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三 3月 21, 2018 5:15 pm

2018032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功者福利之功能,德能為善行之得,
功聚精魄純淨智,恆持之心明明德;
謂誠信明如來性,止於至善勤修行,
內能自省謂之功,外能禮讓謂之德。

  用心體會,聽「功德」這二字,我們常常都這麼說:「功德無量啊!」向人說功德無量,是做什麼功德無量呢?其實,「功德」這二字應該是用長時間累積來──長時間下功夫、長時間去付出。「功德」二字談何容易啊!卻是,我們就是這麼容易說「功德無量」,很好說,這只是一個口頭語言。「功者」,就是「福利之功能」,這是一個名詞。福利,懂得去造福,造福人群要去付出,付出到什麼程度?要付出到無所求、無求回報。還是很多事情別人做不到,我們的心還是開闊、無障礙,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還是可以克服,心無掛礙、無染著;沒有影響到道心、沒有影響到我們付出的功能。

  世間事情很多,有人不斷付出,卻是無法體會……。對人的付出,我們要滿足,我們要回報、感恩,要得到這樣。若我們付出,要人家讚歎、感恩我們,有這個心就有掛礙了;而人家若沒有感恩我們,我們的心又是會如何呢?所以這種的心不可有!我們要時時,付出就是我們最愛、最歡喜,而且是最快樂而滿足。每一次的付出,內心就是要有這樣:不求什麼,只是歡喜付出就對了。我們是不是大家都做得到這一點呢?若能夠做得到,不論是「口」;幾天前也說過了布施,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布施,說好話、做好事、起好意等等。這只要是對人有益、有幫助,我們都是長時間付出,歡喜、心無障礙;若能夠不斷這樣在付出,這自然就有德了,「德者,得也」。因為你的付出,已經讓人心目中了解:需要,我需要你!或者是世間人,人人讚歎他。這又是心無得失;受人讚歎又無得失,同樣輕安自在,這很不容易,這就是已經是德入,已經德歸了。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了解功德,其實不用什麼作為,就是付出,平常付出沒有障礙。光是這樣一直讓人家不能缺少我們,我們就是不斷付出,皆大歡喜了,和平相處。幫助人很多,平時不知覺,一旦缺少就影響很大,這就是功德。因為你的付出付出,平時大家覺得很平常(習以為常),忽然間缺了這分力,就很有影響。或者是平時建功、立德,那也就是能夠不斷一直累積累積。現在我們付得出,未來我們若不在了,他不欠缺,這永遠永遠那個事、理存在,這就是功德。

  這種剛才說的是今生短期的功德,若長期就是這樣一直……。就像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發現了天地宇宙真諦道理,開始設法向大家分享,來教導眾生,讓大家明白清楚有這樣的道理。雖然佛陀取入涅槃了,二千五百多年來,這些道理豈不是還在?同樣,大家依照道理這樣在修行,儘管凡夫明心見性困難,但是道理還是存在。多少人依據這道理改變了人生,改為善,就是改惡從善了。這就是佛陀他發現了這樣這條路,用心開,後代的人按照這條路來走,這就是功德,利益後世無窮盡,這也就是「功者福利之功能」。讓大家知道往這個方向走,就是開這條路,再延續下去。要用功,我們就要趕緊用功;要開路讓大家走,我們自己就要身體力行,身體力行走過來的路,這就是用功。我們若沒有用功,哪有辦法福利後世呢?哪有辦法教化眾生呢?所以就是要這樣來延續,自然你若有在用功,「德者,得也」。我們沒有什麼貪求,什麼德、什麼名,不貪求,但是這是道理,道理自然就是這樣。

  就像佛陀他也沒有貪求,我向你們說道理,你們非這樣尊重我不可,佛陀也沒有這樣啊。因為他的德,功歸於德,大家尊重。二千五百多年後,我們還稱佛為師,佛就是我們的師父,永恆的。就像孔子,這時候讀書人稱「孔聖先師」(至聖先師)。不過,現在這時代,年輕人已經忘記孔子了;孔夫子,現代的年輕人已經不認識他了。佛法呢?若我們沒有傳,也同樣會這樣就沒了。什麼是佛教啊?不認識佛教,自然就不認識佛教的教主;不認識佛教的教主不打緊,不認識佛法就是不懂道理。不懂道理,滾滾紅塵,這濁氣這麼重,什麼人能夠來淨化人間,化濁為淨呢?唯有道理,道理就是方法。所以說起來,我們現在若不下功,沒有下功夫,我們未來的道就會模糊掉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延續佛陀的教化,為了未來、為了我們現在,還是要下功夫,人人共同來付出,將這個德歸於人人。

  就像佛陀在世之時,也是在教化眾生,因眾生迷茫。國王,有的國王連什麼樣的道理也不清楚,不過他有善心。就如那個時代,有一位信奉婆羅門教的國王,他很了解修行一定要付出。所以這位國王叫做多味寫,他有一天想到:我身為國王,因為國事忙碌,忘記了宗教修行。因為他是婆羅門教,國王該要去做什麼事情啊?他最有辦法做的就是布施,於是心血來潮,他就開國庫,告訴大臣:「這些珍寶拿出來,去向城外的貧困的人說:『只要有需要,可以來拿這些珍寶。』珍寶,每一個人就是抓一把為限。」反正這些珍寶鋪在這個地方,每一個人來抓一把為限。

