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自性清淨圓明,
妙心為所依體,
如來藏性自具,
無明惑不能染。
智淨無染,靜寂清澄,
真覺靈明,能生萬法,為一大事。
用心體會啊!「自性清淨圓明」。人人本具佛性,人人佛性就是清淨無染著,這大家都知道了。每天都是這樣說,每天這樣聽,我們是不是清楚?我們自己的自性是不是有清淨呢?也說不定大家都會想:我也不知道,連自性長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了,自性在哪裡?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清淨呢?如何能夠知道呢?相信大家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在想。每天說自性清淨,儘管知道,相信自己有自性,但是是不是算清淨呢?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有時還有無明,還有是非、得失,不是全都沒有了,還是人呢!這樣,這個是非、得失儘管不是為自己,總是也是自己放不下。這,到底如何放下?如何叫做沒有得失?總是要自己再好好來思考。
人生要能夠清楚自性要很下功夫,若能夠全都清楚,這樣叫做「圓明」。圓明,應該只好就是這輩子知道有自性,而我們儘量就是煩惱來了就這樣過眼雲煙。來了,過去了,不要將它執著在內心,儘量將自己的自性發揮在認清楚方向,方向既清楚,在人事物中不要偏差。儘管遇到困難,有煩惱,還是處理好,也就是這樣,過眼雲煙就過去了,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盡量能夠做到這樣,才有辦法慢慢接近這個圓明,才有辦法這樣接近,接近做人會圓、做事會圓、會理會圓,這樣能清楚,這叫做「圓明」。
這是我自己,所以大家應該也往這個方向去面對我們自己。知道,是不是做事情我們方向有正確呢?自己要認清楚。碰到煩惱了,只要對的事情,做了,過去就好了,這人圓、事圓、理圓了,才能夠漸漸接近圓明。相信這樣大家應該能清楚了,要不然每天都在這裡聽自性清淨,是要如何清淨法?要清淨很難,要知道很容易。真正要完全清淨更是不容易,不過我們現在還是在學地,還在努力,還在地上的菩薩,我們還在走,所以一步一步對準,清楚,這樣就對了。
你若能夠圓明了,「妙心為所依體」。妙心,那就是清淨無染。我們的自性,我們已經確認了、了解了,這就是道理。道理是我們所依止的,自性就是道理。找到道理,就是我們人人所依止,就是我們的方向。這個方向不知道說過幾次了,幾天來都有向大家提起「方向」。是啊!「妙心為所依體」,這些真理是我們的方向,是我們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真理,真理為體。
所以,「如來藏性自具」。如來藏,我們人人都藏著一個如來性,就像最近資深的菩薩,常常聽他們自我介紹:「我現在新的歲數才二十六歲,我新的歲數,(是減五十後)剩下的。」五十歲,這慧命藏在寶藏,對啊,那個藏在「壽量寶藏」,這個「五十」,是慧命啊!因為過去做過的經驗,是無明的、錯誤的,我們過去曾經過了這樣的錯誤,要及時反省,所以說「煩惱即菩提」。錯誤的,隨時提醒我們不要再重新有這樣的錯誤;是對的,這個幾十年來,入人群、付出無所求。經歷了幾十年了,人與人如何接觸?如何能夠人事物利益人群,圓融處理?過去了無所求,一次一次不斷付出。到底他走入慈濟來有幾年?有多少的經驗?結多少的緣?什麼因緣能夠做過很順利、很歡喜?這就是我們的慧命寶藏。我們舊的沒有染著,做我們的經驗,錯誤的沒有染著;是真實的,付出之後沒有掛礙,不過藏在內心,做我們的經驗教育。這就是慧命,這叫做記憶。
最近也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要記憶著!」我們過去的人生如何走?如何做?多少的遺憾、錯誤?要時刻自我警惕。多少歡喜結的好緣,是被成就的呢?若人家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要時時心存感恩。而我們若是成就別人呢?要時常關懷。這個人幫助過了之後,是不是已經自立了?是不是幸福了?這是關懷,也就是記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處世,自然過去的就完全藏在壽量之中。而現在,就應著這個經驗為人群再度出發,心理年齡。不要一直覺得:我衰老了,老而無用了。這樣人會隨著歲月很快就凋零掉了。常常說感恩心,父母給我們的身體,感恩啊!要好好利用。「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我們既聞佛法,利用這個身體好好付出,這也就是報恩。因為這是父母遺留下來的物質;我們的身體就是物質,將父母遺留的物質,我們愛它、護它,去利用、利益人群,這是報恩。
