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Empty周二 8月 17, 2010 2:02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Empty周三 8月 18, 2010 4:51 pm

【證嚴上人開示】
好水如法
隨境應機
分別諸法
曉了淨慧
無處不有
無事不攝

我們的《無量義經》,也是一樣如此提醒我們,真的是要知道:
【無量義經集選】
法譬如水能洗垢
若井若池若江河
溪渠大海悉能洗
洗垢法水亦如是
水性是一水各異
法性如是無差別

要洗除一切髒的東西就要用水,要去除我們的煩惱要用法水,所以水性是同樣,向外能洗除垢穢,向內能洗滌煩惱,這就是水性是一樣,但是名相各異。
所以「法性如是無差別」,法性都是相同是無差別,因為法的本身,就是我們慧命的源頭,缺了法就沒有智慧,來滋潤我們的慧命,不過,法,我們要隨境應機。
常常跟大家說,佛陀說法四十多年間,一直都是隨應根機而說法,所以叫做方便法;要如何引導眾生,隨他們的根機能入法,所以要分別諸法,我們才能曉了淨慧。
看到我們志為人醫,有一位林醫師,他去四川義診,看到一望無際的災難,看到那邊老人的苦相,看到喪失子女的悲痛,人生各人的環境各不相同,同樣一個苦字,這個苦字,有這麼多這麼多悲傷哀痛。
他面對著那些人,眼睛看到那些,已經都是倒掉的一堆廢墟,他體會到了,他說:他參加《無量義經》的手語劇,雖然歌詞是這樣,一直唱、一直唱,「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他不知道真正的意思在哪裡,「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這期間,他在那個環境中恍然大悟了。
原來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原來我們的心境能那麼清淨,就不一定要紅塵滾滾那麼辛苦,但是人間遇到這麼苦難的事,光是一個苦字,這麼多的形象,所以到了那裡所看到的,這不就是,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嗎?所以在這中間,忽然間他的智慧啟悟,覺得法就是在這裡。
看,同樣一個環境裡,能讓他發現很多人間法,隨境應機、分別諸法,醫師對病人,不就是要對病下藥嗎?
其實就要先去分別藥性,是對治什麼樣的病,所以要分別諸法,佛陀對待眾生也是一樣,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思想觀念不調,佛就要以什麼法來調和,這和醫師對人的身體四大不調,發生了很多病相,醫師就要一一去調。
佛陀對眾生的心病,也是要這樣一一調,所以要設很多法,就如《無量義經》,就是應現代人的根機,有這一段經文,接觸到時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對著人與事,無常,無常的法門,苦,苦的法門,那種同樣一種的苦諦,有無量眾生的感受。
看,這就是我們聽經,開始時不很暸解,與境對照,我們就能體會,這就是佛陀對眾生的根機施教,這都是出在淨慧。
在我們人人本來,就本具清淨的智慧,是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若發現這世間法,自然智慧通達,就曉了分別,這就是回歸,我們清淨無染的智慧。
所以曉了淨慧,無處不有,無事不攝。
法,到處都是法,這也常跟大家說過,不知大家體會得到嗎?到處都是法,因為人人的身上都有一本經,所以無處不有;無論是事、物,無不都是含攝了法在其中。
光是看樹木花草,裡頭就有它的法、它的法則,或是我們在使用的東西,無不都是含藏了它的法則,才能成就這些有形的東西;桌子讓我們使用,無論是要寫字、打電腦,或是吃飯、喝茶,桌子可以給我們很多功用。
時鐘讓我們知道時間到了,還有多少時間,控制好時間,對準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所有的事物,無不包含著法在其中,所以一切形相,都有它的法則。
我們人身上同樣也有法則,常常我會說大自然法則,這就是叫做大限來時,我們的壽命就到這裡,大自然生老病死的法則,我們要去接受,就如宇宙間有四季輪替,這也是叫做法則,這也是叫做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時間、空間,對人對事之間,無不都是法則在我們的周圍,我們若能暸解,這就是智慧通達了。
因為我們生活在無量法門中,只是我們把我們的慧,用無明遮蓋起來了,所以我們要常常把無明撥開,淨慧本具,所以在《無量義經》經文裡,就是如此:
江河泉井
名稱各異
水性是一
滋生除垢
三法四果
二道不一

