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4月 03, 2018 7:45 pm

2018040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聞慧:聞慧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
思慧: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
修慧: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生無漏聖慧。

大家要很用心,用心體會聞、思、修。這是我們學佛者應該有,要抱持著不斷聽,聽聞佛法教理,這是修學佛法必備條件,人人要時刻用心!「聞慧」如何來?「聞慧:聞慧從經論中聞」,就是要從經論中聽;聽經,或者是古德大師他們的心得,在講習、在論說,我們從他們的智慧心得,能夠這樣多聽、多聞、多了解,這就是「或從善知識處聞」。或者是什麼人在說,人人都有他聽法的心得,人人聽來都有他的精華的關鍵,所以我們還是要耐心聽。任何人在說都不可起分別心,還是要從長的時間聽來,去接受那個精要的法,這是我們很重要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聽法,我們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法,對我們有幫助,我們聽來、接受得了,能夠落實生活,這就是已經從善知識處,或者是從經論中我們已經得到了,得到這個經法的精要,用在我們生活中,要感恩啊!這就是「聞慧」。

  「思慧」呢?是「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剛才是完全要靠別人,我們還不懂的時候要從經論中得,要從善知識處求得,而思慧是聽來之後就要靠自己了,自己要好好思惟。聽經之後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的記憶,我們聽了之後,我們懂多少要吸入在心裡,好好反覆思惟。讀過的經、聽過的法,而我們了解多少?了解下來的要好好分析,經過我們心思分析,才能夠將法用在生活中,這是思惟。我們法落實在生活中,看別人也是聽法,也是聞法,他們的法也落在生活中。而你與我的法,聽同樣的法,我們在生活中所做是不是有同一個方向?「啊,都差不多啦!志同道合。」我們確認了我們的法是正方向會很安心,我們會依教奉行,這個法就是我們生平要走的路,沒有煩惱,我們安心,這就是「無漏」。所以人生求道、行道,我們要心無煩惱,很安心、輕安自在來修行,聽的沒有錯、行沒有錯,我們的心就會很安,這都要從聞、思、修。

  所以修,修來成長智慧,因為經過身體力行,我們又能夠產生了我們自己……。剛才是聽來的,做,看別人與我們會合,安心繼續做,所以這就是安心修行了。安心修行,我們身體力行的心得,就是叫做「修慧」;經過我們自己歷練過,經過我們身體力行的心所得,我們心有所得,這叫做「修慧」。所以,「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我們已經聽,已經經過思考,也已經會合在生活,還要繼續,因為修行大小乘都是長久的。前面我們說過了,長久,很長、很久、生生世世。所以,我們只是在聞、思、修這當中,義趣、道理,道理、方向我們都已經分明、透徹。這時候就是正方向、實思惟,正思惟、實行道,我們現在就是要走這樣的路。這個實行道,既然我們這樣身體力行了,方向不能偏差。

  所以「義趣」,「義」,就是道理,就是這條道;「趣」,就是趣向。我們走在這條道的上面,那個方向毫釐都不能偏,偏一點點、差一點點也就是這樣去了,若這樣,就是這樣直道;若這樣,就這樣去了,這樣總是毫釐之差,千里差別。所以「聞思修其義趣」,我們要很準確,不可有毫釐偏差。信解義趣就不能偏差,要很精又準。所以修慧,我們有精有準,這樣歷長久的時間,要走這條路,沒有偏差才能成長智慧。所以,「解其義趣」,昨天,前面一直說信解,也說到義趣,這重要處就是在這裡。

聞慧、思慧、修慧。
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
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
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的智慧,就是要讓我們在進行中沒有偏差。這個智慧,我們前面有說過了,「五波羅密」,很重要的就是最後面一個,「般若波羅密」。我們常常說行「六度萬行」,五波羅密才是五度而已,需要般若波羅密──智慧。所以,智慧的趣向,智慧來會合,我們在走的路會合五波羅密,而五波羅密需要的是智慧來引航,我們就不會偏差。我們若有智慧,智慧的布施、智慧的持戒、智慧的忍辱、智慧的精進、智慧的禪定,若這樣我們就沒有偏差。要不然你就是只有修禪定,這樣就很危險,所以要修禪定必定要有智慧,要不然修禪定也出問題,就是走火入魔、思想偏差,一點點的差那就是毫釐差、千里錯,我們就要很謹慎。

  所以我們就要修慧,就是「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我們已經聽,已經經過思考,現在修行方向要對準這個道理,這叫做「聞思修其義趣」,要對準這個方向,若這樣,就「生無漏聖慧」,能夠會合過來,我們就無漏了。無漏,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在說無漏。無漏,就是煩惱無明全都去除了,修行的方向正確了,非常精準的修行,精而不雜、進而不退,這很精、很準的修行,叫做「無漏聖慧」。精準的智慧能夠使這個五波羅密會很順利、沒有雜染,這樣我們能夠好好行,向前行。「聞慧」,要用心。「聞慧、思慧、修慧」這三項,聞、修、思這三項。「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大家要再收合回來,「聞慧」要從哪裡生起來呢?就是要在經,佛法中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思的智慧是要從思惟,佛法的教理要很準確,又將它收回來。我們聽佛法教理,我們又再靠善知識與我們同修、共做,大家這樣一起聽、一起修行、一起身體力行,經過了我們再思考、比量。「對、對,這樣能夠證明我聽、我修、我做沒有偏差。」所以這樣也能夠生智慧。

