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六 3月 24, 2018 8:39 pm

2018032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有無為法體性,法身湛然寂靜,
如來智難思議,微妙淨菩提道;
恒有幽玄曰微,絕思議故曰妙。

  用心體會,要了解啊!「有無為法體性」。有為法、無為法,這大家都很清楚了,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說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就是一般世俗,「唉呀!日日生活在紅塵滾滾中」,面對著一切人事物無不都是叫做「有為法」。這前面,去年已經說很詳細。「無為法」,就是歸納於真理,用心想到最後,何必計較啊!人生一場終歸幻化,何必計較呢?這麼多人我是非來造成了一輩子的煩惱、遺憾,好好靜靜思惟,了解道理了,通達之後自然就沒有這些人我是非來障礙我們,就沒有得失心,沒有了!這叫做法體,法體就是真理。

  真理本來無形、無體相,卻是它的道理明確存在,所以叫做「有無為法體性」;有為法、無為法的道理,有為法、無為法那個體相,有為法的形態就是這樣。因為人的貪、瞋、癡造成了有為法,因為我貪;「唉呀!我看到這些事情我不順意」,所以我瞋;因為我貪的是求永無窮盡,所以我會起煩惱,「這件事情、這些錢應該都是我賺的,世間的好物、寶物應該都是我的」。這就是一念的貪念,有「一」還在缺「九」,這就是有為法,也就是凡夫的心態。

  這種有為法,有人我是非都是來自這樣的有為法,所以這雖然是叫做有為法,那個貪念就是叫做道理,不應該有的道理,因為它是出自心理。從這個心理形態「有違」,有違背的心理,這也是無形,很奇妙,他就有無窮盡的貪念,這也叫做法,叫做「有為法」。因為,他從內心不斷不斷的起伏,人與人之間不斷有緣、無緣;人的動作,我們心態的分別,所以自然他就違我的願。你的形態不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我不歡喜、我生氣,這也是同樣。人與人之間心理態度,這全都叫做「有為法」。無為法同樣也是心理,不過是順道理,看透徹、認清楚,這些都沒有什麼,將它分析起來,沒有。善解、包容,皆大歡喜。善緣,人與人之間有什麼不好的緣呢?有什麼過不去的事情呢?簡單啊!所以這也是叫做道理。違背與順從,順理與違理,所以這都叫做法,有為法、無為法。所以,這我們若能夠很清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善心,人人都有真如本性。

  修行就是要回歸真如本性,違背的要收起來、排除掉,不對的全都將它歸類,這全都不對,所以要排除。要如何消除煩惱、業障?就是要排除這些有為法,錯誤的行為、想法、動作,這全都叫做有為法。而做善事呢?起一念善心、愛念去做善事,這也是從心理開始。善事就是回歸回來,這叫做轉惡為善、轉逆為順。是同一個動向,卻是有違跟順,是違背與順暢,只是差這樣而已。所以常常說修行沒有不好修,只要你方向正確,自然「法身湛然寂靜」,那就很容易了。

  所以,「如來智難思議,微妙淨菩提道」,只要我們一念清淨的心,與如來同等的智慧。如來的智慧,我們現在的凡夫要如何去猜測如來的智慧呢?佛陀能夠為我們分析到這叫做有為法、這叫做無為法,你的惡法是如何產生出來。已經說很長、很多的道理了,我們是不是有聽進去呢?佛陀從第一句的「苦」,就開始來為我們分析,有為、無為法已經是涵蓋在這個地方──苦、集、滅、道,已經就開始為我們分析了。「如來智難思議」。他能夠將這些道理分析得這麼清楚,所以如來的智慧難思議,不可思議,佛陀的智慧。天地萬物、人我是非經過佛陀一分析,談天文、說地理,說、分析人的心理,無不都是佛陀舉如指掌,就像在看五根指頭一樣,是這麼的容易。我們凡夫還是仍迷在這個地方,有為、無為法中。

  「微妙淨菩提道」。如來的智慧就是這樣,非常的微妙、清淨,因為他清淨,因為他已經將有、無為法分得清楚,再也沒有受有為來染污我們,所以分清了、去除了,完全是清淨法的方向。所以,「恆有幽玄曰微,絕思議故曰妙」。這種幽玄那就是很深、很遠,幽玄是深遠,又深、又遠、又廣,幽玄是高深莫測,所以這是永恆的。我們最近都一直在說時間,無盡頭的過去,一直到現在,一直到無邊際的未來。法就是綿綿不斷,道理永遠都維持著,包括我們人間這生死法則、大自然,就是全都包括在這個真理之中,所以「恆有幽玄曰微」。「絕思議故曰妙」,佛陀的智慧可以涵蓋到那麼透徹、那麼清楚,而且「絕思議」。我們凡夫是要如何來分析佛的智慧呢?妙哉啊!很妙,所以微妙。這是凡夫永遠都難得推測,難得去體會、去了解佛陀的智慧。

*獨尊淨法身,微妙不思議;信解清淨法,超越諸分別,離惑諸疑悔。

  所以,「獨尊淨法身,微妙不思議,信解清淨法,超越諸分別,離惑諸疑悔」。佛陀的法身完全都是清淨,沒有一點點的污染,所以佛的智慧、覺性完全是清淨,所以叫做「獨尊淨法身」。雖然我們也有,我們人人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卻是我們被煩惱埋覆著,將我們埋著、將我們覆蓋著,我們層層層層的煩惱。雖然我們現在很努力,但是過去的習氣也是同樣還在,我們一直觀念、思想,雜念還是還很多還未改除,所以我們人人都還有這個污染心。同樣與佛共同有的本性,覺性、真如,卻是唯有佛獨尊;他是淨法身,他能夠大圓鏡智照耀萬物,所以無差錯。我們就還有灰塵,灰塵還很多。所以,「微妙不思議」,這僅僅凡夫心和清淨的佛性就是不同,所以我們要用心,還是要再精進。

