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4月 17, 2018 7:59 pm

2018041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聞一切法,常能受持,
憶念不忘,如教攝念;
行於布施,捨心相續,
能持戒法,身心清淨。
忍辱和顏,柔和善順,
倍策精進,勤求不息,
思惟修禪,靜慮棄惡;
慧性明了,一切智行,
一切誓願,安樂無量。

  用心思考,人生時過很快,我們要好好把握每一天、每一時聽到的法,我們要時時銘刻在心版中,這就是永恆的受持。而且法刻在心版,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方法。佛法是不離世間法,我們要很用心。「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時時刻刻我們就是要接受,與我們的心、行、口平行。兩天前不是說過嗎?口要善、身要善、意要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無不都是善,對人有利益。這是因為我們將法入於心中,身體力行,待人處事不離開身、口、意,一切都善,這就是我們處事的方法。

  所以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常常記在心中。記憶,最近也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要記得啊。」我們若有記憶,念念都在心中,不要將它忘記了,這樣我們聽法入心,才有辦法隨時在行為中,這是修行最快速能夠深解佛法,要不然我們聽,聽後就過去了,現在聽,「知道嗎?」「知道啦!忘記了」。知道與不知道,知道是短時間的,忘記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記憶,記憶要心心念念都不能忘記。法既入心了,我們一定好好記憶常念,這也叫做背誦。好的法是要放在心中,面對什麼環境,我們馬上就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那『靜思語』就是這樣說!」短短幾句很好背,「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念好意」,這樣也叫做背。「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全都能夠背起來,「四神湯」這已全都會,這就是背下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記憶。

  「憶念不忘,如教攝受」,就照這樣教,我們就這樣接受下來;就是這樣教,我們這樣接受,就這樣記憶下來,沒有讓它忘掉。「唉呀!沒多久才教過你,才告訴過你而已,怎麼忘掉了?」就是沒有攝念。教了,你沒有接受進來,沒有放在記憶中,這叫做沒有攝念,沒有收進來。所以我們要「如教攝念」,將它攝收下來。就像這個景象,我拿一台照相機,我一定要對準鏡頭,開關一定要按下去。你若對準了,有了這個動作,那個景象一定會映入你的照相機裡面。你就是沒有用心,這個畫面沒將它攝受下來,所以境遷了,影像沒有了,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用心啊!

  「行於布施,捨心相續」。我們要學的法,行菩薩道--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布施就是要捨,不是只有「知道啦!知道啦!布施叫做『捨』」。知道布施叫做捨,卻是我們捨不得。多少人很有錢,錢剩很多,自己知道:我的銀行存摺有多少、多少錢。自己歡喜。錢有在他的身邊嗎?沒有,只是幾本簿子的數字。錢存在銀行裡,只是在那幾本簿子裡面。而這幾本簿子在身邊,只有看到,用不到,他要用錢,還要去到銀行領。再來,領這麼多錢出來,懂得要用什麼?不會用。這僅僅只是知道,不會用;僅僅只是有,捨不掉。人生幾何啊?有多少的壽命?有多少?其實,要能夠上百的人很少,到了上百,他捨得掉嗎?也難捨。這就是眾生煩惱。

  有的人身邊有錢,卻是惹來了惹人厭。因為他想要靠錢就好了,他不用靠情。子孫,有的人就是長輩有錢,我無法靠近,我也不希望其他的兄弟靠近,明爭暗鬥。一旦生病了,大家都來看,大家都不想要缺席,但是每一個人不是關心:我的長輩、父母,醫療單位是如何替我照顧?我要盡什麼心力?不是。「他還有多久啊?會有什麼變化?時間還有多久……。」等等。有的人幾十年不曾現前,聽到病了,他就趕緊出現,要問的:「你被人欠了多少錢?你的存摺還有幾本?多少錢還未收回來?而登記,是不是要趕緊換名字登記?」很多很多說不清的東西。這苦不苦?那個心靈,人在病痛中,卻得不到同理心的關懷。哪怕是自己的子孫,都不是真心的同理心來關懷,不在意這個人生命還有多久,僅僅只是關心什麼時候會走。這我們聽很多了。

  你的銀行存摺多,留下來,這些子孫很傷腦筋,因為銀行也有銀行法,因為這個人往生了,錢不是任何人能夠隨便來領,不能隨便能用掉,要領錢也不容易。生前若沒有處理好,後面的遺產那就很麻煩了!所以這總是看不開,遺留下來有什麼?身體留不住,要處理掉;哪怕是孝順的子孫,要留它也留不住。一口氣若不來,這個身體就要處理掉,不是火化,就是一個棺材,最後就是這樣而已。人就是不懂得及時,自己擁有多少力,我們的力量,自己身體的力量,身體力行來付出。有錢,自己知道我應該要如何付出,做有意義的事。錢若很多,應該可以交代:「現在可以這樣用,未來若還剩很多,就繼續這樣這樣用下去。」自己做得到,這才是自己的福;自己打算得好,這才是自己做的。

