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向下 
3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4月 29, 2018 5:29 pm

2018042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離煩惱趣菩提,皈清淨向真如,
如三乘聖人所得,持戒定慧至涅槃。
四道聖諦名無漏,不隨他境增煩惱。

  我們用心來體會,體會煩惱趣向菩提。要如何將煩惱轉掉,趣向菩提?當然就是要離開煩惱往菩提方向走,這叫做「背塵合覺」。「塵」就是煩惱,我們想要離開煩惱,也就要趕緊往前跑;因為你要離開,說跑就要跑。因為我們若一直與煩惱為營,離不開就跑不掉。我們斷煩惱要有勇氣,這個勇氣,想:該放手、放下,我們就要趕緊放手、放下,因為那是拖累人的煩惱,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快速地分離,與煩惱分離。這是要如何分離呢?我們明明就發心入人群,而人群中芸芸眾生,如何能夠這樣就離開它?很難。

  但是,所說的離開煩惱,就是我們要有一個方向,往這個方向避開。而要如何避呢?一念心。這念心就是讓我們避開煩惱的空間,不會讓煩惱綁著,讓煩惱離我們的心很遠,這讓我們離開煩惱。大家聽起來,好像要如何在人群中脫離煩惱?煩惱我們要及時離開,而明明我們就是在人群世間中,周圍就是煩惱。聽、看無不都是煩惱,要如何脫離呢?所以我們要學法,趣向菩提,用菩提心來入人群。用菩提心入人群,這煩惱就無法靠近來,而我們若菩提心一離開,煩惱馬上又挾帶過來。菩提要如何才能夠永住在我們的心?剛才所說,勇猛精進,就是健康、有抗體。現在的醫療病名叫做免疫力。我 們免疫力若增長,自然這病菌就不會靠近;免疫力較弱,自然讓我們有毛病的病菌,就來感染了。

  同樣,煩惱就是病,是人間的病相。這個人間的病相已經在人群中,已經形成了濁氣很重,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已經威脅到命濁了,威脅到生命了。從見解而群眾的觀念,一直到已經集過來所有,不分年齡,人類都已經在這個時代,生活不同,風氣不同,所以變成了這規則都亂了。我們現在若沒有持道法、趣菩提,我們也會被它感染了,這是很重要。雖然聽起來很雜,其實很簡單,我們就是「皈清淨向真如」,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法,聽法就是要來了解。皈,這「皈」字,平時皈依時會去用到這「皈」字。而這「皈」字就是一個「反」字,一個「白」字,反黑歸白。當然,我們在寫字就是「白」先寫,再寫「反」。所以,人本具善心,清淨本性,真如無始以來人人本具,就像一片清淨無染的心地,這是人的本性。就是不斷來回,因緣業力牽引所以不斷來回,清淨的本性已經變了,變形了,變樣了,所以就是變成了「反白歸黑」了;白的已經看不到了,就看到黑的,所以才叫做濁氣。

而我們現在就是要將它回過來,「反黑歸白」。白,就是我們要歸向,向善。過去惡的習氣,我們不知道多少生世來,已經無法去釐清,到底幾生幾世無法算數。就像這文的前面都一直說無量無數、塵沙數,算不盡。可能我們也是這樣,塵沙數劫來我們受業牽引,所以隨著這個煩惱濁氣,已經我們的心也布滿了見濁、煩惱濁,與眾生的濁氣纏在一起,所以我們已經損害慧命了。我們這時候都不知道,道理是什麼?而我是從什麼樣的路走來?將來又會往哪一條路走去呢?在這個五道之中,我到底會走去哪一條路?我自己不知道,這已經是濁氣很濛了。是日已過了,我生命剩多少?不知道。所以,過去都一直也是在滾滾紅塵裡、眾生濁氣中,同樣在愛恨情仇,我們人人都是這樣。一輩子這樣過來,我們到底我們的生命,這些煩惱無明都還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再下去時間還多少?

  劫濁。而未來我們的日子到底是什麼樣?無法了解。還多少的日子?未來的日子什麼樣的事情會來?沒有人知道。今日不知來日事,這麼短的時間我們都無法把握,何況我們來生來世。來生來世,我們的時間還有多久能夠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來生來世,我們是還能夠遇到佛法嗎?這個時間長期,我們都不知道。

  各位,在這個五濁之中,劫濁,在我們的今日的明天,長長久久的時間,無限期,我們的方向在哪裡,我們不知道。我們過去到底多久的時間來,我們無法去理解,只好把握在現在,我們要趕緊「離煩惱趣菩提」。因為雖然我們還在人群中,在人間當道場,我們已經在人間「趣向道場」了,這個道場是我們的菩提。菩提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在濁氣很重之中,要回歸我們的本覺,方法那就是皈向清淨。我們「皈清淨向真如」,這是我們的方向。雖然不知道未來,卻是我們現在,當下就要把握。當下把握,這時候有煩惱嗎?此刻有煩惱,趕快一個轉向,分秒中的煩惱,分秒中的轉向,所以叫做「轉法輪」。要不斷一直轉,轉迷為覺。迷就是煩惱,轉向覺,就是菩提,這樣我們才「有法」離開這煩惱無明。

  甚至不只是自轉,就要再教人。「這條路是反黑歸白,向光明的道路走,所以我們大家要向清淨,不要再原地踏步在我們無明心地中,向前走就對了。」但是方向要對準,把握現在,向真如,就「如三乘聖人所得」。就像三乘的聖人。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聲聞,他能夠及時聞佛聲音,法入心。緣覺,他能夠法入心,體悟外面的境界,知道人間無常、苦。菩薩知道苦,世間苦難偏多,眾生茫茫無方向;菩薩發心,聽法之後體悟境界,知道人間無常,發心趣向菩薩道。