  我們既然知道「有」,我們有與佛同等的佛性,我們一定要信解,要相信。這幾天來一直說「信解」,就是要接近智慧、要運用智慧,我們才有辦法在信解中斷煩惱。唯有有信解,煩惱才能夠去除,才能夠清淨了一切有、無為法。有為法要如何用無為法去分析得清楚,這必定要徹底信解。所以,「信解清淨法」,唯有信解才有辦法可除去煩惱,要相信,這樣才有辦法「超越諸分別」。這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我們要如何去將它釐清楚呢?善心或者是惡念?這要如何去濾,過濾過,濾得很清楚?這就是需要我們深心信解。

  人間事,修菩薩道不能離開人間事;而人間事是在人群中,而人群凡夫見解這麼的複雜,這無不都是日常生活有為法中你要如何用無為法,清淨真理,去面對這有染污穢的有為法。同行在人事中,什麼叫做清淨?什麼叫做污染?這我們要「信解清淨法」才有辦法,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開頭就告訴大家要用心啊!是啊,用心、信解才有辦法「超越諸分別」,不會去混合起來。清者清、明者明、濁者濁、染者染,這個濁染歸清淨,了解,這我們就要用心體會。

所以,若能夠這樣,我們「離惑諸疑悔」。惑,惑就是一切的無明垢穢。這無明垢穢就能夠消了,消了,自然就能夠這些疑悔都沒有了、離開了。一個惑若離開就沒有疑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在信解中,對、錯,是對或者是錯要分別。所以對、錯就是需要很微細的信解、智慧,才有辦法分出了是對的、是不對的,我們要很用心。前面我們文就是這樣說,

複習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前面的文,因為佛陀已經為我們分析過,這無量的功德我們要如何去分別?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雖然說我修行了,我一天坐禪坐很久,我功夫很大,因為我都沒有在管事了,我一切放下,我很有修行。這樣又是如何呢?時間在過,你沒有真誠的信解,只是讓時間空白過去,這沒有正確的信解,智慧沒有啟動,這樣只是在那裡坐著又是什麼?所以我們要了解,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樣一路過來了,我們若缺一項就是不具全。

  所以佛陀要告訴我們,我們要「解」,要深心信解。我們要用很深遠,那個信念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知見不是一生短暫看人事物覺悟,就能來與我們說這麼大片的道理,不是!他是要長遠劫來、長時劫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長時劫、無量劫,從〈壽量品〉一直一直到現在,無非就是要讓我們相信時間,劫。人人本性是不生滅,真如本性,人人本具,這是向來就有,所以我們要相信因果輪迴。智慧,不是「唉呀,他都說因果」。是啊,因為一大早三、四點我們就要起單了,時間已經過幾個鐘頭了,外面天還未亮,我們已經,已經多久的時間,將近要兩個鐘頭的時間了,一點多鐘頭了。一直到現在,我們多應用多少時間了呢?而有多少人現在還在「大平林」裡,還在那個夢鄉之中。

  醒者自醒,人人精神很好,坐下來就是要聽話(晨語開示)。這就是時間能夠讓我們充足應用,應用在道理是如何分析,今天開始一天的人間事是要如何去面對。這種現在是在「無為法」中,要來薰習。等一下就要面對著「有為法」,人事中。而在人事中,我們要如何去相處,能夠不受到染污?那就是要將聽到的法用在人群中。看、接觸,道理,看起來是這樣,但是道理,我們可以這樣謹慎、我們可以這樣做,這全都是法要聽進來,才有辦法面對著這滾滾紅塵「有為法」,這就是我們要
用時間來相信,時間能夠增長我們的智慧。所以佛陀說很多很多之後,因為這個法重要,所以就要再重複偈頌,用偈文來說,再讓大家重複一次。而重複的話,是不是會有「有啦,我聽過了」?聽過,我們的記憶還清楚嗎?最近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聽過,我們的記憶就又將它忘記了,所以再來,再一次、再一次,要回復偈文,因為這法重要。

佛陀,「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這是每一段的偈文就是表示很重要。所以,「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密」。只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也解好幾天了,可見法的很重要。解釋過了,是不是我們大家都還記得呢?這麼長久的時間行五波羅密。 「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於是諸劫中」,這句我們就知道,在過去已經很長久,諸劫哦!是過去很長久的當中,「布施供養佛」,在這麼長的時間布施。是不是只有一直一直布施佛而已呢?人人本具佛性,是為眾生在付出,用這樣的行為皈依佛。所以,「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合和互協」,這個行很順利來互相付出,這叫做法的供養、合的供養、敬的供養,在這人群中、在佛法中。

  「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這段都是昨天之前所說的,大家要很用心。雖然偈文是這麼短,過去的長行文也解釋,昨天偈文也解釋過,還是仍有很多意義,假使若再重複一次,還是仍有很多可解釋。所以說「微妙不思議」,每一句話之中都有無量的道理涵蓋。來,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經文簡釋:
「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飲食、衣服、房舍、臥具及以四事而行施也。其有種種所施之物,精意微妙。