  這個訊息出去了,有人就這樣來了,陸陸續續來了。果然一個人抓一把,很歡喜,貧窮苦難人那把的珍寶,對他們來說幫助有多大。但是,有一天,國王來看,這珍寶到底用了多少?看,「怎麼不增不減呢?已經這麼多人來拿過了,怎麼還有呢?還這麼多?」他心想:很奇怪。忽然間,有一位從遠方來的修道者,長得很莊嚴,國王看到,知道他是遠方來的,就特別接待他進去坐,與國王互談。國王就問他:「你從那麼遠來到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助,你儘管坦白說,不要客氣。」這位修道者就這麼說:「我聽國王你要大施捨,所以我從很遠的地方來,就是要來接受國王的施捨。」國王就說:「可以啊,來,看你要多少,你儘管拿去。」他就說:「唉呀,每一個人的規矩就是抓一把,我就來抓一把。」抓了後,向國王說:「感恩。」就回頭走。

  走了七步路,又回頭回來,將這些珠寶放回去。國王就問:「你怎麼又放回去呢?」「本來我是想買一間房子,可以娶妻。但我抓的這把珍寶,回去只能夠買地、蓋房子,要娶妻的錢還不夠。」國王就說:「不要緊,你抓三把也不要緊啊!」他就真的又再抓三把的珠寶。但是再走七步,又回來,把這些珠寶又放回去。國王就說:「奇怪!你怎麼東西拿去,又回來呢?」他說:「我想,罷了!我妻子若娶了,就要生子,添加人口,我應該要再買土地啊。還得生子撫養,還要再買土地來耕作。」國王就說:「不要緊,你若真的需要,看你要拿多少,全都給你,這些東西全都給你。前面該拿的人也都拿走了,後面這些,你全都拿過去。」修行者就說:「感恩啊!」將這些東西都包起來。

  這樣向前再走七步,又背回來了。「啊!國王,我想還是作罷了。」「為什麼?」就這樣告訴國王:「本來我是要修行,就是國王你有這樣說,願意珠寶幫助,讓我起一個念,想要來建立家庭。本來我是要修行,我輕安自在,我這樣幾十年來很輕安。忽然間起這個心,感恩國王你的成就,一把的珠寶能夠蓋房子,就想要娶妻;娶妻後生子,就要再建田地,有了田、有了地,想要享受,這沒完沒了,所要求的變得很多。哪怕國王你整包的珠寶讓我背離開,我變成了很重,不是這些珠寶重而已,我愈想,走幾步路我就愈想:將來,我對我的家庭、妻小,這個拖累又是要多少?沒完沒了的業累,我不要了。」就這樣放下去。

  這段話國王聽了後,忽然間恍然大悟了,認為:對啊!我到底還要貪什麼呢?身,本來我是婆羅門教;本來我修行,雖然道理很不透徹,但是我能夠很輕安,何苦我來擔當國王這個地位,每天都在操持國政,差一點忘記了修行的本分。幸好,這次忽然間靈機一動,打開了布施的門,才能夠遇到這位修行者在我的面前,這實在很不容易啊,到底這位修行者是哪裡來的人呢?這個時間,國王的念頭已轉了,這位修行者,看清楚了,啊!原來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這樣隱身,讓他看不清楚到底他是什麼人。因為這位國王向來也沒有見過釋迦佛,但是釋迦佛現出了他的莊嚴本身來,國王從內心的尊敬。

  釋迦佛就告訴他:「我是某某人,知道國王你的善根很深,知道你的善念。法,法應該要來信解,你若沒有信解真理,只是知道為善還不夠,容易迷失。就如你這段這樣幾十年走過來的人生,因為你過去有造福,所以身為國王;因為你過去有善根,所以也能夠造福人群。但是,你若沒有真諦理透徹了解,這一輩子所做的是人天福。」告訴他一些道理,這位國王忽然間就像醍醐灌頂,將心腦完全清淨了,忽然間明白了。所以向佛陀求,求佛皈依,求佛能夠將佛法來度化他的國家。這就是功德,願意為善,這是一個善根。但是,若不了解道理,還是容易迷失。就像那位國王,本來是婆羅門教的修行者,只是這樣,當國王之後,國政讓他迷失掉了,幸好他的善根還在,開這個布施門,才有辦法有這樣的力量,善根具足,佛陀來度化,這就是「德能為善行之得」,因為「德是從善行所得」。

  所以,「功聚精魄純淨智」。功,我們就要很純、很純,不斷付出、付出,無所求,修行下功夫,也要用真誠的心來下功夫。所以不論是為善、勤行道,我們要聚,將這個功「聚」,付出利益他人,或者是勤行自己的道行,全都是要凝聚這分精純的魄力,所以叫做「功聚精魄」。魄,就是很精的力量,一切一切都沒有雜染的力量。就像我們人,人人都有魂魄,我們人人有魂魄,只是我們凡夫將這個精純的魄力……。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人人都有神通變化的功能,佛陀要去感化一個國王,他也能夠隱居他的身分,也有辦法用這樣的方式去度人,這也是神通。等到國王聽清楚了,認真看這個人,原來這位是覺者,這不就是神通變化來度國王呢!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要有「功聚精魄」,很純淨的智慧,這叫做功,若要說清楚點,這樣就是功。

