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一 3月 05, 2018 3:53 pm

2018030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但由群生久迷塵境,唯認攀緣六塵影像,
乍起乍滅虛妄之念,執著己見自大妄為。
一迷心念無智錯亂,從身口意造成業種,
不知色身栖栖世中,虛空大地咸是妙明,
離垢無染淨極明生。

  用心來體會、來了解!「但由群生久迷塵境」。眾生啊眾生!我們就是這樣忙忙碌碌。生生而來,到底每一生從何處來?我們這輩子去何趣向?總是我們今生此世就是這樣迷。這群的眾生,不論是哪一道的眾生,就是這樣忙忙碌碌,「久迷塵境」。「唯認攀緣六塵影像」,這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境界裡,只是認定周圍的緣。我們五根、五塵,五根緣在五塵境中,以及心靈的意識中,心靈的意識攀著外面的塵境,這些影像,是人的影呢?是境界的形象呢?總是忙忙碌碌在聲塵、色塵,在我們味塵等等,我們每一天的周圍所接觸的東西,就是這樣,周圍攀緣了。

  緣著這個境界,我們的心念「乍起乍滅」,一下子就起一個心念,心念起了很快就過去了,這是不是忙忙碌碌呢?是在想什麼?是在做什麼?心總是定不下來,在「虛妄之念」。一下子專心在這裡,不知覺什麼時候念頭讓它轉了方向,不知道轉往哪裡去了。念頭總是這樣團團轉,轉得念念是虛,不是實境,念念都是妄念,沒有用的事情,總是整天在這樣的生活中。這些生活只有執著,執著我所看到、我所聽到、我所感覺,我就是要這樣。這就是我們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是這樣,我們有警覺到嗎?都沒有警覺,以為這是自然,所以就這樣迷在這生這世中。

  眾生,「群生」就是很多很多的生命體,每一種的生命體都有他不同的習性,他的性質都不同,卻是天地萬物一切群生就是有各不相同,執在己見。這就是各人不一樣的生態、不一樣的感覺,卻是佛陀說心佛眾生皆有佛性。應該說生命是共同體,只是無明、習氣將我們分散掉了,分散掉了你有你的習氣、他有他的習氣,我也有我的習氣,各人的習氣、見解不同;你有你的心靈世界,他也有他的心靈世界,而我也是一樣。很多事情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看法,所以看法相違背就愈來愈造成互相的不調和,那就互相爭端。這全都是,就是眾生的苦,一直爭端造作。

  現在叫做濁世,濁世就是各個見解不相同、各個有所爭端、各個有所貪念推向他的方向,所以完全散掉了,這就是現在人生的混亂。這麼大的混亂就出在每一個人的觀點、心念,這就是全都迷了。人人若全都迷了,那塵境就會很亂。灰塵若少數還可以,灰塵若是大多數起來,「蓬蓬颺」(意指灰塵瀰漫),那就是濁氣很重了。我們靜靜來思量、來思考,想想看,這種濁氣就是人人都有一點點、一點點,人多了累積,就變成了濛霧,濛煙散霧,濁氣,就是這樣,很重!這就是我們久迷塵境,你迷我也迷,人人通通都在迷,在迷茫無明中。就是攀緣在這個境界,為何?怎麼會迷呢?就是周圍的環境將我們引出去,引出了我們真的就是貪、瞋、癡、慢、疑,就這樣一直緣出去了。

  所以在「六塵影像」,色、聲、香、味、觸與這個心念,合起來叫做「六塵」。這些色、聲、香、味、觸與心念都污濁掉了,稱為「六塵」,不是我們原來清淨無染的本性,已經不是了。是已經被熏習,濁氣很重,會合起來叫做「塵」,濛煙散霧的塵境。在這種濛煙散霧的塵境中來看一切的景象,豈看得清嗎?不會清。這個因緣是從哪來?就是從我們的心念,「乍起乍滅」。一下子起、一下子落,我們的心沒有定。因為這樣,妄念就是因外面的境界,而外面的境界又迷了我們的心,所以「虛妄之念,執著己見」。從這樣開始,我們已經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只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我所需求,就不知道別人的欠缺。自己已滿滿的,多還要更多,不知道前面已經挖一個陷阱,這個陷阱是自己挖出來的。前面挖盡了一切,挖空了,卻是自己的囤積還覺得不夠,這就是虛妄之心。

  這種不實、虛妄,只是心,心念想入非非,沒有實體,就是我要多再更多,所以不斷去貪求,永無厭足。這種「虛妄之念」造成很多無明,造成很多煩惱。這全都是執著,「執著己見」:這就是我能力的範圍,這就是我事業拓展很大,就是為了讓大家有事情做,我是在幫助人。顛倒啊!拓大事業,惹來是非、業力,擴大他的業力愈來愈大,耗損天地資源愈來愈多。這就是前面自己挖大坑陷阱不知覺,浪費光陰,這種用在我們這人生的「自大妄為」。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都是不覺而不知,這「一迷心念」,就「無智錯亂」。人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與佛同等,人人本具覺性,就是這樣貪念不斷,貪無厭足,迷了自己的自性心。所以這一迷下去的心念,那就是失智了,無智。我們的智慧人人本來具有,是與佛同,但是我們為了貪欲已經迷失,迷失了我們的心,所以覺性受無明蒙蔽掉了。就像燈光已經衰退,如何的衰退呢?上面卡著的就是無明,就是塵垢,卡著很多。蒙,我們內心的光明已經透不出去了,所以外面看起來光明減弱了,一直一直微弱,一直微弱掉了,好像這個光明一直不見了,這就是無智。若沒有光,外面的境界是黑暗,因為無明當前。這無明的塵境愈來愈厚,沒有智慧,那就會錯亂了。

