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三 4月 04, 2018 3:45 pm

2018040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
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智;
以一切智知一切道種,
即諸佛智妙覺,自他覺行圓滿。


  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道種智」那就是菩薩;「一切種智」那就是諸佛所覺道。我們要很清楚來了解它,一切諸佛,道種智能夠很了解,佛陀他一覺,包含了天下一切、人人,所以佛陀說種種法。佛陀,大覺涵蓋所有一切,所以「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全都含藏於智慧的藏中;這智慧藏也就是我們如來真如本性,其實是人人具有。佛陀他覺了了,完全清楚,凡夫只是「知道」,知道了。而知,你懂嗎?認識它嗎?現在開始知道,就要開始來認識了。我們過去是連知道都不知道,現在我們開始要知道了。而知道呢?佛陀跟我們說,人生世間一切無常苦空,這麼多的苦是在無常中;無常在人間,那就是短暫,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發生?沒有人能知道。這就是我們人生有很多都不知道。卻是人,總是那個心念所涵蓋就是很開闊,我們大家不就是如此嗎?

  尤其是現在的人,現代人,你說哪一項誰不知道呢?只要你手機拿在手中心,只要你聽到一件事,天涯海角,哪一個國家有什麼樣的名產、觀光地點,只要它手機拿出來一點下去,世界的名地全都了解、知道。世界的名人也是手機拿來,一點下去,「我認識了」。然這個「知道」,你是真正的知道嗎?世界哪一個地方的景地風光,你真的知道嗎?只是在手機上面,現在的科技,就是讓你這樣點一下,天邊海角,國際間著名的地點,你知道了。其實,是怎樣的環境,那塊土地你連踏到都沒踏到,方向就是不知道,卻是你能夠知道,某某地方是世界級的風景,有多好、多好。知道了,只是這樣而已。哪裡、哪一位偉人是怎麼樣的偉大,你認識嗎?我認識,也是手機拿來一點,認識了。你認識,到底你是認識他的哪裡呢?這個人,你根本就不認識他,或者是這個人已經作古,很久很久了。

  而我們認不認識佛?認識。我們也都認識佛,但是佛陀離我們,已二千五百多年;以空間來看,離我們有萬多公里,遙遠啊。這認識與知道,以現在的人,要認識很快認識,要知道很快就能知道。但是我們沒有接觸到,我們也無法去感受到那環境中的美,也無法真正接觸到這位偉大的人,我們真的與他接觸,親身受到指導,都還沒有辦法。這就是我們凡夫,一切都還是不知道。而佛呢?知道了、認識了,而且他本身,那就是經驗過了,他能跟我們說過去的過去,形容過去的世界,能夠指導我們。人,人的人類,人類的知識與覺性,知識與覺性兩項的差別。智識就是剛才所說過的,就是這樣名相的知與識如此而已。體質真的沒有「識」,我們還沒有真識,要了解那個真識,我們就要親身去接觸。道理與我們人,我們能夠觸事,但是我們能夠會理,又有幾個?觸事的很多,與事情接觸的很多;但是這件事情要回歸回來這個道理,又有幾個人?所以要事理圓融會合了,實在是不容易。何況,凡夫的識要回歸於性,這就是要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

  凡夫要先從「聞」,聽,用心聽。法,法是過去釋迦牟尼佛所體會到天地人間的道理,由佛陀來啟開了這個天地萬物所含藏著這些道理,一一來為我們分析,分析要讓我們知道;讓我們能夠知道,理出了一條一條的路;讓我們知道這條路,你若這樣走是到哪裡去。就像現在,讓你從手機知道哪一個風景的國家在哪裡,這是經過了多少的科技的淬煉,煉出了這個數字預測,那個國家與這個國家距離有多長。它這樣測過去,準或者是不準,我們不知道。不過它用一個距離、數量,到底這個距離是準不準呢?是直的距離或者是要彎曲的距離,這就是做參考的數字。

  我們現在,佛陀所告訴我們都是用無量數,讓我們知道,你要用腦筋,要去用你的智慧;為你指一個方向,告訴你們無量無數劫,這個恆河沙數、塵沙數量、滴水點滴等等。雖然數字讓我們知道很多很多,你要相信,但是沒有給你一個定數。因為真正確實我們人生到底是從哪裡來?佛陀就給我們一個無始,無始以來。既然無始以來,你就不用再去追究,追究無始的無始是什麼時日?我們就只要清楚,就是這樣的無始以來,無量無數,你不用又在那裡執著,就知道很多很多,不需要再執著在那個數字。