  但是人看不開,煩惱重重。不只是自己帶著煩惱無明再來生,現在所有的、剩下的,也是剩下煩惱無明給子孫,這是很辛苦、很矛盾,就是業,留業與帶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時候自己不懂得用,等到最後,不論是社會的清算、政府的清算,還是子孫清算不清楚,造成很多糾紛,這就是人!苦難偏多,這是最大苦難。所以我們要懂得「行於布施,捨心相續」。這輩子多把握我們的時間,多用我們的身體,使用我們所有的物資,懂得用,我們也懂得捨,所以「捨心相續」,要「行於布施」。自己做的分分己獲,等到後面讓別人來做,十分功德得不到一分,所以,還是自己去做才是自己累功積德,來生今世。

  所以,「能持戒法,身心清淨」。懂得持戒、守法的人,自然他的身,身很輕安、心很清淨,身心輕安沒有煩惱、很清淨,這是多麼逍遙、多麼自由快樂啊!所以,我們修行的過程,有這麼的多,我們要看得開又做得到;要看開、做到,還要再「忍辱和顏」。世間做事情沒有那麼容易,人人都能夠認我們同所做的,不論是臉色、聲音等等我們都要堪得忍,對人還是要訓練和顏悅色,要很柔和、很愉悅,聲音、語言要訓練得能夠「柔和善順」。要如何來與人說話?真的是一個大學問。說太軟的,就是不輕不重;而說得硬一點,很難接受。這到底要如何做啊?佛陀的智慧,他就有柔言軟語之時,也有當面鞭策,總是要看是面對什麼樣的眾生,就用什麼樣的方法調伏。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不過我們修行的過程總是要從最基礎來訓練,訓練如何忍辱、和顏悅色,如何聲音、言辭我們能夠柔和善順,還要再自我一直鞭策自己,加倍鞭策自己。

  對的事情,我們既然接受法了,我們就要比過去更加認真、更殷勤,因為已經了解法是正確了,深心信解了,要加緊腳步,對準方向就要加緊腳步,才能夠快速到達。所以我們要用很用心「勤求不息」,要「倍策精進」。「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我們要加倍,快速認真。「思惟修禪,靜慮棄惡」,好好思惟、禪定,好好用清淨的心靜思慮,好好靜靜地來思慮,看看我做的對嗎?「唉呀!不對了」,要有勇氣及時改過。所以,「思惟修禪」,禪就是正念的意思。我們每一次、每一時都要經過思惟,我們的念頭是不是偏掉了呢?要趕快調整好,這樣的正念。正念,「靜慮棄惡」,心不要動、不要亂,好好考慮,不對的要趕快放棄、改過。能夠及時改過,這是勇敢。

  所以,「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我們的慧性要明明了了,佛說眾生人人本具如來智性,這個如來智性就是叫做「慧性」,智慧原來的本性。智慧原來的本性就是我們的覺性,我們的覺性啟悟了,這叫做「開悟」;覺性啟悟了,成為大覺者,叫做成佛了。所以我們慧性要明了,明了就是覺悟。「一切智行」,我們所在做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會讓它偏差掉,一切的誓願我們能夠安安穩穩、快樂無量,心沒有煩惱、沒有憂愁。就如佛陀他開悟之後,說法將近五十年,四十九年間,他「慧性明了,一切智行」,所在做的行化人間、度眾生沒有偏差,隨機逗教,能夠看時機,因時、因人、因機而逗教,一直這樣的過程。將要入滅之前,一定要將《法華經》說完。《法華經》說完了,就準備要入滅,他就這樣要再去遊行一下。

  這一次來到毗舍離城,在毗舍離城要離開之時,佛陀就告訴大家。「來,大家要好好把握時間。人生是隨漸在分秒中不斷時間消逝,人也是一樣,就是隨著時間漸漸在這個四法中──生、老、病、死,從生一直進入,從少年、中年無形中一直漸進到老。在老的邊緣慢慢就走入了將近死亡,就是將近要入滅了。從生一直到死,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這樣過,這樣漸漸接近。」所以,佛這次來到毗舍離城這個地方,將要離開毗舍離城了,「應該大家要清楚,這個時候離開,將來就沒有再來的機會」,就這樣告訴大家。「更後不復?」,後面要再來看到這樣的環境,看到這些人,大家看到我的機會,更後不復了,以後應該是沒有了。而且,「亦復更不入」,將來也不會再入這個城了,所以我這時候已經要離開這個城。意思就是,離開這個城市之後再也無法與大家見面,也無法再進來這個城裡了。這是要離開之前這樣告訴大家。

  說了之後,毗舍離城這個地方,這些人聽到後,大家開始愁憂,心懷悲愁、擔憂,「佛陀這次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佛將要入滅了」。大家警惕到,這是佛陀最後的告白。所以,佛陀向大家這樣說了之後,就轉身要離開了。大家不捨佛,依依不捨,大家都哭了,留著眼淚,佛就往前走。大群的人就隨後跟著,一邊跟一邊哭,大家就這樣口口相傳:「如來將入滅度了,永久都不會再來我們這裡了,世間將失去光明。」這是大家就這樣口口相傳。

