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菩薩足跡踏步生蓮,
化污泥蓮為淨心蓮,
聞法入心行向六度;
菩薩大道在法喜中,
轉知識力成智慧解。
時間總是無形中這樣過。我們時日是在日日紮實或者是時時空過?感嘆人生。修行中重實務,卻是環境中面向眾生芸芸,是不是芸芸眾生為佛法用真心,是不是於自己所追求,利用佛法呢?堪歎啊!最近我們大愛臺的「高僧傳」,現在很用心力,「高僧傳」用心製作,完全找回來我們的法的源頭,是如何傳,用什麼心來傳,法如何解,用怎麼樣的方法來解說法。昨天大家若有看到,一段隨行者,隨在智者大師身邊的弟子這樣說:「大師,只是一個『妙』字在瓦官寺說九十天。這一字『妙』充滿天地宇宙形與無形很多的法在內。」過去過去也曾這樣說過,一個字三個月說不完,要再說下去,還有無窮盡的道理在一「妙」字中。
我們現在的人法要如何聽?好像,一品怎麼說這麼久?一句為什麼要重複那麼多次呢?是啊,一句話重複再重複,到底我們能夠吸收多少進來?吸收進來了,我們又能夠了解多少?法是我們真實要受用,我們了解,受用了,我們有辦法身體力行嗎?法,我們要能夠接受,深心信解。在之前一直說過──深心信解還不夠,身體力行,這才是學法的目標。所以,各位要了解,佛陀所說法我們都要很重視,重法,不要輕視法簡單,不要輕視法平淡無味;是我們不用心,無法與這個「妙」契合。妙在哪裡?體會不到妙,法就無法現前。
看看佛陀顯示人間,修行成覺悟。他初轉法輪,短短幾句話,面對著五個人要說幾遍?三轉。對五個人,同一個道理要說三次,都一樣。但是一樣,「你應知、你應解、你應信、你應修」,「苦苦苦苦,你知道嗎?」「知道了。」知道,集啊集啊,如何會集來這麼苦的感覺呢?「『集』,你能了解嗎?」其中差不多了解。「『滅』,方法是這樣這樣,你相信嗎?」「相信了。」「有辦法修嗎?」「願意。」五個人,三次,四個法,反覆這樣。
佛陀就是要他們了解到,這麼簡單的法,卻是人生最根本的苦,到底凡夫聽得懂嗎?這麼深的境界,光是一個「苦」字,與又在說一個「妙」字,就有很大很大的關聯契合。這已經是包含很多道理,簡單就說知道嗎?簡單就說相信嗎?了解嗎?做得到嗎?實在距離很遠。所以,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示相人間、教菩薩法,只是為了一大事來人間,一項大事情就是教菩薩法。因為菩薩法人間受用,不可缺少;因為菩薩法是最妙的境界;因為菩薩法,才有辦法去解除那個苦的源頭,所以「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妙中帶苦,打不開,所以他會苦;苦中帶妙,因為苦中充滿了道理。這是菩薩要如何在人群中修慧、造福,很重要。所以佛陀開始說法就是說「苦」,到後面來,《妙法蓮華經》說「妙」。前後這個法,我們要如何去體會、理解它呢?所以傳法髓,菩薩救眾生,緣不忍眾生受苦難。
為什麼佛陀的一大事,示相人間就是要教菩薩法?為什麼一心一志傳法髓?法髓就是最精要、最精要,人人要將你的慧命維持下去,就需要這個法髓。我們生命的精要,就是那個「髓」;我們法的精要,最妙也是在這裡。所以傳法髓,菩薩救眾生,這是真方法啊!菩薩能夠去救眾生,就是要有法髓,精髓,有法,才願意去付出;不只是願意,還是甘、甜付出,克服種種萬難,很多很多。一般人難以忍受,他樂意付出,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所以,只是緣於不忍;菩薩緣苦眾生,就是因為不忍眾生受苦難。我們願意發心去付出,僅僅只是「緣」,這種因緣,一大事的因緣;既與佛有緣,我們承大命、發大願。有因了,我們一定要把握因緣。