  既然是這樣,「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那就是要勤修了,我們要真正身體力行勤修,一點點都不能懈怠,我們已經知道了時間在緊逼。每天一直過,時間絕對分秒沒有再回來,我們要把握時間,當下好好利用生命,所以好好修,勤修。這「禪定」,禪定就是正思惟、思惟修,這叫做「禪」。所以我們的心永遠都定在這個禪,三昧、正思惟。這個「禪」字叫做「三昧」,三昧叫做「正思惟」。我們的心很正確的思惟,就是落實在定,心要專、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了心。這以前也常常告訴大家,心要定、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我們的心。我們要好好在人、事、物看清楚,我們的心才能夠很定,若這樣就生智慧了。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也就是人就是要「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好好來加倍鞭策自己再精進、再精進,不要懈怠,所以要精實修行。「出生一切善根者」,若能這樣自然我們的善根絕對會不斷生長,所以「是為菩薩之善友」。我們若有善根,我們能自度度人;我們有這個善根,所結的都是善緣。所以菩薩為伴,這些都是我們的善友,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所需要。所以「聞思修」很重要,請大家要精實、精準,好好義趣,就是趣向要正確,步步精進,於時間要好好利用,在我們今生此世好好把握,所以要用心。

  聽法了,我們若是偏差,心若放鬆,說不定很快就會退轉。佛陀的時代,同樣也是有這樣的,弟子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在羅閱祇耆闍崛山裡面,有一天,這個城中有一群長者子。長者子就是很年輕,他的父親生意、事業都做很大,經濟很好。而第二代的這些年輕人結交為好朋友,有五十位,家境都很好的年輕人有五十位,以耶舍帶頭。大家聽到佛說法,有智慧能夠引導人人生正確方向,所以這群,五十位的長者子說好了,去拜訪佛陀,請佛說法。到耆闍崛山,大家很虔誠,見佛莊嚴,五體投地,請佛為他們說法。佛陀看到這群年輕人,人人都是一表人才,人人都是很有智識,佛陀就為他們說法。第一項向大眾開示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大家聽,聽佛好好來分析苦、空、無常、無我。對這五十位享盡人間福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人生哪有苦呢?大家生活得很好,哪有苦?

  佛陀就分析,苦在無常中,說很多人間無常的道理,從有物質說到內心煩惱、憂愁,這個苦;說到從有忽然間變沒有,忽然間變沒有就是無常的道理。舉很多的人、事,同時人間的故事,讓他們能夠知道人生快樂不是永恆,何況又有老、病、死。雖然生來,日日在享受中,沒有警惕到如何生長,沒有警惕到未來的老化,也沒有警惕到將來最終的死。這個時候,一旦想起來了,印度有很多富有、貧困懸殊很大,這群年輕人也自我警惕。是啊,也看到不少老、病、死在路邊,很多苦難人,而這些人的過去不也都是曾經年輕嗎?這些人的過去是因階級不同,所以他們也是人,但為何受這麼多苦呢?

  從苦中體會人間一切物質就是敗壞、無常,道理他們了解了。再者病、死,會想到病,最愛的人病了,最愛的人死去,那種的苦,牽腸掛肚。將來自己會老、病、死,而那個時候又是什麼樣的體會呢?這種有了最愛、有了親愛的人,這種愛別離的苦。還有,在最愛的家庭中也有怨憎會的人。這從心中,真的去想一想,原來苦有這麼多啊!煩惱有這麼多、牽掛有這麼多,這樣的人生不好過。這五十位年輕人就發一個心,不如出家。出家,保持我一個人能夠專心聽聞佛法、求取佛道,免得將來牽掛。很多很多的人,這種愛別離、怨憎會,有這麼多的牽掛,我不如就出家。從這樣一念心起,大家懇切求佛接受這群人出家。佛陀接受了,善來比丘,這樣整齊,僧團中突然間再增加了五十位的比丘,耶舍帶這四十九位同時出家了。

  而出家後是不是安定了呢?雖然很認真聞法,道心很精進,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佛陀帶他們去應供。大長者備辦供養,佛帶著僧團去應供,在那個地方辦得很豐盛,又再看到很多很多的長者同時來供僧。那個當中忽然間讓他們想到,想到他們若沒有出家,我也還可以像這些長者,用很豐盛的東西來供佛、僧,我那個時候怎麼會就這樣出家,來接受這些長者的供養呢?我若不是出家,我也可以供佛、供僧,而今天換我來接受人的供養。這念心起,又有人想:不如歸去。要弘揚佛法,我也已經聽很多法了,我若是歸俗,返俗之後,我可以廣交很多朋友,我可以叫這些朋友,叫更多人來聽法,我還可以供佛、僧,這不是對佛法也有幫助?我也可以隨心所欲。有人就起這樣的心,佛陀都知道,大家的起心動念佛陀都知道。