  我們用這個,用我們的智慧去分析這個事相與道理。譬如說靈鷲山,佛的時代,佛經中;在《法華經》將這個場面說得很大,描述起來好像很大很大,很開闊。其實有形的形象,實質的形象,在那個地方有地理、有形象。現在朝聖的人很多,也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原來那個講經的地方,就是這個平臺,這是這樣。去朝聖的人,到了很歡喜,「我終於有來過,這叫做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是在這裡」。這樣就結束了,他對佛陀講《法華經》的目標是什麼,他就不再去追究。凡夫僅僅只在那個小範圍,滿足自己的小範圍。而我們所想要了解的,是無量數、無法去計算量數的道理,我們要了解的是這些。

  〈見寶塔品〉那時候,〈見寶塔品〉我們能夠描述佛陀招來了不少,不是不少,是很多很多,菩薩從十方不斷來。用一段很長的時間,佛陀還擴展道場,為了很多人不斷要來,所以道場要不斷不斷擴展,因為有很多很多的人、菩薩會來。這個意思是表達,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心境的開闊,這個道理。所以,「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這含藏,心包太虛,這含藏有多大,不是只有在這顆地球的上面為界限,是太虛,是整個虛空,多少的太陽系、多少的星河都包含在太虛裡面,這就是「智藏」,就是我們的心都要有這麼的開闊。佛陀的智慧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這是我一直這樣告訴過大家,就是與天空合為一體,所以佛的智是這樣。

  佛智涵蓋天空、涵蓋太虛,所以心包太虛,其實我們也是……。因為現在,這些話是我們大家在聽,現在我也是這樣在說,這個說的人,是不是也是心包太虛呢?說的這個時候,真的也是心包太虛,若是恢復到自己,心量還是有限數,也是這樣而已。我在這個地點,你們在這個範圍,也才這樣而已。所以,這個「藏」、這個智藏,應該是人人本具,只要我們會佛的道理,真的體會到那個真如本性,讓它真實。我們能夠啟開多少、能夠認識多少,我們盡量就去認識。而要認識多少,你就要將無明意識,這個識,煩惱無明要漸漸將它打開、撥開,不斷一直清理,你的心靈有多少的智藏就會寬闊多少;若是沒有,我們這個智藏完全就是我們的意識;意識,這七識、六識、五識,這些東西都全部緣在生活中。其實生活中,我們再回歸回來生活,無常啊。我們樣樣都不知道,卻是事事境界我們想很多;不知道的,但是想很多,這就叫做知識。而佛是智藏,這就是我們所需要追求。

  所以,我們能夠「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智」。這是佛,因為他智藏,他的心如明鏡,他能夠照見一切眾生的因種,這樣的智慧。什麼樣的眾生造什麼業,有什麼樣的因、緣等等,隨著我們的因緣果報,佛陀來為我們分析。引導我們轉業與惡識,轉惡業識為善知識,教我們如何能夠轉惡因為善緣,就是這樣來教導我們。看眾生是什麼樣的因,佛陀用什麼樣的智慧法來指導我們、來引導我們,讓我們如何轉惡向善,去結眾生緣、去自度度他人,入人群去體會、了解,這一定要。要在這個人群中去體會、了解,要以觸事來會理,將理帶入事,這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方法。

  所以,「以一切智知一切道種」。這以一切智就是知道善、惡,懂得轉惡為善,這叫做「一切智」,也是知一切因種的智,知道因緣果報。什麼人到了一生中的最後,什麼樣的無常發生,自然就是心能夠放下、安泰、輕安自在。要不然人生苦,心更苦,業就不斷不斷,煩惱造作。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這就要先從聲聞、緣覺中去了解。而聲聞、緣覺,我們現在也是在聲聞,靠聲來聽、來了解道理。聲聞緣這個境界了解善惡,我們了解了,自然就慢慢進入一切道種智。一切道種,開始就要來了解我們的生命、覺性。生命、覺性我們要清楚、要知道、要修行,這種要知道、要修行,我們就要向佛法求。唯有佛陀,他已經透徹、了解,「即諸佛智妙覺」,這種透徹、了解,佛智,那個妙覺,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這種覺悟的智慧。

  「自他覺行圓滿」。這種覺悟的智慧,已經「自他」──自覺、覺他,已經是覺行圓滿了。這是古佛,已經就因成果的佛,所以他,「自他覺行圓滿」。所以,佛因為他覺行圓滿,自覺覺他,從一切智開始,也是了解了,善惡分明,然後不斷不斷探討佛法,一切的道種也全都透徹了解,修行,生生世世修行過來,已經人群中因緣具足了,這就要很長久的時間。因緣具足,自覺了,覺悟了,與天體宇宙會合了,度人圓滿。

*佛之一智具三:
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道種智是菩薩,一切種智是一切諸佛之道法。