  「持戒定慧至涅槃」。這是三乘聖人的境界,各人所覺悟的,他們認真往修行方向走,要走的路,方法沒有離開戒、定、慧。大小乘,小乘有小乘戒,大乘有大乘戒,總是要「持戒定慧」,大小乘共修,這叫做無漏法。我們了解無漏法,心就有辦法至涅槃,涅槃就是清淨。我們若能夠戒定慧,我們的心就定下來了,時時都在正念中。禪就是正念,無不都是往著般若智慧方向走,這是「四道聖諦名無漏」。戒定慧,三無漏法,這叫做聖諦。四聖諦法──苦、集、滅、道,我們都要了解,要好好用心,我們要用心在這個道。要莊嚴那個道場,就是要用法,身體力行。前面好幾天都在告訴大家身體力行,以「道」為寶來建塔。其實塔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方向,不是有形,是無形,是我們身體力行,我們的心的境界。

  所以我們若能夠四聖諦到達無漏。無漏就是戒定慧,聞思修三慧,〈三十七助道品〉等等,我們全都沒有漏失,四聖諦、四正勤等等,這大家都會背,都沒有漏失。不只是記憶沒有漏失,還要身體力行,依道奉行,這樣在行,這叫做無漏。若能夠這樣,就「不隨他境增煩惱」,我們就不會被周圍的境界將我們拉過去。「不隨」,我們不會去隨著眾生等等的煩惱困擾著我們。我們雖然發心要度眾生,我們不要被眾生度走。所以,五濁惡世,我們的見解要正確,我們的煩惱要清淨,我們在眾生群中我們要堅持著我們的方向。我們是要來度眾生,自然我們就是轉我們的生命增長我們的慧命。生命是帶業來,我們這時候不由業轉,換我們要轉命,長出了我們的智慧。所以常常說「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時日是已過了,但是我們慧命增長,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命濁之中蓮花出在污泥。

  雖然我們的身體,「觀身不淨」,不過我們要借身來修心,增長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雖然我們在眾群濁中,我們自己要有出污泥的心,借污泥盛開蓮花,這我們要很用心。所以我們皈向清淨真如,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那裡,要離開五濁的煩惱,要利用時間。劫濁,雖然在這個劫濁,我們就是在這個劫濁之中,才是菩薩要出現,「六度萬行」要趕快推向。

  所以,「不隨他境增煩惱」。我們在人群中,不會受到人群層層的煩惱所影響到我們。所以,這我們就要好好「如三乘聖人所得」,我們就要修這樣的行。他修什麼行?持戒、定、慧。一直到心很穩定下來,叫做「涅槃」,這叫做「寂滅」,是「涅槃」,心沒有生滅了,這個過程要經過了「四聖諦」。「四道聖諦名無漏」。到了我們的煩惱已經漏盡了,沒有無明的煩惱了,到這個境界自然我們就不會受周圍的環境,又這樣隨這些環境又再增加我們的煩惱,就不會了,這樣就很穩定。各位,〈分別功德品〉是要我們好好認識修行的目標,所以請法髓好好要入心,要用心來體會。所以前面的偈文這樣說,

經文複習:「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常思惟智慧」,我們要常常好好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因為我們在人群中,濁氣重重的眾生,我們希望能夠轉動法輪。但是有的人是故意刁難,來問難,我們也就要很有耐心。因為眾生愚癡聽不懂,就要再耐心一次一次再解釋,「聽懂嗎?了解嗎?」一直到他已經沒有什麼可問,而也說了解了,這就是耐心入人群。眾生愚昧,要教、要化,很難教就化不過來了,所以就要再很用心。「有問難不瞋」,要耐心。

  所以,「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這就是已經有功夫了,要耐住心,讓他一直問,不會我們要再一直教,總是要很有耐心,「隨順為解說」。我們若能夠這樣,「若能行是行」,若能夠這樣,「功德不可量」。眾生頑固、剛強,「明明我就說得很清楚,你怎麼聽不懂?要怎麼辦?」還是要再說。而這樣,「功德不可量」,這就是耐心繼續。而要說到何時他才會改呢?這就要看到他改,功德才有圓滿,要不然還是要再一直跟著,跟著要說到完,說到能了解。所以,度眾生的困難就在這裡。

經文複習:「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

  「若見此法師」,看到這樣這麼有耐心的法師,為法說法,為解眾生、調伏眾生的頑固,這位法師「成就如是德」。就是前面說過功德無量。所以,「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若這樣的人我們就要很恭敬他,恭敬將它表達出來。「天華」,就像天女散花。這散花,過去就說,我們發歡喜心,心花怒放,聽法聽得很歡喜,接受,接受得很有受用,這就譬如「天華散」。心花怒放、法喜充滿,表示他聽懂了,心開意解了。講法的人所求不多,只是這樣就好了,他就很歡喜,這就是在供養。

  「天衣覆其身」。天衣就是禮節,我們對這樣的人我們要有禮節,這就是平時說尊師重道。「天衣」,柔和忍辱衣。「頭面接足禮」,這種的禮節,從能夠說法、教化,成長眾生慧命,轉眾生的煩惱濁,趣向清淨菩提。這樣的教化,我們就將它當作這是佛法。佛法由這個法師這樣說出來,成長我們的慧命,因為這樣我們要敬禮,因為這樣我們聽懂、歡喜,我們天華散,散天華。這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去體會、了解。接下來這段文就說,

經文:「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

經文簡釋:
「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又當下心作如是念言,此人不久將行詣道場,坐寶樹下。

  這又再用心體會,「又應作是念」。除了我們前面說過,這樣在弘法,法師我們要這樣供養,將他當成就像佛在世,我們這樣供養。甚至我們還要再這樣想,「又應作是念」,因為我們恭敬、尊重,所以我們就這樣想:「不久詣道樹」。這個人已經現在這樣說,自己教育大家向前,若向前,自己也是在向前,這就是身體力行的人。不只是用口說法來教,又是以身作則,方向正確在帶、在行。所以這樣,「不久詣道樹」,就是不久就能到那個菩提樹下了。