  要用心、要了解。「如是等布施」,是前面所說的「五波羅密」,全都這樣過來,長久的時間身體力行,就是這樣,這些菩薩都是行這樣的行。諸善男子、善女人也是行這樣的行,長久以來做這樣的布施,所以「種種皆微妙」。布施,「「飲食衣服房舍臥具,即以四事而行施也」。「四事」不是只有衣服、房舍、飲食、臥具這樣的四事,不是這樣而已,「四事」後面會再為大家解釋。所以,這就是這樣在付出,有形的物質、無形的行為,全都是叫做布施。「其有種種所施之物,精意微妙」,那個很精、很實,那個義是非常的微妙。所以「四事」,你們大家看來以為飲食、湯藥、臥具、衣服等等,不是這樣而已,要用心。

*又四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修菩薩行,既自行持利益眾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同事行布施,周其貧乏。

  告訴你們「四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如何來待人接物?有四項,「又四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就是付出;「愛語、利行、同事」,這四項。我們在人群中要好好,每天每一個動作都會去做到,只要你與人相處、付出。幾天前說過了,他的觀念想不開,我們如何去開導他、去膚慰,這也是付出。東西很多,拿不起,我們出一個力去幫助他,減輕他的負擔、節省他的時間等等,這都可以布施。所以,「菩薩行」,我們在修菩薩行,「既自行持利益眾生」。我們自己已經就是事事我們都要利益人,因為我們在行菩薩道。感恩有對方讓我們付出,我們自己自願行持利益眾生,我們必定要愛語;用愛語,溫溫馴馴與人說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我們都要利益人生。

這就是諸行之後,這種愛語、利行,然後我們就是要與人同事,因為「同己所行之道」。我們若態度對人很好,人家就會覺得:你事事這麼好,你幫助人,我感恩你。因為你這樣的態度人人讚歎,來,我也與你一起做。所以,「是以常同事行布施,周其貧乏」,要布施、付出。這個布施就可以包括愛語、包括利行、包括與同事之間,這就是四種的態度在人群、同事中,這叫做待人接物。

*復以愛語,安撫勸慰開諭;起諸利行:同事而廣集一切善根。

「復以愛語,安撫勸慰開諭」。所以愛語是「安撫勸慰開諭」,這就是愛語。若是「起諸利行」,我們對人,凡是做什麼事情,剛才說,說話也好,為他減輕一個動作、時間等等,這全都叫做「利行」。「同事而廣集一切善根」。我們將他帶出來「同事」,好事情大家做,這全都叫做布施。我們引導人,大家做。

一、身常恭謹:菩薩行,當謹守身業,持身母令放逸。
二、言常至誠,修正道法,當守護口業,持口誠正不虛。
三、意常柔順:修菩薩行,當防護意業,持意和柔順,斷貪嗔癡,視為意常柔順
四、善權方便:持菩薩行,當善權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是為善權方便。

還有,剛才說的是處事,處眾做事情,這待人接物,再來,就是修行。菩薩要修行,要修什麼行?第一「身常恭謹」,這就是菩薩行。菩薩「當謹守身業,持身毋令放逸」,我們自己真的要精進,凡事都要注意我們自己的行為。所以一句話說「君子慎其獨」,要謹慎我們獨處的時候,要自己很謹慎,謹慎在自己一個人之時。所以,君子謹慎在獨處的時間,何況在大眾中。第二「言常至誠」,說話我們要誠實語,「修正道法,當守護口業」,要好好守護好我們的口業,也「持口誠正不虛」。這就是我們菩薩修行不能輕視我們自己的行為,不論是身體以及說話我們都要很謹慎。

第三「意常柔順」,意就是起心動念。我們的意必定要柔順,對眾生、對人與人,所以這是修菩薩行的人自己要謹慎,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心,要謹慎。所以,「當防護意業,持意和柔順」。意要和、要輕柔順,這就是我們修養,心意的態度。所以,「斷貪瞋癡」。我們的心意最怕就是有貪、瞋、癡,貪、瞋、癡在我們的意中那是一個毒素,所以我們要很謹慎,不要讓我們的心起心動念有貪、瞋、癡,這在有為法之中就很困擾人,所以「是為意常柔順」。這是修行者,尤其是修菩薩行者要謹慎的事情。

第四,就是「善權方便:持菩薩行,當善權方便」。「善權方便」,就是修菩薩行的人要「當善權方便」。雖然我們向於無為法,難免有人間事,所以我們在人間事也就要應人間;到底他需要的是什麼,如何來做才能夠圓滿?這也就需要,要權巧。一個門就這麼大而已,你這根柴這麼長,要橫柴扛入門,這樣豈扛得進去?而到底這根柴是扛得進去還是扛不進去?進得去還是進不去?確定扛得進,只要你彎一個方向,柴就進去了。

橫的當然是沒有辦法,我們就用直的走。而直的,這個深度不夠,要怎麼辦呢?我們就將它彎一個角度,這樣不是就閃過了,也是行得通。最重要的,就是要將這個東西搬進去到裡面;要將這個法讓他能夠入心,所以就要用「善權方便」。佛陀四十多年的說法,不就是這樣呢?他就是應眾生的根機,同樣的道理。我們凡事都是應眾生所需要去付出,這都叫做權巧方便,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做事情的態度。菩薩也是有這四項,自己要很警惕、很謹慎我們的身行,很重要,要很用心。