  所以,這到底是從哪來呢?那就是「從身口意造成業種」。「從身語意之所生」,所生什麼呢?所生「業」,業障累累。因為我們無智,一心迷在貪念中,時光一直過,業力、無明一直產生,所以已經使得我們的身體愈來愈不由自己,身、口、意都不由自己,隨著這個緣境就這樣一直去了,就造成了業種。一粒、一粒業的種子愈來愈多,這種無明種愈來愈多,那就是因為「不知色身栖栖世中」。「栖栖」,就是暫時,也是暫時的停歇,也還是一樣不安;不安,惶惶恐恐不安。

  在這個世間中因為自己沒有一個方向,不知生從何來、死何去向,自己連這樣的念頭都不曾想要有過,不曾要想:我是從哪來?我現在將來要再往去哪?而現在處在人世中忙忙碌碌,我到底在做什麼?都不知道,只是這個貪欲一團來誘引他,一直一直就是往這個由不得自己的緣境去攀緣,這很可惜。所以使得這燈光已經黯淡了,就是也已經受無明掩蓋,失去了光明,完全都是垢穢。這就是我們的色身在人世中,一輩子其實很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貪念那麼多,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人。這是「栖栖世中」,在這個世界中忙忙碌碌,其實心都一直很惶恐、很不安定,這就是世間人。

 我們應該要知道,「虛空大地咸是妙明,離垢無染淨極明生」。其實在我們的心外,心外,這個虛妄心的外面,我們有一個與天地同等的覺性,那就是真如。真如永遠都沒有離開,卻是我們將它剝離在身外。其實我們的真如與諦理永遠都是相合,只是我們自己將這個道……,因無明讓它失掉了,用很多很多無明將它遮蓋著,將它完全隔離,因為這樣它失了它的光,失掉了它的光明。這是我們要好好用心,要不然我們永遠都是在「無智錯亂」中。找回來我們的真如,這個真如就要用內在心光去找;找出了道理,我們的真如就現前了。其實真如並沒有離開我們,我們要將諦理找回來,自然我們的真如就發現了。

  所以,眾生各有眾生不同他的性,因為各個眾生,各人的生活、心念已經各個迷失掉了。各個的心念都不同,等於在這個大虛空下,天地萬物,包括人類,都是包在這個虛空之中。虛空,它的諦理就是天地之間,它涵蓋是一個空的真理,空中涵蓋著無量數的世界。動物有動物的心靈世界,人類有人類不同的世界;同一個大乾坤,各個不相同的生態。他們的世界的生態,同在這個大乾坤的裡面,我們人類的生態在人類世界的裡面,也是在這個大乾坤。我們又自己再分開,分開你的心的世界、我的心的世界,各人生活在自己,執著自己的世界裡,這就會迷。

  其實人人應該是要與生命共同體,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樣,有它真如的本性,。它的實體那就是「妙有」,很微妙的這個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因為一迷心念,就是這樣迷掉,造成很多煩惱,層層層層來將我們覆蓋,遮蔽了我們心靈那個智之光,自然外面的境界我們都錯亂掉了,所以我們本覺的光明全都被覆蓋掉。我們這個時候若能夠好好去體會,也就是在這個虛空大地中好好向著虛空大地來找。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虛空大地中,虛空所有一切包含的生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其實我們都有那個妙明本覺的智性。只要我們若清楚、了解,在一念信中去尋找,自然這個妙明就現前了。

  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煩惱是在那個塵境中,「六塵影像」中,那就是虛幻,我們是在那個地方在攀緣。只要你將那個攀緣心脫離,六塵境的這個影像我們認清楚是虛幻,我們的心定下來,不要「乍起乍滅」,不要一下子生一念,一下子就滅掉了一念。好心起,惡心自然就滅;我們若惡心、貪心起,善心、好念也滅了。這是一個對比,天平對比。所以我們自己要很知道,要如何將我們的善念、好念永遠專心保持,這是利益自己,同時也是利益人群。我們若能夠這樣,虛妄之念自然就能夠消滅,這就是「離垢無染」。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種知道天地本來具存著它的諦理;我們已經知道了,知道人人本具真如本性。知道,我們要用功,看透徹眼前的景象都是虛幻,這都是一個暫時的過程。認清楚,認真來看,原來虛空大地就是妙明,很美的境界,很奧妙,很妙有的萬物各有它的本性存在。

  看到現在茶花在開了,在出入(會客室)的過程中,每天就會看到那個茶花盆景,茶花已經旺盛開起花來。茶花開了,由不得自己就去看它一下,讚歎:「唉呀!萬物微妙啊!」含苞待放,到底什麼時候它慢慢慢慢在那個行蘊中,這個花不知不覺這樣展現出來,展現出了葉葉的花蕊。它們的組織能夠這樣組織得很有次序,一花葉,一葉、一葉包裹得很好。而還未開之前,它又是什麼呢?而這個花的含苞還未出來之前,它又是在哪裡呢?奇哉、妙哉啊!光是那幾朵花,就讓我感覺到這就是天地萬物的奧妙。這是在天地間千千萬萬種其中的一樣,是植物,它的微妙。

  每天早上若在說話,眼睛看到前面這盆的小盆景,就會覺得:微妙啊!葉子本來都是這麼大葉,這麼大葉、這麼大葉,也有這麼小葉;這盆,一年到頭就是永遠這麼幼小的小葉。這個盆景在盆栽裡,永遠就是這樣的大,它為什麼長不開呢?就有人告訴我,若將這個盆拿起來,將它放在土地裡,這棵小樹,盆景裡的小樹就會長大起來了。是哦!這是物體,它要有環境給它;有這樣的環境,它就永遠安分守己在這個小盆栽的裡面,它不會越界,永遠就是這樣。你若讓它回歸大地,它就會自由伸展出去。大地這麼大,它會很自由將它的根竄開,自然樹幹、樹枝、樹葉就隨著大自然就展開了。這豈不就是世間法與大自然法的奧妙!