  佛陀走到那個國界的邊境,再回過頭來這樣告訴大家:「止止,不要再跟了。」但是大家還是再進行。佛陀就在這當下化出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就將那些人隔起來──彼岸、此岸。佛陀站在此岸,就向著彼岸的人說:「好,止下來,停下來,大家不要悲傷,不要憂愁了。人生本來就是沒有一樣東西能永遠常住不會壞的,沒有一個人永生不死的,人世間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只要大家好好常住這念心。」其實佛陀是告訴我們心也無法常住,佛陀這個時候就告訴大家常住於法。「人人都要常住於法。唯有法才能夠維持人間長久,有道理在,人間就有希望。」佛這樣說了之後,就將一只缽往空中丟去,心恆住於法,就是法的供養。那只缽在空中轉了,也是這幾天我們在說的「四事供養」。

  四事供養佛,在佛的時代,但是佛陀到最後,是要大家法的供養。過去也是這樣說,你們要敬的供養、行的供養,不只是僅僅有形的供養──一碗飯、幾件衣服、一間房子。不是這樣的供養,這是短暫的,是安住有形僧眾的生活,修行者的生活。最重要是法,法要久留人間,所以佛陀開始說「四事供養」,是法理的供養,不是有形供養。所以,這只缽丟到空中,這是要大家以法來供養,是無形。空缽轉在空中,將來你要有形供佛已沒有了,是要用心於法──信解奉行、身體力行,行敬供養。所以我們要很清楚。

  我們修行,佛陀現在不在世,卻是我們法存在心。法面對著世間,世間總是濁氣不斷,重重的濁氣,為了要修行,要「忍辱和顏」、要「柔和善順」。你若有這樣的態度,才有辦法稱為修行者,這就是信解,這就是敬法、如法受教,這就是身體力行,這都是對自己的利益。我們自己有修行是自己得,修功積德。所以,我們要「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我們把握時間、利用生命,做我們能夠付出,我們有力能夠付出、利益人的事。名稱說利益人,其實是利益自己,是在精進、結善緣,為未來生積道糧。

  所以我們要思惟,要修禪,就是我們的心要修得正。有正,心念正,才有辦法靜下來;心念若不正,無法靜下來,所以叫做「思惟修禪」。不是叫你在那裡坐,叫你要修「三昧」。三昧就叫做「正念」,要正念,要修好。所以我們要善思惟,好好地思惟,若能夠「靜慮棄惡」,好好整理,我們的無明煩惱時時都要將它放棄。所以,「慧性明了」,自然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清清楚楚了。一切的智行,我們所做的一切,待人接物,都是用智慧在與人接觸,能夠輔導人方向正確,自己行為沒有偏差。所以,「一切誓願,安樂無量」。大家要很懂得用心,及時下功夫,要好好利用。所以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

複習經文:「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前面,這段文的再前面,佛陀就這樣說:「佛,如來將入滅度。」所以,如來將滅度了,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自書、教人書,這樣供養經卷,讓大家身體力行在這個法中,真精進用在生活中,就「不須復起塔寺」,就不用了。土地沒有多大,大家還在那裡建塔寺,這就不用!所以,只要你勤精進在法就好了。以前,過去說建塔、造廟有功德,現在就說:「不用了!你就是法要好好受持,對這些有形相的就不用再建設了,足夠就好了,大家要專心在法。」接下來的文就這樣說,

經文:「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

*智行與修持諸善法,從身體力行。智喻目明視方向,行喻褔慧雙足;精進力到清涼地。

  最重要的,我們就是要「智行」。我們誦經、讀誦等等,教人讀誦、教人…..等等,這些不用建塔,何況有人若是「持是經,兼行布施」,前面只有教我們寫經、讀經、誦經,這樣。現在就又說,「兼行布施、持戒」,這是兼,兼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是「智行」。所說的「智行」,就是「與修持諸善法」,這就是有智慧。我們要選擇,選擇「修持諸善法」,不是只有坐禪,不是只有布施出去,我們要用智慧。你要布施什麼啊?自己要好好思考。

  布施不是為了我想要得功德,是要去考慮該不該做,所做的事情對人有利益嗎?不是說我去拜拜、建寺廟,出資立一根龍柱幾百萬、幾千萬,這樣我會得到功德,不是這樣!是人很需要,急難的時候,你有去做嗎?這是要去分析。所以,智行與受持是諸善法,所做的是真善法?或者是為了要求一個功德,捐一根柱子,家裡就會添丁;捐一根柱子,能夠得到好子孫。以前常常這樣,那都是錯誤。付出無所求,才是真正的善,才是人需要;真正及時要做的事情,或者是會合起來的力量能夠為天下做什麼事情,要用真智慧去執行。你剩下來這麼多錢要做什麼?或者是:我的生活,辛苦賺來,我應該要與大家如何共善舉?這隨分力,要懂得有智慧去做安排行動。所以,「從身體力行」,這就是「智行」,從我們自己親自去做。

  就像開頭說,「我有很多錢、很多錢,我銀行存很多,財產也很多,動產、不動產都很多」,自己滿足了嗎,有滿足嗎?還是仍未滿足,還是想要再賺。一輩子就是這樣,最後結束,留的就是煩惱,帶去的是無明,什麼都沒有。留下來有的是子孫在煩惱,不知要如何分,這是子孫的煩惱。自己沒有身體力行,這就是沒有「智行」。我們自己來做,身體力行,要分明清楚。所以,「智喻目明視方向」。就像我們的眼睛很亮,要走去哪裡我很清楚,智就像眼目,很明,了解方向。「行喻褔慧雙足」,行就譬喻「福慧雙足」我要造福,我要修智慧;造福就是付出,智慧就是自己要用功。「精進力到清涼地」,這精進力就是到清涼地,讓我們能夠身心輕安自在。