釋迦牟尼佛雖然成佛了,還完成了《地藏經》,孝經,就是還再說孝。因為有這個身體,所以盡形壽報父母恩。報父母恩,是因為他給我這個身體,所以我能夠有因緣為人群付出、聽佛法,完成我這輩子的目標。身體總有一天也會脫體,但是成就這個因緣,最後總有一天,我的記憶、我的種子、我的意識我還是帶著去來生。所以大家應該清楚,做好事、盡形壽,用這個身體,報父母恩。
而我們利用這個身體,完成了學佛的道業。「道」,顧名思義,開了道就是要讓我們身體力行;我們有開路,才有路可走。所以,你要走多長的菩提道,你自己就要開多長的路。我們只是聞法,聽,知道方法、方向如何開,真正有路可走,我們要身體力行,這就是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道就是路。我們現在開了這條道,這「理」已經成就了,我們就是這樣這樣的方法走過來的道,開過來的道,後面的人自然他就有道可鋪路。所以請大家要用心,很清楚。這個「道」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如來藏」,這都我們自己的,去、來都是在這個「藏」之中。所以,「如來藏性自具」。過去我們所做的、現在我們所做的無不都是這樣藏下來,就是因為我們的自性不斷不斷地延續;我們的記憶、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生生世世累積了,這樣藏下來。愈積愈多,所以「自具」,因緣愈來愈多,道愈開愈長,這都是在如來藏之中。
所以,「無明惑不能染」,我們的自性無明的惑不能來染污我們。修行,我們的智慧已經到達懂得分別,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什麼該做、不該做,清楚了。做事情的過程中,人我是非分清楚,自然煩惱來了、無明來了,我們提高警覺,選擇對的做就對了。做過了,煩惱無明掃除,不受污染,這叫做「無明惑不能染」。過去就好了,我們做的就存在了,過去的人我是非這樣就過去了,一定要把握機會,總是要做就對。不論有人阻礙,這個無明現前,對的方向我們還是要努力。做過了,做過就存在,那叫做「如來藏性自具」。我們的智增加起來了,所做過的事情,對了,這就是我們的經驗,我們的經驗就是知識增加。
這幾天說「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第四地就是「焰慧地」。發光,會更加光亮,這就是我們的識,我們的意識愈來愈清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儘管我們要做事情,遇到困難我們還是堅持做過;這些人事是非,我們也過去了,沒有染在我們的心裡。記得過去「十在心路」的起因嗎?我寫出來,寫出來後已經譜成曲了,「十在心路」。這個八八水災,高雄大愛村要建設起來,所遇到多少的困境啊!無明現前,堅持向前走,將它濃縮起來,用十句話來形容;「十在心路」,有十個心態,我這樣將它寫起來。可見人事無明都過去,但是看看在杉林大愛村裡,已經這麼多年來了,這麼多人了,不知道有幾個村?幾戶?一、二千戶超過吧?是幾個村合起來,光是在那個裡面就近千戶。還有其他,還有屏東、還有高樹,好幾個地方都有集村起來。
想想看,若不是無明放下,方向正確往前走,若不是這樣,現在那些人呢?他們能夠世代安樂居住,安穩住下去,這就是要經過有人願意付出。所以,這麼多人的付出,心念一念若打消掉,「唉呀!這麼困難,取消不要做」。多少的人數啊!為了那個建設,大愛村,全臺動用了多少人愛的付出,他們用多長的時間!再回顧那段時間,八十八天完成一個大村,這很不簡單,就是這麼多人心路的歷程。大家過去了,若無其事,若說到那時,他們就說:「我們也有參加到了呢!」