所以,「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正的微妙,真的是道理很明顯,我們自己因無明、煩惱一層一層將道理蓋起來了。大自然,這麼公開,只要人人去用心體會。生態,不同的生態,是動、是靜的形態我們會很透徹,很了解、清楚。回歸到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更加清楚,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本性應該是回歸於與佛同等真如的本性。所以我們要佛知、佛見,我們要「離垢無染」,我們要回歸到跟大地一樣,那種妙明,真正的無私。大地就是這樣,天地由你發展,大地由你伸根,就是這麼的讓我們自由,但我們自己偏偏讓塵境、影像拘束著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要「離垢無染」,自然能「淨極明生」。這就是在我們菩薩地,在第三地,已經叫做「發光地」了。到第四地開始就叫做「焰慧地」,那這個光,就像太陽已經當空了,也沒有影像,沒有什麼樣的影將它遮蔽著,這就是光明一片了。我們應該要很用心,我們的體會,人間心境我們要了解。

*無明有迷事與迷理,不達緣起之諸法,云迷事。

  所以,佛知、佛見,一切都沒有障礙我們,只是我們「無明有迷事與迷理」。無明有迷在事與理,我們就是被人與事將我們迷掉了,在人事中迷了,所以連理也迷。什麼叫做迷事呢?迷事者,就是「不達緣起之諸法,云迷事」,所以叫做迷於事。「迷事」,迷事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我們還沒有通徹、沒有通達這個緣的境界,所以我們還在這個緣的境界在那裡攀緣。因為這樣,受這個緣境將我們迷去,我們就事也就迷了。

*迷事障俗諦,迷理障真諦故。

  「迷事障俗諦」。我們迷事,自然就會迷在這個俗諦。世俗,因為世俗人間無不都是受這個緣境,我們所看到的景物,起心動念去攀緣、去貪我愛,這就是不了解這個因緣起落,所以我們才會去起貪念,這樣就會迷掉了人事。這個人事,人間的事相,我們被它迷掉了,這就是「障俗諦」,這叫做「迷事」。就是俗諦,世俗的事情無不都是名利、地位等等。名大要再大一點,利多要再多一點,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迷掉了。所以人生就是這樣,很可憐。

  「迷理,障真諦故」。若「迷理」呢?就是障礙我們那個真理。所以,迷事障礙我們的俗諦,人情世事我們都被障礙掉了;迷理,就是障礙掉了真理,我們還不知不覺,所以要很小心。剛才所說的「緣起」,就要好好用心,要去警惕。迷在那個緣境,我們不可,這樣會障礙俗諦、人情世故,一切的事物我們會迷,迷在那個環境中,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用心,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夠透徹。所以,前面的文就這樣說,

複習經文:「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我們若懂得覺悟,脫離了事迷、理迷,就開始懂得追求真理;追求真理從初地進來,開始接觸道理,我們歡喜,做得很歡喜。兩三天來都這樣說,我們因為很歡喜,我們認真做,做到我們的心與理會合,了解了,付出無所求,這種「離垢地」,不是為欲而付出,是為了利益人群而付出。所以人群受利益了,我歡喜,這樣叫做「離垢」。

  我不只是歡喜,我心又無掛礙,我離垢、沒有掛礙,沒有要在我付出後討回利益,沒有,所以沒有掛礙。因為這樣的沒有掛礙,讓我們的道理更透徹,這樣在我們的慧命中就亮起了我們的慧光了,這也就是我們的光明這樣透徹出來,那就是要離垢,無染,自然就是「淨極明生」。很清淨,極淨的時候,那光明就出來了。有染的時候,你將它擦、擦,擦到完全清淨,光明就出來,就是我們的真如,也就是我們說「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轉第七識,再來就是「大圓鏡智」,就是擦,又再擦。不只眾生平等,我們還要擦到我們的心就像圓鏡一樣,很光明,這叫做「淨極明生」,要很用心記得!

  我們這「四生」,我們就是用很快,能夠不斷不斷沒有離開我們修行的方向,向前前進,一地一地的菩薩地,我們的心境一直與菩薩的心地慢慢接觸,趕緊接觸。我們若是精進力比較退,沒有很精進,我們還是要再很久的時間。而我們若多精進,我們修的學分趕緊完成,那就是證一地一地菩薩的心地。所以已經「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地,「發光地」起來了。所以,「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還有很多。用這個「天下微塵」來算菩薩的數字,有三個世界、四個天下。三四就十二了,這麼多的世界的微塵數的菩薩。所以,「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比「四生」更加接近了,更加接近成佛的境界。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更加接近,也是還有很多菩薩,愈來愈接近成佛的境界。再來,「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直第五、六、七、八地,這個八地,不論是菩薩的境界,從「難勝地」第五,第六是「現前地」,第七叫做「遠行地」。菩薩地,愈來愈開闊,若到第八地,就是「不動地」,這已經到達了這麼高的境界了。所以,下面接下來再說,

經文:「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文簡釋: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等覺地,一生成佛。

  這就很快,就是「即等覺地,一生成佛」。已經很接近成佛了,因為他不動了,再也不會再受到紛紛擾擾的塵境、影像這樣又迷到。他已經很清楚,心很堅定,已經是到達「不動地」。

*一個日光、一個月亮所照臨遍及,一四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一個日光、一個月亮所照臨遍及」。這個光明所照的地方,很光亮。一個日月光,一個日光、一個月光所照耀,名稱叫做「一四天下」。我們的娑婆世界有四大部洲,那就是以須彌山為主。而須彌山有周圍,周圍分東、西、南、北,所以以佛陀的世界,他就以須彌山為主分東、西、南、北。在東、西、南、北中,他就將它分作「四大部洲」,也就是「東勝『身』洲」,也叫做「神」,也叫做「身」,都是譯音。所以,「南瞻部洲」,就是差不多我們常常說「南瞻部洲」,那就是我們人類這一類,我們現在所處。還有「西牛貨洲、北俱盧洲」。這在世界,須彌山的周圍將它分為「四大部洲」,稱為「四天下」。這四天下共同一日、一月,共同一個日、共同一個月,這叫做「一四天下」。