  我們幾天前說,「趣道場」、「坐道樹下」,大家應該還記得。那就是精進,方向對了,就坐佛陀覺悟的樹下。我們照佛修行的路在行,過程、方向正確,同樣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夠坐道樹下、夜睹明星,同樣的道理。所以,「又當下心作如是念言,此人不久將行詣道場,坐寶樹下」。就是作這樣想:這個人很快很快就能夠在這樣的樹下坐,明星在眼前;方向對準了,那念啟覺悟的明星在眼前。所以我們要用心了。

經文簡釋:
「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當得無漏無為之果,廣博利益一切人天。

  因為這樣,有那個道向,所以坐道場,「得無漏無為」。我們坐下來,煩惱全都去除了,再也沒有再有煩惱得以漏出去了,我們的法很俱全,法絕對無漏,煩惱已經漏盡了,再沒有煩惱囤積著,現在不會漏出去的就是法。我們所說的「有漏」、「無漏」,「無漏」就是真實法「有漏」就是煩惱。我們已經得到無漏法了,無漏法就是真理。真理不漏失,因為真理永恆,在佛不增,在凡不減。凡夫與佛是同等,真理存在,只是佛已經是覺悟了,將道理瞭如指掌,很清楚。我們就是迷茫,因為我們煩惱很多。現在煩惱已經都去除了,煩惱清淨了,煩惱漏盡了,留下來的,現在留下來那就是永遠不消滅的道理,就是真理,不增不減的真理存在。

  所以,「得無漏無為」,這就是很自然。「無為」就是自然,不是人去創造的。看看時間,不是人創造的。人若有為,時間不會一秒一秒過,這時間也是無為,就是這樣很自然、很自然它就是漏失過。因為時間自然的漏失,所以自然天黑、自然天亮,這無漏失。時間雖然在我們名稱上說「過去了」,其實它不增不減。時間是長得什麼樣呢?是地球在轉,天空自在。天空沒有一邊黑的一邊白,它同樣是一片的天空,是星球運轉的關係。面向太陽?還是背著太陽呢?這是在我們這個地球的關係。所以我們以為時間在過,不是時間,時間沒有漏失,是地球在轉,我們由不得自己。所以無為就是自然,這真理無漏,沒有增減。無為是自然,真理沒有增減,就是在這個大自然的境界中,這就是我們要知道。

  佛陀的夜睹明星也是同樣,發現到這樣的道理了。所以這個道理,他來「廣利諸人天」,就是向我們世界的人說話了,這已經是得到無漏法。這個人已經面向這個道場,「當得無漏無為之果」,將要得到無漏,就是所有的真理已經很俱全了。「無漏」,入很自然的境界;「無為」,很自然的境界,那個果就是完全到達了。所以已經是「廣博利益一切人天」,所有的道理開闊了,很廣,廣博一切人天了。

經文簡釋: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深心信解,如法修持:一切時中,身、口、意 ,立誓願於行、住、坐、臥,乃至說經及一偈之處。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這位法師已經是所住止、經行、坐臥的地方,或者是說每一句話已經是深心信解,對佛法已經很有信心、很深入。佛法的道理他很深入、他很相信,篤定了,道理就是這樣,很有信心說要說的話,這叫做「深心信解」,因為他「如法修持」。「一切時中」,不論什麼時間,時間與他的心與法是沒有離開的,所以在一切時中。而「一切時中」在做什麼?一切時中就是「身、口、意立誓願」在他的身行中。他的身行是做什麼?那就是「行、住、坐、臥」,隨著他的生活中。

  所以,身、口、意已經時時就在立弘誓願了,不論是身、口、意與他的弘誓願,在他的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乃至說經及一偈之處」。哪怕在那個地方說一句也是在說法,那個法與他的生活已經連在一起,行住坐臥中、語默動靜中、起心動念中無不都是持法。這就是這位法師,這個人就是像這樣在修行,講法的人就是要這樣,有這種修法修行的功德。這就是「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這樣就是因為他在日常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是深信解,很深信,很了解佛法,他說他心的法給大家聽,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要尊重。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經文簡釋:
「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此經所在處是中應當起塔,以莊嚴光飾,極令妙好,以種種法,而供養於法塔。

  我們看偈文就了解了。就像這樣,行、住、坐、臥,在這個範圍都是沒有離開法,這個道場裡就是「是中應起塔」。在那個環境裡面,那個地方就是要建塔,「莊嚴令妙好」。這個塔就是在那其中。「種種以供養」,用種種禮敬來供養,身體力行、如法修行來供養。「佛子住此地」。佛子就是,學佛道者。「則是佛受用」。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是做佛所要做的事情,天下一切所要去付出的,這都是要這樣去付出,所以叫做「受用」。「如法受持,行趣向如來心地,是人則得佛之受用」。我們感受到,我們用的一切如佛所教法,一切皆受用。我們要受持、要用法,這就是佛的教法我們全都受持了。

  所以,「常在於其中」。這一切法,佛陀所教化一切法都在其中。所以,「經行及坐臥」。在其中,是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很用心體會。因為經文,這段經文將要結束了,所以我們要用心來體會。「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意思就是這樣,「此經所在處,是中應當起塔」。只要在這個經所有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建塔的地方,這樣來莊嚴那個地方。所以,「極令妙好」,讓它很莊嚴、很乾淨。「以種種法,而供養於法塔」,用種種法來供養於塔。這差不多是這樣,就是表示我們的心態要如何面向著人間,要如何以人間法在佛法中,能夠落實在人間。這沒有出於在這個範圍裡,所以「是中應起塔」。