所以,「救護一切眾生,是為善權方便」。其實眾生人人本具佛性,誰能夠救誰呢?只是前覺與後覺。我們只是以佛陀的教法,真理是這樣,我們借重這個真理來護眾生;借重眾生,我們發揮了真理,增長我們的智慧。聽聽大家常住師父在與大家分享的時候,有時候聽起來也很歡喜,有心吸收下去,這些法就能夠得以應用在各種的場合,不一樣。舉理會事,或者是舉事會理,應這個場面去說話,這就對了。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有這些因緣、有這麼多機會可讓我們投入,有機會與他說話、有機會讓我們訓練。大通智勝佛成就十六王子沙彌覆講《法華經》,能夠結後面這麼多的眾生緣,所以要感恩眾生緣,也感恩有這個法可讓我們延續下去,同樣的道理,所以這都要適應在人群中。什麼人要度什麼人?其實是眾生來度我們,若沒有他給我們機會,我們哪有機會、有因緣可以去付出呢?因緣我們要很重視、要信解,因緣果報我們要信解。我們要深信一切時間累積,這可以去體會了那個真如本性,我們一定要體會。

所以我們若有深解,自然我們接受這個法,我們就會修行;修行,我們就是要警惕。所以菩薩四事,對自己的一定要很謹慎、很注意,這是菩薩修自身行的「四事」。以及前面說的入人群待人接物四種的態度,還有是如何供給佛菩薩。人人本具佛性,長久,長劫來就是不斷在付出,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等不斷,四事。所以,所有付出都叫做四事,包括自己修行的四事,我們都要很用心。

經文簡釋:
「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眾生無善故,我以善施,正向菩提,回向為大利,趣向於佛道。

  接下來,「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盡此諸劫數,回向佛道。我們要知道,這麼長久的時間。「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那就是長時間、長劫數,這些時間。「眾生無善故」,因為眾生這長久以來六道在輪迴,貪、瞋、癡,都在俗事之中,俗諦之中,有為法之中,所以感染了很多的貪、瞋、癡、無明,原來的善都忘失掉了,所以說「眾生無善故」。「我以善施,正向菩提」。我們已經發心立願要行菩薩道了,我們人人,這個「我」就是人人自稱。自己要知道,我好好修行,將佛法用在我的身上,而我會將佛法力行佛法,將佛的教法再去教化眾生。因為眾生還未感受到佛法,所以我要將這個佛法傳給眾生。「我以善施,正向菩提」,我要將佛法善施給眾生,使令眾生那個方向正確。大家向善,去惡就善;消諸惡業,增長善法,向菩提道走,所以叫做「回向為大利」。

  大家誦經,昨晚也聽到你們在誦經,《水懺》,回向。意思就是我用這些時間好好再來讀誦《水懺》,讓自己修行的方向更正確,正確就是要再回向在目標。我們為什麼誦這部經?其實是我們自修行;自修行,了解這個方向要做什麼。我為了這件事情我來誦經,來增長智慧,對方助緣,那他有功德,回向給他。這是一個趣向、目標。我們常常說「回向、回向」,回向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誦經的目標是要為誰祝福。就是這樣表達一分的心意。所以,「趣向於佛道」。我們要教導眾生也是一個目標,希望人人的方向正確,趣向佛道。所以,「以回向佛道」。其實不是你回向,而佛陀接受,佛陀的接受是歡喜,歡喜這些人法有入心;因為這樣來供佛,所以佛歡喜,要回向佛道。

經文簡釋: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若復,明戒度。持佛清淨戒謹慎,無違律儀,持行無有缺漏。

  所以,「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又再說,再重複說,這就是戒。我們若布施、持戒,前面說的布施,布施除了供佛僧的資生用具之外,就是我們自己的修養,在人群中付出。我們自己的修養在生活中要謹慎,那都叫做布施,是修菩薩行的道糧。現在,前面是用四事供養,用身行供佛也是布施。「若復,明戒度」。現在說的就是戒,用戒來度,自度度人。我們「持佛清淨戒謹慎」,要很謹慎,過去不知道我們所做的行為錯誤,現在受佛教了,就要持佛戒,所以我們持戒要清淨、要謹慎。「無違律儀」,規矩不可違背,沒有違背規矩,這叫做「持行無有缺漏」,這就是我們要很謹慎、用心。

經文簡釋:
「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求於正道法,佛所歎行。

  所以,「求於無上道」。用這樣來求,求我們與道會合。我們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走路正確也是自己的事情,雖然我們自己在修行的過程,布施、持戒,已走上一條正確的軌道、方向,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這樣才能成就我們接近覺悟的道路。所以「諸佛之所歎」,諸佛很歡喜、很讚歎,這是「求於正道法,佛所歎行」。我們要很用心去了解這些事情,自然我們會合歸正道。時時心還是要在道中,生活、待人處事自己的規律守得好,這種布施、持戒就是在修正軌行,要時時多用心啊!

***********************************************************

【附註】【四事供養】(名數)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六 3月 24, 2018 8:41 pm

[2018年3月24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初八,(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八0)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2. 上人手札(一):「有無為法體性,法身湛然寂靜,如來智難思議,微妙淨菩提道,恒有幽玄曰微,絕思議故曰妙。」

3. 「有無為法體性」:
(1)「有為法、無為法」:用心體會,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說「有為法、無為法」,這大家都了解清楚了。

(2)「有為法,俗諦」:就是一般世俗,日日生活在紅塵滾滾中,面對著一切人事物無不都是叫做「有為法」。

(3)「無為法,真諦,法諦,真理」:「無為法」歸納於真理,用心想到最後,何必計較!人生一場終歸幻化,何必計較呢?這麼多「人我是非」,造成一輩子的煩惱、遺憾,好好靜思惟,了解道理、通達之後,自然就沒有這些「人我是非」來障礙我們,就沒有得失心,這叫做「法諦」,法體就是真理。

