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若人生壽百歲,未得遇佛因緣,
不若生一日間,而得聞大乘法;
心定如地藏種,因心明顯真理,
認得真性實法,體解大道慧命。
要多用心。「若人生壽百歲,未得遇佛因緣」。我們人生儘管壽命很長,一百歲了,卻是都還沒有得聞佛法。這人生空空過去了,這麼多歲了,不知道真理在哪裡,這一生的空過實在是堪嘆人生。壽命這麼長,真理,佛陀的教法都不曾聽到,不知道了解生命來源、去何趣向,沒辦法了解人生來、去。百歲了,命這麼長,人生無常,就不知道,將來要往哪裡去呢?也不知道。就像這樣,「不若生一日間」,要一百歲都不懂道理,不如一天的時間「而得聞大乘法」,用這天的時間聽到大乘法。人生的價值,追求真理何其重要啊!孔夫子也有一句話這麼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是啊,如孔夫子之知識、智慧,他對真理是多麼的看重。一輩子遊學、講學,他求無窮盡的道理,也說無停歇的學問,他還這麼說:「道理還是要求,要求得真理。我若一大早聽到一句的真理,就算晚上死了,這沒有遺憾。」白天聽到真理,晚上死都沒有遺憾。
可見孔夫子難道還沒有得到道理嗎?說不定他在生命中還在尋找他的目標,他要尋找,可能也就是生命的來源與壽命盡的去向。這就是賢人、智人對真理多麼的重視。所以,人生哪怕壽命很長,道理還在那個地方找不出來,生命中到底每天我們的生活,每天面對著這麼開闊的環境,人、事、物讓我們這樣煩惱,讓我們這樣感受,讓我們……,很多很多。到底人、事、物困擾著,我們有想通嗎?有看開嗎?人、事、物還在困擾我們,那就是看不開、想不通,這還有困擾。若是看開、想通了,人、事、物還有什麼可困擾呢?因為還想不通,對人、事、物都想不通,而我們的生命如何來?又是要再如何去?要去哪裡?還是茫然。想,是不是很悲哀呢?會擔憂、會緊張,所以一直在探尋,到底這輩子……。
人生尤其無常,不是在年齡多少,無法人人百歲。這個百歲只是一個代名詞,人的最後,起頭與最後,叫做百歲年老了,最終的一天美其名稱「百歲年老」。人能夠上百歲有幾個呢?總而言之,人生無常,什麼時候我們由不得自己;那一天,真的是由不得自己,又是往哪裡去?要去哪裡?如何去?就全都由不得自己。孔夫子探尋道理在哪裡,「朝聞道,夕死可矣」。一日間,「不若生一日間」,朝聞道,夕死,就這樣結束了,這樣也很好啊!比活到一百歲懵懵懂懂不懂道理更有價值。一日間能夠聽到道理,比活一百歲不懂道理更有價值。這我們要很用心來了解道理是在哪裡。
所以,我們若能夠「而得聞大乘法」,我們若在一日之中能夠聽到大乘法,讓我們能了解。因為佛陀四十多年間的說法,眾生根機頑固,佛說的話無法聽懂,佛陀只好應眾生的根機,講眾生聽懂的法,不是究竟,只是方便。讓眾生先來接受,先來接觸,啟發他的興趣,啟發他願意接受,循循善誘。鈍根的人,你就是這樣很長的時間還是原地踏步,真的是鈍根機,佛陀還是不棄捨,同樣就是這樣的寬大,就是接引,所以很感慨。
就如有一時,佛在尼拘屢園,有一群比丘相伴來到佛前,向佛陀恭敬頂禮,向佛陀這麼說:「佛啊!佛陀慈悲,我們這群人想要往北方去,大家想要再去遊學,想要去傳法。」佛陀就問他們:「你們要去哪裡?」「北方。」佛陀沒有對他們說什麼,只是說:「舍利弗知道嗎?你們有向舍利弗說了嗎?」「哦!沒有,舍利弗還不知我們要往北方去。」佛陀就說:「是不是你們先去看舍利弗,告訴舍利弗你們要去北方遊學、傳教。」這群人,這群比丘他們隨順佛教,作禮而退,就退去了,到舍利弗靜修的地方。看到舍利弗與其他的比丘同在,這群人就向舍利弗長老同樣作禮,也是很恭敬,就告訴舍利弗:「舍利弗尊者,我們想要去北方遊學、傳教。我們已經去向佛陀告假了,佛陀叫我們來向舍利弗請示,所以我們現在要告訴舍利弗尊者,我們現在就要起程了。」