經文簡釋: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佛滅後世佛子住此地,深心信解,如法受持,行趣向如來心地,是人則得佛之受用。明所住之處,則為有佛之意。

  還記得嗎?在幾天前也是說,「四事供養」。「佛滅後世佛子住此地,深心信解,如法受持,行趣向如來心地,是人則得佛之受用」。佛陀說:「我若滅度後不用建塔,不用造僧坊。」修行弟子就是要弘揚經典,持經、讀經、誦經、背經,書寫經、教人寫,用幾種的方法要將這個經傳持下去。其實,又教我們深信解這個法,你就要去深信解。長久以來,行五波羅密無法到彼岸,需要深信解,體會般若,這樣六度具足。這前幾天一直在說這些,這就是真實法,就是身體力行,你這樣的虔誠體會,這樣身體力行在人群中行五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缺一項不可,缺一項是什麼?智慧。

  前五波羅密,那就是有形的。有形,你布施也是要物質,為人群苦難人去付出。欠缺的人千差萬別,你應所需要幫助眾生,布施。這是物質的布施,還有法的布施、法的供養。要用什麼方法去接引眾生?要接引人之前,要先接引自己,所以我們要學佛;布施,我們要就我們學佛的軌道,所以叫做持戒。「戒」是包括了我們在學法所有的軌道,我們要有規範的道理,佛法如何教我們,佛如何教我們,我們依法奉行,這是法的軌道,不是「我也不是完全修律的人」。其實,你已是佛教徒,你就是要守戒,五戒、十戒、四十八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等,這全都是要看我們修行,要多了解。所以,法就是要就軌道,所以要總一切善,持一切法(總一切法,持一切善),叫做「總持」。這「持一切法」,那就是持規戒,一切的道理,所以我們必定要信受奉行。

  所以持戒,持戒的過程還要如何?忍辱。你既要持戒,你要忍辱,有忍辱才有辦法精進,要不然人間坎坷事多,有的心過不去的,心靈煩惱。所以我們剛才開頭就說要離煩惱,這煩惱不是別人障礙我們,是我們自己障礙自己。自己的見解、習氣改不過來,這就是我們持戒不夠,而且,而且我們沒有如法受持。因為我們忍不住人對我們、我們對人的看法,所以我們不堪忍,你就無法精進。你若無法精進,你的心哪有辦法定下來呢?無法定,無法專心。你不精進,你就不會專心;你不專心,心就不會定。所以,這全都是有形象。

  你是修行人,「你在那裡在打坐,你在這裡在修行」其實「修而無修」、「即心即佛」,這是禪宗的人這樣說。我們也常常說,「念佛心為己心」,我們總也不能離開佛,有佛就有規戒,所以我們一定要修行。修行就自然有這樣的行動,但是這些行動是要靠什麼讓我們就規戒呢?就是靠智慧。靠智慧你才能知道布施的方法如何布施,修行的規矩要如何修行,我們面對芸芸眾生你要如何去忍,而你要如何去精進沒有錯誤。這要用智慧。所以我們若缺智慧,所修的一切是世間福,是天福,而我們是要修成菩薩,要修成佛道,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智慧。所以六波羅密缺一不可,我們要深解佛的道理,這樣才有辦法智慧會合。

  各位菩薩,時間過,一品一品也是,希望大家很用心懂經文的意思,就是要如何深入經藏,體解大道,好好來發心。發了心,我們要真實身體力行。有經、有法的地方就有佛的法身,「明所住之處,則為有佛之意。」所以這部經也明說過了,那就是法,佛的真身,他的全身,受持這部經就是等於受持佛的全身。你在那個地方就是為佛法身舍利,就已經在那裡了,你還要建什麼塔呢?人人心中本有一個靈山塔,我們要好好向靈山塔下修。

  這段偈文到這裡,〈分別功德品〉已經告一段落,已經結束了。持經的功德我們應該要很清楚,不是有形那本經,是這本經的法入我們的心,成就我們心的塔,從我們的心中持,佛全身舍利塔在我們的心中。「行住坐臥,身四威儀,不離道場,於中履踐」。所以,佛在靈山莫遠求,我們已經「入如來室」了,應該也就要「著如來衣」,希望大家時時精進,在四威儀中好好行、住、坐、臥,以弘誓願為我們的生活,也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日 4月 29, 2018 5:36 pm

[2018年4月29日上午5:20]農曆三月十四,(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一六一四)

1.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經文:【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2. 上人手札:「離煩惱趣菩提,皈清淨向真如;如三乘聖人所得,持戒定慧至涅槃。四道聖諦名無漏,不隨他境增煩惱。」

(1)「離煩惱趣菩提,背塵合覺」:當思惟智慧,用心體會,離煩惱,趣向菩提。要如何將煩惱轉掉,趣向菩提?這叫做「背塵合覺」。「塵」就是煩惱,想要離開煩惱,也就要趕緊往前跑;因為你要離開,說走就要走。因為若一直與煩惱為營,離不開就跑不掉。

(2)「煩惱如絲,斷煩惱要有勇氣,快刀斬亂麻」:我們要斷煩惱要有勇氣,該放下,就要趕緊放下,因為那是拖累人的煩惱。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快速地與煩惱分離。們明明就發心入人群,而人群中芸芸眾生,如何能夠這樣就離開,很難!

