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或為理之深妙,不可以心思之,
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言議之。
其所以言妙者,故名不可思議。
用心體會、了解!「或為理之深妙」。或者是說道理很深,不是我們這樣想就會通,不是說這樣聽就會懂,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面對人事物就能夠清楚。這是說法很深奧,聽,句句是道理;要能夠體會道理、入我們的心,實在有困難。道理聽進來、都知道了,雖然知道,要如何去將它分析很貼切,卻是還有一段距離。道理,好像短短的幾句,卻也有很多、很多的內涵,真的是「不可以心思之」!我們的心思要來測量法到底有多少、包含到底有多深?真的用我們凡夫心,實在不可思議、不可測量它的深與奧妙。
所以,「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言議之」。我們聽到這是人間事,人間人做人間事,要來描述他這個人在人間做這些事情,要用什麼來形容這個人的好?要如何來形容這個人的壞?好、壞到了最極,實在是怎麼來形容都是有難,有困難。何況佛陀講說道理,微妙甚深。佛陀說長久的時間,如是因、如是緣,果報如何牽引在人間,人間是怎麼樣的結果?怎麼會這麼的苦?苦中還含著無量數的因,種子,怎麼會這麼多?要將這些道理化為事,事是在人群中每天都在延生,每一天、每一時刻人的造作,不就是在人與事的裡面呢!是啊,事要說到清楚、要說到分明,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因由;每一件事,都要有它的結果。現在這項事情,分析它的因由,要結論它的結果,這也是很難。所以「希奇」,每一個人都有不可思議因緣而來,結成了是這樣的事。這是用心來想。
平時,時間容易過,發生的事情好像很快就發生;面對,對人處世,好像很簡單就過去了,其實裡面含藏著很複雜的道理存在。何況我們光是要說人與事,這件事情發生是這個人的開始,他有什麼樣的想法,起這樣的行動、這樣的蓄意,內心準備著就這樣地行動,才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件事情發生是如何來?這若連下去實在是很多,尤其是一個人牽連的人,再牽連的也是很多。所以說起來,「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言議之」。光是要說一個人,現在這個事情的結果,分析他過去的因,這不是用言語能說得透徹,實在很長、很複雜。所以人間世事是這樣,何況說道理!道理更深、道理更廣,這真是不可思議。
尤其是佛陀所在說的「壽命無量」,所在說的「慧命無量」,這慧命如何來?壽命如何延續?成就多少功德?功德,看,度來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菩薩,這麼多的菩薩各個有因有緣。這就愈說愈大、愈說愈廣,愈表達量愈多,所以還是一樣不可思議。分別,我們現在是〈分別功德品〉,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已成就的,已經多少的世界來形容菩薩的數量,因為都是從一生,一能生無量。所以,每一個無量再從一生,這種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源源不斷,所以分析了功德更多。我們要很用心體會,道理我們要如何來應用。所以,「其所以言妙者,故名不可思議」。現在會說微妙、甚深,甚深微妙,這叫做不可思議。這麼多甚深微妙的人、事、物、法,都是不可思議法,很多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前面,前面的偈文就這樣說了,
複習經文:「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所以這麼多、這麼多的,菩薩這麼多,何況還未成就的,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都稱為眾生。當成就的,他已經在度人了;已成就,就完全已經成「等正覺」;而未成就的,就是還未度、還未成就,這就是開始才剛要接觸、才剛要度的眾生,開始接觸。開始接觸,他就聽佛說「壽長遠」,從〈壽量品〉開始聽的,這就是還未成就的菩薩,才開始來接觸。因為聽法,一個道場這麼久的時間,《法華經》就說七年了,所以中間有人退、有人進。所以進來,在哪一段進來聽法的人,過去不曾聽;在哪一個時間進來,這樣的眾生來聽,剛好是佛在講說無量,「壽無量」,〈壽量品〉這個時候。壽命無量,他們聽了他們就起歡喜心,就開始願意接受了。這很快速,就是得無量,量很多,得「無量無漏」,就得到很多法。