(4)「有為法、無為法的道理,體相」:真理本來無形、無體相,道理明確存在。叫做「有、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的道理,體相。有為法的形態就是這樣,因為人的貪、瞋、癡造成了「有為法」。因為貪,「看到這些事情,我不順意,所以我瞋;因為貪求,永無窮盡,所以起煩惱,這件事情、這些錢應該是都我賺的。世間的好物、寶物應該都是我的」,就是一念的貪念,有「一」還又在缺「九」,這就是「有為法」,也就是凡夫的心態。

(5)「這種有為法,有』人我是非』」:這都是來自這樣的「有為法」,這雖然是叫做有為法,那個貪念就是叫做道理;不應該有的道理。因為它是出自心理的形態,有違背的心理,這也是無形,很奇妙!他就有無窮盡的貪念,這也叫做「法」,叫做「有為法」。

(6)「人與人之間,心理態度,全都叫做『有為法』」:從內心不斷不斷的地起伏,人與人之間不斷有緣、無緣;人的動作,我們的心態的分別,所以自然他就違我的願。你的形態不是我所想要的,所以我不歡喜、我生氣,這也是同樣。人與人之間,心理態度,這全都叫做「有為法」。

(7)「無為法,同樣也是心理,不過是順道理」:看透徹、認清楚,這些都沒有什麼,將它分析起來,沒有。「善解、包容,皆大歡喜」。善緣,人與人之間有什麼不好的緣呢?有什麼過不去的事情呢?簡單啊,這也是叫做道理。

(8)「違背與順從,順理與違理,這都叫做法,有為法、無為法」:若能夠很清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善心,人人都有真如本性。修行,就是要回歸真如本性。違背的,要收起來、排除掉,不對的全都將它歸類,這全都不對,所以要排除。

(9)「轉惡為善,轉逆為順」:要如何消除煩惱、業障,就是要排除這些,有為法,錯誤的形為、想法、動作,這全都叫做有為法。做善事呢?起一念善愛心、愛念,來去做善事,這也是從心理開始;善事就會歸回來,這叫做轉惡為善,轉逆為順。

4. 「法身湛然寂靜」:同一個動向,卻是有「違」跟「順」,是違背與順暢,只是差這樣而已。所以常常說,修行沒有不好修,只要你方向正確,自然「法身湛然寂靜」,就很容易。

5. 「如來智,難思議」:
(1)「清淨心,與如來同等的智慧」:只要我們一念清淨的心,與如來同等的智慧。如來的智慧,我們現在的凡夫要如何去猜測如來的智慧呢?佛陀能夠為我們分析到這叫做「有為法」、這叫做「無為法」,你的惡法是如何產生出來?已經說很長、很多的道理了,我們是不是有聽進去呢?佛陀從第一句的「苦」啊,就開始來為我們分析,「有為法、無為法」已經是涵蓋在這個地方,苦、集、滅、道,已經就開始為我們分析了。

(2)「如來智難思議」:能夠將這些道理分析得這麼清楚,如來的智慧難思議,不可思議,佛陀的智慧。天地萬物,人我是非,經過佛陀一分析,談天文、說地理,說、分析人的心理,無不都是佛陀舉如指掌,就像在看五根指頭一樣,是這麼的容易。我們凡夫還是仍迷在這個地方,「有為、無為法」中。

6. 「微妙淨菩提道」:如來的智慧,就是這樣非常的微妙、清淨,因為已經將「有、無為法」分得清楚,再也沒有去受有為來染污我們,所以分清了、去除了,完全是清淨法的方向。

7. 「恒有幽玄曰微,絕思議故曰妙」:
(1)「恒有幽玄曰微」:幽,就是很深、很遠。幽玄是深遠,又深、又遠、又廣,是高深莫測。最近都一直在說時間,無盡頭的過去,一直到現在,一直到無邊際的未來。這法就是綿綿不斷,道理永遠都維持著,包括我們人間,這個生死法則、大自然,全都包括在這個真理之中的裡面。

(2)「絕思議故曰妙」:佛陀的智慧可以涵蓋到那麼透徹、那麼清楚,而且「絕思議」。我們凡夫是要如何來分析佛的智慧呢?妙哉啊!很妙,所以微妙。這是永遠凡夫都難得推測、難得去體會、去了解佛陀的智慧。

8. 上人手札(二):「獨尊淨法身,微妙不思議;信解清淨法,超越諸分別,離惑諸疑悔。」

(1)「獨尊淨法身」:佛陀的法身,完全是全都清淨,沒有一點點的污染,所以佛的智慧、覺性完全是清淨。雖然我們人人也本具有「真如本性」,卻是被層層、層層的煩惱埋覆著。雖然我們現在很努力,但是過去的習氣,也是同樣還在。我們一直觀念、思想、雜念還是還很多還沒有改除,所以我們人人都還有這個污染心。

(2)「大圓鏡智,照耀萬物」:與佛共同有的本性,覺性、真如,卻是唯有佛獨尊;是淨法身,能夠大圓鏡智照耀萬物,所以無差錯。我們就還有很多灰塵。

(2)「微妙不思議」,只有凡夫心和清淨的佛性,就是不同,要用心,還是要再精進。我們既然知道說我們與佛同等的佛性,我們一定要信解,我們要相信。

(3)「信解清淨法:「信解」,就是要接近智慧、要運用智慧,才有辦法在信解中斷煩惱。唯有「有信解」,煩惱才能夠去除,才能夠清淨了一切「有、無為法」。有為法要如何用「無為法」去分析得清楚,必定要徹底信解。唯有信解,才有辦法可除去煩惱,要相信。