  而「功」呢?就是下功夫要長時間,所以,「恆持之心明明德」。大學禮記篇說「在明明德」,是啊!我們就是要找回來我們人人所有的我們的真如本性。人人具有清淨這個德性就是明德,我們要清楚。前面一字的「明」,是我們要清楚,我們人人本具這個明德,所以叫做「明明德」,就是我們要了解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所以這個本性本來就有,我們要用功,我們就要恆持,真的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力量來投入用功,生生世世,所以慧命能夠延長,就是生生世世。

  就像昨天,王成枝(臺東委員,1917年8月生)來看師父,來,很歡喜就告訴我:「我帶我的『雞仔囝』(指幕後委員)來看師父。這是我臺中的『雞仔囝』,中部我已經交給他了,而我北部交給我的大兒子,南部交給……。」不知道是第四個兒子,或是什麼?他就這樣向我交代,都交了。「不過,花蓮我還是自己在走,我最遠的走到臺東,又到池上、到富里、到玉里,這條路還是我在走。」看,一百零四歲。昨天來,聲音很大,因為前兩個月的時間,辦歲末祝福,我與他說話,只要比較大聲一點,他就聽得很清楚,這次就像在溜滑梯一樣。他告訴我:「我現在聲音都沒有聽到。」所以,沒有聽到的人,說話就很大聲。昨天一進來,空間都是他的聲音,氣力很夠,這就是長久一直……。還有執行長,還有幾個人在那裡,他就告訴我:「我在慈濟功德會已經快要五十年了,我快要五十年了。」就這樣一直恆持,很久了,這是功,他真的下功夫,一百零四歲的老人,還是帶著「雞仔囝」來看師父。這實在就叫做「恆持之心明明德」,到這時候還很清楚。

  所以,「謂誠信明如來性」。誠,我們真誠的心來信,信解、了解如來的本性,我們應該要很清楚,謂誠信解如來的本性,我們的清淨如來性,人人本具。「止於至善勤修行」。我們求佛法,了解道理,了解,就要好好的定在這裡,要定在這裡,所以,止於至善,就是要定在這個地方,好好勤修,勤修戒、定、慧;我們要好好,無漏法我們要勤修。

  所以內修,我們的「內」,「內能自省謂之功」。現在要常常問自己,我有常常在反省嗎?我付出有所求嗎?我有沒有得失心?人家對我如何,我有沒有得失?有得、有失嗎?這樣自己要自問、反省。若自己有在反省,我們就不會偏差掉,我們的定力就足夠,那就會永恆。所以,「外能禮讓謂之德」。我們要身體力行,對人,這個行儀、禮節一定要有,這也就是我們人生的過程要下的功夫。其實,精髓,《法華經》要告訴我們的也是這些事情,要讓我們很清楚。所以前面的文說,

複習經文:「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檀婆羅密、尸羅波羅密、羼提波羅密、毗黎耶波羅密、禪波羅密」,前面說的五波羅密就是這些。「除般若波羅密」,若是除掉了般若波羅密,只有五波羅密,那要到達彼岸就困難了,我們平時都要說「六波羅密」,你差智慧,那就不可能到達,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下面的文又再這樣說,

經文:「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念信解功德,比上長時劫行,五波羅蜜之功德,不及其一者。而聞法信解之智慧力,則無有限量。

  這意思就是說,「一念信解功德,比上長時劫行,五波羅密之功德,不及其一者」,比前面說過五波羅密的功德,那五波羅密的功德千萬分都不及一念信解,也就是這樣說。「而聞法信解之智慧力,則無有限量」。這個信解,我們若能夠深信,法入心。前面的五波羅密;布施,無所求付出,付出歡喜,「哎呀!感恩啊,我見苦知福。所以在人群中,我懂得很多道理,我的力量付出,我每天都很歡喜,所以我在感恩中付出」,這就是功德。這樣,這也就是智慧。布施、持戒,「這可以做,那不可以做」,這也是智慧來分別。所以只要你有智慧,這五項的功德,就是加分加分,要不然就是局限。你即使布施,造人間福、造人天福,只是這樣而已,智慧沒有開啟,缺少的就很多,要到彼岸就不容易。

經文簡釋: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以是五度行施、戒、忍、精進、禪定等,所獲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

  所以,「以是功德比前功德」;「以是五度行施、戒、忍、精進、禪定等,所獲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比量。」那就是信解,其一念信解的功德比起那五項,這五項要與「般若」比,那差很多了,這比量很大。

經文簡釋:
「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百分之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亦不及一,萬億分中不及其一。

  所以,「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若要用比量的,這五波羅密來與般若波羅密來比較,這是在「百分之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亦不及一,萬億分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萬億分都不及其一,不及一念信解。
經文簡釋: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乃至若算師計算一切,譬喻所不能知其數量。

  所以,「乃至算數譬喻所能知」。「乃至若算師計算一切」。一直到了怎麼算,即使是算數的老師……。就像我們在〈化城喻品〉,「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說不能盡」(《法華經‧化城喻品》:「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也數不能盡,同樣的道理。所以,「譬喻所不能知其數量」,不論用什麼來譬喻,要來現出了多少的數字都不可能,這是太多太多了。