  就這樣接受供養之後,結束了,回程中,走路經過一條長長的大溝,這長長的大溝很骯髒,這麼骯髒的大溝裡面卻有蓮花,蓮花也盛開著。佛陀在那個地方邊走就邊說了。「蓮花啊蓮花,盛開在污泥中,污泥很臭,而這個溝,這個污溝卻因為蓮花而出香味,蓮花盛開就是因為這個污泥溝的營養分,營養了蓮花能綻放,這麼美,這就是蓮花與污泥互相成長。」這樣邊走,走到精舍,大家準備了要休息,開始坐下來了,阿難就開始問佛了。「佛陀啊!剛才您邊走邊在說,看到蓮花與溝,佛陀您說這些話,用蓮花與污溝,是有什麼用意嗎?」

  佛陀就這樣坐定下來,向大家開始說:「是啊,污溝就是俗世,世俗的生活就像那條污溝一樣,污垢掉的溝,很不容易……,在這個污垢的溝裡,卻看到綻放的蓮花。因為有這些綻放的蓮花在這個污泥的溝渠裡,所以讓人多用心來欣賞這些蓮花,能夠聞到蓮花的香味,就能夠走近這個污溝來。若是沒有這些蓮花,這個溝充滿了污泥、臭味,人哪會願意親近呢?」「譬如僧團,僧團都是善的種子,粒粒都是蓮花,出在污泥中,不受污泥來染著,尤其,就是因為污泥,這些蓮花才開得很好。修行者就是因為在人群中,所以成長智慧;佛法、道理,是因為煩惱無明,才更需要這真理,諦理入群中去。」

  所以在人群中就像那污泥,污濁的泥溝一樣,需要善種子,這蓮花在那個地方。所以蓮花在污泥中它能夠開放、盛開,再者蓮花,花開結果,果實纍纍,一生無量。這就是修行在污濁中,娑婆世界才有辦法培養出了菩薩來,佛佛就是要經過了這樣的歷練,在人間中修行、成長。這個故事就這樣說出來,五十位的比丘自己知道:這就是佛陀在對我說法。人人即時起來,向佛陀禮拜、向佛懺悔:「我有產生過這樣的念頭,經過佛陀的分析,我知道了、我現在懺悔、我會精進。」這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發心,但是聞法後,在這人群中還是會起心動念,所以周圍需要有善知識。阿難就是他們的善知識,知道佛陀的用意,了解這五十位起心動念,所以能夠這樣引導他們一下。佛陀因為這樣為他們說法,要他們好好認真修行,聞、思、修,不能間斷。所以,我們要知道善知識我們很需要,修行的過程不能缺善知識,修行群中要彼此互為善知識。前面的文,我們看,

複習經文:「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這段經文我們就要用心來體會,前面雖然這樣說了,我們就要好好用心。修行一定在很長遠,佛的壽命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就是智慧,這歷久常新,永遠都在。我們要修行的「意趣」,這裡面的意與方向我們要很清楚,它的義趣、言趣,昨天說過了。佛的語意,佛要說話,那個其中的涵意,與說那個方向,為我們指導的方向,我們都要很清楚,要細心、要清楚。若能夠這樣聞、思、修,就有功德了,因為聽了之後有思考過,我們有身體力行,「內修即是功,外行即是德」,功德無有限量。身體力行,能起如來無上智慧,這是前面說的。接下來這段文再說,這樣的功德很大了,體會了解〈壽量品〉的內涵,佛陀所說的涵意、趣向我們若清楚,佛知、佛見我們就能夠了解。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經文簡釋:
「何況廣聞是經」;前文但云乃至於一念信解其功德如是,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轉勝,不言可知。

  我們只有我們自己信解,在了解佛陀的語意、趣向就有功德了,因為我們不會做錯了,何況了解之後,「廣聞是經」,聽了之後我們還是堅定我們的信解心,我們的信解沒有偏差,更堅定。「前文但云乃至於一念信解」。所以,我們既然信解堅定,我們的精進就能夠利益人群。因為這樣,「信解其功德如是」,我們有相信,有在身體力行,有在利益眾生,五波羅密我們全都在行,現在是在會合「般若」,會合智慧了,所以功德就是這樣。「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轉勝」。又再這樣不斷重複,對的事情每天就是同樣這樣做;對的事情步步進行,做就對了,方向對,要步步精進。所以說「利益轉勝」,就是這樣不斷一直繼續。「不言可知」,不用再解釋,很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知道了。

經文簡釋:
「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教人聞,令得自身受持、教人持、親手自書、若教他人書寫是經。

  所以,「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教人聞」。對的事情我們就是要做,不只是做,我們要再教,教人聽,引導人人好好聽經,這麼好的道理要趕緊來聽,來聞、精進,好好用心來聽。「令得自身受持、教人持」,除了我們自己,還要再教別人也來。我們聽了之後,我們做得到,要再告訴大家:「我們也要來做。」也來邀別人聽;我邀你,你邀人,我們繼續邀、繼續讓人了解,這部經的意義讓人了解,同樣能夠去影響別人,這自持、教人持。

  「親手自書」,自己寫經。當初是要靠經文讓大家看,而經文要從哪裡來?要寫。所以我們大家來寫,寫給大家看。「若教他人書寫是經」,我自己來寫,我們也來教別人寫。現在大家好像很愛抄經,抄經很好,現在是印刷。現在不只是不用再印刷了,現在還電子化,一點就都出來了。要抄經,練寫字,也沒有不好,但是不要忘記,要記得不要隨便丟,經文每一字(都是法)。何況紙也都要智慧運用,紙還是要再回收,不要變成垃圾。總而言之,要運用智慧、利用物質。

*言信解之功德無量,已如上節所述,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功德更為無量,必生佛智無疑矣!