*此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其人持經為正,六度亦行,但未全備,故謂為兼行。

  這就是表示「行者兼行六度自利」。我們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我自己有辦法做,我要自己做,我真的身體力行,我有辦法自己布施出去。這清清楚楚,財產要如何去處理,將它安置好,現在能夠做,我來投入,我親自去做,我可以用大家的力、用我的力,大家共同開闊去做,不是針對一個一個而已,能夠做得開闊,這叫做菩薩行。菩薩的心行,菩薩心包容太虛,菩薩行行遍天下,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真正要布施,能夠以開闊,人人好好去付出、結善緣,這就是「智行」,自己做,這,「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若能這樣,真正一切的智我們都有吸收到,懂得分別。自己做,提出來,大家合起來這個力量大,對的事情去做,會更開、更闊,力量更大,這就是菩薩的廣大行,一切智。

  所以,「其人持經為正」。讀經的人智慧能夠很清楚,很能了解得到,所以「六度亦行」,是行在六度,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平行。「但未全備,故謂為兼行」。但是有的人有做到這樣,不過有的人還是時間用在自受持,要出去普遍去做,這是兼著做,而有的是專心做。因為有的人有家庭,有的人有職務,有的人就是這只我的興趣,「我就很不願意在人群中,別人在說好事情,我就隨喜功德」,這叫做兼著做,還是同樣福與慧這樣兼著在做。不是全心力在做,也一方面修行,一方面也是在布施;一方面家業,一方面在付出,這都兼,「兼行」,受持,兼行布施。所以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簡釋: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況能持經。兼行六度,一心即禪定,智慧即般若。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這部經,就是能夠大家兼行,能夠家業、能夠志業,事業、家業、志業能夠平行。修行受持法,也能夠兼行入世付出,這都叫做「兼行」。所以,這樣,這「況能持經,兼行六度。一心即禪定;智慧即般若」。這樣就是了,我們深信解相,我們很深信,了解道理了。

*道與理之觀念,聽學人讀誦,而心眼不開解,全無理觀。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

  「道與理之觀念,聽學人讀誦」。所以,道理清楚,道與理的觀念我們聽,聽,我們自己有這樣的觀念,來自聽來,聽人說,我們就開始相信,能夠去學。人家教我們如何誦,人人也都是學來,才能夠知道如何誦經、如何讀經、如何解經,這就是要這樣在人群中學。「而心眼不開解」。讀經就讀經,誦經就誦經,但是其中的意思是什麼?很多人都是這樣,琅琅上口,唸得、背得很流利,但是其中是什麼道理,唸很快就過了,也不知道道理。這種「心眼不開,全無理觀」,其中道理是什麼也不知道。

  「習禪人唯尚理觀」,僅僅只是坐在那個地方說:「我在觀『理』。」拿一塊白骨放在前面要觀,這人的最後就是一塊白骨,但是是不是對生死看透徹呢?很難!這全都是「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就是不明。這個相是什麼,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真真正正不清楚,只是懂得讀誦,但是道理不清楚。

經文簡釋: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有的人是這樣,而有的人就是懂得兼行,不是只是整天沉浸在誦經,沒有去體會這些道理的內容,沒有了解人間的事相,只是整天顧著在那裡誦經、讀經這樣而已。這樣不行,整天在那裡坐禪,都沒有去想人間的疾苦,不知道生命無常,這樣也不是道理。所以,我們修行、精進,同時要福慧兼行,若能夠這樣就是功德無量。不要只是守在這樣,我們一定要同行。所以,「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我們內心修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外面要有人間的事相來與我們配合。

  這幾天美國,全美的執行長都回來,他們在分享當地的個案,其中個案很精彩,那叫做「事」。看到這些「事」,就來會「道理」,人生就是這樣顛倒、亂想,苦啊,無常很多。所以若能夠這樣,道理清楚了,人間世事、事相了解了,若這樣功德就不可計量。各位菩薩,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用心投入,法入心境來了,才不會一輩子的時間就這樣將它空過掉了,要好好「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附註】《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八難品第四十二〉:「聞如是:一時,佛在毘舍離?祇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遊化。是時,世尊還顧觀毘舍離城,尋時便說此偈:「今觀毘舍離,更後不復?,亦復更不入,於是當別去。」

是時,毘舍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世尊告曰:「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以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爾時,世尊欲使毘舍離城人民還歸,即化作大坑,如來將諸比丘眾在彼岸,國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時,世尊即擲己?在虛空中與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養此?,亦當供養高才法師,長夜之中獲福無量。」是時,世尊與彼?已,即時詣拘尸那竭國。」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二 4月 17, 2018 10:17 pm

[2018年4月17日上午5:20]農曆三月初二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六0二)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