*比前功德:指此一念信解之功德比量,百分一念信解之功德,乃至百千萬億分,一念信解比量之功德而取其一,比喻其數極小,則功德之量極微;以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則此比量分數小而又小,即此五度功德之量微而微。

  所以,「比前功德:指此一念信解之功德比量」。「前」;就是一念信,這個一念信解的功德來比量「前」,就是這樣。「百分一念信解之功德」,那一念信解之功德,前面的五波羅密要到百分,這全都增加百分,要來與一念信解的功德來比較。「乃至百千萬億分」,不只是百分比不到,百千萬億分也比不到。這種的五波羅密要來與一念的信解相比較,還是比不到,因為他一念信解,就是智慧的信解,是透徹、無障礙的信解。所以這個比量,「一念信解比量之功德而取其一」,再來與它比,沒有辦法。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比,要讓我們很清楚,很清楚智慧在學佛者是多麼重要,在人間是不可缺少。但是偏偏人間就是缺了智慧,只有聰明,欠缺智慧,我們學佛者只是貪著功德,沒有重視在智慧,所以我們也都要時時反省,不是只有說「如何做能夠得到功德」。所以常常說,「祝福你,功德無量」,這個功德談何容易,若沒有很長的時間,如何能夠建立功呢?

  所以,無所得的心清淨去付出,不要去計量;沒有計量,一直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去計量,這樣就功德無量。我們這時候就能夠用不計量、不要計較,總是利益人,做就對了。不要計較,也沒有得與失的心,付出是我們最輕安、最歡喜,若用這個心來付出,這叫做智慧。所以智慧比要求功德,這要求的功德,功德要來與智慧相比較,根本無法比較。你量再大,功德要如何算都算得到,但是在智慧如何算都算不到,因為它是一念就能夠遍三千,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這也能夠譬喻我們的八識,前面不是說過了。

  其實我們一念間所動,涵蓋是有多大呢?所以這動一念間的八識,涵蓋那麼大,一念偏,步步錯;而我們一念正,念念無不都是智慧,成就一切的道理,這我們應該要很清楚。所以,「比喻其數極小,則功德之量極微」。因為我們一直比喻,比喻到世界,無量世界,又從無量世界,這些全部東西又再將它變成了塵土,這樣不斷不斷將這些量數一直比下去。所以,「以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因為東西愈分愈細,愈分愈細,細到數量難用量去譬喻、去計算。「則此比量分數小而又小,即此五度功德之量微而益微」。這比量起來,那個五度功德比起了智慧,「般若」的功德,就差很多,愈比愈小,所以不要比較,做就對了。

*而久修善五度善行,以求無上道者之功德仍不能及之,深顯一念信解者之功德無量。

  所以,「而久修五度善行,以求無上道者之功德仍不能及之」。你說,很長久都在修行,只是修五度,五波羅密,這樣說要求無上道,根本你就沒得比。用這樣的比量,智慧與前的五波羅密。般若波羅密與前面的五波羅密來比較,只要你有真誠的一念智慧,你一念動三千界;一念善,方方面面皆是善,這是智慧。所以,我們若是只有說功德,做善就是做善,就執在善。「我要做好事,我為什麼要持戒?好事我在做,但是我三餐要吃很好,山珍海味,要吃盡了天下……等等。這樣,我有在做善事啊,這些與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障礙嗎?」有沒有抵觸?有啊,一方面你在做善事,一方面你在殺生命,這就是有界限。

  「深顯一念信解者之功德無量」。所以,我們要知道,有智慧,就一念智慧,所有的善就完全清淨善念,這叫做真信解,就是一念信解,這個功德,哇!那就無量了。所以我們要用心,日常生活中,要在用心得智慧,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註一】《法句譬喻經》卷3〈世俗品 21〉:昔有婆羅門國王名多味寫,其王奉事異道九十六種。王忽一日發於善心欲大布施,如婆羅門法,積七寶如山持用布施,有來乞者,聽令自取重一撮去,如是數日其積不減。佛知是王宿福應度,化作梵志往到其國。王出相見共相禮,問起居曰:「何所求索?莫自疑難。」梵志答言:「吾從遠來,欲乞珍寶持作舍宅。」王言:「大善!自取重一撮去。」

梵志取一撮行七步,還著故處。王問:「何故不取?」梵志答曰:「此纔足作舍廬耳,復當娶婦,俱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問梵志:「何以復爾?」答曰:「此足娶婦,復無田地奴婢牛馬,計復不足,是以息意也。」王言:「更取七撮。」

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言:「復何意故?」梵志答言:「若有男女當復嫁娶,吉凶用費計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盡以積寶持用相上。」梵志受而捨去。王甚怪之重問意故?梵志答曰:「本來乞丐欲用生活,諦念人命處世無幾,萬物無常旦夕難保,因緣遂重憂苦日深,積寶如山無益於己,貪欲規圖唐自艱苦,不如息意求無為道,是以不取。」王意開解願奉明教。於是梵志現佛光相,踊住空中,為說偈言:「雖得積珍寶,崇高至於天,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迹。不善像如善,愛如似不愛,以苦為樂相,狂夫為所厭。」