這中間才進來聽,應該在過去有因緣,因緣已經很深了,在過去。今生此世雖然有這個因緣,剛好這個時段他進來、聽到了,他就得到「無量無漏」;這個法他聽入心了,一聽就能夠了解,名「無量無漏」。佛雖然是八十歲入滅,但是佛陀這樣說,生命延續是無始以來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的慧命要再不斷延續,再有無量的未來。不是這個身形這樣取入滅就沒有了,不是!生命、慧命是永恆,生命是有分段。就像我們昨天前面有說過了「分段生死」,應緣來人間,隨人間自然法則。所以,肉體、生命雖然分段,內心這個真如慧命卻是永恆。類似這樣的道理,有因緣、有根機的人,他這樣一進來聽到這個法,他就入心了,無漏、契機了。很契機,所以他就這樣就入心了,得到「清淨之果報」,一切煩惱困擾就全都去除了。還沒有聽之前,說不定這些人也有為生死而煩惱;聽到佛講這段「壽命無量」,這樣他意開解了,所以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叫做「清淨之果報」。
還有,「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下面還有「八世界」;這麼多的眾生,一樣在這個時間也聽到了,他們聽到壽命長遠,同樣也是發心,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也發心了,這就是上根機。這這麼高的根機,也是過去生佛所教化,現在因緣成熟來接受,應機緣這樣一聽就了解,一聞即悟來體會。下面接下來這段偈文,又這樣說,
經文:「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
經文簡釋: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世尊說壽命無量,已往今來利益弘廣無量眾生,時空世界無量數計,故云:不可思議。
這段偈文,「世尊說無量」,就是佛陀開始所說的,所說的那就是「無量」,壽無量,法也無量、慧也無量,是「不可思議法」。長時間,這麼長的時間、這麼久的因緣,處處度眾生,不可思議啊!「世尊說壽命無量,已往今來利益弘廣無量眾生」。所以,世尊說這個「無量」,壽命無量,應該是「已往今來」,說的是很長、很長的「已往」,無盡頭;現在還是繼續,還是表達還有未來,所以「已往今來」。這麼長久的時間是做什麼?同樣,「利益弘廣無量眾生」,無不都是長時、在在處處,佛法就能夠普遍任何一個時間、空間,在人間來利益眾生。
「時空世界無量數計」。這就是時間長久,所度化無量數不可思議的眾生;無處不在,度化眾生的數量就是這麼的多,也是不可思議。能夠度這麼多人,當然應用的法更是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這就是需要從時間、空間,世界,這個世間無量數計。「故云:不可思議」,這樣,所以叫做「不可思議」。大家要用心,到底多久、到底多長、到底多廣,多少的方法去度化。
經文簡釋:
「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利益廣大,如空無邊。諸天歡喜,空中雨華。
所以,「多有所饒益」,去度化的地方,到處無不都是饒益眾生。用長時間饒益眾生,開闊的地方,無量數、無邊際去利益眾生。無量數的人群,從凡夫一直到賢人、聖人而成菩薩;成菩薩,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又是無量數,所以「如虛空無邊」。這樣,天人感動了,「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所以雨天曼陀羅華。大家應該記得「摩訶曼陀羅華」,小的如意花、大的白如意花,這可見天空散花的莊嚴。就是天地人間,大家歡喜、心花怒放,大家還記得幾天前說過。為什麼讓大家這麼歡喜?是「利益廣大,如空無邊」。到處、到處無不都是在利益眾生、成就眾生;已成就菩薩,不可思議!所以,「諸天歡喜,空中雨華」,就是空中散花了。
一發大智心:謂欲以智慧廣求一切法,饒益眾生。
二發大悲心:謂慈愍饒益一切,誓願拔眾生輪迴諸苦。