  所以,接下來說,「言信解之功德無量」。能夠信解功德很大,這昨天的過去都一直在說,「信解」。「已如上節所述」,前面都說了。所以,「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我們對經典要用尊重的心,不是只有:我是要學寫的。學寫就不要隨便丟,糟蹋了每一字,每一字都是法,所以我們不能起了那分不恭敬的心,還是要好好珍惜。「聞持書寫供養」,用恭敬心,就是叫做供養,這樣「功德更為無量」。懂得恭敬、尊重這個經典,在文句、字等等我們都要用很慎重、很恭敬的心,若這樣「必生佛智無疑矣」!這我們不用再懷疑,只要我們要用恭敬心。

聞:謂懃求聞法。
持:謂懃行修持。
書:謂懃書流通。

  所以,「聞:謂懃求聞法」,「聞」就是「勤求聞法」。我們修行就是要這樣,要勤、要求聽法,聽這個法。還要再「持」,持就是「懃行修持」,這也是要勤。而「書」就是寫,寫就是叫我們要「懃書流通」。其實我們這時候若能夠將心得好好地精化,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化成文字、出書,別人也可以分享到,也是很好。

*廣聞信解廣宣,修自規教他行,廣修信受供養,自持令他亦爾。

  所以,「廣聞信解廣宣」。我們一直聽,就要相信,而且要再告訴別人;「廣宣」就是告訴別人。「廣聞」,我們就是要聽,聽經、說法;聽善知識說的,聽我們自己之後理解出來自己的心聲,自己也要了解,就要說給人聽,這叫做「廣宣」。所以,「修自規、教他行」。我們要修,修行就是我們要自己自規律,以前的行為偏差,現在自己要自規律回來,要求自己要有規矩、要有威儀。所以,「修自規、教他行」,我們自己要自規律,要教人也就要這樣,這樣人人才會整齊、才會和睦。「廣修信受供養」,好好來修行,我們要相信、我們要接受,我們要提出恭敬心來聽法、來持。持,修持;書,我們要好好寫,全都要用恭敬心。所以,「自持令他亦爾」,我們自己是這樣做,讓別人也一樣,這是希望大家要用心,這是規則,大家要做得到。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尤以聞持書等精實廣聞,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所以,「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這大家應該看就知道了、清楚了。聞、思、修就是三慧,我們在當中要更加更加自我鞭策,要自我精進。這是彼此之間互相勉勵,自己要精進,同時也鞭策大家共同精進,若這樣,我們的善根會從精進中成長起來。所以,「是為菩薩之善友」,互相當人善友,互相當人的貴人。「尤以聞持書等精實廣聞」,所以尤以聞持書寫等等,這樣我們要很精、很實,「廣聞」,好好聽,「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這就是要大家很用心,時時用心、日日用心,把握時間應用今生此世。我們將法多吸收在自己,「轉識成智」,現在耳聞,耳朵聽,聽聲音入心,我們要身體力行。心得從這些聽來的,了解清楚,變成我們的智慧,我們能夠讓我們有這習慣,永遠都是在這個聞、思、修中。我們從善友中吸收來,從佛法中來滋潤我們,也能夠從我們的身再影響他人,互相為善友,這樣培養自己、培養別人,一直讓我們成為來去自在。今生、來世我們都是這樣的「習」,已經薰習很精、很實,這樣我們就不用煩惱將來是如何,我們來去自如了。這就是我們要修學,聞、思、修,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4月 03, 2018 7:45 pm

[2018年4月3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十八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八九)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2. 上人手札:「
聞慧:聞慧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
思慧: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
修慧: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生無漏聖慧。」

(1)「用心體會,聞、思、修」:大家要很用心!用心體會聞、思、修,這是我們學佛者應該有;要抱持著不斷聽,聽聞佛法、教理,這是修學佛法必備條件,人人要時刻用心。

(2)「聞慧從經論中聞,或從善知識處聞」:「聞慧」如何來?就是要從經論中聽,聽經。或者是古德大師他們的心得,在講習、在論說,將他們的智慧心得,這樣能夠多聽、多聞、多了解,這就是「善知識處聞」。或者是什麼人在說?人人都有他聽法的心得,人人聽來都有他的精華的關鍵,所以我們還是要耐心聽。

(3)「不起分別心,接受任何的精要的法」:任何人在說,就不要起分別心,要從長久的時間聽來,去接受那個精要的法,這是很重要的。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聽法,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法?對我們有幫助,聽來、接受得下,能夠落實生活,這就是已經從善知識處或者是從經論中,我們已經得到這個經法的精要,用在生活中。要感恩啊,這就是「聞慧」。

(4)「思慧,由思惟經論及善知識處生無漏智」:剛才是完全要靠人,別人,我們還不懂的時候,要從經論中得、要從善知識處求得,而「思慧」是聽來之後就要靠自己了,自己要好好思惟。聽經之後,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的記憶,聽了後,我們懂多少?要刻入在心裡,好好反覆思惟。讀過的經、聽過的法,而我們了解了多少?了解下來的,要好好分析。經過慎思、分析,才能夠法用在生活中,這是思惟。