於是國王見佛光相遍照天地,又聞此偈踊躍歡喜,王及群臣即受五戒得須陀洹道。」(CBETA, T04, no. 211, p. 594, a3-b3)

【註二】〔大學〕禮記篇名。相傳為曾子所撰,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至宋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大學之道〕博學治國的方法。《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教育部國語辭典》)

【註三】《法華經.分別功德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法華經句解》:八十萬億即表八識。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三 3月 21, 2018 7:21 pm

[2018年3月21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初五,(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七七)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2. 上人手札:「功者福利之功能,德能為善行之得,功聚精魄純淨智,恆持之心明明德,謂誠信明如來性,止於至善勤修行,內能自省謂之功,外能禮讓謂之德。」

(1)「功德無量,是長時間付出累積來的」:用心體會、聽!「功德」這二字,我們常常都這麼說:「功德無量!」向人說功德無量,是做什麼功德無量呢?「功德」這二字應該要用長時間累積來,長時間下功夫、長時間去付出。功德二字談何容易啊!卻是我們就是這麼容易講「功德無量」,很好講,這只是一個口頭語言。

(2)「功者,福利之功能」:「功者」這是一個名詞,「福利」,懂得去造福。造福人群要去付出,付出到什麼程度?要付出到無所求,無求回報,又還是很多事情別人做不到,我們的心還是開闊、無障礙。遇到什麼困難,還是可以克服,心無掛礙、無染著;沒有影響到道心、沒有影響到我們付出的功能。

(3)「付出後,所有求的心,不可有」:世間事情很多有人不斷付出,卻是無法去體會他人的付出,我們要滿足、要回報、感恩。要得到這樣,我們的付出,要求別人讚歎我們、感恩,有這個心就有掛礙了;人若沒有感恩我們,我們的心又是會如何呢?所以這種的心不可有。

(4)「不求什麼,只是歡喜付出就對了」:要時時付出就是我們最愛、最歡喜,而且是最快樂而滿足。每一次的付出,內心就是要有這樣:「不求什麼,只是歡喜付出就對了」,這我們是不是大家都做得到這一點呢?若能夠做得到,不論是口,幾天前也講過了,布施,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布施,說好話、做好事、起好意等等。

(5)「利益人群,不斷付出,自然有德」:只要是對人有益、有幫助,我們都是長時間付出,歡喜、心無障礙;若能夠不斷這樣在付出,這自然就有「德」了。

(6)「德者,得也」,因為你的付出,已經讓人心目中了解:「需要,我需要你」;或者是世間人,人人讚歎他,這又是「心無得失」。受人讚歎又無得失,同樣輕安自在,這很不容易,這就是已經是德,已經德歸。要很用心來了解「功德」,其實不用什麼作為,就是付出,平常付出無障礙,只要這樣。

(7)「不斷累積建功立德」:別人不能缺少我們,我們就是不斷付出,皆大歡喜了,和平相處。幫助人很多,平時不知覺,一旦缺少就影響很大,這就是功德。因為你的付出付出,平時大家很平常都習以為常,忽然間缺了這分的力,就是很有影響;或者是平時建功立德,你也能夠就是不斷一直累積累積。現在大家,我們付得出,未來我們若不在了,他不欠缺,這永遠永遠那個事、理存在,這就是功德。

(8)「功德,累生累世的付出」:這種剛才說的是今生短期的功德,而長期就是這樣一直。就像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發現了天地宇宙的真諦道理,開始設法向大家分享,來教導眾生,讓大家明白清楚有這樣的道理。雖然佛陀取入涅槃了,二千五百多年來,這些道理豈不是還在?同樣,大家依照道理這樣在修行,儘管凡夫明心見性困難,但是道理還是存在。

(9)「改變人生,改惡從善,就是功德」:多麼多的人依據道理,改變了人生,就是改惡從善了。這就是佛陀,他發現了這樣的一條路,用心開;後代的人按照這條路來走,這就是功德。

(10)「利益後世無窮盡」:也就是「功者福利之功能」,讓大家知道往這個方向走,就是開這條路,延續再下去。就要趕緊用功。要開路讓大家走,自己就要身體力行,這就是用功。若沒有用功,哪有辦法福利後世呢?哪有辦法教化眾生呢?所以就是要這樣來延續,自然你若有在用功,「德者,得也」。我們沒有什麼貪求,什麼德、什麼名,不貪求,但是這是道理,道理自然就是這樣。

(11)「功歸於德」:就像佛陀他也沒有貪求,我向你們講道理,你們非這樣尊重我不可,佛陀也沒有這樣啊。因為他的德,功歸於德,大家尊重。二千多年後,我們還稱佛為師,佛就是我們的師父,永恆的。就像孔子,這個時候孔聖先師,讀書人。不過孔子,以現在的時代,年輕人已經不記得孔子了;孔夫子,現代的年輕人已經不認識他了。

(12)「弘揚佛法,道理就是方法」:佛法,若是我們沒有傳,也是會這樣同樣去了。什麼是佛教啊,不認識佛教,自然不認識佛教的教主;不認識佛教的教主不打緊,不認識佛法就是不懂道理。不懂道理,滾滾紅塵,這濁氣這麼重,什麼人能夠來淨化人間,化濁為淨呢?唯有道理,道理就是方法。