其實水不論是,江水、河水、泉水、井水,雖然名稱不同,不過,水性是一樣的,它能滋潤大地,能滋養我們的生命,滋潤我們的慧命,同時他還能洗滌垢穢,我們內心的無明、外面的髒污,都是需要水,所以它有,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什麼叫做三法?三法第一是教法,佛陀所說的教法都包括在內,佛陀一生中,不論是方便法、真實法,說假談空,一切都是佛陀智慧施教的教法,所以教法是佛一生中所說,無不都是教法。
第二是行法,以佛陀的教示,教育我們、開示我們,要讓我們知道,法是這樣、名詞是這樣,但是你要好好修行,不只是聽,知道就好,你要去身體力行,所以教我們進入法的門徑。
第一就是要從四諦,要暸解十二緣,要實行六度萬行,這叫做行法,佛陀為我們開示如何走這條路,第一站你就要去瞭解四諦法,這不是我常常跟大家說的,希望常常提醒大家,苦、集、滅、道。
還是要對大家說,人生來世間,都是在十二因緣中,所以一生隨業而來,從過去生的業牽引我們,來到這一生又不斷一直造業,這樣又留下去的,生老病死這之間所造的無明業,再傳下去,所以都是在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牽引,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既然我們知四諦十二緣,我們就開始能發心,發心就是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我們要行菩薩道的,一條康莊大道。
各位,我們常在談的法,其實不離開這些,既然談的法不離這些,我們要走的修行的路,也不離這些方法。
再來就是證法,我們有行才有悟、有證,所以你們都沒有去實行,你們無法去體悟,就如那位林醫師說,來到這裡才知道,「無量法門、悉現在前」,通達智慧,看,這就是要去走,才有辦法證悟;所以,以修行而證得菩提涅槃之果。
我們若不去實行,讓你聽得再多,說再多,都沒有用,能說的人,若不能去修,不能去體悟,好像銀行員在數鈔票一樣,算的再多還是別人的。
所以我們知道,要說,說了,要修,所以常常都說,慈濟是做你所說的,說你所做的,我們就是要說,要修行,聽,聽也要修。
所以,若能真正走入這條康莊大道,這個心靈的境界,我們才體會得到,體會到心靈的風光,我們才真正體會得到,得菩提涅槃之果。
菩提就是覺悟,涅槃就是靜寂光明,就是靜寂清澄的境界,這就是人人所要追求的;所以在《無量義經》,在唱的經文裡就是說:
【無量義經集選】
水雖不同俱能洗
洗淨煩惱滌習氣
佛轉法輪四真諦
諸法本來是空寂

我們要洗淨我們的煩惱,修行,師父常對大家說,修行,其實人人本具佛性,還要怎麼修呢?就是因為人人在六道中,不斷輪迴流轉。
所以我們的習氣,一直一直不斷變厚,囤積變厚,將我們的本性淹埋掉,揮之不去的習氣,你怎麼把它撥開,習氣同樣還是一直靠過來,所以這一定要下定決心毅力,除去我們的習氣。
所以「洗淨煩惱滌習氣」,要好好將煩惱洗乾淨,把我們的習氣完全去除,所以,佛轉法輪四真諦,諸法本來是空寂。
各位,佛陀來人間,就是轉四諦法,四諦法要暸解,我們要入佛門,一定要先經過四諦法,我們才能去體會十二因緣,追根究底我們怎麼來的,將來我們要怎麼去?這是十二因緣。
暸解之後,我們才能把握時間,及時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法門;佛陀從方便法,也不離開,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的法。
走入真實法時,更加強我們要暸解,四諦、十二緣和六度,就是要發揮萬行,要很普遍,隨眾生的根機,我們要應機逗教,所以我們必定要很暸解。
暸解之後,去碰到那個環境,法若在心,自然就知道,原來這個環境就是適應這個法,這個法,原來就是這個環境的道理;如此這法在心中,在這個境界,我們體會得到,這就是佛陀轉法輪。
「諸法本來是空寂」,到底是要追求什麼呢?在人間計較,只不過是在十二因緣中,造業、貪愛、取著、接觸等等,所接觸到的,就引起我們的貪著、爭取等等,造成了很多的業行,這到底有什麼,還不是回歸大自然的法則嗎?那就是「諸法本來是空寂」。
各位,法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要時時去體會、去用,好水如法,隨境應機,分別諸法,曉了淨慧,無處不有,無事不攝,所以大家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817隨境應機 曉了淨慧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