(4)「超越諸分別」:這樣才有辦法「超越諸分別」,「這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我們要如何去將它濾清楚?善心或者是惡念,這要如何去濾?過濾過,濾得很清楚,這就是需要我們深心信解。

(5)「要修菩薩道,不能離開人間事」:人間事是在人群中,而人群凡夫見解這麼的複雜,這無不都是日常生活「有為法」中,要如何用無為法,清淨真理,去面對這個染污穢的有為法?同行在人事中,什麼叫做清淨?什麼叫做污染?我們要有「信解清淨法」,才有辦法,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6)「用心、信解」:開頭就告訴跟大家說要用心!是啊,用心、信解,才有辦法「超越諸分別」,不會去混合起來。清者清、明者明、濁者濁、染者染,清淨、了解,我們就要用心體會。

(7)「離惑諸疑悔」:我們若能夠這樣,把一切的無明、垢穢都去除。自然就能夠這些疑悔都沒有了、離開了。一個惑若離開就沒有疑了。要很用心。在信解中,對、錯,是對或者是錯,要分別。對、錯,就是需要很微細的信解、智慧,才有辦法分出了是對的、是不對的,我們要很用心。

9. ★複習經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密。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

(1)「六波羅蜜,缺一不可」:佛陀已經為我們分析過了,這個「無量的功德」如何去分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雖然說我修行了,我一天坐禪坐很久了,我能夠功夫很大,因為我都沒有在理睬事情了,我一切放下,我很有修行。這樣又是如何呢?時間在過,你沒有真誠的信解,只是讓時間空白過去。這沒有正確的信解,智慧沒有啟動,這樣只是在那裡坐著又是什麼?所以我們要了解,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樣一路過來了,我們若缺一項樣,就是不具全。

(2)「長時劫來,深心信解」:佛陀告訴我們要「解」,深心信解,要用很深遠,那個信念,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知見,不只是「一生,短暫」來看人事物覺悟,就能會來與我們說這麼大篇的道理,不是,是要長遠劫來、長時劫來。

(3)「相信時間,劫,人人本性是不生滅,真如本性」:我們一定要相信,長時劫、無量劫,從〈壽量品〉一直一直到現在,莫非就是要讓我們相信時間,劫,人人本性是不生滅;真如本性,人人本具,這是向來就都有。

(4)「相信因果輪迴」:我們要相信因果輪迴。智慧,不是說「唉呀,他都說因果。」是啊,因為一大早三、四點我們就要起單了,時間已經過幾個鐘頭了,外面天還未亮,我們已經已經多久的時間,將近要二個鐘頭的時間了,一點多鐘頭。一直到現在。我們多應用多少時間了,而是有多少人現在還「大坪林」(編按:意指床)裡,還在那個夢鄉的之中裡面。

(5)「用智慧,無為法,有為法」:醒者自醒,人人精神很好,坐下來就是要聽晨語開示。這就是時間可以能夠讓我們充足應用,應用在道理是如何分析,今天開始一天的人間事是要如何去面對?這種現在是在「無為法」中,要來薰習,等一下就要面對著「有為法」,人事中。

(6)「在人群中,增長智慧」:而在人事中,我們要如何去相處,能夠不受到染污,那就是要聽到的法用在我們在人群中,看、接觸道理。依道理,我們能夠這樣謹慎、我們能夠這樣做,這全都是要法要聽進來,才能夠面對著這滾滾紅塵「有為法」,這就是我們要用時間,來相信,時間能夠來增長我們的智慧。

(7)「重複偈頌,聞法,無漏」:佛陀說很多很多之後,因為這個法重要,所以就要再重複偈頌,用偈文來說,再讓大家重複一次。而重複的話,是不是「有啦,我聽過了」?聽過,我們的記憶;最近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聽過,我們的記憶就將它忘記了。所以再來,再一次、再一次,所以要回復偈文。

(8)「法,很重要」:因為這樣,法重要,佛陀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這是每一段的偈文就是表示很重要。

(9)「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密」:只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也解好了幾天了,可見法很重要。解釋過了,是不是我們大家都還記得,這麼長久的時間行五波羅蜜。

(10)「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這句我們就知道,已經在過去,很長久,諸劫,是過去很長久的當中,「布施供養佛」,在這麼長的時間,布施。是不是只有一直布施佛而已呢?人人本具佛性,是為眾生在付出,用這樣的行為,皈依歸於佛。

(11)「及諸緣覺弟子,並并諸菩薩眾」:「合和互協」,行很順利,來互相付出,叫做「法」的供養、「合」的供養、「敬」的供養,在這個人群中、在佛法中。

(12)「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這段都是過去,昨天之前所說的,大家要很用心。雖然偈文是這麼短,過去的長行文也解釋,偈文昨天也解釋過,那意義還是仍有很多意義,假使若再重複一次,還有再是仍有很多可以解釋。所以說,「微妙不思議」,每一句話的裡面之中都有無量的的道理涵蓋。

10. ★經文簡義:【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衣服房舍臥具即以四事而行施也。其有種種所施之物,精意微妙。

(1)「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用心了解。「如是等布施」,是之前面所說的「五波羅密」,全都這樣過來,長久的時間,身體力行,就是這樣,這些菩薩都是行這樣的行,諸善男子、善女人也是行這樣的行,長久以來做這樣的布施,所以,「種種皆微妙」。

(2)「衣服房舍臥具即以四事而行施也」:布施,「四事」不是只有衣服、房舍、飲食、臥具這樣的「四事」,不是這樣而已。就是這樣在付出。有形的物資質、無形的行為,全都是叫做布施。