(13)「延續佛陀的教化」:講起來,我們若沒有下功夫,我們未來的道,就會模糊掉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延續佛陀的教化,為了未來,為了我們現在,還是要下功夫,人人共同來付出,將這個德歸於人人。就像佛陀在世之時,也是教化眾生,眾生迷茫。

3. 佛典故事,〈積珍寶如山,善心欲大布施,不如得見道〉:【註】《法句譬喻經》卷三〈世俗品 21〉

(1)就如有一位信奉婆羅門教的國王,他很了解,修行一定要付出,這位國王叫做多味寫,有一天他想到:身為國王,國事忙碌,忘記了宗教修行。而因為他是婆羅門教,國王是要去做什麼事情啊?他最有辦法做的,就是布施,心血來潮,布施。

(2)他就開國庫,就和大臣說:這些珍寶拿出來,去向城外的貧困的人說,只要有需要,可以來拿這些珍寶,珍寶每一個人就是抓一把為限。反正這些珍寶鋪在這個地方,每一個人來抓一把為限。這個訊息出去了,有人就這樣就來,陸陸續續來了。果然一個人抓一把,很歡喜,貧窮苦難人那把的珍寶對他們來說幫助是有多大。但是,有一天,因為這國王再來看,這珍寶到底用了多少?看,怎麼不增不減呢?已經這麼多人來拿過了,怎麼還有呢?還這麼多?他心很奇怪。

(3)忽然間,就有一位遠方來的修道者,長得很莊嚴。國王看到,知道他是遠方來的,特別就接待他進去坐,和國王互談,國王就問他說:「你到底來這個地方,那麼遠來,你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助,你任你坦白講,不要客氣。」這修道者就這麼說:「我聽國王你要大施捨,所以我從很遠的地方來了,就是要來接受國王你的施捨。」國王就說:「可以啊,來,看你要多少,你儘管拿去。」他就說:「唉呀,每一個人的規矩就是拿一把,我就來拿一把。」

(4)抓了之後,向國王說:「感恩」。就回頭走,七步路,再又回頭回來,就把這些珠寶放回去。國王就問:「你怎麼又放回去呢?」「本來我是想要買一間房子可娶妻 ,我這把的珍寶,我回去只能買地、蓋房子,這要娶妻的錢就還不夠。」國王就說:「不要緊,你抓三把也還不要緊啊!」他就真的再拿三把的珠寶。

(5)但是再走七步,又回來,又把這些珠寶又放回去。國王就說:「奇怪!你怎麼東西拿去,又回來呢?」他說:「我想罷了!我妻子若娶了,就要生子,多人口,我應該還要再買土地啊,還得生子撫養,還要買土地來耕作。」國王就說:「不要緊,你若真的需要,看你要拿多少,全都給你,這些東西全都給你。前面該拿的人也都拿走了,後面這些,你全都拿過去。」修行者就說:「感恩!」把這些東西全都包起來。

(6)這樣向前再走七步,又背回來。「國王啊,我想還是作罷了。」「為什麼啊?」就這樣和國王說:「本來我是要修行,就是國王你有這樣說,願意珠寶幫助,讓我起一個念,想說要來建立家庭。本來我是要修行,輕安自在,我這樣幾十年來很輕安。忽然間,起這個心,感恩國王你的成就,一把的珠寶能夠蓋房子,就想要娶妻,娶妻後面生子,就要再建田地,有了田、有了地,想要享受,這沒完沒了。所要求的是很多,哪怕國王你整包的珠寶讓我背離開,我變成了很重,不是這些珠寶重而已;我愈想,走幾步路我就愈想,我將來,我對我的家庭、妻小,這個拖累又是又要多少?沒完沒了的業累,我不要了。」就這樣將它放下去。

(7)這段話國王聽了之後,忽然間恍然大悟了,認為對啊!我到底還是要貪什麼呢?心,本來我是婆羅門教,本來我修行,雖然道理沒有很透徹,但是我能夠很輕安,何苦我來擔當國王這個地位,每天都在操國政,差點忘記了修行的本份。好在,這回忽然間靈機一動,打開了布施的門,能夠遇到這位的修行者,這樣在我的面前這樣,這實在很不簡單啊。到底這位修行者是哪裡來的人呢?

(8)這個時間,國王的念頭一轉,這位修行者,看清楚了,喔!原來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這樣隱身,讓他看不清楚到底他是什麼人。因為這位國王向來也沒有見過釋迦佛,但是釋迦佛現出了他的莊嚴本身來,國王從內心的尊敬。釋迦佛就告訴他:「我是某某人,知道國王你的善根很深,知道你的善念,法,法應該要來信解,你若沒有信解真理,只是知道為善還不夠,容易迷失。就如你這段這樣幾十年走過來的人生,因為你過去有造福,所以你身為國王,因為你過去有善根,所以也能夠造福人群,但是你若沒有真諦理透徹了解,你這一輩子所做的是人天福。」

(9)告訴了他一些道理,這位國王忽然間好像醍醐灌頂,將心腦完全清淨了,忽然間明白了。所以,向佛陀求,求佛皈依,求佛能夠將佛法來度化他的國家,這就是功德,願意為善,這是一個善根。