一定要有緣,我從西部回來,一連串一直說不要斷緣、隔緣、離緣。那段時間不是一直都這樣說嗎?是啊,既有因為佛的弟子了,我們要很惜緣,入菩薩道。菩薩的緣,要緣在眾生。因為眾生有苦難,菩薩法髓有妙法,克服自己的心念能夠去付出。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如何來克服。有時候,在這裡在說法,時常收回來的,聽到菩薩外面在付出,付出的心得回向回來,一一展示、報告。聽得很安慰,讓我們能夠看到「菩薩足跡踏步生蓮,化污泥蓮為淨心蓮,聞法入心行向六度;菩薩大道在法喜中,轉知識力成智慧解」。
看到這幾天來,來自馬來西亞一群的慈濟菩薩,他們從緬甸回來,還沒再回到馬來西亞,就從緬甸直接來臺灣,就是要來回報自五月到現在,來回四次的足跡,踏過、做過的心得。我聽了之後,我讚歎,打從內心的讚歎,我讚歎他們「菩薩足跡踏步生蓮」。因為走入了人間地獄,黑暗、苦難、破爛,生在那種無法形容,那種的人群中。人間菩薩有因緣發現到了,起先提報,接受到師父鼓勵,他們信受奉行,快速準備再回去,又回去。這種一步一步走,這個再回去,來回的訊息要圓融、善順。
再回去,看到了,改善一點點了。再回來給我的資料,看,這張相片與這張相片,同一個地方、同一群人。環境,看,不同了;再勉勵。但是,就看,又再回來,就又說:「人多,病人多,環境困難。」等等等等。我就說:「為什麼這麼苦,應該有集來的原因嗎?」「唉呀,那個地方苦難人很多,貧困、病苦、無家可歸,政府送來的,還有這個中心願意接受的,進來就是順於自然了。」看起來,順於自然就是這樣的境界嗎?是啊,裡面這裡住了幾千人。聽他們說,這麼靠近、密集、破爛的,身體與垃圾堆接觸在一起。三千多人中,有肺病(肺結核),聽他們說是開放性的,還有愛滋病,都參雜在這個地方沒有隔離,很密集。我嚇到,又再加強勉勵,有幾項事情要去為他們做。既看到了,我們要做得到。
這個環境還是不堪,是不是能夠短時間內改變它的環境?簡易建設不要緊,讓它能夠簡單而乾淨。第二項,趕緊去做篩檢,一個一個去為他們檢查,肺病是開放性的嗎?要趕緊,全都要做,改善環境、檢驗等等。很多,其中的過程。有人就回應我一句話,其中一位菩薩回應我一句話,說:「要改變環境可能比較困難。」「怎麼樣?」「人那麼多啊!」我問他:「如何來?」「有的是這樣,那若要為他們建設,到底……。有的人來了就往生了。」我就告訴他們:「哪怕他的生命只剩下一天,我們也盡心力讓他靈魂能夠見到天堂;哪怕生命剩下一天,也要讓他有機會看到最後一道光。」
這次又回來了,給我兩項消息,當然其中還有很多。第一項,我印象很深,他們就說:上次五月間回來的時候,我一句話在五月間告訴他們的,他們記在心中,所以為他們改變環境,一步一步,一區簡易屋完成在八月間。將一位患者整理乾淨了,搬移過來亮麗的簡易屋,住在新房子裡面。他在那個地方,躺在那裡,身體乾乾淨淨,環境污塵無染。他心歡喜、感恩啊!終於,這一生不曾被人關心過,不曾享受到這麼乾淨的環境,他得到了,歡喜了,隔天這一位就往生了。我聽,這次我實在是很感動。五月間給他們這句話,八月間,果然這位,哪怕剩下一天的生命,也能夠讓他看到最後天堂的光。他們不就是從地獄到天堂來,看到光明亮麗嗎?哪怕是一天,他,最後這個人也得到了。所以我讚歎他們:「你們把握時間,一天你們都沒有浪費掉。」真的是很感動、很感恩。
第二項事情又讓我安心。這次回來又告訴我,第二次的篩檢又五百人。上次五百人檢驗出來,上次報出來的,這五百人當中,有三十多人是開放性的肺結核;還有多少不是開放性,也是有這樣的病,種種的病,我就問其中一位醫生:「五百人中,比例有三十位是開放性,這樣嚴重嗎?」他說:「太高了,光是在那個小範圍就這樣的數量,很危險。」所以在第一次發現到三十多位,這種開放性的。我就又說:「三千多人都要做篩檢。」這次再拿回來的報告,又是五百人,又一段落。因為他們要工作,只有一個這樣的限量,是最高的限量。所以這一次又五百(人),同樣又篩檢出來,還是一樣。這次我就又說:「要快速,可以的話三千人都完全清楚,如何給他們隔離的環境。」這次回來就談環境,要如何建設療護病人的永久建設。要有正式醫生、護士駐在那個地方。希望政府與民間大家來關心。
