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
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說以為慧,通則義齊。
要用心多體會。「照見名智,解了稱慧」。很詳細告訴我們,我們心地黑暗之時,就看不到外面的東西,因為無法分別它。環境黑、暗,到底外面是什麼形象,我們完全不識,無法了解,但只要有一盞燈,這盞燈一亮,自然外面的景象我們分別到了。這裡的路比較平,我們好好走這平坦的路;那裡有一條溝,我們要意識到,將它跨過去。不論是山、溪、河、平地,我們全都分清楚了。一個境界,就是只有黑暗,什麼都看不到,分別不清。同樣的境界,只要小小一盞燈亮起來,自然境界出來了,讓我們有路走,哪怕燈光微弱,總是也讓我們有一點點的方向。這分別智,就是知道好、知道壞,這個分別智。而我們若是這盞燈,燈力再更強一點,照去,它可以更遠、更明朗。燈的功能,這亮,亮度的功能全都是平等。不論高的它也照到了,這是高的物質;近、遠,可不可走,路面上是泥濘還是乾爽的土地,全都很清楚。
更醜、更臭的角落,只要有燈,美醜平等,香臭一致,它就是同樣這樣照,這叫做慧。燈照出來,高低看出來,但是無法身入其境,無法了解其中的實相,感受不到它乾淨、骯髒,感受不到是水性或是乾性,這全都沒辦法。只是一個「知」的分別──高低、大小,無法深入那個境界了解。所以,想要了解就是要有慧,慧無所不在。你若去感覺得到,體解了,這就是慧,慧已經展現出來。所以我們了解道理的深,甚深的理。圓,圓融的,或者是有分別的角度。「慧」從他的內心完全通徹,無處不照,這是平等。最細膩的角度,只要光照得到,慧就分析得出來。所以這個慧,那就是細微感覺、體會、了解,這就是慧。而且慧是平等的;智有分別,慧是平等。智,可以說「這就是人類,這就是動物類」,來分別。但是慧,就是眾生性平等,這很細膩,所以慧很重要。智可分別,慧可以解一切精細的妙理,這就是智慧的功用。「此二各別」。這兩項,它的作用不同。
所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世間很粗相,世間就是這樣。知識就是認識;認識,東西很大很大,用什麼來譬喻呢?很高很高,要用什麼來譬喻?「高如大山,廣如大海」,用這樣來形容。這都是智的功能,分別出了大小、高低,開大、縮小等等,這智會做。這個智就是我們日常人間所要用的,但是,它分別;認識了,卻是還未到達如何細膩分析那個道理。所以,智就是世間的東西、形象它有辦法分別出來,這樣叫做智。
「照第一義,說以為慧」。「照」,真正照出來的光亮,能夠好好分析,分析到其中很微細的道理。就像我們的食品中,也有很微細很微細,讓你看不到的菌,極微細,叫做孢子,那都看不到,含在那個食品類細菌之中。有的細菌是千千萬萬種,不是你肉眼看得到。我們一般總是「這個東西可以吃,那個東西很好看」。好看,不能吃;這東西可以吃,但是它的期限已經過了。為什麼期限過?拿來聞也沒有酸味,也沒有臭,為什麼不能吃?因為期限若過了,營養的成分就沒有了;期限若過,內涵就變化等等,道理很深。
我們每天都在吃,我們卻不知道我們在吃東西之中,有這麼多涵蓋著的微生物的道理存在。那個細微,微到你真的眼睛就是看不到,就是要顯微鏡。醫療儀器的顯微鏡可以放出幾千倍來就看到,那個小小的,完全都看不到,可以在那個鏡之中,那個儀器之中現出了它的形。世間雖然很奧妙,就是知識愈開愈廣。所以佛陀那個時代,人哪想像得到呢?這個空間裡充分充滿了那個微細菌在,這誰看得到?但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就說生命無處不在。任何一個空間,你舉手,你吹出氣,吹氣,無不都播撒出了細菌。或者是你的身體在空間裡,周圍都有生物,細到就像什麼呢?魑魅魍魎。「魑魅魍魎」是一種看不到的,有的人就說:「這就是鬼魅。」鬼魅就是看不到,鬼不知,神不覺;鬼都不知了,神都不覺了,人哪看得到呢?這種的很細膩,這真的是讓我們無法說人的這個環境中你什麼都知道。