  「佛之一智具三」。所以,佛已經具足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我們現在就能夠知道,「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緣覺,也就是辟支佛。「道種智是菩薩」。他的過程經過一切智,菩薩已經走過了一切智了,從了解善惡、因緣果報開始,了解了,一直就是向佛道走,修菩薩行,這叫做「道種智」;「六度萬行」,這就是菩薩,走在這條菩薩道上,這叫做「道種智」。那「一切種智」呢?那就是「一切諸佛之道法」。一切諸佛所走過的路,走過一切智,也走過了道種智,完成了一切種智,所以,「佛之一智具三」。這全都是佛陀用很長久的時間,無法可數計量。所接觸過的菩薩,也是無量數計,也是已成就、當成就,還有未成就。未成就像你們與我,我們都還沒有成就。說不定我們是當成就,我們已經了解了,我們應該還要再來度別人;對完全不曾聽到的,不認識佛法的人,我們已聽過的,要趕快用功體會,體會這個道理來接觸人事,從人事中再廣傳佛法。這也是佛陀這樣走過來的,教導我們。

  還記得〈法師品〉,佛陀在募弘法的人,也是在招募菩薩,我們就是佛陀所在招募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有這分的使命感。我們就是要入佛知見的階段,這時候全都是開始將要入佛知見,所以很深,要如何能夠大家去體會了解呢?就是只好要與大家這樣來互相勉勵。我們是在受佛募化的人,我們還是要聽,還是要接觸,還是要度。所以觸事來會理,這我們要很認真。前面的文就是這樣鼓勵我們,就是說要廣聞。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何況廣聞是經」。你只是解,去解,信解就能夠開啟智慧的門,何況不只是僅僅信解而已,我們要再多聞。不是只有「我知道、知道,我不必聽,每天在說、每天在聽,差不多」,這是貢高我慢。我們聽過了,雖然知道了,是不是真的透徹了解呢?我們還是要再勉勵自己,雖然聽過了,這段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了解了,難道要再知道?一理可以通徹,還仍涵蓋著多少的道理?前面這個道理分析給你聽,只不過是滴水、點水。

  前天說過了,將所有的水用點滴來算,你看有辦法算得完嗎?一點水一個道理,豈知道水是有多少呢?真的道理是無限量的,不是一滴水涵蓋一切。我們能知道只是無量數的水中其中的一滴,我們看到的沙塵,只不過是大地中的一粒沙塵而已,一堆沙、一把沙,這樣而已。所以,我們不要忽視了聽聞經典的機會,所以還是要廣聞。所以這個地方廣聞的功德,看,何況信解就有這麼大的功德。所說的功德就是用功、幫助人,就有這樣的能量可以去幫助人。我們有辦法從聽經,再用其他的法再為人說,與事來會合,這樣夠了嗎?還不夠,這只不過一點點而已,大地上指甲挑起來的一撮沙,這道理也說過了。

  所以,我們一定不斷聽、不斷了解、不斷去分析,去說給人聽,這是要用很長久的耐心,這才是佛陀真正所要募的傳法人。我們要不斷不斷聽聞,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要知佛、要佛知佛見,所以必定還要再「廣聞是經」,同樣要再一直聽。「若教人聞」,不只是自己聽,還要教別人聽。「若自持」,自己聽了後,自己身體力行,還要再教別人;也都要聽、也都要身體力行。而「若自書、若教人書」。那個時代,需要讓人看得到文字,我們現在也都要向人介紹:這本經、這些法,你都要看,你都要再寫。現在聽經,現場寫筆記的人有多少?從筆記中再回顧,將新聽來的再筆記。你們知道,你們寫下來的這些筆記是生命中留下來的精華,因為你聽到的道理,因為你的心得記載在那個地方,這就是我們最實、有留下來的東西。

  我在筆記,我又這個心得,哪一天我要再告訴大家;從這幾句話我能夠延生很多的事情,這個心得與大家分享。這幫助記憶,也成為我們一生的紀錄,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若自書」,現在的經文已經很多,我們可以用筆記來寫,也是同樣書、寫。「若教人書」,自己是這樣,也教人這樣做,應該要很用心。來,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蘇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經文簡釋:
「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蘇燈,供養經卷」;華香表德,瓔珞等具用莊嚴弘揚諦理護經教法身。

  「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這段經文,那就是說,「華香表德」,表示德;「瓔珞等具用莊嚴」,瓔珞等就是幢旛、繒蓋、香油等等這些東西,這就是表示莊嚴。在這個道場,在講法的時候,這個道場裝置、布置得很莊嚴,也有花、有香、有這個檀香等等來莊嚴這個道場。以前,在印度等等都有這種幢旛,迎神賽會時同樣就是要讓這個地方的氣氛感覺很熱鬧、很莊嚴,這是印度的文化。同時那個香味,不只是五花雜色,這樣很大排場、很熱鬧以外,那就是香的氣氛,這全都是用在莊嚴場面。