4. 「德是從善行所得」:若不了解道理,還是容易迷失,就像那位國王,本來是婆羅門教的修行者,只是這樣,做國王了之後,國政讓他迷失掉了,好在他的善根還在,開這個布施門,才有辦法有這樣的力量,善根具足,佛陀來度化,這就是「德能為善行之德」。

5. 「功聚精魄,純淨智」:功,我們就要很純,不斷付出,無所求。修行下功夫,也要用真誠的心來下功夫,不論是為善、勤行道,我們要「聚」,將這個功聚,付出利益他人,或者是勤行自己的道行,全都是要凝聚這分精純的魄力,叫做「功聚精魄」。魄,就是很精的力量,一切一切都沒有雜念的力量。

6. 「恆持之心明明德」:就像我們人,人人都有魂魄,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人人都有神通變化的功能,佛陀要去感化一個國王,他也能夠隱去他的身分,也能夠用這樣的方式去度人,這也是神通。等到國王聽清楚了,認真看這個人,原來這位是覺者,這不就是神通變化來度人國王呢!同樣的道理,這就是要有功聚精魄很純淨的智慧,這叫做「功」。若要說得清楚,這樣就是功。而「功」呢?就是要下功夫,要長時間。所以,「恆持之心明明德」。孔子說在明明德。

7. 「明明德,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找回我們人人所有的真如本性,人人具有清淨德性,就是明德,要清楚。前面一字的「明」,是我們要清楚,人人本具這個明德,所以叫做「明明德」,就是要了解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本性本來就有,我們要用功,就要恆持,真的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力量來投入用功,生生世世,慧命能夠延長,就是生生世世。

8. 「一百零四歲王成枝師兄來拜見,依然持續募款中的身行典範」:
(1)就像昨天王成枝來看師父,很歡喜告訴我:「我帶我的雞仔(指幕後委員)來看師父。我這是臺中的,臺中的幕後,中部我已經交給他了;而我北部,交給我的大兒子;而我南部,交給不知道是第四個兒子,或是什麼?」他就這樣向我交待說:「都交了。不過,花蓮我還是自己走,我最遠的走到臺東,我又到池上、到富里、到玉里,這條路還是我在走。看,一百零四歲。

(2)昨天來,因耳朵重聽,說話聲會很大。這兩個月的時間,歲末祝福,我與他說話,只要比較大聲一點,他就聽得很清楚;這次好像降落滑梯一樣,他就告訴我:「我現在聲音都沒有聽到。」沒有聽到的人,說話就很大聲。昨天一進來,空間全都是他的聲音,氣力很夠,在場還有執行長,還有幾個人在那裡。他就告訴我:「我參加功德會已經快要五十年了,我快要五十年了。」就這樣一直恆持,很久了,這是功,他真的下功夫。一百零四歲的老人,還是帶著幕後來看師父,這實在是叫做「恆持之心明明德」。到這個時候還是很清楚。

9. 「謂誠信明如來性」:誠,我們真誠的心來信,信解,了解了如來的本性,我們應該要很清楚,謂誠信解如來的本性,我們的清淨如來性人人本具。

10. 「止於至善勤修行」:我們求佛法,了解道理,了解,止於至善,就是要好好的定在這裡,好好勤修「戒、定、慧」,要好好無漏法。

11. 「內能自省謂之功」:內修,我們的內,現在要常常問自己,我有常常在反省嗎?我付出有所求嗎?我有沒有得失心?人對我如何,我有得失嗎?有得、有失嗎?自己要自問、反省。若自己有在反省,就不會偏差,我們的定力就足夠,就會永恆。

12. 「外能禮讓謂之德」:我們要身體力行,對人這行儀、禮節一定要有,也就是我們人生的過程要下的功夫。精粹,《法華經》要告訴我們的也是這些事情,要讓我們很清楚。

13. ★複習經文:【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1)前面說的五波羅密就是這些,若除掉「般若波羅密」,只有五波羅密,那要到達彼岸就困難了,平時都要說六波羅密,你若差智慧,就不可能到達,所以要用心體會。

14. ★釋義經文:『一念信解功德,比上長時劫行,五波羅蜜之功德,不及其一者。而聞法信解之智慧力,則無有限量。』

(1)「一念信解功德」:比前面說過五波羅密的功德,千萬分都不及一念信解,也就是這樣說。

(2)「而聞法信解之智慧力,則無有限量」:這個信解,若能夠深信,法入心,前面的五波羅密,布施,無所求付出,付出歡喜,感恩,我見苦知福,在人群中,我懂得很多道理,我的力量付出,我每天都很歡喜,所以在感恩中付出,這就是功德。若能這樣,這也就是智慧。

(3)「智慧的重要」:布施、持戒,「這可以做,那不能做」,這也是智慧來分別,只要你有智慧,這五項的功德,就是加分、加分,要不然就是局限,你就是布施,造人間福、造人天福,只是這樣而已,智慧沒有開啟,欠缺的就很多,要到彼岸就不容易。

15.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以是五度行施、戒、忍、精進、禪定等,所獲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比量。

(1)功德,就是信解,其一念的信解的功德比起那五項,這五項要與般若比,那差很多了,這比量很大。

16. 【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百分之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亦不及一,萬億分中不及其一。