是啊,前天高雄資深菩薩回來,他們還提起了這個大愛村,在杉林,他們說才帶墨西哥人(編按:墨西哥本土慈濟志工)去看大愛村。一說起來,在座資深,他說:「哦!想到那時候的大愛村,八十八天讓它完成。」大家的記憶又再提起了。想想看,這不就是「如來藏性」?不就是具在人人的心?若是那時候有無明掛礙了,這些大愛村就無法完成。只要一個人,「我面對這樣的煩惱受不了,打消主意、放下」。哇!這麼多人就不用動員了,腦海中就沒有這個記憶了,現在那些住民,現在他們不知道在哪裡了。
所以,一個念頭是多麼重要啊!堅持下去,「十在心路」是一個教育,提醒大家「大時代需明大是非」。這,在這樣,這麼關鍵的時代,大自然的異常,人生受這麼多的苦難,有人想要做事情,卻是有這麼多的無明障礙的觀念,是非這麼多。卻是決定下來,見證了愛心,這分共同一心願意付出,人間菩薩成就一項不可成就,難為能為;八十八天可以七、八百間房子完工,讓他們能夠搬進房子去過農曆年。想想看,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事情,卻是大家都將它淡化,「沒有什麼啊!就是這樣過了」。苦既拔已,這些急難已經過了,讓他們安住下來了。現在只有缺少一項,因為沒有去為他們說法,因為他們全都是基督教徒。我們為他們所建的是兩間的基督教堂。屏東也是,這都山上這樣遷移下來。我們沒有用佛法去為他們說法,若佛經裡面,「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就只是這樣差一點點而已。不過,前天就說:「其中有一位佛教徒,也幫助這些墨西哥的人到杉林大愛村,他也很用心來招待,讓他們看看那個房子的格局等等。」看大家安居樂業,這就是目標。
所以,「如來藏性自具」,人人都本具,而我們沒有辦法將他們帶入佛教來,有遺憾嗎?沒有!因為他們的心中知道是一個佛教的團體,雖然他們是基督教徒,他們內心卻知道是佛教團體完成了他們身能夠安居,心有教堂、宗教可依靠,我想這樣也是一個圓滿。所以我們心無掛礙,「無明惑不能染」,無明惑不能染心,我們就安心了。安心就自在、就不受染了。所以,「智淨無染」。我們保持著我們的智慧,我們轉識成智了,「平等性智」,不論他們信仰什麼,我們已經是「大圓鏡智」了,將心擦乾淨,我們完全沒有受污染,「智淨無染」,所以「靜寂清澄」。《無量義經》不就是這樣說嗎?所以,他「真覺靈明」,就是自性清淨,自然他到「焰慧地」了,又再進升上去,那就是「難勝地」。「難勝地」現前了,所以我們已經「真覺靈明」,外面的境界什麼都不會來影響我們。
雖然我們在人間為人間事,儘管人間有阻礙,我們也應該知道撥開無明,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災難我們就要利用大智慧。任何一個人的困難,在他的小生命之中無不都是過不去的災難,有困難,我們就盡心力去幫助他,不受什麼樣的境界阻礙我們。我們的壽命,有多少成為我們的經驗;我們用我們現在,現形壽──現在我們這個形、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時間總是把握,還是在人群因緣中不要放棄。傳承但是沒有放棄,同樣還是在人群中,所以這就是我們「真覺靈明」。
因為我們的智識還是很靈明,我們還能動、能做,不要去想什麼環境、年齡、歲數的障礙,或者是環境、人我是非的阻礙,這叫做「真覺靈明」。我們很清楚,我們的身體要做什麼事情很清楚;我們聽的法,聽下來入心,利用身體做事情,很清楚,這叫做「難勝地」(意指不因困難而退縮)。什麼樣的困難,我就會勝過這個困難,勝過這個困難,我不要輸!不要受周圍困難將我困住,我就是往前走就對了,所以叫做「真覺靈明」。又「能生萬法」,不只是聽來照法走,不是只有這樣,我已經聞一知十、聞一知百、聞一知千萬了,應該知道,所以「能生萬法」。人生的經驗,過去我們所做的經驗,不論幾歲,我們的經驗已經很清楚了,所以「能生萬法」。應用過去的經驗,這就是做愈多經驗愈多、方法愈多。
所以我們不要放棄人群,做就對了,這就是「為一大事」,我們來人間的一大事。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呢?是要教菩薩法,而我們來人間的一大事是行菩薩道。我們要行菩薩道,心要很靈覺,很靈覺才有辦法產生萬法。所以我們若沒有明明覺覺,我們的自性不清楚,根本很快就糊塗掉了。告訴你們這些話,你們就要很清楚,要很有感覺。所以,從「歡喜地」保持住,還要再離垢,時時警惕,不要讓污染、無明動我們的心。我們要保持智慧的光明,光明要再增加「焰慧」,第四。而第五呢?就是「難勝」,我們一定要好好從那個經驗來克服我們現前。有什麼樣困難,心理的困難、外在的困難,我們要克服過,做就對了,這是我們的一大事,行菩薩道,這叫做「難勝地」,這是菩薩的第五地,我們要克服一切。期待大家用心去了解。
