓願中,累生世修行無不都是在人群中來來回回,用他的身,身體力行;用他的口,不斷樂說法要;用他的心意,綿綿不斷,還是求法無盡頭,不斷還是向前。所要求的那就是妙法,妙法應用在人間,受用在自己功德,下功夫在人群。
「功德」,前幾天也說過、分析(過),因為〈分別功德品〉。我們現在進來這段開始就是要說如何修行,修行的時間不斷地累積,在人間中如何的付出,這全都是在我們現在進行中,叫做〈分別功德品〉。開始,聽法就要很用心入,所以在「誓願菩薩行者」,我們就要想到連貫,菩薩行的前面,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勤修樂求妙法」,我們就要想,妙法是如何來修?要多長的時間?幾天前才說過而已,時、空,時間無窮盡、空間無處不在,壽命在真如諦理,慧命長遠。這麼多的法,重重疊疊來教育我們,我們要記憶。一直告訴大家,「不要忘記,要記憶」。是啊,記憶、勤求。
「勤」,「勤修樂求妙法」,這就是我們長時間、空間,用我們的真如不斷追求諦理;用我們的真心去追求這個道理,與真如來契合,這就是妙法。世間事求到最後、分析到最後,唉呀,空啊!但是空中妙有。這歡喜,心若有在法,法若有入心,那就是法樂,會很歡喜;愈歡喜,就是愈要求法,這叫做「樂」,樂求。從內心歡喜,在法之中得到法樂,所以「樂求妙法」。要用心。而求法是要做什麼啊?「化導一切眾生」。就是求來,我們能夠了解更多。眾生千千萬萬種,尤其是「六百八十萬億」。我們人人有六根門,如何以六根來緣千千萬萬的境界?無法計算的心念、無法去說出數量的煩惱,也有很多法的心得。往求法的路走,他們的六根、八識無不都是回歸真理的路;若是一念偏差,六根、八識所緣的境界無不都是惡因緣、無不都是煩惱無明。「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我們也應該要了解,要連續回憶下去,這叫做聽法。
所以,菩薩就是需要在人群中不斷不斷去化導,去教化、去引導,讓眾生能夠記憶,一次再一次,不斷不斷眾生的記憶在法之中讓它很深刻。所以,就是菩薩要不斷勤修、不斷求法,不斷在人群中來教化引導一切眾生,讓每一個眾生能夠提起歡喜求法的心。「令其依教修學」,使令人人歡喜求法,也同樣,與菩薩一樣樂求妙法,他就要依教奉行。若能夠這樣,就是「增廣菩提直道,能轉不退法輪」。菩薩修行就是這樣修,就是化導眾生,但願眾生愈來愈能夠接受,愈來互相度化;修學,人人能夠愈靠近善法。
這樣,這條路愈多人同方向一起走,這條路還要再開更大點、要再廣一點。不就是常常就告訴大家,生命的長短我們無法自己自主,但是深與廣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生命要多深?我們要拓展多大的範圍?就是由我們自己。這「增廣菩提直道」,「廣」就是寬,「直」就是深;「直」就是時間,「廣」就是空間。我們修行,我們的誓願、我們的時間,要感恩過去有這個因緣,把握現在的這個因緣,我們要自己趕緊修,修我們的「六根」,注意我們的第六、七的意識,造作之後自然是回歸第八識,來來回回。這就是直、廣,不論時間我們要把握,我們生命的廣度不是只有獨善其身,我們的廣度就是要綿延。因為我們的法能夠影響更廣、再更廣的人的見聞,所以菩薩道就要再開闊,所以「增廣」。
前一段時間,我不是一直說,要開菩提道。菩提道要開得廣,所以「道者路也」。人若多了,一定路要開闊,交通才能夠暢通。菩薩道,入人群度眾生,人多應該道要開闊,這更多人來開、更多人來行,這樣整條路鋪平了,菩薩道在空間自然就會開闊了,所以說「增廣菩提直道」。不論是時間,縱或者是廣,這時間、空間,在這個大時間、大空間,「能轉不退法輪」,在這個地方來轉法輪。「菩薩誓願入於無量旋陀羅尼」。這也就是菩薩的誓願生生世世沒有離開身、口、意,就是身、口、意,所以我們要再來弘誓願,弘誓願來來去去,總是入於無量旋陀羅尼門。「旋陀羅尼門」,前面說「陀羅尼門」,那就是叫做「總持門」;現在所說的「旋陀羅尼」,「旋」就是在那個地方轉,轉法。「陀羅尼」就是「總持」,不是只有總持,還要「轉」,「轉」就是旋轉。
是謂於法門得旋轉自在之力。我們求法,什麼法我們都知道了,已經入這個陀羅尼門,我們已經入法門來了,這叫做「總持門」。這個門我們全都知道,了解了,法,得到法我們就要轉,要轉法輪,所以叫做「旋陀羅尼」,就是「旋轉自在」的意思。我們在轉法,我們的心境自在,這種「旋轉自在之力」,叫做轉法輪,也是「於總持門得諸法圓滿具足」,這就是圓滿具足了。我們用自在力來轉法門,旋轉陀羅尼。所以大家要很用心體會,這法髓大家要好好用心,因為這一品已經是〈分析功德品〉,就是入佛知見。現在就是佛知、佛見,我們一定不要放過,要用心聽!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