(1)「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若要來比量,這五波羅密來與般若波羅密來比較,「百分之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亦不及一,萬億分中不及其一」。這是在百分其中不及其一,以至千萬分都不及其一,不及一念信解。

17.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乃至若算師計算一切,譬喻所不能知其數量。

(1)「乃至若算師計算一切,譬喻所不能知其數量」:一直到怎麼算,就是算數的老師,就像在〈化城喻品〉,「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說不能盡」,也數不能盡,同樣的道理。不論用什麼來譬喻,要來現出了多少的數字都不可能,這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比前功德。

18. 『比前功德,指此一念信解之功德比量,百分一念信解之功德,乃至百千萬億分,一念信解比量之功德而取其一。』

(1)「比前功德,指此一念信解之功德比量」:就是一念信,這比前一念信解之功德來比量,就是這樣。

(2)「百分一念信解之功德,乃至百千萬億分,一念信解比量之功德而取其一」:百分一念信解,那個一念的信解之功德,百分,前面的五波羅密,要與百分,這全都增加百分,要來與一念信解的功德來比較,乃至千萬億分,不只是百分比不到,千萬億分也比不到,這種的五波羅密要與一念的信解相比較,還是比不到,因為他一念信解,那就是智慧的信解,是透徹、無障礙的信解。

(3)「智慧,很重要」:這比量,一念信解比量之功德而取其一,來與它比較沒有辦法。總而言之,這是為了讓我們很清楚,智慧在學佛者是多麼重要,在人間是不可欠缺,偏偏人間就是欠缺了智慧,只有聰明,就是欠缺智慧。

(4)「無所得的心、清淨付出,不計量,就是功德無量」:學佛者,若只是貪著功德,沒有重視在智慧,我們也就要時時反省,只是說「怎麼做能夠得到功德」,所以常常說,「祝福你功德無量」,功德,談何容易,若沒有很長的時間,如何來建立功呢?所以,無所得的心、清淨去付出,不要去計量,沒有計量,一直做,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去計量,這樣就功德無量。

(5)「無所求付出,輕安自在」:我們這個時候就能夠用不計量,不要計較,總是利益人,做就對了,不要計較。也無得與失的心,付出是我們最輕安,最歡喜,若用這個心來付出,這叫做智慧。所以智慧比要求功德,要求的功德,功德要來與智慧相比較,根本無法比較。你量再大,功德要如何算都算不到,但是在智慧如何算都算不到,因為它是一念就能夠遍三千,八萬四千萬億劫,譬喻,也能夠譬喻我們的八識。

(6)「一念正,念念無不都是智慧,成就一切道理」:我們的動一念間,我們的涵蓋是多大呢,所以這動一念間的八識,我們涵蓋那麼大,一念偏步步錯,而我們一念正,念念無不都是智慧,成就一切的道理,這我們應該要很清楚。

19. 『比喻其數極小,則功德之量極微;以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則此比量分數小而又小,即此五度功德之量微而益微。』

(1)「比喻其數極小,則功德之量極微」,因為我們一直比喻,比喻到世界,無量世界,又從無量世界,全部東西再將它變成了塵土,不斷不斷將這些量數一直比下去。

(2)「以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因為東西愈分愈細,愈分愈細,細到數量難用量去譬喻、去計算。「則此比量分數小而又小」。比量起來,那功德比起了智慧,般若的功德,比起來就差很多,所以愈比愈小,所以不要比較,做就對了。

20. 『而久修五度善行,以求無上道者之功德仍不能及之,深顯一念信解者之功德無量。』

(1)「而久修五度善行,以求無上道者之功德仍不能及之」:很久都在修行,僅只是修五度,五波羅密,這說要求無上道,根本你就無法比。

(2)「一念動三千界;一念善,方方面面皆是善」:用這樣的量,智慧與前的五波羅蜜,般若波羅密,前面的五波羅密來比較,只要你有真誠的一念智慧,你一念動三千界;一念善,方方面面皆是善,這是智慧。

(3)「界限」:若僅只是說功德,做善就是做善,就執在善;我要做好事,我為什麼要持戒?好事我在做,但是我三餐要吃很好,山珍海味,要吃盡了天下等等。這樣,我有在做善事啊,與這些我的生活有什麼障礙呢?有抵觸嗎?有啊,一方面你在做善事,一方面你在殺生命,這就是有界限。

(4)「深顯一念信解者之功德無量」:我們要知道,有智慧,就一念智慧,所有的善就完全清淨善念,這叫做真信解,就是一念信解,功德就無量了。所以要用心,日常生活中,要在用心得智慧,時時要多用心!

*************
21.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感動有福報能聽聞何謂「功德無量」,詮釋「眾善奉行」不是「有所求」,「有求」就「有界限」,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是智慧,是三輪體空,功德是內化的力行而自然而得的,就如真理本具,找回清淨本性。真的很感恩,聞法真法喜,還要認真在「聞思修」下功夫,要能信解,且學佛修行,是生生世世的無所求付出,無比感動見證到一百零四歲王成枝師兄的身行典範,永恆愛心付出,布善種子,『一生無量』,功德就如大愛精神,不會受時間與空間的受限。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3月 22, 2018 11:27 am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星期三)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321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3/21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