2. 上人手札:「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行於布施,捨心相續,能持戒法,身心清淨,忍辱和顏,柔和善順,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思惟修禪,靜慮棄惡,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

(1)「法,刻在心版,佛法,不離世間法」:用心思考,人生時過很快,要好好把握每一天、每一時聽到的法,要時時銘刻在心版中,這就是永恆的受持。「法」刻在心版,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做人的方法。佛法是不離世間法,我們要很用心。

(2)「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時時刻刻就是要接受,與「心、行、口」平行。口要善、身要善、意要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無不都是善,對人有利益。因為將「法」入於心中,身體力行,待人處事不離開「身、口、意」,一切都善,這就是我們處事的方法。

(3)「法入心,記憶著,才能深解佛法」:常常記在心中。記憶,最近也一直告訴大家:「記憶!要記得。」若有記憶,念念都在心中,不要忘記,聽法入心,才有辦法隨時在行為中,這是修行最快速能夠深解佛法。

(4)「記憶常念,叫做背誦」:要不然,法,聽了之後,就過去,「知道嗎?」「知道啦!忘記了」。知道是短時間的,忘記就不知道了。所以一定要記憶,記憶要心心念念都不能忘記。法既入心了,一定好好記憶常念,這也叫做背誦。

(5)「用心記憶法髓」:好的法是要放在心中,面對什麼環境,馬上就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那『靜思語』就是這樣說!」短短幾句很好背,「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念好意」,這樣也叫做背。「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這全都能夠背起來,「四神湯」這已全都會,這就是背下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記憶。

(6)「憶念不忘,如教攝受」:就照這樣教,就這樣接受下來;就是這樣教,這樣記憶下來,沒有讓它忘掉。聽了不久又忘了,這是沒有攝念。沒有接受進來,沒有放在記憶中,這叫做沒有攝念,沒有吸收進來。要「如教攝念」,將它攝收下來。

(7)「法刻心版,如相機留影像」:就像這個景象,我拿一台照相機,我一定要對準鏡頭,開關一定要按下去。你若對準了,有了這個動作,那個景象一定會映入你的照相機裡面。你就是沒有用心,這個畫面沒將它攝受下來,境遷了,影像沒有了,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要用心啊!

(8)「行於布施,捨心相續」:學的法,行菩薩道,「布施、利行、愛語、同事」。布施就是要「捨」的道理,非口頭知道,凡夫的實際行為卻「捨不得」布施,銀行存摺的數字,只有看到,用不到,僅僅只是知道,不會用;僅僅只是有,卻捨不掉。人生幾何啊?有多少的壽命?要能夠活到上百歲的人很少,到了上百歲,他捨得掉嗎?也難捨。這就是眾生煩惱。

(9)「富中之貧:吝嗇布施,常惹人厭」:有的人身邊有錢,卻是惹來了惹人厭。因為他想要靠錢就好了,他不用靠情。子孫,有的人就是長輩有錢,我無法靠近,我也不希望其他的兄弟靠近,明爭暗鬥。一旦生病了,大家都來看,大家都不想要缺席,但是每一個人不是關心:我的長輩、父母,醫療單位是如何替我照顧?我要盡什麼心力?不是。

(10)「不結善緣,一旦老病,孤苦無依」:「他還有多久啊?會有什麼變化?時間還有多久……。」等等。有的人幾十年不曾現前,聽到病了,他就趕緊出現,要問的:「你被人欠了多少錢?你的存摺還有幾本?多少錢還未收回來?而登記,是不是要趕緊換名字登記?」很多很多說不清的東西。這苦不苦?那個心靈,人在病痛中,卻得不到同理心的關懷。哪怕是自己的子孫,都不是真心的同理心來關懷,不在意這個人生命還有多久,僅僅只是關心什麼時候會走。這我們聽很多了。

(11)「凡夫執迷」:你的銀行存摺多,留下來,這些子孫很傷腦筋,因為銀行也有銀行法,因為這個人往生了,錢不是任何人能夠隨便來領,不能隨便能用掉,要領錢也不容易。生前若沒有處理好,後面的遺產那就很麻煩了!這總是看不開,遺留下來有什麼?身體留不住,要處理掉;哪怕是孝順的子孫,要留它也留不住。

(12)「懂得付出即是福」:一口氣若不來,這個身體就要處理掉,不是火化,就是一個棺材,最後就是這樣而已。人就是不懂得及時,自己擁有多少力,我們的力量,自己身體的力量,身體力行來付出。有錢,自己知道我應該要如何付出,做有意義的事。錢若很多,應該可以交代:「現在可以這樣用,未來若還剩很多,就繼續這樣這樣用下去。」自己做得到,這才是自己的福;自己打算得好,這才是自己做的。

(13)「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但是人看不開,煩惱重重。不只是自己帶著煩惱無明再來生,現在所有的、剩下的,也是剩下煩惱無明給子孫,這是很辛苦、很矛盾,就是業,留業與帶業,「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時候自己不懂得用,等到最後,不論是社會的清算、政府的清算,還是子孫清算不清楚,造成很多糾紛,這就是人!苦難偏多,這是最大苦難。

(14)「行於布施,捨心相續」:這輩子多把握我們的時間,多用我們的身體,使用我們所有的物資,懂得用,也懂得捨,自己做的分分己獲,等到後面讓別人來做,十分功德得不到一分,還是自己去做才是自己累功積德,來生今世。

(15)「能持戒法,身心清淨」。懂得持戒、守法的人,自然他的身很輕安、心很清淨,身心輕安,沒有煩惱、很清淨,這是多麼逍遙、多麼自由快樂啊!