  其實,在經典的含義,那就是要說法很豐富;這個法,現在在說這些法,裡面就有這麼的豐富,很精彩的意義存在。不是只有有形的這些幢旛、繒蓋,不是只有這些而已,是在那個經文之中有很豐盛、很豐富的內容存在。想要說的很多,但是要說,如何來聽、來了解,這都要再經考慮過。要不然,裡面的東西很多,很豐富、很豐盛。所以用這些東西來形容「莊嚴弘揚諦理」,其中的道理,其實是很多很多。「護經教法身」。這我們要知道,經典就是一個寶藏,我們要好好來將它保護著,因為這個教法,那就是人間所需要。所以,法譬如水,能滌諸垢穢。尤其濁氣很重的世間,尤其是人心,人心這種情亂意迷,這種的人間更需要佛法,所以需要弘揚、需要保護,這就是法身,就是經教法身,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然燈續明表智慧之光,不離有形四事供養,燃燈燭,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用頭顯莊嚴理事圓融。

  所以,「然燈續明表智慧之光明」。燈,就是代表智慧的光明。「不離有形四事供養」,這燈也是同樣在供養。佛陀的時代沒有電燈,就是用燈來供養,生活中、晚上就是需要燈,這個燈也是生活中所需要。所以,「四事供養」,前面說過了,衣、食、住、湯藥等等,這都叫做供養。所以,「燃燈燭,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用顯莊嚴理事圓融」。懸繒旛等等,散花香等,這全都是表示莊嚴。因為燈在生活中需要,也是講經的時候,如果黃昏也需要燈,晚上都需要,所以這表示我們人在暗中需要燈,等等很多東西都是要、需要,需要要分別清楚。

經文簡釋: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因心起行,因行入道,捨世法入佛道。以淨信心信解,出家入道能生如來一切種智。

  所以,「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只要懂得去應用,我們的心清楚明白。所以,「因心起行」。因為有啟發我們這念心,有了心,開始我們就懂得行動。佛陀用燈來照亮我們,道理來啟發我們的心智,由我們心智被啟發了,那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因行入道」,我們因為行,所以我們入道了;入道了,就是「以淨信心信解」。淨信,我們的心很清淨,我們信心、我們信解。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清淨了,因為光明照入我們的心,我們煩惱去除了,沒有障礙、沒有遮蓋,我們的信心已經很清楚,深心信解了,這已經很清楚。所以,「出家入道能生如來一切種智」。唯有出家,沒有受家庭拖累,一心一志入人群、傳佛法,沒有家累。離開了人群,在道場裡面,那就是專心於道;需要傳法時,走入人群去,將這個道理與事會合,而完成弘揚教法,就再回歸道場。這能夠一心一志,沒有家庭拖累,這就是出家的功德。

*能以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知一切眾生因種,是謂入道智慧人,解佛一切種智廣為人說,非具佛慧不能為。

  所以,「能以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我們能夠用一切種智學,學佛,用一切種智,我們不是只要經過「一切智」就好,而我們也不是到「道種智」就停,不是;這條路我們要走徹底,一直到「一切種智」,就是「佛智」。所以,知一切佛,「一切諸佛道法」,我們一定要走到一切諸佛道,這樣進來。所以,「知一切眾生因種」。眾生一切因緣,這生死因緣;生在這條道路,人間道路如何走,什麼樣的遭遇、什麼因緣,我們全都很清楚。

  所以,「是謂入道智慧人」。這就是已經入道,有智慧的人,我們要了解眾生的因緣果報,我們要很清楚。「解佛一切種智」。因為我們要趕緊向前,進入佛一切種智。「廣為人說」。我們要入大乘法,與佛同等的一切種智,我們要有這個大志願,這樣進去,所以能夠「廣為人說」。「非具佛慧不能為」。若沒有到達佛的智慧這個階段,實在無法如何去度眾生。所以,我們必定最初要開始,相信佛所說的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從這樣開始「一切智」、「道種智」,一直要探討到「一切種智」,若沒有這樣,我們是要如何入人群、度眾生呢?雖然,我們現在還在前進中,雖然還沒有到達,但是,這條路,我們相信只要你進步在走,路總會到,不論它多長。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三 4月 04, 2018 7:51 pm

[2018年4月4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十九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五九0)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蘇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2. 上人手札:「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智,以一切智知一切道種,即諸佛智妙覺,自他覺行圓滿。佛之一智具三:(1)一切智:聲聞辟支佛。(2)道種智:菩薩。(3)一切種智:一切諸佛之道法。」

(1)「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我們要很清楚來了解它。一切諸佛道種智能夠很了解,佛陀他一覺,包括了天下一切、人人,所以佛陀說種種法。佛陀大覺涵蓋所有一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全都含藏在這個智慧的藏中。

(2)「智慧藏」:也就是我們如來真如本性,其實是人人具有。佛陀他覺了了,完全清楚了;凡夫只知道了,知道。而知,你懂嗎?認識它嗎?現在開始知道,就要開始要來認識了,我們過去是連知都不知道,現在我們開始要知道了。

(3)「人生世間,一切無常苦空」:佛陀告訴我們,人生世間一切無常苦空,這麼多的苦是在無常中;而無常在人間,那就是短暫,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發生?沒有人會知道,這就是我們人生有很多都不知道。卻是人啊!總是那個心念所涵蓋的,就是很開大,我們大家不就是這樣呢?