但是在佛的智慧中涵蓋在第一義諦,就是大乘法,大乘法涵蓋著所有的小乘的道理。佛陀分析空間、人間、時間的過程,佛陀心裡清楚明白,要用什麼方法讓我們能夠體會呢?佛陀既說出來「空中妙有」,空掉了一切法,但是無形相中有妙,微妙的妙有,這已經涵蓋到很多事情,還很大的空間去發現。所以科學家證明了,一代一代科學家證明。這只是一個在磨鏡的老人,他磨鏡,磨啊磨啊,一層接過一層磨。磨,磨到他在屋簷下,因為那個時代沒有什麼電燈,他就是拿出來在那個屋簷下,磨、磨。下雨的時候,屋頂滴一滴雨水下來,雨水在他的鏡子在磨的時候,他忽然間看到,「哇!這個鏡子的裡面怎麼有這麼大的東西呢?」鏡子趕緊拿起來,擦得很乾淨,什麼都沒有了。再放回去,「哎唷,這個東西還存在」,拿起來,桌上什麼都沒有,鏡子也很清。再放回去,這麼的龐大,還會動的東西,好像一隻獅子一樣,真的是嚇到,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原來……。
這個消息傳了,女兒看到爸爸那麼驚惶,趕緊來看一下,這到底什麼東西?女兒也不知道。就這樣在大學裡傳開,教授好奇就來看,「奇妙啊!奇妙」。所以這樣開始去做推究,慢慢慢慢放大鏡出來了,又進步到顯微鏡了。這就是要一代一代不斷不斷進步,從這種坎坷的路,已經鋪設到現在的高速公路。都是這樣,它道理存在,人用心,一代過一代。科學家,科學家過去也是沒有,而就是這樣邊增加,名詞增加、學識增加,提出了這種學問知識做研究,變成了現在的社會科學這麼發達。
連過去的佛陀說神通,「天眼通」,現在人人不就是也可以「天眼通」?這個地方在說話,不只是「天眼通」,「天耳通」,眼睛看得到,只要你手按一鈕,那個,那一片電視片它也透視過來了。我不覺,但是在那個地方,已經越過幾個國家了,同時這麼多國家慈濟人同時看到師父、聽到聲音。他們了解的道理,與現在當場大家全都一樣,所以大家現出神通,在這個時代,離佛是二千五百多年了。佛陀的時代提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當然佛陀再說的「宿命通」,宿命通,而這我們就是要努力的,努力有沒有辦法宿命通?這就要看我們的心靜得下來嗎?法會清楚進去嗎?心神能夠一致嗎?這不是做不到,這是宿命通。還一項,是「他心通」。你在想什麼?有的人若是心較清楚、較細膩,「我現在在說話,你相信嗎?聽清楚嗎?有懷疑嗎?」從態度、面相就看得出來。我在說的,你還有一點點懷疑,「來,提出來問」。而你的解釋,這樣是對不對呢?各人有各人的解釋不同。
同一句法,這第一義諦就是應很多的道理,應很多人的根機,但是我們就要對準這個義諦,它很微細的道理。不論你是要用顯微鏡去放大它,它有很充足的內容可讓你研究。或者是你要用高山大海來分析它,還是山有多高,它的法就有多高。這就是第一義諦,涵蓋著佛陀的智慧,道理很充足。所以我們若有辦法智慧光啟開了,就有這樣的智慧去分析大小的道理;大道理能夠很微細的入微,入那個很微細之中,小小的小道理,能夠涵蓋虛空法界。
這道理你都看不到,無相,但是只僅僅需要我們的心會,我們的心要會入道理。這就是要靠我們真的用腦力、心力,深心信解,才有辦法「智」與「慧」兩項會合起來,我們能夠大道理我們的心去體會,所以入心體會。這種微細道理,我們才能夠完全有辦法發揮天下的大道理。就像我們眼睛,用一支管子放在我們眼睛,周圍不要看,同樣放出去,望遠鏡看得很遠很遠。一個眼睛的範圍,你適應到能夠透視的。或者是沒有望遠鏡,同樣你對準眼睛,周圍雖然將它縮小了,但是看出去,那個末端還是同樣很開闊。
眼睛裡面有什麼?這在生理學,器官裡微細去分析,在我們人人自己的身上在用,眼睛這一點點,裡面是什麼?怎麼有那個功能,可讓我們眼睛一閃一閃就可以看到周圍這麼寬廣的環境?這些環境無礙我們的眼睛,眼睛如何放散到這麼寬廣的地方,東西很清楚?同樣眼睛,為什麼視力弱掉了,會這麼多的不舒服的感覺,會這麼多的障礙,無法就像這樣大家好好的眼睛看得那麼清楚,這到底是哪裡壞掉了?要如何修理?這總是人間事、理與物,我們想要知道的,其中叫做「第一義諦」。它分析出來,不論分析你的心理,分析物理、分析功能,它都涵蓋「第一義諦」,那就是圓融,無缺、無欠,就是很圓融。你要去看它什麼,什麼都是空。你要用心會,會理,自然其中的道理是很清楚的。想要用功,就是在這裡,但是沒有人說我們不知道。