複習經文:「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就是佛陀他在〈從地涌出品〉說很多、很多菩薩四方八達來,這些菩薩都很資深了。所以佛陀介紹這些菩薩有多少啊?比這些菩薩還更多,有千倍的大菩薩。而這些大菩薩,他們都是已經得聞;得到法了,聽法了,也是這樣受持這個法,所以「得聞持」。「得」就是心有所得了,聽很多的法,這些法也受持在我們在身體力行,這個「陀羅尼門」。我們已經入這個陀羅尼門了,就是總持門。大家要很清楚,所以才有這麼多。還有,不是這些菩薩而已,「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還有一世界的微塵,一個世界的微塵,意思就是一個世界那麼大,這些沙土的數量,一粒沙算一個菩薩,這麼多的菩薩。數量那麼多,他們人人都是「樂說無礙辯才」。「樂說無礙辯才」,昨天說過了,那就是「四無礙智」,要有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這能夠說這樣這麼多法,有這麼多菩薩能夠去講法,這都是已成就,是佛過去所度化的眾生,時間之長、空間之廣、度眾之多啊!這是「壽量」,壽無量的長時間所得。來,接下來這段經文就又這樣說,
經文:「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經文簡釋: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旋轉曉解諸總持門,於一法中出生無量無邊句義。
要很用開大心量的心腦來接受,這麼多這麼多無量菩薩,微塵世界的菩薩,大家要用心!「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這已經是很多了,一世界的微塵數已經很多了,還又再「復有」。除了那個世界微塵那些菩薩的成就,還有一世界微塵數的菩薩。不只是這樣,還有,「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不是只有「總持門」,還得到轉「總持門」的法,不是只有知道,「知道了、了解了」,我還是將這個法應用在人間,入人群旋轉無礙,這就是「旋陀羅尼」。這無量的陀羅尼,無量法。所以下面為你們解說就是這樣說,「旋轉曉解諸總持門」。就是在那個地方轉這樣無量的法,大大小小的法應機逗教,任何一個空間無處不在,這樣來旋轉所有所有的法。「於一法中出生無量無邊句義」。每一法都能夠解釋很多很多法,有時候一直解,想到這個法,這個法連貫那個法,不斷地連貫;解,有時候解得走不出來,因為法很多。
就像大長者引導那個貧窮子去開寶藏,進去到寶藏裡面,「哇,寶這麼多」,想要懂它的名字,要懂它的功用、懂它的價值,想要懂它的使用方法,哇,這麼多,每一項連連接接都有它應用的連貫,真的很多。法如寶藏,一旦寶藏打開了,法連貫的相關道理實在很多。所以,「於一法中出生無量無邊句義」。用這個言辭要來解釋,很多了,何況我們人間的語言不同,語系不同。所以法是一,但是要分析的要用無量無數的方法。
*旋陀羅尼:能觀有無二相平等不二,總持一切,為得旋陀羅尼:於法門中圓滿具足,出沒無礙。
所以「旋陀羅尼」,是「能觀有無二相,平等不二,總持一切」。我們能夠得到「旋陀羅尼」,就是總持一切法,在一切法之中,天地之間那個諦理。我們幾天前,開頭時就說法性、諦理,大家應該要記得。法性無量無邊,我們的智慧與佛同等,法性平等,我們應該要知道。知道是知道,但是我們還沒有辦法轉動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知道了,這真如平等,與佛同等,我們知道,卻是佛陀的智慧與我們凡夫的見解還是一段很長的距離。我們只是知道,「陀羅尼」我們能夠解,叫做「總持」,法我們是不是有受用到了呢?部分有受用。所以,我們還未到「總持門」,我們只是知道了,還沒有全部、完全,何況要轉,還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自己的真如能解是這樣,何況諦理?諦理是大乾坤,道理,大道理,大道理你透徹分析到最後一切皆空。
所以我們常常說,「有為法、無為法」。我們過去在〈安樂行品〉,反正有幾品之中就一直在說有為法、無為法。從無為,我們能夠體悟無為來入人群,用出世的精神,用出世法來入世的精神。入世就是有為法,有所作為,這個有為法,有善、有惡。我們的心態,若是在這有為法之中轉,我們容易惹煩惱,但是有法,我們自然有所作為,入人群度眾生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情。若這樣,有為、無為是不是平等呢?