舍利弗就這樣告訴他們:「你們既向佛告假了,你們告訴我,而我要問你們,我先要告訴你們,佛陀既然叫你們來問我,我就要告訴你們。北方那裡的人,每個人知識都很高,而且學問很好。那裡的人看到外面來的,尤其是近佛的學道者,他們很喜歡提起很多的道理來追問。你們有準備嗎?假使你們到那個地方,他們若提出道理問你們:『你們是佛的弟子,佛陀所教你們的是什麼法?』而你們要如何來回答?」這群比丘就說:「我們所學的就是四大苦、空、無常。」舍利弗就問:「那他們若追問你們什麼是『空』?你們要如何回答?」他們就說:「我們會回答他們『色則無常,無常即是空也』。無常即是空,所以就是因為無常是空,空就是無常,無常就是苦,這『苦』,苦就是來自『集』。」他們就這樣來回答了。「這個『集』,有種種的苦相集合,就譬如『色』,有這個身體就有病痛,而病痛也是空,而空就是無常。而無常,有無常的道理就不怕空,空就沒有了,就沒有痛。」
舍利弗聽他們這樣在那裡在說,就說:「唉呀,諸大德啊!你們若是要出門去傳教,要去遊學,去那個地方,在那裡人家要問你們的事情很多,只是僅僅『苦者無我,無我者空,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一直反覆這個『空』。尤其是希望人人作如是觀,若是痛就要作想:痛是無常。因為這個想、行蘊,而行蘊是從意識來,所以這些也無常,所以痛是空。你們用這樣的方式去回答,豈有辦法說服人呢?」好像這群人也是聽不懂舍利弗在警告他們,他們還是信心滿滿。「我聽來佛陀的說法很有道理,『無常、苦、空』、『色、受、想、行、識』這些道理,用這樣去回答他們,對一個人生這樣足足夠了。」舍利弗只好就說:「最好在這樣的道理之外,你們要再充足準備。」他們,這群人還是很有信心:「知道,我們了解了。因為人生離不開這個色,色相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分析到最後一切皆空。這樣說起來就很透徹了,既是空,就是受、想、行、識之中,受、想、行、識若解得開,一切皆空,就沒有什麼恐怖了,都是因緣會集的。這些道理全都差不多了解了。」
他們認為意既已經定了。舍利弗再怎麼對他們說:「你們還是要再準備。」他們認為很有信心。舍利弗對他們說也不通,就要他們:「你們謹慎,要準備就對了。」這樣,就作禮而退,也是很恭敬,就作禮而退了。這之後,這群人出去之後,就是另外一群的比丘,與舍利弗一起在那個地方,舍利弗也有一點點嘆息:「這道理要真正認識,真正體會的共識,還很難啊!」是啊,佛陀這樣教育我們,苦、空、無常,一切色都是無常。雖然是這樣,色蘊也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在這個身,自己內身心的感覺。外面的形態呢?一切皆苦、空、無常。身體之中,色、受、想、行、識,無不都是在行蘊中會消耗過去;外面的苦、空、無常,在生、住、異、滅。真的是很開闊的道理,若沒有很有把握,只是在名詞上,那實在是沒有辦法。自己無法了解,如何去分析解說讓人能夠體認、共識這個法呢?