*一生當得:即超入妙覺之位,一生直入,故曰:一生當成一切智。

  那麼「一生當得」,一生就能夠得到,那就是「即超入妙覺之位」。這一生已經登到妙覺位了,從第八地往上就到了第九地,第九叫做「善慧地」。第八不動地之後,他就是到了「善慧地」。「善慧地」就是已經所有完全清淨平等,心不動搖,心包太虛。這種的智慧,「善慧地」,已經完全是真如妙用的時刻。在這當中就再來,再上去,那就是叫做「法雲地」。「法雲地」,在天空,輕遙自在,就是在那個地方,那就是入「妙覺地」。這就是我們的心地。雲應氣象而萬變,隨境所應、無處不在,這藍天白雲,這就是隨境普蓋,就是這樣出現。

經文:「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四天下:八世界微塵數。

*如許眾生,聞即娑婆而顯華藏,就堪忍以明淨土,即今時而顯遠本,就三身以明壽量,故各發正因心,同求正覺果也。

  所以,「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除了這些菩薩之外,還有「八世界微塵數」,就有還很多很多微塵數菩薩。「如許眾生,聞即娑婆而顯華藏」。就這樣能夠一一就顯示出了他們對娑婆世界所了解,不只是透徹娑婆世界,從娑婆世界現出了「華藏」。在人間就地即是淨土,這個「華藏」就是佛陀成佛的世界。這個「華藏」就是佛成佛的心境,就是「華藏世界」,所以在娑婆就即地即成佛。這要看我們的心念。所以,「就堪忍以明淨土」。「堪忍」就是娑婆世界。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真如本性、宇宙諦理就地會合起來,所以娑婆即淨土,娑婆即是「華嚴」。凡夫即是聖人,這就是在我們的那個一念中。

  各位,一念很重要啊!開頭告訴大家,法髓這段(意指晨語大綱之偈文)很重要,只是我們眾生都是迷在那個地方,現在若知道了,其實即心即佛。我們人人無不都是在這個環境,我們也就是覺性明顯。在娑婆雖然堪忍,其實我們心念一轉,也是快樂自在,所以尤其是娑婆就是淨土。「就三身以明壽量」。「三身」還記得嗎?〈壽量品〉時,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即是壽量,那就是我們的慧命。這合起來作用在人間,以佛性、覺性,我們還是要延續佛陀的慧命在人間,所以「三身以明壽量」。

  「故各發正因心」。「正因」,應該十六王子的時代開始聞法一直到現在,中間我們凡夫就是迷掉了。佛陀與諸弟子,人家他們就是一直在人間來來回回,以三身壽量在人間,而我們就是迷掉了,一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同樣又向著覺道在走,我們會得到歡喜,「歡喜地」,做得很歡喜;我們能夠得到「離垢地」,付出無所求。現在還在這個地方開始在努力,所以就這樣,我們要用心。「同求正覺果也」,我們大家要很用心來共同向著這條的菩提道努力,向前前進。

經文簡釋: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皆發如來無上道心。此謂信心成就,即信不退。

  再來,「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就是還有,「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皆發如來無上道心」。就是這麼多,全都開始在發心了。我們道要開闊,引導更多人來發心,佛陀的世界也是這樣說。愈來應該是愈多世界微塵數的菩薩開始又是愈來愈清楚了,懂得要發心。「此謂信心成就,即信不退」,要讓更多人有信心。

  就像你們這幾天看到,墨西哥的菩薩來到臺灣;他們見證臺灣慈濟如何做。而我們也見證這群菩薩,雖然他們所住的國土文化與我們都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生態也不同,但是來到這裡,他們也能夠與我們一樣共同的作息,同樣能適合。我們可以看到,看到那些菩薩,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生態、文化,來到我們這裡,他們能夠接受,而且他們發心。他們從北部而南部,而回到中部,滿心歡喜,一次一次啟發他們的信心。現在信心已經完成,「信為道源功德母」,要如何求取真的道理?信心門開了,他們從道理中知道方法,如何去找得真理。要找真理就是要落實生活、身體力行,所以啟發他們的愛心、他們的信心,粒粒的種子已皈依了。發願帶著這樣的種子、理念回去,開始就地落地生根,從種子到苗,而到大樹,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這樣的道理沒有偏差,這樣的人、事、物去利益人間,一定能夠再接引當地人。人心能夠向善、向愛會合,社會更加祥和,人間更加光明。這就是這樣,菩薩,八世界微塵數菩薩,很多很多,各方,四方八達這樣會集來,不同種族、不同宗教,會合共同一個方向,啟發信心,落實行在菩薩道上,這發心愈來愈多。各位,真的我們要相信,力量就是這樣來,起自我們的一念心。一念心清淨了,我們就能夠透徹虛空大地,都是微妙的妙法。我們的心若清淨,無法不微妙,都是很微妙、很清淨的心,你看每一種的事物,它就是內含著豐富的道理。不論你是看到什麼,那個豐富的道理我們清楚,這就是我們的智力。分析了這諦理,諦理了解了,當然我們的心理更清楚,自然就是「離垢無染淨極明生」。我們的心沒有染著,但是我們的慧光,智慧的光明就愈來愈透徹,透視了這個諦理,天地萬物的真理我們自然愈來愈透徹。這要看大家的用心,所以,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一 3月 05, 2018 3:54 pm

2018年3月5日上午5:20] 農曆正月十七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六二)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 上人手札:「但由群生,久迷塵境, 唯認攀緣,六塵影像, 乍起乍滅,虛妄之念, 執著己見,自大妄為 。一迷心念, 無智錯亂,從身口意,造成業種,不知色身,栖栖世中。 虛空大地, 咸是妙明。離垢無染,淨極明生。」

(1)「但由群生,久迷塵境」:用心體會、了解!眾生啊眾生!都是這樣忙忙碌碌。生生而來,到底每一生從何處來?這輩子去何趣向?總是我們今生此世都是這樣迷。這群的眾生,不論是哪一道的眾生,就是這樣忙忙碌碌,「久迷塵境」。