我們透徹了解一切都是名相,所以不用掛礙,這就是知道「空」的道理。但是我們很了解,了解「空中妙有」,這個妙有真如,大乾坤的諦理我們已經知道,雖然是「真空」,但是我們在人間就是要了解「妙有」。所以「妙有真空」,了解者那就是平等;有、無就是有為法、無為法。我們一段時間一直在分析有為、無為,「有」就是有為法,「無」就是無為法。這有為法的相,大家執著就是有為法的相、無為法的相。在修行,空的就都完全空掉,他不承認有。但是,有的就是執「有」,在修行執有,所以他無法看徹這個空的道理。中道就是空中妙有,我們要用智慧分析到一切無掛礙,「無罣礙故」,這就是看開了,一切皆空,所以就沒有掛礙了。而我們若無掛礙,就說:「就空了,我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那就是執在「無」。「一切都空了,我還要再修什麼行,再做什麼事情呢?」你說三寶,我說四寶……(註一)。這個故事應該大家清楚吧?
所以,戒、定、慧他就將它淡掉了,我們要知道,我們若沒有「戒定慧」、「聞思修」,這個「有」的法,我們哪有辦法透徹「總持門」呢?我們若沒有「戒」,要如何行菩薩道呢?在人群中我們哪能夠在清淨無染呢?所以我們「有」與「無」我們要很用心去透徹。所以,「能觀有無二相,平等不二」,這就已經超脫,不執「有」。我們要知道,我們不用執著,人我是非看得開,就沒有人我是非了。名利、物質我們看得開,同樣是在生活,何必執著呢?何必執有相呢?就不需要。
所以說起來,我們要好好用心,雖然一切空,但是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妙有。真如,我們要保持著我們的真如,與佛同等的智慧,就是清淨妙有真如。所以我們不能放棄,修行就是不放棄,累生世就是這樣修過來。所以「有無二相,平等不二」,不論是有為法、無為法,這全都是讓我們應用如何度眾生,不受眾生污染,保持著我們清淨的這念心,這就是「總持一切,為得旋陀羅尼」。我們能夠在一切法中,不受一切法障礙我們,沒有有為與無為法來障礙我們,還是能夠這樣修我們的菩薩行,滿我們的弘誓願,這就是我們「六度萬行」,在走的路。所以,「於法門中圓滿具足,出沒無礙」。在這個法門之中我們很清楚,我們還能夠轉法輪;要進去「總持門」、要出來,進出無掛礙。要進去空的法,要出來;要進去有的法,要出來,進出空、有二門,我們進出無掛礙,因為我們都通達了。這我們要很清楚來了解。
經文簡釋: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智慧甚深,住不退地。能為眾生轉不退法輪。
接下來它的本文說,「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所以,菩薩不只是一世界微塵的菩薩能夠轉法門,其實還有,比那個一世界微塵數菩薩轉法輪,還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能轉不退法輪」,更加深!不退,「能轉不退」,就是一進去,為眾生轉的法輪,為眾生轉法輪,能夠讓眾生這樣堅持教法,依教奉行,心無退轉。這教導的人就要很深入,非常用功,而且他修行的深。深,就是時間很長、很資深,他的經歷很廣,已經來回無數的世界。這種的菩薩遍布三千大千世界,很多菩薩,他們的「智慧甚深,住不退地」。這已經是很資深的菩薩,在菩薩地來說,他們已經到八地了,不退了,所以「能為眾生轉不退法輪」。這些菩薩很資深。接下來又一段經文,
經文:「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經文簡釋:「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
一千小千,名一中千,一千中千合成一大千世界。此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諸多菩薩。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一千小千,名一中千,一千中千合成一大千世界」。)就說一千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就是叫做「一中千世界」,而一千個中千世界再合起來,叫做「一大千世界」。這裡有三個千,所以叫做「三千世界」。而我們前面的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合起來為一大千界。「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所以這個地方說「二千中世界」,二千中世界那就是,意思是二大千世界,也就是我們平時在說的兩個三千大千世界。這一大千世界國土微塵,微塵數就已經很多,何況二千世界。這一個小千世界就很多,何況中千世界呢!中千世界就是一千個小千世界。