(5)「法入在生活中,依教奉行,無漏法」:我們法入在生活中,看別人也是聽法,也是聞法,他們的法也落在生活中。而你與我的法,聽同樣法,我們在生活中所做是不是有同一個方向?「啊,都差不多啦!志同道合」。我們確認了我們的法是正方向,我們會很安心,會依教奉行,這個法就是我們平生要走的路,沒有煩惱、我們安心,這「無漏」。

(6)「聞思修,求道、行道,心無煩惱,輕安自在」:所以人生,求道、行道,我們的心無煩惱,很安心,輕安自在來修行;聽的沒有錯,行沒有錯,我們的心就會很安,這從聞、思、修。

(7)「修慧,身體力行,成長智慧」:修,修來成長智慧。因為經過了身體力行。從聽來的,做,看別人與我們會合,安心繼續做,就是安心修行了。經過了身體力行的心得,經過我們自己歷練過去,這叫做「修慧」。

(8)「修慧:謂既已聞思修其義趣」:我們已經聽,經過思考,已經會合在生活。還在繼續,因為修行,大小乘都是長久的,前面說過了,很長很久、生生世世。我們只是在聞、思、修這當中,義趣、道理,道理、方向,都已經分明透徹。這時候就是正方向、實思惟,正思惟、實行道,我們現在就是要走這樣的路。這個實行道,既然我們這樣身體力行了,方向不能偏差。

(9)「義趣,道理、道路」;義就是道理,就是這條道;趣就是趣向。走在這條道的上面,那個方向毫釐都不能偏,偏一點、差一點也就是這樣去了。若是這樣,就是這樣直道;而若這樣,就這樣去了,這樣總是「毫釐,千里」差別。

(10)「聞思修其義趣,精準,修慧」:我們要很準確,不可有毫釐偏差。信解義趣就是不能偏差,要很精又準,精準。修慧,我們有精、有準,這樣歷長久的時間,要走這條路,沒有偏差才能成長智慧。解其義趣,昨天、前面一直在說信解,也說到義趣,這重要處就是在這裡。

(11)「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的智慧,讓我們在進行中沒有偏差。前面說過了「五波羅密」,很重要的就是後面一個「般若波羅密」。常常說「行六度萬行」,五波羅密才是五度而已,需要般若波羅密,智慧。

(12)「智慧引航」:智慧的趣向、智慧來會合,我們在走的路會合五波羅密,而五波羅密需要的是智慧來引航,我們就不會偏差。我們若有智慧,智慧的布施、智慧的持戒、智慧的忍辱、智慧的精進、智慧的禪定,若像這樣我們就沒有偏差。要不然,你就是只有修禪定就很危險,要修禪定必定要有智慧,要不然修禪定也出問題,就是走火入魔、思想偏差,一點點的差,那就是「毫釐差、千里錯」,我們就要很謹慎。

(13)「生無漏聖慧」:我們就要修慧,就是已經聽,已經經過思考,我們現在在修行,方向要對準這個道理,這叫做「聞思修其義趣」,要對準這個方向。若這樣,就「生無漏聖慧」,能夠會合過來,我們就無漏了。

(14)「無漏聖慧,非常精準的修行」: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在說無漏。就是煩惱無明全都去除了,修行的方向正確了,非常精準的修行,精而不雜,進而不退,這很精、很準的修行,叫做「無漏聖慧」。精準的智慧能夠使這個五波羅密會很順利,沒有雜染,這樣我們能夠好好行,向前行。

3. 『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

(1)「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用心「聞慧、思慧、修慧」這三項,聞、修、思這三項。「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大家要再收合回來。「聞慧」要從哪生起來呢?就是要在經、佛法中生智慧。

(2)「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思的智慧要是從思惟,佛法的教理要很準確再收回來。我們聽佛法、教理,又再靠善知識與我們同修、共做,大家這樣一起聽、一起修行、一起身體力行,經過了我們再思考、比量,「對、對,這樣能夠證明我聽、我修、我做,沒有偏差」。所以這樣也能夠生智慧。

(3)「修慧:是勤修禪定能生智慧」:既然是這樣,就是要勤修,我們要真真正正身體力行勤修,一點點都不能懈怠,已經知道了時間在緊迫。每天一直過,時間絕對分秒不再回來,我們要把握時間,當下好好利用生命,所以好好修,勤修。

(4)「禪定,三昧,叫做正思惟」:禪定就是正思惟、思惟修,這叫做禪。我們的心永遠都定在這個禪、三昧、正思惟。這個「禪」字,叫做「三昧」;三昧叫做正思惟。

(5)「心要專、心要定,不要因人而亂了心」:我們的心很正確的思惟,就是落實在定,心要專、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了心。以前也常常告訴大家,心要定、心要定,不要因人來亂我們的心。要好好在人、事、物看清楚,我們的心才可以很定,若這樣就生智慧了。

4.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

(1)「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要好好加倍的鞭策自己,再精進、再精進,不要懈怠,要精實修行。

