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Empty周一 8月 30, 2010 11:47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4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Empty周二 8月 31, 2010 5:38 pm

【證嚴上人開示】
人心中各有一畝田
需有農夫勤作耕耘
每一粒種子藏日月
種子善因遍灑大地
從一念正信正法生
入世人間弘正道法

這段也是要和大家分享,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片土地,這是從幼小的孩子開始,一直到老,這片土地看我們怎麼經營,每一個人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土地的主人,自己的土地若沒有自己經營,這片土地就變成很荒廢,雜草叢生,我們的土地,我們若能水利做得好,一片土地,年年,每一季都有收穫,所以出家人叫做「福田僧」。
福田僧的意思,就是人人要向內自修,修什麼?修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有何可修?很多煩惱,修行就像我們很殷勤,勤作我們心這片土地,我們是為慧命而耕耘。
我們人人的心地,一樣有雜草、有石頭,很乾旱,我們若能把自己的內心,這種的無明,種種雜念,若能一一用功,向內自耕耘,我們心的這畝田地,同樣我們也有很好的收穫。
下什麼種子,你就得什麼樣的果實,所以出家叫做福田僧,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經過了整理,經過了耕耘,所以我們現在所表達出來的,言語行動,無不都是經過耕耘後,所收穫的東西。
一句好話,就像一粒好的種子,能布施,這叫做法施,每一句話都是好的法,若有緣的人接受到,就像他的心地一樣,落進我們給他的一粒種子,這叫做法的播送,弘揚佛法。
所以一塊土地,需要有農夫勤作耕耘,我們每個人,就是我們心地的農夫,你自己的心地,你自己是農夫,你自己要耕耘,這就是自利,自己去耕耘就是自利;你耕耘之後有結果了,能付出,弘揚佛法,傳承我們的法脈,這就是在利他的時候,所以,還是我們要大乘自耕耘,利已將來才能利人。
所以我們要知道每一粒種子,就是藏著日月,常常跟大家說,「一粒米中藏日月」,意思是要跟大家說,每一顆種子,它都藏有無量數的日月,那叫做種子。
種子在這季撒下去,雖然是一顆,就變一棵,一棵起來,果實纍纍,除了提供給人能現成受用,還能將種子再撒播,普遍撒播出去,每一回不斷輪流,能現用也能留下種子,不斷再種再用。
這種生機在日月中不斷,所以一直說,每一顆種子都藏有它的日月,所以天地萬物所含藏的,那種生命的奧袐,不只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也是不斷,生生世世帶著我們業力的種子,生生世世如此生生不息。看到我們人,有各種不同的環境生活,當然是人所造作的,大家的習氣造作的結果都不同,所以才會說,人世間,人與人之間都不整齊,富有的人很富有,聰明的人很聰明,有智慧的人很有智慧,奸巧的人很奸巧,有的人事事順利,有的人就是災禍連連。
這就是看我們過去,到底是如何造作?來到這一生就是如此,這一生又是不同的造作,又來生來世,我們的生命都是如此不斷輪流,在不同的時代,去看不斷的人生,這都是種子,叫做基因。
現在的科學所發現到的,人有人的基因,你遺傳到父母什麼樣的,我們就是在什麼樣的人間生活中,其實這對父母,也是我們過去有一分,非常難解釋的因緣。
這對夫妻就是有因有緣,他們看到互相吸引結為夫妻,我們被這對夫妻生下來,就是我們的父母,也是我們和這對父母有緣。
所以我們這麼來,這叫做因緣,有這個因、有這個緣,出生人間,不同的生活,同一對父母生的,卻是不同的人生,同這對父母,我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有智慧,怎麼這麼善良,另外一個孩子怎麼這麼壞,所想的都不好的事,所做的,惡的事,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就不同,這是與他有緣。
有的是來報恩的緣,有的是來忤逆、報仇的緣,所以父母對他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緣,因既然結了,也有不同的緣,所以生活在一起,所以要看,看看,我們到底日常的生活,和什麼人結什麼緣。
這緣緣相傳,所以說來,生活中,在大地一切萬物所含藏著的,就是很奧袐的種子,所以種子善因,若是善的種子,我們能不斷複製、不斷複製,意思就是說不斷弘揚,一個傳給一個、一個傳給一個,好的話能很多人用。
看看,靜思語簡單的一句話,每天我們都在聽,靜思語這麼說,師父這麼說,「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我們不要毀謗別人,「我們看別人不順眼,就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你看,如此馬上就會趕緊回過來,光是看別人不順眼,我們若說,這個人怎麼壞,怎麼壞,和他結了惡緣,我們一粒種子在我們心裡,我們看他不順眼,我們自己的修養不夠,趕緊自己修養,去善解,看,這就是一念種子。
我們能自己改造好的基因,現在很多都說,基因改造,雖然你和他結了不好的緣,現在我在修行了,所以我要變惡緣為善緣。
所以種子善因,不管它的種子如何,我們能改變,改惡為善;所以善因,我們能遍撒大地,好的話,我們能不斷一直傳,好的話不斷一直弘揚,人,不管他的習氣如何,不管他有多壞,只要我們常常用好的心念,用好的法和他會合,相信不好的人也會變好。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這種子的奧妙,所以從一念正,我們的心要正,我們是在耕耘我們的心地,所以我們的心要好好調整好,我們「入世人間,弘正道法」,我們要入世,我們既然知道,來到人間不為了什麼,只為了修行,我們就要弘正法,我們自己內心要有正法。
我們外面要教化他人,本來佛法人間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前面說過,到底我們在《無量義經》,所要做的是什麼呢?《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道從哪裡來呢?所以我們要很了解。
佛陀的慈悲,不斷導正我們,引導我們正確,給我們正知正見,正確的方向走,所以菩薩的慈悲,就要趕快不斷製造因緣,請佛陀說出這「法」裡,最微細、奧袐的道理,一次再一次,所以佛脫慈悲出現人間,菩薩也是乘著因緣來求法,甚至發自內心為未來的眾生,所以又再請法。
佛陀開始就又再說,《無量義經》它的文理真正,它從哪裡來?從哪裡去?
《無量義經集選》
無量義經佛宅來
去到一切眾生心
住諸菩薩所行處
十大功德潤蒼生