(3)「煩惱猶如在纏如來,學法,趣向菩提,才能及時離開煩惱」:所說的離開煩惱,就是要這一念心避開煩惱的方向,避開煩惱的空間,不讓煩惱綁著,煩惱離我們的心很遠。這是我們離開煩惱。大家聽起來,好像要如何在人群中脫離煩惱,而煩惱我們要及時離開,而明明我們就是在人群世間中,周圍就是煩惱。聽、看無不都是煩惱,要如何脫離呢?所以要學法,趣向菩提,用菩提心來入人群。

(4)「勇猛精進 ,以菩提心,入人群」:這煩惱就無法靠近來。而我們若是菩提心一離開,煩惱就馬上又黏過來,菩提要如何才能夠永住在我們的心?剛才所說「勇猛精進」。

(5)「精進,猶如健康,抗體,免疫力」:譬喻身體要健康,有抗體。現在的醫療病名叫做免疫力。免疫力若增長,自然病菌就不會靠近來;免疫力較弱,自然毛病的病菌就感染來了。

(6)「煩惱如病,是人間病相,五濁」:這個人間的病相,已經在人群中,已經形成了濁氣很重,「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已經威脅到命濁了,威脅到生命了。

(7)「皈清淨向真如」:從見解而群眾的觀念一直到已經集過來所有,不分年齡,人類都已經在這個時代,生活不同,風氣不同,所以變成了規則都亂了。我們現在若沒有持道法,趣菩提,我們也會被它感染了,這是很重要。雖然聽起來很雜,其實很簡單,我們就是「皈清淨向真如」,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8)「皈依,反黑歸白」:法,聽法,要了解,平時皈依時,會去用到這個字「皈」。而這個「皈」字就是一個「反」字,一個「白」字,反黑歸白。當然,我們在寫字就是最先寫,「白」,再寫「反」。所以,人本具善心,清淨本性,真如無始以來人人本具,就像一片清淨無染的心地,這是人的本性。

(9)「清淨本性染到濁氣,因緣業力牽引,所以不斷來回」:清淨的本性已經變形,變樣了。就是變成了反白歸黑了,白的已經看不到了,就看到黑的,才叫做濁氣。

(9)「反黑歸白」:而我們現在就是要回過來,反黑歸白。白的就是我們要歸向,向善。過去惡的習氣,我們已經不知道多少生世來,無法釐清,到底幾生幾世無法算數,就像經文的前面都一直說「無量無數、塵沙數,算不盡」。可能我們也是這樣,塵沙數劫來,受業牽引,隨著煩惱濁氣,我們的心也布滿了見濁、煩惱濁與眾生的濁氣纏在一起,已經損害慧命了。

(10)「眾生濁氣,隨業而生」:我們這個時候都不知道道理是什麼,而什麼樣的路走來,我將來又會哪一條路走去呢?在這個五道之中,我到底會走去哪一條路,我自己不知道,這已經是濁氣很茫了。

(11)「是日已過,命亦雖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生命剩多少?不知道。過去都一直也是在滾滾紅塵中,眾生濁氣中,同樣在愛恨情仇,人人都是這樣。一輩子這樣過來,這些煩惱無明都還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再接下去時間還有多少?

(12)「劫濁」:未來我們的日子到底是什麼樣,無法了解。還有多少的未來日子,什麼樣的事情會來,沒有人知道。今日不知來日事,這麼短的時間我們都沒辦法把握,何況我們來生來世。還有多久能夠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來生來世,我們是能夠再遇到佛法嗎?這個時間長期,我們都不知道。

(13)「離煩惱,趣菩提」:在這五濁之中,劫濁,在我們的今日的明天,長長久久的時間,無限期,我們的方向在哪裡,我們不知道。我們過去到底多久的時間來,我們無法去理解,只好把握在現在,要趕緊「離煩惱趣菩提」。

(14)「趣向道場,菩提本覺,皈向清淨」:雖然我們還在人群中,已經在人間「趣向道場」了。這個道場是我們的菩提;菩提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在濁氣很重之中,要回歸我們的本覺,方法那就是「皈向清淨」。

(15)「皈清淨向真如,常轉法輪,轉迷為覺」:這是我們的方向。雖然不知道未來,卻是我們現在,當下就要把握。此刻若有煩惱,趕快一個轉向,分秒中的煩惱,分秒中的轉向,所以叫做「轉法輪」。不斷一直轉,轉迷為覺。迷就是煩惱,轉向覺,就是菩提,這樣才「有法」離開煩惱無明。

(16)「如三乘聖人所得」:不只是自轉,還要再教人這條路是反黑歸白,向光明的道路走。我們大家要向清淨,不要再原地踏步,在無明心地中,向前走就對了。方向要對準,把握現在,向真如,就「如三乘聖人所得」。就像三乘的聖人。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聲聞,他能夠及時聞佛聲音,法入心。緣覺,能夠法入心,體悟外面的境界,知道人間無常、苦。菩薩,知道苦,世間苦難偏多,眾生茫茫無方向;菩薩發心,聽法之後,體悟境界,知道人間無常,發心趣向菩薩道。

(17)「持戒定慧至涅槃」:這是三乘聖人的境界,各人所覺悟的,認真方向走,而要走的路、方法,沒有離開「戒、定、慧」。小乘有小乘戒,大乘有大乘戒,總是要「持戒定慧」。

(18)「無漏法,心定,時時在正念中」:大小乘法共修,這叫做無漏法。了解無漏法,我們的心就有辦法至涅槃,涅槃就是清淨。若能夠戒定慧,心就定下來了,時時都在正念中。

(19)「四道聖諦,名無漏」:禪就是正念,無不都是往般若智慧方向走,這是「四道聖諦名無漏」。戒定慧無漏法,叫做聖諦,四聖諦法,「苦、集、滅、道」,我們都要了解。要好好用心,很多乘的諦的名稱,要用心在這個道。

(20)「莊嚴道場,就是要用法,身體力行」:前面好幾天都在告訴大家身體力行,以「道」為寶來建塔。其實塔就是我們在修行的方向,不是有形,是無形,是我們身體力行,我們的心的境界。

(21)「無漏就是戒定慧、聞思修」:我們若能夠四聖諦到達無漏;無漏就是戒定慧、聞思修等等,〈三十七助道品〉都沒有漏失,四聖諦、四正勤等等,這大家都會背,都沒有漏失。不只是記憶沒有漏失,身體力行,依道奉行,這樣在行,這叫做無漏。