三發大願心:謂依四弘誓願,發無上大菩提心饒益一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所以,「饒益」,我們要知道如何來饒益眾生。「饒益」的意思,那就是第一,「發大智心」。我們開始要修行,我們就要發大乘心、要修大法;修大法就是要發大智,因為要度眾生的人,要求得很多法,「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求法、聞法,聞法、求法在人群中,「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以,「謂欲以智慧廣求一切法,饒益眾生」。向上求法,向下度眾,在人群中經事得智。在人群中可以付出、付出,付出的當中所得到的智慧愈來愈多;你的付出愈多,那智慧、常識、經驗就愈多了,這不就是彼此饒益!饒益眾生其實也是饒益自己,這是第一。
那第二呢?「發大悲心:謂慈愍饒益一切,誓願拔眾生輪迴諸苦」。因為眾生一念無明,造出了很多貪、瞋、癡,惹來了無量數因緣果報,那就是輪轉在六道中,尤其是三途輪迴苦啊,苦不堪。為了要救拔眾生,所以菩薩要立弘誓願,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為眾生求佛法,這就要發大悲心,因為不忍眾生受苦,這「同體大悲」、「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發大心,慈愍饒益一切眾生。這就是我們要修菩薩行的條件,第一發大智心,第二要發大慈悲心,那第三呢?要「發大願心」。那就是「謂依四弘誓願」,剛才說過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等這「四弘誓願」,就要「發無上大菩提心饒益一切,上求佛道」。要求道,而且要求的是康莊菩提大直道,就是直接要到佛的境界。
所以,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行「六度萬行」,「六度萬行」一定要走。這開闊、開闊道的門,我們要走很長;不是開闊而已,還要再走很長、很遠。這門開闊才有辦法廣度大眾,一路沒有停滯往前走,這就是生生世世。不是這輩子修下來,稍停一下,沒有!沒有停歇,生生世世在「饒益一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菩薩要很精進、很用心。學佛法,就是要這麼的殷勤!接下來再說,
經文簡釋:
「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帝釋梵王,數如恆沙,從無量土,來此娑婆。
「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帝釋梵王」,釋梵,那就是天人。散花,散花的天人有釋提桓因,還有梵天王,這不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天人、天王全都來了,所以多少啊?天王、天人全都來,數量多少?「數如恆沙」,很多哦!「從無量土,來此娑婆」。盡虛空、遍法界,這麼多數,從無量的天國、佛土全都到來了;不論娑婆世界、多麼多的世界全都來了,天與人都齊到,來得沒有辦法可計數,「從無量土」也無法計數,來到娑婆世界。接下來再說,
經文:「雨栴檀沈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
經文簡釋:
「雨栴檀沈水,繽紛而亂墜」;雨於細末栴檀沉水,妙香繽紛,從空飄下。
我們要用心,這段偈文是說,「雨栴檀沉水,繽紛而亂墜」。我們就可以去想像那個空間是多麼的清淨,那個空間除了清淨之外,這個香,香氣四散,好像從空中片片這樣下來,「雨栴檀沉水」。我們有看到嗎?最近在國外氣溫很低,已經下雪了,下得那個雪不是像在下雨這樣下,是一片一片,很大片這樣這樣一直落下來。這天雨栴檀沉水也是這樣,就是這樣一直落下來,而且「繽紛而亂墜」,不是只是像下雨,用下雨水的,它就是這樣片片、繽紛一直下來。所以,「雨於細末栴檀沉水,妙香繽紛,從空飄下」。是水、是細末、是片,就是這樣繽紛一直落下來。
經文簡釋:
「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譬如飛鳥從空而下,供散多寶釋迦諸佛。如鳥一句,狀上香華之亂墜。