(2)「唯認攀緣,六塵影像」:這只是生活中的境界裡,只是認定周圍的緣。我們五根緣在五塵境中,加上心靈的意識中,攀著外面的塵境,這些影像,是人的影、是境界的形象呢?總是忙忙碌碌在聲塵、色塵,在我們味塵等等,每一天的周圍所接觸的東西,就是這樣,周圍攀緣了。

(3)「 乍起乍滅,虛妄之念」:緣著這個境界,心念「乍起乍滅」,一時就起一個心念,心念起很快就過去,這是不是忙忙碌碌呢?在想什麼?又是在做什麼?心總是定不下來,在「虛妄之念」。

(4)「虛妄,迷在此生此世」:一時,專心在這裡,不知覺什麼時候念頭卻讓它轉過去了,不知道轉到哪裡去了?念頭總是這樣團團轉,轉得念念是虛,不是實境,念念都是妄念,沒有用的事情。總是整天在這樣的生活中,這些生活只是執著,執著我所看到、我所聽到、我所感覺,我就是要這樣。這就是我們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是這樣,我們有警覺到嗎?都沒有警覺,以為這是自然,所以就這樣迷在此生此世中。

(5)「執在己見」:眾生、群生,就是很多的生命體,每一種的生命體都有他不同的習性,他的性質都不同,卻是天地萬物一切群生都是有各不相同,「執在己見」。這就是各人不一樣的生態、不一樣的感覺。

(6)「心佛眾生皆有佛性」:卻是佛陀說「心佛眾生皆有佛性」。生命是共同體,只是我們的無明、習氣將我們分散掉了,分散掉了你有你的習氣、他有他的習氣,我也有我的習氣,各人的習氣、見解不同;你有你的心靈世界,他也有他的心靈世界,而我也是一樣。很多事情,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看法,所以看法若相違背,就愈來愈造成互相的不調和,那就互相爭端,這全都是就是眾生的苦,一直爭端造作。

(7)「五濁惡世」:現在叫做濁世,濁世就是各個見解不相同、各個有所爭端、各個有所貪念推向他的方向,完全散掉了,這就是現在人生的混亂。這麼大的混亂就是出在每一個人的觀點、心念,這就是全都迷了。人人若全都迷了,那就是塵境就會很亂。灰塵若少數還可以,灰塵若是大多數起來,「蓬蓬颺」(指:煙霧迷漫),就是濁氣很重了。

(8)「迷茫無明,緣生五毒,貪、瞋、癡、慢、疑」:我們靜靜來思量、思考、想想看,這種的濁氣就是人人都有一點點、一點點,人多的累積,就是變成了濛霧,濛散霧,蒙煙散霧。濁氣就是這樣說,很重!這就是我們久迷塵境,你迷我也迷,人人通通都在迷。在迷茫無明中,就是攀緣在這個境界,如何怎麼會迷呢?就是周圍的環境將我們引出去,引出了我們真的就是貪、瞋、癡、慢、疑,就這樣一直緣出去了。

(9)「六塵影像」:「色、聲、香、味、觸,與這個心念」,合起來叫做「六塵」,都污濁掉了,稱為「六塵」,不是我們原來清淨無染的本性,已經不是了。是已經被熏習,濁氣很重,會合起來叫做「塵」,濛煙散霧的塵境。在這種蒙煙散霧的塵境中來看一切的景象,難道看得清楚呢?不會清楚。這個因緣是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念,「乍起乍滅」。一下子起、一下子落,我們的心沒有定。

(10)「虛妄之心」:因為這樣,妄念就是因外面的境界迷了我們的心,所以「虛妄之念,執著己見」。從這樣開始,我們已經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別人;只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我所需求,就不知道別人的欠缺。自己滿滿的多還要更多,不知道前面已經挖一個陷阱了,這個陷阱是自己挖出來的。這前面挖盡了一切,挖空了,卻是自己的囤積還感覺不夠,這就是虛妄之心。

(11)「自大妄為 ,貪求,心念想入非非,沒有實體」:這種不實、虛妄,只是心,心念想入非非,沒有實體,就是我要多再更多,所以不斷去貪求,永無厭足。這種「虛妄之念」,造成很多無明、造成了很多煩惱。這全都是執著,「執著己見」:這就是我能力的範圍,這就是我事業拓很大,就是讓大家有事情做,我是在幫助人呢!顛倒啊!拓大事業,惹來是非、業力,擴大他的業力愈大愈大,耗損天地資源愈來愈多。這就是前面自己挖大坑陷阱,不知覺,浪費光陰,這種用在我們人生的「自大妄為」。

(12)「一迷心念, 無智錯亂」:「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都是不覺而不知,這「一迷心念」,就「無智錯亂」。

(13)「貪無厭足」:心、佛、眾生本來與佛同等,人人本具覺性,就是這樣不斷貪念,貪無厭足,迷了自己的自信心。所以這一迷下去的心念,那就是失智了,無智,我們的智慧人人本來具有,是與佛同,但是我們已經為了貪欲迷失,迷失了我們的心。

(14)「無智錯亂」:覺性受無明蒙蔽掉了,就像燈光已經衰退。上面卡著的就是無明,塵垢,我們內心光明已經透不出去了,外面看起來光明減弱了,一直一直微弱,好像這個光明一直不見了。這就是無智。若沒有光,外面的境界是黑暗;因為無明當前,無明的塵境愈來愈厚,沒有智慧,就會錯亂了。

(15)「從身口意,造成業種」:這到底是從哪裡來呢?從「身口意造成業種」。所生「業」,業障累累,因為無智,一心迷在貪念中,時光一直過,業力、無明一直產生,已經愈是使得我們的身體不由自己,「身、口、意」都不由自己,隨著這個緣境就這樣一直去了,所以造成了業種。