(22)「不隨他境增煩惱」:若能夠這樣,就「不隨他境增煩惱」,我們就不會去讓周圍的境界將我們拉過去。「不隨」,我們就不會隨著眾生等等的煩惱,困擾著我們。雖然發心度要眾生,我們不要去讓眾生度了。

(23)「五濁惡世,生命是帶業來,要將生命轉慧命」:五濁惡世,我們的見解要正確,我們的煩惱要清淨,我們在眾生群中,我們要堅持著我們的方向,我們是要來度眾生,自然,我們就是轉我們的生命增長我們的慧命。生命是帶業來,我們這時候不由得業轉;換我們要轉命,長出了我們的智慧。

(24)「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所以常常說,「把握時間,利用生命」,時日是已過了,但是我們慧命增長,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命濁之中,蓮花出在污泥。

(25)「觀身不淨,借身修心,增長慧命,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雖然我們的身體,「觀身不淨」,不過我們要借身來修心,增長我們的慧命。雖然我們在眾群濁中,我們自己要出污泥的心,借污泥盛開蓮花,這我們要很用心。

(26)「利用時間,離開五濁煩惱,趕快六度萬行」:皈向清淨真如,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那裡。要離開五濁的煩惱,要利用時間。劫濁,雖然在這個劫濁,我們就是在這個劫濁之中,才是菩薩要出現,「六度萬行」要趕快推向。

(27)「不隨他境增煩惱」:在人群中,不會受到人群層層的煩惱所影響到我們。就要好好「如三乘聖人所得」,要修這樣的行。持戒、定、慧,一直到心很穩定下來,叫做「涅槃」,這叫做「寂滅」。

(28)「認識修行目標,法髓入心」:「涅槃」,心沒有生滅了。這過程要經過了「四聖諦」,「四道聖諦」到了我們的煩惱已經漏盡了,沒有無明的煩惱了,到這個境界自然我們就不會受周圍的環境,這樣去隨這些環境又再增加我們的煩惱,就不會了,這樣就很穩定。〈分別功德品〉是要我們好好認識修行的目標,請「法髓」好好要入心,要用心來體會。

3. ★經文複習:【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

(1)「耐心入人群,為度眾,要忍辱、有耐心」:我們要常常好好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因為我們在人群中,濁氣重重的眾生,希望能夠轉動法輪。但是有的人是故意刁難來問難,我們也就要很耐心,因為眾生愚癡聽不懂,就要再耐心一次一次再解釋,「聽懂嗎?了解嗎?」一直到他已經沒有什麼可問,而也說了解了,這就是耐心入人群。眾生愚昧,要教、要化,很難教就化不過來了,所以就要再很用心。「有問難不瞋」,要耐心。

(2)「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這就是已經是功夫了,要耐住心,讓他一直問,不會我們要再一直教,總是要很耐心,「隨順為解說」。我們若能夠這樣,「若能行是行」,若能夠這樣,「功德不可量」。

(3)「眾生頑固、剛強,觀機逗教」:「明明我就說得很清楚,你怎麼聽不懂?要怎麼辦?」還是要再說,而這就是耐心繼續。而要說到何時他才會改呢?這得要看到他改,功德才有圓滿,要不然還是要再一直跟著,跟著要說到完,說到能了解。所以度眾生的困難就在這裡。

(4)「若見此法師」:看到這樣這麼有耐心的法師,為法說法,為解眾生、調伏眾生的頑固。這位法師,「成就如是德」,就是前面說過,功德無量了。

(5)「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若這樣的人我們就要很恭敬他,恭敬表達出來。「天華」,就像天女散花。過去就說,我們發歡喜心,心花怒放,聽法聽得很歡喜,接受得很有受用。就譬如「天華散」,心花怒放,法喜充滿,表示他聽懂了,心開意解了。講法的人所求不多,只是這樣就好了,他就很歡喜,這就是在供養。

(6)「天衣覆其身,天衣就是禮節,尊師重道」:天衣就是禮節,對這樣的人我們要有禮節,這就是平時說「尊師重道」。「天衣」,柔和忍辱衣。「頭面接足禮」,這個這種的禮節,從能夠說法、教化成長眾生慧命,轉眾生的煩惱濁,趣向清淨菩提。

(7)「接受教化,成長慧命」:這樣的教化,我們就將它當作這是佛法。佛法由這個法師這樣說出來,成長我們的慧命,因為這樣我們要敬禮。因為這樣我們聽懂,歡喜,「天華散」,散天華,這就是要我們好好用心去體會、了解。

4. ★經文簡釋:【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又當下心作如是念言,此人不久將行詣道場,坐寶樹下。

(1)「又應作是念,又當下心作如是念言」:弘法,法師我們要這樣供養,將他當成「就像佛在世」,我們這樣供養。甚至我們還要再這樣想,「又應作是念」。因為我們恭敬、尊重,所以我們就這樣想。

(2)「不久詣道樹」:這個人已經現在這樣說,自己教育大家向前,而自己也是在向前,這就是身體力行的人。不只是用口說法來教,又是以身作則,方向正確在帶、在行。所以這樣,「不久詣道樹」,就是不久就能到那個菩提樹下。

(3)「趣道場、坐道樹下,精進」:應該大家還記得,那就是精進,方向對了,就坐佛陀覺悟的樹下。我們照佛修行的路在行,過程、方向正確,同樣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夠坐道樹下,夜睹明星,同樣的道理。

(4)「又當下心作如是念言,此人不久將行詣道場,坐寶樹下」:就是作這樣想:這個人很快、很快就能夠在這樣樹下,這明星在眼前。方向對準了,那念啟覺悟的明星在眼前,所以我們要用心。