所以這段,其中道理當然很深,生理、心理,體外的物理,大自然等等,很多道理涵蓋在這個地方,一切皆空、無常的道理。但是要費多少的心思,多久的時間才能夠真正體解大道?才真正能夠深入真諦的道理?是很不容易。不是這樣粗淺知道了、知道了,懂了,真的是不懂。佛陀也知道這群人都不懂,要如何告訴他們?不對機。所以佛陀就要他們去問舍利弗,由舍利弗來提醒他們,來教育他們。但是來到舍利弗的面前,舍利弗一再說:「人家若這樣問你?人家若這樣辯駁你?人家若這樣……?」他們這群人,「我就是這樣有信心,我就是這樣能夠回答」。這種看起來信心滿滿,但是空具名詞的信心,缺少其中實際的內容,那就是空的。這種懂道理,只是會背,但是沒有實,只是一個空而無實。
所以我們要將佛法很認清,若只是這樣空空過,聽來也是空空的,只是一個名相。我會背它的名,我會說它的法,但是我內心還沒有體會到,我還不知道,無常是什麼時候?我不知道。我也還不知道將來會如何的結果去,我更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我不知道。相信人人不知道有沒有問過自己知或不知?人人應該要自問我自己。常常說,把握時間,利用生命,因為自己不知道生命還多長,還有多少時間讓我們尋尋覓覓,不知道。只是想要遊學,去傳教,這是錯誤的。我們要真的有辦法,要不然如舍利弗能夠了解佛陀的用意、用心,但是舍利弗還是要他們再靜下來,思考修行之時。
一群人浩浩蕩蕩要去到那個知識很高,很喜歡問難,就是很愛辯駁的地方,要去那個地方,自己沒有準備,真的舍利弗也擔心啊!佛陀更擔心,但是知道他們聽不懂,舍利弗說的也是聽不懂,所以這樣就去了,佛陀真的是很慨嘆。佛陀無奈,舍利弗也盡心了,總是面對著這樣的修行者。所以,「未得遇佛因緣」。這種真真正正我們的心沒有靜下來,佛在面前,善知識在面前,他還是這樣讓他空過掉。
「不若生一日間,而得聞大乘法」。不如靜下來,一日間好好地聽道理,生命哪怕是這日間,也願意靜下來,好好將法聽進去;希望要聽,那就是大乘法。聽到大乘法,我們的心要定,「心定如地藏種」。我們的心就像大地一樣,大地的裡面含藏很多的物、資源。這些資源就是地藏,藏在裡面的資源。所以「心定如地藏種」,所藏著一切的資源,這是佛陀告訴我們人人本具真如佛性。其實我們人人全都有一片的心地,很豐富的心地,我們要很用心,求法,要往內心,不是浮面,不是浮的,是要往深處。就像〈法師品〉表面看起來乾旱,但是要往地下一直深掘下去,開啟它的泉源。所以我們要相信,有地就有水脈。所以,「因心明顯真理」。我們若開出了我們心的泉源,很自然道理、法就出來了。
佛陀為我們指引,我們要用心接受,要用心接受,內心要用功。心的法在哪裡?借境來修心,借眾生為道場,眾生。佛陀所說的煩惱要去除,煩惱長得怎樣?眾生群中排出來給我們看,這就是煩惱,這就是苦、空的源頭在這裡。一輩子勞勞碌碌,心很大,想不斷連鎖一直下去,迷失了自己,所追求的只是名利、地位,這就是苦。到頭來,這個人、這些往哪裡去了?這些東西歸誰?就是這個人空轉一輩子。他懂道理嗎?不知現在往哪裡去,沒有方向。是不是空呢?這種在人生在打拼、在追求,結了多少的恩怨啊!愛恨情仇,這麼多連結著,商場的裡面如戰場,傷了多少人,結束了一輩子,這些財產、這些名利,帶什麼東西去?什麼都沒有。有啊,帶著那些緣,愛恨情仇種子的緣,被哪一條緣的業力牽引過去了,自己無法有方向,真的是人生的悲苦。
這幾天我們在慈濟大學裡,有模擬手術,舉辦了「無語良師」圓緣的追思感恩會。一輩子有方向,這些無語良師生前盡形壽、獻身命利益人群,身後化無用為有用、為大用。追思會完成了,家屬一群一群回來精舍,「感恩哦,師父!我們在慈濟有這樣的教育,讓我的某某人已經圓滿這輩子他的心願」。甚至,德志師父的父母,一個家族很大,就回來了。父親、母親就告訴師父:「感恩哦,師父!我們德志他圓滿了。」在與師父說話,父母含著笑容,媽媽說:「我都很放心了,最後他還在笑呢!很好看,很莊嚴啊!」我說:「是啊,最後要離開師父去醫院的時候,還站在那裡向師父告別。他都知道,什麼什麼都準備好,什麼什麼都知道了。」安然去,就是準備「無語良師」的奉獻,多自在啊!