我們會很感恩,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他見道了、會道了、覺悟了,將他覺悟的心境這樣來分析,讓我們一受啟悟,讓我們這樣知道一下。儘管經典,這二千多年了,我們明明知道,代代翻譯走樣了,不過它也有它啟發的點在,所以我們用佛陀那個啟發的動機,我們接受到這個動機,也要自己啟發,我們也有我們的動機。所以只要動機對準了,動起來方向一樣,這要我們大家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要有人說,有人說了,開始「哦!對,有這件事情,我要去用心」。有用心就所得,我們才有辦法會道,這道理我們才有辦法體會。光是用聽的離道很遠,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夠接近道。博學多聞,其實只是聽就過,我們應該就要守志奉道,有這個道我們才能夠接近,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若這樣,道若有行才會通,「通則義齊」,這個道理才有辦法可集中過來。「智」,已經為我們分別;「慧」,已經要進去探討,探討在第一義諦之中的道理。我們要入佛知見,就是一定要通過第一義諦,所有所有的道理,才能夠回歸我們的心性。
*心性本清淨,諸過染成垢,以法智慧水,洗除諸心垢,此名靜思惟。
真正,我們的心性本性清淨,所以「心性本清淨」。佛陀能夠覺悟,就是因為回歸心性本淨,他要經過了無央數劫會理,會理才有辦法排除無明。所以不斷會理,一分的會理就是心的一分的清淨;增加一分的清淨,增加一分的力量,可以排除煩惱。你若有智就沒有愚,而若失智愚癡就來了。所以我們那個智,若懂得分別自然是非清楚,就不會再繼續造無明,所以我們心性慧命就會愈來愈增長,心性就是清淨。所以,「諸過染成垢」。「諸過」,就是過失。這所有的經過,我們的煩惱無明,就是一直染著在我們的凡夫的心中,而我們若有修行,開始「過去了,放下了,不要計較」。回歸回來,人性平等,互相尊重。若這樣,人與人之間沒有怨嫌,人與人之間就沒有煩惱,我們的心就不會起心動念,慢慢看透人生,欲念就去除了。無怨、無欲了,我們的心念自然就一直平靜,就沒有愚癡了。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現在我們的業,很多的障礙就是因為「諸過染成垢」,所以成現在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煩惱垢,都是在過去曾有經過。光是說我們這輩子,多少人對你好,多少人對你不好,對你好的,可能你感恩一段。這個對你很好的人有一次若不小心,人與人之間讓你反感,你過去的恩就抹煞掉了,現在的怨記在心中,這叫做凡夫。平時的恩德很快速就不記得了,而現境,現前的境界一旦現前了,那個惡劣的心就起來,這就是凡夫,永遠就是沉溺著。所以我們要知道,「諸過染成垢」,這個過染就是一直累積我們的煩惱無明,消除的少,增長的多,這就是我們所以「我怎麼道理想不通?我就有在聽,我怎麼無法了解到所有的第一義諦呢?」就是有這個過去累積的習氣,無明的煩惱垢將我們障礙著,這就是我們想不通的地方。
所以要怎麼辦呢?「以法智慧水」。我們現在就要趕快利用法,法譬如水來為我們洗垢。所以每天會告訴大家,是不是法聽了之後就趕快,今天就要落實生活。用聽法之後來落實生活,觸事、待人就趕快會理,用道理展現出來。早上才聽的,與人計較,「這個人今天怎麼這樣」,我們就想:過去真的好的地方很多。而就是過去的,現在拿來化解。所以聽法就要慢慢將法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待人接物中,這樣我們就會慢慢養成了我們的習慣。
常常說修行沒有什麼可修,是累積好習氣。「這個人的習氣很好,脾氣很好」,「那個人習慣很不好」,就是在「習」字。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智慧水來洗滌過去的習慣,不好的脾氣我們要將它洗滌,「洗滌諸心垢」,這樣在洗心,「此名靜思惟」。靜思惟法,就是法聽了之後好好放在心中,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要趕快拿出來用,心無雜亂,這叫做靜思惟法,它叫做「禪定」。常常在說,靜思惟、靜慮,這全都叫做「禪」。禪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名叫做「靜思惟」。