5. 【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當得無漏無為之果,廣博利益一切人天。

(1)「得無漏無為,法很俱全,絕對無漏」:因為這樣有那個道,坐道場,「得無漏無為」。我們坐下來,煩惱全都去除了,再也沒有煩惱得以漏出去,我們的法很俱全,法絕對無漏,煩惱已經漏盡了,再沒有煩惱囤積著,現在不會漏出去的,就是法。我們所說的有漏、無漏;「無漏」就是真實法,「有漏」就是煩惱。

(2)「無漏法就是真理,有漏就是煩惱,理永恆,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我們已經得到無漏法了,無漏法就是真理。這真理不漏失,因為真理永恆,在佛不增,在凡不減。凡夫與佛是同等真理存在,只是佛已經是覺悟了,從道理瞭如指掌,很清楚;我們還是迷茫,因為我們煩惱很多。

(3)「不增不減的真理存在」:現在煩惱已經都去除了,煩惱清淨,煩惱漏盡,留下來的,現在留下來的那就是永遠不消滅的道理,就是真理,不增不減的真理存在。

(4)「得無漏無為,時間也是無為」:這就是很自然,「無為」就是自然,不是人去創造的。看看時間,不是人創造的。人若有為,時間不會一秒一秒過,這時間也是無為,就是這樣很自然、很自然它就是漏失過去,因為時間自然會漏失,所以,自然天黑,自然天亮,這無漏失。

(5)「時間,地球自轉、公轉」:時間雖然在我們名稱上說「過去了」,其實它不增不減。時間是長得什麼樣?是地球在轉,天空自在。天空沒有一邊黑一邊白,同樣是一片的天空,是星球的關係。面向太陽還是背著太陽呢?這是在我們這個地球的關係。所以我們以為時間在過,不是時間,時間沒有漏失,是地球在轉,我們由不得自己。

(6)「『無為』即是自然」:真理無漏:沒有加減,無為是自然,真理沒有加減,而就是在這個大自然的境界中,這就是我們要知道,佛陀的夜睹明星也是同樣發現到這樣的道理。

(7)「得無漏無為之果」:「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這個道理,廣利諸人天,就是向我們世界的人說話。這已經是得到無漏法。這個人已經面向這個道場,「當得無漏無為之果」,將得到無漏,就是所有的真理已經很俱全了。

(8)「廣博利益一切人天」:「無漏」,入很自然的境界;「無為」,很自然的境界,那個果就是完全到達了。已經是所有的道理開闊了,廣博一切人天了。

6.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深心信解,如法修持:一切時中。身、口、意 ,立誓願於行、住、坐、臥,乃至說經及一偈之處。

(1)「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這位法師已經是所住止、經行、坐臥的地方,或者是說每一句話已經是深心信解,對佛法的道理已經很有信心、很深入,很相信,篤定了道理就是這樣,很信心說要說的話,這叫做「深心信解」。

(2)「如法修持」:因為他如法受持。「一切時中」,不論什麼時間,時間與他的心與法是沒有離開的,所以在「一切時中」。

(3)「一切時中,身、口、意立誓願於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在做什麼?一切時中就是身、口、意立弘誓願在他的身行中。他的行形是做什麼?那就是「行、住、坐、臥」,隨著他的生活中,所以,身、口、意已經時時就在立弘誓願了。

(4)「乃至說經及一偈之處」:不論是身、口、意與弘誓願,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哪怕是在那個地方說一句也是在說法,法與生活已經連在一起,行、住、坐、臥中,語默動靜中、起心動念中,無不都是持法。

(5)「修法的修行功德,深心信解,要相信,要尊重」:這位法師,就像這樣修行這個人,講法的人就是要有這樣這種的修法的修行的功德,這就是「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因為是在日常生活就是這樣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是深信解,很深信、很了解佛法,他說他的心的法給大家聽,所以我們要相信,要尊重。

7. 【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此經所在處是中應當起塔,以莊嚴光飾,極令妙好,以種種法,而供養於法塔。

(1)「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就像這樣行住坐臥,在這個範圍都是沒有離開法;這個道場裡就是「是中應起塔」,在那個寺的那個環境的裡面,那個地方就是要建塔。「莊嚴令妙好」,這個塔就是在那其中。

(2)「種種以供養」:用種種禮敬來供養,身體力行,如法修行來供養。

(3)「以莊嚴光飾,極令妙好」:只要有這個經所在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建塔的地方,這樣來莊嚴那個地方。「極令妙好」,讓它很莊嚴、很乾淨。

(4)「是中應起塔 ,以種種法,而供養於法塔」:用種種法來供養於塔。就表示我們的心態,要如何面向著人間,要如何以人間法在佛法中能夠落實在人間?這沒有超出於這個範圍裡,所以「是中應起塔」。

8.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佛滅後世佛子住此地,深心信解,如法受持,行趣向如來心地,是人則得佛之受用。明所住之處,則為有佛之意。

(1)「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就是佛子,學佛道者。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是做佛所要做的事情,天下一切所要去付出的,這都是要這樣去付出,所以叫做「受用」。

(2)「如法受持,行趣向如來心地,是人則得佛之受用」:我們感受到、要用的一切,如佛所教法,我們一切皆受用;要受持,要用法,這就是佛的教法,我們全都受持了。

9. 【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行住坐臥,身四威儀;不離道場,於中履踐。此頌行者在處應起塔供養。以上持經功德已竟。

(1)「常在於其中」:這一切法,佛陀所教化一切法都在其中。「經行及坐臥」。是在我們的生活中。

10. 「四事供養,指:弘揚經典,深心信解法髓」:佛陀說:「我若滅度後。不用建塔,不用造僧坊。修行弟子就是要弘揚經典,持經、讀經、誦經、背經、書寫經、教人寫,用幾種的方法要將這個經傳持下去。又教我們深心解這個法,你就要去深信解。