(16)「無明種,不知色身,栖栖世中」:一粒、一粒業的種子愈來是愈多,這種「無明種」愈來愈多,那就是因為「不知色身栖栖世中」。「栖栖」,就是暫時,也是暫時的停歇,也還是一樣不安;不安,惶惶恐恐不安在這個世間中。

(17)「緣境攀緣」:因為自己沒有一個方向,不知生從何來、死何去向,自己連這樣的念頭都不曾有過,不曾要想:我是從哪裡來,我現在將來要再往去哪裡。現在處在人世中,忙忙碌碌,我到底在做什麼,都不知道,只是這個貪欲一團來誘引他,一直一直就是往這個由不得自己的緣境去攀緣,這很可惜。

(18)「栖栖世中」:使得已經這個燈光黯淡了,也已經無明掩蓋,失去光明,完全都是垢穢。這就是我們的色身在人世中,一輩子其實很沒有安全感,才會貪念那麼多,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人。這是「栖栖世中」,在這個世界中忙忙碌碌,心都一直很惶恐、很不安定,這就是世間人。

(19)「虛空大地,咸是妙明,離垢無染,淨極明生」:我們應該要知道,其實在我們的心外,心外這個虛妄心的外面,有與一個與天地同等的覺性,就是真如;真如永遠都沒有離開,卻是我們將它剝離在外。

(20)「真如與諦理,永遠相合,凡夫迷失,在無智錯亂中」:只是我們自己將這道的無明,將它失掉了,用很多無明遮蓋住,將它完全隔離掉,因為這樣,失了它的光,失掉了他的光明。這是我們要好好用心,要不然我們永遠就是在「無智錯亂」中。

(21)「內在心光,找回真如」:找回我們的真如,這個真如就要用內在心光去找;找出了道理,我們的真如就現前了。其實真如並沒有離開我們,要將諦理找回來,自然我們的真如就發現了。

(22)「虛空大地」:眾生各有眾生不同他的性,因為眾生各個,各人的生活、心念已經各個迷失掉了。各個的心念都不同,等於在這個大虛空下,天地萬物包括人類,都是包在這個虛空之中。虛空,它的諦理就是天地之間,它涵蓋是一個空的真理,空中涵蓋著無量數的世界。

(23)「執著在自己的世界」:動物有動物的心靈世界,人類有人類不同的世界,同一個大乾坤,各個不相同的生態。他們世界的生態,同在這個大乾坤的裡面,我們人類的生態在人類世界的裡面,也是在這個大乾坤,我們又自己再分開,分為你的心的世界、我的心的世界,各人生活在自己、執著自己的世界裡,這就會迷。

(24)「生命共同體,卻是久迷塵境」:人人應該是要將生命視為共同體,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樣,有它真如的本性。它的實體那就是妙有,很微妙的這個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慧命。我們因為一迷心念,就是這樣迷掉,造成很多煩惱,層層來覆蓋我們,遮蔽了心靈的智之光,自然外面的境界我們都錯亂掉了,所以我們本覺的光明全都被覆蓋掉。

(25)「妙明本覺智性」:我們若能夠好好體會,也就是在這個虛空大地中,好好向著虛空大地來找。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虛空大地中,虛空所有一切包含的生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其實我們都有那個妙明本覺的智性。

(26)「清楚道理,妙明現前」:只要我們若清楚、了解,在一念信中去尋找,自然這個妙明就現前了,因為已經知道煩惱是在那個塵境中,「六塵影像」中,就是虛幻,我們是在這個地方在攀緣。只要你將那個攀緣心脫離它,六塵境的這個影像我們認清楚是虛幻。

(27)「心定,滅惡心,起善心」:我們的心定下來,不要「乍起乍滅」,不要一下子生一念,一下子就滅掉了一念;好心起,惡心自然就滅。我們若惡心、貪心起,善心、好念也滅了,這是一個對比,天平對比。

(28)「善念時時生,離垢無染」:我們自己要很知道,如何將我們的善念、好念永遠專心保持,這是利益自己,同時也是利益人群。若能夠這樣,虛妄之念自然就能夠消滅,這就是「離垢無染」。

(29)「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我們已經知道了,這種知道天地本來具存著它的諦理;我們已經知道,人人本具真如本性。知道要用功,看透徹了眼前的景象都是虛幻,這都是一個暫時的過程,認清楚,認真起來,原來虛空大地就是妙明,很美的境界,很奧妙,很妙有的萬物各有它的本性存在。

(30)「天地萬物的奧妙」:看到茶花在開花了,在出入的過程中,每天就會看到那個茶花盆景,它的茶花已經旺盛起來。茶花開了,由不得自己就去看它一下,讚歎,「唉呀!萬物微妙啊!」含苞待放,到底什麼時候他慢慢在那行蘊中,將這個花不知不覺這樣展現出來了,展現出了葉葉的花蕊。它們的組織能夠這樣組織得很有次序,一花葉,一葉、一葉包裹得很好。還沒有開之前,它又是什麼呢?而這個花的含苞還未出來之前,它又是在哪裡呢?奇哉、妙哉啊!光是那個幾蕊花,就讓我感覺到這就是天地萬物的奧妙。這是天地間千千萬萬種其中的一樣,是植物它的微妙。

(31)「觀察盆栽環境,妙觀察智」:每天早上若在說話,眼睛看到眼前這盆的小盆景,就會感覺:微妙啊!葉子本來都是這麼大葉,這麼大葉、這麼大葉,也有這麼小葉;這盆,一整年就是永遠這麼幼小的小葉。這個盆景在盆栽裡,永遠就是這麼的大,為什麼長不開呢?就有人告訴我,若將這個盆拿起來,放在土地裡,這棵小樹,盆景的小樹它就長大起來了。是哦,這是物體,它要有環境給它;有這樣的環境,它就永遠安分守己在這個小盆栽的裡面,它不會越界,就是永遠就是這樣。若讓它回歸大地,它就有自由伸展出去。大地這麼大,它會很自由將它的根伸竄開,自然樹種、樹枝、樹葉就隨著大自然就展開了。這豈不就是世間法與大自然法的奧妙!