*俗諦:顯一性緣起之事。
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懲惡顯地獄之苦。
昨天說過的「俗諦」,就是「顯一性緣起之事」。這些全都是因緣,前面我說的都是,這是人事因緣。我們要借因緣,聽佛法、借因緣來完成,我們的第一、二、三、四、五地,都在人群中克服一切。所以,「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每一個法我們要清楚,不捨。我們人間法無不都是這樣,「勸臣以忠」,就是「忠」;在做事情的人要忠於做事,不是我在做這件事情,利用這個團體來完成我的名與利,不是!是要為了完成一項事情盡心力,不是為名利。大家要很清楚,要忠,做事要忠。
「勸子以孝」,勸為人子的人就要孝順。「勸國以治」,勸於治國者,為政事的人,也就要用忠與誠來治國,忠、誠、愛來治國。「勸家以和」,勸人的家庭要和。「弘善示天堂之樂」。要弘揚善法,展示天下的善事人人堪做。你做好了你的善事,做好了天下一切好事,將來你報在天堂。「懲惡顯地獄之苦」。也要告訴大家,做惡的人那就是墮地獄,不只是將來捨身墮地獄,就是現在在心靈地獄也很難過,我們就要好好勸導。這叫做「俗諦」,「俗諦」就是面向著人間事,我們應該要去盡什麼樣的方式對人說教。佛陀是對機投教,我們要對人說教。
*理諦:即聖智之所見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云真諦,其理永恒不變故。
道理、理諦,「理諦,即聖智之所見真實理性」,就是剛才說的「真如」。這個真如性是人人本具,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個真如性,自性我們人人都本具。所以,「所見真實理性」。這個真實理,剛才所說過,大家要記憶清楚,自然那個理性存在了,我們就「離諸虛妄」。我們是開道者,聞法了,真的要身體力行落實人群。這種道理落實人群,我們要如何在人群中應道理而行事,而且不受人事而染著我們的心,這就是要「離諸虛妄」,要真實。想清楚了,該做的你要去克服;克服了你的困難,做你該做的事情,自然你就利益眾生。
說到「八八」水災,我們造就了幾個村?大、小的村,我都不記得了。最記得的就是高雄、屏東、高樹,接下去還有哪裡?不記得了。總而言之,村村這樣蓋起來,已經多少人家庭穩定了,這就是要克服。克服過了,那些虛妄都將它克服過,真實的道理存在,在人群中利益多少人?這多少的菩薩去投入?多少苦難眾生得救?這就是需要去證;有「事」就要有「理」現前。道理是永恆,所以「故云真諦」,這叫做道理、真諦。「其理永恆不變故」,道理是永遠。所以大家要很用心,用這麼多、這麼長的時間來與大家分享法髓,大家要記憶。接下來,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些敘述無不都是說菩薩之數有多少多少,這些的菩薩數都是開道者,聽法、為人間發心去付出的人很多很多,開過了這條的菩薩道了,能夠接引更多人來走這條路。佛陀說法,一定要有菩薩來開道,接受法、開道的菩薩有那麼多,已過去,再發心、再發心,他們一地一地菩薩,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等,一地一地進步走,一直要接近「十地」。所以菩薩愈來愈多,愈接近,接近佛的境界。現在這段文接下來再說,
經文:「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
*時會大眾聞深遠法,得大饒益,故獻種種供養。當佛說菩薩長劫持法利生,分別所證功德已。虛空雨香華,供養三佛及大眾。