(4)「用科技,有了聰明、知識,容易落入所知障」:尤其是現代的人,你說哪一項人不知道呢?只要你手機拿在手中,只要你聽到一項事情,天邊海角,哪一個國家有什麼樣的名產、觀光地點,只要他手機拿來一點下去,世界的名地全都了解、知道。那世界的名人也是手機拿來一點下去,我認識了;而這個知道,是你真的知道嗎?世界哪一個地方的景地風光,你真的知道嗎?只是那個手機的上面,現代的科技,就是這樣讓你點一下,天邊海角,國際間的有名的地點,你知道了。

(5)「知識,不等於智慧」:其實,是什麼樣的環境,那塊土地你連踏到都沒有踏到,方向就是不知道,卻是你能夠知道:某某地方是世界的風景,多好多好。知道了,這樣而已。哪裡、哪一位偉人有那裡如何的偉大,你認識嗎?認識啦,也是手機拿來一點,認識了;這個認識,到底你認識他在哪裡呢,這個人,他根本就不認識你,或者是這個人已經是作古了,很久很久。

(6)「凡夫,迷於識中」:而我們認識佛嗎?認識。我們也都認識佛,但是佛陀離我們,以時間二千多年;以空間是萬多公里去了,遙遠啊。這認識與知道,以現在的人,要認識很快認識,要知道很快知道。卻是我們沒有接觸到,我們也真的沒辦法去感受到那個環境中的美,也沒辦法是真的接觸到這位偉大的人,我們真的和他接觸,親身接受到指導,都還沒有辦法,我們,這就是我們凡夫一切都不知道。

(7)「知識與覺性,兩項的差別」:而佛呢?知道了、認識了,而且他本身就是經驗過的,他能夠和我們講過去的過去,形容過去的世界,能夠指導我們;人,人的人類,人類的知識以及覺性,知識與覺性兩項的差別。知識就是剛才所說過的,就是這樣名相的知和識而已,體質真的沒有識,我們還沒有了解真識,我們就要親身去接觸到。

(8)「觸事,是否能『會理』,事理要會合」:道理與我們人,到底我們能夠觸事,但是我們能夠會理,又是有幾個?觸事的很多,和事情接觸的很多;但是這個事情,要來回歸回來這個道理,又是有幾個人?所以要事理圓融,會合了,實在是不簡單。何況凡夫的識要回歸於性,這就是要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

(9)「聞,思,修,凡夫先從用心『聞』法開始」:凡夫要先從「聞」,聽了,用心聽。法,法是過去釋迦牟尼佛所體會到天地人間的道理,由佛陀來啟開了這個天地萬物所含藏著這些道理,來一一來為我們分析,要讓我們知道;理出了一條一條的路;讓我們知道這條路,你若這樣走是到哪裡去。

(10)「科技淬煉,數字預測」:就像現在讓你手機知道哪一個風景的國家在哪裡,這是經過了多少的科技的淬煉,煉出了這個數字預測。那個國家和這個國家距離有多長,它這樣測過去準或者是不準,我們不知道。不過它用一個距離、數量,到底這個距離是準不準呢?是直的距離或者是要彎曲的距離,這就是做參考的數字。

(11)「無量數,智慧,指出方向」:我們現在佛陀所告訴我們都是用無量數,讓我們知道,你要用腦筋,要去用你的智慧,為你指一個方向,告訴你們無量無數劫,這個恆河沙數、塵沙數量、滴水點滴等等。雖然數字讓我們知道很多很多,你要相信,但是沒有給你一個定數,因為真正確實,我們人生到底是從哪裡來?佛陀就給我們一個無始,無始以來。

(12)「不執著數字」:既然無始以來,你就不用再去追究,追究無始的無始是什麼時候?我們就要只清楚,就是這樣的無始以來,無量無數,你不用在那裡執著,就知道很多很多,不需要再執著在那個數字。

(13)「用智慧,分析事相道理」:用我們的智慧,分析事相與道理。譬如說靈鷲山,佛的時代,佛經裡面,在《法華經》將這個場面,描述起來好像很大很大,很開闊。其實有形的形象,實質的形象,在那個有地理、有形象。現在朝聖的人很多,也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原來講經的地方,就是這個平臺,就是這樣。

(14)「聞,思,修,『思』慧,探究,無量數的道理」:去朝聖的人,到了很歡喜,「我終於有來過,這叫做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地方,就是在這裡」。這樣就結束了,他對佛陀講《法華經》的目標是什麼,他就不再去追究。凡夫只是只有在那個小範圍,滿足自己的小範圍。而我們所要了解的,是無量數、無法去計算量數的道理,我們要了解的是這些。