各位,我們真正人生要很注意。入佛知見,每天都要提醒大家,佛知見離我們不遠,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知道什麼?人與人之間接觸,事情與事情之間要如何去分別。佛陀的智慧,我們要將它拿來用,叫做學佛、學佛。「學」,就是學得到的才叫做「學」,因為你「見」叫做「覺」。那個「學」字,「見」叫做「覺」,那「子」就要「學」,所以「學」與「覺」這兩字很類似。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學,與覺都是在這個範圍當中,認真學你就有覺悟的機會,要用心。學就是要用心,學在落實生活,落實在人、事、物中來會理,所以要用心。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
經文複習:「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我們前面的文就已經說過,如何的供養,建塔、造廟,或者是讀誦經文、抄寫經文、背誦經文、供養佛僧,這都功德很大,製造很美觀的環境來供佛、僧,功德很大。但是佛陀在這個時候,就是要很用心讓大家知道:我若滅度後,大家要知道,真正的供養就是將佛的全身保護得好,到處都有佛的全身的塔;你若能夠擁護,將法顧好,無處不在,無處不寶塔。人人自有個靈山塔,靈山道場是在人人的心中,要讓大家知道,你想要有這個靈山塔,你就老實去修行。修行不是坐在那裡坐禪,而也不是只有在那裡說我有布施。是要如何整理好你的心理。
雖然你力行五度,但是你心沒有入智慧,沒有入般若,那你還是在那個船上在繞,要到彼岸去還找不到靠岸的地方。所以我們要很用心,要平行,修福、修慧要平行。所以,「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剛才說我們的心,粗細能夠如何容納?微細如何去擴大?粗的如何去縮小?這個微細,這道理就是在這裡。你建僧坊,現實的人生「四事」供養,但是這是一期的壽命,有限。佛的法身,法,二千五百多年後,我們還坐這裡在「如是我聞」。很期待這個「如是我聞」再延續到後代,後代的無量後代,實行人間菩薩道。現在,一個地球的上面,百多個國家,慈濟人的足跡也是普遍將近一半,近一百個國家了,已經九十幾個。足跡,足跡,這將善的種子這樣撒過去。
這就是延續,不是只有用說的,在做這些事情的人不分宗教、不分國界、不分膚色,同樣他信他的宗教,但是他做慈濟事,這個精神理念歸納在這個地方,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天下為苦難人付出的「五波羅密」。但是,他們這時候也是在精進,要如何皈依法,那就是了解道理。這個時間若能夠這個精神再繼續下去,這麼多人,除了行「五度」,還欠缺「一度」,若這度能夠綿綿不斷一直延續下去,要再讓它加強,更細膩,這樣開闊去延續,這是很重要的。這將佛陀的精神化成了普遍人間,落實人類,人人是菩薩,這樣不就是菩薩雲來集?我們這品之中,還是開頭就是很多很多菩薩,難道不是嗎?每一位菩薩心中就是已經,已經是用行供養了,這是佛所讚歎。現在在說「四事」供養,化成為我們的「四諦」、「四修」,〈三十七助道品〉,方法不斷在生活中。這應該幾天前告訴過大家了。
經文複習:「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
所以,若能夠身體力行,「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我們再真正用心兼行布施持戒。我們持這本經就是探究它的法,不是只有探究、讀誦、書寫,不是這樣而已,他又再兼布施、持戒。就是五波羅密也要兼著行,在這個世間裡要練就了「忍辱樂禪定」,我們的心常常在很清淨靜思惟,常常在這個環境裡,這叫做「靜思惟」,也是禪定。這樣靜思惟,在這樣的環境。「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這都昨天說過了。「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這不是昨天說過了?來,今天再提起,再這段文說,
經文:「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經文簡釋:
「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心常思惟甚深智慧,有來問難不起瞋心,隨順其意而為解說。