(2)「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若這樣,自然我們的善根絕對不斷生長。我們若有善根,我們會自度度人。我們有這個善根,所結的都是善緣,所以菩薩為伴,這些都是我們的善友,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所需要。

(3)「聞思修,趣向正確,步步精進」:這是很重要。請大家要精實、精準,好好義趣,趣向要正確,步步精進,這於時間要好好利用,在我們今生此世好好把握,所以要用心。聽法,若是偏差,放鬆,說不定很快就會退轉。

5. 佛典故事:典出,《法句譬喻經》卷2〈華香品 12〉:

(1)「一群長者子,50位的富二代」:佛陀時代,同樣也是有這樣,這個弟子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佛在世時,在羅閱祇耆闍崛山裡面,有一天,這個城中有一群長者子,長者子就是很年輕,他的父親生意、事業都做很大,經濟很好。而第二代的這些年輕人結交為好朋友,有五十位,家境都很好的年輕人有五十位。

(2)「請佛說法」:以耶舍帶頭。大家聽到佛說法,有智慧可以引導人,人生正確方向,所以這群五十位的長者子,說好了,去拜訪佛陀,請佛說法。到耆闍崛山,大家很虔誠,見佛莊嚴,五體投地,請佛為他們說法。

(3)「佛陀轉法輪,四聖諦,苦空、無常,無我」:佛陀看到這群年輕人,人人都是一表人才,人人都是很有知識,佛陀就為他們說法。第一項向大眾開示,就是苦啊、空啊、無常、無我的道理,大家聽,聽佛好好來分析苦、空、無常、無我。對這五十位享盡人間福的年輕人,他們感覺不可思議,人生哪有苦呢?大家生活得很好,哪有苦?佛陀就分析,苦在無常中。

(4)「人間無常的道理」:說很多人間無常的道理,從有物質說到內心煩惱、憂愁這個苦,說到從有忽然間變沒有,忽然間變沒有是無常的道理,舉很多的人、事,同時人間的故事,讓他們能夠知道。

(5)人生快樂不是永恆,何況又有老、病、死。雖然既生來,日日在享受中,沒有警惕到如何生長,沒有警惕到未來的老化,也沒有警惕到將來最終的死。這時候,一旦想起來了,印度有很多富有、貧困懸殊很大,這群年輕人也自我警惕。是啊,也看到不少老、病、死在路邊,很多苦難人,而這些人的過去,不就是曾年輕呢?

(6)「人間各種苦,五十位年輕人就發心,不如出家」:這些人的過去是階級不同,所以他也是人,是為什麼受這麼多苦呢?從苦中體會人間一切物質就是敗壞、無常。道理,他們了解了。再者,病、死,會想到病,在最愛的人來病,最愛的人死去,這種的苦,牽腸掛肚,將來自己會老、病、死,那個時候,又是什麼樣的體會呢?這種有了最愛、有親愛,這種愛別離的苦。再者,在最愛的家庭中,也有怨親會的人。這從內心之中,真的是想一想,原來苦有這麼多、煩惱有這麼多、牽掛有這麼多,這樣的人生不好過。這五十位年輕人就發一個心,不如出家。

(7)「出家,起先是為了獨善其身,專心聽聞佛法,求取佛道,免除各種苦」:「我保持我一個人可以專心聽聞佛法、求取佛道,免得將來牽掛。很多很多的人,這種愛別離、怨憎會這麼多的牽掛,我不如就出家」。從這樣一念心起,大家很懇切求佛接受這群人出家。佛陀接受了,「善來比丘」,這樣整齊,僧團中突然間再增加了五十位的比丘,這位耶舍帶這五十位同時出家了。

(8)「受供養當中,一念心偏差,又起退轉」:而出家之後是不是安定了呢?雖然很認真聞法,道心很精進,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佛陀帶他們去應供。大長者備辦供養,佛帶著僧團去應供,在那個地方辦得是很豐盛,又再看到很多很多的長者同時來供僧,這個當中忽然間讓他們想到,想到他們:若沒有出家,我也是可以像這些長者,用很豐盛的東西來供佛、僧,我那個時候怎麼就這樣就出家,而來接受這些長者的供養呢?我若不是出家,我也可以供佛、供僧,而今天換我來接受人的供養。

(9)「起心動念,想返俗,隨心所欲」:這念心起,又有人想:不如歸去,要來弘揚佛法,我也已經聽很多法了,我若是歸俗,返俗了之後,我可以廣交,我可以交很多朋友,我可以叫這些朋友更多人來聽法,我還可以供佛、僧,這豈不就是對佛法也有幫助,我也可以隨心所欲。有人就是起這樣的心,佛陀都知道,大家的起心動念,佛陀都知道。

(10)「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就這樣接受了之後,結束了,回程。走到,走路這樣經過,有一條長長的大溝,這長長的大溝很骯髒,這麼骯髒的大溝裡面卻是有蓮花,蓮花也很盛開。佛陀在那個地方一邊走就一邊說了:「蓮花啊蓮花,盛開在污泥中,污泥是很臭。這個溝,這個污溝也是因為蓮花而出香味,蓮花的盛開就是因為污泥溝的營養分,營養了它蓮花的開放,這麼美,這就是蓮花與污泥互相成長。」這樣一邊走回精舍。