昨天蔡醫師的家屬也回來,他一輩子也都在美國,最後知道他的人生,已經得癌症了,他把握還能做事情時,趕緊下決心回來臺灣。投入玉里慈濟醫院也已經又過七八年,在那個地方牙醫很欠缺,他投入。這次也是無語良師了,美國的兄弟姊妹都回來了,家族都來,也是這樣告訴我:「看到很莊嚴、很安詳,很歡喜,我們都放心了,感恩哦,我們一家人都是慈濟人。」對哦!這麼多人,真的是慈濟人。是啊!這就是將自己在生前方向知道,走入菩薩道,了解人生的方向,向自己下決定:我化無用為大用,這最後獻身給醫學解剖、研究。這就是最有智識的人生。圓緣了,大家安心。
所以,這種「心定如地藏種」,自己的心已經有決定,自己本來就有這樣的定願,因為心很明顯現出了真理。所以,「認得真性實法」。已經對真如本性有方向了,所以真如,「真性實法」。「體解大道慧命」。所以體解大道了,歸於慧命。他知道如何去,如何再回來。已經一二年過去了,現在應該是可愛的小菩薩了!這就是我們人間要好好用心,我們入佛知見,所以現在要很用心,要如何入佛知見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要記得,用心!「若人生壽百歲,未得遇佛因緣,不若生一日間,而得聞大乘法。心定如地藏種,因心明顯真理,認得真性實法,體解大道慧命。」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大家要記住!入佛知見,就是要趕快,快找回來,不然你經聽很多不會理,也沒有用。就像那群,以為他們已經聽很多了,他們要去遊學,要去傳法,是不是妥當呢?我們還是要很用心。前面的文說,
經文複習:「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
「當知是人已趣道場」。我們若能夠了解生命中的真如,了解、體解佛法,落實在生活,投入人群觸事會理,就像這樣的人就已經是向道場了,已經行入道場裡面,我們沒有迷茫了。就像「無語良師」,他們都是自己發心,知道人生最後的用處,趣入道場。所以,「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就像佛修行坐在道樹之中,菩提樹下去體悟,夜睹明星,覺悟,與天體合一那個「覺」一樣,已經接近這樣的道場了。接下來這段文再說,
經文:「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此明行者所在處,應起塔供養如佛在。真能受持是經者所在之處,即為佛法身所在之處,以佛法身遍於法界,能持是經即與法身相應。
就是很清楚這樣告訴我們,「此明行者所在處」。「行者」,前面所說,你們不論是讀誦、書寫,自書、教人書,就是法要如何傳下去,而且要如何身體力行,這些人都是真正在經典之中去會理,能夠在經典之中會理,在佛所說法的真諦中去身體力行。這個地方有這樣這麼多的人,這個地方「應起塔供養如佛在」。因為在這個地方有這麼多人,全都同一個心在行道,集中善念、集中善事如法修行。這個地方,那就是「真能受持是經者所在之處」,就是集中在這個地方。
「即為佛法身所在之處」。我們前面經文中不是說,這部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法身的地方,就是如佛所在的地方,這是經典中有這樣說過。所以,如佛所在之處,「即為佛法身所在之處」。佛的法身,因為這部經就是佛的法身。所以,「以佛法身遍於法界」,佛的法身遍於法界。我們這麼久來一直說,佛法無處不在,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真理,都是有真理。這個真理,在《法華經》中無法不涵蓋,大、小乘,很圓、很圓的道理都在其中,所以無處不在。遍,這個法身遍於法界,「能持是經即與法身相應」。持這部經,有辦法與這部經的法身慧命融會在一起,這就像與佛同世一樣。
*又諸佛報身福德智慧,悉在此經所之成就;行者能兼行六度,即為佛報身少分之所在隨處也。
所以,「又諸佛報身福德智慧」。「諸佛報身」就是經過修行的結果,叫做報身。過去一直一直不斷修行,長時間累世修行,一直到如釋迦佛應娑婆世界的緣,現相成佛,結果他成佛了。所以這個報身就是累積很多的這個因,修行的因種,最後的結果,這叫做報身。成佛了,成佛顯出了「福德智慧」。二千五百多年來,能夠信佛、恭敬佛,這就是佛的福德智慧。所以,「悉在此經所之成就」。佛陀修行的過程,在這本經之中已經說好幾年了,佛陀自己在世講這本經就將近八年,七年多時間來說《法華經》。可見這經典的「精」,它說是精髓,是涵蓋著他過去的四十多年間,那個精髓結合在這部經之中。