「常思惟智慧」就是靜思惟,默默默默在思惟,思惟這個智慧,前面已經告訴過大家了。所以,「有問難不瞋」。你若充滿了你的智慧,有的人故意要來向你問難,你也就會耐心去回答他。明明知道他是故意,你也耐心去回答他,所以「隨順為解說」,是因為「心常思惟甚深智慧」。我們若時間把握,每秒鐘我們都能夠來思惟:這個法是如何。除了做事、待人接物,其他的空檔,我們的心、腦,我們就要回顧在法,這叫做「常思惟智慧」,也是「靜思惟」,思惟聽過的法,法之中含義的深奧。這就是要不斷將我們的心思提起來用在法中。所以,「有來問難不起瞋心」。我們若心中常常有法,我們也很喜歡人家來問我們,證明我們這個法有辦法去說服人嗎?道理人家是不是能夠接受呢?所以不厭其煩,問難不起瞋心,所以「隨順其意而為解說」,就有辦法去為他解說。
經文簡釋: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能如是行,持此如是法,功德福不可量。此偈頌表明兼行六度,自他兼得利益,為趣向道場。以恭敬塔廟,謙和善順,敬恭禮比丘,此皆屬精進度所攝。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能如是行,持此如是法,功德福不可量」。若能夠這樣行這個行,持這個法,那功德是福不可量。「此偈頌表明兼行六度。」這段的偈文是要表明修福、修慧兼行,這修慧與「六度萬行」是為一體,平時就是要做。你在修行,修行就是要做好事,所以「自他兼得利益」。「因為我要修行,我要做好事;因為我要修行,所以我要深入經藏。我要傳法,我要先了解,才能夠了解之後說給人家知道」。
所以,凡事就是自己先得,後面才後施,這是很正常的道理,你為了要去施捨,你就要自己很充足。所以,自己為了要救人,自己先自救了;就算你不想要自救,你也是同樣先得救了,這慧命成長了。所以,「為趣向道場」。同樣,我度人到達,我自己也與他一起到達;告知人家精舍在哪裡,自己將他帶來,同樣的道理。所以,「以恭敬塔廟,謙和善順」,所以「敬恭禮比丘」,對比丘等等都很恭敬。「此皆屬精進度所攝」。這叫做「精進度」,這段。接下來,
經文:「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
經文簡釋: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若見此等諸弘經善於教化之師,成就如是諸善功德。
「若見此等諸弘經善於教化之師,成就如是諸善功德」。我們若是看到這樣的法師,我們就要生出了:這位法師在弘經、說法,我們要很恭敬,因為他能夠教化眾生,他就有這樣的功德,我們要很尊重他。
經文簡釋:
「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應以天上寶華散之,諸天寶衣,以覆其身。
「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應以天上寶華散之」,用天上的這個寶華散在這能說法人的身上。所以,「諸天寶衣,以覆其身」。這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將要去供養他,其實我們也應用了法了。〈三十七助道品〉、「四諦」、「四攝法」、「四修」,我們自己全都清楚,用法來會理,這要很清楚。
經文簡釋:
「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頭面接足,歸命頂禮,生恭敬心,如面佛想。
生心如佛想: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具如上之德,決定成佛故也。
所以,「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我們自己要去恭敬人,自己先生起恭敬心,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生心如佛想: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我們若能夠持這部經,知道這個人專心在持行這部經,他就是像持佛身一樣。「又具如上之德,決定成佛故也」。這功德,又再上面的這很多的德,上面已經講解過的,真正功德無量。各位菩薩,前面所說的那段文,大家要用心,是法髓。「心性本清淨」,我們要回歸到我們「心性本清淨」,要好好時時將我們的心清理乾淨。外面的道理,第一義諦,我們要時刻就是在我們的心去做感受。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