(32)「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的是微妙,真的是道理很明顯,我們自己將無明煩惱一層一層將它掩蓋起來,這麼的大自然、公開,只要人人用心體會不同的生態,是動、是靜的形態?我們會很透徹、很清楚。

(33)「回歸清淨本性」:回歸到我們自己的本性,更加清楚我們的智慧、本性,應該回歸於與佛同等真如的本性。佛知、佛見,要「離垢無染」,要回歸到大地一樣,那種妙明,真正的無私,大地就是這樣。天地由你發展,大地由你伸根,這就是這麼的讓我們自由,我們偏偏將自己的塵境、影像拘束著我們!

(34)「離垢無染」:自然是「淨極明生」,這就是在我們菩薩地,在第三地,已經叫做「發光地」了。到第四地開始就叫做「焰慧地」,那這個光,就像太陽已經當空了,也沒有影像,沒有什麼樣的影將它遮蓋著,這就是光明一片了。我們應該很用心我們的體會,人間心境我們要了解。

3. 「無明有迷事與迷理=不達緣起之諸法,云迷事。迷事=障俗諦,迷理=障真諦故。」

(1)「無明,有迷事與迷理」:佛知、佛見,一切都沒有障礙我們,只是我們「無明有迷事與迷理」。無明有迷在事與理。我們就是被人與事將我們迷掉了,在人事中迷了,所以連理也迷。

(2)「不達緣起之諸法,云迷事」:迷事就是不知道,還沒有通徹、通達這個緣的境界,我們還在這個緣的境界在那裡在攀緣。因為這樣,受這個緣境將我們迷去,連事也都迷了。

(3)「迷事,障俗諦」:「迷事」自然就會迷在這個俗諦。因為世俗人間無不都是受這個緣境,所看到的景物,我們起心動念去攀緣、去貪我愛,這就是不了解這個因緣起落,所以我們才會去起貪念,這樣就會迷掉了人事。這個人事,人間的事相,迷掉了,這就是「障俗諦」,這叫做「迷事」。這就是俗諦,世俗的事情無不都是名利地位等等。名大,要再一點;利多,要再多一點。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迷掉了,所以人生就是這樣,很可憐。

(4)「迷理,障真諦故」;若是「迷理」呢?就是障礙我們的真理。不知不覺,所以我們要很小心。

(5)「緣起」:剛才所說的「緣起」,就要好好用心警惕;我們不要迷在那個緣境,會障礙俗諦、人情世故,一切的事物,我們會迷,迷在那個環境中,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對道理我們才能夠透徹。

4. ★複習經文:「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懂得覺悟,脫離了事迷、理迷,就開始懂得追求真理;從初地進來,開始接觸道理,我們歡喜,做得很歡喜。兩三天來都這樣說,我們因為很歡喜,我們認真做,做到我們的心與理會合,了解了,付出無所求,這種「離垢地」,不是為「欲」而付出,是為了利益人群而付出。人群受利益了,我歡喜,這樣叫做「離垢」。

(2)「離垢地,無染,無掛礙」:不只是歡喜,心又無掛礙,離垢、沒有掛礙,不要「在我付出後,討回,回過來利益」,沒有!所以沒有掛礙。讓我們的道理更是透徹,慧命中就亮起了我們的慧光,光明這樣透徹出來,就是要離垢,無染,自然就「淨極明生」,很清淨;極淨的時候,那光明出來了。

(3)「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有染的時候,你擦一擦,擦到完全清淨,光明就出來,就是我們的真如。也就是「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轉第七識。

(4)「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再來就是「大圓鏡智」,就是擦,又再擦,不只眾生平等,要再擦得我們的心就像圓鏡一樣,很光明,這叫做「淨極明生」,要很用心記得。

(5)「四生」:就是用很快能夠不斷,不離開我們修行的方向,向前前進,一地一地的菩薩地,我們的心境一直與菩薩的心地趕緊接觸。若是精進力比較退,沒有很精進,我們還是要再較久的時間;我們若多精進,趕緊學分完成,就是證一地一地菩薩的心地。所以已經「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地,「發光地」起來了。

(6)「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還有很多用這個天下微塵來算菩薩的數字,這麼多的世界的微塵數的菩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比「四生」更加接近,更加接近菩薩的境界。

(7)「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也是還有很多的菩薩,愈來愈接近這個菩薩的境界。

(8)「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直第五、六、七、八地,這個八地,從這個不論是菩薩的境界,從「難勝地」第五,第六是「現前地」,第七叫做「遠行地」。菩薩,愈來愈開闊,到第八地就是「不動地」,這已經到達了這麼高的境界了。

5. ★釋譯經文:【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等覺地,一生成佛。

(1)「即等覺地,一生成佛」:已經很接近了,因為他不動了,再也不會受到紛紛擾擾的塵境、影像這樣又迷到。已經很清楚,心很堅定,已經是到達「不動地」,這個光明所照的地方,很光亮。

6. 『一個日光、一個月亮所照臨遍及,一四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1)「一個日光、一個月亮所照臨遍及」:一個日月光──一個日光、一個月光,所照耀的,名稱叫做「一四天下」。

(2)「四大部洲」:娑婆世界,另外一個名叫做「四大部洲」,就是以須彌山為主,須彌山有周圍,就分東、西、南、北。將它分作「四大部洲」。

(3)就是「東勝『身』洲」,也叫做「神」,也叫做「身」,都是譯音。「南瞻部洲」,差不多我們常常說「南瞻部洲」,就是我們人類這一類,現在所處。「西牛貨洲,北俱盧洲」。這在世界,須彌山的周圍將它分為「四大部洲」,稱為「四天下」。這四天下共同一日、一月,共同一個日、共同一個月,這叫做「一四天下」。