所以我們若能夠體會,「行者能兼行六度」。我們聽佛的教法,我們一邊聽,一邊要受持,真的要用功,還得要身體力行六度。我們要及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要平行。現在聽到,現在在受持,現在就要實行,身體力行去做,行「六度」。所以,「即為佛報身少分之所在隨處也」。至少佛陀他修行的結果,他的法身,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也有得到一點點佛陀的真理,雖然不是大部分都了解,至少也有這樣少分所了解一下。所以,這就是有這麼多人修行的地方,就像佛報身,就是修行之後的結果,那個法也在那個地方。
*報身: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以境發智,以智照境,境智冥合,即是報身。
所以,「報身」就是「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就是真如的智慧已經去契合到真理。「如如」,真如的本性,如「真如法」這個本性。所以,「以境發智」,所看到的境界「轉識成智」。所以,「以智照境」,再用我們的智慧來分析世間一切的常識、境界。所以,「境智冥合,即是報身」。境與智能夠會合起來,我們用智慧來分析,這個事相會合理相,事、理圓融,這樣就是報身。
經文簡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是人平昔遊處之地,有是經處,即為有佛,故應起塔。
所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這其中就應該建塔。現在在說的建塔,大家要聽清楚,不是有形。前一段經文就已經交代很清楚,這個地方再重複。意思就是「是人平昔」,平時與過去,過去、平時,這樣「遊處之地」,大家所走過的地方。「有是經處」,那個地方。這部經道理、精神真正很旺盛。譬如我們聽經之後,去到哪一個地方,我們能夠將聽完之後的經文意義,在與人說話的時候就開始,「啊!早上聽到,過去聽到,這個道理現在我們就是用在什麼,我們應該要應會道理來做什麼事情」。
到處都有聽經之後的反應,落實人群去做好事,「六度萬行」,人人體會,人人了解,人人能夠做。這就是「平昔遊處之地」,我們所走過,這樣「有是經處」,就是有這個道理的地方,道理很昌盛的地方。「即為有佛」。因為人人有佛,人人應這個道理,了解,而且這樣在做,這都是未來佛,那個地方就有佛了。所以,我們若看到那些人在論法、做事,「啊!菩薩,你們很精進」。同樣的道理。我們用恭敬心,既是菩薩精進,他就有成佛的未來,所以我們就將他當作那裡有佛,那個地方就像佛在世建塔同樣的恭敬。
經文簡釋:
「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是善下,四儀之處應起塔,一切供養如佛之塔。
所以,「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這是之前的經文。「是善下,四儀之處應起塔」。就是有這樣善男子、善女人的地方,就應該天人就要供養,就像佛在有塔一樣。所以,我們要很有威儀。四威儀大家都知道,行、住、坐、臥,很有道氣的地方,這就是修行的地方。「一切供養如佛之塔」。有修行的地方,就像有佛塔在那個地方,有佛的法身、佛的報身在那個地方,我們就要起恭敬心。
*是善男子—於具諸善法之處,此中便應起塔,供養如佛之塔。敬持說法者,則是敬法,以其敬法故,則知佛覺悟之諦理之可敬敬信。以信佛法故,深心信解即脫生死,故令敬人,如佛之塔。
所以,「是善男子、善女人」,這段文中,有這樣的人在,在那裡不論站、坐,有人集中在那個地方,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在做好事的人。我們在那個地方,「此中便應起塔,供養如佛之塔」。意思就是,我們的心就要在那個地方起恭敬心,如佛塔在同樣的心,所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敬持說法者,則是敬法」。看到這些人,就像會在靈山塔一樣,意思是這樣。所以,「以其敬法故,則知佛覺悟之諦理之可敬敬信」。可敬、可信,只要我們懂得敬法,自然就知道佛陀覺悟之後所講的法值得我們相信。「以信佛法故,深心信解即脫生死」。因為我們信佛法,所以我們要深心信解,才有辦法了生脫死,要不然一百歲了還懵懵懂懂,哪一天無常來時,往哪裡走?不知道,那就來不及了。
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用心敬佛、敬法,深心信解,信解是我們的道場。前面已經說過了,一直強調在信解,信解才有辦法「六度」具足,要不然只是僅僅「五波羅密」,我們一定要將智慧列入,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