(11)走到精舍,大家準備了要休息,開始坐下來了,阿難就開始問佛了:「佛陀啊!剛才你邊走邊在說,看到蓮花與溝渠,佛陀您說這些話,是用蓮花與污溝,有什麼用意嗎?」佛陀就這樣坐定下來,就向大家開始說了:「是啊,污溝就是俗事,世俗的生活,就像那條污溝一樣,在這個污垢的溝渠裡,卻是看到開放的蓮花。因為有這些開放的蓮花,在這個污泥的溝渠上,所以讓人多用心來欣賞這些蓮花,能夠聞到蓮花的香味,就能夠從這個、走近這個溝渠來。若是沒有這些蓮花,這個溝渠,充滿了污泥、臭味,人哪會願意親近呢?」

(12)「蓮花,譬喻僧團,善種子」:「譬如僧團,僧團都是善的種子,粒粒都是蓮花,出在污泥中,不受污泥來染著,尤其因為污泥,這些蓮花開放得很好。修行者就是因為在人群中,所以成長智慧;佛法、道理是因為煩惱無明,才是需要這個真理、諦理,入群中去。」所以在人群中就像那個污泥,污濁的泥溝一樣,需要善種子,這個蓮花在那個地方。

(13)「修行,在人間中歷練,成長」:蓮花在污泥中它能夠開放、盛開,再者,蓮花,花開結果,果實纍纍,「一」生無量。這就是修行在污濁中,娑婆世界才有辦法培養出了菩薩來,佛佛就是要經過了這樣的歷練,在人間中修行、成長。

(註:《法句譬喻經》:佛言:「阿難!人在世間展轉相生,計壽百歲或長或短,妻子恩愛飢渴寒熱,或悲或欣,一凶二吉三毒四倒五陰六入七識八邪九惱十惡,猶如田溝畜藏糞壤污泥不淨。欻有一人覺世無常,發心學道修清淨志,凝神斷想自致得道,亦如污泥生好蓮華,身自得道還度宗親,一切眾生皆蒙開解,亦如華香奄蔽臭穢。」)

(14)「懺悔即清淨,五十比丘聞佛說法,進志堅固,精進發心」:這個故事,總是這樣說出來了,五十位的比丘自己知道:這就是佛陀在對我說法。人人即時起來,向佛陀禮拜、向佛懺悔,「我有產生過這樣的念頭,經過佛陀的分析,我知道了、我現在懺悔、我會精進。這就是佛在世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發心。

(15)「修行群眾,互為善知識」:但是聞法,聞法在這人群中,也還會起心動念,所以需要的,周圍要有善知識。阿難就是他們的善知識,知道佛陀的用意,了解五十位起心動念,所以能夠這樣引導他們一下。佛陀因為這樣為他們說法,好好認真修行,聞、思、修,不能間斷。所以,我們要知道,善知識很需要,我們修行的過程,不能缺善知識;修行群眾,要彼此互為善知識。

6. ★複習經文:【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1)「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修行一定在很長遠;佛的壽命,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就是智慧,歷久常新永遠都在。我們要修行的「意趣」,裡面的意與方向,我們要很清楚它的義趣、言趣。

(2)「內修即是功,外行即是德」:佛的語意,佛要說話,那個其中的涵意,與說那個方向,為我們指導的方向,我們都要很清楚,要細心、要清楚。若能夠這樣修,聞、思、修,就有功德,因為聽了後有思考過,有身體力行,「內修即是功,外行即是德」,功德無有限量。身體力行,能起如來無上智慧。

7. 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1)這樣的功德很大,體會了解,〈壽量品〉的內涵,佛陀所說的涵意、趣向,我們若清楚佛知、佛見,我們能夠了解。只有我們自己信解,了解佛法的語意、趣向,我們就有功德了,因為我們不會做不對了,何況我們了解之後。

8. 經文簡釋:【何況廣聞是經】:前文但云乃至於一念信解其功德如是,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轉勝,不言可知。

(1)「廣聞是經:前文但云乃至於一念信解」,聽了後,還是堅定了我們的信解心,信解沒有偏差、更堅定。我們既然信解、堅定,我們的精進就能夠利益人群。

(2)「信解其功德如是」:我們有相信,有在身體力行,有在利益眾生。五波羅密我們全都在行,現在是在會合「般若」,會合智慧,所以功德就是這樣。

(3)「況復廣聞其功德利益轉勝,不言可知」:又再這樣不斷重複,對的事情,每天就是同樣這樣做;對的事情,步步進行,做就對了。方向對,要步步精進。所以說「利益轉勝」,就是這樣不斷一直繼續。不用再解釋,很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知道了。

9. 【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教人聞,令得自身受持、教人持、親手自書、若教他人書寫是經。

(1)「若教人聞」:對的事情,不只是做,我們要再教,教人聽,引導人人好好聽經,這麼好的道理,要趕緊來聽,來聞、精進,好好用心來聽。

(2)「令得自身受持、教人持」:我們自己,還要再教別人也來。聽了後,我們做得到,要再告訴大家:「我們也要來做。」也來邀別人聽;我邀你,你邀別人,我們繼續邀、繼續讓人了解,這部經的意義讓人了解,同樣能夠去影響別人。自持、教人持。