7. 【一生當得】:即超入妙覺之位,一生直入,故曰:一生當成一切智。

(1)「一生當得」:一生就能夠得到,「即超入妙覺之位」,這一生已經登到妙覺位,從第八地就往上了第九,就是到了菩薩第九地的「善慧地」。

(2)「善慧地」:就是已經所有完全清淨平等,心不動搖,心包太虛。這種的智慧,「善慧地」,已經完全是真如妙用的時刻。在這個當中再上去就是叫做「法雲地」。

(3)「法雲地」:在天空,輕遙自在,這就是在那個地方,就是入妙覺地。這就是我們的心地。雲,應氣象萬變,隨境所應,無處不在,這個藍天白雲,就是隨境普界,就是這樣出現。

8.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四天下=八世界微塵數。

(1)除了這些菩薩以外,還有「八世界微塵數」,有很多很多「微塵數菩薩」。

9. 『如許眾生,聞即娑婆而顯華藏,就堪忍以明淨土,即今時而顯遠本,就三身以明壽量,故各發正因心,同求正覺果也。』

(1)「如許眾生,聞即娑婆而顯華藏」:就這樣能夠一一顯示出了他們對娑婆世界所了解,不只是透徹娑婆世界,從娑婆世界現出了「華藏」,在人間,即地即是淨土,這個「華藏」就是佛陀成佛的世界,就是佛乘佛的心境,就是「華藏世界」。在娑婆世界,即地即成佛,這要看我們的心念。

(2)「就堪忍以明淨土」:「堪忍」就是娑婆世界,我們真如本性,宇宙諦理,就地會合起來,所以娑婆即淨土,也娑婆即是華嚴,凡夫即是聖人,這就是在我們的那個一念中。

(3)「即今時而顯遠本,即心即佛,覺性明顯」:各位,一念是很重要啊!開頭告訴大家,法髓這段很重要,只是我們眾生都是迷在那個地方,我們現在若知道了,其實即心即佛。人人無不都是在這個環境,我們也就是覺性明顯。在娑婆雖然說「堪忍」,其實我們心念一轉,也是快樂自在。所以尤其是娑婆就是淨土。

(4)「就三身以明壽量」:「三身」,〈壽量品〉時,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即是壽量,就是我們的慧命。合起來作用在人間,以佛性、覺性,還是要延續佛陀的慧命在人間。

(5)「故各發正因心」,我們現在大家「正因」。應該十六王子的時代開始聞法一直到現在,中間,我們凡夫就是有迷掉了,佛陀與諸弟子,人家他們一直就是在人間來來回回,以三身壽命在人間,而我們就世一直迷掉了,一直到現在。

(6)「同求正覺果也。歡喜地,離垢地」:我們還是同樣又向著覺道在走,會得到歡喜,「歡喜地」。做得很歡喜,我們能夠得到「離垢地」,付出無所求,現在還在這個地方,開始在努力。所以就這樣,我們要用心「同求正覺果也」,我們大家要很用心來共同向著這條的菩提道努力,向前前進。

10.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皆發如來無上道心。此謂信心成就,即信不退。

(1)「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皆發如來無上道心」:就是這麼多,全都開始在發心了。我們道要開闊,引導更多人來發心,佛陀世界也是這樣說。他應該是愈多世界,微塵數菩薩,開始愈來又是愈清楚了,懂得要發心。

(2)「此謂信心成就,即信不退」:要讓更多人有信心。就像你們這幾天,墨西哥的菩薩來到臺灣,來到臺灣,見證臺灣慈濟如何做,而我們也見證這群菩薩。雖然他們所住的國土文化與我們都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生態也不同,但是來到這裡,他們也可以與我們一樣共同的作息,同樣會適合。我們能夠看到那些菩薩,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生態、文化,來到我們這裡,他們能夠接受,而且他們發心。

(3)「信為道源功德母,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他們從北部而南部,而回到中部,滿心歡喜,一次一次啟發他們的信心,現在信心已經完成,「信為道源功德母」,要如何求取真的道理,信心門開了,他們從道理知道方法,如何去找得真理。要找真理就是要落實生活、身體力行,啟發他們的愛心、信心,粒粒的種子已經皈依了。

(4)「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發願帶著這樣的種子、理念,回去開始就地落地生根,從種子到樹苗,而到大樹,「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樣的道理沒有偏差,這樣人事物去利益人間,這一定能夠再接引當地人。人心能夠向善、向愛會合,社會更加祥和,人間更加光明。

(5)「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菩薩很多很多,各方,四方八達,這樣會集來,不同種族、不同宗教,會合共同一個方向,啟發信心,落實行在菩薩道上,這發心愈來愈多。

(6)「一念心清淨」:各位,真正我們要相信,力量就是這樣來,起自我們的一念心,一念心清淨,我們就能夠透徹「虛空大地」,就是微妙的妙法;我們的心若清淨,無法不微妙,就是很微妙、很清淨的心。

(7)「淨極明生」:你看每一種的事物,就是內含著豐富的道理,不論你是看到什麼,那個豐富的道理我們清楚,這就是我們的智力。分析了這個諦理,諦理了解了,當然我們的心理更清楚,自然就是離垢、無染,「淨極明生」。我們的心沒有染到,但是我們的慧光,智慧的光明就愈來愈透徹,透視了這個諦理,天地萬物,真理我們愈來愈透徹。這要看大家用心,時時多用心!

**************
11.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聽聞這段「虛空大地」開示,原來是「生命共同體」,只因眾生迷茫於「執在己見」,很多的生命體,每一種的生命體都有他不同的習性,性質都不同,卻是天地萬物一切群生都是有各不相同,「執在己見」。各不一樣的生態、不一樣的感覺。

修行,總感覺不斷的訓練心念,要先認知學習「心包太虛」,把心量放得很大無邊,才能真正懂得佛陀要傳法闡述的真諦,學佛,要注重「心念」的定力訓練,不是每次發心後,又是「 乍起乍滅,虛妄之念」,被外境牽著走。原來是要時時警惕,是否有「 久迷塵境, 唯認攀緣」,「身口意」,「做的,說的,想的」要時時修在清淨裡。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8/03/05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