11. 「真實法,就是身體力行」:長久以來,行五波羅密無法到彼岸,需要深信解,體會般若,這樣六度具足。這前幾天一直在說這些,這就是真實法,就是身體力行。你這樣的虔誠體會,這樣身體力行在人群中行五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缺一項不可。缺一項是什麼?智慧。

12. 「學佛的軌道,叫做持戒」:那前的五波羅密,那就是有形的;有形,你布施也是要物質,為人群苦難人去付出。欠缺的人,千差萬別,你應所需要幫助眾生,布施,這是物質的布施。還有法的布施、法的供養。要用什麼方法去接引眾生?要接引人之前,要先接引自己,所以我們要學佛、布施,我們要就我們學佛的軌道,所以叫做持戒。

13. 「依法而行,是法的軌道」:「戒」是包括了在學法所有的軌道,要有規範的道理,佛法如何教我們,佛如何教我們,我們依法而行,這是法的軌道。不是說:「我也不是完全修律的人。」其實你已是學佛教徒,就是要守戒,五戒、十戒、四十八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等,這全都是要看我們修行,要多了解。

14. 「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法就是要就軌道,要總一切善,持一切法,叫做「總持」。這「持一切法」,那就是持規戒,一切的道理,所以我們必定要信受奉行。

15. 「持戒過程,要忍辱、精進」:持戒的過程,還要如何?忍辱。你既要持戒,你要忍辱,有忍辱才有辦法精進,要不然人間坎坷事多,有的心過不去,心靈煩惱。

16. 「離煩惱,煩惱不是別人障礙我們,是自己障礙自己,持戒不夠,沒有如法受持」:我們剛才開頭就說要離煩惱,這煩惱不是別人障礙我們,是我們自己障礙自己;自己的見解、習氣改不過來,這就是我們持戒不夠,而且我們沒有如法受持。

17. 「不堪忍,就無法精進,不專心,心就不會定」:因為我們忍不住人對我們,我們對人的看法,所以我們不堪忍,你就無法精進。你若沒辦法精進,你的心哪有辦法定下來呢?無法定!無法專心。你不會精進,你就不會專心;你不專心,心就不會定。所以這全都是有形象。

18. 「念佛心為己心,靠智慧規戒」:你是修行人,「你在那裡在打坐?」「你在這裡在修行?」其實「修而無修」,「即心即佛」,這是禪宗的人這樣說。我們也常常說,「念佛心為己心」,我們總也不能夠離開佛,有佛就有規戒。所以我們一定要修行,在修行就自然有這樣的行動,但是這些行動是要靠什麼讓我們就規戒呢?就是靠智慧。

19. 「運用智慧,修成佛道,六波羅密,缺一不可」:靠智慧,你才會知道布施的方法如何布施,修行的規矩要如何修行?我們面要對芸芸眾生,你要如何去忍?而你要如何去精進沒有錯誤?這要用智慧。所以我們若缺智慧,所修的一切是世間福,是天福,而我們是要修成菩薩,要修成佛道,必定要有智慧。「六波羅密」缺一不可,我們要深解佛的道理,這樣才有辦法智慧會合。

20. 「深入經藏,體解大道,真實身體力行」:各位菩薩,時間過,一品一品也是很用心,希望大家不是懂經文的,需要的就是要如何深入經藏,體解大道,好好來發心;發了心,我們要真實身體力行。

21. 「明所住之處,則為有佛之意」:有經、有法的地方就有佛的法身,所以這部經已經經中也明說過了,那就是法,佛的真身,他的全身,受持這部經就是等於受持佛的全身。你在那個地方就是為佛那個法身舍利,你還要再建什麼塔呢?人人心中本有一個靈山塔,我們好好向靈山塔下修。

22. 「以上持經功德已竟」:〈分別功德品〉已經告一段落,已經結束了。就是持經的功德,我們應該要很清楚,不是有形那本經,是這本經的法入我們的心,成就我們心的塔,從我們的心中持佛的佛全身舍利,塔在我們的心中。

23. 「行住坐臥,身四威儀;不離道場,於中履踐」:佛在靈山莫遠求,我們已經「入如來室」了,應該也要「著如來衣」,希望大家時時精進在四威儀中,好好行、住、坐、臥,弘誓願中為我們的生活,也要時時多用心。

*************
24.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歡喜聽聞這段開示--「皈清淨向真如,常轉法輪,轉迷為覺」:雖然不知道未來,卻是現在當下就要把握。此刻若有煩惱,趕快一個轉向,分秒中的煩惱,分秒中的轉向,這叫做「轉法輪」。不斷一直轉,轉迷為覺。這樣才「有法」離開煩惱無明。感受心要常常靜下來的觀照自性、念頭。

今天上人開示到〈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品〉已經告一段落,已經結束。就是持經的功德,我們要很清楚,不是有形那本經,是這本經的法入我們的心,成就我們心的塔,從我們的心中持佛的佛全身舍利。「行住坐臥,身四威儀;不離道場,於中履踐」,法要入心,法要入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Jack
Admin
Admin



文章總數 : 6985
年齡 : 65
來自 : 台北
威望 : 1724
注冊日期 : 2008-12-22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一 4月 30, 2018 2:58 pm

20180429薰法香心得與應用(影音與重點)
https://www.neptune-it.com/learn-buddha-966211/20180429

高明智(惟智)感恩合十
回頂端 向下
http://www.wretch.cc/blog/jack18233
惟叡
大地初發心
大地初發心



文章總數 : 46
威望 : 1
注冊日期 : 2014-07-08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Empty周一 9月 10, 2018 6:42 am

2017/05/23晨語簡記《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能否上傳一次
回頂端 向下
 
2018/04/29晨語簡記(《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