(15)「〈見寶塔品〉經文描述,不斷擴展道場,佛性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見寶塔品〉,能夠描述到佛陀召來了很多十方來的菩薩。用一段很長的時間,佛陀還是擴展道場,不斷為了很多人要來,道場不斷擴展,因為有很多很多的人,菩薩會來。這個意思是表達,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心境的開闊的道理。

(16)「一切諸佛之道種智藏」:心包太虛,這含藏有多大,不是只有在這顆地球的上面為界限,是太虛,是整個虛空,多麼多的太陽系,多麼多的星河,都包含在太虛之中,這就是「智藏」,我們的心就要有這麼的開闊。佛陀的智慧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這是我一直這樣告訴過大家,與天空合為一體,所以佛的智是這樣。

(17)「佛智,涵蓋太虛」:心包太虛,其實,我們也是。因為現在這些話,是我們大家在聽,現在我也是這樣在說,這個說的人,是不是也是心包太虛呢?說的這個時候,真的也是心包太虛,若是恢復到自己,心量還是有限數,還是這樣而已。我在這個地點,你在這個範圍,也才這樣而已。

(18)「智藏,人人本具」:只要我們會佛的道理,真正體會到那個真如本性,讓它真實。我們能夠啟開多少、能夠認識多少,我們盡量就去認識。而要認識多少,你就要與無明、意識,這個識、煩惱無明要漸漸將它打開、將它撥開,不斷一直清理,你的心靈有多少的智藏就會開闊多少;若是沒有,我們這個智藏完全都是我們的意識。

(19)「知識,知的識,意識」:意識,這七識、六識、五識,這些東西全都緣在生活中,其實生活中,我們再回歸回來生活,無常啊!我們每樣都不知道,卻是事事境界我們想很多,不知道,但是想很多,這就是叫做「知識」,知的識。

(20)「知一切眾生之因種智」:而佛是智藏,就是我們所需要追求,佛的智藏,心如明鏡,能夠照見一切眾生的因種,這樣的智慧,什麼樣的眾生造什麼業,有什麼樣的因啊、緣啊等等,隨著我們的因緣果報,佛陀來為我們分析,引導我們轉業、惡識,轉惡業識為善知識,教我們如何能夠轉惡因為善緣,就是這樣來教導我們。

(21)「轉惡向善,結眾生緣」:看眾生,是什麼樣的因,佛陀就用什麼樣的智慧、法,來指導、來引導我們,讓我們如何轉惡向善,去結眾生緣,自度度他人,入人群去體會、了解,一定要在這個人群中去體會、了解,要以觸事來會理,將理帶入事中,這是很重要。這就是方法。

(22)「以一切智知一切道種」:這一切智就是知道善、惡,懂得轉惡為善,這叫做「一切智」,也是一切因種的智,知道因緣果報。什麼人到了一生中的最後,什麼樣的無常發生,自然就是心能夠放下、安泰、輕安自在。要不然人生苦,心更苦,業就不斷不斷煩惱造作,我們要先了解這「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就要先從聲聞、緣覺中去了解。

(23)「一切道種智」:而我們現在也是在聲聞,靠聲來聽、來了解道理。聲聞,緣覺,這個境界,我們了解善惡,自然就慢慢進入這「一切道種智」。一切道種,開始就要來了解我們的生命、覺性。

(24)「即諸佛智妙覺」:生命、覺性我們要清楚、要知道、要修行,就要向佛法求,唯有佛陀,他已經透徹、了解,「即諸佛智妙覺」,這種透徹、了解智,「妙覺」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這種覺悟的智慧。

(25)「自他覺行圓滿」:這種覺悟的智慧,已經自他,自覺、覺他,已經是「覺行圓滿」了。這是古佛,已經就因成果的佛,佛因為覺行圓滿,自覺覺他,從一切智開始,也是了解了,善惡分明,然後不斷探討佛法,一切的道種也都透徹了解,修行生生世世,修行過來,已經人群中因緣具足了,這就要很長久的時間,因緣具足,自覺,覺悟了,與天體宇宙會合了,度人圓滿。

(26)「佛之一智具三」:佛已經具足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27)「一切智:聲聞辟支佛」:一切智是聲聞、緣覺,也就是辟支佛,他的過程,經過一切智。

(28)「道種智:菩薩」:菩薩,已經走過了一切智,從了解善惡、因緣果報,開始了解了,一直都是向佛道走,修菩薩行,六度萬行,這就是菩薩,走在這條菩薩道上,這叫做「道種智」。