這個法就是在菩薩心中,裡頭就有十大功德,這十大功德,就像我們要種田的方法,肥料、水分,在土壤裡要如何撒下種子,讓這一片一片的土地,有很好的成果出來,所以他說:
《無量義經集選》
第一功德難思議
道源功德由信起
是經能令諸菩薩
未發心者能發心

這段我們就能知道,諸佛出現人間來這個世間,為的是說真實法,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佛陀所說的法,就是要讓我們從那很迷茫中,又不很清楚,雖然你受法、聽法,但是心還不是很理解,佛陀不厭其煩,就要運用種種的方式。
但是無論什麼方式,唯有一樣就是真實法,真實法要讓大家很清楚,所以要人人相信,文理是真正,這真正的文理,最重要的就是叫做清淨無染,要如何清除人人的心,無有染著。
不是常跟大家說,去掉無明,去掉無明,就說很多很多的話,對大家說,這就叫做無明,是不是無明去除後心地清淨,心地清淨就是清淨的本性,清淨的本性就是真實法,真實法表達出來,就是文,道理,都是真,是正,這都是從內心的清淨無染,所產生出來的。
所以說來,要如何能培養十功德,就是要修行,修行善本,不染惡緣,我們要回歸人人清淨的本性;所以常說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回歸人人那念清淨的本性,所以我們修行,不為了什麼,就是修行善本,要修行回歸我們的本源,所以不染惡緣。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不要再和人結了惡緣,既然在修行,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過去不知道要修行,就是滿心煩惱,計較就來計較,吵就來吵,冤冤相報無了時,那是過去凡夫心。
過去在造業,無明又很厚在我們心裡,現在既然我們發心了,發現到過去是錯誤,我們要修未來正確的方向,在修行的過程,我們必定要常常記得,我們修行是要回歸清淨的本性,既然清淨了,就不能去和人結到惡緣。
所以修行善本,不染惡緣,這請大家要時時警惕自己,不只是不能去結惡緣,還要興起善法,無放逸行,我們的心要常常在善法中,要很旺盛,有的人說,你退失道心了,正法衰墮了,就不對了。
我們要弘揚正法,讓正法很旺,所以我們要興,要興旺起來,這法在我們心裡,常常很茂盛,就像我們在耕園造林,我們在耕園造林,也是希望粒粒種子都能發芽,每一棵新的樹種,小樹能變大樹。
這就是興起善法,讓它菩提成林,這就是要不放逸,這就是要精進,興起善法就是精進的意思,精進就不要放逸,所以道源功德,從正信生,要如何去滋潤此十功德呢?就是以上所說的,我們要好好用我們的正念,知道:
文理真正 清淨無染
修行善本 不染惡緣
興起善法 無放逸行
道源功德 從正信生

文理真正,清淨無染,修行善本,不染惡緣,更要再提起精進的心;這樣我們才能回歸道源功德,回歸道源功德,那就是要從正信開始。
各位,正念在我們這畝心田裡,請大家好好自我耕耘,我們的心地良田,心地良田我們若能好好耕耘,收穫就纍纍了,我們就能再遍撒大地愛的種子,這叫做潤漬群生,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0830十功德品(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