(16)「忍辱和顏」:我們修行的過程,有很多要看得開又做得到;還要再「忍辱和顏」。世間做事情沒有那麼容易,人人都能夠認同我們所做的,不論是臉色、聲音等等,我們都要堪得忍,對人還是要訓練和顏悅色。

(17)「柔和善順」:要很柔和、很愉悅,聲音、語言要訓練得能夠「柔和善順」。要如何來與人說話?真的是一個大學問。說太軟的,就是不輕不重;而說得硬一點,很難接受。這到底要如何做啊?佛陀的智慧,他就有柔言軟語之時,也有當面鞭策,總是要看是面對什麼樣的眾生,就用什麼樣的方法調伏。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不過我們修行的過程總是要從最基礎來訓練,訓練如何忍辱、和顏悅色,如何聲音、言辭能夠柔和善順,還要再自我一直加倍的鞭策自己。

(18)「深心信解,倍策精進,勤求不息」:對的事情,既然接受「法」了,就要比過去更加認真、更殷勤,因為已經了解法是正確了,深心信解了,要加緊腳步,對準方向就要加緊腳步,才能夠快速到達。所以要用很用心「勤求不息」,要加倍,快速認真。

(19)「思惟修禪,靜慮棄惡」:好好思惟、禪定,好好用清淨的心靜思慮,好好靜靜地來思慮,看看我做的對嗎?「唉呀!不對了」,要有勇氣及時改過。「思惟修禪」,禪就是正念的意思。

(20)「回歸正念,心不動亂,改惡向善,及時改過」:我們每一次、每一時都要經過思惟,我們的念頭是不是偏掉了呢?要趕快調整好,這樣的正念。「靜慮棄惡」,心不要動、不要亂,好好考慮,不對的要趕快放棄、改過。能夠及時改過,這是勇敢。

(21)「慧性明了」:我們的慧性要明明了了,佛說眾生人人本具如來智性,就叫做「慧性」,覺性啟悟,叫做「開悟」;成為大覺者,叫做成佛。慧性要明了,明了就是覺悟。

(22)「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我們所在做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會讓它偏差掉,一切的誓願我們能夠安安穩穩、快樂無量,心沒有煩惱、沒有憂愁。

(23)「隨機逗教」:就如佛陀開悟後,說法將近五十年,四十九年間的所在做的行化人間、度眾生沒有偏差,隨機逗教,能夠看時機,因時、因人、因機而逗教。將入滅之前,一定要將《法華經》說完,就準備要入滅,他就這樣要再去遊行一下。

3. 佛典故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八難品第四十二〉佛陀將入滅,最後的告白。偈文:「今觀毘舍離,更後不復(者見),亦復更不入,於是當別去。」

(1)「生命無常」:佛陀這一次來到毗舍離城,在毗舍離城要離開之時,佛陀就告訴大家。「要好好把握時間。人生是隨漸在分秒中不斷時間消逝,人也是一樣,就是隨著時間漸漸在這個四法中的「生、老、病、死」,從生一直進入,從少年、中年無形中一直漸進到老。在老的邊緣慢慢就走入了將近死亡,就是將近要入滅了。

(2)「亦復更不入」:從生一直到死,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這樣過,這樣漸漸接近。」佛這次來到毗舍離城這個地方,將要離開毗舍離城了,這樣告訴大家「更後不復(者見)」,「應該大家要清楚,這個時候離開,將來就沒有再來的機會」,「亦復更不入」,將來也不會再入這個城了。

(3)「佛將入滅,最後的告白」:毗舍離城這些人聽到後,心懷悲愁、擔憂,「佛陀這次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的機會,佛將要入滅了」。大家警惕到,這是佛陀最後的告白。佛陀說後,將轉身要離開了。大家不捨佛,依依不捨,大家都哭了,留著眼淚,佛就往前走。

(4)「世間生命,自然法則,緣生緣滅」:大群的人就隨後跟著,一邊跟一邊哭,大家就這樣口口相傳:「如來將入滅度了,永久都不會再來我們這裡了,世間將失去光明。」這是大家就這樣口口相傳。佛陀走到那個國界的邊境,再回過頭來這樣告訴大家:「止止,不要再跟了。」

(5)「要知無常,三理四相」:但是大家還是再進行。佛陀就在這當下化出一個大坑,這個大坑就將那些人隔起來,彼岸、此岸。佛陀站在此岸,就向著彼岸的人說:「好,止下來,停下來,大家不要悲傷,不要憂愁了。人生本來就是沒有一樣東西能永遠常住不會壞的,沒有一個人永生不死的,人世間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只要大家好好常住這念心。」