(3)「親手自書,若教他人書寫是經」:自己寫經。當初是要靠經文讓大家看,經文要從哪裡來?要寫。所以,我們大家來寫,寫給大家看。我自己來寫,我們也來教別人寫。現在大家好像很愛抄經,抄經很好,現在是印刷。

(4)「運用智慧、善用物質」:現在不用再印刷了,現在是電子化,一點就都出來了。不過要抄經、練寫字,不要忘記,也沒有不好,但是要記得不要隨便丟,每一字,經文每一字。何況紙也都要用智慧運用,紙還是要再回收,不要變成垃圾。總而言之,要運用智慧、利用物質。

10. 『言信解之功德無量,已如上節所述,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功德更為無量,必生佛智無疑矣!』

(1)「言信解之功德無量,已如上節所述」:能夠信解,功德很大,過去都一直在說「信解」。前面都說了。

(2)「何況聞持書寫供養是經」:我們對經典要用尊重的心,不是只有認為我是要學寫的,學寫就不要隨辦丟,糟蹋了每一字,每一字都是法,我們不能這樣起了那分不恭敬的心,還是要好好珍惜。這用恭敬心,就是叫做供養。

(3)「功德更為無量,必生佛智無疑矣!」:懂得恭敬尊重這個經典,在文句、字等等,都要用很慎重、很恭敬的心,我們不用再懷疑,只要我們要用恭敬心。

11. 『聞:謂懃求聞法。持:謂懃行修持。書:謂懃書流通。』

(1)「聞,持,書」:「聞」就是「勤求聞法」。我們修行就是要這樣,要勤、要求聽法,聽這個法。還要再「持」,持就是「懃行修持」。「書」就是要寫,就是叫我們要「懃書流通」。其實這時候,若能夠將心得好好的精化,也能夠讓大家分享,化成文字、出書,別人也能夠分享到,也是很好。

12. 『廣聞信解廣宣,修自規教他行,廣修信受供養,自持令他亦爾。』

(1)「廣聞信解廣宣」:我們要一直聽,也都要相信,要再告訴別人,「廣宣」就是告訴別人。「廣聞」,就是要聽經、說法;聽善知識說的,聽,我們自己之後理解出來自己的心聲,自己也是要了解,就要說給別人聽,這叫做「廣宣」。

(2)「修自規教他行」:修行就是我們要自己自規律,以前的行為偏差,現在自己要自規律回來,要求自己要有規矩、要有威儀。要教人也都要這樣,這樣人人才會整齊、才會和睦。

(3)「廣修信受供養,自持令他亦爾」:好好來修行,我們要相信、要接受,要提出恭敬心來聽法、來持;持,修持,我們要好好寫,全都要用恭敬心。我們自己是這樣做,也讓別人也一樣。這是希望大家要用心,這是規則,大家要做得到。

13. 『謂人以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出生一切善根者,是為菩薩之善友。尤以聞持書等精實廣聞,而後入群教化度人。』

(1)「聞思修之三慧,倍策精進」:大家應該知道、清楚了「聞、思、修」就是三慧,我們在當中要更加更加自我鞭策、要自我精進,彼此之間互相勉勵,自己要精進,同時也鞭策大家共同精進。若這樣,善根從這個精進中成長起來,

(2)「是為菩薩之善友,尤以聞持書等精實廣聞,而後入群教化度人」:互相當人善友,互相當人的貴人。尤以聞持書寫等等,要很精、很實,「廣聞」,好好聽,這就是要大家很用心,時時用心,日日用心,把握時間應用今生此世。

(3)「轉識成智」:我們將法多吸收在自己,現在耳聞,耳朵聽,聽聲音入心,要身體力行。心得從這些聽來,了解清楚變成我們的智慧,能夠讓我們的習慣永遠都是在這個聞、思、修。我們從善友中吸收來,從佛法中來滋潤我們,我們也能夠從我們的身再影響他人,互相為善友。這樣培養自己、培養別人。

14. 「修學,聞、思、修」:來去自在,今生來生,我們都是這樣的「習」,已經熏習很精、很實,這樣我們就不用煩惱將來是如何,來去自如。這就是要修學,「聞、思、修」,要時時多用心!

**********
15.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修行用心「聞思修」。尤其很感恩能聽聞到 上人開示的這段「聞慧」的內容,「不起分別心,接受任何的精要的法」。

任何人在「說」,就先不要起分別心,要從長久的時間聽來,去接受那個精要的法,這是很重要的。對我們有幫助,聽來、接受得下,能夠落實生活,這就是已經從善知識處或者是從經論中,已經得到經法的精要,用在生活中。要感恩,這就是「聞慧」。

自己在聞法時,是要用心思考,不是先用分別心的區分「有緣」的才聽,「無緣」的,半句都嫌囉唆的這樣排斥,就會失偏方向,不能將「法」的精要好好吸收。每個人都有優點長處,真正用功的修行者,都是能發覺每個人的良善,進而鼓勵或是與之學習效法。

對人抱有「平等慧」,慈悲等觀的心,才能懂得分辨是非的「分別智」,對的事,做就對,從做中學,學中覺,就是力行「聞思修」。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4月 05, 2018 5:03 pm

20180403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重點)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403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4/03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