(3)「其有種種所施之物,精意微妙」:很精、很實的義是非常的微妙,四事,你們大家看來,以為飲食、湯藥、臥具、衣服等等,不只是這樣而已,要用心。

11. 『又四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修菩薩行,既自行持利益眾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同事行布施,周其貧乏。復以愛語,安撫勸慰開諭;起諸利行;同事而廣集一切善根。

(1)「待人接物,以四事來付出」:「四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來待人接物?有四樣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項,我們在人群中,要好好的每天、每一個動作都會去做到,只要你人與人相處、付出。

(2)「處處都有布施機會」:他的觀念想不開,我們如何去開導他、去膚慰,這也是,也是付出。東西很多拿不起,我們出一個力去幫助他,減輕他的負擔、節省他的時間等等,這都能夠布施。

(3)「修菩薩行,既自行持利益眾生」:我們在「修菩薩行,「既自行持利益眾生」。我們自己已經就是事事我們都要利益人,因為我們在行菩薩道,感恩有對方讓我們付出,我們自己自願「行持利益眾生」,必定要用愛語,溫溫馴馴與人說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我們就要利益人生。

(4)「同己所行之道」:這就是諸行之後,這種愛語、利行,然後我們就是要與人同事,因為「同己所行之道」。若態度若對人很好,而人家就會覺得「你樣樣事事這麼好,你幫助人,我感恩你,因為你這樣的態度,人人讚歎,來,我也與你一起做。」

(5)「是以常同事行布施,周其貧乏」:要布施,周其貧乏,來付出,這個布施就能夠包括愛語、包括利行、包括與同事之間,這就是四種的態度在人群、同事中,這叫做待人接物。

(6)「復以愛語,安撫勸慰開諭,起諸利行」:我們對人,凡是做什麼事情,說話也好、為他減輕一個動作、時間等等,這全都叫做「利行」。

(7)「同事而廣集一切善根」:我們將他帶出來「同事」,好事情大家一起做,這全都叫做布施。我們引導人,大家來做。還有剛才說的是處眾做事情,待人接物。

12. (一)身常恭謹:菩薩行,當謹守身業,持身毋令放逸。
(1)菩薩修行,第一「身常恭敬謹:菩薩行」。「當謹守身業,持身毋令放逸」。真的要精進,凡事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一句話說「君子慎其獨」,謹慎我們獨處的時候,要很謹慎在自己一個人之時。更何況在大眾中。

13. (二)言常至誠:修正道法,當守護口業,持口誠正不虛。
(1)說話要誠實語,好好守護好口業,這就是菩薩修行,不可以輕視我們自己的行為,不論是身體以及說話,都要很謹慎。

14. (三)意常柔順:修菩薩行,當防護意業,持意和柔順,斷貪瞋癡,是為意常柔順。

(1)「意,就是起心動念」:我們的意,必定要柔順,對眾生、對人與人,這是「修菩薩行」的人自己要謹慎,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心。

(2)「當防護意業,持意和柔順」:意要和、要輕柔順,這就是修養心身的態度,心意的態度。

(3)「斷貪瞋癡」:我們的心意,最怕的就是有「貪、瞋、癡」在我們的意中,那是一個毒素,我們要好好很謹慎,不要讓我們的心起心動念,有這個貪、瞋、癡,這在「有為法」之中,就很困擾人。這是修行者,尤其是修菩薩行者要謹慎的事情。

(四)善權方便:持菩薩行,當善權方便,救護一切眾生,是為善權方便。

(1)「持菩薩行,當善權方便」:就是修菩薩行的人,要「當善權方便」,雖然我們向於「無為法」,難免有人間事,我們在人間事,也就要應人間,到底他需要的是什麼,如何來做才能夠圓滿?這也就都需要,要權巧。

(2)「橫柴入門,轉念轉方向,還是能扛進」:一個門就只有這麼寬大而已,你這支柴根木柴這麼長,要橫柴拿扛入門,這樣難道拿扛得進去嗎?到底這支根柴是拿得入進去還是拿不進去?(答:會),只要你彎一個方向,木柴就進去了。這個橫的,當然是沒有辦法,我們就用直的走。而直的,這個深度不夠,那要怎麼辦呢?我們就將它彎一個角度,這樣不就是閃過了,也是行得通!最重要的,就是要將這個東西搬進去到裡面。

(3)「應眾生的根機,善權方便」:同理,要將法能夠入心,就要用「善權方便」。佛陀四十多年的說法,不就是這樣呢!就是應眾生的根機,同樣的道理。我們凡是都是應眾生所需要去付出,這全都叫做「權巧方便」。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做事情的態度。菩薩也是有這四樣項,自己要很警惕、很謹慎我們的身行,很重要,要很用心。

(4)「救護一切眾生,是為善權方便」:其實,眾生人人本具佛性,誰能夠救誰呢?只是前覺與後覺,我們只是以佛陀的教法,真理是這樣,借重真理來救護眾生;借重眾生,我們發揮了真理,增長我們的智慧。

(5)「事理會合」:聽聽大家(指:常住師父主持『志工早會』的分享)在與大家分享的時候,有時候聽起來也很歡喜啊!有心吸收進下去,這些法就能夠得以應用在各種的場合,不一樣,舉「理」會「事」或者是舉「事」會「理」,應這個場會面去說話,這就對了。

(6)「大通智勝佛,成就『十六沙彌』覆講《法華經》」: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有這些因緣、有這麼多機會可以讓我們投入、有機會與他們說話、有機會讓我們訓練。「大通智勝佛」成就「十六沙彌」覆講《法華經》,能夠結後面這麼多的眾生緣,所以要感恩眾生緣,也感恩有這個法可讓我們延續下去。

