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Empty周二 8月 24, 2010 10:49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Empty周四 8月 26, 2010 7:04 pm

【證嚴上人開示】
大覺者演法普被
大有情菩薩傳承
授法受法無量義
四諦六度展萬行

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們前面,<說法品>已經到一段落了,我們現在開始,就是<十功德品>了,佛陀在<說法品>,不斷提醒我們,《無量義經》是,甚深微妙無量義,它是「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
這是前面佛陀希望我們,能重視這部經,這段文,所以提醒人人,因為我們若有這種,文理真正的教法入心,自然我們就不會再受外道,或是邪魔侵入我們的內心,因為正法就有一股正氣,來護我們的心念。
如何才能使人人,把這「文理真正」入心,我們聞法歡喜是心受,聽法能聽得很歡喜,這是我們內心的受用,我們法若在心裡,自然我們就會身體力行,身體力行才能和法有見證,慈濟人把法聽入心,走入人群去付出,去見苦知福。
所以甘願付出,歡喜感受,這就是見證受用,因為我們的身體力行,才能見證受用,這樣法才真正能不斷不斷,沁入我們的心,滋潤我們的心地,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喜悅。
每天每天我們都能法喜湧泉,能不斷湧現在我們的心裡,這就是法,讓我們能輕安自在,讓我們每天歡喜;聽法若歡喜,能受用,能身體力行,這就是回報佛恩。
所以常常聽到慈濟人說,我們以和來供養,是的,以和來供養,以四合一來供養,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些他們要身體力行,這就是要完全這個大團體,真的一心一志,如此來回報他們所受的法。
所以說來,學法,真的我們要身心受用,我們若不能身心受用,光是聽沒有用。
所以大覺者他能演法普被,佛陀他說法,就是為了要普被一切眾生,在佛的時代,期待他能不斷不斷延續到未來,這是佛陀的意,希望他的心懷暢演,能普利天下未來的眾生。
所以大有情者,能體會佛陀的心意本懷,大有情者就是覺有情者,什麼叫做覺有情者?那就是菩薩,菩薩已經覺悟了,不過,他還是在人群中,所以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叫做覺有情者,就是菩薩。
菩薩、大菩薩,他傳承,要傳承這個法,他就要很了解,只是自己一個人了解還不夠,希望在場的人更加清楚,大家若都更清楚,要去傳法才能正確,如此才能利益後來的眾生。
所以大有情菩薩傳承,希望那個時候的人更清楚,希望未來的眾生能很正確接受;所以傳教者,教育、說法,莫不都是要把法教授給人人,接受法的人也希望能清楚,所以「授法受法無量義」。
教授文理真正無量義的法,眾生來接受能很正確,還是沒有偏差的,文理真正無量義法,這就是教與受,希望能很正確。
這正確的法,不離開四諦、六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就是佛陀對人人的教育,這一直和大家分享過了。
看看,過去佛陀的教育跟現在,應該是人性是一,時代不同,佛陀在世時,就是一直在教育人,啟發這一分的愛心,要能供養三寶,要能布施等等。
有一回,有一對老夫妻,已經是很貧窮了,他們也無法勞力做工了,家裡也很貧困,但是他們要活下去,怎麼辦呢?他們就是去垃圾堆,去翻,翻翻看有什麼東西能吃的,這對老夫妻常常都很怨嘆,怨嘆我們怎麼這麼貧困呢?