(29)「一切種智,一切諸佛之道法」:一切諸佛所走過的路,走過一切智,也走過了道種智,完成了一切種智。

(30)「佛陀在募弘法的人,也是在招募菩薩」:所以「佛之一智具三」。這全都是佛陀用很長久的時間,無法可數計量。所接觸過的菩薩,也是無量數計,也是已成就,當成就,還有未成就。未成就像你與我,我們都尚未成就,說不定我們當成就,我們已經了解了,應該還要再來度別人,完全沒有聽到的,不認識佛法的人。我們已聽過的,我們要趕快用功體會;體會這個道理來接觸人事,從人事中再廣傳佛法,這也是佛陀這樣走過來的,教導我們。記得〈法師品〉,佛陀在募弘法的人,也是在招募菩薩。我們就是佛陀所在招募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有這分的使命感。

(31)「入佛知見,觸事來會理,要廣聞」:這就是我們要入佛知見的階段,這個時候都是開始要入佛知見,所以很深,要如何能夠大家去體會了解呢?就是只好與大家這樣來互相勉勵。我們是在修佛募化的人,我們還是要聽,還是要接觸,還是要度。所以「觸事來會理」,我們要很認真。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鼓勵我們,就是要廣聞。

3. ★複習經文:【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1)「何況廣聞是經」:你只是解,去解,信解就能夠開啟智慧的門,何況不只是信解而已,我們還要多聞。

(2)「聞法要精進,不可貢高我慢,雖聽到、知道,是否有真正透徹了解,力行」:不是只有「我知道,知道、知道,我不必聽」,每天在說,每天在聽,差不多啊,這是貢高我慢。我們聽過了,雖然知道,是不是真的透徹了解呢?我們還是要再勉勵自己。雖然聽過了,這段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了解了,還要知道嗎?一理可以通徹,還涵蓋著多少的道理,前面這個道理分析給你聽,只不過是滴水、點水。

(3)「真正道理是無限量」:前天說過了,將所有的水來用點滴來算,你看有辦法算得完嗎?一點水一個道理,可知道水是有多少呢?真正道理是無限量的,不是一滴水涵蓋一切。我們能知道只是無量數的水中其中的一滴,我們看到的塵,沙塵,只不過是大地中的一粒沙塵而已,一堆沙,一把沙,這樣而已。

(4)「不要忽視廣聞聽經的機會,還要信解」:我們不要忽視了聽聞經典的機會,還是要廣聞,所以這個地方廣聞的功德,看,何況信解就有這麼大的功德。

(5)「功德,用功,事理會合,幫助人」:所說的功德,就是用功、幫助人,就有這樣的能量可以去幫助人。我們有辦法從聽經,再用其他的法來為人說,與事來會合,這樣夠了嗎?還不夠,這只不過一點點而已,大地上指甲挑起來的一把沙,這道理也說過了。

(6)「佛法浩瀚,精進不懈,廣聞是經,募傳法人」:所以我們一定不斷聽,不斷了解,不斷去分析,去說給人聽,這是要用很耐心的長久,這才是真正我們佛陀所要募的傳法人,我們要不斷不斷聽聞,所以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要知佛,要佛知佛見,所以必定還得要廣聞是經,同樣要再一直聽。

(7)「若教人聞,若自持」:不只是自己聽,還要教別人聽。「若自持」,自己聽了之後,自己身體力行,還得要教別人也要聽、也要身體力行。

(8)「若自書,若教人書」:那個時代,需要讓人看得到文字,我們現在也得要向人介紹:這本經,這個法你要看,你還要寫。現在聽經現場筆記的人有多少啊!從筆記中再回顧,重新聽來再筆記。

(9)「精進聞法,筆記心得,幫助記憶,法喜分享」:知道你們寫下來的這些筆記是生命中留下來的精華,因為你聽到的道理,因為你的心得記載在那裡,這就是我們最實有留下來的東西。「我在筆記,我又這個心得,哪一天我還要跟大家說。從這幾句話我能夠延伸很多的事情,這個心得與大家分享。這幫助記憶,也成為我們一生的紀錄」,所以應該我們要很用心。現在的經文已經很多,可以用筆記來寫,也是同樣書,寫。「若教人書」,自己是這樣,也教人這樣做,應該要很用心。

4. ★經文簡釋:【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蘇燈,供養經卷】:華香表德,瓔珞等具用莊嚴弘揚諦理,護經教法身。然燈續明表智慧之光,不離有形四事供養,燃燈燭,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用頭顯莊嚴理事圓融。

(1)「華香表德」:表示德;瓔珞、幢旛、繒蓋、香油等等這些東西,就是表示莊嚴。在這個道場,在講法的時候,這個道場裝置、布置得很莊嚴,也有花、有香、有這個檀香等等來莊嚴這個道場。

(2)「瓔珞等具用莊嚴弘揚諦理」:印度等等都有這種幢旛,迎神賽會時同樣就是要讓這個地方的氣氛感覺很熱鬧、很莊嚴,這是印度的文化。同時那個香味,不只是五花雜色,這樣很熱鬧以外,就是香的氣氛,這都全是用在莊嚴場面。