(6)「心恆住於法,法的供養」:其實佛陀是告訴我們心也無法常住,佛陀這個時候就告訴大家常住於法。「人人都要常住於法。唯有法才能夠維持人間長久,有道理在,人間就有希望。」佛這樣說了之後,就將一只缽往空中丟去,心恆住於法,就是法的供養。那只缽在空中轉了,也是這幾天我們在說的「四事供養」。

(7)「敬的供養,行的供養」:四事供養佛,在佛的時代,但是佛陀到最後,是要大家法的供養。過去也是這樣說,你們要敬的供養、行的供養,不只是僅僅有形的供養,一碗飯、幾件衣服、一間房子。不是這樣的供養,這是短暫的,是安住有形僧眾的生活,修行者的生活。最重要是法,法要久留人間。

(8)「四事供養,是法理供養,不是有形供養」:佛陀開始說「四事供養」,是法理的供養,不是有形供養。這只缽丟到空中,這是要大家以法來供養,是無形。空缽轉在空中,將來你要有形供佛已沒有了,是要用心於法,信解奉行、身體力行,行敬供養。所以我們要很清楚。

4. 「法存在心,修行者,要學習忍辱和顏、柔和善順,信解敬法,如法受教,身體力行」。你若有這樣的態度,才有辦法稱為修行者,這就是信解,這就是敬法、如法受教,這就是身體力行,」:我們修行,佛陀現在不在世,卻是我們法存在心。法面對著世間,世間總是濁氣不斷,重重的濁氣,為了要修行,要「忍辱和顏」、要「柔和善順」。你若有這樣的態度,才有辦法稱為修行者,這就是信解,這就是敬法、如法受教,這就是身體力行,這都是對自己的利益。自己有修行是自己得,修功積德。

5. 「精進、結善緣,為未來生『積道糧』」:我們要「倍策精進,勤求不息」。我們把握時間、利用生命,做我們能夠付出,我們有力能夠付出、利益人的事。名稱說利益人,其實是利益自己,是在精進、結善緣,為未來生積道糧。

6. 「善思惟,心念正,心才能靜、定」:要思惟,修禪,心要修得正。心念正,才有辦法靜下來;心念若不正,無法靜下來,所以叫做「思惟修禪」。不是叫你在那裡坐,叫你要修「三昧」。三昧就叫做「正念」,要正念,要修好。所以要善思惟,好好地思惟,若能夠「靜慮棄惡」,好好整理,我們的無明煩惱時時都要將它放棄。

7. 「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安樂無量」:自然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清清楚楚。一切的智行,所做的一切,待人接物,都是用智慧在與人接觸,能夠輔導人方向正確,自己行為沒有偏差。所以「一切誓願,安樂無量」。大家要很懂得用心,及時下功夫,要好好利用。

8. ★複習經文:【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1)「真精進,將法用在生活中」:佛陀就這樣說,如來將滅度了,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自書、教人書,這樣供養經卷,讓大家身體力行在這個法中,真精進用在生活中,就「不須復起塔寺」。土地沒有多大,大家還在那裡建塔寺?這就不用!只要你勤精進在法就好了。

(2)「專心在法」:以前,過去說建塔、造廟有功德,現在就說:「不用了!你就是法要好好受持,對這些有形相的就不用再建設了,足夠就好了,大家要專心在法。」

9. 經文:【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

10. 『智行與修持諸善法,從身體力行,智喻目明視方向,行喻福慧雙足,精進力到清涼地。』

(1)「智行與修持諸善法」:最重要的就是「智行」。我們誦經、讀誦等等,教人讀誦、教人等等,這些不用建塔,何況有人若是「持是經,兼行布施」,前面只有教我們寫經、讀經、誦經,這樣。

(2)「兼行布施、持戒」:現在就又說,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是「智行」。所說的「智行」,就是「與修持諸善法」,就是有智慧。要選擇「修持諸善法」,不是只有坐禪,不是只有布施出去,要用智慧。你要布施什麼啊?自己要好好思考。

(3)「布施,是為行善助人,非求功德」:布施不是為了我想要得功德,是要去考慮該不該做,所做的事情對人有利益嗎?不是說我去拜拜、建寺廟,出資立一根龍柱幾百萬、幾千萬,這樣我會得到功德,不是這樣!是人很需要,急難的時候,你有去做嗎?這是要去分析。智行與受持是諸善法,所做的是真善法?或者是為了要求一個功德。

(4)「付出無所求,有求即是苦」:捐一根柱子,家裡就會添丁;捐一根柱子,能夠得到好子孫。這都是錯誤。「付出無所求」,才是真正的善,才是人需要;真正及時要做的事情,或者是會合起來的力量能夠為天下做什麼事情,要用真智慧去執行。

(5)「智行」:你剩下來這麼多錢要做什麼?或者是:我的生活,辛苦賺來,我應該要與大家如何共善舉?這隨分力,要懂得有智慧去做安排行動。所以,「從身體力行」,這就是「智行」,從我們自己親自去做。

(6)「世間財迷求,成煩惱無明」:就像開頭說,「我有很多錢、很多錢,我銀行存很多,財產也很多,動產、不動產都很多」,自己滿足了嗎,有滿足嗎?還是仍未滿足,還是想要再賺。一輩子就是這樣,最後結束,留的就是煩惱,帶去的是無明,什麼都沒有。留下來有的是子孫在煩惱,不知要如何分,這是子孫的煩惱。自己沒有身體力行,這就是沒有「智行」。若我們自己來做善行,身體力行,要分明清楚。