當然,若要說這些事情,腦海中所浮現的實在是地獄。但是,一個理想的去向,就是清淨光明的環境。這要用多長的時間來走?是不是有辦法能夠達到理想?能夠達到這個預期?這群菩薩是不是那念心很堅定?這種單純、甘願,那一念心是不是做得到?這地獄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些眾生我們有法度出來嗎?所以,「菩薩足跡踏步生蓮,化污泥蓮為淨心蓮」。是不是他們走過的腳步化污為淨?是不是有辦法這樣?每一次去,每一次達到我們想要做的呢?是不是能夠在苦難人群中救拔他們的苦難?這就是要看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聽法。
「聞法入心」,要「行向六度」。我們聽法若沒有入心,我們的行向,行動,要真的入六度中很難。乍聽、乍看相似,差不多,但是差毫釐是失千里。所以「行向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何行?用名相解是容易偏差;要用妙法走,才沒有偏差。難怪智者大師一個「妙」字三個月說不完。佛陀四句為五個人要說三次,是不是很徹底了呢?這五位比丘跟隨佛陀四十九年,頭尾,是不是很解脫呢?所以,從「苦」要到「妙」的境界不是那麼簡單。「聞法入心」,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自顧自身,只是聽法,就要進去那個環境。而進去那個環境,是不是真的用無掛礙、無所求、無著相,不顧自己,只求眾生得安樂?這個心有辦法嗎?
因為我們要「行向六度」,願意付出身心力量,我們願意守一志,向前走,我們有辦法嗎?這種的精進。這種的戒,這種的精進,我們有辦法進去嗎?我們能夠堪得人世間一切種種的誘惑嗎?我們有這樣的定力嗎?等等的條件。所以,「行向六度」。「菩薩大道在法喜中」,這才是真正菩薩的道路。「轉知識力成智慧解」。前面不就是一直告訴大家轉識為智嗎?人間求常識,自己還在迷茫中,轉前五識、六識,要回歸到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等等。那段時間也說了很長,我們是不是忘記了呢?所以我們若有辦法,菩薩行在大道上,應該永遠永遠都是在法喜中。
因為看到眾生從地獄見到天堂的一道光,應該所得的是法喜啊!光是聽的就隨喜讚歎了,做的人,那個微妙的法喜,應該那個價值觀自己會很懂得珍惜,這是別人無法拿去分享的。自己做才感受得到。所以這叫做轉知識,身體力行成為我們的智慧。我們對佛法的了解,了解在什麼叫做「妙」,了解在什麼叫做「苦」。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所以,在〈安樂行品〉,第十四品,不就是這麼說?「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我自己的感覺,看到這些人進去到那個地方,做到這樣這樣的程度,有好幾個人我很敬佩。聽到,我隨喜、我敬佩,就是像我的師父一樣。因為這個法我告訴他們,他們去用出來,他們完成救拔苦難,環境一步一步在改善中。我讚歎,就是如同我的心生恭敬,如同就像尊重中的師父一樣。眾生平等,大圓鏡智,這叫做「轉識成智」。
各位,互為人師、互為學徒,我們應該學法。如何才能得到「妙」?很難用說的,而聽進去也很難理會,唯有做。單純的心,無所求的心,很甘願去做才有辦法。所以,菩薩用心在法,法就不會離開我們,所以妙啊!不可「妙」一字稍微鬆散掉,那就變成「苦」。苦中有妙法,能夠得度人;妙中也有污法,會令人落入迷的夢去。所以請大家聽法,界線要很分明,時時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