(7)「重視因緣,信解因緣果報」:同樣的道理,要適應在人群中,什麼人要度什麼人?其實是眾生來度我們,若沒有他給我們機會,我們哪有機會、有因緣可以去付出呢?因緣我們要很重視,要信解因緣果報。

(8)「深信一切時間累積,接受法,就會修行」:要深信一切時間累積,可以體會到了那個真如本性,我們一定要體會。我們若有深解,自然我們接受這個法,我們就會修行。修行,就要警惕。

(9)「菩薩四事」:向自己的本身一定要很謹慎、很注意。這是菩薩修自身行的「四事」。入人群、待人接物的四種的態度,還有如何供給佛菩薩。人人本具佛性,長劫來就是不斷在付出,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等,不斷,四事。所有付出都叫做四事,包括自己修行的四事,我們都要很用心。

15. 【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眾生無善故,我以善施,正向菩提,迴向為大利,趣向於佛道。

(1)「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眾生無善故」:要知道這麼長久的時間,就是長時間、長劫數,這些時間。因為眾生長久以來,六道在輪迴,貪、瞋、癡,都在那個俗事的裡面,俗諦之中,有為法之中,所以感染很多的貪、瞋、癡、無明,原來的善都忘失掉了,所以說「眾生無善故」。

(2)「我以善施,正向菩提」:我們已經發心立願要行菩薩道了,我們人人,這個「我」就是人人自稱。自己要知道,我好好修行,將佛法用在我的身上,而我會將佛法,力行佛法,才再將佛的教法又再去教化眾生。因為眾生還未沒有感受到佛法,所以要將佛法傳給眾生。

(3)「我以善施,正向菩提,迴向為大利」:要將佛法善施給眾生,使令眾生的那個方向正確,大家向善,去惡就善,消諸惡業,增長善法,向菩提道走,所以叫做「迴向為大利」。

(4)「修行方向正確,自修行」:昨晚也聽到你們在誦經《水懺》。回向。意思就是我用這些時間好好再來讀誦《水懺》,讓自己這個修行的方向更正確。正確就是要再回向在目標,我們為什麼誦這部經?其實是我們自修行。

(5)「增長智慧」:自修行,了解這個方向要做什麼?我為了這件事情我來誦經,來增長智慧,對方助緣,那他有功德,回向給他,這是一個趣向、目標。

(6)「回向,就是修行的目標,表達一分心意」:我們常常說回向、回向,回向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誦經的目標是要為什麼人誰祝福,就是這樣表達一分的心意。

(5)「趣向於佛道」:教導眾生,也是一個目標,希望人人的方向正確,趣向佛道,所以,說「以回向佛道」。其實不是你回向,而佛陀接受。佛陀的接受是歡喜,歡喜這些人法有入心。因為這樣來供佛,所以佛歡喜,要回向佛道。

16.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若復,明戒度。持佛清淨戒謹慎,無違律儀,持行無有缺漏。

(1)「布施,包括有形物資,無形的修養」:那就是說,又再說,再重複說,這就是戒。若布施、持戒,前面說的布施,除了供佛僧的滋身生用器、用具之外,就是我們自己的修養、在人群中的付出。我們自己的修養在生活中要謹慎,那都叫做布施,是修菩薩行的道糧。

(2)「四事供養,身行供佛,用戒來度,自度度人」:前面是用四事供養,用身行供佛也是布施。「若復,明戒度」。現在說的就是戒,用戒來度,自度度人。

(3)「持佛清淨戒謹慎」:我們要很謹慎。過去不知道的,所做的行為錯誤,現在受佛教了,也就要持佛戒,持佛戒要清淨,要謹慎。

(4)「無違律儀,持行無有缺漏」:規矩不可要違背,無違背規矩,這叫做「持行無有缺漏」,這就是我們要很謹慎用心。

17. 【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求於正道法,佛所歎行。

(1)「求於正道法,與道會合」:用這樣來求我們與道會合。修行也是自己的事情,要走路正確也是自己的事情。

(2)「時時用感恩心,成就接近覺悟的道路」:雖然我們自己在修行的過程,布施、持戒,走上一條正確的軌道、方向,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成就我們能夠接近覺悟的道路。所以說「諸佛之所歎,求於正道法」,諸佛很歡喜、很讚歎。

(3)「時時心在道中,修正軌行」:要很用心去了解這些事情,自然會合歸正道,時時還是心要在道中,生活、待人處事,自己的規律守得好,這種布施、持戒,就是在修正軌行,要時時多用心!

***************
18.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非常歡喜得聞這段開示講解「有為法,無為法」,更深入的探究。「違背與順從,順理與違理,這都叫做法,有為法、無為法」。

尤其聽聞這段「有為法,有『人我是非』,都自這樣的「有為法」,雖叫做有為法,那個貪念就是叫做『不應該有的道理』。因為是出自心理的形態,有違背的心理,這也是無形,很奇妙!有無窮盡的貪念,這也叫做「法」,叫做「有為法」。「無為法,同樣也是心理,不過是順道理」:看透徹、認清楚

原來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奧妙的法,常聽聞教導要「事,理會合」,但原來道理就是這樣。修行就是要「轉惡為善,轉逆為順」。也很感恩上人不斷為我們開示「六度波」羅密,也提到「菩薩四事」,一樣包含有形的物資供養諸佛,也有無形的四事的「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修行付出。求法要心切,「求於正道法,與道會合」。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一 3月 26, 2018 1:42 pm

心得與應用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324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3/2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