「時會大眾聞深遠法,得大饒益」。時會大眾所聽的法很深,這是〈壽量品〉時,一直聽法下來的人所聽的法很深,但是在會中的人都得大饒益了,大家心很歡喜,所以「故獻種種供養」,那些天人也是來獻供。所以,「當佛說菩薩長劫持法利生」。佛陀表示無量無數恆河沙數的菩薩,這些菩薩都是用長時間,這樣生生世世利益眾生。「分別所證功德已」,這樣分別過來這些功德,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六地這些菩薩,他們的利益,佛分析過了,大家都有得到利益。所以,「虛空雨香華,供養三佛及大眾」。「三佛」,大家應該知道,法身、報身、應身,是「三佛」。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如前所列諸菩薩無量計數眾,於佛妙法得大增進法益之時。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如前所列諸菩薩無量計數眾,於佛妙法得大增進法益之時」,就是前面所說,佛所說這麼多、這麼多菩薩的法利,他們所修行、所得到那個登菩薩地的這個利益,大家都很歡喜。這是前面所說過,這麼多無量數計的菩薩,他們所得到的都是妙法。一直在精進,一直都受到法益,每一位菩薩都是這樣,時間很久,愈做愈歡喜,而聽的人也是愈聽愈發心。所以這個大會裡人人都是很法喜,心花怒放,天人獻供了。
經文簡釋:「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
曼陀羅華:譯適意花,有小、大白色適意華。諸天聞法歡喜,於空中雨華。
所以,「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陀羅華」,是譯作「適意花」。「適意」,就是看到這個花很歡喜,「有小、大白色適意華」,有大、有小。所以,現在所散花下來是大朵、小朵的名叫做「適意花」,叫做「曼陀羅華」。「諸天聞法歡喜,於空中雨華」,這是天人心花怒放,大家就散花。
經文簡釋:
「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即同時散華供養十方坐寶樹下,分身諸佛。
所以,「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就這樣散花了。「即同時散華」,就是同時散花,同一個時間散花,「供養十方坐寶樹下分身諸佛」。這個散花從天而降,當然就這樣很普遍,不是只有這樣在佛的上面,是普遍十方。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了,
經文:「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
經文簡釋:
「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多寶佛塔,塔中有多寶佛,分座與此土教主釋迦牟尼佛,在寶塔中同證法者。
大家看起來很清楚了,「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那就是所散的花就是散於多寶佛塔。因為講經的時候,大家還記得〈見寶塔品〉,寶塔還留在現場,多寶佛還在現場,是為了聞法故來,來證明、也來聽法,所以在靈山會上有多寶佛塔。「多寶佛塔,塔中有多寶佛,分座與此土教主釋迦牟尼佛」,還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大家應該都記得。所以,「在寶塔中同證法者」,寶塔中在證明佛陀說法。過去的佛都很重視,現在佛陀開始講這麼多法,大家歡喜來散花。當然,塔上散花,就是釋迦佛,說法者,是主要得到尊重來散花;也散於多寶佛,多寶佛上也得到散花。
經文簡釋:
「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他方此土會中菩薩,及在會聽法大眾。
「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同時也在十方菩薩的上面也散花,還有「他方此土會中菩薩,及在會聽法大眾」,通通都得到天人散花這個境界。散花是一個境界,因為佛所說法,大家聽來聽得心大歡喜啊!人人都是法喜充滿,那個境界的優美,很美,聽得歡喜踴躍,心花怒放了,譬喻「從天散花」。
各位,聽法是要聽得用心,用心還聽得入神。忘記時間多久了,腳不痛、腰不痠、時間不久,還意猶未了,好像怎麼這麼短,這才是真正的歡喜。各位,無論如何法總是要聽,聽一定要有心得;有了心得,一定要落實生活,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