「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已經是這樣整片就像鳥群一樣這麼的大片,和鳥從空中飛這樣一直降下來一樣,用這樣來形容。這從空而降,就是要供佛,散至佛頭頂或者是散佛周圍,這就是一個境界。「譬如飛鳥從空而下,供散多寶釋迦諸佛」。散於多寶佛,也散在釋迦牟尼佛的身上,還有坐寶樹下很多十方來的諸佛。大家還要再記得那個道場,十方來的諸佛還在,還是在那個寶樹下。「如鳥一句,狀上香華之亂墜」,就像香花這樣墜落下來,就像片片的香花這樣一直落下來。
經文簡釋: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虛空之中,不因人擊,天鼓自響,出妙音聲。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虛空上面,慢慢這個天樂又再出來,不是有人去擊它。前面也有一段,「天鼓自然鳴」,現在這段也是一樣。「虛空之中,不因人擊,天鼓自響,出妙音聲」。不用人去打,天鼓自鳴,出妙音。這就是大自然的境界,大自然的境界有這樣,這麼微妙的境界。
經文簡釋:
「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天上妙衣,千萬億種,於虛空中旋轉而下。
所以再下來,「天衣千萬種」,天衣很多。「旋轉而來下」,很多天衣就是這樣、這樣一直散下來,這是「天上妙衣,千萬億種,於虛空中旋轉而下」,千、億,千萬億種在虛空中旋轉。前面告訴大家,「天散衣」就是天降大任,諸法已經在人間了,佛要說的法已經從頭一路一路一直分析下來。佛法,尤其是《妙法蓮華經》,從《無量義經》開始,等於是《法華經》的序,也就是法華精神的髓。在《無量義經》開始,那就是說盡菩薩法,這個說盡菩薩法,是為我們分析到這麼多人間苦難偏多,貧窮、病苦、殘疾等等,菩薩是如何去救濟?用什麼心態,如何去付出、如何教化?這都是在《無量義經》開始敘述出來,那個實相讓我們知道。而實相要讓我們較清楚些,就要再分析那個法。
所以,《法華經》從〈序品〉開始,佛陀一直讚歎讚歎,讚歎佛的智慧、讚歎法在人間的微妙。一直到舍利弗好奇,所以請佛講法,佛陀還是「止!止!止!不須復說」,因為不能太早說。大家的心還未靜下來的時候,大家觀念還沒有正確的時候,大家心志還沒有靠近、還未透徹這個法的時候,這都還不能夠說。有的人開始說,「我有這樣的理想,想要這樣做」,而我們有的人就將這個東西就拿去應用在他的利益。這樣的人,利用法去謀利的人也不少。現在大家都要求知識,請一個人說一小時的話,要好幾千元呢!我們慈濟人到處去說話,不只是免費,還要自掏腰包出車費,還是看到人能夠接受,「感恩哦!感恩哦!」用種種方法要來度眾生。
佛陀也是一樣,在世的時候到處找因緣,要讓人能夠發現到佛教的團體,要讓人能夠有機會聽到佛法的內容。所以,佛陀不斷製造機會入城,帶著比丘群入城去引人的注目,有人好奇了跟著僧團這樣走。找一個地方,佛陀停下來了,僧團如律如儀也坐下來,好奇的群眾也這樣跟,覺得這個動作這麼有次序、這麼有律儀,這到底是為何呢?那個心,一些城市的人跟、追著到那個地方,也自然心靜下來了,同樣自然就坐下來。看看這群僧眾,這些人從好奇而到了尊敬;從這樣的氣氛,也心就靜下來。佛陀看到大家心靜下來,開始他就會說法,是應機逗教。這是四十多年來佛陀找機會引眾注目、引眾聞法,只要眾生見到佛起歡喜、跟佛走,心靜下來聽法,也就能夠心開意解,這是佛陀的時代。
我們這時候的因緣很殊勝,現在的科技,就只是定一個時間,這個時間的規律,大家要精進。到了一大早,把握時間一大早出門,集中在一個地方聽;時間到、電視開,影與聲出現了。聽法,聽來有心得、能夠用,用在再去說給別人聽。有人要聽,歡喜聽、有接受,我法有傳了,我感恩,就是這麼自然、這麼的虔誠。只是為了淨化人心,不是為了利益、營利,不是,只是為了要饒益眾生。如何來淨化?我們就要起大智、求大法、度眾生,我們要利益、饒益眾生,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佛陀這樣教我們,所以我們就要如是聞、如是傳、如是說。這必定要在法中。
所以,大家要時時用心,法接受來心裡、用在人群裡,這樣法就能為人間淨化。就像雨花、雨香、雨天樂,散布這個微妙音聲,到處都有這個微妙音聲,聲音發出了,能夠去開導人,讓人的心心開意解。不是一小時有多少錢的,是無量無數的慧命要增長,在人群中增長、利益眾生。這就像在散花,就像在供養未來佛,我們若用這樣的心,「樂說法」,這就是聽法的目的。所以,聽來在心的無漏,用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走樣掉了,這才是真聞法者。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