(7)「智喻目明視方向」:就像我們的眼睛很亮,要走去哪裡我很清楚,智就像眼目,很明,了解方向。

(8)「行喻褔慧雙足,精進力到清涼地」:行就譬喻「福慧雙足」,我要造福,修智慧;造福就是付出,智慧就是自己要用功。這精進力就是到清涼地,讓我們能夠身心輕安自在。

11. 『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其人持經為正。六度亦行,但未全備,故謂為兼行。』

(1)「行者兼行六度自利」:我們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我自己有辦法做,我要自己做,真的身體力行,有辦法自己布施出去。清清楚楚,財產要如何去處理,將它安置好,現在能夠做,我來投入,我親自去做,我可以用大家的力、用我的力,大家共同開闊去做,不是針對一個一個而已,能夠做得開闊,這叫做菩薩行。

(2)「菩薩心行,心包太虛」:菩薩的心行,菩薩心包容太虛,菩薩行,行遍天下,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真正要布施,能夠以開闊,人人好好去付出、結善緣,這就是「智行」,自己做。

(3)「此明行者兼行六度自利、疾得種智」:真正一切的智都有吸收到,懂得分別。自己做,提出來,大家合起來這個力量大,對的事情去做,會更開、更闊,力量更大,這就是菩薩的廣大行,一切智。

(4)「其人持經為正,六度亦行」:讀經的人智慧能夠很清楚,很能了解得到,是行在六度,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平行。

(5)「但未全備,故謂為兼行」:但是有的人有做到這樣,不過有的人還是時間用在自受持,要出去普遍去做,這是兼著做,而有的是專心做。因為有的人有家庭,有的人有職務,有的人就是這只我的興趣,「我就很不願意在人群中,別人在說好事情,我就隨喜功德」,這叫做兼著做,還是同樣福與慧這樣兼著在做。不是全心力在做,也一方面修行,一方面也是在布施;一方面家業,一方面在付出,這都兼,「兼行」,受持,兼行布施。

12. ★經文簡釋:【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況能持經。兼行六度,一心即禪定,智慧即般若。

(1)這部經,就是能夠大家兼行,「志業,事業、家業」能夠平行。修行受持法,也能夠兼行入世付出,這都叫做「兼行」。深信解相,很深信,了解道理。

13. 『道與理之觀念,聽學人讀誦,而心眼不開解,全無理觀。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

(1)「道與理之觀念,聽學人讀誦」:道理清楚,道與理的觀念我們聽,我們自己有這樣的觀念,來自聽來,聽人說,我們就開始相信,能夠去學。人家教我們如何誦,人人也都是學來,才能夠知道如何誦經、如何讀經、如何解經,這就是要這樣在人群中學。

(2)「心眼不開解,全無理觀」:很多人都是這樣,讀經就讀經,誦經就誦經,琅琅上口,唸得、背得很流利,但是其中的道理意思是什麼?常不知道,唸很快就過了,也不知道道理。

(3)「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僅僅只是坐在那個地方說:「我在觀『理』。」拿一塊白骨放在前面要觀,這人的最後就是一塊白骨,但是不是對生死看透徹呢?很難!就是不明。這個相是什麼,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真真正正不清楚,只是懂得讀誦,但是道理不清楚。

14.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所獲功德不可計量。

(1)「其德最勝,無量無邊」:有的人是這樣,而有的人就是懂得兼行,不是只是整天沉浸在誦經,沒有去體會這些道理的內容,沒有了解人間的事相,只是整天顧著在那裡誦經、讀經這樣而已。這樣不行,整天在那裡坐禪,都沒有去想人間的疾苦,不知道生命無常,這樣也不是道理。

(2)「內修理觀,外以事助」:我們修行、精進,同時要福慧兼行,若能夠這樣就是功德無量。不要只是守在這樣,一定要同行。內心修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外面要有人間的事相來與我們配合。

15. 「觸事會理,事理會合」:這幾天美國,全美的執行長都回來,他們在分享當地的個案,其中個案很精彩,那叫做「事」。看到這些「事」,就來會「道理」,人生就是這樣顛倒、亂想,苦啊,無常很多。若能夠這樣,道理清楚了,人間世事、事相了解了,若這樣功德就不可計量。

16. 「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各位菩薩,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用心投入,法入心境來了,才不會一輩子的時間就這樣將它空過掉了,要好好「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17.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每每聽聞佛陀將入滅的相關佛典故事時,心總是很不捨,悲戚憂傷。上人以這段「佛陀將入滅,最後的告白」的期勉佛弟子們,要好好把握時間,將生命轉為增長慧命,心恆住於法,法的供養是最重要。有福能在慈濟世界、靜思道場裡修行,聞法,真的要珍惜上人在的每一天,認真精進吸收法髓,才能傳法脈,弘宗門。修行要「聞一切法,常能受持,憶念不忘,如教攝念」,將法用在生活中,要「智行與修持諸善法」,從身體力行做起。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三 4月 18, 2018 5:00 pm

20180417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重點)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417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2018/04/17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