*今二中千,即是兩個大千世界,悉抹為塵,轉菩薩數,悟法性空,住清淨地,能為眾等,轉清淨法輪。
所以,今二中千,即是兩個大千世界,二千個小世界,合起來就是二個中千世界。這二千中的國土,想看看,那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又一千個中千世界,同樣的道理。反正就是很多,無法去數計,塵點、塵點。我們在《法華經》裡面很多的塵點,無法去計算,前面就告訴我們,「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可得知其數,這在〈化城喻品〉就已經告訴過我們了。所以這個數量很難說,現在人叫做「大數據」,數據算不出來的大千世界,所以數量很多,現在在說的都是菩薩數。
「今二中千,即是兩個大千世界」。「今二中千世界就是兩個大千世界,因為……。大家這樣聽懂嗎?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是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這個地方是兩個中千世界,所以應該是兩個大千世界,所以即是兩個大千世界沒有錯。所以說起來,「悉抹為塵」,這兩個大千世界都將它磨成粉,粉塵再「轉菩薩數」,再告訴他這些是菩薩的數字。哦,有多少?已經這麼多的菩薩「悟法性空」,已經體悟了法性本是空。總而言之,就是要告訴我們無掛礙,就是「空」。「住清淨地」,因為空,所以一切污染不會去染著。
我們雖然說很污染,空氣污染,是空的氣污染,不是宇宙受污染,不是,是氣,氣體連結在這個空中,不是這個「空」有受污染。你再污穢的東西在這個空間裡,一直說要潑它,它還是落地,沒有在空中住著。所以「空」,已經「住清淨地」。我們若能夠完全都空,什麼污染都沒有辦法污染到。所以,「能為眾等,轉清淨法輪」。就像這樣,毫無污染的智慧、法性的菩薩在轉法輪,而這些菩薩有這麼多。用心多了解。
*二千中國土,即二千個中千世界。轉不退法輪,即念念不退轉,證此者為入於八地。
「二千中國土,即二千個中千世界」。所以,「轉不退法輪,即念念不退轉」。我們一個念頭,就有幾千……,一個彈指就幾千個念頭,我們的念頭很快。告訴你千世界,你的念頭就有很多很多無量數,你的腦裡就說:「哪有這麼多啊?」抹為塵,就知道這些東西做為塵粉,這個塵粉是多麼多啊?這自己的內心就有那種數量這麼多無法計數。可見一念間,念念有無量無量的法。所以,同樣的道理,「轉不退法輪,即念念不退轉」,就是我們的心念念都在「空」,這個清淨無染的法中了。所以,清淨無染,那就不退了。「證此者為入於八地」,就已經登菩薩地了,到第八地了。
*轉清淨法輪,即具足辯才,現大神通,覆眾生界,無礙無著,證此者為入於十地。
「轉清淨法輪,即具足辯才,現大神通」。我們具足辯才,因為法我們都透徹了解,四無礙辯才,我們就自然有很多很多法,很深難解,他就要想盡方法,要如何讓人人能夠了解。這我們要很用心。所以,「現大神通」,就要用種種精神理念,要去體會這個諦理。大空間的諦理來分析,用真如的智性去體會大空間的諦理,來分析,這具足辯才。就是很多不論是法、義、辭,這樣不斷他都能夠去分析,辯才,成就辯才。所以,「現大神通」,這就是叫做「神通」。將這些法,真如去體會諦理,將這個法來應機逗教,這就是「神通」。
所以,「覆眾生界」。這個法遍空法界,就能夠將眾生的無明的法大概涵蓋進來,都能夠分析讓他們了解。所以,在這個涵蓋眾生法而沒有障礙,叫做「無礙無著」。在說眾生的無明煩惱,那就「煩惱即菩提」。在講煩惱的人將煩惱當作法,當作菩提來說,而不受煩惱染著,所以叫做「無礙無著」。「證此者為入於十地」,這就叫做「十地位」。各位,開始要說這品,就告訴你們很深難解。是啊,是很深、難解,但是也是要解啊!要說的,如何才能讓大家聽懂?而聽的人,我要用什麼樣的心才能夠真正接受,脫離煩惱,無礙無所著?說的人是這樣,我們要如何脫離煩惱,再也不要讓煩惱來染著我們。
我們的習氣,壞的習氣是不是要趕快去除?好的法,我們是不是要趕快追求?我們在六根、八識是不是要分得清楚?這煩惱的凡夫心我們要趕快遠離,菩薩的六度我們要趕快精進,回歸到我們的第八識是清淨無染,再進行到第九識,真如、清淨的境地,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