他們知道因果,因為佛陀在世不斷在傳,聽到的人就會傳,人生的苦難,來自於過去沒有布施,所以才會這一生如此貧困,他們自己也知道,對,過去無法布施,這一生佛在世,我還是無法布施,非常的怨嘆。
但是他們的心很虔誠,相信因果,有一天,他們在垃圾堆中翻找時,忽然翻到一根木頭,這個木頭原來是檀香,很有價值,很歡喜,趕快拿去換了一包米,不是很大包,小小一包米,他們一天吃一餐,可以吃三天。
第一天趕快洗米下鍋煮飯,佛陀已經知道了,這對老夫妻有心想要供養,過去生就是沒有造過福,所以這一生這麼貧窮,佛陀知道,他就對舍利弗說:「舍利弗,那對老夫妻今天有米有飯了,你應該趕快讓他們有機會造福。」舍利弗真的在他們飯煮熟時,到達了。
這對老夫妻看到舍利弗很歡喜,看到舍利弗的缽還是空的,他們就趕快,兩位老夫妻就說,我們今天很有福,我們有飯煮熟了,剛好舍利弗尊者到達,我們今天還是過著今天的生活,把這碗飯趕快奉獻供養舍利弗。
二人很歡喜,供養舍利弗了,這天,雖然他們同樣要再去垃圾堆,翻東西吃,但是滿心歡喜。
隔天趕快,今天我們又能第二天的飯可煮,今天我們能聞到飯香,我們也能吃一頓飯。
佛陀又知道了,對迦葉尊者說:「來,今天這對老夫妻,他們有第二餐的米可吃,這時候你可以再去。」迦葉尊者也是在那個時間出現,這對老夫妻更歡喜,迦葉尊者,是佛陀尊者中首座弟子,所以我們應該要供養。
所以把今天這餐飯,又再供養給迦葉尊者;同樣,又回復去垃圾堆找東西來吃。
第三天剩這碗米了,老夫妻就覺得,這一生還沒有吃過白飯,今天確定能吃到這碗白飯了,所以又開始煮,佛陀出現了,看到佛陀,真的是好像萬福臨身,那種的歡喜,無法言說,非常踴躍地歡喜。
他們頂禮,趕快將這碗熱騰騰的飯,供養佛陀,佛陀就為這對夫妻祝福,這對夫妻目送著佛陀離開了,這對夫妻說:「我們能供養舍利弗是大智慧,供養迦葉尊者是大福德,我們能供養佛,是圓滿的福德,我們這一生,已經是比所有的人都要富有了,所以我們應該要滿足了。」
所以滿足的幸福,在這對老人的身心裡,這是在過去佛陀在世時。
在現代,在緬甸,也是一對老夫妻,他們務農,遇到災難,田裡的穀子已經被風摧毀掉,土地也已經有鹽分了,生活會很困難,可能要依靠,他在馬來西亞的兒子接濟,真的是心很擔憂。
忽然間有慈濟這個團體到來,不只給他稻種,不只給他肥料,還能啟發他們那分,從內心能徹底了解因果,所以夫妻覺得我們要為善,過去生我們就是沒有造福,現在才需要人來幫助我們。
慈濟這個團體,是幫助無數人的團體,我們若能捐錢給慈濟,慈濟可以替我們,再救很多很多的人,所以雖然稻子尚未收割,他們為善及時,所以就向人借錢來捐。
因為慈濟初階的救濟,已經功德圓滿了,稻子也已經長大,肥料也已經都發完,所以這短期的救濟結束了,他擔心將來要遇到慈濟人,不知有沒有機會,所以他就趕快借錢來捐,真的是很用心,很勉強,但是他歡喜了,他甘願。
在現代這二位老夫妻,與佛陀時代那二位老夫妻,心不是一樣嗎?貧窮的困境,不是都一樣嗎?那個時代有,這個時代也有。
但是不同的,是在於難得得到三碗米,前後他歡喜布施出去,現在這個時代是他先受災,慈濟人千里迢迢去到那裡,把稻種送到他的手裡,把肥料載到他的村莊,讓他自己勞作,能一而生無量,一顆稻種,他能藏於日月中,能無量再豐收。
這是較不同,因為我們有一群慈濟人,就是緣苦眾生去付出。
所以佛陀的時代,叫做福田僧,好好修行,修得眾生供養能得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因為社會已經很混亂了,貧窮苦難人多,我們應該就是要,啟發人人心中有情有愛,擴大愛,拉長情。
把覺有道的精神,不只是精神說法傳授,我們還要再有形傳授,把芸芸眾生都當作是福田,苦難的眾生,是我們在家居士的福田,我們應該去付出,所以人間福田,所以愛灑人間,以愛的種子去救濟苦難眾生。
這就是佛陀在他的時代,能讓人人用功,好好去修行,來傳法給人群,人群來供養,讓佛法能興盛,這就是在培養種子的時候,現在種子無量,應該要回歸,佛陀所教育的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用在我們人人的心中,適應現在的環境,現在的環境,看,普天之下苦難偏多,現在貧窮的國家,貧窮的人民很多,所以我們教富濟貧。
我們能跨出很多國家去救濟,我們能把種子撒在人人的心中,產生無量的大愛,他們能就地救濟,或是再跨越其他的國家去救濟。
看,這不就是人間的福田,所以佛陀來人間是大福田,再培養更多的種子,再回歸來,來散播大地耕耘福,所以福慧雙修,就是叫做大有情者。
大覺者演法普被,大有情菩薩傳承,他要傳下來,傳承了法,要讓後面的人更了解;所以授受,授法受法就是無量義,還是無量義的精神,所以,「四諦六度展萬行」,我們現在開始伸展六度萬行,以各種各種的方法,要如何解除眾生的困難,我們要如何去教富濟貧,我們現在又是濟貧教富,讓貧困的人也能再去造福。
佛托時代那對老夫妻,現代時代這對老夫妻,這不就是濟貧教富嗎?這無不都是大福田,所以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824人間福田勤耕耘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