(3)「用有形東西,形容『莊嚴弘揚諦理』」:在經典的涵義,就是要說法很豐富;現在在說這些法,裡面就有這麼的豐富,很精彩的意義存在。不是有形的這些幢旛、繒蓋,不是只有這樣而已,是在那個經文之中有很豐盛、很豐富的內容存在。想要說的很多,但是要說,如何來聽、來了解,這就要再經過考慮過。要不然,裡面的東西是很多,很豐富、很豐盛。用這些東西來形容「莊嚴弘揚諦理」,其中的道理,其實是很多很多。

(4)「護經教法身,法譬如水,能滌諸垢穢」:經典就是這一寶藏,要好好來將它保護住。因為這個教法,就是人間所需要。法譬如水,能滌諸垢穢。尤其濁氣很重的世間,尤其是人心,人心這種情亂意迷,這種的人間更需要佛法,所以需要弘揚、需要保護,這就是法身,就是「經教法身」,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5)「燃燈續明表智慧之光明,不離有形四事供養」:燈,代表智慧的光明。這燈也是同樣在供養。佛陀的時代沒有電燈,生活中、晚上就是需要燈,就用燈來供養。「四事供養」:前面說過了,衣、食、住、湯藥等等,都叫做供養。

(6)「燃燈燭,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用顯莊嚴理事圓融」:懸繒旛等等,散花香等,這全都是表示莊嚴。因為燈在生活中需要,也都是講經的時候,若黃昏也需要燈,晚上都需要,這表示我們人在暗中需要燈,等等很多東西都是需要,要分別清楚。

5.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因心起行,因行入道,捨世法入佛道。以淨信心信解,出家入道能生如來一切種智。能以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知一切眾生因種,是謂入道智慧人,解佛一切種智,廣為人說,非具佛慧不能為。

(1)「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只要懂得應用,我們的心清楚明白。

(2)「因心起行」:因為啟發我們這念心,有了心,開始我們就懂得行動。佛陀用燈來照亮我們,道理來啟發我們的心智,由我們心智被啟發了,那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

(3)「因行入道,以淨信心信解」:我們因為行,所以我們入道了,就是「以淨信心信解」。淨信,我們的心很清淨,信心、信解。因為光明照入我們的心,煩惱去除了,沒有障礙、沒有遮蓋,所以我們的信心已經很清楚,深心信解了,已經很清楚。

(4)「出家入道能生如來一切種智」:唯有出家,沒有受家庭拖累,一心一志入人群、傳佛法,沒有家累。離開了人群,就是專心於道,在道場的裡面。需要傳法,走入人群去,將這個道理與事會合,也完成弘揚教法,就再回歸道場,這能夠一心一志,沒有家庭拖累,這就是出家的功德。

(5)「能以一切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我們能夠用一切種智學。學佛,用一切種智,我們不是只有要經過一切智就好,而我們也不是到道種智就停。這條路我們要走徹底,一直到一切種智,就是佛智。知一切佛,「一切諸佛道法」,一定要走到一切諸佛道,這樣進來。

(6)「知眾生一切因種」:眾生一切因緣,生死因緣;生在這條道路,人間道路如何走,什麼樣的遭遇、什麼因緣,我們全都很清楚。

(7)「是謂入道智慧人,解佛一切種智」:這就是已經入道有智慧的人,我們要了解眾生的因緣果報,我們要很清楚。因為我們要趕緊向前,進入佛一切種智。

(8)「廣為人說」:我們要入大乘法,與佛同等的一切種智,要有這個大志願,所以能夠「廣為人說」。

(9)「非具佛慧不能為」:若沒有到達佛的智慧這個階段,實在無法如何去度眾生。我們必定最初要開始,相信佛所說的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從這樣開始「一切智、道種智」,一直要探討到「一切種智」,若沒有這樣,我們是要如何入人群、度眾生呢?

(10)「靜思語: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雖然,我們現在還仍在前進中,雖然還沒有到達,但是,路,我相信。只要你進步在走,路總會到,不論它多長,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
6.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法喜聽聞上人開示有關佛陀大覺涵蓋所有一切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舉出現代人的迷茫,因科技進步,但「知識,不等於智慧」,佛法一直教導我們要「轉識成智」,耐心、恆心的入佛知見,入佛的智慧寶藏。

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要時時思惟「觸事,是否能『會理』,事理要會合」,法要努力用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把自己的心胸不斷的開闊。雖是凡夫尚未到達諸佛菩薩的「心包太虛」,但至少走在正確的菩薩道的方向,就是一心一志精進往前。很喜歡這句「因心起行,因行入道」,修行,從心念顧好,身體力行的專心入道,為的就是救度眾生。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四 4月 05, 2018 5:05 pm

20180404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應用)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404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4/04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